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学对教师的分类评价标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482667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74.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国大学对教师的分类评价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美国大学对教师的分类评价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美国大学对教师的分类评价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美国大学对教师的分类评价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美国大学对教师的分类评价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美国大学对教师的分类评价标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美国大学对教师的分类评价标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美国大学对教师的分类评价标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美国大学对教师的分类评价标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美国大学对教师的分类评价标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美国大学对教师的分类评价标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美国大学对教师的分类评价标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美国大学对教师的分类评价标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美国大学对教师的分类评价标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美国大学对教师的分类评价标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美国大学对教师的分类评价标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美国大学对教师的分类评价标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美国大学对教师的分类评价标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美国大学对教师的分类评价标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美国大学对教师的分类评价标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美国大学对教师的分类评价标准.docx

《美国大学对教师的分类评价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国大学对教师的分类评价标准.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美国大学对教师的分类评价标准.docx

美国大学对教师的分类评价标准

美国大学对教师的分类评价标准

科学网上有较多关于高校教师职称、科研与教学关系、科研评价、教学评价等

等问题的讨论,也有海外的教授们介绍美国、欧洲和澳洲的情况。

我感到需要

有一个较详细的例证让读者直接看到在美国的大学体制下对教师的评价细则。

当然,如果举哈佛或者麻省理工学院这样的学校为例可能与中国高校没有多少

可比性。

本文以一所在美国排名于第三方阵的公立大学为例,其水准与我国一

些不错的大学是大约可以比较的。

我曾为该校微生物系评审晋升教授的书面材

料,系主任邀请时把该系的评价条例作为附件供外审专家参考。

在向网友介绍

之前,先征得了该系主任的同意,并承诺不透露任何该所大学和受评人员的信

息。

他了解了我的意图又把条例的最新版本发给我。

这里,先介绍该系旧版的

评价条例,因为我觉得这份条例对分类评价有更清楚的体现。

美国大学对教授的聘任是“个性化”的,每个人在教学/指导、研究、服务

三方面约定的工作量是不同的而且适时调整的。

譬如,某年某教授的工作量是

教学 15% / 指导 12% / 研究 68% / 服务 5%,之后逐年调整,几年后成为教学 44%

/ 指导 11% / 研究 40% / 服务 5%。

当然也有只教学没有科研任务的,或者只搞

科研没有教学任务的人员。

那么,怎么评价呢?

该系把某方面工作量为 1-25%

的列为 A 档,26 – 60%的列为 B 档,60%以上的列为 C 档,然后对各档作不同

要求。

旧版条例对此说明如下:

例如,主要职责为教学的人员在研究和学术上的投入可少于主要职责为科

研的人员。

在表 2 中,科研比重占 10%的人员若能聘用学生、博士后或技术员

参与科学研究(A 档)就可认为达到优秀,否则也就是超出基本要求而已。

档对一个研究占 60%以上的教研人员来说是不够的。

该类人员需要满足 C 档条

款。

显然,只要求完成较低档任务(如 A 档)的教研人员却达到了高档次(如

B 或 C 档)的水准将会被认可。

特定成就的分档可与系主任事先协议决定。

系主任也可能考虑在某一领域

的特别贡献,尤其是其贡献对本系的战略规划起支撑作用。

另一方面,该条例对不同职称级别的要求区分如下:

业绩要求随职称的提升而增加(见表 1)。

助理教授应显示出在其主要岗

位取得优秀业绩的能力才能获得终身教职和晋升副教授。

副教授申评教授也应

职称

符合要求

超过要求

远超要求

合格

良好

优秀

合格

良好

优秀

合格

良好

优秀

%工作

%工作

%工作

授课教师

100

<60

20

10

<45

30

25

助理教授

80

20

<50

30

10

<30

40

30

副教授

60

40

<30

40

20

<10

50

40

教授

40

60

<10

50

30

40

60

在其主要岗位取得优秀业绩。

他们还应在其主要岗位展现出能够获得国内认可

的潜力。

教授需在系内起领头作用,在主要岗位上取得优秀业绩才视为超过要

求。

 

表 1. 不同职称的业绩要求。

该表意在为达到“符合要求”,“超过要求”或

“远超要求”等级所要求的工作水准以及随职称变化的情况提供指南。

这些数

值意味着目标水准而不是定量测评。

在相应类别(教学/指导、科研与服务)达

到特定等级所要求的总体工作水准随聘用类型的不同而变化

 

表 1 的“授课教师”原文是 instructor,有些学校称 lecturer,这样翻译意在

避免与中国高校的“讲师”混淆。

另外,相信读者也完全清楚美国的“助理教

授”与中国的助教是不同的。

美国的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是相互独立的,

都可以主持自己的实验室。

表 1 中的数值是根据以下表 2 的标准判定被评人某

方面工作中达到“合格”、“良好”、“优秀”的百分比。

有了这些前提,接着就是评价标准的主体部分了:

表 2. 教研人员业绩标准

领域

合格

良好

优秀

教学

A.显示出对教学的责任

A.显示出对某科目的胜

A.教学大纲满足大学教

育委员会的要求

A.能利用合适的教学材

料,包括实验室的材料

A.遵循计划,如期完成

任务

A.指导和评价水平符合

本系对学科制定的标准

B.参与学校评估活动以

及对自身的评估

B.采用适合于学科及学

生需求的技术手段

B.适宜地通过课程和课

外活动提供个性化指导

B.能更新教学材料

A.培养学生自学及终身学

习的能力,培养创造性思

维及对思想的探究

A.创造机会以学习和利用

主要信息来源

A.整合来自于科学研究的

新知识

B.开发、完善和评估创造

性、创新性的教学方法、

技术和材料

B.寻求合作以对不同学科

融会贯通,促进学习

B.积极促进本系战略目标

实施

C.积极促进系,学院或学

校的重要战略的实施

C.牵头一项系战略目标

C.申请并获得校外基金或

奖金以支持教学活动

C.开发新的教学方法和材

C.适宜举办野外实习活动,

聘请校外资源指导

A.在学生评估中被认为是有

卓越传播和表达技巧的优秀

教师

A.开发新的教学手段和资源

B.在教学及教学相关活动中

得到教务长、院长或系主任

的表彰

B.指导学生获得一些特别的

成果,例如出版物和成果展

示,以及在实现职业目标方

面取得成功

B.牵头本系一项战略目标

B.积极促进本系、学院或学

校重要战略目标的实施

B.审查评估实验室手册,教

科书和基金申请书以促进教

C.牵头系、学院或学校的一

项重要战略目标

C.因教学优秀获学院,学校,

地区或国家级的奖励或荣誉。

C.在与教学相关的会议中作

为报告人、组织者或主持人

展示出卓越学识

指导

A.鼓励本科生参与到科

研中

A.为本科生寻求实习交

流和联合培养的机会

B.作为学校官方指定的

A.服务于系研究生指导委

员会

A.为其他系学生担任研究

生院代表

B.积极寻求提高指导技巧

A.由于对学术上和职业规划

上问题的突出指导能力成为

学生寻求咨询的对象。

A.担任硕士/博士论文指导教

师或研究生指导委员会成员

B.学生在就业、考取研究生

本科生/研究生指导教师

B.通过有效的教导鼓励

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C.所指导的学生数与其

他教研人员成比例或者

符合与系主任的协议

B.在职业目标规划方面有

出色成绩

B.参加新生入学辅导会

B.参加由系、学院或学校

组织的学生保有活动

C.指导硕士或博士研究生

或专业学校,或其他方面有

成功表现

B.帮助研究生在国家级会议

上发表或展示毕业论文研究

成果

研究

A.经常性地从事本学科

研究

A.参加学校、本地、地

区性或国家级的活动和

会议。

A.帮助学生进行研究项

B.在地区或国家级会议

中展示原创的学术成果

B.投稿于地区性或本学

科相关的期刊或简报

B.发表专业报告的摘要

C.撰写或参与撰写并提

交国家级的资助项目申

请书

C.为与本学科专业造诣

相适应的事务提供技术

支持

A.获得校级或区域性资助

项目或奖励金

A.帮助硕士或博士毕业论

文的研究工作

A.接受本科生参与科学研

A.开发或改进本学科方法

A.在期刊、书籍或其他出

版物中发表经同行评议的

研究论文

A.撰写一项发明公开书

B.向专利局提交临时或正

式的专利申请

B.主编或参写本专业著作

B.撰写或参与撰写、递交

国家级竞争性资助项目申

请书并获得好的评审意见

B.在全国或国际会议中展

示原创学术成果

B.在被主流数据库,例如

Web of Science, Scopus 或

PubMed 收录的同行评议

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

B.积极促进一项系战略目

A.聘用学生、博后或技术人

员参与获资助的研究项目

A.获批一项专利

A.利用外来经费使用校内设

施从事产业研发

B.获批与先期临时专利有实

质不同的一项专利

B.获得包含间接费用的国家

级竞争性资助项目或奖励金

B.受邀向专业听众作学术报

B.开展创业活动能促进当地

或区域就业

B.在被主流数据库,例如

Web of Science, Scopus 或

PubMed 收录的同行评审刊物

上发表学术论文,刊物影响

因子在本学科排名前 50%。

B.牵头一项系战略目标

B.积极参与一项系、学院或

学校的战略目标

C.牵头一项系、学院或学校

战略目标

C.在学术研究上获得国家级

或世界级的专业奖励

标的实施

C.积极促进系、学院或学

校重大战略目标的实施

C.牵头一项系战略目标

C.在被主流数据库,例如

Web of Science, Scopus 或

PubMed 收录的同行评议

刊物上发表诸多学术论文

C.有本学科著作

C.因研究和学术成绩获院、

校或区域性的专业奖励

C.获得风险投资或产业研

究资助以开发有商业价值

的产品

C.担任科学期刊或其他专

业出版物的主编或副主编

C.在被主流数据库,例如

Web of Science, Scopus 或

PubMed 收录的同行评审刊物

上发表诸多文章,刊物的影

响因子在本学科排名前 50%

C.组织或主持地区性或国家

级的会议

C.作为本领域专家获国家级

荣誉

C.担任被主流数据库(如 Web

of Science)收录的学术期刊或

其他专业出版物的主编或副

主编

C.从工商龙头企业获得大额

资助来开发产品并商业化

C.通过发表综述、方法学论

文等出版物为教学作出学术

性贡献

C.撰写实验规程、教材或资

助项目建议书以促进教学

服务

A.服务并贡献于学术委

员会或学校、学院、系

委员会

A.参加学科/行业的各类

会议

A.发挥专业特长满足机

构、行业和社区的需要

A.促进中小学、幼儿园

以及弱势群体参与到科

学活动中

B.协助校方应认证机构

要求所开展的研究

A.以学校代表身份出席活

A.支持、参与学校的招生

和劝留活动,例如 TGIF,

Senior Day, Junior Day

A.为学生俱乐部,社团或

组织提供咨询和帮助

B.评估国家级资助项目

B.在系、学院和学校的委

员会担任领导

B.在地区性专业组织任职

B.评审课本、论文和其他

A.获得校级服务奖励

A.任职于高级别的委员会

(必须是通过竞争获选的)

A.发起学术研讨会并为基础

教育、印第安学校、部落学

校和其他机构提供教学支持

B.在学科相关专业协会担任

领导

B.在国家审核小组任职

B.牵头一项系战略目标

B.积极促进系、学院或学校

重大战略目标的实施

待发表文件

B.获得国家级服务奖励

B.积极促进某项系战略目 C.牵头一项系、学院或学校

标的实施

重大战略目标

C.积极促进系、学院或学 C.在认证机构或编委会担任

校重大战略目标的实施

C.牵头一项系战略目标

评审团成员

C.在国内专业组织任职

C.组织或主持当地本专业

会议或研讨会

C.在国家级专业机构委员

会任职

C.向普通听众提供学科相

关的特邀报告和短期课程。

 

从这张表中我们看到,即使是对 60%以上精力从事科研的人员来说,“优

秀”标准中研究论文的门槛(在“研究”“优秀”栏中找标注为 C 的条目)似

乎也并不高,但是要做到“获得国家级或世界级的专业奖励”等指标就难度较

大了。

实际上,论文水平的评判主要是交给专家,而不是简单依据在领域的期

刊排名。

系主任在邀请评审的信中要求对以下几点给出评判意见:

• 候选人目前的研究活动和所取得成就的重要性;

• 候选人是否有望成为领军人物;

• 候选人对于教学和公共服务的贡献;

• 候选人与其他职称相当或更高的有潜力成为该领域领军人物的人相比较处于

何种地位?

• 其他对于评估候选人能力、成就和潜在声誉的事项。

这张表反映出的另一个特点是,教研人员所从事的教学、科研、服务各个

方面的努力,包括参加校内外活动,联系学生,参与学校各层面管理,向公众

科普,参与校外学术评审,在专业组织任职等,都能计入考评。

尤其是教学,

职称

合格

良好

优秀

助理教授

所有列出

内容

至少完成“良好”要求的 1

项。

 每项至少提供 2 个证明

材料

至少完成“优秀”要求的 1

项。

 每项至少提供 2 个证明

材料

副教授

所有列出

内容

至少完成“良好”要求的 2

项。

 每项至少提供 2 个证明

材料

完成至少“优秀”要求的 1

项。

 每项至少提供 2 个证明

材料

教授

所有列出

内容

完成至少“良好”要求的 3

项。

 每项至少提供 2 个证明

材料

完成至少“优秀”要求的 1

项。

 每项至少提供 2 个证明

材料

对于许多人来说,这方面有相当的分量,所以要像对待科研一样认真钻研,琢

磨课程内容、讲授方法、与学生互动,甚至要体现“个性化”。

学生在学术、

就业等方面的成功,老师编写教材,开发出新的教具、教法,举办活动减少学

生退学率(学生保有)等等,都能够给考评加分。

申请人在晋职材料上不仅要

陈述自己采用的教学方法、手段,列举在教学上取得的成绩,还要认真阐述自

己的教学思想,譬如“教学是一门无止境的艺术”、“教师应该适应学生的需

要”、“教的过程也是学的过程”、“教应着眼于终身学习”“使学习成为一

个互动的享受的过程”等等。

不难理解,美国的大学教育质量始终具有较高的

水准。

该系主任发给我的最新版的评价标准在形式上有了较大变动,取消了表

1,把表 2 分解成若干表格,在方法上引入了新的指标进一步细化,但是分类评

价的基本精神没有变。

对于教学和服务两项,改为无论所占百分比多少都按统

一标准来评估。

我想这样也是合理的,譬如,一个教授(无论职称级别)教学

任务只占 10%,那么在这方面评为“合格”也就够了。

在教学评价上,最大的

改进在于引入了 IDEA(Individual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al Assessment)分

值。

IDEA 是一家非盈利组织,其任务是提供评估和反馈系统来提升高等教育

(http:

//ideaedu.org/about)。

以下是该系新版教学评价标准和相关要求:

 

表 3. 教学评价标准(新版)

合格

良好

优秀

IDEA 分数(在原始和调整后分数中取较高的分数)占评估的 25%,而其他两个

最强项所提交的证明材料各占 37.5%。

低选课率的课程应另选方式来评估 IDEA 分数。

达到“优秀”要求的成绩应教研人员要求可用于参评“良好”。

IDEA 总分数 3.5-3.9

IDEA 总分数 4.0-4.4

IDEA 总分数 4.5-5.0

关注学生:

按时授课,为

学生释疑

通过保持高水平教学质量,

培养学生独立终身学习、

创造性思维、质疑和探索

本学科思想,把他们吸引

到课程中来

在教学方面已建立专业声

誉,如在研讨会或大型会

议上受邀传授教学经验

通过合作提升教学

鼓励、引导和激发学生进

行关乎职业生涯的体验式

学习获得成效,使学生要

指导、训练有研究项目的

本科生产出实质性成果,

如成为 Web of Knowledge

需要提供的证明材料:

1.IDEA 学生调查数据,占评估分数的 25%。

每门课程都应接受评估。

研人员可用相关数据来证明达到下表要求。

2.以下 3 个选择中,需至少选择提供 2 个材料。

在每年开始确定工作量

的时候,教研人员就应该确定是哪 2 项选择。

1) 经系主任同意,由同行评估者来评审教学大纲及材料。

这一选择要求每

年至少有一门课接受评估。

教研人员理应保证其教学大纲及材料接受评估。

 

2)系主任指定经专门训练的同行评审人员在课堂跟班听课。

这一选择要求

每年至少有一门课接受评估。

教研人员理应接受随堂听课评审。

3)评估其他在教研人员手册里注明的工作内容,并提前征得系主任的同意。

 

 

表 3(续)教学评价标准(新版)

求自己运用智慧探索和超

越。

收录刊物论文的共同作者

表现出教学能力

有效实现协作、主动的学

与其他教师合作,发展和

讲授跨学科课程,以此推

动学习并取得成效

对教授内容表现出兴趣和

热诚

高质量教授研究生

被学生及同行公认为教学

模范

评价自己的教材及方法

对授课内容做实质性调整,

并(或)针对学生学习需

求和成果调整授课方式

本领域教科书的作者或共

同作者

提供具挑战性的最新内容

的课程,为学生提供学习

信息并掌握查询方法和专

业技术的机会,达到本系

各专业的学习要求

讲授课程内容时,有熟练

和卓越的授课技巧

为学生提供符合州教育委

员会和学校要求的教学大

纲,评估手段和适当技术

指导、训练有研究项目的

本科生产出实质性成果,

如在刊物(不要求收录)

上发表论文

鼓励并创造机会以使不同

经济、社会、种族背景的

学生彼此交流

通过学术出版物和在专业

学会的报告提升主题认识、

优化教学方式*

有效训练、支持和评估实

验室教学助理的教学质量。

这一目标只针对管理教学

助理所授课程的教职工

参与和教学有关的继续教

育,并随后能在教学上有

实质性运用

*此条目只适用于无研究任务的教师,否则应在研究栏目评估

助理教授

副教授

教授

工作量

合格

良好

优秀

合格

良好

优秀

合格

良好

优秀

20%

0

6800

15200

4600

12400

25600

6000

18400

32000

25%

500

9062

20000

6250

16250

33125

8125

23750

41250

30%

1260

11550

25200

8100

20400

41100

10500

29400

51000

35%

2240

14262

30800

10150

24850

49525

13125

35350

61250

40%

3440

17200

36800

12400

29600

58400

16000

41600

72000

45%

4860

20362

43200

14850

34650

67725

19125

48150

83250

50%

6500

23750

50000

17500

40000

77500

22500

55000

95000

在科研方面的评价则将经费、成果加以量化,其详细程度与我国高校和科

研机构的条例已有相似之处。

只是对于刊物分区较宽泛,没有详细到 CNS 系列

刊物。

我十分怀疑,美国大学的这一变化是受中国影响的结果。

今天看到王善

勇博主介绍澳洲的职称晋升情况才意识到,西方世界是互通的,澳洲学校的新

版规则中也比以前有很多量化的指标。

我个人曾十分反对这种量化评价方法,

但最近也身不由己地参与了一项十分量化的职称评定标准的制定。

本来心怀内

疚,看到美国和澳洲的大学也如此这般,竟然感到有所释然:

原来这是世界大

势啊!

在科研评价标准中,每年获得的经费,科研人才培养和成果发表占评估的

大部分比重。

这 3 个类别中至少应有 2 个达到要求。

科研人才培养主要指带研

究生和博士后,要求科研占比大的教授相应地培养更多的人才。

以下列出的则

是关于经费和成果发表的细则:

 

表 4 在年度内本人获得的经费($),含间接费(新版)

55%

8360

27362

57200

20350

45650

87725

26125

62150

107250

60%

10440

31200

64800

23400

51600

98400

30000

69600

120000

65%

12740

35262

72800

26650

57850

109525

34125

77350

133250

70%

15260

39550

81200

30100

64400

121100

38500

85400

147000

75%

18000

44062

90000

33750

71250

133125

43125

93750

161250

80%

20960

48800

99200

37600

78400

145600

48000

102400

176000

85%

24140

53762

108800

41650

85850

158525

53125

111350

191250

90%

27540

58950

118800

45900

93600

171900

58500

120600

207000

95%

31160

64362

129200

50350

101650

185725

64125

130150

223250

100%

35000

70000

140000

55000

110000

200000

70000

140000

240000

助理教授

副教授

教授

工作量

合格

良好

优秀

合格

良好

优秀

合格

良好

优秀

20%

10

12

18

11

15

20

10

20

30

25%

10

13

19

12

16

22

11

22

32

30%

11

14

20

13

17

25

12

25

35

 

表 5 成果发表分数要求(新版)

35%

11

15

21

14

18

28

14

28

40

40%

12

16

22

16

20

32

16

32

45

45%

13

17

23

18

22

36

18

36

50

50%

14

18

25

20

25

40

20

40

55

55%

15

19

28

21

28

44

22

44

60

60%

16

20

31

20

31

48

24

48

65

65%

17

22

34

22

34

52

26

52

70

70%

18

24

37

23

37

56

28

56

75

75%

19

26

40

24

40

60

30

60

80

80%

20

28

43

25

43

64

32

64

85

85%

21

30

46

26

46

66

34

66

90

90%

22

32

49

27

49

70

36

70

95

95%

23

34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