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务金融》习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496161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52.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商务金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国际商务金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国际商务金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国际商务金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国际商务金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国际商务金融》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2页
《国际商务金融》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2页
《国际商务金融》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2页
《国际商务金融》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2页
《国际商务金融》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2页
《国际商务金融》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2页
《国际商务金融》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2页
《国际商务金融》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2页
《国际商务金融》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2页
《国际商务金融》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2页
《国际商务金融》习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2页
《国际商务金融》习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2页
《国际商务金融》习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2页
《国际商务金融》习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2页
《国际商务金融》习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2页
亲,该文档总共5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际商务金融》习题.docx

《《国际商务金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商务金融》习题.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际商务金融》习题.docx

《国际商务金融》习题

《国际商务金融》复习资料

第一章国际商务概述

本章重点难点

1、国际商务的基本形式

2、国际商务的主要理论

3、开展国际商务面临的限制因素

学习目标

重点掌握:

国际商务的基本形式和主要理论;

能够理解:

国际商务遇到的限制因素;

了解:

当代国际商务的发展特点和跨国公司的定义、特点。

一、单项选择题

1、服务的提供者与消费者都不能移动,比如通过电信、计算机网络等实现的视听、金融等服务内容,是属于以下哪种服务贸易的形式()

A、过境交付B、境外消费C、商业存在D、自然人流动

2、服务提供者(自然人)过境移动到其他缔约方境内提供服务而形成的贸易,是属于以下哪种服务贸易的形式()

A、过境交付B、境外消费C、商业存在D、自然人流动

3、如果一国的所有产品的生产效率都高于其贸易伙伴,则该国应该()

A、不出口任何产品B、只出口其有绝对优势的产品

C、只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D、出口其生产的所有产品

4、通过长期投资或培育创造出来的,包括高等教育人才、科研设施等,是属于以下哪种要素形式()

A、基础要素B、高级要素C、战略要素D、其他要素

5、以下哪种跨国公司的形式是母公司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并非是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

A、母公司B、子公司C、避税地公司D、分公司

6、下列关于国际服务贸易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

A、国际服务贸易的标的具有无形性

B、国际服务贸易标的的生产和消费过程具有同步性

C、国际服务贸易的标的是易于存储和反复转让的

D、国际服务贸易一般不经过海关,也不显示在海关统计上

7、比较优势理论是由()提出的。

A、大卫?

李嘉图B、亚当?

斯密C、波斯纳D、赫克歇尔和俄林

8、在技术差距理论中,模仿国从开始生产新产品到其技术水平达到创新国的同一技术水平并停止进口的时间间隔,指的是以下哪个概念()

A、需求滞后B、掌握滞后C、反应滞后D、模仿滞后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C

B

D

C

A

B

二、解释题

1、请解释什么是国际商务?

国际商务的最主要形式有哪些?

答:

参考教材P2

①国际商务是指跨国界的交易活动,包括货物、服务、资本等形式的国际转移。

这种转移可以在不同国家的企业之间发生,也可以在各国政府之间发生,但主要是指在企业之间转移。

②国际商务活动最主要的形式是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

2、请解释绝对优势与劳动分工之间的关系。

答:

参考教材P12

①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亚当·斯密在着作《国富论》中,提出了劳动分工理论和绝对优势理论。

②亚当·斯密认为,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增加社会财富,分工的原则是各自集中生产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即比任何国家在该产品的生产上都更具有效率,主张各国应生产并出口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其不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其结果比自己什么都生产更有利。

三、综合应用题

1、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的数量大大增加,而且在国际商务活动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请回答什么是跨国公司?

并论述跨国公司的基本特征与当前发展的新特点。

答:

参考教材P25

(1)跨国公司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具有相互联系的分支机构,在一个统一的决策体系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大型国际性企业。

联合国跨国公司委员会认为,跨国公司应具备三个要素:

①组成这个企业的实体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内经营业务;②有一个中央决策体系,因而具有共同的政策;③各实体通过股权或其他方式形成联系。

(2)跨国公司的基本特征可以归纳为:

①战略全球化;②内部一体化;③运作多样化;④技术内部化。

(3)跨国公司发展的新特点:

①跨国化程度不断提高;②形成全球产业链;③跨国并购成为跨国公司迅速成长和增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④由综合多元化向归核化发展。

2、国内某家大型企业准备大力拓展国际商务活动,面临很多方面的挑战。

(a)政治法律制度对国际商务有哪些影响?

(b)企业所面临的政治风险主要包含哪几类?

答:

参考教材P32

(a)任何商务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政治与法律环境下进行的。

政治法律制度对国际商务的限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①对进出口实行限制。

比如对出口实行管制和对进口商品实行限制;②对国际投资进行限制。

比如实行反垄断法等。

(b)政治风险是指由于东道国政治因素变化给跨国企业带来的不确定或不利影响的可能性。

包括以下几类:

①没收、征用和国有化风险;②政策变动风险;③汇兑限制风险;④政府违约风险;⑤延迟支付风险;⑥战争和内乱风险。

跨国企业在开展国际商务活动时,必须充分认识东道国政治风险的特点及规律,对东道国的各种政治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与预测,降低风险发生的几率,采用事前控制与事后补救的措施,降低损失的程度。

3、为什么即使一个国家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比另一个国家效率都低,但他们之间仍可能开展贸易活动。

答:

参考教材P14

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没有回答一个国家在任何一种产品的生产上都不具有绝对优势还能通过参加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获得利益。

因此,李嘉图认为,即使一个国家在两种产品上都具有绝对优势,也应集中生产那些优势最大的产品,而另一个国家在两种商品上都具有绝对劣势,则应集中生产劣势较小的商品。

用机会成本来表示,也就是选择机会成本最低的产品进行生产。

只要按照“有利取重,不利择轻”的原则进行分工和交换,不仅可以增加社会财富,而且可以使贸易双方均获得利益。

第二章外汇与国际收支

本章重点难点

1、国际收支平衡表中主要差额之间的关系

2、国际收支失衡调节的原则

3、国际收支失衡调节的政策措施

学习目标

重点掌握:

国际收支平衡表中主要差额之间的关系以及收支失衡调节的原则和政策措施;

能够理解:

外汇与汇率的含义以及汇率的分类;理解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概念和主要内容;理解国际储备的概念和构成;

了解:

国际储备的作用、国际清偿力的概念。

一、单项选择题

1、下面哪种货币不属于完全可兑换的货币()

A、美元B、欧元

C、英镑D、人民币

2、2010年4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

USD100=CNY682.23,这种方法属于()

A、直接标价法B、间接标价法

C、单向标价法D、双向标价法

3、银行向同业或客户出售外汇时索取的汇率称为()

A、买入汇率B、中间汇率

C、卖出汇率D、隔夜汇率

4、下面哪一项不属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经常项目范围()

A、证券投资B、货物和服务

C、经常转移D、收入

5、下面哪一项不属于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主要内容()

A、经常账户B、资本账户

C、净误差和遗漏D、国内固定资产投资

6、下列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主要差额,哪种关系是正确的()

A、经常账户差额=货物差额+服务差额

B、资本和金融账户差额=资本账户差额+金融账户差额

C、国际收支差额=经常帐户差额+净误差和遗漏

D、国际储备=经常账户差额+净误差和遗漏

7、购买外汇时售汇银行以电子方式通知国外分支机构或代理行解付汇款,这种支付方式所使用的汇率称为()

A、电汇汇率B、票汇汇率

C、即期汇率D、信汇汇率

8、买卖双方成交时,约定在未来某一日期进行交割时使用的汇率称为()

A、汇率升水B、远期汇率

C、即期汇率D、汇率贴水

9、下列哪项不是国际收支逆差的调节措施()

A、财政政策B、直接管制

C、宣布财政破产D、调低国内利率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

C

A

D

B

A

B

D

二、解释题

1、请解释外汇的含义。

是不是所有的外国货币都是外汇?

答:

参考教材P36

(1)外汇是对外汇兑的简称。

货币行政当局(中央银行、货币机构、外汇平准基金和财政部)以银行存款、财政部国库券、长短期政府证券等形式所保有的在国际收支逆差时可以使用的债权。

(2)从定义可以看出,并不是所有的外国货币都是外汇。

外汇必须是在国外能得到补偿的债权,而且能够兑换为其他支付手段的外币资产。

2、请解释什么是国际储备?

有哪些部分构成?

一国可以通过何种途径增加国际储备?

答:

参考教材P63

(1)国际储备是指一国货币当局持有的,用于弥补国际收支逆差、维持货币汇率和作为对外偿债保证的各种形式资产的总称。

它是现实具有的对外清偿能力。

(2)国际储备主要包括:

①黄金储备,是指一国货币当局持有的货币用黄金。

②外汇储备,包括外国货币的存款、现钞及外币金融资产或权益凭证。

③特别提款权。

会员国在发生国际收支逆差时,可用它向基金组织指定的其他会员国换取外汇的权利。

④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

成员国在基金组织的储备部分提款权余额,再加上向基金组织提供的可兑换货币贷款余额。

(3)由于在IMF的储备头寸和特别提款权很少发生增减变动,所以一国国际储备量的增减主要取决于黄金储备和外汇储备的增减。

①增加黄金储备的途径有两条:

一是通过黄金的国内交易;二是通过黄金的国际交易,即进入国际黄金市场购买;②增加外汇储备的途径有:

中央银行在该国货币汇率升势过猛时,为稳定汇率会进入外汇市场抛售本币收购其他储备货币,这部分外币被列入国际储备;政府或中央银行向外借款;国际收支出现顺差,意味着该国的国际储备存量的增加。

3、请解释什么是国际收支总差额,这些差额之间是什么关系?

答:

参考教材P56

(1)国际收支总差额是一国国际收支状况的总体水平的体现。

它等于经常账户差额+资本账户差额+净误差与遗漏。

(2)经常账户差额=货物差额+服务差额+收益差额+经常转移差额。

资本和金融账户差额=资本账户差额+金融账户差额。

4、请分析国际收支失衡的类型。

答:

参考教材P57

造成一个国家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有很多,根据其不同的成因,可分为:

①临时性失衡。

是指由一些短期的、非确定或偶然因素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

②结构性失衡。

是指国内经济、产业结构不能适应世界市场的变化而发生的国际收支失衡。

③货币性失衡。

是指当一国的价格水平、成本、利率等货币性因素发生变动造成的失衡。

④周期性失衡。

是指各国经济周期所处的阶段不同造成的国际收支失衡。

⑤收入型失衡。

一国国民收入相对快速增长而导致进口需求超过出口增长所引起的失衡。

三、理论联系实际题

1、根据下表,试分析:

中国2009年国际收支平衡简表

单位:

亿美元

项目

差额

贷方

借方

一、经常项目

2971

14846

11874

二、资本和金融项目

1448

7464

6016

三、储备资产

-3984

0

3984

四、净误差与遗漏

-435

0

435

(a)解释术语“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

(b)根据上表,描述我国2009年的国际收支状况。

如果政府想要调整国际收支状况,可以采取哪些政策?

答:

参考教材P51

(a)经常项目反映一个国家(地区)与其他国家(地区)之间实际资源的转移,包括货物和服务、收入和经常转移三个大项。

这是一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经常发生的项目,在整个国际收支总额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

资本和金融账户记录的是资产所有权在国家间的流动行为,由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两大部分组成。

借方表示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贷方表示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

(b)从上表可以看出,我国2009年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经常项目和资本金融项目都处于顺差的情况,保持了“双顺差”的格局,储备资产增加3984亿美元,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取得这样的局面来之不易。

但是,国际收支失衡问题依然突出,储备资产的不断增加给国内的货币投放、金融市场稳定带来巨大的挑战。

政府可以采取减少对资本流出的管制、提高商业银行吸收非居民存款的准备金率、限制本国居民借用外国资本等措施减少顺差的规模,使得国际收支向更加平衡的局面发展。

四、综合应用题

1、当国际收支出现严重顺差或逆差时,顺差、逆差国都应该调节,一般来说,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应该坚持哪些原则。

答:

参考教材P58

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一般应该坚持一下原则:

①针对不同类型选择调节方式;②兼顾经济的内部和外部平衡;③注意国际阻力。

2、截止2012年年末,我国的外汇储备资产余额为3.31万亿美元,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答:

参考教材P70

外汇储备体现了一国现实的对外清偿能力,具有平衡国际收支、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稳定和对外借款的信誉保证等作用。

但是,过高的外汇储备资产是一把“双刃剑”,带给货币管理当局巨大的压力。

体现在:

①增加国内基础货币的投放量;②加大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③对外汇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即是如何才能保值增值。

3、当一国国际收支失衡时,由于不愿意等待自动调节机制的实现,有关国家的政府就会采取不同的政策,对失衡状况进行调整。

请回答:

(a)当国际收支出现大量逆差的时候,调节措施有哪些?

(b)当国际收支出现顺差时,又该采取哪些措施进行调节?

答:

参考教材P61

(a)当国际收支面临逆差时,可以通过:

①财政政策。

政策政策可以影响贸易和资本移动,从而影响国际收支;②汇率政策。

一国汇率水平的变动将直接影响到该国的国际收支状况;③利率政策。

④直接管制。

包括外汇管制和外贸管制两个方面。

⑤动用官方储备;⑥国际官方贷款;⑦宣布财政破产。

(b)当国际收支面临顺差时,可以通过:

①调低国内利率;②减少对资本流出的管制;③提高商业银行吸收非居民存款的准备金率;④限制本国居民借用外国资本;⑤限制非居民购买本国发行的有价证券。

第三章汇率的决定与变动

本章重点难点

1、汇率变动对于国际商务活动的影响

2、金本位制下汇率的决定因素

3、布雷顿森林体系、牙买加体系下汇率的决定因素

学习目标

重点掌握:

汇率变动对于国际商务活动的影响;

能够理解:

金本位制下汇率的决定因素以及布雷顿森林体系、牙买加体系下汇率的决定因素;

了解:

三种制度的差别,并能够进行简单评价。

一、单项选择题

1、历史上曾经有过三种形式的金本位制度,以下哪项不属于该制度()

A、美元与黄金挂钩B、金汇兑

C、金币本位D、金块本位

2、为挽救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1971年12月,10国集团达成()

A.巴塞尔协议B.借款总安排

C.史密森氏协定D.货币互换协定

3、在金本位制度下,两国货币汇率的决定基础是()

A、黄金平价B、外汇平价

C、铸币平价D、利率平价

4、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协定是()

A、国际货币基金协定B、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C、国际清算银行协定D、牙买加协定

5、1946年12月18日,1英镑的含金量为3.58134克纯金,1美元的含金量为0.888671克纯金,则英镑兑美元的汇率为1英镑等于多少美元()

A、4.9628B、3.1826

C、1.5913D、4.0300

6、假设在金本位制下美国外汇市场上,美元与英镑的含金量:

1美元=23.22格令纯金,l英镑=113.0016格令纯金,英美两国之间运送黄金的费用为每英镑0.03美元,则黄金的输入点为()

A、4.8966B、4.8366

C、4.9166D、4.9566

7、黄金双价制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西方发达国家采取的措施以应对()

A、第一次美元危机B、第二次美元危机

C、第三次美元危机D、第四次美元危机

8、世界上建立的第一个国际金融机构是()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B、世界银行

C、国际清算银行D、世界贸易组织

9、一国货币汇率下跌,以外国货币表示的资产兑换成本币的数额将(),将有利于国外资本的()

A、减少,输入B、减少,输出

C、增多,输入D、增多,输出

10、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人民币兑美元的中间汇率为USD1=CNY8.11;2010年8月18日,人民币兑美元的中间汇率为USD1=CNY6.7895,则美元的汇率变动幅度为()

A、16.28%B、-16.28%

C、19.45%D、-19.45%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C

A

D

B

B

A

C

B

二、解释题

1、请解释什么是金本位制?

金本位制下汇率如何决定?

有何优缺点?

答:

参考教材P73

①金本位制就是以黄金为本位币的货币体系。

历史上有三种形式的金本位制:

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②金本位制下,金铸币的含金量决定了其内在价值,通过两国货币单位的含金量之比来决定。

此外,外汇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影响汇率。

而且,汇率波动受到黄金输送点的约束。

③在国际金本位制度下,黄金是国际货币体系的基础,可以自由铸造金币、自由兑换、自由输出入国境,铸币平价和黄金输送点保证了各国货币之间的比价相对稳定;金币的自由兑换保证了黄金与银行券之间的比价相对稳定;金币的自由铸造或熔化能调节市面上货币流通量,保证了各国物价水平的稳定。

但是,对黄金的高度依赖,决定了当世界经济增长对货币的需求超过了黄金产量时,金本位制的物质基础将发生动摇;黄金过于集中在少数国家,其他国家国内的金本位制难以维持。

2、请解释什么是布雷顿森林体系?

该体系下汇率如何决定?

答:

参考教材P76

①布雷顿森林体系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怀特计划”,建立了第二个国际货币体系。

这个体系中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国承担以官价兑换黄金的义务,各国禁止居民自由买卖黄金。

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

前者负责就国际货币事务进行共同商议,为成员国的短期国际收支逆差提供信贷支持,保障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

后者提供中长期信贷来促进成员国经济复苏。

②金平价成为汇率决定的基础,实行“双挂钩”制度,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汇率受到外汇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影响;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一般只能在金平价汇率上下各1%的幅度内波动。

三、理论联系实际题

1、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人民币兑美元的中间汇率为USD1=CNY8.11;2010年8月18日,人民币兑美元的中间汇率为USD1=CNY6.7895。

(a)解释术语“浮动汇率安排”。

(b)分别计算美元和人民币的变动幅度。

答:

参考教材P86

(a)浮动汇率安排包括浮动和自由浮动两种。

①浮动汇率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市场来决定的,没有一个确定的或可预测的汇率路径。

对外汇市场的干预可能会是直接的或者间接的,目的是为了缓和汇率变化,防止汇率过分波动。

②如果政府干预只是为了解决无序的市场问题而例外进行,并且当局能提供资料或数据表明,在过去6个月内最多干预了3次,每次不超过3个工作日,将被视为自由浮动。

(b)汇率变动幅度的计算:

一国货币对外比价发生变化时,以直接标价法表示的外币汇率变动幅度计算公式为:

△%=(S2-S1)/S1

其中,S1为变动前的汇率,S2为变动后的汇率。

注意本币的汇率变化幅度与对应外币的汇率变动幅度是不同的。

美元的汇率变动幅度为:

(6.7895-8.11)/8.11=-16.28%,即是下降了16.28%

人民币的汇率变动幅度为:

(0.1473-0.1233)/0.1233=19.46%,即是上升了19.46%

四、综合应用题

1、布雷顿森林体系结束了混乱的国际货币体系,为国际贸易发展和世界经济增长创造了有利条件。

(a)请回答: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优点主要有哪些?

(b)请回答:

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哪些问题?

答:

参考教材P81

(a)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优点有:

①该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度有利于成本核算,为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提供了极大便利;②美元成为货币体系的核心,解决了世界黄金不足的问题;③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会员国提供了相互磋商协调机制。

(b)同时,布雷顿森林体系亦存在很多问题:

①该体系存在着自己无法克服的缺陷:

“特里芬难题”;②美国与其他国家制度安排上的不平等;③汇率过于僵化,无法真实和迅速反映国内经济实体状况;④除美国外,其余国家国内财政货币政策独立自主性受到一定的影响。

2、汇率变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但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尤为显着。

(a)对出口商的影响主要在哪些方面?

(b)对进口商的影响又有哪些?

答:

参考教材P93

(a)如果一国货币汇率下降,等量外币所能换到的本币就会增加,对于出口商来说,在出口商品成本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没有变化,则收回货款后可以兑换成本币的数额增加,意味着出口利润增加。

另外,出口商也可以适当降低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提高竞争力,扩大销售。

(b)对于进口商来说,本币汇率下跌意味着进口商品在国内销售价格提高,影响进口商品在本国的销售。

进口替代产品在市场上的吸引力增加,也会刺激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对进口起抑制作用。

本币汇率上升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同汇率下跌的影响作用相反。

3、汇率变动对国际资本移动的影响有哪些?

答:

参考教材P96

(1)总体上看,一国货币汇率下跌,以外国货币表示的资产兑换成本币的数额将增多,有利于国外资本的输入;反之,一国货币汇率上浮,以本国货币表示的资产兑换成外币的数额将增多,可能会出现更多本国资本的外流。

(2)汇率变动对于长期资本的影响比较复杂;短期资本流动常常更易受到汇率波动预期的影响;汇率变动会影响到企业的跨国融资行为。

第四章国际金融市场

本章重点难点

1、主要的外汇交易形式

2、外汇市场的运作模式

3、欧洲货币市场的特点、类型和构成

学习目标

重点掌握:

主要的外汇交易形式;

能够理解:

外汇市场的运作模式以及欧洲货币市场的特点、类型和构成;

了解:

世界主要金融中心。

一、单项选择题

1、最早成为世界最大的国际金融中心是()

A、伦敦B、纽约

C、苏黎世D、新加坡

2、欧洲货币市场指()

A、欧洲国家货币市场B、银行间市场

C、资金的最终借出者与使用者的市场D、离岸金融市场

3、国际外汇市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

A、外汇银行B、中央银行

C、外汇经纪人D、投机者

4、在外汇市场上,最常用的交易方式是()

A、远期交易B、套汇交易

C、掉期交易D、即期交易

5、通常情况下,即期外汇交易中的标准交割日指()

A、外汇银行成交的当日B、外汇银行成交日后的第一个营业日

C、外汇银行成交日后的第二个营业日D、外汇银行成交日后的第三个营业日

6、假定,伦敦外汇市场即期汇率为£1=$1.4608,3月期美元升水0.51美分,则3月期美元远期汇率为()

A、£1=$0.9508B、£1=$1.4557

C、£1=$1.4659D、£1=$1.9708

7、外汇市场上同种货币的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的差额与同期两种货币的利率差不相等会引起()

A、套汇交易B、复合套汇

C、套利交易D、掉期交易

8、()是指交易双方签约,同意在未来一定时限内互相交换一系列现金流的一种金融活动。

A、外汇期货交易B、金融互换交易

C、远期交易D、套汇交易

9、下列哪一个说法是正确的?

()

A、欧洲货币市场是指在欧洲境内的货币存贷行为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