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活动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500028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7.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册活动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五年级上册活动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五年级上册活动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五年级上册活动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五年级上册活动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五年级上册活动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五年级上册活动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五年级上册活动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五年级上册活动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五年级上册活动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五年级上册活动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五年级上册活动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五年级上册活动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五年级上册活动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五年级上册活动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五年级上册活动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五年级上册活动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五年级上册活动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五年级上册活动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五年级上册活动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上册活动教案.docx

《五年级上册活动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上册活动教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五年级上册活动教案.docx

五年级上册活动教案

活动一:

我们一起学调查

学习内容:

教材1---5页

实践领域:

信息的搜集与处理,想像,统计图的制作。

方法引导:

收集、处理与分析资料,角色形象的想象与抽象能力,技术要领指导,统计图制作的引导。

活动设计:

搜集有关喜欢课外阅读的人数调查,课外阅读内容调查,读书时间调查。

制作统计图,动画片角色饰演。

课时安排:

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主题背景;

二、提出活动主题;

调查是用科学的手段和方法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事实材料。

它是科学研究中运用相当普遍且有效的一种搜集第一手信息的方法,也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小课题研究过程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跟大家讨论提出的问题,并把它们记下来,为制订活动计划提供参考。

老师提出参考活动主题

1、喜欢课外阅读的人数调查

2、课外阅读内容调查

3、读书时间调查

4、最喜欢读的课外书人数调查

三、确定活动主题

请同学们从参考主题中挑选过一个作为自己的活动主题。

四、组建活动小组;

找一找谁的研究主题一样就可以组成一个小组共同研究制定活动方案;

五、做好活动前的准备;

1制订活动方案;

2必要的活动准备;

1)根据需要准备相应的工具。

2)学习制作时,根据需要准备可能用到的摄像机等。

六、活动程序

1、搜集有关读书的资料;

收集资料的途径可以参考以下方式:

通过上网去图书馆,社会实践考察,采访等

通过调查,访谈等形式

通过观赏、请教或者学习的方式

2、统计图设计;

看小资料:

如何更加直观地把我们的调查结果展示出来呢?

看看下面几个统计图表,用什么方式表现的?

比较一下各有什么特点。

3、制作统计图;

方法引导:

统计图有柱形图、折线图、扇形图、圆环图等。

统计图有标题、标目和数字。

4、展示、交流、评价

通过活动我们不但对调查的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学会了调查和统计,和大家交流一下你的收获和体会,听听他们对你活动表现的评价。

教学后记

 

活动二:

做生活中的强者

学习内容:

教材6---10页

实践领域:

信息的搜集与处理,想像,战胜挫折名言卡片的制作。

方法引导:

收集有关战胜挫折的名言,或者根据亲身经历总结出自己的名言,举行辩论会。

活动设计:

战胜挫折名言卡片的制作;对某一挫折的利与弊进行辩论。

课时安排:

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主题背景;

二、提出活动主题;

挫折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不可避免。

关键是怎样正确对待挫折,我们应该具有战胜困难的勇气,迎难而上。

请列举你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挫折。

跟大家描述遇到挫折的时候的表现和结果,并且讨论对某一挫折的利与弊进行辩论。

老师提出参考活动主题

1、搜集有关战胜挫折的名言,或者根据亲身经历总结出自己的名言。

制作名言卡片。

2、对某一挫折的利与弊进行辩论。

三、确定活动主题

请同学们从参考主题中挑选过一个作为自己的活动主题。

四、组建活动小组;

找一找谁的研究主题一样就可以组成一个小组共同研究制定活动方案;

五、做好活动前的准备;

1制订活动方案;

2必要的活动准备;

1)根据需要准备相应的资料和答辩词。

2)学习制作卡片时,根据需要准备可能用到的工具等。

六、活动程序

1、搜集有关名言的资料

收集资料的途径可以参考以下方式:

通过上网、去图书馆等

2、战胜挫折名言卡片的设计

3、制作卡片

七、我的体会:

(一)、学生对活动过程活动方法活动结果活动的收获进行总结和交流;

(二)、汇报与展示;

1、展示前的准备;

准备好你们的卡片;邀请老师及家长进行参加。

2、展示时应做到;

(1)告诉大家你们组的活动主题;

(2)介绍你们组人员分工情况;

(3)开展活动前的预想;

(4)活动中采用的方法;

(5)你们创作中的故事

(6)表演或者展示活动结果;

3、展示时应注意!

应选好展示的地方并安排讲解员进行讲解。

八、谈收获和体会

活动结束了我们谈谈各自的收获和体会吧。

九、进行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

教学后记

 

活动三:

健康饮品毛尖茶

一、学习意图:

通过对这堂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中国是茶的故乡,我们的祖先早已把沏茶、品茶发展成了一种独特的“茶文化”。

知道河南名茶“信阳毛尖”,学会品茶和沏茶。

二、学习过程:

<师>:

中国是茶的故乡,我们的祖先早已把沏茶、品茶发展成了一种独特的“茶文化”,那谁能告诉老师,我们河南的什么地方产茶叶?

<生>:

信阳。

<师>:

信阳的毛尖茶是河南名茶,苏东坡就曾评价过:

“淮南茶,信阳第一!

”品茶不仅讲究,而且不同的茶讲究还不同呢!

你们知道怎样去品一杯好茶吗?

<生>:

不知道。

<师>:

我们这节课就学习怎样品饮毛尖茶?

(揭示课题)刚才同学们知道了河南名茶----信阳毛尖茶,那现在请同学们一起来看一看信阳毛尖茶都是什么样的:

(课件1——5)。

<师>我们刚才看到了这么多关于信阳毛尖茶的知识。

那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要想品出茶的好滋味,我们第一步该做什么

(生):

沏茶。

(师):

怎样沏好毛尖茶呢?

请同学们和你的小伙伴一起讨论讨论把你的答案总结出来,过一会我们大家再来一起分享你们的答案。

(生):

自由插组讨论,得出答案。

师):

我们已经知道了该如何沏好毛尖茶:

水温70到80度,先倒茶再倒水或是中投【就是倒半杯水搁茶在倒半杯水】都可。

那该怎样品毛尖茶呢?

请同学们和你的小伙伴一起讨论讨论把你的答案总结出来,过一会我们大家再来一起分享你们的答案。

(生):

自由插组讨论,得出答案。

<师>我们现在知道了该如何品毛尖茶,请同学们打开书14页,看看沏茶和品茶的小知识。

<师>:

我们已经学会了沏茶、品茶的方法了。

我们只有亲自试一试才能体会沏茶、品茶的乐趣。

真正懂茶的人在品茶的时候还会写“茶记”。

看看15页的茶记,想想他有什么作用,又与一般习作有什么区别。

三、小结:

<师>: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后记

活动四:

巧制“多色花”

学习内容:

教材16---20页

实践领域:

依据给定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利用合适的工具巧制“多色花”。

方法引导:

利用带叶的幼嫩枝条、红墨水、玻璃瓶、小刀。

活动设计:

通过实验,把绿叶变成红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主题背景;

二、提出活动主题;

还记得《七色花》的童话故事吗?

也许得到神奇的“七色花”是你同年的一个梦想吧。

其实,你只要学好科学知识,勇于探索,勤于动手,就能把梦想变成现实。

老师提出参考活动主题:

怎样把绿叶变成“红叶”?

三、组建活动小组;

以4人为一小组共同研究制定活动方案;

四、做好活动前的准备;

1、制订活动方案;

2、必要的活动准备;

根据需要准备相应工具和树叶。

五、活动程序

1、切取两根带叶的幼嫩杨树枝条,一根插在清水中,另一根插在用水稀释的红墨水中,然后一同放在阳光下。

2、五至六小时后,取出枝条,将枝条的末端纵向切开,插在红墨水中枝条的茎里有一条条红色的细纹,这就是被红墨水染红了的植物体中的运输水分的导管。

3、把枝条继续浸在红墨水中。

几天后,观察叶片上密密麻麻的叶脉都被染红了,整片叶子就由绿叶变成“红叶”。

而浸在清水中的枝条颜色没有变化。

六、制作“多色花”

探究思路:

用小刀把枝条末端纵向切块,分成两条或更多条,向上撕开一段距离,每条分别插在各色染液中,浸泡一到两天,直至白色花被染上各种颜色为止。

“多色花”就做好了。

七、我的体会:

(一)、学生对活动过程活动方法活动结果活动的收获进行总结和交流;

(二)、汇报与展示;

1、展示前的准备;

准备好你们的作品;邀请老师及家长进行参加。

2、展示时应做到;

(1)告诉大家你们组的活动主题;

(2)介绍你们组人员分工情况;

(3)开展活动前的预想;

(4)活动中采用的方法;

(5)你们创作中的故事

(6)表演或者展示活动结果;

3、展示时应注意!

应选好展示的地方并安排讲解员进行讲解。

八、谈收获和体会

活动结束了我们谈谈各自的收获和体会吧。

九、进行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

教学后记

 

活动五:

我们身边的说明书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能够说出说明书的用法。

2、了解说明书的作用。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未知事物的探索和设想的学习习惯。

本课目标:

激发学生对本次研究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从生活中提出有价值、有意义的研究问题,并将研究问题进行鉴别和筛选。

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预设和猜想,从而提升学生的参与热情。

学习活动:

一、活动主题的生成

师: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

买了心得学习机不会用,怎么办?

感冒了,家里的药那些能吃,那些不能吃?

爸爸的电动车怎样才能保养得更好呢?

……小小说明书,关键时刻显身手。

1、发现问题:

看图片,上面的和下面的同样都是“书”。

但是它们的差别可不小啊!

2、比外观:

通过对比,说明书给你的感觉是什么?

3、比内容:

同样是在说电饭锅,但表达方式不同,结果也大不一样。

读完两段文字后说说你对说明书的看法。

(课件出示说明书的不同表达方式)

4、思考:

结合刚才外观和内容的比较结果,小组讨论一下说明书这样设计与制作意图。

5、自主设计说明书:

通过上面的比较,你对说明书有了更深的了解了吗?

试着设计一个日常用品的说明书。

我设计的说明书名称是:

---------------------------------。

二、制定活动方案

按照自己的设想,设计一个人性化的日常用品说明书,写出你的方案要点。

三、展开实践活动

1、思考、讨论

a、平时说明书很少引起人们的重视,相信同学们也是打开包装之后,随手就把说明书扔掉了。

如果不按说明书使用会出现什么问题呢?

b、当遇到不会使用的东西时,你首先想到的解决办法是什么?

说一说你平时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会去看说明书。

c、请认真地读一读你手中的说明书,看看能发现哪些新的功能,知道哪些新的知识。

d、看作自己手中的说明书,再看看其他同学的说明书,找找这些说明书上都有哪些共同的格式,从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呢?

e、把你设计的说明书和用品一起拿给同学和家长看,询问他们读过你设计的说明书后有什么感受。

2、换个角度去看一看

四、展示、交流、评价

通过这次的活动,你有什么收获、感想,请认真地记录下来。

五、拓展、应用

用学到的方法,为你的小制作、小发明写一个说明书吧。

教学后记

 

活动六:

牙齿健康、笑容绽放

一、教学活动目的

1、提高学生保护牙齿的意识,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2、让学生意识到保护牙齿的重要性,从小做起。

二、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师:

9月20日是中国口腔卫生保健工作的一个重要日子。

1989年由卫生部、国家教委等九个部委联合签署,确定每年9月20日为全国“爱牙日”。

其宗旨是通过“爱牙日”活动,广泛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在群众中进行牙病防治知识的普及教育,增强口腔健康教育观念和自我保健意识,养成口腔保健习惯,从而提高全民族的口腔保健水平。

我们应该如何去保护牙齿呢?

现在让我们走进牙齿健康大讨论吧!

讨论1:

什么样的牙齿是健康的?

1、牙齿清洁、无龋齿。

2、牙龈色泽正常,无出血现象。

讨论2:

说说你所知道的爱牙护牙知识。

1、要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

饭后用温开水漱口,早晚各刷牙一次。

刷牙的次数不能太多,多了反而会损伤牙齿,刷牙的时间也不宜过长。

刷牙要注意正确的方法:

顺着牙,竖着刷,刷完里面再刷外面。

不可横向来回用力刷,否则会损伤牙龈。

2、平时要注意牙齿卫生,保护好牙齿。

平时要少吃糖果。

尤其是临睡前不要吃糖,预防龋齿。

此外,要注意平时的卫生习惯,不咬手指头,不咬铅笔头等异物,不用舌头舐牙齿。

3、如果牙齿有病,应及时就医。

遇有蛀牙坏牙,应予以修补或拔除。

讨论3:

怎样让更多的人知道保护牙齿的科学知识?

1、办一期牙防知识宣传专刊。

2、做一套宣传牙齿保健的模型。

3、交给别人正确的刷牙方法。

4、编写科学保护牙齿的宣传单到社区发放。

三、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教学后记

 

7.小换客易物节

学习内容:

教材31---35页

实践领域:

依据给定方案进行换客易物。

方法引导:

可以通过访问、调查、上网等方式获取所要的资料。

活动设计:

通过换客易物,体验用闲置的物品换取自己需要的物品的快乐。

课时安排:

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主题背景;

二、提出活动主题;

什么是易物呢?

和我们生活中的“购物”有什么不同呢?

换客是指交换物品和服务,并享受交换乐趣的人。

它们遵循“需求决定价值”的理念,用自己闲置的物品,换得自己心仪的“宝贝”。

易物指以物换物,就是将自己的一些闲置物品拿来跟别人进行交换。

老师提出参考活动主题:

进行一次易物活动。

三、组建活动小组;

以4人为一小组共同研究制定活动方案;

四、做好活动前的准备;

1、制订活动方案;

2、必要的活动准备;

根据需要准备相应物品。

五、活动程序

1、找出自己闲置的物品和自己想要的东西。

2、进行物品交换。

六、我的体会:

(一)、在上面的易物活动中,你是怎样理解易物原则的?

(二)、这次活动,我们不仅了解了身边的易物活动,而且懂得了一些易物的原则,学会了一些易物的技巧,能够利用自己闲置的物品换取自己需要的物品,体验到了易物的快乐。

教学后记

 

活动八:

发制绿豆芽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能够说出发制绿豆芽的制作方法。

2、了解绿豆芽的营养价值包括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未知事物的探索和设想的学习习惯。

本课目标:

激发学生对本次研究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从生活中提出有价值、有意义的研究问题,并将研究问题进行鉴别和筛选。

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预设和猜想,从而提升学生的参与热情。

学习活动: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

同学们,你们喜欢吃绿豆芽吗?

绿豆芽的营养非常丰富,可是,目前在农贸市场上经常可以看到用化肥发制的绿豆芽,食用者如果不小心,会引起食物中毒。

那么会鉴别正常的和不正常的绿豆芽吗?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1、鉴别方法:

(1)正常的绿豆芽略呈黄色,不正常的绿豆芽发白,豆粒发蓝。

(2)正常的绿豆芽不太粗,不正常的芽茎粗壮。

(3)正常的绿豆芽水份适中,不正常的水分较大。

(4)正常的绿豆芽无异味,不正常的有化肥味。

另外,选购绿豆芽时,6厘米长左右的为最好。

2、讨论:

自己怎样发制放心绿豆芽?

(1)选择一个底部有小孔的盒子,也可以用饮料瓶代替,底部扎些小孔。

(2)把适量绿豆浸泡一夜,当绿豆冒出一点点小芽时,捞出来放到盒子中,盖上一块湿布。

(3)将盒子放在一个托盘上,绿豆上面压一个与盒子体积相当的重物。

注意事项:

a、绿豆芽要通风,不能捂了。

b、瓶子不能有油。

c、最好放在阴凉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d、不用等太久,查不多就可以吃了,短一点没关系,等到根须长出来,滋味就差些了。

3、讨论绿豆芽的营养价值。

(1)绿豆芽,即绿豆的芽。

绿豆在发芽过程中,维生素C会增加很多,而且部分蛋白质也会分解为各种人所需的氨基酸,可达到绿豆原含量的七倍,所以绿豆芽的营养价值比绿豆更大

(2)绿豆芽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中医认为,绿豆芽性凉味甘,不仅能清暑热、通经脉、解诸毒,还能补肾、利尿、消肿、滋阴壮阳,调五脏、美肌肤、利湿热,适用于湿热郁滞、食少体倦、热病烦渴、大便秘结、小便不利、目赤肿痛、口鼻生疮等患者,还能降血脂和软化血管。

二、教师总结

你一定想把自己发制的绿豆芽做成美味的菜肴吧!

请你在家长的指导下,根据家里的实际情况,以绿豆芽为主要原料制作一道菜肴。

教学后记

 

活动十:

制作环保购物袋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能够说出环保购物袋的制作方法。

2、了解环保购物袋的作用。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未知事物的探索和设想的学习习惯。

本课目标:

激发学生对本次研究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从生活中提出有价值、有意义的研究问题,并将研究问题进行鉴别和筛选。

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预设和猜想,从而提升学生的参与热情。

学习活动:

一、活动主题的生成

师: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

为了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引导消费者减少使用塑料购物袋,从2008年6月1日起,我国正式实施“限塑令”,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并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

1、发现问题:

看图片,结合我们的生活讨论一下国家为什么实施“限塑令”。

2、讨论:

“限塑令”的颁布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呢?

塑料袋购物虽然给我们带来了方便,但浪费资源,污染环境。

为了我们的未来,为了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我们应该使用环保购物袋。

生活中我们使用的环保购物袋又有哪些呢?

3、提出问题:

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样的材料制作环保购物袋呢?

4、确定活动主题:

制作环保购物袋

二、制定活动方案:

看看下面几种购物袋,讨论一下材料的选择和制作方法。

(1)利用废旧布料自制循环购物袋。

(2)服装包装袋改制购物袋。

(3)商品包装盒改制购物袋。

交流讨论:

选择了材料,环保购物袋又该怎样制作呢?

三、展开实践活动:

1、制作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选择的材料和方法,制定制作环保购物袋并进行制作。

2、展示、交流、评价

漂亮的环保购物袋制作完成了,赶快办一个商品展览会吧!

看看谁的设计最受欢迎。

二、教师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吗?

教学后记

 

活动十一:

过个有意义的节日

一、活动意义:

“节日”离学生的生活是这样的近,学生仿佛每天都在过节。

但是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节日的理解仅仅停留在知道有这样一个节日上。

其实节日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涉及自然界的发展变更、民族风俗、历史文化等内容。

这次的活动借助于学生对节日的向往和对过节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分析,初步培养学生探索社会文化现象及其根源的能力和善于质疑的能力。

同时也继续巩固学生对资料的收集能力、动手能力和小组合作的能力。

二、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让学生知道春天里有哪些节日,能初步了解这些节日并分类。

2、选择自己喜欢的节日,初步学会制定研究的计划书。

3、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愿望。

4、锻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书籍、报刊、网络、他人经验等)获取信息的能力。

5、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分工合作,积极参与、乐于表现的意识和乐于与他人分享的态度。

三、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

1、通过活动让学生初步了解春天的节日,并自主选择了解春天的一个节日。

2、初步学会制定研究计划书。

难点:

1、制定节日的研究计划书。

2、根据制定的计划书行动,顺利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四、活动用具与准备:

学生课前准备:

1、分组学习,小组中成员进行分工。

每组有正副组长、发言人、书记员、联络员和资料保管员。

2、准备活动用具(水彩笔、胶水、剪刀等)。

3、收集跟节日有关的资料。

教师课前准备:

1、春天的节日卡片。

2、实物投影。

3、春节的研究计划书和空白的研究计划书。

4、课件:

春节的小报。

5、收集有关春天节日的资料。

6、为学生提供有关的网址和书籍。

五、活动时间:

2课时

六、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主题研究兴趣

活动1、创设情景,引起学生对节日的回忆,关注节日的内涵。

师:

播放一段VCD《新年好》,引起学生对春节趣事的回忆。

师:

多么欢乐的一首歌呀,是在哪个节日里唱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春节的节日卡片。

生:

说春节的趣事。

如:

吃年夜饭、拿压岁钱、放爆竹等。

师:

引导学生关注春节的社会文化现象,并指导学生关注节日的内涵。

如:

为什么要放爆竹?

拿压岁钱?

等。

活动2、学生交流已知的节日名称并分类。

师:

春天除了春节,还有那些节日?

生:

小组讨论,比一比哪个小组知道得多。

各小组交流汇总。

师:

根据学生回答在黑板上粘贴节日卡片。

师:

春天有这么多的节日,我们来给它们分分类。

生:

小组讨论分类,交流。

师:

指导学生有意义地分类。

可以按是不是国际性的节日、民族性的节日、社会公益性的节日、环境保护的节日或按时间等来分。

二、填写计划书

活动1、学生自主确定研究的节日。

师:

你们对哪个节日最感兴趣?

请各小组简单讨论一下今天要研究的节日,请书记员把结果填在计划书的我们要研究的节日这一栏里。

师:

实物投影,空白的研究计划书(附1)。

指明所要填写的栏目。

生:

讨论确定,填写。

各小组发言人汇报小组的决定。

师:

根据学生的汇报在黑板上粘贴相应的节日卡片。

师:

你们想了解这些节日的哪些方面呢?

生:

讨论,交流。

如:

节日的传说、风俗、有关的诗歌和舞蹈

活动2、学生讨论,选择研究方法。

师:

要想研究好这些节日,方法很重要,说说你们想到了可以用哪些方法进行研究。

生:

小组讨论,交流。

师: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①、查资料(查书、报纸、上网)。

②、比较。

③、请教。

④、讨论。

⑤、观察。

⑥、制作。

活动3、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学习填写计划书。

师:

指导学生根据刚才的讨论填写计划书。

师:

实物投影空白的研究计划书(附1),指明所要填写的2个栏目。

生:

有序地填写“决定要研究的内容”和“我们用的研究方法”这两块内容。

在填写时各小组成员各抒己见,讨论决定。

师:

请2-3个小组汇报展示自己填写的计划书(用实物投影)。

生:

展示计划书,生自评——互评——师评。

活动4、补充完善计划书。

师:

展示一个范例——春节的研究计划书(附2),指导学生完善计划书。

生:

将范例和自己的计划书作比较,说说想法。

师:

展示研究成果——春节的小报(附3)。

生:

看多媒体展示:

春节的小报。

结合自己的研究内容,设想成果展示的方法。

师:

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主动选择研究任务,拓宽学生的思路,使展示方法多样化。

生:

补充完整决定要研究的内容和我们用的研究方法这两块内容,填写成果展示的方法。

师:

给学生提供一些好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展示方法。

如:

清明节的诗词大搜索——查资料的方法——小小诗歌朗诵会。

爸爸妈妈是怎样学雷锋的——比较法——小品或用图片展示成果。

情人节的礼物——查资料、比较法——设计情人节的礼物并展示。

生:

2-3个典型的小组继续展示计划书。

师:

以肯定和鼓励为主,表扬计划书填写较完整和分工合作清楚的小组。

三、学生根据计划书进行实践活动

师:

引导学生认识研究活动刚刚开始,课后要按自己制定的计划书分工合作,准备下一节课的成果展示。

师:

提供实践活动的资料、网址和书籍。

网址:

中国节日网

重要节日

中外节日

中国春节网

书籍:

《十万个问不倒》张中良许祖馨主编云南科技出版社

《民俗风情》刘以林主编北京燕山出版社

《风俗趣闻》高志峰编广西民族出版社

《中外节日丛话》卢正言、尚志明著上海书店出版社等

生:

课后分组进行实践活动。

附1、空白的春天的节日——研究计划书。

附2:

春节的研究计划书。

附3:

春节的小报(见3.5英寸软盘)

第二课时

导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