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 小学科学教材资料Word打印.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501363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148 大小:3.3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科版 小学科学教材资料Word打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8页
新教科版 小学科学教材资料Word打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8页
新教科版 小学科学教材资料Word打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8页
新教科版 小学科学教材资料Word打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8页
新教科版 小学科学教材资料Word打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8页
新教科版 小学科学教材资料Word打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8页
新教科版 小学科学教材资料Word打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8页
新教科版 小学科学教材资料Word打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8页
新教科版 小学科学教材资料Word打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8页
新教科版 小学科学教材资料Word打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8页
新教科版 小学科学教材资料Word打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8页
新教科版 小学科学教材资料Word打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8页
新教科版 小学科学教材资料Word打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8页
新教科版 小学科学教材资料Word打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8页
新教科版 小学科学教材资料Word打印.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48页
新教科版 小学科学教材资料Word打印.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48页
新教科版 小学科学教材资料Word打印.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48页
新教科版 小学科学教材资料Word打印.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48页
新教科版 小学科学教材资料Word打印.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48页
新教科版 小学科学教材资料Word打印.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48页
亲,该文档总共14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教科版 小学科学教材资料Word打印.docx

《新教科版 小学科学教材资料Word打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科版 小学科学教材资料Word打印.docx(14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教科版 小学科学教材资料Word打印.docx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资料Word打印

 

教科版

小学《科学》新教材培训研讨会资料

 

一、小学科学教材(3~6年级)修订报告………………………………………

(1)

 

二、相关文献………………………………………………………………………(9)

三、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内容框架(科学知识目标)…………………………(16)

四、3~6年级上册各单元概述……………………………………………………(28)

 

五、教材前期试教资料……………………………………………………………(53)

一、小学科学教材(3~6年级)修订报告

 

继一、二年级教材送审之后,根据教育部《小学科学教材修订送审工作有关要求的通知》,我们对本版3~6年级的科学教材进行了全面修订。

通知中明确,这次修订的目的是使教材的质量得到提升,具体要求是加强整体设计,遵循儿童发展规律。

遵照这一目的和要求,我们此次修订的重点是以课程标准为核心,调整现行教材的框架结构和相关内容,提升和改进教学活动的原有设计。

一(、)教材框架结构和内容的调整

一调整情况

2017年颁布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变化,是在内容标准部分进行了学段划分,突出了大概念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强调了学习进阶理论在设计中的地位。

们清醒地意识到,虽然我们编写的教材已经采取了以概念为核心的框架结构,但如何将大单元的结构方式与课程标准的目标体系更完美地融合,仍然有许多工作要做。

我们首先将现行3~6年级本版教材的教学目标与课程标准4个领域的207项学段目标逐一核对,结果显示,两者的吻合度还是比较高的,但也发现了与学段目标不够吻合的部分,例如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13.1-3目标现行教材是在高年段实现的,

为此我们采取了在三年级下册增设“太阳、地球和月球”单元的措施。

对个别学段目标的错位,我们进行了单元的拆解或合并,例如“新的生命”分别植入“植物的生长变化”和“动物的一生”,“温度和水的变化”与“溶解”合并为“水”,呼吸和消化器官的教学集中在了一个单元。

至于现行教材中存在个别超出学段目标的部分,则做了删除处理,例如“沉与浮”单元,不再进行浮力的比较,而是指向工程与技术,更

名为“船的研究”,“我们的身体”单元主题更明确为“健康生活”。

经过这样的调整,我们达到了如下效果:

•将原3~6年级32个单元减少为28个(3、4年级每册3个单元共计24学时,5、6年级每册4个单元共计28学时),降低了教材难度,减少了课程容量。

•对大部分的主题和内容进行了原有设计的提升和改进,使修订后的教材既具有延续性又提高了质量。

·1·

•修订后的教材全部覆盖了课程标准18个主要概念及下属的207个学段目标,落实了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四个领域的各项要求,同时保持了教材大单元设计的原有特色。

(二)调整后的教材框架

物质科学

生命科学

地球与宇宙

技术与工程

观察、描述常见物

知道与太阳、月球相关的一

认识身边的人工世界;了解

认识周边常见的动物和

常见的工具,知道简单工具

体的基本特征;辨

植物,能简单描述其外

些自然现象;知道天气、土

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利用身

1

别生活中常见的材

壤等对植物和人类生活的

;

知道常见的力

部主要特征

影响

边可制作加工的材料和简单

2

工具动手完成简单的任务

我们周围的物体

植物(一上)

(一下)

比较与测量(一上)

动物(一下)

我们的地球家园(二上)

材料(二上)

材料(二上第1、3、6课)

我们自己(二下)

磁铁(二下)

运动和力四上

初步了解植物体和动物

知道太阳、地球、月球的运

知道人工世界是设计和制造

呼吸与消化四上岩石与土壤(四下)

测量、描述物体的

体的主要组成部分,知动特征,知道与它们有关的

出来的;意识到使用工具可

道动植物的生命周期;一些自然现象是有规律的;

特征和材料的性能;

初步了解动物和植物都初步了解地球上的大气、

以更加精确、便利、快捷;

描述物体的运动,

能产生后代,

使其世代水、土壤、岩石的基本状

知道设计包括一系列步骤,

完成一项工程设计需要分工

认识力的作用;了

相传;能根据有关特征况;初步认识大自然为人类

与合作,需要考虑很多因

3

解不同形式的能量

对生物进行简单分类;生存提供了各种自然资源和

任何设计都受到一定的

4

初步认识人体的主要生能源,以及大自然中的一些

条件制约

命活动

自然灾害

水(三上)

物体的运动(三下第7、8

空气(三上)

动物的一生(三下)

天气(三上)

课)

物体的运动(三下)

植物的生长变化(四

太阳、地球和月球(三下)

声音(四上第8课)

声音(四上)

下)

运动和力(四上第7、8

()

电路(四下)

电路(四下第8课)

知道太阳系及宇宙中一些星

了解技术是人们改造周围环

座的基本概况,知道昼夜交

初步认识人体的主要生

境的方法,是人类能力的延

替、四季变化分别与地球自

命活动和人体健康;初

伸,

工程是依据科学原理设

初步了解常见的物

转和公转有关;初步了解地

质的变化;知道不

步了解动物与植物之间

球上一些与大气运动、水循

计和制造物品、解决技术应

的相互关系;

了解生物

用的难题创造丰富多彩的人

同能量之间的转换

环、地壳运动有关的自然现

5

的生存条件和生物的多

工世界的一系列活动;了解

象的成因;认识人类与自然

样性

科学技术推动着人类社会的

6

资源和能源的关系,知道地

发展和文明进程

球是人类应当珍惜的家园

光(五上第7课)

物质的变化(六下)

健康生活(五上)

地球表面的变化(五上)

热(五下第7课)

能量(六上)

生物与环境(五下)

环境与我们(五下)

计量时间(五上)

光(五上)

微小世界(六下)

地球的运动(六上)

船的研究(五下)

热(五下)

生物的多样性(六下)

宇宙(六下)

工具与技术(六上)

小小工程师(六下)

·2·

(三)对调整后框架、结构和内容的说明

我们编写的这套教材是按照课程标准四个方面的目标和以概念为核心的课程内容构建体系的。

在整体的结构中突出了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的双螺旋协同发展,科学态度和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目标作为隐性目标蕴含其中。

根据课程标准中课程设计思路明确的“小学科学课程的设计遵循国家的教育方针,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规律,反映国际科学教育的最新成果,

兼顾我国小学科学教育的实际情况”的思想,在这次送审的教材修订稿中,我们继续采取了大单元的呈现方式。

依据之一是,基于学习科学的研究成果,围绕大概念依据学习进阶理论编制教材已成为越来越多国家所采取的课程建设策略。

在这其中,用模块(大单元)的形式将孤立的、碎片化的事实性知识与科学实践活动和思维技巧联系到一起,被证明最为有效。

因为这可以使教学聚焦于科学与技术的核心概念,避免肤浅地覆盖大量主题,让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时间更深入地探索每一个思想,获得对学习内容深入的理解。

另一个重要依据是,根据国际科学课程建设的这种发展趋势,我们从2007年起已经在目前使用的本版教材中采取了这种方式。

为了适应我国科学教育的现状,我们把单元的规模(课时数)缩减为6~8课。

10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这种呈现方式已被科学教师和学生所理解和接受。

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1.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的学段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并界定学业水平

修订版的3~6年级我们一共设计了28个单元。

根据课程标准四大领域设置的物质科学单元有10个,生命科学单元有7个,地球与宇宙科学单元有7个,技术与工程单元有4个。

每个单

元与相应领域的学段目标对接,同时通过聚焦、探索和研讨板块描述了各阶段学生应该达到的学习水平。

学习进阶理论对我们的最大启发是,学生要经过多年连续不断地学习关于科学学科的核心思想,才能够发展对这些核心思想的理解,而一个设计良好的学习进程,一端需始于学生的前概念和推理能力,另一端需是对学生学习期望(可评价的学业水平)的准确描述,两端之间则需要提供合理而连续的思想脉络和实践活动。

这就决定了教材编写者必须思考,各个年级的主题分别应如何呈现才能够互为基础、相互支撑。

我们意识到,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实际上已为我们描述了学习进程的两端,我们的工作重点应是解决中间性的设计。

我们采取的策略是,分析学科知识对核心思想的贡献,并在此基础上确定这些思想所依赖的思想脉络和实践活动。

例如,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从一年级的“我们的地球家园”到三年级的“太阳、地球和月球”,再到六年级的“地球的运动”和“宇宙”,逐

步扩大的是儿童认识世界的视野。

从三年级的“水”“空气”“天气”到四年级的“岩石与土壤”、五年级的“地球表面的变化”及“环境与我们”,是从地球物质、四个圈层相互作用的角度引导学生理解发生在身边的自然现象,两条线索共同帮助学生逐步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核心概念。

物质科学从一年级至六年级的编写思路是从物体、材料进升到物质;从常见的力到认识力的作用,进升到描述物体的运动;从了解声、光、电等不同形式的能量进升到发现能量的转换现象。

生命科学的编写思路是,从观察生物的生命特征,到了解生物的发育和繁殖,再

进升到认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最后建立生物多样性的核心概念。

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是与知识的获得、概念的构建密不可分的。

我们希望从一年级开始,学生就能够在观察实验获得大量事实的基础上发展科学推理和论证的能力。

借鉴美国STC

·3·

课程的设计,教材修订版三个年段的发展途径分别是:

一、二年级侧重观察、测量和确定物体的属性;三、四年级深入地认识某一事物(如空气、水)发现事物的变化规律(如植物的生长变化、动物的一生);五、六年级设计并实现有控制的对比实验(如生物与环境、能量)。

我们相信,借助这一系列有序的探索活动,能够逐步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利用大单元的灵活、包容和综合特质,对学段内的目标进行交叉和整合

我们注意到,课程标准中的18个主要概念75个学习内容,分解到四个领域三个学段形成的学段目标是比较丰富的。

例如,三至四年级物质科学有37个、生命科学有23个、地球与宇宙科学有21个、技术与工程有11个,需要加以组织和编排。

科学教育领域的研究也大力提倡在不同的概念间建立联系,以形成儿童对世界的完整认识。

正是出于这些需要,我们利用大单元的方式对学段目标进行了一定的排列和组合。

例如“水”单元,从水是一种物质的角度整合了主要概念1、2、6的10个学段目标;“环境与我们”单元,从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角度整合了主要概念10、12、15和16;“微小世界”单元进行了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和技术与工程领域的概念交叉;“物体的运动”“运动和力”单元加强了物质科学和技术与工程领域内容的联系;“太阳、地球和月球”单元则做了地球与宇宙、物质科学和技术与工程领域内容融合的一种尝试。

我们相信,这些措施将有利于学生概念的发展和建立概念间的联系,促进他们对世界的深入理解。

3.根据不同学段儿童的认知特点,采取不同的目标达成方式

技术与工程领域是修订后的课程标准新增设的一部分内容。

仔细研究标准的这一部分目标之后,我们决定采取的方法是在低中年段主要将学段目标融入相关单元的教学内容之中,表现为与主题相关的课。

例如,二年级“材料”单元的第6课是“做一顶帽子”,三年级“物体的运动”单元的第7、8课是“我们的‘过山车’”“测试‘过山车’”,“运动和力”单元的第7、8课是“设计制作小车”,“声音”单元的第8课是“制作我的小乐器”等。

到了高年段,我们以把技术与工程的相关内容设计成完整的一个大单元的形式为主,让学生充分了解技术与工程的特点与要素,并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活动体验。

另外,五年级的技术与工程单元偏重于一个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例如“计量时间”“船的研究”。

六年级的内容更侧重于从宏观上、整体上了解什么是技术、什么是工程,以及技术与工程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所发挥的作用。

为此,我

们设计的两个大单元是“工具与技术”和“小小工程师”。

4.与相关学科建立协同发展的关系

由于科学课程中会涉及数学等学科的相关内容,与小学其他学科的目标进行匹配,是我们在教材编写时需要十分注意的。

因此,我们要求编者在活动设计时一定要做相关的调研和确认,

以保证概念发展的一致性。

例如,“物体的运动”单元“描述自己所在的位置”是建立在二年级数学“方向与位置”的基础上的;“船的研究”中船的载重量的探索活动,是在五年级数学

“体积”的概念建立之后;“天气”单元二十四节气的内容和对四季植物的观察与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的课文形成了同步;“健康生活”单元从科学的角度解释了保护身体器官的必要性,为道德与法治的“健康、安全地生活”目标提供了依据。

5.让小学生了解更多的科学家,学习像科学家那样思考

在科学教材中体现科学的本质,一直是我们的追求。

为了增进学生对科学的理解,我们在

·4·

这次修订版的每一册起始都设置了“科学家这样做”专篇。

三至六年级的八册教材中,根据每一册的主要内容我们共选择了竺可桢、童第周、牛顿、达尔文等八位中外科学家,分别以适合小学生阅读的语言介绍了他们在科学领域的主要贡献,描述了他们进行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及其过程。

我们相信,这会使科学和科学家的形象在孩子们的心目中鲜活起来,促进他们对科学家和科学实践活动的理解。

其中,对中国科学家群体的介绍,更会增进他们对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了解,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提升和改进教学活动的原有设计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小学科学教材应体现探究过程,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

密切联系学生生活,注意引发学生兴趣。

在修订中,我们借鉴了国际科学教育近年来的理论研究成果,吸纳了教材使用过程中来自教学层面的各种信息,根据课程标准培养科学素养的总目标对3~6年级各册的活动设计做了提升和改进。

(一)关于体现探究过程

我们注意到,科学教育界对科学探究的认识在不断深入。

2013年发布的美国《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NGSS)中已明确用“科学实践”的概念代替了科学探究,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更全面和准确地体现学生在科学学习中的探索活动。

这和我们在教材使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十分吻合。

目前我国的部分科学教师对科学探究的理解还停留在动手做的阶段,对教材中设计的探究

活动的过程和目的还缺乏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为此,在这次修订中我们着重做了两个方面的努力。

1.增强对科学思想和观念的理解

探究是源于学生自身的认识未知世界的活动,如果仅仅为了获得某一问题的答案,这只是目的的一部分,并不是科学素养追求的更高目标。

学生在校学习科学的时间是有限的,教材承载的内容也是有限的。

教材中设计的探究活动需要更加有效地帮助学生发展对各个领域重大科学思想和观念的理解,同时渗透科学的方法和精神,这一切如果在科学教材中能够具体化和活动化,就可以广泛地影响目前的教学实践。

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在教材修订中组建了由中国科学院从事不同领域研究的青年科学家团队,对原教材探究内容的选择和过程设计进行了全面研究,并在多轮讨论的基础上,对教材活动的原设计进行了改进和提升。

(1)从一个个具体的现象中跳出来

从与科学家团队的讨论中,我们深切感受到,小学生对自然界的认识的确是从一个个的现象开始的,但不能停留在这些具体事物上,需要引导他们发现与更大概念间的联系。

例如,“天气”部分,不是为了记录气温而记录气温,为了观察风而观察风,而是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建立天气现象与空气、水等地球物质以及太阳的联系,认识到观察和预报天气是人类的一项科学活动。

例如,“环境与我们”的内容,不能仅局限于垃圾、节水、节能这一类具体话题上,要让孩子们知道这些问题来自地球的特殊构造和人类不适当的活动,知道环境与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形成健康和积极的生活方式。

·5·

(2)在不同学段和不同主题间建立起联系科学的思想和观念对学生而言是要靠经验和认识的积累逐步完成的,因此教材的探究过程

设计需要具有延续性和发展性,我们有意识地做了这方面的探索。

例如,我们在一年级上册编写了“比较与测量”单元,通过重演人类对长度的认识历史,

促进学生理解长度测量的规则和工具。

而在三年级下册的“太阳、地球和月球”单元,发展为用数方格的方法比较陆地和海洋面积的大小,使测量的方法和视角从一维扩展到二维。

又例如,三年级上册沿用了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在比较中认识事物的方法,而

在研究地球物质“水”和“空气”的过程中,在比较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猜测和证实。

这样,

从“我们的地球家园”“天气”“太阳、地球和月球”“地球表面的变化”到“环境与我们”,

既保持了探究方法上的一致又进行了逐步深入,使学生认识事物的经验不断丰富,获得的不仅仅是有关地球的知识,更深化了对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核心概念的理解。

2.促进理论与证据的协调

科学思维的本质是理论和证据的协调,探究活动最终要促进的是儿童在事实和解释之间的协调能力和协调愿望。

包括尊重他们亲眼所看到的,“意识”到自己的想法,愿意通过尝试和实验来判断一个想法是不是正确。

这一过程需要从幼儿阶段就开始有所经历,因此这是科学教材设计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我们着重在这些方面做了努力。

(1)强调探究过程之间的关系

针对在教材使用中观察到的只重视事实收集和班级汇报而忽视讨论和论证的现象,我们借鉴学习循环理论,将教材的呈现方式设计为“聚焦”“探索”“研讨”和“拓展”四个板块。

“聚焦”在于明确探究的问题究竟是什么,“探索”提供了获取事实、呈现事实及初步形成解释的过程性活动,“研讨”列出了集体论证和辩论的关键问题,“拓展”则提出了延伸学习的相关建议。

四个板块设计的目的不仅在于帮助教师明确每个阶段的教学任务,更重要的在于促进学生理解过程间的关系,即解决科学问题的过程是一个获得证据,合理使用证据建立解释,并通过与同伴的讨论修正自己看法的完整的科学思维过程,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经历的是他们的理论与证据的相互协调,而这也恰恰与科学家们的研究工作极为相似。

(2)让探究与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更好地融为一体在教材使用中我们也观察到,科学教育的各项目标是需要精心设计落实到课堂教学的各个

活动才能实现的,缺乏指导的探究只可能是低效且肤浅的。

在这次修订中,我们要求编者对探究活动的关键步骤和基本操作要做到具体、清晰和规范,用实拍照片呈现观察和实验的相关细节,将探究的关键步骤、基本操作与学生的认知框架结合起来,与我们想培养的科学思维方法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原有认知与新的信息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

例如,“生物与环境”单元,对种子发芽、绿豆苗生长所进行的观察和实验,教材对什么条件改变了、什么没有变、如何控制变量都做了明确的要求和指导,这一做法在“电路”“声音”

“能量”等单元中也都有明显的体现。

(二)关于尊重儿童和他们的认知规律

为了使修订后的教材能够更适合我国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我们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是,从2018年春季起,分别在九个省的51所小学对修订后教材的28个单元全部进行了试教

·6·

(有部分单元试教了两次甚至三次)。

我们对试教过程也做了明确的要求,包括观察的内容和重点、需要收集的资料以及如何进行前后测。

所有的试教学校都按时完成了试教任务,并撰写了

试教报告。

这对于我们改进和完善教材,使教材进一步贴近儿童的需要,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教材修订中,我们采取的具体措施如下。

1.给儿童充分陈述、交流他们观点的机会

因为儿童是带着他们的认识来到教室的,不是一块“白板”等待我们去涂抹,他们面对各种现象时也会产生自己的解释和预测,同时,也只有当儿童意识到自己的想法与获得的新的信息之间存在矛盾的时候,他们才会产生探索的欲望和修正自己的观点。

因此,我们在教材中十分注意提供专门的时间和机会用于陈述和交流儿童自己的认识、观点和看法。

比如,我们设计的每个单元的第一课都几乎与调动和测查学生的科学前概念有关,即就单元的探究主题启发学生陈述自己已经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同时用班级记录表的形式认真地记录下来,在后续的学习中引导学生不断地补充和修正,并且在单元的最后一课进行整体回顾。

在探索部分,我们同样积极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