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苏少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498284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61 大小:49.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苏少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五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苏少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五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苏少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五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苏少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五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苏少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五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苏少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1页
五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苏少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1页
五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苏少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1页
五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苏少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1页
五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苏少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1页
五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苏少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1页
五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苏少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1页
五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苏少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1页
五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苏少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1页
五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苏少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1页
五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苏少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1页
五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苏少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1页
五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苏少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1页
五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苏少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1页
五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苏少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1页
亲,该文档总共6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苏少版.docx

《五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苏少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苏少版.docx(6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五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苏少版.docx

五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苏少版

五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苏少版)

第一单元爱的礼赞

第一时总第时

备时间:

上时间:

教学内容:

1、听:

《妈妈的红头巾》

2、唱:

《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

3、动:

露一手

(1)我的创造

(2)

教学目标:

1、用自豪、敬佩的情绪演唱歌曲,表达对妈妈的无限爱意。

2、能唱准跨小节的切分音;在听赏音乐时,能感觉到音乐要素的变化,并能就音乐要素变化而引起乐曲情绪、风格的变化形成初步的理性认识。

3、根据情感的的需要选择演唱方式,能选择适当的音乐为朗诵配乐。

教学重点、难点:

音乐情绪的感受与表现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谈话:

询问学生是否知道妈妈的生日、妈妈的工作、妈妈的每一天是怎样度过的。

二、学唱歌曲《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

1、聆听歌曲范唱,感受妈妈的辛苦与不容易,感受妈妈对孩子的爱。

2、再听歌曲,听出歌曲中相同的段落。

3、学唱歌曲

(1)歌曲中前后相同部分用试唱的方法,中间部分用听唱的方法学习。

(2)注意引导学生唱好跨小节的切分音,唱准“╳╳╳〇╳╳╳”这样含有休止符的节奏。

4、完整、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音乐活动:

采集与分享

(1)

(1)妈妈为了我们这么辛苦,我们能为妈妈做些什么呢?

(2)后或者妈妈生日的时候,为妈妈献上深情的歌曲。

6、巩固歌曲演唱。

(1)请同学们为妈妈献上一首歌曲,相信妈妈一定能感受到我们的信息。

(齐唱歌曲)

(2)请同学们相互讨论还能用怎样的形式表现歌曲?

(3)我的创造:

在色块初设计合适的动作或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三、听赏歌曲《妈妈的红头巾》

1、仔细聆听歌曲,听出歌曲内容,说说歌曲表达的真正含义。

2、再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风格,并请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说说歌曲中哪些音乐要素决定了歌曲的情绪和风格。

3、完整听赏歌曲,并随录音轻轻哼唱。

四、音乐活动:

露一手

(1)

1、我们的妈妈时刻地关心、照料着我们,我们的祖国也像妈妈一样时刻注视着我们的成长。

……(教师引语)

2、朗诵抒情短,体会表达的情感。

3、为短配乐,教师说明音乐可以是本单元中的,也可以是以前音乐上聆听过的,还可以是学生自己的藏品。

4、除了让大家感觉音乐与是否在情绪上相吻合以外,还可以请学生适当阐述、交流选择乐曲的理由。

五、堂小结。

第二时总第时

备时间:

上时间:

教学内容:

1、唱:

《甜甜的秘密》

2、动:

采集与分享

(1)露一手

(2)

3、认:

四拍子指挥图式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会演唱歌曲《甜甜的秘密》;看懂四拍子指挥图式。

2、情感目标:

通过表演,表达出学生对老师的尊敬和爱戴之情。

3、能力目标:

采访自己的老师,把自己喜欢的歌送给老师和同学们,用歌声传递心声,表达自己的爱之情。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表演歌曲《甜甜的秘密》。

教学难点:

1、准确表达出前八分休止符和后八分休止符。

2、正确唱出弱起音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在《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的音乐中走进教室,师生问好。

二、学习新歌

1、导入:

刚才这首歌大家都十分熟悉,知道是歌颂谁的吗?

老师的节日是哪一天,你们一般都怎么表达对老师的爱呢?

有这样一群学生,他们是这样表达自己的感情的,听范唱。

2、有感情地按节奏朗读歌词,教师用琴伴奏。

3、学唱第一乐段

(1)跟琴加词小声模唱1—4小节。

(2)听师弹奏两种不同节奏的旋律,区别带休止符和不带休止符的感觉。

(3)再跟琴演唱1—4小节,要求准确表达出前八分休止和后八分休止。

(4)跟唱第—8小节。

注意弱起的“把”字不要漏掉。

()跟琴完整演唱第一乐段。

4、学唱第二乐段

(1)教师范唱第二乐段。

(2)跟琴小声哼唱旋律。

(3)加词小声跟师唱。

注意弱起的“啊”、“快”、“好”、“请”等字要唱清晰。

、跟琴完整地唱全歌。

6、说说橘子里的秘密是什么,师生讨论用什么样的情绪演唱歌曲。

7、有感情地、投入地跟伴奏演唱。

师生同唱。

8、学习四拍子指挥图式

(1)教师示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教师个别纠正。

(2)教师板书四拍子指挥图式指导学生看懂。

(3)边打拍子边唱《甜甜的秘密》歌谱。

三、采集与分享(布置作业)

1、收集、学唱有关爱的歌(乐)曲,把它们送给你喜爱的人。

2、采访你最尊敬的老师,说说自己的心里话,听听他们的教导,相互沟通,增进师生关系。

把自己喜欢的歌送给老师,用歌声传递心声,表达自己的爱之情。

3、采访的内容与自己的伙伴交流

四、师生总结,同唱《甜甜的秘密》下。

第三时总第时

备时间:

上时间:

教学内容:

1、听:

《爱的罗曼斯》《爱之梦》

2、动:

我的创造

(1)

3、认:

降记号

教学目标:

1、聆听《爱的罗曼斯》和《爱之梦》体验乐曲的情绪,展开想象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表述音乐要素与音乐情绪间的关系。

2、能创编和主题节奏特点、乐曲情绪相吻合的节奏。

3、认识降半音记号。

教学重点、难点:

展开想象、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表述音乐要素与音乐情绪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欣赏《爱的罗曼斯》

1、介绍乐曲的创作背景

罗曼斯,有人意译作浪漫曲。

它是自十八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带有感伤情调的歌曲。

多半指情歌而言。

后,一些作曲家写了一些情调上是抒情的,在旋律上富于歌唱性的小型器乐曲,也称罗曼斯,这首《爱的罗曼斯》正沿用了这个名字。

《爱的罗曼斯》原是西班牙的一首传统乐曲,由于它在墨西哥也很流行,所以墨西哥有人认为它是墨西哥的。

192年,西班牙著名吉他演奏家叶佩斯把它改编成吉他曲,后被法国影片《被禁止游戏》选作主题曲。

从那以后,《爱的罗曼斯》这支曲子很快流传开。

《爱的罗曼斯》在吉他爱好者中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很多知名的吉他演奏家都选这支曲子作为保留曲目甚至成为吉他的同意词。

2、边划拍边哼唱乐曲的两个主题

3、加词学唱

你是我池塘边一只丑小鸭/你是我花园里一片竹篱笆/你是我小时侯梦想和童话/哦!

你是我的吉他。

4、学生完整聆听乐曲,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教师小结:

《爱的罗曼斯》它是3/4拍。

A段是E小调。

从音符的时值看,除了结束音外,每个音都是一拍,它的主旋律优美迷人。

清澈、明亮伴奏,充分发挥了吉他曲的特点,它们极其和谐地衬托着主旋律。

B段转到E大调上,优美动听,扣人心弦。

当乐曲推向高潮时,A段主题再现,情绪又趋向平静,恍若被春风吹动湖水的涟漪,缓缓地移向远方。

这里,琶音和泛音的应用,更增添了朦胧的色彩。

乐曲在宁静的气氛中结束。

、复听,边划拍边哼唱乐曲的两个主题

6、我的创造

(1)

创编节奏,与同学合作,为音乐伴奏。

二、欣赏《爱之梦》

1、完整、仔细地聆听乐曲,展开想象再请学生相互交流联想到哪些情景。

2、教师介绍乐曲创作背景。

《爱之梦》(三首夜曲),李斯特作于1847年,钢琴独奏曲。

正如副题所示的,

这三首小曲颇具肖邦的夜曲风格。

但此三曲并非一开始就为钢琴而作,而是李斯特为德国浪漫派诗人弗莱里格拉特的第二部诗集《瞬间》里的著名抒情诗《爱吧!

你可以爱得这样持久》所配的男高音或女高音独唱用的三首歌曲的声乐曲谱。

因此,这三首作品都是把重点放在旋律上,充分表达出作者对原诗的理解。

这三首小曲中的第三首最为有名,直到现在仍然是各种音乐会上常演不衰的曲目。

这首曲子通常被称为《爱之梦第三首》,为优雅的快板,6/4拍。

甜美的旋律贯穿整个乐曲,烘托出浪漫的气氛。

3、再听乐曲,和《爱的罗曼斯》比较,请学生说说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三、本小结第四时总第时

备时间:

上时间:

教学内容:

1、听:

《爱的祝愿》2、唱:

《长成一座》

3、动:

露一手(3)4、采集与分享

(2)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自信、乐观地演唱歌曲,尝试在适当的地方加上力度记号,感受歌曲更丰富的情感表现。

2、仔细聆听、细细品味《爱的祝愿》,感受乐曲的风格、情绪、意境。

教学重点、难点:

1、感受歌(乐)曲丰富的情感表现、风格、意境。

2、歌曲中切分节奏和弱起节奏的准确性。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感,创设氛围(放送《长成一座》伴奏音乐,导入)

在我的记忆中有这样几段词:

“在我心中有一座,险峰万里它最伟岸,爸爸,亲爱的爸爸,你就是我心中的”;“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想儿是一封家书,千里写叮嘱,盼儿归,一袋闷烟,满天数星斗”。

这些饱含深情的话语充满了对父亲的爱戴之情,同时也是父亲最真的写照,

今天,我们学习《长成一座》,再次感受亲情之爱。

二、学习新歌

1、听范唱,感受歌曲情绪。

2、有感情地朗读歌词,教师伴奏

3、学唱歌曲

(1)视唱歌谱,边划拍

(2)歌曲中的切分节奏和弱起节奏再练习

(3)用“lu”哼唱歌曲旋律

(4)小声跟琴学习歌词;请学生提出有困难的乐句多次练习;完整演唱;依据书本上的速度及情绪提示齐唱歌曲。

(1)感悟歌曲内涵。

引导学生在书本上画出歌曲的旋律线,展开想象,起伏的旋律线仿佛();也仿佛();好似()。

(2)根据歌曲的旋律线、歌词意思的表达在歌曲中合适的地方加上力度记号。

(3)唱一唱,评一评

三、欣赏《爱的祝愿》

1、初听:

仔细聆听、细细品味《爱的祝愿》,感受乐曲的风格、情绪、意境

2、讨论:

你觉得爱的祝愿是献给谁的,说说理由(说一句话或者一段话)

3、音乐体验:

用一句话或者一段话表达对祖国、对朋友、对同学、对老师、对父母的祝愿,放送背景音乐《爱的祝愿》

4、教师简介《爱的祝愿》创作背景。

四、小结。

第五时总第时

备时间:

上时间:

教学内容:

1、唱:

《萤火虫》2、我的创造(3)

教学目标:

1、通过感受、体验等方式帮助学生学唱歌曲《萤火虫》,指导学生用天真、纯朴的情感、优美抒情的声音演唱歌曲,让学生感受到歌曲给他们带的愉快心情。

2、在情景式的教学环境中,能自然、有感情的用肢体语言表现音乐及尝试创作体验三拍子音乐带的美感。

教学重点:

1、体会歌曲意境,尽情表现歌曲。

2、初步尝试用变奏演唱歌曲,感受四拍子和三拍子的节奏特点。

教学难点:

歌曲前半部分气息的连贯,后半部分气息的支持,不要叫喊。

教具准备:

“萤火虫”头饰、荧光棒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

今天我要和同学们去快乐音乐园,想知道今天还有谁和我们一起去吗?

请你猜一猜。

 

师:

夏夜里,谁提,一盏一盏小灯笼;小灯笼,象星星,一闪一闪亮晶晶;不是灯也不是星,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

揭示题

师:

萤火虫也是我们今天的小导游,现在让我们戴上萤火虫的头饰跟随它出发吧!

二、学习歌曲

1、节奏乐园

(1)师:

萤火虫把我们先带到了节奏乐园,你能听出这首乐曲是几拍子的吗?

老师想请大家帮助我一起听,好吗?

(放送《萤火虫》伴奏音乐)

(2)师:

你知道四拍子的强弱规律吗?

你能用什么方式表示?

(再放送《萤火虫》伴奏音乐,学生用肢体动作表现出)

2、歌唱乐园

(1)师:

萤火虫带着我们又到了美丽的草地上,和你的好伙伴找一个最舒服的地方坐下,听,萤火虫唱歌了。

(录音范唱)

师:

你听到萤火虫唱了些什么?

(学生回答)

(2)出示歌词:

(师生对念歌词)。

生师一起对读歌词,前半部分歌词学生按节奏读,后半部分歌词教师激情地读,读的时候配上适当的动作。

(3)学生用lu哼唱旋律。

(4)轻声地和身边的小朋友一起学唱。

()你觉得你有哪些地方不会唱吗?

学生回答,教师指导演唱

(6)完整演唱一遍。

(7)师;现在请男孩子演唱,女孩子听一听,然后评一评男孩子唱得怎样。

(交换)

(8)讨论采用怎样的演唱形式更好地表现这首歌曲?

3、表演乐园

师:

小小的萤火虫生命非常短暂,但在短暂的生命里还无私奉献自己的一点点光,无私的萤火虫又要到别的地方去帮助黑暗中的朋友了,就让我们也挥舞起手中的小小荧光棒跟着它一起轻轻地飞去吧!

(随着音乐表演,表现萤火虫的爱心。

二、创作乐园

请你改变歌曲旋律的节奏,并调整音符的时值,将歌曲改成三拍子,再唱一唱。

3–32┃3–32┃3–6┃––┃

(1)选取前八小节在教师指导下改编;

(2)试着写一写后唱一唱;

(3)鼓励学生创作出与范例不一样的旋律。

四、小结,放送《萤火虫》下。

第二单元多么好

第一时总第时

备时间:

上时间:

教学内容:

1、听:

《微笑波尔卡》2、唱:

《快乐的嚓嚓嚓》

3、认:

升记号;二拍子指挥图式

教学目标:

1、了解波尔卡乐曲的特点,感受波尔卡的节拍和情绪。

2、结合身体动作感受音乐的节拍和情绪;结合歌曲演唱认识“升记号”;学会二拍子指挥图式。

教学难点:

唱准半音的音高

教学准备:

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欣赏《微笑波尔卡》

1、师播放《微笑波尔卡》手风琴曲

师:

刚才我们听了手风琴版的《微笑波尔卡》,下面我们再欣赏一下管弦乐版的《微笑波尔卡》

(请学生讨论一下两种版本的波尔卡的不同风格)

2、师介绍波尔卡的有关知识

师:

这是一种轻快活泼的舞蹈,舞者面对面站立,男伴的右手抱着女伴的腰部,左手向旁伸开握住女伴的右手,按这种姿势,成对的沿着舞厅周围逆时针方向旋转行进。

是19世纪欧洲流行的一种2/4拍的对舞。

(师教学生简单的波尔卡舞步)

3、再次欣赏

让学生分辨两个主题的不同情绪。

生讨论。

师总结:

乐曲第一主题轻快、跳跃;第二主题,流畅、舒展。

4、师生共同讨论,说说还有哪些比较有名的波尔卡乐曲,师播放《闲聊波尔卡》片段,让学生加深印象。

二、学唱歌曲

1、导入

2、初听歌曲,感受临时变化音。

3、一起唱一唱

如:

sl—--#fa、la—#sl、#fa—i

4、师讲解升记号,“#”是比原音升高了半个音。

、再听歌曲,跟师边听边指挥。

6、学习二拍子的指挥图式

7、让学生跟唱前半部分。

8、跟师唱后半部分。

(注意变化音和附点节奏的唱法)

9、学生完整演唱歌曲。

(指导用轻巧、有弹性的掌声为歌曲伴奏,师指挥)

10、让学生随歌曲节奏律动,感受歌曲情绪。

三、小结

师:

今天我们学唱了《快乐的嚓嚓嚓》还欣赏了波尔卡乐曲。

请同学们回去,再找一找适合跳集体舞的歌曲或一些波尔卡乐曲,给他们配上合适的舞蹈,下次有机会一起分享。

第二时总第时

备时间:

上时间:

教学内容:

1、听:

《赤足走在田埂上》

2、唱:

《校园的早晨》

3、认:

认识“D”、“Fine”等记号。

4、拓展:

了解台湾校园歌曲,唱唱学校的校歌。

教学目标:

1、能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校园的早晨》,知道“从头反复记号”和“省略跨越记号”在歌曲中的用法以及正确的演唱顺序。

2、欣赏歌曲《赤足走在田埂上》,感受无伴奏合唱的意境。

3、了解更多的校园歌曲,领略校园歌曲的魅力。

教学难点:

学唱歌曲时,歌曲中“直到长成参天大树”乐句中切分节奏的掌握;“和我共享阳光雨露”乐句和上句的衔接。

教学准备:

多媒体、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多媒体)欣赏校园风景照片四幅,配以校歌录音作为背景音乐。

师:

这是什么地方?

看到这些照片你想说些什么?

生:

(说出自己看了照片后内心的感受)

师:

有这样一首歌曲就能够表达同学们现在的心情,这首歌就是《校园的早晨》。

听老师唱一唱好吗?

二、新歌教学

1、教师跟随伴奏范唱歌曲《校园的早晨》,请学生听完后说说歌曲的情绪。

(前半部分欢快、跳跃,后半部分优美连贯)

2、用多媒体出示歌谱,请学生再听,注意歌曲的演唱顺序。

3、请学生说说歌曲的演唱顺序,教师指导认识“从头反复记号”和“省略跨越记号”。

4、学唱歌曲

A、跟随琴慢速轻唱前半部分。

教师提示:

注意”声断气连”和前半拍休止。

师:

“沿”后面的休止符应该怎样唱?

换气还是声断气连?

(教师师范两种唱法,请学生分辨,并能正确地唱出)

师:

“初升的太阳”处前半拍休止一般用什么办法唱准呢?

生:

(可以用拍手、吸气、跺脚等办法)

B、跟着琴轻声唱B段,让学生自己发现难点。

师:

有没有哪个地方每次都唱不好?

师弹琴并师范,学生分句模唱两个“直到长成参天大树”乐句,注意切粉节奏。

前半拍休止时拍手吸气,“直”要唱一拍,不能抢拍。

叫个别学生单独唱,学生进行评价。

、学唱结束句

D、全曲连唱

师:

用什么样的声音唱最合适?

、用轻快、明亮的声音完整地跟伴奏演唱歌曲。

6、变换演唱形式:

用领唱、齐唱的方式唱,请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说出分别在哪里领唱、哪里齐唱。

请一学生上领唱,其他学生注意看老师的指挥。

三、欣赏教学

师:

《校园的早晨》是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由我国著名的作曲家谷建芬和音乐人高枫创作。

在台湾,有一位音乐人叫叶佳修,也创作过许多首好听的校园歌曲,其中有一首在祖国大陆广为流传,那就是《赤足走在田埂上》。

1、学生欣赏歌曲。

2、师:

有没有觉得这首歌的演唱形式有什么特别之处?

师生讨论,了解无伴奏合唱。

3、师:

歌词也很美啊,轻轻地读一读吧。

4、再听,可以跟着录音轻声哼唱。

四、拓展

师:

在上一世纪七八十年代,有许多首校园歌曲不但在校园内广为流传,而且也传唱在各地的大街小巷,其中还有好多首现在仍然盛唱不衰。

(多媒体链接校园歌曲网页)

请个别学生上操作电脑,选取网页中你认为最有价值的一段字读给同学听。

链接歌曲《乡间的小路》、《童年》、《外婆的澎湖湾》、《踏浪》等,让学生自己选择最想听的歌曲。

五、小结

师:

今天我们学唱、欣赏了几首好听的校园歌曲,我想问问同学们,是不是校园歌曲就只是适合在校园内演唱呢?

那么再想一想,这些二三十年代的歌曲为什么到现在仍然流传甚广?

台湾、大陆两地的校园歌曲还有很多,同学们外可以自己去搜集这些歌曲的音响资料。

 

第三时总第时

备时间:

上时间:

教学内容:

1、听:

《春之歌》

2、唱:

《把心儿种在春天里》

3、认:

还原记号;《露一手》(3)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作品欣赏、演唱、配乐诗朗诵,体现化艺术多元化的特点,让学生通过体验感受沉浸于浓郁的诗情画意中。

2、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把心儿种在春天里》。

3、认识还原记号;学习三拍子的指挥图式。

教学重、难点:

用和谐、圆润、均衡的声音唱出少年儿童追求未的美好愿望。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播放《春之歌》A段旋律)

二、导入教学

1、说出带有“春”的成语。

引导:

同学们喜欢什么季节?

为什么?

师:

提到春天,人们总喜欢用温暖、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等词语,写它带给人的美好。

2、说出古诗词中关于“春”的诗句。

3、配乐诗朗诵《推开春的大门》

听到鸟叫了

在城效,有几只报春鸟

它们不敢进城

只在效外欢呼和跳跃

它们朴素得像乡下的农民

让我萌发一种亲近

它们是我的朋友啊

又仿佛是我巧遇的亲人

它们在寻找不知名的虫子

向同伴发出亲和的声音

在效外,我爱上了鸟的声音

在鸟的争鸣中

我推开了春的大门

三、欣赏门德尔松的《春之歌》

1、跟琴轻唱A段主旋律。

认识还原记号:

表示将已升高或降低的音恢复到原音高。

2、初听乐曲

问:

A、在听到主题旋律的时候作出表示

B、乐曲表现了怎样的情绪?

3、再次欣赏。

要求学生用色彩表示听不同段落时的感受,并说明理由。

4、揭题、简单介绍乐曲创作背景及作者。

四、学习歌曲《把心儿种在春天里》

1、让学生描述自己所做过的美好的梦,谈谈自己的理想。

2、听教师范唱歌曲。

3、学生用LU跟琴哼唱旋律。

4、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歌词,感受歌词抒发的情感。

、再次听录音范唱。

注意第一乐段各乐句的相似之处的区别,并唱一唱。

6、跟琴学唱第一段歌词。

7、自学第二段歌词。

8、学习三拍子的指挥图式。

9、完整演唱歌曲,边唱边划拍。

五、表现歌曲

1、讨论用什么样的力度表现两个乐段不同的情绪。

2、采用多种的演唱形式表现歌曲。

比如:

领唱,合唱;轮唱;接口唱等

3、在歌曲后半部分用拍手为歌曲伴奏。

节奏型“0XXX”

可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唱,一组伴奏。

六、堂小结第四时总第时

备时间:

上时间:

教学内容:

1、听:

《星期天》2、唱:

《快乐的小队》

3、动:

露一手

教学目标:

1、能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快乐的小队》,并结合身体动作感受音乐的节拍和情绪,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2、以自己喜欢的表现形式尝试音乐情境小品的设计和表演。

教学重难点:

在学唱中掌握四度、七度下行跳进的音准和两处#fa的接唱。

教学准备:

电子琴录音机磁带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礼仪歌相互问好

二、歌曲导入

师: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了一首非常好听、熟悉的歌曲,但是我有一个小要求,请你们在聆听的时候用你们喜欢的身体动作把歌曲的意境表现出好吗?

录音机播放乐曲《哦,十分钟》。

师:

刚才老师看到你们用各种方式聆听了这首歌曲,凡是用最放松的姿态感受的同学都是对的。

比如跟着歌曲轻轻扭动身体,左右点头,按节奏跺脚。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了另一首轻松愉快的校园歌曲,请大家在欣赏的同时思考给这首歌曲取个歌名,好吗?

三、新教学

1、听《星期天》

(1)多媒体出示学生周日游玩各地时欢快场景。

配以《星期天》的音乐。

(2)谁能给这首歌起个合适的名字?

同学们说的都很好,老师也起了个歌名叫《星期天》

请学生畅谈自己旅游时的感受,说说周末丰富的外生活。

(3)再次聆听《星期天》,感受歌曲轻快的气氛

2、唱《快乐的小队》

(1)同学们,我们中国的小朋友用各种方式度自己的节日,那外国的,全世界的小朋友是如何过他们的节日的呢?

我们一起到前苏联去看一看吧。

欣赏童声合唱《快乐的小队》,听赏后讨论他的演唱形式、歌曲的情绪、内容等。

(2)复听:

随着歌曲的旋律律动,教师和学生一起找出强拍,并用左脚踏在强拍上。

(3)在分句处标上“v”记号,提示学生正确换气。

(4)教师示范演唱全曲,要求找出变化音。

()反复跟琴演唱变化音和四度、七度下行跳进的音准,并分组赛一赛,奖励音准最好的一组。

(6)教师带领学生跟录音唱全曲,做律动,在分句的地方变换行走方向。

四、露一手

同学们,你们听过故事《彼得与狼》吗?

今天老师要请你们欣赏音乐剧《彼得与狼》,并请你们演一演故事里的主人公。

播放《彼得与狼》。

简介:

《彼得与狼》是普罗科菲耶夫创作的一部经典交响童话,它讲述了淘气的小彼得在小动物们的帮助下,制服大灰狼的故事。

组内分工进行创作与排练,教师作指导。

选取《彼得与狼》主题曲做配乐,出演其中彼得战胜狼的一片段,师生互评。

五、堂小结,组织下第五时总第时

备时间:

上时间:

教学内容:

1、听《祝你你快乐》2、我的创造露一手()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祝你快乐》感受乐曲营造的轻松、热情、明朗,洋溢着幸福的气氛。

2、了解铜管乐中各种乐器的音色,并能用自己的方式模拟该乐器的演奏姿势。

教学重难点:

感受乐曲,并了解铜管乐器组的各乐器的名称。

教学准备:

多媒体电子琴前搜集有关铜管乐合奏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播放(铜管乐合奏)《祝你快乐》走进教室。

二、导入

1、师:

同学们,你们听到刚才那这首乐曲心情是怎样的?

(轻松、愉快)

2、(出示题:

认识铜管乐器和打击乐器。

师:

这首乐曲名字叫《祝你快乐》。

它是由铜管乐器演奏的,铜管乐音响宏大,气势雄伟,在生活中常常用渲染气氛。

你能举个例子说说吗?

生:

结婚时、开幕时、公司开业时等等。

师:

很好,今天我们将进一步认识、了解铜管乐器(出示:

铜管四兄弟)。

三、介绍铜管乐器

多媒体展示几样乐器,师请每一小组派一名代表介绍一样乐器。

a:

我叫小号,是高音铜管乐器,音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