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487012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0.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

《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

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2011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修改者:

欧阳惠梅

单元主题:

以诚待人

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20个生字,会写28个生字。

正确拼读词语。

2、初步了解描写人物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方法。

3、学习通过具体事例写人与事,学习作者叙述清楚、有条理的表达方法。

4、学习以诚恳的态度、真诚的语言与他人交流,懂得真诚待人是一种良好的品德。

5、积累有关诚信的词语及古诗文名句。

单元教学重点:

1、学习通过具体事例写人与事,学习作者叙述清楚、有条理的表达方法。

2、学习以诚恳的态度、真诚的语言与他人交流,懂得真诚待人是一种良好的品德。

单元教学难点:

积累有关诚信的词语及古诗文名句。

激发学生待人诚恳、讲信用的思想情感。

单元教学课时:

9——11课时

5中彩那天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拼读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同时,懂得诚实,讲信用是人的精神财富,它比物质财富更珍贵的道理,并能联系自己的生活说说体会。

3、体会叙事条理清楚,首尾照应的表达方式,能复述课文,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理解诚实与守信的珍贵。

教学难点:

对“道德难题”这一意思的理解。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训练点: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中心句,联系生活谈体会。

2、小练笔:

想象库伯先生把车开走后,我们全家人的表现。

3、多音字:

据。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2、理清课文顺序,复述故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家买彩票吗,你希望有什么样的结果?

(中奖,或中大奖)

(2)由此看来,能中奖,是梦寐以求的事。

假如中了奖,会怎样呢?

(3)心花怒放、喜上眉梢、乐不可支……可是有一个人,他虽然中奖了,但是他神情严肃,没有一丝喜悦,这到底为什么呢?

2、这节课我们学习5课,《中彩那天》。

(师板书课题)注意“中”字的读音,并说说另一个读音的用法。

二、初读课文,理清课文顺序

1、中彩那天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自由读课文,并画出生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交流生字词学习情况。

重点指导:

“赠、德、惑”字形。

区别:

“拨”与“拔”。

3、默读课文,课堂自习。

  按事情的发生、经过、结果,结合课文中叙述的故事列出提纲,准备复述故事内容。

4、理解课文内容,指导朗读。

(1)思考:

父亲中彩后,“我”的心情有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2)各自试着把这种感情变化用朗读恰当的表达出来。

(3)指导试读,评价、点拨。

三、课堂作业:

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读文悟道、品评故事

教学过程:

一、认读词语

二、读文悟道、品评故事

(一)以“彩”切入,激发矛盾。

1、通过初读课文,我们知道了课题中的那个“彩”就是指的?

(出示汽车图片)

2、这是一辆什么样的汽车啊?

(预计:

崭新、昂贵、漂亮、让人羡慕、父亲梦寐以求的)

3、这样一辆汽车,现在就属于你了,喜欢吗?

那你认为父亲会喜欢这辆车吗?

(1)知道什么叫梦寐以求吗?

(训练读)

(2)引读:

是啊,白天干活时,父亲想的是——

晚上睡觉时,父亲想的是——

坐在餐桌边,父亲想的是——

看着人家开车,父亲想的是——

这就叫梦寐以求,谁来读读这句话?

训练朗读:

个别读、小组读、齐读,师点拨。

(3)他梦寐以求的是能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可现实的条件允许他梦想成真吗?

(理解:

拮据,记忆据的两种读音,并组词。

越是生活贫困,那份渴望越是强烈,所以他梦寐以求的是——(生接读)

(二)探究心灵,想象写话

1、终于有一天,幸运之神降临了,父亲中彩了。

拿起书,自己读一读文章的3—5自然段。

用笔画一画中彩后我和父亲分别是什么样的心情?

为什么心情会截然不同呢?

小组交流,再汇报。

2、拓展想象,练习写话,深入体会父亲的内心世界。

(出示:

大街上人声鼎沸,只有神情严肃的父亲缓缓地开着车,他的内心矛盾极了:

_______。

(1)谁来说说当时父亲的内心矛盾是什么?

(2)写一写。

(三)抓住矛盾,引发思辨

1、是啊,父亲遇到了一个道德难题,这个道德难题指的是什么?

父亲是怎么处理这个难题的?

小小年纪的我明白他的心吗?

我想请三位同学分别读一读文章的6、7、8三个自然段。

2、出示:

我不明白父亲为什么中了彩还不高兴,闷闷不乐地回到家里,向母亲诉说刚才的情形。

“难道我们中彩得到汽车是不道德的吗?

我迷惑不解地问。

理解:

这一句是什么句式?

“可是,库伯是有钱人,我们家穷呀!

”我激动地说。

练习朗读:

个别、赛读、齐读

3、比较句子,说说有什么不同?

(1)、母亲让我辨别两张彩票有什么不同。

我看到中彩的那张角上有用铅笔写的k字。

(2)、母亲让我仔细辨别两张彩票有什么不同。

我看了好几遍,终于看到中彩的那张角上有用铅笔写的淡淡的k字。

3、母亲帮我解开了心中的疑惑,一个淡淡的K让我们明白了父亲神情严肃的原因:

原来这车本应属于库伯。

同学们,现在的你就是这位家境贫寒,梦寐求车,并用自己一人的收入来维持一家六口人生活的父亲,你在毅然决定擦掉“K”字时,心里都想了些什么呢?

(回扣:

他梦寐以求的是能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

4、小组谈论再汇报交流:

为什么他们最终又决定将车还给库伯呢?

5、探讨:

(1)父亲真是那么坚决吗?

真没有动摇过吗,有没有想过据为己有?

(2)为什么父亲非要把车子送回去?

不送回去行吗?

6、当情感的天平失去平衡的时候,父亲选择了做个道德高尚的人。

正如母亲所说:

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希望我们记住这句话,并一起共勉。

练习:

出示母亲说的话:

▲多音字组词。

据jū()jù()

▲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拮据()诚实()信用()

▲请联系实际,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你对句子的体会。

▲指导朗读与背诵。

7、读课文的开头和结尾。

  

(1)体会开头和结尾的联系。

(2)说说为什么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

(理解这个“富有”的特殊意义)

(3)体会:

父亲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理解:

第一,从自身来说,父亲是为了做一个有诚信的人,第二,面对成长中的孩子,作为父亲是为了给孩子树立一个榜样。

7、谈一谈:

在生活中,你是怎样对别人诚实、讲信用的,你能体会到快乐吗?

三、课堂作业:

完成课后习题“小练笔”。

小练笔:

展开想象,想象库伯先生把车开走后,把当时家里各人的想法、语言、神态等几个方面写成一段话。

四、学了课文有什么收获?

五、课外作业

联系实际,写一则有关诚实、讲信用的日记。

 

板书设计:

5、开头:

诚实﹢信用﹦财富

  

中   起因:

(神情严肃)

  彩 

那   经过:

(道德难题) 诚实守信

  天

      结果:

(特别高兴)

      结尾:

受益匪浅

 

6*万年牢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做人要认真,讲究认真,讲究实在的道理。

3、学习作者叙述清楚,有条理的表达方式。

4、学习独立阅读课文、培养自学能力。

教学重点:

想想课文围绕父亲做的糖葫芦讲哪几件事?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亲做事认真、实在,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交流读后的体会。

教学难点:

体会三处“万年牢”的内在关系,学会为人和做事的道理。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要点:

认识生字;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做人要认真,讲究认真,讲究实在的道理。

训练点:

1、画出中心句,联系上下文理解中心句。

2、多音字“削”

教学过程:

一、交流谈话,激趣导入

  我们班的绝大多数同学都吃过冰糖葫芦吧?

回忆一个你所吃过的糖葫芦的模样,好吗?

在解放前的天津,有一位卖糖葫芦的人,他的糖葫芦做得非常漂亮,味道特棒,在天津很有名气,想知道他是谁吗?

他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万年牢》的作者的父亲。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读通课文,读准生字。

2、检查词语:

走街串巷、掉皮损伤、晾晒、火候、竹签、耽误、甩糖风、掺假、赚钱(认读,并结合句子理解词义)。

3、多音字:

把、闷、削

三、围绕提示,深入探究:

  1、自学课文,边读边思考问题:

  

(1)课文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讲了几件事?

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亲做事认真、实在?

  (3)课文题目“万年牢”在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

几次之间有什么联系?

有什么深刻含义?

  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有关语段读一读,做上记号。

  2、小组合作研讨。

  3、班内汇报交流。

  4、重点指导理解问题(3):

  

(1)第一处的万年牢指的是什么?

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

  出示句子:

“我的糖葫芦糖蘸得均匀,越薄越见功夫,吃一口让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芦不怕冷不怕热不怕潮,这叫万年牢。

  A、为什么叫万年牢?

(板书:

糖葫芦――万年牢)

  B、这种糖葫芦,父亲是怎么做出来的?

  (读第二自然段,体会父亲十分讲究选料;读第三、四自然段,体会父亲在制作糖葫芦中对蘸糖、甩糖风等每一个环节都一丝不苟)

  C、小结:

正是因为父亲做糖葫芦认真仔细,所以他的糖葫芦才能经久不衰。

 

(2)第二处的万年牢指什么?

小组讨论。

  出示句子:

“公平买卖走正道,顾客点头说声好,回头再来这是宝,做生意讲实在是万年牢。

  A、指导读,理解:

什么叫正道?

(凭着良心做买卖)

B、父亲是怎么走正道的?

(抓住“不满意、看不下去、不听、嫌、辞去工作”体会父亲生意认真实在)(板书:

做生意――万年牢)

C、读读有关句子,体会。

 (3)第三处的万年牢又指的是什么呢?

全班讨论。

出示句子:

“父亲教导我做万年牢,就是要做可靠的人,实实在在的人。

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

读句子,体会父亲教导我做人要做可靠实在的人。

(板书:

做人――万年牢)

 (4)你觉得课文重点说明的是哪个意思?

文中的中心句是哪一句,联系实际说说自己的看法。

(5)这三处的万年牢之间有什么联系?

  启发学生懂得:

这三处“万年牢”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关系。

万年牢的产品质量赢得了生意的万年牢,万年牢的生意靠的是诚实、守信的“万年牢”的人品。

  三处“万年牢”由做糖葫芦到做生意到做人,一环紧扣一环,叙事清楚,很有条理。

我们要学习这种按一定线索写事情的写作方法。

四、拓展理解,体会情感:

你是怎么理解父亲的做人的道理的?

实际生活中的生意人都是文中父亲那样吗?

结合具体的生活事例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五、作业:

写自己的父亲 

 板书:

 6﹡万年牢

  做糖葫芦――万年牢可靠

  万年牢凭良心做生意――万年牢认真

  (一生受益)做事做人――万年牢实在

 

7尊严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描写人物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里体会哈默自尊的品格,懂得什么是尊严。

教学重点:

从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中体会哈默自尊的品格,懂得什么是尊严。

教学难点:

理解杰克逊大叔赞扬年轻人的话。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准备:

1、了解哈默的生平,收集有关尊严方面的格言、故事。

训练点:

1、画出中心句,联系上下文理解中心句。

2、多音字训练:

“难”。

3、积累描写外貌、动作、和语言的句子。

4、理解什么是尊严。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教学过程:

一、读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尊严,读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想知道的?

2、学生交流

3、让我们拿起课文,读读课文,思考“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初读课文,概括内容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圈出不认识的字,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

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学习生字。

师相机指导正音,评价。

指导书写:

尊、瘦、捶、喉,区别:

猴——喉

训练:

多音字:

3、初读质疑,释疑。

4、默读,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主要写了一个逃难的年轻人在饥肠辘辘的情况下,没有接受人们送给他的食物,而是执意用自己的劳动换取食物,赢得了做人的尊严。

三、熟读课文,局部探究。

当所有逃难的人因为饥饿而接受食物,狼吞虎咽的时候,只有谁例外?

他是个怎样的人?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找出描写年轻人外貌,动作和语言的句子,并在旁边写上自己的体会。

用“——”画起年轻人外貌的句子,用“△”画起动作句子,用“~”画起语言句子。

3、指名交流。

看来哈默这时并不是很饿?

在文中找出句子来说一说。

4、读一读,体会。

四、作业布置。

1、抄写课后的生字及下列词语:

沃尔逊逃难疲惫不堪狼吞虎咽骨瘦如柴喉结赞赏捶背惬意蹲着僵硬。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已经让我们知道故事的大致内容,也让我们认识了那个贫穷而饥饿的年轻人,那么故事又将怎样发展呢?

课文的题目为什么又叫“尊严”呢?

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继续学习课文的内容,理解尊严的含义。

二.、熟读课文,探究品悟。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可以免费享用美食对于饥饿的人而言是件再好不过的事,这个年轻人为什么要拒绝呢?

他与其他难民有什么不同?

(2)故事的最后这个年轻人通过自己的劳动接受了食物,由此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

2、指名交流上述问题:

(1)原因:

他认为应该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那些食物,不能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2)有尊严的人

师点拨并朗读体会。

3、那么“尊严”又该怎么理解呢?

尊严:

一个人无论遭遇什么样的困境都应该自尊,自爱,自强不息,要活得有骨气,赢得别人的尊重。

三、体会杰克逊大叔的品质

社会就是一个大家庭,人除了自尊自爱还应尊重,体贴别人,只有这样,生活才会变的更加美好。

在这个故事中,除了年轻人哈默之外,还有另外一个人,他也是一个懂得什么是尊严的人,他用自己的言行维护了别人的尊严,平淡之中留给我们很多感动,他就是故事中的镇长—杰克逊大叔。

下面,就让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位和蔼可亲的先生,想想从他身上我们能学到些什么。

1、课文中杰克逊和年轻人之间有几次对话?

从中可以看出杰克逊大叔具备怎样的品质?

(3次品质:

热心诚恳乐于助人体贴,尊重他人)

小组交流,指导朗读,体会。

2、面对这个年轻人的屡次拒绝,杰克逊大叔最终采用什么方法让他接受了食物?

由此又说明了什么?

(捶背尊重他人,赏识他人,注重人品)

3、指名交流上述问题,指导好朗读。

4、训练:

出示:

年轻人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①我能写出与“狼吞虎咽”式的两个四字词语()()

②我从这个句子体会到()

5、自由朗读第六自然段,思考:

(1)杰克逊大叔为什么最后留下了那个年轻人并把女儿许配给了他?

(因为那个年轻人有尊严,有骨气,以后一定大有作为。

(2)怎样理解杰克逊大叔最后对女儿说的那句话?

(他虽然没有物质上的财富,但他有骨气,有尊严,自强不息,这种精神和人品会为他创造巨大的财富,让他终身受益,这样的人才是最富有的人。

四、学了课文,你懂得些什么?

五、拓展延伸。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许多多这样的人,他们平凡但不平庸,他们贫穷但不志短,他们可怜但不可悲……想想发生在你身边的这类故事,体味那些平凡而真实的感动。

五、总结。

一位参加国际比赛的中国选手因为没有在赛场看到中国国旗而强烈要求大赛组委会立刻升起五星红旗;一位在外留学做兼职保姆的中国女大学生因为受到雇主的非法虐待,历经万难将主人告上了法庭。

是什么力量让他们如此执着?

是什么力量让他们坚强不屈?

是尊严!

人,只要有尊严,有骨气,一切困难都可以战胜。

希望今天这一课的学习,能为大家以后的人生积聚一笔宝贵的财富,让你们终身受益。

六、作业布置。

1、搜集查阅关于“尊严”“自尊”方面的名言警句或故事,相互交流。

2、摘抄描写年轻人外貌、动作和语言的句子。

板书设计:

7、尊严

 

自尊自强

尊重他人

年轻人(哈默)杰克逊大叔

教学反思:

本文讲的是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以自己的言行维护了个人尊严,赢得别人尊重,从而改变了自己命运的故事。

对于本课的教学,我先让学生总体把握课文,并花时间训练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

整体把握了课文,学生才会有整体意识。

接着,我让学生朗读课文第一小节,体会善良的沃尔逊人和一群难民狼吞虎咽的吃东西,特别抓住难民“连一句感谢的话都来不及说,就狼吞虎咽的吃起来”,通过想象阅读,学生也把握的不错。

接着我就抓年轻人的神态、动作、语言,体会年轻人的自尊、自爱、爱劳动和勤劳的本性,再加上与前面其他年轻人的比较,学生们初步体会了尊严的含义,然后梳理出镇长和哈默的对话以及描写哈默动作的语句,让学生分角色进行朗读,在朗读中进一步体会尊严的含义,通过以上两方面的铺垫,对理解镇长对女儿讲的话的含义就容易多了,学生们真正理解了尊严的含义。

但是,这节课孩子对文本的感悟比预期的效果差,可能学生对人物当时的生活背景了解不深。

 

-

8﹡将心比心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生活中只有将心比心,才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3、受到“将心比心”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

教学重难点:

体会生活中只有将心比心,才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课前准备:

写有学习目标的小黑板。

训练点:

1、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的最后一段话。

2、多音字训练:

“扎”。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哈默用自己的言行维护了个人的尊严,同时赢得了人们的尊重。

今天,我们学习《将心比心》,能说说这个词语的意思吗?

课文写了哪些将心比心的事情呢?

二、明确学习目标

三、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学指导

(一)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思考:

课文写了哪两件将心比心的事?

2、小组交流,教师巡回了解学情。

3、交流自学效果:

(1)请学生读自己最感动的段落,检测是否读正确、读通顺。

(多音字训练:

“扎”)

(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哪两件事?

(3)交流自己在自学中不懂的问题。

四、理解内容,体会情感

1、自学指导

(二)

(1)默读第一自然段,想想哪些地方让你感动?

(2)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想想哪些地方让你特别感动?

在书上做些批注。

(3)齐读第三节,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这一节的理解。

2、交流自学效果:

 让我们先来交流第一件事:

哪些地方让你有了温暖的感觉?

  

(1)说说为什么温暖了你的心?

 (这位阿姨很善良,温暖了我的心。

  

(2)她帮助的是她的亲人和朋友吗?

如果你是老奶奶,你心里会怎么想?

(学生畅谈到的“真诚帮助,善良”等等中,教师有意提升一下“陌生人”。

(面对这样的一位素不相识的陌生人,阿姨也能耐心与真诚地帮助。

 (3)、出示句子:

“阿姨对老奶奶的话。

” 学生自由谈体会。

读一读,体会意思。

第二件事:

哪些地方让你有了温暖的感觉?

 

(1)说说为什么让你感到温暖?

 

(2)如果你遇到了这样被扎了两针的情况,你会怎么样?

 (3)因疼痛而痛哭,埋怨或是责备,但母亲为什么还那么“平静”,难道不疼,你猜猜她当时怎么想?

(4)从哪里看出母亲的敏感、关爱理解别人的心?

 “不要紧,再来一次”这简短的一句话,是简简单单就能说的出口的吗?

为什么让你感到不简单?

(已经打了两针了,而且还起了青包,当已经察觉到年轻护士是个新手。

 引读:

  当年轻护士为母亲扎了两针却没扎进血管时,母亲鼓励她──

  当母亲的手被扎的鼓起青包时,母亲仍然鼓励她──

  当注视着护士额头上密密的汗珠,母亲分明已经察觉到年轻护士是个新手,有可能面临第三次的失败,她同样鼓励着──

  (5)你认识到了吗?

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爱孩子,想着自己的孩子,心里装的都是孩子、关心、无私。

  (6)现在我的心情是温暖的是幸福的,一开始我的心情就这样吗?

(不是。

原来是抱怨的。

)练笔:

原来想责怪护士的我,因为母亲的话语,而感到温暖和幸福。

将心比心,激动地想:

……

(母亲的角度:

母亲太爱我了,真是我的好母亲;我自省的角度:

我为什么就不能像母亲一样体谅别人呢?

我太小气了。

道理的角度:

人与人之间一定要宽容对待,学会理解。

只要我们将心比心,才会获得快乐与幸福。

四、拓展空间,升华情感

    同学们,这一撇一捺的“人”字本就相互支撑。

生活中,我们用理解、宽容与关爱对待一个个陌生人的事例比比皆是。

一段默默地祝福,一句轻轻的问候,一次紧紧地依偎,一声深深的安慰。

都是“将心比心”的表现,所以文中的阿姨和母亲这样想:

   1、阿姨对奶奶的话。

(“我的妈妈和您的年龄差不多,我希望她遇到这种时候,也有人为她开门。

”)

指导朗读:

个别读、赛读、评价、齐读。

   2、妈妈对护士的话。

(“这是我的女儿,和你差不多大小,正在医科大学读书,她也将面对自己的第一个患者。

我真希望她第一次扎针的时候,也能得到患者的宽容和鼓励。

”)

指导朗读:

个别,评价,再齐读。

    3、我们如果理解了阿姨和母亲的话,肯定也会这样想着:

是啊,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将心比心,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对孩子增加一份关爱,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五、回归文本,自然拓展

  1、(板画出心)课文学完了,我们的心中一定不会是空荡荡的。

这就是我们每位同学的一颗滚烫的心,为了勉励自己,应该在自己心中装入一个份量最重的词,你会装入什么词?

  2、学生回答,逐一板书:

(帮助、关心、宽容、理解、信任、鼓励、支持、尊重……)

六、作业

联系生活,写一件有关将心比心的事。

 

板书设计:

8﹡将心比心

语文园地二

 

语文园地二

教学目标:

1、学会在合作中说真话,告诉别人心里话。

2、积累有关诚信的词语及古诗文名句。

3、交流讨论、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背诵、趣味活动等方法。

4、学习以诚恳的态度、真诚的语言与他人交流,懂得真诚待人是一种良好的品德。

教学重点:

口语交际,提高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

积累良好的写作方法。

教学时间:

5课时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教学要点:

1、训练口语表达能力。

2、教育学生养成以诚待人、待事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话题

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例如:

别人有事情找你父母,父母不在家;班上的一个同学病了,好几天不能来上课;有的同学在校园里随地吐痰等等,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些事情呢?

(板书:

以诚待人)

二、读题,明确内容,展开训练

1、自由读题,说说题目有哪些要求。

⑴联系《将心比心》,说说文中教给我们哪一条待人的道理。

⑵谈看法:

应不应该以诚待人?

⑶举例称赞身边的人所表现出来的真情待人的美德。

2、指名说,《将心比心》中的那位阿姨及“我”的母亲为什么要“将心比心”?

她们“将心比心”的结果如何?

三、师生对话

运用文中列举的“场景”与学生进行无拘无束的谈话。

别人有事来找你的父母,当时父母不在家,假如是熟人,你会怎么做?

假如是陌生人,你又会怎样做?

小组讨论交流,再汇报。

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人,谈谈自己的做法。

四、情境体验

1、请几位同学扮演角色:

一位同学一时忘了卫生公约,在校园里扔了纸屑。

2、边看边想:

面对这样的情况,你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