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上半年成果简报.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486028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上半年成果简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上半年成果简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上半年成果简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上半年成果简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上半年成果简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上半年成果简报.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上半年成果简报.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上半年成果简报.docx

《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上半年成果简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上半年成果简报.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上半年成果简报.docx

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上半年成果简报

復旦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研究中心2006年上半年成果簡報

重大專案階段性成果摘要  

1、《中國中世文學思想史》  

該專案在今年上半年已完成對南宋中後期文學思想的最後定稿,並開始寫全書的“結語”。

“結語”將對中國中世文學思想的發展作較全面的梳理,理出其發展脈絡,現已確定了全書“結語”的綱要,主要分為三部分:

“一、中世文學思想與後世文學思想的溝通點,包括積極成分與消極成分;二、中世文學思想與後世文學思想的溝通點在近世文學思想中的作用;三、中世文學思想與後世文學思想的溝通點(包括其經過近世文學思想的發展或改造而成的變形)對現代文學思想的影響。

”然而,因為這其實是對整個中國文學發展過程作過全面考察以後才能獲致的結論,所以目前僅對“綱要”中的第一點有了初步的設想,第二、三點都還在考慮中;而且,對第二、三點考慮成熟後,還必須對第一點再加以考慮。

  

2、《中國近世文學思想史》  

本項目今年上半年主要進入第四章《萬曆中後期以來的文學思想》的研究與撰寫。

首先是對傳統詩文領域中所表現的文學思想進行集中探討與描述,一方面通過對晚明黨爭這一在當時最為重大的政治事件所暴露的國家政治、道德體制和社會秩序等方面的諸多危機以及在思想意識形態的一系列連鎖反應進行分析、考察,探究當時士人心態的微妙變化;一方面對公安派、竟陵派的文學思想重新梳理,分析他們如何將對文學表現功能的認識再一次轉到真實性的問題上來,在形式表現上帶來了哪些變化等等。

已撰成或發表了《晚明文學變奏的政治考察——鐘惺、譚元春與晚明黨爭之關係平議》、《竟陵派文學的發端及其早期文學思想趨向》等相關論文。

其次,已完成“重析‘性靈說’的內涵及其意義”一節的初稿,著重探討了公安派後期“性靈說”內涵的變化所反映的該時代文學思想的走向,認為一方面繼續文學表現的真實性問題的探討,那種突出自然真趣的個性主義文學仍在拓展其影響;而另一方面,因此際思想意識形態控制的加強,走上了一條內斂、深潛的道路,“以淡守之,以靜凝之”,因而至竟陵派則對之作更為回歸傳統的解釋,將這樣一種以表現理論為中心的學說,改造成詩人“虛”“靜”其心靈、以便容受“道”的形上理論。

可以說,這種走向在深層上契合了當時一般士眾的心理變化。

同時正在撰寫“晚明詩文創作的變革及其指歸”一節的初稿,以萬曆中後期至啟、禎文壇之代表作家及流派的詩歌與小品文創作為中心,著重分析其在文學形式層面上所呈現的種種探索,對於文學語言的表現及組織形式來說有哪些新的拓展,而可與五四新文學的有關創作接跡,又有哪些尚未解決的問題,其癥結何在等等。

  

3、《中國散文學史》  

該專案已完成初稿,目前主要對初稿進行修訂。

今年上半年的修訂工作分成兩大部分,第一是《山海經》散文學、《戰國策》散文學;第二是“孔子散文學”,該部分主要分成四個方面:

一、文的大纛;二、編經纂史;三、授徒傳弟子;四行在文先。

修改重點集中在第一、二部分。

  

4、《中國文學古今演變研究》  

該專案今年上半年完成了第七章《文學的分化》中,主要敘述五代的文學。

以詞為中心,描述其在五代的發展。

著重說明其為中晚唐文學中“關注個體的命運、著重向內心開掘、表現日益細膩化”與“以主觀駕馭客觀的現象日益突顯、想像力愈益豐富”的兩大特點的演進,同時在文體上又有了重大的進展,從而為中國文學在今後的發展提供了較好的基礎。

與此相應,中晚唐文學中“要求文學成為教化、倫理的工具”的這種傾向則暫時趨於沉寂。

並開始撰寫第八章《文學的分化》下,主要敘述宋代的文學。

包括三個部分:

一、“要求文學成為教化、倫理的工具”的傾向在經過五代時期的沉寂後,到北宋和南宋前期成為文學的主流,以詩文為載體;二、“關注個體命運、著重向內心開掘、表現日益細膩化”的傾向,以詞為主要載體,有了進一步的發展與提高,主要是個人的追求、命運及其與環境的矛盾的表現更為深廣,因而對個人痛苦的表現更為廣闊和深入,更具有感染力,實際上體現了個人要求掙脫壓抑的程度的增強;三、“關注個體命運”的傾向到南宋後期在虛構的文學——志怪小說和“說話”——中也開始有所表現,但其重點在於情節的設計,還談不上向內心開掘和表現的細膩。

目前北宋部分已寫了一半左右。

  

5、《中國各體文學學史》  

主要撰寫了《中國詩學史》第四編《格調與神韻詩學》之第二章《明清的格調詩學》。

該章共分四節:

第一節《明代中後期神韻詩學的萌生》、第二節《王士禛與“神韻”說》、第三節《李攀龍、王世貞與復古派的蛻變》、第四節《格調詩學的理論總結》。

第一節主要闡述明代後期胡應麟、陸時雍等人的“神韻”詩學思想,描述格調詩學向神韻詩學轉變的軌跡。

第二節主要闡釋王士禛詩論的辨體思想。

第三節主要闡述李攀龍在隆慶萬歷時期重倡復古派詩學思想,比較他們的格調復古理論與前七子中李夢陽、何景明的異同。

考察王世貞理論的特色,以及在但身上體現出來的復古格調派的新變。

第四節主要闡述清代沈德潛的理論思想,通過對《說詩睟語》、《古詩源》、《唐詩別裁》、《明詩別裁》、《清詩別裁》、《杜詩偶評》論著作的研究,對沈德潛的詩學理論給予全面深入的闡發和評論。

  

6、《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文學實證研究》  

該專案在今年上半年將研究工作的重點主要放在第一子課題《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詩歌統編》的編纂上。

其中《詩經(附〈毛傳〉、〈鄭箋〉及會解)》部分以《四部叢刊》影宋本作為底本,選擇他本進行校勘,目前部分的校本已確定,校勘工作也已經開始。

《楚辭(附〈章句〉及辨證)》部分主要是利用現存《楚辭章句》的明代單刻本、汲古閣刻洪興祖《楚辭補注》本、《昭明文選》本三大版本系統進行校勘,這部分的工作前一階段已經開始,目前正在繼續當中。

《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詩彙編》部分,已開始將底本的《六朝詩集》(明嘉靖刊本)及《七十二家集》(明刊本)與《文選》(六臣注本,《四部叢刊》本)、《玉臺新詠》(明嘉靖鄭玄撫刊本)、《樂府詩集》(影印宋刊本)、《古詩紀》(明嘉靖刊本)等總集進行校勘,這部分的工作量較大,目前尚在進行當中。

  

7、《中國文論轉型研究》  

該專案在今年上半年已確立專案的總體框架,並制定了較為詳細的研究計畫,明確了具體的分工。

即其分別由《文學思想觀念的近現代轉型》、《文學批評理論的近現代轉型》及《文學創作理論的近現代轉型》等三個子專案組成。

第一子項目主要分為導論《中國文學思想觀念發生近現代轉型的歷史文化背景》以及《雜文學觀與純文學觀之相消長》、《文學史觀的產生與嬗變》、《“言志”“緣情”傳統的蛻變》、《“文以載道”思想的歷史演進》、《人性論的新變與文論精神內核的置換》、《通俗文學理論的產生》、《敘事文學理論的形成》、《綜論與反思》等篇章;第二子項目主要由“現象描述”、“規律描述”及“反思”三大部分組成,;第三子項目擬將研究的重點放在《中國文學創作理論轉型的契機與動因》、《中國文學創作理論轉型的基本模式》、《傳統創作論範疇進入現代文論的主要方式》、《理想與寫實:

創作方法論的二維構架》、《意象與典型:

創作論視野中心的變化》、《文體形態的變化與文體創作論的分途發展》、《文言、白話之爭與文學創作語言論的轉型》等幾大層面。

與此同時,進行有關的文獻資料搜集與分析工作,並建立分類資料目錄和有關研究論著目錄。

現收集文字材料約八十萬字,汰去後可直接運用的資料近十五萬字。

已出版《中國古代文論研究的現代轉型》一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版),該成果主要是從學術史角度對中國文論轉型問題所作的探討,為完成本課題提供了較多的原始資料的積累和寫作經驗。

  

8、《明清時期文學評點的整理與研究》  

該專案在基本確立分工的基礎上,課題組成員分別對各自所承擔的部分進行搜集資料的工作。

《〈詩經〉評點》和《〈楚辭〉評點》部分已對明清時期的相關評點作總體的分疏。

《詩經》部分目前已展開對孫鑛、鐘惺、戴君恩、王闿運等人的評點進行初步的匯輯。

《楚辭》方面,目前已對沈雲翔的《楚辭評林》、王萌的《楚辭評注》、歸有光的《玉虛子》、《鹿溪子》、蔣之翹的《七十二家評楚辭》等文獻進行初步的匯輯。

戲曲方面,主要是《西廂記》評點,已對二十多種明代的評點本進收輯,尤其對“李卓吾批評”系統、“徐文長批評”系統已經作出了較為全面的收輯計畫。

《琵琶記》、《牡丹亭》的評點也已有了較為具體的收輯計畫。

小說評點方面主要是《紅樓夢》的評點,目前已對《紅樓夢》的抄本系統和刻本系統的評點進行編排,另外,新發現的關於《紅樓夢》的評點文獻也被加入到整個匯輯計畫中。

同時還完成了以下工作:

首先是整理了《詩經》評點專題的兩種著作:

一為明末安世鳳所著《詩經批釋》,另一種為孫月峰所著《批評詩經》。

其次,關於《楚辭》,已過錄、整理的評點本有以下三種:

《楚辭》十七卷(王逸序次,陳深評點)明萬曆庚子吳興淩毓枏刻朱墨套印本;《楚辭》十七卷(王逸章句,洪興祖補注)明季海虞毛氏汲古閣刻本(文中有朱筆手批);《楚辭》不分卷(朱熹集注),舊抄本。

再者,關於《昭明文選》的評點本,具體考察了復旦大學圖書館藏的七種明清評點本,並主要對清人方廷珪的《昭明文選集成》進行了整理,完成了對其的錄入工作,完成論文《試論方廷珪的<文選>評點》。

2、學術研討會成果摘要  

本中心成員在“第二屆中國文學評點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上提交的論文摘要  

6月3日至6日,由本中心與美國斯坦福大學中國語言文化研究中心聯合主辦的第二屆“中國文學評點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在上海舉行。

中心黃霖、楊明、周興陸、查屏球先生在此次研討會分別發表了論文。

黃霖先生發表了題為《震川文章的清人評點》的論文,該文將清人對明人歸有光文章評點,分別從文學的視角來把握震川散文的特色、用史學的眼光來考量震川散文的價值、震川文章是各種文學觀點的試金石等三大方面加以探討。

楊明先生發表了題為《試論方廷珪的文學評點》的論文,該文主要以清方廷珪有關《文選》的評點書目《昭明文選集成》為考察對象,從《集成》對《文選》原篇目的調整、《集成》之夾註、《集成》之總評等三部分論述方氏的評點特點,並認為上述三點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都有統一的指向性,即為讀者更好地閱讀《文選》服務,為讀者更好地寫好各體文章指路。

周興陸先生發表了題為《清代名家手批本五種提要》的論文,該文主要分為王士禛批跋黃庭堅《精華錄》、薑恭壽批點《漁洋山人精華錄》、朱琰批《重訂唐詩別裁集》二十卷、潘德輿批點《古詩源》及潘德輿批點《唐賢三昧集》五大部分。

查屏球先生發表了題為《胡次焱與<贅箋唐詩絕句選>之流傳——兼論和刻本胡次焱<贅箋唐詩絕句選〉的文獻價值》的論文,文章主要討論了胡次焱其人其學與其書產生的背景,元初婺源鄉學、胡氏家族私學及《贅箋唐詩絕句選》之影響,以及《贅箋唐詩絕句選》的流傳。

  

三、本中心專職研究人員和部分兼職研究人員已發表的主要學術成果  

著作  

黃霖主編《20世紀中國古代文學研究史》,東方出版中心2006年1月。

其中中心研究人員參與撰寫部分:

周興陸《20世紀中國古代文學研究史•總論卷》、陳維昭:

《20世紀中國古代文學研究史•戲曲卷》。

  

周興陸《復旦中國文學批評史研究》,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4月。

陳引馳《中國中世紀的終結:

中唐文學文化》(譯),三聯書店2006年。

  

論文  

章培恒《關於〈大招〉的寫作時代和背景》,《復旦學報》2006年第2期。

  

章培恒《再談〈玉臺新詠〉的撰錄者問題》,《上海師大學報》2006年第1期。

  

黃霖《一部有特色的近代文學研究史》,《文藝報》2006年1月3日3版。

  

黃霖《中國古代文學研究百年反思》,《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2006年第1期轉載。

  

黃霖《〈金瓶梅〉詞話本與崇禎本刊印的幾個問題》,《河南大學學報》2006年第1期,《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2006年第5期轉載。

  

黃霖《我看〈金瓶梅〉》,《文史知識》2006年第5期。

  

黃霖《簡約見全貌,平允出新知》,《中華讀書報》2006.5.24;  

黃霖《中國與日本:

〈金瓶梅〉研究三人談》,《文藝研究》2006年第6期。

  

楊明《是誰夢見了巫山神女?

》,《中國文學研究》第7輯。

  

楊明《評林繼中<文化建構文學史>》,《文學評論》2006年第3期。

  

楊明《〈樂府詩集〉“相和歌辭”題解釋讀》,《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6年第3期。

  

談蓓芳《試論魯迅〈狂人日記〉的歷史淵源——對其創新所在的別一種理解》,《復旦學報》2006年第3期。

  

談蓓芳《〈玉臺新詠〉版本補考》,《上海師大學報》2006年第1期。

  

陳廣宏《晚明文學變奏的政治考察——鐘惺、譚元春與晚明黨爭之關係平議》,《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06年第1期。

  

陳廣宏《元明之際宗唐詩風傳播的一個側面——以“二藍”師法淵源為中心》,《中華文史論叢》2006年第2期。

  

陳廣宏《韓國“漢學”向“中國學”轉型之沉重一頁——日據朝鮮時期京城帝國大學的“中國學”研究及其影響 》,復旦大學韓國研究中心編《韓國研究論叢》第十二輯  

周興陸《文學應關注社會底層》,《探索與爭鳴》2006年第1期。

  

周興陸《中國古代詩學大勢鳥瞰(上)》,《中國文學研究》第7輯。

  

周興陸《〈讀漁洋詩隨筆〉考釋》,《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6年第3期。

  

陳引馳《情感投射中的女性表現:

近代詩人龔自珍、蘇曼殊和鬱達夫》,載《古典詩學會探》,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

  

邵毅平《“春秋筆法”辨釋》,《圖書館雜誌》2006年第3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