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习题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47414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69.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习题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习题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习题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习题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习题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习题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3页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习题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3页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习题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3页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习题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3页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习题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3页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习题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3页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习题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3页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习题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3页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习题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3页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习题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3页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习题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3页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习题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3页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习题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3页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习题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3页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习题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3页
亲,该文档总共5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习题答案.docx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习题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习题答案.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习题答案.docx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习题答案

第一章

P17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

周绍敏

 

1.是非题

1.1电路图是根据电气元件的实际位置和实际连线连接起来的。

(X)

1.2蓄电池在电路中必是电源,总是把化学能转化成电能。

(X)

1.3电阻值大的导体,电阻率一定也大。

(X)

1.4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是过原点的直线时,称为线性元件。

(V)

1.5欧姆定律适用于任何电路和任何元件。

(X)

1.6r=u中的R是元件参数,它的值是由电压和电流的大小决定的。

(X)

I

1.7额定电压为220V的白炽灯接在110V电源上,白炽灯消耗的功率为原来的1/4。

(V)

1.8在纯电阻电路中,电流通过电阻所做的功与它产生的热量是相等的。

(V)

2.选择题

2.1下列设备中,一定是电源的为(A)。

A.发电机B.冰箱C.蓄电池D.白炽灯

2.2通过一个电阻的电流是5A,经过4min,通过该电阻的一个截面的电荷是(C)。

A.20CB.50CC.1200CD.2000C

2.3一般金属导体具有正温度系数,当环境温度升高时,电阻值将(A)。

A.增大B.减小C.不变D.不能确定

2.4相同材料制成的两个均匀导体,长度之比为3:

5,横截面积之比为4:

1,则其电阻之比为(B)。

A.12:

5B.3:

20C.7:

6D.20:

3

2.5某导体两端电压为100V,通过的电流为2A;当两端电压降为50V时,导体的电阻应为(C)。

A.100QB.25QC.50QD.0Q

2.6通常电工术语“负载大小”是指(B)的大小。

A.等效电阻B.实际电功率C.实际电压D.负载电流

2.7一电阻元件,当其电流减为原来一半时,其功率为原来的(C)。

A.1/2B.2倍C.1/4D.4倍

2.8220V、40W白炽灯正常发光(D),消耗的电能为1kW•h。

A.20hB.40hC.45hD.25h

3.填充题

3.1电路是由电源、负载、导线和开关等组成的闭合回路。

电路的作用是实现电能的传输和转换。

3.2电路通常有通路、短路和开路三种状态。

3.3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它的大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截面的电荷量。

3.4在一定温度下,导体的电阻和它的长度成正比,而和它的横截面积成反比。

3.5一根实验用的铜导线,它的横截面积为1.5mm2,长度为0.5米。

20C时,它的电阻为5.7X10-3qo

3.6阻值为2k、额定功率为1/41W的电阻器,使用时允许的最大电压为22.36V,最大电流为11.18mA。

3.7某礼堂有40盏白炽灯,每盏灯的功率为100W,则全部灯点亮2h,消耗的电能为8kW•h。

3.8某导体的电阻是1Q,通过它的电流是1A,那么在1min内通过导体截面积的电荷是60C,电流所做的

功是60J,它消耗的功率是1Wo

4.问答与计算题

4.1有一根导线,每小时通过其截面的电荷为900C,问通过导线的电流多大?

合多少毫安?

多少微安?

答:

|/=900=o.25A=250mA=2.510

4.2有一个电炉,炉丝长50m,炉丝用镍铬丝,若炉丝电阻为5Q,问这根炉丝的截面积是多大?

(镍铬丝的电阻率取1.1X10「6Q•m)

答:

R「S11.110》501.110*=11mm2

SR‘5

4.3铜导线长100m,横截面积为0.1mm2,试求该导线在20C时的电阻值。

答:

R-1.710*100门…卫=17"

S/0.1汉10

4.4有一个电阻,两端加上50mV电压时,电流为10mA;当两端加上10V时,电流是多少?

答:

线性电阻的阻值不随电压变化而变化。

电压提高了200倍,电流也增加200倍,为2Ao

4.5有一根康铜丝,横截面积为0.1mm2,长度为1.2m,在它两端加0.6V电压时,通过它的电流正好是0.1A,求这种康铜丝的电阻率。

答:

R*=6。

;=R=P”.P=r^=6汉0.仆10乂2=5"0fm

4.6用横截面积为0.5mm2,长200m的铜线绕制一个线圈,这个线圈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8A,这个线圈

两端至多能加多大的电压?

答:

线圈电阻R=p£n10'20%5><10上=6.8。

线圈最大电流8A,最大电压U=IXR=54.4V。

4.7一个1kW、220V的电炉,正常工作时电流多大?

如果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把它接到110V的电

压上,它的功率将是多少?

答:

I=P/U=4.5A;电阻上的功率与电压的平方成正比,与电阻阻值成反比。

电阻不变,电压降为0.5倍,

功率降为0.25倍,为250Wo

4.8什么是用电器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

当加在用电器上的电压低于额定电压时,用电器的实际功率还

等于额定功率吗?

为什么?

答:

电器在正常状态下使用时所加的电压和消耗的电功率称为额定电压、额定功率,用UN和PN表示;当

两端电压低于额定电压时,实际功率也等于额定功率,因为用电器的电阻不变,功率与电压的平方成正比。

第二章P41

1.是非题

1.1当外电路开路时,电源端电压等于零。

(X)

1.2电源电动势的大小由电源本身的性质决定,与外电路无关。

(V)

1.3电阻值为R1=20Q,R2=10Q的两个电阻串联,因电阻小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小,故R2中流过的电流

比R1中的要大些。

(X)

1.4一条马路上的灯总是同时亮、同时灭,因此这些灯都是串联接入电网的。

(X)

1.5通常照明电路中灯开得越多,总的负载电阻就越大。

(X)

1.6万用表的电压、电流及电阻档的刻度都是均匀的。

(X)

1.7通常万用表黑表笔所对应的是电源的正极。

(V)

1.8改变万用表电阻档倍率后,测量电阻之前必须进行电阻调零。

(V)

1.9电路中某两点的电位都很高,则两点间的电压也一定很高。

(X)

1.10电路中选择的参考点改变了,各点的电位也将改变。

(V)

2.选择题

2.1在图2-29所示电路中,E=10V,R0=1Q,要使RP获得最大功率,应为(C)。

A.0.5QB.1QC.1.5QD.0Q

2.2在闭合电路中,负载电阻增大,则端电压将(B)。

A.减小B.增大C.不变D.不能确定

2.3将R1>R2>R3的三个电阻串联,然后接在电压为U的电源上,获得最大功率的电阻是(A)。

A.R1B.R2C.R3D.不能确定

2.4若将上题三个电阻串并联后接在电压为U的电源上,获得最大功率的电阻是(C)。

A.R1B.R2C.R3D.不能确定

2.5一个额定值为220V、40W的白炽灯与一个额定值为220V、60W的白炽灯串联接在220V电源上,则(A)。

A.40W灯较亮B.60W灯较亮C.两灯亮度相同D.不能确定

2.6两个R1、R2电阻并联,等效电阻值为(C)。

A.

1■1

R)R2

B.

R1-R2

C.

RiR2

RiR?

D.

Ri■'■R2

R-!

R2

2.7两个阻值均为555Q的电阻作串联时的等效电阻与作并联时的等效电阻之比为(C)。

A.2:

1B.1:

2C.4:

1D.1:

4

2.8电路如图2-30所示,A点电位为(A)。

A.6VB.8VC.—2VD.10V

3.填充题

3.1电动势为2V的电源,与9Q的电阻接成闭合电路,电源两极间的电压为1.8V,这时电路的电流为0.2A,

电源内阻为1Q。

3.2在图2-31所示电路中,当开关S扳向2时,电压表读数为6.3V;当开关S扳向1时,电流表读数为3A,R=2Q,则电源电动势为6.3V,电源内阻为0.1Q。

3.3有一个电流表,内阻为100Q,满偏电流为3mA,要把它改装成量程为6V的电压表,需要串联1.9k

Q的分压电阻;若要把它改装成量程为3A的电流表,则需并联0.1Q的分流电阻。

3.4两个并联电阻,其中R1=200Q,通过R1的电流11=0.2A,通过整个并联电路的电流I=0.8A,则R2=

66.67Q,R2中的电流I2=0.6A。

3.5用伏安法测电阻,如果待测电阻比电流表的内阻大得多时,应采用电流表内接法,这样测出的电阻值

要比实际值大。

3.6用伏安法测电阻,如果待测电阻比电流表的内阻小得多时,应采用电流表外接法,这样测出的电阻值

要比实际值小。

3.7在图2-32所示电路中,R1=2Q,R2=3Q,E=6V,内阻不计,I=0.5A,当电流从D流向A时:

Uac=5V、Udc=1.5V;当电流从A流向D时:

Uac=7V、Udc=—1.5V。

3.8在图2-332所示电路中,曰=6V,E2=10V,内阻不计,R1=4Q,R2=2Q,R3=10Q,R4=9Q,R5

=1Q,贝UVa=2V,Vb=2V,Vf=1V。

4.问答与计算题

4.1电源的电动势为1.5V,内电阻为0.12Q,外电路的电阻为1.38Q,求电路中的电流和端电压。

E15

答:

I1A•U=IR=1.38V

Ro+R0.12+1.38'

4.2图2-2所示电路中,加接一个电流表,就可以测出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当变阻器的滑动片在某一位置

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分别是0.2A和1.98V•改变滑动片的位置后两表的读数分别是0.4A和

1.96V,求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

答:

r0U=1.98-1.96=o.i「;E=l&U=0.20.11.98=2V

△I0.4-0.2

4.3图2-34所示电路中,1kQ电位器两端各串一只100Q电阻,求当改变电位器滑动触点时,U2的变化范

围。

答:

电位器滑动触点在最上端时,卩2=巡’10012-11V

21k0+2000

电位器滑动触点在最下端时,U;10012=1V;U2的变化范围1V〜11V。

1k0+2000

4.4有一电流表,内阻为0.03Q,量程为3A。

测量电阻R中的电流时,本应与R串联,如果不注意,错把电流表与电阻并联了,如图2-25所示,将会产生什么后果?

假如R两端的电压为3V。

答:

因为并联,电流表两端的电压为3V,则流过电流表的电流为3/0.03=100A;电流表的量程只有3A,

会烧毁。

4.5图2-36所示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为8V,内电阻为1Q,外电路有3个电阻,R1为5.8Q,R?

为2Q,

R3为3Q。

求⑴通过各电阻的电流,⑵外电路中各电阻上的电压降和电源内部的电压降,⑶外电路中各个电阻消耗的功率、电源内部消耗的功率和电源的总功率。

2江3

答:

外电路的等效电阻为R「二R•&〃R3=5.8•=7、,

-2+3

外电路电流即流过R1的电流为|R1E—=1A,

R0+R^1+7

流过R2的电流为|R2氏IR1—1=0.6A;|R3=|R1-|R2=1-0.6=0.4A

R^+R32+3

各电阻消耗的功率Pr^^|R^5.812=5.8W,珞2=R2|R2=20.62=0.72W,

%=只3点=30.4—0.48W,PR。

二RjR0=112=1W,

电源提供的总功率Pe=E|=81=8W;有Pe=Pr0Pr1-Pr2FR3;功率平衡。

4.6图2-37所示电路中,求出A、B两点间的等效电阻。

答:

(a)Rab=101010〃10工07.51;(b)RAB二1212=24」;

30+40

12汇12

(c)Rab=1012//12=10161;(d)RAb=R〃RR〃R0=0.5R0.5R=R;

12+12

10^155^20

(e)RAB=410//155//20=4464=14门

10+155+20

4.7图2-38所示电路中,有两个量程的电压表,当使用A、B两端点时,量程为10V,当使用A、C两端

点时,量程为100V;已知表的内阻Rg为500Q,满偏电流lg为1mA,求分压电阻R1和R?

的值。

答:

10V量程分压电阻尺=!

°匕-Rc=10k_500=95k】;100V量程分压电阻

Ig

1Igg'

4.8在图2-22所示电路中,

R为15Q,电桥平衡时li为0.45m,I2为0.55m,求待测电阻Rx。

答:

电桥平衡时,有RRx,Rx=R2R」2R=0.5515=18.33i1

Ri1R12R11li0.45

4.9图2-39所示电路中,E1=20V,E2=10V,内阻不计,R1=20Q,R2=40Q;求⑴A、B两点的电位,

⑵在R1不变的条件下,要使Uab=0,R2应多大?

R20

答:

Va=—20VUR11E1E230=10V,左正右负;二Vb=—10V

R+R260

Uab=Ua—Ub=—10V;要使Uab=0,应该有Vb=—20V,即Ur1=20V、左正右负;

R20

Ur11E1E230=20V;R2=10"

R1+R220+R2

4.10图2-40所示电路中,E1=12V,E2=E3=6V,内阻不计,R1=R2=R3=3Q;求Uab、Uac、Ubc。

答:

UBC

=一E1'UR1

R1

E1

Uab「E3UR2二為十2—63—3V;UacUbUbc「9-3—12V;

第三章P56

1.是非题

1.1基尔霍夫电流定律仅适用于电路中的节点,与元件的性质有关。

(X)

1.2基尔霍夫定律不仅适用于线性电路,而且对非线性电路也适用。

(V)

1.3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只与元件的连接方式有关,而与元件的性质无关。

(V)

1.4任一瞬间从电路中某点出发沿回路绕行一周回到出发点,电位不会发生变化。

(V)

1.5叠加定理不仅能线性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也能对功率进行叠加。

(X)

1.6如何一个含源二端网络,都可以用一个电压源模型来等效替代。

(V)

1.7用戴维宁定理对线性二端网络进行等效替代时,仅对外电路等效,而对网络内部电路是不等效的。

(V)

1.8理想电流源的输出电流和电压都是恒定的,是不随负载而变化的。

(V)

2.选择题

2.1在图3-17中,电路的节点数为(A)。

A.2B.4C.3D.1

22上题中的支路数为(B)。

A.3B.4C.5D.6

2.3在图3-18所示电路中,Ii与I2的关系是(C)。

A.

I1>I2

B.I1<12

C.I1=I2D.不能确定

2.4

电路如图

3-19所示,

I=(C)。

A.

—3A

B.3A

C.5AD.—5A

2.5

电路如图

3-20所示,

E=(B)。

A.

—40V

B.40V

C.20VD.0

2.6在图3-21中,电流I、电压U、电动势E三者之间的关系为(C)。

A.U=E—RIB.E=-U—RIC.E=U—RID.U=-E+RI

2.7在图3-22中,I=(B)。

A.4AB.2AC.0D.—2A

2.8某电路有3个节点和7条支路,采用支路电流法求解各支路电流时,应列出电流方程和电压方程的个

数分别为(C)。

A.3、4B.3、7C.2、5D.2、6

2.9电路如图3-23所示,二端网络等效电路的参数为(D)。

A.8V、7.33QB.12V、10QC.10V、2QD.6V、7Q

2.10如图3-24所示电路中,开关S闭合后,电流源提供的功率(B)。

A.不变B.变小C.变大D.为0

3.填充题

3.1有一个或几个元件首尾相接构成的无分支电路称为支路;三条或三条以上支路会聚的点称为节点;任

一闭合路径称为回路。

3.2在图3-25中,I1=18A、I2=7A。

3.3在图3-26中,电流表读数为0.2A,电源电动势E1=12V,外电路电阻R1=R2=10Q,R3=R4=5Q,

则E2=6V

3.4在图3-27中,两节点间的电压Uab=5V,则各支路电流丨1=5A,2=—4A,I3=—1A,I1+丨2+丨3=0A。

3.5在分析和计算电路时,常任意选定某一方向作为电压或电流的参考方向,当选定的电压或电流方向与

实际方向一致时,则为正值,反之则为负值。

3.6一个具有b条支路,n个节点(b>n)的复杂电路,用支路电流法求解时,需列出b个方程式来联立求

3.7某一线性网络。

某二端开路时,测得这二端的电压为10V;这二端短接时,通过短路线上的电流是2A,则该网络等效电路的参数为5Q、10V。

若在该网络二端接上5Q电阻时,电阻中的电流为1A。

3.8所谓理想电压源不作用,就是该理想电压源处用短路线替代;理想电流源不作用,就是该理想电流源

处用开路替代。

4.问答与计算题

4.1图3-28所示电路中,已知Ei=40V,E2=5V,E3=25V,Ri=5Q,R2=R3=10Q,试用支路电流法求各支路的电流。

答:

选左右两个网孔,设绕行方向为顺时针方向,电流参考方向:

Ii从下向上,12、13从上向下,列方程组:

Il=I2I3

1启•I2R2=巳-E2;解方程组,得Ii=5A,I2=1A,I3=4A;经验证答案正确。

-12R2I3R3=E2E3

4.2图3-29所示电路中,已知Ei=E2=17V,E3=25V,Ri=1Q,R2=5Q,R3=2Q,用支路电流法求各

支路的电流。

答:

选左右两个网孔,设绕行方向为顺时针方向,电流参考方向:

Ii、I2从下向上,13从上向下,列方程组:

Ii=丨2」3

liR•丨2只2=巳-E2;解方程组,得Ii=5A,I2=1A,I3=4A;经验证答案正确。

-12R23R3=E2E3

4.3图3-30所示电路中,已知Ei=8V,E2=6V,Ri=R2=R3=2Q,用叠加定理求⑴电流I3;⑵电压Uab;

⑶R3上消耗的功率。

答:

将E2短路,Ei单独作用的电流;I;旦氏824A;

R+R2//R3&+R3343

将Ei短路,E2单独作用的电流;I;旦&62=iA;

Ri//R^R2Ri+R334

“714

Ei和E2共同作用的电流I3=l3,l3A;Ua^-R3I3V

33

R3上消耗的功率PR3H^W。

9

4.4求图3-31所示各电路a、b两点间的开路电压和相应的网络两端的等效电阻,并作出其等效电压源。

32327

答:

(a)U08=16V;尺=8//71=41」;(b)U07=28V;Ro=87〃1=81;

1+151+78

32」

(c)U。

8-10=16-10=6V;民=28〃71=24=6门。

1+15

第四章P70

1.是非题

1.1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量与外加电压的大小是无关的。

(V)

1.2电容器必须在电路中使用才会有电荷,故此时才会有电容量。

(X)

1.3若干只不同容量的电容器并联,各电容器所带电荷均相等。

(X)

1.4电容量不相等的电容器串联后接到电源上,每只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与它本身的电容量成反比。

(V)

1.5电容器串联后,其耐压总是大于其中任一电容器的耐压。

(X)

1.6电容器串联后,其等效电容总是小于任一电容器的容量。

(V)

1.7若干只电容器串联,电容量越小的电容器所带的电荷也越少。

(X)

1.8两个10卩F的电容器,耐压分别是10V和20V,则串联后总的耐压值为30V。

(X)

1.9电容器充电时电流与电压方向一致,电容器放电时电流与电压方向相反。

(V)

1.10电容量大的电容器储存的电场能量一定多。

(X)

2.选择题

2.1平行板电容器在极板面积和介质一定时,如果缩小两极板间的距离,则电容量将(A)。

A.增大B.减小C.不变D.不能确定

2.2某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为40V时,它所带的电荷是0.2C,若它两端的电压降为10V时,则(B)。

A.电荷保持不变B.电容量保持不变C.电荷减少一半D.电容量减小

2.3一空气介质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仍与电源保持相连,并在极板中间放入£r=2的电介质,则电容器

所带电荷将(A)。

A.增加一倍B.减少一半C.保持不变D.不能确定

2.4电容器C1和一个电容为8卩F的电容器C2并联总电容为电容器C1的3倍,那么电容器C1的电容量是(B)。

A.2FB.4FC.6卩FD.8卩F

2.5两个电容器并联,若C1=2C2,则6、C2所带电荷q“q?

的关系是(A)。

A.q1=2q2B.2q1=q2C.q1=q2D.无法确定

2.6若将上述两电容器串联,则(C)。

A.q1=2q2B.2q1=q2C.q1=q2D.无法确定

2.71iF与2iF的电容器串联后接在30V的电源上,贝U1iF的电容器的端电压为(C)。

A.10VB.15VC.20VD.30V

2.8两个相同的电容器并联之后的等效电容,跟它们串联之后的等效电容之比为(B)。

A.1:

4B.4:

1C.1:

2D.2:

1

2.9两个电容器,Ci=30卩F,耐压12V;C2=50卩F,耐压12V,将它们串联之后接到24V电源上,则(B)。

A.两个电容器都能正常工作B.Ci、C2都将被击穿

C.Ci被击穿,C2正常工作D.C2被击穿,Ci正常工作

2.10用万用表电阻档检测大容量电容器质量时,若指针偏转后回不到起始位置,而停在标度盘某处,说明

(C)。

A.电容器内部短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