简要分析常见压铸产品问题及原因.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468514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06.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简要分析常见压铸产品问题及原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简要分析常见压铸产品问题及原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简要分析常见压铸产品问题及原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简要分析常见压铸产品问题及原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简要分析常见压铸产品问题及原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简要分析常见压铸产品问题及原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简要分析常见压铸产品问题及原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简要分析常见压铸产品问题及原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简要分析常见压铸产品问题及原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简要分析常见压铸产品问题及原因.docx

《简要分析常见压铸产品问题及原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简要分析常见压铸产品问题及原因.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简要分析常见压铸产品问题及原因.docx

简要分析常见压铸产品问题及原因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简要分析常见压铸产品问题及原因(总9页)

简要分析常见压铸产品问题及原因

流痕:

在表面出现波浪或条纹,原因为流入模具内的熔汤熔融状态不充分。

缺料:

由于模具充填不充分或入料口、溢料口设计不当而导致。

裂缝:

由于外力产生微小的裂纹。

原因为铸件凝固收缩,或脱模时模具有轻微的移动。

缩水:

材料有像火山口一样的凹陷。

原因为铸件在肉厚处的收缩。

起泡:

铸件表面的砂孔,有像水泡或肿块凸起,为铸件开模或热处理时膨胀。

积炭:

熔汤熔着模具表面,使得铸件表面产生缺肉或粗糙的现象。

热裂纹:

模具表面有热裂纹的伤痕时使得铸件表面产生同样形状的伤痕。

冲蚀:

熔汤高温高速冲蚀模具,使得铸件产生与模具相同的伤痕。

脱皮:

铸件表面部分剥离的现象,最易发生在表面光滑的铸件上。

针孔:

针状细小的砂孔,或因卷入气体而产生小孔状的内部缺陷,此缺陷有时出现在表面上。

擦伤:

由于磨损使表面不理想,有比较长的痕迹。

缩孔:

因熔汤凝固收缩而产生的内部砂孔。

气孔:

因卷入气体或空气导致铸件内部存在的砂孔。

玷污:

其它材料或其它材料的加入使表面变色,如机器润滑油,离型剂等。

隔层:

铸件层剥皮。

变形:

塑料在模具中部分变形。

凹陷:

由于不同的材料的结合度和收缩率不同,引起表面凹陷。

拉伤:

铸件表面的磨损或磨擦使得表面不理想。

腐蚀:

在材质表面有不连续的痕迹,由氧化引起。

凹痕:

由于挤压或撞击而产生的凹坑。

毛刺:

在孔或边有粗糙和锋利的棱角(相对于材料的厚度和凸起的高度)。

结合线:

在两处或更多的材料融合点有线条(并且终止了结合或流动)分模线:

在模具的两块或镶块之间有一条明显的线,例如:

如果模具安装不当,在模具的主要部分能明显的看到明显的看到微小的凸起的线条

模具制作工艺流程:

审图—备料—加工—模架加工—模芯加工—电极加工—模具零件加工—检验—装配—飞模—试模—生产A:

模架加工:

1打编号,2A/B板加工,3面板加工,4顶针固定板加工,5底板加工B:

模芯加工:

1飞边,2粗磨,3铣床加工,4钳工加工,5CNC粗加工,6热处理,7精磨,8CNC精加工,9电火花加工,10省模C:

模具零件加工:

1滑块加工,2压紧块加工,3分流锥浇口套加工,4镶件加工模架加工细节1,打编号要统一,模芯也要打上编号,应与模架上编号一致并且方向一致,装配时对准即可不易出错。

2,A/B板加工(即动定模框加工),a:

A/B板加工应保证模框的平行度和垂直度为,b:

铣床加工:

螺丝孔,运水孔,顶针孔,机咀孔,倒角c:

钳工加工:

攻牙,修毛边。

3,面板加工:

铣床加工镗机咀孔或加工料嘴孔。

4,顶针固定板加工:

铣床加工:

顶针板与B板用回针连结,B板面向上,由上而下钻顶针孔,顶针沉头需把顶针板反过来底部向上,校正,先用钻头粗加工,再用铣刀精加工到位,倒角。

5,底板加工:

铣床加工:

划线,校正,镗孔,倒角。

(注:

有些模具需强拉强顶的要加做强拉强顶机构,如在顶针板上加钻螺丝孔)模芯加工细节1)粗加工飞六边:

在铣床上加工,保证垂直度和平行度,留磨余量2)粗磨:

大水磨加工,先磨大面,用批司夹紧磨小面,保证垂直度和平行度在,留余量双边3)铣床加工:

先将铣床机头校正,保证在之内,校正压紧工件,先加工螺丝孔,顶针孔,穿丝孔,镶针沉头开粗,机咀或料咀孔,分流锥孔倒角再做运水孔,铣R角。

4)钳工加工:

攻牙,打字码5)CNC粗加工6)发外热处理HRC48-527)精磨;大水磨加工至比模框负,保证平行度和垂直度在之内8)CNC精加工9)电火花加工10)省模,保证光洁度,控制好型腔尺寸。

11)加工进浇口,排气,锌合金一般情况下浇口开,排气开,铝合金浇口开排气开,塑胶排气开,尽量宽一点,薄一点。

滑块加工工艺1,首先铣床粗加工六面,2精磨六面到尺寸要求,3铣床粗加工挂台,4挂台精磨到尺寸要求并与模架行位滑配,5铣床加工斜面,保证斜度与压紧块一致,留余量飞模,6钻运水和斜导住孔,斜导柱孔比导柱大1毫米,并倒角,斜导柱孔斜度应比滑块斜面斜度小2度。

斜导柱孔也可以在飞好模合上模后与模架一起再加工,根据不同的情况而定。

压铸常见缺陷

本人从事压铸设计多年,收集了很多资料,也要很多经验,大家如果喜欢以后常发资料上来。

压铸常见缺陷

1).冷纹:

原因:

熔汤前端的温度太低,相迭时有痕迹.

改善方法:

1.检查壁厚是否太薄(设计或制造),较薄的区域应直接充填.

2.检查形状是否不易充填;距离太远、封闭区域(如鳍片(fin)、凸起)、被阻挡区域、圆角太小等均不易充填.并注意是否有肋点或冷点.

3.缩知充填时间.缩短充填时间的方法:

4.改变充填模式.

5.提高模温的方法:

6.提高熔汤温度.

7.检查合金成分.

8.加大逃气道可能有用.

9.加真空装置可能有用.

2).裂痕:

原因:

1.收缩应力.

2.顶出或整缘时受力裂开.

改善方式:

1.加大圆角.

2.检查是否有热点.

3.增压时间改变(冷室机).

4.增加或缩短合模时间.

5.增加拔模角.

6.增加顶出销.

7.检查模具是否有错位、变形.

8.检查合金成分.

3).气孔:

1.空气夹杂在熔汤中.

2.气体的来源:

熔解时、在料管中、在模具中、离型剂.

改善方法:

1.适当的慢速.

2.检查流道转弯是否圆滑,截面积是否渐减.

3.检查逃气道面积是否够大,是否有被阻塞,位置是否位于最后充填的地方.

4.检查离型剂是否喷太多,模温是否太低.

5.使用真空.

4).空蚀:

原因:

因压力突然减小,使熔汤中的气体忽然膨胀,冲击模具,造成模具损伤.

改善方法:

1.流道截面积勿急遽变化

5).缩孔:

原因:

当金属由液态凝固为固态时所占的空间变小,若无金属补充便会形成缩孔.通常发生在较慢凝固处.

改善方法:

1.增加压力.

2.改变模具温度.局部冷却、喷离型剂、降低模温、.有时只是改变缩孔位置,而非消缩孔.

6).脱皮:

原因:

1.充填模式不良,造成熔汤重迭.

2.模具变形,造成熔汤重迭.

3.夹杂氧化层.

改善方法:

1.提早切换为高速.

2.缩短充填时间.

3.改变充填模式,浇口位置,浇口速度.

4.检查模具强度是否足够.

5.检查销模装置是否良好.

6.检查是否夹杂氧化层.

7).波纹:

原因:

第一层熔汤在表面急遽冷却,第二层熔汤流过未能将第一层熔解,却又有足够的融合,造成组织不同.

改善方法:

1.改善充填模式.

2.缩短充填时间.

8).流动不良产生的孔:

原因:

熔汤流动太慢、或是太冷、或是充填模式不良,因此在凝固的金属接合处有孔.

改善方法:

1.同改善冷纹方法.

2.检查熔汤温度是否稳定.

3.检查模具温充是否稳定.

9).在分模面的孔:

原因:

可能是缩孔或是气孔.

改善方法:

1.若是缩孔,减小浇口厚度或是溢流井进口厚度.

2.冷却浇口.

3.若是气孔,注意排气或卷气问题.

10).毛边:

原因:

1.锁模力不足.

2.模具合模不良.

3.模具强度不足.

4.熔汤温度太高.

11).缩陷:

原因:

缩孔发生在压件表面下面.

改善方法:

1.同改善缩孔的方法.

2.局部冷却.

3.加热另一边.

12).积碳:

原因:

离型剂或其它杂质积附在模具上.

改善方法:

1.减小离型剂喷洒量.

2.升高模温.

3.选择适合的离型剂.

4.使用软水稀释离型剂.

13).冒泡:

  原因:

气体卷在铸件的表面下面.  改善方式:

1.减少卷气(同气孔).2.冷却或防低模温.14).黏膜:

  原因:

1.锌积附在模具表面.      2.熔汤冲击模具,造成模面损坏.  改善方法:

1.降低模具温度.2.降低划面粗糙度.3.加大拔模角.4.镀膜.5.改变充填模式.6.降氏浇口速度.

压铸件气孔分析

气孔分析

压铸件缺陷中,出现最多的是气孔。

气孔特征。

有光滑的表面,形状是圆形或椭圆形。

表现形式可以在铸件表面、或皮下针孔、也可能在铸件内部。

(1)气体来源

1)合金液析出气体—a与原材料有关  b与熔炼工艺有关

2)压铸过程中卷入气体—a与压铸工艺参数有关  b与模具结构有关

3)脱模剂分解产生气体—a与涂料本身特性有关  b与喷涂工艺有关

(2)原材料及熔炼过程产生气体分析铝液中的气体主要是氢,约占了气体总量的85%。

熔炼温度越高,氢在铝液中溶解度越高,但在固态铝中溶解度非常低,因此在凝固过程中,氢析出形成气孔。

氢的来源:

1)大气中水蒸气,金属液从潮湿空气中吸氢。

2)原材料本身含氢量,合金锭表面潮湿,回炉料脏,油污。

3)工具、熔剂潮湿。

(3)压铸过程产生气体分析由于压室、浇注系统、型腔均与大气相通,而金属液是以高压、高速充填,如果不能实现有序、平稳的流动状态,金属液产生涡流,会把气体卷进去。

压铸工艺制定需考虑以下问题:

1)金属液在浇注系统内能否干净、平稳地流动,不会产生分离和涡流。

2)有没有尖角区或死亡区存在

3)浇注系统是否有截面积的变化

4)排气槽、溢流槽位置是否正确是否够大是否会被堵住气体能否有效、顺畅排出

应用计算机模拟充填过程,就是为了分析以上现象,以作判断来选择合理的工艺参数。

(4)涂料产生气体分析涂料性能:

如发气量大对铸件气孔率有直接影响。

喷涂工艺:

使用量过多,造成气体挥发量大,冲头润滑剂太多,或被烧焦,都是气体的来源。

(5)解决压铸件气孔的办法

先分析出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气孔,再来取相应的措施。

1)干燥、干净的合金料。

2)控制熔炼温度,避免过热,进行除气处理。

3)合理选择压铸工艺参数,特别是压射速度。

调整高速切换起点。

4)顺序填充有利于型腔气体排出,直浇道和横浇道有足够的长度(>50mm),以利于合金液平稳流动和气体有机会排出。

可改变浇口厚度、浇口方向、在形成气孔的位置设置溢流槽、排气槽。

溢流品截面积总和不能小于内浇口截面积总和的60%,否则排渣效果差。

5)选择性能好的涂料及控制喷涂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