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恩施高中郧阳中学沙市中学三校联合体级高一第一次联考.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49080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恩施高中郧阳中学沙市中学三校联合体级高一第一次联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湖北省恩施高中郧阳中学沙市中学三校联合体级高一第一次联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湖北省恩施高中郧阳中学沙市中学三校联合体级高一第一次联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湖北省恩施高中郧阳中学沙市中学三校联合体级高一第一次联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湖北省恩施高中郧阳中学沙市中学三校联合体级高一第一次联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湖北省恩施高中郧阳中学沙市中学三校联合体级高一第一次联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湖北省恩施高中郧阳中学沙市中学三校联合体级高一第一次联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湖北省恩施高中郧阳中学沙市中学三校联合体级高一第一次联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湖北省恩施高中郧阳中学沙市中学三校联合体级高一第一次联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湖北省恩施高中郧阳中学沙市中学三校联合体级高一第一次联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湖北省恩施高中郧阳中学沙市中学三校联合体级高一第一次联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北省恩施高中郧阳中学沙市中学三校联合体级高一第一次联考.docx

《湖北省恩施高中郧阳中学沙市中学三校联合体级高一第一次联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恩施高中郧阳中学沙市中学三校联合体级高一第一次联考.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湖北省恩施高中郧阳中学沙市中学三校联合体级高一第一次联考.docx

湖北省恩施高中郧阳中学沙市中学三校联合体级高一第一次联考

恩施高中

郧阳中学三校联合体2017级高一年级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

沙市中学

命题学校:

沙市中学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45分)

1.右图表示基因型为AaBbDd的某动物正在分裂的细胞,叙述正确的是

A.该状态的细胞可发生基因重组现象

B.若①上有A基因,④上有a基因,则该细胞一定发生了基因突变

C.①②③可组成一个染色体组,④⑤⑥为另一个染色体组

D.若①是X染色体,④是Y染色体,其余则是常染色体

2.右图是某种动物细胞生活周期中染色体数目变化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在A~C段

B.CD段、GH段的染色体与核DNA的数目之比为1∶1

C.图中显示两种分裂方式,Ⅰ~M段可表示有丝分裂的一

个细胞周期

D.“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现象与AH、HI所代表的生理过程有关

3.以下关于遗传和减数分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的分离一定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B.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间的部分交换属于基因重组

C.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后,只能形成两种配子。

D.通常情况下,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是一致的。

4.人类对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并证实了其传递规律和化学本质

B.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

C.沃森和克里克提出在DNA双螺旋结构中嘧啶数不等于嘌呤数

D.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说明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5.关于“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下列哪一项叙述是正确的(无荚膜R型细菌不能使小

鼠发病;有荚膜S型细菌使小鼠发病)

A.R型细菌与S型细菌DNA混合后,转化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B.用S型细菌DNA与活R型细菌混合后,可能培养出S株菌落和R株菌落

C.用DNA酶处理S型细菌DNA后与活R型细菌混合,可培养出S型细菌菌落和

R型细菌菌落

D.格里菲思用活R型细菌与死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可导致小鼠死亡,

这就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6.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①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②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 

③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是DNA ④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是RNA

⑤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④⑤D.③④⑤

7.某双链DNA分子含有200个碱基,其中一条链上A∶T∶G∶C=1∶2∶3∶4,则有关该DNA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连续复制2次,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210个B.含有4个游离的磷酸基

C.4种含氮碱基A∶T∶G∶C=3∶3∶7∶7D.碱基排列方式共有4200种

8.洋葱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基上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染色单体被标记B.每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都被标记

C.有半数的染色体中只有一条染色单体被标记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都不被标记

9.有人取同种生物的不同类型细胞,检测其基因表达,结果如右下图。

下列有关图示的分析正确的是

A.在基因1~8中,控制核糖体蛋白质合成的基因最有可能是基因5

B.若基因1~8中有一个是控制细胞呼吸酶的基因,则最可能是基因7

C.功能最为近似和差异最大的细胞分别是1与6、5与7

D.细胞分化使不同细胞中RNA完全不同,导致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各不

相同

10.大肠杆菌某生命活动中具有下列图示的碱基配对行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①表示DNA复制过程②图中共有5种碱基

③表示DNA转录过程④图中共有8种核苷酸

⑤图中的A均代表同一种核苷酸

⑥若X链中的碱基改变,则密码子一定改变

⑦若Y链中的碱基改变,则氨基酸一定改变

A.③④⑤⑦B.②③④⑥

C.②③④⑦D.①③⑤⑥

11.某野生型噬菌体的A基因可分为A1~A6六个小段。

一生物学家分离出此噬菌体A基因的四个缺失突变株,其缺失情况如下表所示:

(“+”未缺失,“-”缺失)

现有一未知突变株。

将其与缺失突变株J或L共同感染细菌时,可产生野生型的重组噬菌体;若将其与缺失突变株K或M共同感染细菌时,则不会产生野生型的重组噬菌体。

由此结果判断,未知突变株的点突变是位于基因的哪一小段中

A.A2B.A3C.A4D.A5

12.在白花豌豆品种栽培园中,偶然发现了一株开红花的豌豆植株,推测该红花表现型的出现是花色基因突变的结果。

为了确定该推测是否正确,应检测和比较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中

A.花色基因的碱基组成B.花色基因的

序列

C.细胞的

含量D.细胞的

含量

13.由于基因中某碱基对的改变,使细胞中有一种蛋白质在赖氨酸残基(位置)上发生了变化。

已知赖氨酸的密码子为AAA或AAG;天冬氨酸的密码子为GAU或GAC;甲硫氨酸的密码子为AUG。

根据已知条件,你认为基因模板链上突变后的脱氧核苷酸和替代赖氨酸的氨基酸分别是

选项

A

B

C

D

基因模板链上突变后的脱氧核苷酸

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替代赖氨酸的氨基酸

天冬氨酸

天冬氨酸

甲硫氨酸

甲硫氨酸

14.科学家用纳米技术制造出一种“生物导弹”,可携带DNA分子。

把它注射入组织中,可以通过细胞的内吞作用进入细胞内,DNA被释放出来,进人到细胞核内;最终整合到细胞染色体中,成为细胞基因组的一部分,DNA整合到细胞染色体中的过程,属于:

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C.基因互换D.染色体变异

15.下列关于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原理是低温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子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

B.解离后的洋葱根尖应漂洗后才能进行染色

C.龙胆紫溶液可以使细胞中的染色体着色

D.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大多数处在分裂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

16.对下列四幅图所对应的生命活动叙述错误的是

 

A.

(1)图中虚线能正确表示适当升高温度,而其他条件不变时,生成物量变化的曲线

B.

(2)图中若要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则药物作用的时期最可能是在S期

C.(3)图表示次级卵母细胞时,则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最多为4条

D.(4)图中①④的基本单位不相同,③约有20种

17.从下图a~h所示的细胞图中,说明它们各含有几个染色体组。

正确答案为:

 

A.细胞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是h图B.细胞中含有二个染色体组的是g、e图

C.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是a、b图D.细胞中含有四个染色体组的是f、c图

18.下图为利用纯合高秆(D)抗病(E)小麦和纯合矮秆(d)染病(e)小麦快速培育纯合优良小麦品种矮秆抗病小麦(ddEE)的示意图,有关此图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进行①过程的主要目的是让控制不同优良性状的基因组合到一起

B.②过程中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C.实施③过程依据的主要生物学原理是细胞增殖

D.④过程的实施中通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

19.下图中,甲、乙表示水稻两个品种,A、a和B、b表示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①~⑦表示培育水稻新品种的过程,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②过程简便,但培育周期长

B.②和⑦的变异都发生于有丝分裂间期

C.③过程常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

D.⑥过程与⑦过程的育种原理相同

20.下图是获得抗虫棉的技术流程示意图。

卡那霉素抗性基因(kanr)常作为标记基因,只有含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细胞才能在卡那霉素培养基上生长。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构建重组质粒过程中需要限制性内切酶和DNA连接酶

B.愈伤组织的分化产生了不同基因型的植株

C.卡那霉素抗性基因(kanr)中有该过程所利用的限制性内切酶的识别位点

D.抗虫棉有性生殖后代能保持抗虫性状的稳定遗传

21.人类中有一种性别畸形,性染色体组成为XYY,外貌像男性,有的智力差,有的智力高于一般人。

据说这种人常有反社会行为,富攻击性,在犯人中的比例高于正常人群,但无定论。

有生育能力,2n=47。

假如有一个XYY男性与一正常女性结婚,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男性产生的精子有X、Y和XY三种类型

B.所生育的后代中出现XYY孩子的几率为1/2

C.所生育的后代中出现性别畸形的几率为1/2

D.所生育的后代智力都低于一般人

22.已知一批胚的基因型为AA与Aa的豌豆种子数之比为1:

2,将这批种子种下,自然状态下(假设结实率相同)其子一代中胚的基因型为AA、Aa、aa的种子数之比为

A.4:

4:

1B.3:

2:

1C.3:

5:

1D.1:

2:

1

23.下列属于单倍体的是

  A.二倍体种子长成的幼苗       B.四倍体的植株枝条扦插成的植株

  C.六倍体小麦的花粉离体培养的幼苗  D.用鸡蛋孵化出的小鸡

24.人类的多指是一种显性遗传病,白化病是一种隐性遗传病,已知控制这两种疾病的等位基因都在常染色体上,而且都是独立遗传,在一个家庭中,父亲是多指,母亲正常,他们有一个只患白化病的儿子,如果再生育一个孩子,则下一个孩子正常或同时患有此两种病的概率分别是

A.3/4,1/4B.3/8,1/8C.1/4,1/4D.1/4,1/8

25.下列关于四分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每个四分体包含一对同源染色体的4条染色单体②四分体就是四条染色单体

③复制后的同源染色体都能形成四分体④只有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形成四分体

⑤四分体时期可发生交叉互换现象⑥四分体时期的下一个时期是联会

⑦细胞中有几个四分体,就有几对同源染色体

A.①④⑤⑦B.①②③⑦C.④⑤⑥⑦D.③④⑤⑦

26.用纯系的黄果蝇和灰果蝇杂交,得到下表结果。

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亲本

子代

灰雌性×黄雄性

全是灰色

黄雌性×灰雄性

所有雄性为黄色,所有雌性为灰色

A.灰色基因是伴X染色体隐性基因B.黄色基因是伴X染色体显性基因

C.灰色基因是伴X染色体显性基因D.黄色基因是常染色体隐性基因

27.下列关于DNA分子的复制、转录和翻译的比较,正确的是

A.从时期上看,都只能发生在细胞分裂的间期

B.从条件上看,都需要模板、原料、酶和能量

C.从原则上看,都遵循相同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从场所上看,都能发生在细胞核中

28.引起生物可遗传的变异的原因有3种,即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以下几种生物性状的产生,来源于同一变异类型的是

 ①果蝇的白眼  ②豌豆的黄色皱粒  ③无子西瓜  

④人类的色盲⑤玉米的高茎皱缩叶  ⑥人类镰刀型贫血症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④⑥    D.②③⑤

29.在自然界中,多倍体形成的过程顺序是

①减数分裂过程受阻②细胞核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③形成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生殖细胞④有丝分裂过程受阻

⑤形成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合子⑥染色体复制过程受阻

A.①②⑤③ B.④⑤③⑥   C.⑥②③⑤   D.④②③⑤

30.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婚配的医学依据是

A.近亲婚配其后代必患遗传病 B.近亲婚配其后代患隐性遗传病的机会增多

C.人类的疾病都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D.近亲婚配其后代必然有伴性遗传病

二、非选择题(共45分)

31.(10分)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提出之后,人们又去探究DNA是如何传递遗传信息的。

当时推测可能有如图甲所示的三种方式。

1958年,Meslson和Stahl用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追踪由15N标记的DNA亲本链的去向,实验过程是:

在氮源为14N的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均为14N-DNA(对照),在氮源为15N的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均为15N-DNA(亲代),将亲代大肠杆菌转移到含14N的培养基上,再连续繁殖两代(子代Ⅰ和子代Ⅱ)后离心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结果。

请依据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甲乙

(1)如果与对照相比,子代Ⅰ离心后,能分辨出轻和重两条密度带,则说明DNA传递遗传信息的方式是。

如果子代Ⅰ离心后,只有1条中等密度带,则可以排除DNA传递遗传信息的方式是。

如果子代Ⅰ离心后,只有1条中等密度带,再继续做子代Ⅱ的DNA密度鉴定:

①若子代Ⅱ离心后,可以分出中、轻两条密度带,则可以确定DNA传递遗传信息的方式是。

②若子代Ⅱ离心后,不能分出中、轻两条密度带,则可以确定DNA传递遗传信息的方式是。

(2)他们观测的梯度离心DNA浮力密度(g/mL)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分析实验数据可知:

世代

实验

对照

亲代

1.724

1.710

子Ⅰ代

1.717

1.710

子Ⅱ代

(1/2)1.717,(1/2)1.710

1.710

子Ⅲ代

(1/4)1.717,(3/4)1.710

1.710

实验结果与当初推测的DNA三种可能复制方式中的方式相吻合。

32.(11分)如图甲为某种真菌线粒体中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示意请回答下列问题:

 

(1)I、Ⅱ代表的结构或物质分别为、。

(2)完成过程①需要的物质是从细胞质进入细胞核的,它们是。

(3)从甲图中分析,基因表达过程中转录的发生场所有。

(4)根据甲图中的表格判断:

[Ⅲ]为(填名称),其携带的氨基酸是。

若蛋白质2在线粒体内膜上发挥作用,推测其功能可能是参与有氧呼吸的第阶段。

(5)用

鹅膏蕈碱处理细胞后发现,细胞质基质中RNA含量显著减少,那么推测

鹅膏蕈碱抑制的过程是(填序号),线粒体功能(填“会”或“不会”)受到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