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高中生物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排查强化 新人教版第二册.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471496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96.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高中生物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排查强化 新人教版第二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新教材高中生物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排查强化 新人教版第二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新教材高中生物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排查强化 新人教版第二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新教材高中生物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排查强化 新人教版第二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新教材高中生物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排查强化 新人教版第二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新教材高中生物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排查强化 新人教版第二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新教材高中生物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排查强化 新人教版第二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新教材高中生物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排查强化 新人教版第二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新教材高中生物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排查强化 新人教版第二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新教材高中生物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排查强化 新人教版第二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新教材高中生物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排查强化 新人教版第二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新教材高中生物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排查强化 新人教版第二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新教材高中生物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排查强化 新人教版第二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新教材高中生物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排查强化 新人教版第二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教材高中生物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排查强化 新人教版第二册.docx

《新教材高中生物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排查强化 新人教版第二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高中生物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排查强化 新人教版第二册.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教材高中生物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排查强化 新人教版第二册.docx

新教材高中生物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排查强化新人教版第二册

单元排查强化

【主干知识理脉络】

【易错易混早防范】

易错点1 小样本问题——小样本不一定符合遗传定律

点拨 遗传定律应符合统计学规律,只有样本足够大,才有规律性。

当子代数目较少时,不一定符合预期的分离比。

易错点2 错将Aa产生配子状况视作产生A与a雌雄配子数量相等

点拨 杂合子(Aa)产生雌雄配子数量不相等

基因型为Aa的杂合子产生的雌配子有两种A:

a=1:

1或产生的雄配子有两种A:

a=1:

1,但雌雄配子的数量不相等,一般来说,生物产生的雄配子数远远多于雌配子数。

易错点3 混淆假说-演绎法中的“演绎推理”与“测交实验验证”

点拨 “演绎推理”内容——如果假说正确,则F1的遗传因子组成为Dd。

将F1代植株与矮茎豌豆杂交,则F1(Dd)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D:

d=1:

1),预期后代中高茎植株与矮茎植株的比例为11(理论推测)。

“实验验证”——完成测交实验。

易错点4 子代只要出现不同性状即属“性状分离”吗?

点拨 性状分离是指“亲本性状”相同,子代出现“不同类型”的现象,如红花♀×红花♂→子代中有红花与白花(或子代出现不同于亲本的“白花”),而倘若亲本原有两种类型,子代也出现这两种类型,则不属“性状分离”,如红花♀×白花♂→子代有红花、白花,此不属“性状分离”。

易错点5 在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2中是否出现了“新性状”?

点拨 在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2中出现了新的表现型,但并未出现新性状,新表现型的出现是原有性状重新组合的结果。

易错点6 YyRr×yyrr与yyRr×Yyrr是否均属测交?

点拨 测交是指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因此虽然YyRr×yyrr和yyRr×Yyrr这两对组合的后代的基因型相同,但只有YyRr×yyrr称为测交。

易错点7 不能敏锐进行“实验结果数据”与“9:

3:

3:

1及其变式”间的有效转化

点拨 涉及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时,许多题目给出的结果并非9:

3:

3:

1或9:

6:

1或9:

3:

4或10:

6或9:

7等规律性比,而是列出许多实验结果的真实数据,如F2数据为90:

27:

40或25:

87:

26或333:

259等,针对此类看似毫无规律的数据,应设法将其转化为“9:

3:

3:

1或其变式”的规律性比,才能将问题化解。

易错点8 不能灵活进行“信息转化”克服思维定势,误认为任何状况下唯有“纯合子”自交才不会发生“性状分离”

点拨 由于基因间相互作用或制约,或由于环境因素对基因表达的影响,可导致“不同基因型”的生物表现为“相同表现型”。

故有些杂合子其自交后代也可能不发生性状分离。

【基础排查过三关】

第一关:

测基础 判正误

1.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的F1代全为红花的实验,能支持孟德尔遗传方式而否定融合遗传方式(×)

2.用豌豆杂交时,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雌蕊(×)

3.孟德尔根据亲本中不同个体表现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

4.假定五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则杂交组合AaBBCcDDEe×AaBbCCddEe产生的子代中,有一对等位基因杂合、四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所占比率是1/32(×)

5.F1黄色圆粒豌豆(YyRr)产生基因型YR的卵细胞和基因型YR的精子数量之比1:

1(×)

6.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得到的后代中表现型与亲本不相同的概率为9/16(×)

7.基因A、a和基因B、b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一个亲本与aabb测交,子代基因型为AaBb和Aabb,分离比为1:

1,则这个亲本基因型为AABb(√)

8.南瓜的扁盘形、圆形、长圆形三种瓜形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A、a和B、b),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现将2株圆形南瓜植株进行杂交,F1收获的全是扁盘形南瓜;F1自交,F2获得137株扁盘形、89株圆形、15株长圆形南瓜。

据此判断,亲代圆形南瓜植株的基因型分别是aaBB和Aabb(×)

9.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中,F2的3:

1性状分离比一定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10.以黄色皱粒(YYrr)与绿色圆粒(yyRR)的豌豆作亲本进行杂交,F1植株自花传粉,从F1植株上所结的种子中任取1粒绿色圆粒和1粒绿色皱粒的种子,这两粒种子都是纯合子的概率为1/3(√)

11.生物的表现型是由基因型决定的。

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12.在遗传学的研究中,利用自交、测交、杂交等方法都能用来判断基因的显隐性(×)

13.一对黑毛豚鼠,生了5只小豚鼠,其中3只是白色的,两只是黑色的,据此可判断,豚鼠毛色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分离定律(×)

14.孟德尔利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通过测交的方法对遗传现象提出了合理的解释,然后通过自交等方法进行了证明(×)

15.按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则F2中表现型与亲本表现型不同的个体所占的理论比为6/16(×)

16.狗毛褐色由b基因控制,黑色由B基因控制,I和i是位于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I是抑制基因,当I存在时,B、b均不表现深颜色而表现为白色。

现有褐色狗(bbii)和白色狗(BBII)杂交,产生的F1中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则F2中黑色白色为41(×)

17.父本的基因型为AABb,F1的基因型为AaBb,则母本不可能是AAbb(√)

第二关:

练规范 强素养

1.写出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遗传图解。

答案:

遗传图解如下

2.写出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即测交的遗传图解。

答案:

遗传图解如下

3.巨胚稻因胚的增大而胚重增加,具有独特的经济价值。

巨胚与正常胚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Ge、ge控制,为研究巨胚的遗传特性,科学家用经典遗传学的研究方法获得了以下数据:

组别

纯种亲本组合

观测粒数

F1平均

胚重(mg)

F1平均

粒重(mg)

巨胚×巨胚

30

0.92

19.47

正常胚×正常胚

30

0.47

21.84

正常胚♀×巨胚♂

30

0.47

21.30

巨胚♀×正常胚♂

30

0.48

21.37

据图写出丙组与丁组之间的相互关系的遗传图解:

答案:

丙组:

丁组:

4.让无尾猫自由交配多代,每一代中总会出现1/3的有尾猫,其余均为无尾猫。

用遗传图解解释此现象,基因用A、a来表示。

答案:

遗传图解如下

5.在一个大群体内,只有AA和Aa,其比例为1:

2,用遗传图解表示自交产生的第一代中AA、Aa、aa的比例及表现型比例。

答案:

遗传图解如下

6.写出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遗传图解。

答案:

遗传图解如下

7.写出孟德尔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即测交遗传图解。

答案:

遗传图解如下

8.某农科所做了两个小麦品系的杂交实验,70cm株高和50cm株高(以下表现型省略“株高”)的小麦杂交,F1全为60cm。

F1自交得到F2,F2中70cm:

65cm:

60cm:

55cm:

50cm约为1:

4:

6:

4:

1。

育种专家认为,小麦株高由多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相关基因可用A、a,B、b,……表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F2中60cm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

请利用上述实验材料,设计一个杂交实验对专家的观点加以验证,实验方案用遗传图解表示(要求写出配子)。

答案:

AaBb、AAbb、aaBB

AaBb和aabb测交,遗传图解如图

9.某种野生植物有紫花和白花两种表现型,已知紫花形成的生物化学途径是:

A和a、B和b是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对a、B对b为显性。

基因型不同的两白花植株杂交,F1紫花:

白花=1:

1。

若将F1紫花植株自交,所得F2植株中紫花:

白花=9:

7。

请用遗传图解表示两亲本白花植株杂交的过程(只要求写一组)。

答案:

遗传图解如图所示(只要求写一组)

第三关:

做高考 攀顶峰

1.[全国卷Ⅰ,6]若用玉米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下列因素对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影响最小的是(  )

A.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

B.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否易于区分

C.所选相对性状是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D.是否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

解析:

验证分离定律可通过下列几种杂交实验及结果获得:

①显性纯合子和隐性个体杂交,子一代自交,子二代出现3:

1的性状分离比;②子一代个体与隐性个体测交,后代出现1:

1的性状分离比;③杂合子自交,子代出现3:

1的性状分离比。

由此可知,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并不影响实验结论。

验证分离定律时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应易于区分,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应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

答案:

A

2.[2018·天津卷,6]某生物基因型为A1A2,A1和A2的表达产物N1和N2可随机组合形成二聚体蛋白,即N1N1、N1N2、N2N2三种蛋白。

若该生物体内A2基因表达产物的数量是A1的2倍,则由A1和A2表达产物形成的二聚体蛋白中,N1N1型蛋白占的比例为(  )

A.1/3            B.1/4

C.1/8D.1/9

解析:

结合题干信息“A2基因表达产物的数量是A1的2倍”,则N1占1/3,N2占2/3,该生物基因表达形成的三种蛋白质N1N1:

N1N2:

N2N2=1:

4:

4,N1N1型蛋白所占的比例为1/9,D正确。

答案:

D

3.[2015·海南卷,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孟德尔定律支持融合遗传的观点

B.孟德尔定律描述的过程发生在有丝分裂中

C.按照孟德尔定律,AaBbCcDd个体自交,子代基因型有16种

D.按照孟德尔定律,对AaBbCc个体进行测交,测交子代基因型有8种

解析:

孟德尔指出,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这些遗传因子就像一个个独立的颗粒,既不会相互融合,也不会在传递中消失,他不支持融合遗传,A错误;孟德尔指出,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而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是减数分裂,B错误;根据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AaBbCcDd个体自交,四对等位基因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每对等位基因可产生三种不同的基因型,所以子代基因型可以产生3×3×3×3=81种,C错误。

答案:

D

4.[2016·全国卷Ⅱ,32]某种植物的果皮有毛和无毛、果肉黄色和白色为两对相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前者用D、d表示,后者用F、f表示),且独立遗传。

利用该种植物三种不同基因型的个体(有毛白肉A、无毛黄肉B、无毛黄肉C)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果皮有毛和无毛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为________,果肉黄色和白色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为________。

(2)有毛白肉A、无毛黄肉B和无毛黄肉C的基因型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

(3)若无毛黄肉B自交,理论上,下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实验3中的子代自交,理论上,下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2中得到的子代无毛黄肉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确认两对性状显隐性的关键源于实验过程。

实验1:

有毛A与无毛B杂交,子一代均为有毛,说明有毛为显性性状;实验3:

白肉A与黄肉C杂交,子一代均为黄肉,据此可判断黄肉为显性性状。

(2)依据“实验1中的白肉A与黄肉B杂交,子一代黄肉与白肉的比例为1:

1”可判断黄肉B为杂合的。

进而推知:

有毛白肉A、无毛黄肉B、无毛黄肉C的基因型依次为:

DDff、ddFf、ddFF。

(3)无毛黄肉B的基因型为ddFf,理论上其自交下一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ddFF:

ddFf:

ddff=1:

2:

1,所以表现型及比例为无毛黄肉:

无毛白肉=3:

1。

(4)综上分析可推知:

实验3中的子代的基因型均为DdFf,理论上其自交下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有毛黄肉(D_F_):

有毛白肉(D_ff):

无毛黄肉(ddF_):

无毛白肉(ddff)=9:

3:

3:

1。

(5)实验2中的无毛黄肉B(ddFf)和无毛黄肉C(ddFF)杂交,子代的基因型为ddFf和ddFF两种,均表现为无毛黄肉。

答案:

(1)有毛 黄肉 

(2)DDff、ddFf、ddFF (3)无毛黄肉:

无毛白肉=3:

1 (4)有毛黄肉:

有毛白肉:

无毛黄肉:

无毛白肉=9:

3:

3:

1 (5)ddFF、ddFf

5.[2018·全国卷Ⅲ,31]某小组利用某二倍体自花传粉植物进行两组杂交实验,杂交涉及的四对相对性状分别是:

红果(红)与黄果(黄),子房二室

(二)与多室(多),圆形果(圆)与长形果(长),单一花序(单)与复状花序(复)。

实验数据如下表:

组别

杂交组合

F1表现型

F2表现型及个体数

红二×黄多

红二

450红二、160红多、150黄二、50黄多

红多×黄二

红二

460红二、150红多、160黄二、50黄多

圆单×长复

圆单

660圆单、90圆复、90长单、160长复

圆复×长单

圆单

510圆单、240圆复、240长单、10长复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控制甲组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___上,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控制乙组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_(填“一对”或“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若用“长复”分别与乙组的两个F1进行杂交,结合表中数据分析,其子代的统计结果不符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比例。

解析:

(1)依据甲组实验可知,不同性状的双亲杂交,子代表现出的性状为显性性状(红二),F2出现9:

3:

3:

1的性状分离比,所以控制红果与黄果、子房二室与多室两对性状的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同理可知乙组中,圆形果单一花序为显性性状,F2中圆:

长=3:

1、单:

复=3:

1,但未出现9:

3:

3:

1的性状分离比,说明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但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所以控制乙组两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2)根据乙组表中的数据分析可知,乙组的两个F1“圆单”为双显性状,则“长复”为双隐性状,且F2未出现9:

3:

3:

1的性状分离比,说明F1“圆单”个体不能产生1:

1:

1:

1的四种配子,因此用“长复”分别与乙组的两个F1进行测交,其子代的统计结果不符合1:

1:

1:

1的比例。

答案:

(1)非同源染色体 F2中两对相对性状表现型的分离比符合9:

3:

3:

1 一对 F2中每对相对性状表现型的分离比都符合3:

1,而两对相对性状表现型的分离比不符合9:

3:

3:

1 

(2)1:

1:

1:

1

6.[全国卷,34]已知玉米子粒黄色(A)对白色(a)为显性,非糯(B)对糯(b)为显性,这两对性状自由组合。

请选用适宜的纯合亲本进行一个杂交实验来验证:

①子粒的黄色与白色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②子粒的非糯与糯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③以上两对性状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要求:

写出遗传图解,并加以说明。

解析:

基因分离定律是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规律,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两纯合亲本杂交,F1产生的雌雄配子各有两种,比例为1:

1,F2的表现型有两种,比例为3:

1。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1自交,F1产生的雌雄配子各有4种,比例为1:

1:

1:

1,在完全显性的条件下,F2表现型有四种,比例为9:

3:

3:

1。

因此,可选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

aaBB×AAbb(或者AABB×aabb),得F1,F1自交得F2,观察并统计F2的表现型及其比例,若F2中黄色:

白色=3:

1,则说明玉米子粒颜色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若F2中非糯粒:

糯粒=3:

1,则说明该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

若F2黄色非糯粒:

黄色糯粒:

白色非糯粒:

白色糯粒=9:

3:

3:

1,即A_B_:

A_bb:

aaB_:

aabb=9:

3:

3:

1,则说明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答案:

亲本  (纯合白非糯)aaBB×AAbb(纯合黄糯)

  或

  

F2子粒中:

①若黄粒(A_):

白粒(aa)=3:

1,则验证该性状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

②若非糯粒(B_):

糯粒(bb)=3:

1,则验证该性状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

③若黄非糯粒:

黄糯粒:

白非糯粒:

白糯粒=9:

3:

3:

1即:

A_B_:

A_bb:

aaB_:

aabb=9:

3:

3:

1,则验证这两对性状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