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学软件学院培养计划.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471236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7.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北大学软件学院培养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西北大学软件学院培养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西北大学软件学院培养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西北大学软件学院培养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西北大学软件学院培养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西北大学软件学院培养计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西北大学软件学院培养计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西北大学软件学院培养计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西北大学软件学院培养计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西北大学软件学院培养计划.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西北大学软件学院培养计划.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西北大学软件学院培养计划.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西北大学软件学院培养计划.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西北大学软件学院培养计划.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西北大学软件学院培养计划.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西北大学软件学院培养计划.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西北大学软件学院培养计划.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西北大学软件学院培养计划.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西北大学软件学院培养计划.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西北大学软件学院培养计划.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北大学软件学院培养计划.docx

《西北大学软件学院培养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北大学软件学院培养计划.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西北大学软件学院培养计划.docx

西北大学软件学院培养计划

 

软件学院

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09年7月1日

 

软件学院简介

西北大学软件学院是由陕西省教育厅批准,于2002年6月成立的示范性软件学院。

学院拥有“软件工程”本科专业,并以信息学院为依托招收计算机专业博硕士研究生和软件工程硕士。

学院拥有一支稳定的、在国内外有一定学术影响的教师队伍,其中包括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博士生导师10人、教授10余人、副教授20余人。

“软件工程”本科专业采用系统化课程学习和专设性工程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在培养中贯彻理论基础坚实、科学思维敏捷、专业知识宽广、动手实践突出、工程训练有素等措施,力图实现基础理论与科学素养、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工程训练与职业素质均衡发展的培养理念。

学院实行学分制,培养阶段划分为基础理论课程教学阶段、专业技能课程教学阶段和软件工程专业实践阶段等三个培养阶段。

学生在进入三年级专业技能课程教学阶段前必须指定其修读的专业方向,进行专业深度培养。

学院提倡并强调双语教学,包括专业课采用英文原版教材和英文讲稿,并在少量专业课程聘请国外教师进行全英语教学。

学院把本科生培养划分为基础理论课程教学阶段、专业技能课程教学阶段和软件工程专业实践阶段等三个培养阶段。

基础理论课程教学阶段的设计思路是达到强化学生基础知识的目的,实现“基础扎实、系统级认知和编程能力强”三个目标。

专业技能课程教学阶段从三年级起至四年级上,强调学生工程性、技术性、实用性、系统性、综合性和复合型能力的培养,实现“熟悉软件工程技能、更完整的系统级认识和掌握某一方向的软件专门技术”三个目标。

软件工程实践阶段始于四年级上,旨在借助具体项目工作参与实际项目训练,通过毕业设计与论文来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技能与职业素质共成长的目标。

学院拥有优良的硬件条件和教学环境,全部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室授课,建立了高标准的专业实验室和专用机房。

学院与省内外多个有实力的企业签署了实习协议,已经建立起稳定的企业实习、实训环境。

学院自2002年9月开始招生,已为社会输送毕业生700余人,工作地点大多在北京、上海、深圳、西安等大城市的著名IT企业。

软件工程专业介绍

为促进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在入学、培养、毕业和学位授予等环节的规范化,确保培养质量,根据教育部有关要求,依据有关本科生培养的规定,特制定本方案。

本方案作为培养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的指导性文件,规定其培养目标、方向和要求,以及培养对象、方式及学习年限,并就其课程设置、课程修读和学位论文要求等给出指导性意见。

一、培养目标、方向和要求

1、培养目标

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培养目标是针对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需要,面向软件产业界对软件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培养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多层次复合型软件实用人才。

作为一名合格的软件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应当符合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和发展需要,以及软件企业对软件工程技术人才需求,能够成为企业所需要的较高层次的软件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其基本能力应当达到(具有国际水准的)程序员、高级程序员、软件工程师、以及项目质量管理人员的水平。

2、培养方向

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的基本思路是强化基础、注重实践。

针对软件产业的人才需求,本科生阶段强调宽口径培养,不具体细分专业培养方向,但考虑专业课程模块设置,从而使得毕业生既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宽广的知识面,又较深入地认识某类软件系统和应用领域。

软件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应涵盖软件基础,软件工程基础,数学、工程与职业基础。

软件工程专业的专业课程应覆盖软件开发与管理、网络工程、信息系统等。

3、培养要求

1)软件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应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积极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2)软件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应具备科学的世界观,掌握科学方法与工程方法;掌握扎实的软件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宽广的软件工程专业知识,具有技术创新能力;受到良好的软件工程训练,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熟悉软件应用和工具,具备运用先进的工程化方法、技术和工具从事某一应用领域软件分析、设计、开发、维护等工作的能力。

3)软件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应达到基本的数学和语言要求;初步掌握日语,熟练掌握英语,具备良好的阅读、理解和撰写外语资料的能力和进行国际化交流的能力;拥有较好的沟通技巧和团队工作能力,通晓和遵守法律与职业道德。

人才还应具备以下的一般特征:

●对软件系统、计算机系统、信息系统乃至与计算机软件相关的社会系统具有系统级的认识能力;

●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能够全面通晓计算机软件和软件工程的基础知识,较深入理解至少一个计算机软件应用领域;

●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能够具有一定的系统分析和软件设计的能力,熟练使用两种以上主流的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和程序设计语言,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能够合理认知软件科学与技术中的重复概念;

●有实际项目的工作经验;

●具备自学习的能力以适应软件技术的快速变化,能够通过自学的方式在较短时间内掌握系统软件的使用;

●能够综合应用各类方法、技术和工具,运用工程技术方法解决复杂性软件问题的能力;

●具备语言、交流、写作等基本的软件从业能力,认同现行的法律、道德和伦理。

二、培养对象与入学要求

1、培养对象

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面向全国招收应届高中毕业生,学制四年。

2、入学考试

高中毕业生须参加全国高考,达到所在省录取分数线并高于软件工程专业实际录取分数线,经所在省招生办公室和批准方能录取。

三、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

1、培养方式

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采用系统化课程学习和专设性工程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在培养中贯彻理论基础坚实、科学思维敏捷、专业知识宽广、动手实践突出、工程训练有素等措施,力图实现基础理论与科学素养、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工程训练与职业素质均衡发展的培养理念。

本专业实行学分制,培养阶段划分为基础理论课程教学阶段、专业技能课程教学阶段和软件工程专业实践阶段等三个培养阶段。

学生在进入三年级专业技能课程教学阶段前必须指定其修读的专业方向,进行专业深度培养。

本专业提倡并特别强调双语教学,包括专业课采用英文原版教材和英文讲稿,并在少量专业课程上聘请国外教师进行全英语教学。

2、培养阶段与学期设置

为加强培养成效,本专业把本科生培养划分为基础理论课程教学阶段、专业技能课程教学阶段和软件工程专业实践阶段等三个培养阶段。

基础理论课程教学阶段的设计思路是达到强化学生基础知识的目的,实现“基础扎实、系统级认知和编程能力强”三个目标。

课程启动采取系统级认识和编程能力双优先的策略,本阶段要求学生完成全部学科平台课程、公共指定选修课程的学习任务。

专业技能课程教学阶段从三年级起至四年级上,本阶段的设计思路是强调学生工程性、技术性、实用性、系统性、综合性和复合型能力的培养,实现“熟悉软件工程技能、更完整的系统级认识和掌握某一方向的软件专门技术”三个目标。

本阶段要求学生完成大部分专业方向选修课程、文化素质课程的学习任务。

学生进入本阶段前应确定一个具体的联系专业方向,修读该专业方向指定的3+1门方向指选课程。

软件工程实习阶段始于四年级上,本阶段设的计思路是借助具体项目工作参与实际项目训练,通过毕业设计与论文来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技能与职业素质共成长的目标。

本阶段要求学生直接参与软件工程项目实践,完成必要的技术方案设计、软件开发等工作,并在所取得的工程实践成果基础上完成学士学位论文的撰写。

3、学习年限

采用学分制,本科生学习年限为4年。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1、课程设置原则

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课程体系设计遵循六个基本原则,即先进性、灵活性、复合性、工程性、创新性和模块化。

●先进性:

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需反映国际上先进的软件技术发展成果和软件企业对先进技术的需求,以及相关的基础理论。

●灵活性:

课程设置需具有灵活性,应根据软件技术的发展及时调整。

●复合性:

课程体系还需包括技能、工程、管理等方面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具有必要的综合技能和基本素质。

●工程性:

课程设置面向软件工程实践,强调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自觉地运用先进的工程化方法和技术从事软件开发和项目管理,具有团队协作精神。

●创新性:

课程体系应当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并给予必要的指导,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提高的能力,以及勇于开拓和善于创新的能力。

●模块化:

课程应该能够按照模块化的准则设计,课程模块的设计可以交叉。

将根据软件技术最新发展、当前市场需求情况、当前培养方向、以及学生目前具备的领域知识等,灵活调整课程设置和具体课程的涵盖内容。

2、课程设置

课程学习总学分要求为170学分。

从课程结构上可分为全校通修课程、学科平台课程、学科方向课程、专业选修课、通识教育选修课程、集中实践教学实践环节与毕业设计。

学科平台课强调本领域的理论基础与核心技术,专业选修课程注重应用系统开发能力和工程能力培养,并结合市场软件应用需求。

课程体系如下图所示:

软件工程专业实习与毕业论文

通识教育选修课程

集中实践教学

专业选修课

软件开发与管理

课程模块

智能信息系统

课程模块

网络工程

课程模块

学科方向课程

学科平台课程

全校通修课程

1)全校通修课程(必修环节):

共53个必修学分。

注:

如果通修课程学分总数有调整,毕业总学分数做相应调整。

2)学科平台课程(必修环节):

共11门,39个必修学分,为学生打下坚实的软件数学知识、软件基础知识和软件工程基础知识。

包括:

●数学类课程:

离散数学(4学分),工程数学(4学分);

●软件基础类课程:

程序设计基础(4学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3.5学分),数据结构(3学分);

●软件系统类课程:

操作系统(3.5学分),计算机网络(3.5学分),数据库系统(3.5学分);数字逻辑(2学分);计算机组成原理(3.5学分)

●软件工程基础类课程:

软件工程概论(3.5学分);

3)学科方向课程:

共5门,18学分。

为本专业各领域广泛涉及的一些基本技术课程和外语基础,学生必须选修相关课程。

具体包括:

●日语(6学分)

●UML(2学分)。

●项目管理(3.5学分)

●软件测试(3学分)

●人机交互技术(3.5学分)

4)专业选修课程:

主要讲授软件分析、设计、开发和支持过程中先进实用的方法、技术和工具,以及软件系统和软件应用技术方面的知识。

学生至少必须选修7学分,具体包括:

●公共选修

包括:

⏹3学分/门的目录内常设课程。

如:

算法分析与设计,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等;

⏹2学分/门的目录外课程。

如:

外籍教师、企业界专家开设的课程,每生必须修读一门全英文教学课程;

●方向选修

方向课程模块:

按照办学特色,目前提供软件开发与管理、智能信息系统、网络工程等3个课程模块。

以后,可以根据办学特色,进一步扩充专业方向课程模块。

每位本科学生必须在修读一个课程模块的全部指选课程(3+1门),计10学分外,另选修一门该方向的2学分课程。

5)通识教育选修课程:

选修12学分,最多计12学分。

包括:

●2个学分的艺术类课程;

●人文社会科学文化素质课程,软件学院开设职业素质课也应计入此类课程。

6)实训(必修环节):

21学分。

包括方向课课程实践(1学分),程序设计基础实践(1学分),程序设计实训(2学分),数据结构课程实践(1学分),3+1实训(18学分)

7)毕业设计(必修环节):

计12学分,包括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毕业论文。

3、专业方向课程模块

1)软件开发与管理课程模块:

●方向课程模块指选课程:

编译技术(3学分),.NET程序设计(3学分),软件过程管理(3学分);

●方向课程模块指选实践课程:

软件设计课程实践(1学分);

●方向任选课程:

开发工具(2学分),Linux程序设计(2学分)。

2)智能信息系统课程模块:

●方向课程模块指选课程:

管理信息系统(3学分),电子商务(3学分),人工智能(3学分);

●方向课程模块指选实践课程:

信息系统课程实践(1学分);

●方向任选课程:

高级数据库开发技术(2学分),软件维护技术(2学分),Web数据挖掘(2学分)。

3)网络工程课程模块:

●方向课程模块指选课程:

互联网程序设计(3学分),系统管理与维护(3学分),多媒体技术(3学分);

●方向课程模块指选实践课程:

网络工程课程实践(1学分);

●方向任选课程:

网络安全与保密(2学分),Web数据挖掘(2学分)。

4、专业选修课程修读规则

根据深度与广度相结合的专业能力培养目标,确定以下的专业选修课修读规则:

●公共修读规则:

必须修读公共指定选修课程,共18学分

●深度修读规则:

必须修读一个方向课程模块的3+1门指定选修课,共10学分;

●广度修读规则:

建议任意修读专业方向模块的选修课至少一门,共2学分;

●英语课程及新技术课程修读规则:

必须任意修读一门2学分的目录外全英语教学课程或企业专家课程;

5、双语教学与教学内容更新

为加强软件人才的国际交流能力,要求不少于50%的专业基础课采用双语教学和英文原版教材,70%的专业选修课采用采用双语教学和英文原版教材,学生在二、三年级应修读一门全英文教学和考核的课程。

为保证课程教学内容与最新技术发展保持同步,要求教学计划和专业课教学内容每四年更新一次,并在课程教学中结合最新软件实例。

五、软件工程专业实训与学位论文

软件工程专业实训为全日制进行,安排在四年级上,时间18周。

毕业实习与论文选题一般应具有明确的应用背景和实用价值,同时应具有先进性、一定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能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论文形式可以是工程项目技术报告、关键技术的总结报告和研究论文等。

学位论文需通过学校组织的评审和答辩。

六、毕业与学位授予

1、毕业学分审核与奖励学分审核

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毕业学分为170学分。

学生毕业学分审核条件为:

●全部课程考试合格;

●通过毕业论文答辩。

全校通识课、学科平台课、学科方向课和专业选修课程的平均学分绩,以及竞赛的成绩作为评定奖学金和推荐保送研究生的课程学习依据。

获得认可的全国性或国际软件设计竞赛优胜的同学可以得到0.1-0.2的学分奖励。

2、毕业与学位授予

通过课程考试取得规定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的学生,授予软件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3、提前毕业

申请提前毕业的学生必须在三年级上半学期前完成全部课程修读学分并达到学校规定学分及要求,方能申请提前进入专业实践阶段,并在通过毕业论文答辩后提前毕业。

软件工程专业教学计划学时学分结构表

课程类别

学时数

百分比(%)

学分数

百分比(%)

全校通修课程

1056

29.8

53

31.2

学科平台课程

672

19

38

22.4

学科方向课程

304

8.7

18

10.6

通识教育选修课程

192

5.4

12

7

专业选修课程

256

7.3

18

9.4

集中实践环节

1056

29.8

33

19.4

合计

3536

100

170

100

毕业需要达到的最低学分数

170学分

 

软件工程专业各教学环节时间分配表

周项

数目

学年

理论课

实验

实习

考试

毕业论文

学年论文

国防教育

劳动

机动

总计

第一学期

18

18*

2

2*

第二学期

18

18*

2

第三学期

18

18*

2

2*

第四学期

18

18*

2

2

第五学期

18

18*

2

第六学期

18

18*

2

第七学期

18

2

第八学期

4

1

12

合计

96

96*

22

15

12

2*

2*

备注

加*的教学环节与理论课教学在时间上穿插进行

 

软件工程专业教学计划

课程

类别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学时类型

各学期周学时分配

开课单位

讲课

实验

实践

上机

1

2

3

4

5

6

7

8

全校

通修

课程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36

2

社科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

54

3

社科系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6

108

6

社科系

军事理论与军事训练

2

36

2

社科系

武装部

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54

54

3

德育室

大学英语

16

288

288

4

4

4

4

外语学院

高等数学E(工科类)

12

216

216

6

6

数学系

大学语文(理工类)

2

36

36

2

文学院

体育

4

144

144

2

2

2

2

体育部

形势与政策

2

144

144

四年期间贯通学习

学生处

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

1

54

54

德育室

合计

53学分

学科

平台

课程

191601

程序设计基础

3

54

54

3

软件学院

191602

离散数学

4

72

72

4

软件学院

191603

工程数学

4

72

72

4

数学系

191604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3.5

72

54

18

3

软件学院

191605

软件工程概论(双语)

3.5

72

54

18

3

软件学院

191606

数据结构

4

72

72

4

软件学院

191607

数字逻辑

2

36

36

2

软件学院

191608

计算机组成原理

4.5

90

72

18

4

软件学院

191609

计算机网络

3

54

54

3

软件学院

191610

操作系统(双语)

3

54

54

3

软件学院

191611

数据库系统(双语)

3.5

72

54

18

3

软件学院

合计

38学分

 

192601

项目管理(双语)

3.5

72

54

18

3

软件学院

192602

人机交互技术(双语)

3.5

72

54

18

3

软件学院

192603

软件测试(双语)

3

54

54

3

软件学院

192604

UML

2

54

54

2

软件学院

192605

日语

6

108

108

3

3

外语系

合计

18学分

 

 

193601

IT职业英语

2

36

36

2

企业教师

193602

团队动力学

3

54

54

3

经管院

193603

算法分析与设计

3

54

54

3

软件学院

193604

软件度量

3

54

54

3

软件学院

193605

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

3

54

54

3

软件学院

193606

软件需求(双语)

3

54

54

3

软件学院

193607

软件工程经济学

2

36

36

2

软件学院

193608

IT职业素养

1

18

18

1

软件学院

193609

目录外技术课程(每门)

2

36

36

2

2

2

2

外籍教师

193610

新技术讲座

2

36

36

2

企业教师

193611

并行程序设计(双语)

2

36

36

2

软件学院

合计选修

5学分

193612

编译技术

3

54

54

3

软件学院

193613

.NET程序设计(双语)

3

54

54

3

软件学院

193614

软件过程管理(双语)

3

54

54

3

软件学院

193615

开发工具(双语)

2

36

36

2

软件学院

193616

Linux程序设计(双语)

2

36

36

2

软件学院

合计选修

11学分

193617

管理信息系统(双语)

3

54

54

3

软件学院

193618

电子商务(双语)

3

54

54

3

软件学院

193619

人工智能(双语)

3

54

54

3

软件学院

193620

高级数据库技术(双语)

2

36

36

2

软件学院

193621

软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