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届高三下学期第十三次适应性训练理科综合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501912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596.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届高三下学期第十三次适应性训练理科综合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陕西省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届高三下学期第十三次适应性训练理科综合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陕西省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届高三下学期第十三次适应性训练理科综合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陕西省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届高三下学期第十三次适应性训练理科综合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陕西省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届高三下学期第十三次适应性训练理科综合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陕西省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届高三下学期第十三次适应性训练理科综合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陕西省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届高三下学期第十三次适应性训练理科综合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陕西省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届高三下学期第十三次适应性训练理科综合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陕西省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届高三下学期第十三次适应性训练理科综合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陕西省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届高三下学期第十三次适应性训练理科综合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陕西省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届高三下学期第十三次适应性训练理科综合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陕西省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届高三下学期第十三次适应性训练理科综合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陕西省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届高三下学期第十三次适应性训练理科综合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陕西省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届高三下学期第十三次适应性训练理科综合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陕西省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届高三下学期第十三次适应性训练理科综合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陕西省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届高三下学期第十三次适应性训练理科综合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陕西省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届高三下学期第十三次适应性训练理科综合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陕西省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届高三下学期第十三次适应性训练理科综合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陕西省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届高三下学期第十三次适应性训练理科综合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陕西省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届高三下学期第十三次适应性训练理科综合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陕西省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届高三下学期第十三次适应性训练理科综合试题.docx

《陕西省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届高三下学期第十三次适应性训练理科综合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届高三下学期第十三次适应性训练理科综合试题.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陕西省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届高三下学期第十三次适应性训练理科综合试题.docx

陕西省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届高三下学期第十三次适应性训练理科综合试题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第十三次适应性训练

理科综合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3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S-32I-127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核细胞结构简单,没有细胞器和细胞核

B.真核细胞的细胞骨架与细胞运动以及物质运输等生命活动有关

C.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的细胞呼吸过程完全不同

D.真核细胞既有DNA又有RNA,而原核细胞只有DNA

2.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描述,错误的是

A.蛙的红细胞在进行无丝分裂时不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

B.细胞代谢受损或中断引起的细胞死亡称为细胞凋亡

C.大量病例分析表明,细胞癌变是多个基因突变累积效应的结果

D.成年动物体内仍保留少数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干细胞

3.下列关于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过程需要含有三个高能磷酸键的ATP提供能量

B.该过程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场所只有核糖体和细胞核

C.基因的两条链分别作为模板进行转录可提高合成蛋白质的效率

D.一个密码子只决定一种氨基酸,一种氨基酸可由多种tRNA转运

4.下列关于生物变异与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精明的捕食者”策略体现了物种间的共同进化

B.人为因素不能导致种群发生定向进化

C.生物的各种变异均可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D.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的全部生物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5.下列与神经调节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B.细胞膜内K+的外流是神经元产生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

C.神经递质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

D.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可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调控

6.下列关于动物激素和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肾上腺素既是激素又可在某些神经突触中传递信息

B.动物激素和植物激素都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

C.动物激素和植物激素都是微量高效的有机物

D.植物体各个部位都可以合成乙烯

7.化学与科技、 能源、生活联系密切。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可燃冰将成为21世纪极具潜力的洁净新能源

B.石墨烯是一种新材料,属于化合物

C.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会形成酸雨

D.加热后的蛋白质会变性,再食用加热后的蛋白质没有任何营养

8.根据侯氏制碱原理制备少量NaHCO3的实验,经过制取氨气、制取NaHCO3、分离NaHCO3、干燥NaHCO3四个步骤,下列图示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9.某温度时,VIA元素单质与H2反应生成气态H2X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1/2O2(g)+H2(g)=H2O(g)△H=-242kJ·mol-1

S(g)+H2(g)=H2S(g)△H=-20kJ·mol-1

Se(g)+H2(g)

H2Se(g)△H=+81kJ·mo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稳定性:

H2O

C.O2(g)+2H2S(g)=2H2O(g)+2S(g)△H=-444kJ·mol-1

D.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VIA族元素单质与H2的化合反应越容易发生

10.凯夫拉是一种高强度、耐腐蚀的芳纶纤维,军事上称为“装甲卫士”,但长期浸渍在强酸或强碱中强度有所下降。

下表中是凯夫拉的两种结构:

名称

芳纶1313(PMTA)

芳纶1414(PPTA)

结构

简式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PMTA和PPTA互为同分异构体

B.“芳纶1313”、“芳纶1414”中的数字表示苯环上取代基的位置

C.凯夫拉在强酸或强碱中强度下降,可能与“

”的水解有关

D.以

为原料制备PPTA的反应为缩聚反应

11.我国科学家在天然气脱硫研究方面取得了新进展,利用如图装置进行脱硫,将硫化氢气体转化成硫沉淀。

已知甲、乙池中发生的反应为(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池中得到H2O2的反应,H2O2既是氧化产物也是还原产物

B.电路中每转移0.2mol电子,甲池溶液质量变化3.4g,乙池溶液质量保持不变

C.光照时乙池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

I3—+2e−=3I−

D.甲池中炭棒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AQ+2H+-2e−=H2AQ

12.元素X、Y、Z、W、Q、M在元素周期表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中Z元素是目前发现的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X

Y

Z

W

Q

M

A.对应氢化物的沸点Y>Q是因为Y的非金属性比Q强

B.XM4的比例模型为

其二氢取代物有两种

C.W的氧化物,常温下可以和Z、M的氢化物反应

D.Z的单质能将Y的单质从它的氢化物中置换出来

13.向xmL0.1mol/L氨水中滴加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稀H2SO4,测得混合溶液的温度和pOH[POH==-lgc(OH--)]随着加入稀硫酸的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实线为温度变化,虚线为pOH变化)。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40

B.a、b、c三点由水电离出的c(H+)依次减小

C.b点时溶液的pOH>pH

D.a、b、d三点对应的NH3·H2O的电离常数:

K(b)>K(d)>K(a)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题6分。

第14~18题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错选的得0分。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

N核获得反冲核

O发现了质子

B.普朗克通过对光电效应现象的分析提出了光子说

C.玻尔通过对天然放射现象的研究提出了氢原子能级理论

D.汤姆孙发现电子从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15.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的两小球发生正碰,小球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图乙为它们

碰撞前后的x-t(位移—时间)图象.

已知m1=0.1kg由此可以判断(  )

A.碰前m2匀速,m1向右匀加速运动

B.碰后m2和m1都向右运动

C.m2=0.3kg

D.碰撞过程中系统损失了0.4J的机械能

16.如图所示的电场,等势面是一簇相互平行的竖直平面,间隔均为d,各面电势已在图中标出,现有一质量为m的带电小球(可视为点电荷)以速度v0,方向与水平方向成45°角斜向上射入电场,要使小球做直线运动,则小球所带电的电性及电荷量为

A.负电 

B.正电 

C.负电 

D.正电 

17.一含有理想变压器的电路如图所示,图中电阻R1、R2和R3的阻值分别是3Ω、1Ω和4Ω,A为理想交流电流表,u为正弦交流电源,输出电压的有效值恒定。

已知该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3:

1。

若开关S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Ⅰ,则当S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A.ⅠB.3ⅠC.4ⅠD.5Ⅰ

18.2017年8月28日,中科院南极天文中心的巡天望远镜观测到一个由双中子星构成的孤立双星系统产生的引力波。

该双星系统以引力波的形式向外辐射能量,使得圆周运动的周期T及其缓慢地减小,双星的质量m1与m2均不变,在两颗中子星合并前约100s时,它们相距约400km,绕二者连线上的某点每秒转动12圈,将两颗中子星都看作是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则下列关于该双星系统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颗中子星自转角速度相同,在合并前约100s时ω=24πrad/s

B.合并过程中,双星间的万有引力逐渐减小

C.双星的线速度逐渐增大,在合并前约100s时两颗星速率之和为9.6×106πm/s

D.合并过程中,双星系统的引力势能逐渐增大

19.如图所示,两光滑斜面的倾角分别为30°和45°,固定于水平面上。

质量分别为2m和m的两个滑块用不可伸长的轻绳通过滑轮连接(不计滑轮的质量和摩擦),分别置于两个斜面上并由静止释放;若交换两滑块位置,再由静止释放.则在上述两种情形中正确的有

A.质量为2m的滑块受到重力、绳的张力、沿斜面的下滑力和斜面的支持力的作用

B.质量为m的滑块均沿斜面向上运动

C.两滑块、轻绳和地球组成的系统在运动中机械能均守恒

D.绳对质量为m滑块的拉力均大于该滑块对绳的拉力

20.如图所示,空间存在一个半径为R0的圆形匀强磁场区域,磁场的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有一个粒子源在纸面内沿各个方向以一定速率发射大量粒子,粒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q.将粒子源置于圆心,则所有粒子刚好都不离开磁场,不考虑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由此可知

A.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一定是R0

B.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速率一定是

C.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周期一定是

D.带电粒子的动能一定是

21.如图所示,在竖直面内有一个半径为R的半圆轨道,圆心为O,a为最高点,b为最低点。

四分之一圆弧bc与半圆管道相切与b点。

c与a在同一水平线上。

所有接触面均光滑。

在b点静止着一个质量为m的小滑块P。

现有一个质量为M=2m的小滑块Q从c点正上方某处由静止释放,从c点进入圆弧轨道,与P相碰后立刻结合成一体,进入半圆形管道运动,则

A.Q从c正上方h=3R高处释放,小滑块P、Q运动到a点时对管道的弹力大小为

B.Q从c正上方h=3R高处释放,小滑块P、Q运动到a点时对管道的弹力大小为

C.小滑块P、Q落到圆弧上的动能最小时,Q从c正上方释放的高度为

D.小滑块P、Q落到圆弧上的动能最小时,Q从c正上方释放的高度为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74分)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33题~第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11题,共129分)

22.(8分)如图,用铁架台将长木板倾斜支在水平桌面上,在长木板上安装两个光电门A和B,在一木块上粘一宽度为d的遮光条,让木块从木板的顶端滑下,依次经过A、B两个光电门,光电门记录的时间分别为t1和t2,实验器材还有电源、导线、开关和米尺(图中未画)。

⑴为了计算木块的加速度,还需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用

题给出的条件和测量的物理量表示出加速度a=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为测定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需要测量的物理量_____________________;

A.斜面长度LB.A、B长度sC.斜面的高度HD.A、B的高度h

用加速度a,重力加速度g和所测量的物理量表示出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_________。

23.(7分)现有一种特殊的电池,它的电动势E约为9V,内阻r约为50Ω,已知该电池允许输出的最大电流为50mA,为了测定这个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某同学利用如图(a)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图中电压表的内阻很大,对电路的影响可不考虑,R为电阻箱,阻值范围0~9999Ω,R0是定值电阻,起保护电路的作用.

(1)实验室备有的定值电阻R0有以下几种规格,本实验应选择哪一种()

A.10Ω2.5WB.100Ω1.0WC.200Ω1.0WD.200Ω0.2W

(2)该同学接入符合要求的R0后,闭合开关S,调整电阻箱的阻值,读取电压表的示数。

改变电阻箱阻值,取得多组数据,作出了如图(b)所示的图线(已知该直线的截距为0.1V-1).则根据该同学所作出的图线可求得该电池的电动势E为______V,内阻r为_______

 

24.(14分)面对能源紧张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混合动力汽车应运而生。

所谓混合动力汽车,是指拥有两种不同动力源(如燃油发动机和电力发动机)的汽车,既省油又环保。

车辆在起步或低速行驶时可仅靠电力驱动;快速行驶或者需急加速时燃油发动机启动,功率不足时可由电力补充;在制动、下坡、怠速时能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储存在电池中备用。

假设汽车质量为M,当它在平直路面行驶时,只采用电力驱动,发动机额定功率为P1,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v1;汽车上一个倾角为θ的斜坡道时,为获得足够大的驱动力,两种动力同时启动,此时发动机的总额定功率可达P2。

已知汽车在斜坡上行驶时所受的阻力(来自路面和空气的阻力)是在平直路面上的k倍,重力加速度为g。

求汽车在斜坡道上能达到的最大速度。

25.(18分)如图所示,两条足够长的平行金属导轨倾斜放置(导轨电阻不计),倾角为30°,导轨间距为0.5m,匀强磁场垂直导轨平面向下,B=0.2T,两根材料相同的金属棒a、b与导轨构成闭合回路,a、b金属棒的质量分别为3kg、2kg,两金属棒的电阻均为R=1Ω,刚开始两根金属棒放在斜面上都恰好能处于静止状态,假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现对a棒施加一平行导轨向上的恒力F=60N,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两金属棒都达到了稳定状态.(g=10m/s2)求:

(1)金属棒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

(2)当金属棒b加速度最大时,b棒所受的安培力大小.

(3)设当a金属棒从开始受力到向上运动5m时,b金属棒向上运动了2m,且此时a的速度为4m/s,b的速度为1m/s,则求此过程中回路中产生的电热及通过a金属棒的电荷量.

26.(14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制取NO并探究其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某同学用图甲装置进行实验,收集到无色气体,由此确定铜和稀硝酸反应生成NO气体。

该同学的推断不合理的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另一名同学设计了图乙装置进行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大试管中放入适量石灰石,加入过量稀硝酸;②待石灰石反应完全,将铜丝浸入过量的稀硝酸中;③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大试管中气体始终为无色,收集反应产生的气体。

其中步骤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3)当过量的铜与稀硝酸完全反应后,再加入20%的稀硫酸,铜片上又有气泡产生,稀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填选项编号),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还原剂   b.氧化剂c.提供氢离子d.提供热能

(4)某些资料认为NO不能与Na2O2反应。

有同学提出质疑,他认为NO易与O2发生反应,应该更容易被Na2O2氧化。

查阅资料:

a.2NO+Na2O2===2NaNO2

b.6NaNO2+3H2SO4(稀)===3Na2SO4+2HNO3+4NO↑+2H2O

c.酸性条件下,NO能被MnO

氧化成NO

该同学利用图丙中装置来探究NO与Na2O2的反应。

①装置连接的顺序为:

A→,装置E的作用是。

②充分反应后,检验D装置中是否生成了NaNO2的实验操作是。

27.(15分)氧化亚氮(N2O)是一种强温室气体,且易转换成颗粒污染物。

研究氧化亚氮分解对环境保护有重要意义。

(1)污水生物脱氮过程中,在异养微生物催化下,硝酸铵可分解为N2O和另一种产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已知反应2N2O(g)=2N2(g)+O2(g)的ΔH=–163kJ·mol-1,1molN2(g)、1molO2(g)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分别需要吸收945kJ、498kJ的能量,则1molN2O(g)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的能量为kJ。

(3)在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容器中,反应2N2O(g)=2N2(g)+O2(g)的部分实验数据如下:

①在0~20min时段,反应速率v(N2O)为mol·L-1·min-1。

②分析表格数据寻找规律,当N2O起始浓度c0为0.150mol·L-1,则反应至30min时N2O的转化率α=。

比较不同起始浓度时N2O的分解速率:

v(c0=0.150mol·L-1)v(c0=0.100mol·L-1)(填“>”、“=”或“<”)。

③不同温度(T)下,N2O分解半衰期随起始压强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半衰期指任一浓度N2O消耗一半时所需的相应时间),则T1T2(填“>”、“=”或“<”)。

当温度为T1、起始压强为p0,反应至t1min时,体系压强p=(用p0表示)。

(4)碘蒸气存在能大幅度提高N2O的分解速率,反应历程为:

第一步I2(g)

2I(g)(快反应)

第二步I(g)+N2O(g)→N2(g)+IO(g)(慢反应)

第三步IO(g)+N2O(g)→N2(g)+O2(g)+I(g)(快反应)

实验表明,含碘时N2O分解速率方程v=k·c(N2O)·[c(I2)]0.5(k为速率常数)。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填标号)。

A.N2O分解反应中,k(含碘)>k(无碘)B.第一步对总反应速率起决定作用

C.第二步活化能比第三步大D.I2浓度与N2O分解速率无关

28.(14分)富硼渣中含有镁硼酸盐(2MgO·B2O3)、镁硅酸盐(2MgO·SiO2)及少量Al2O3、FeO等杂质。

由富硼渣湿法制备硫酸镁晶体和硼酸(H3BO3)晶体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

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金属离子的起始浓度为0.1mol/L)

Fe(OH)3

Al(OH)3

Fe(OH)2

Mg(OH)2

开始沉淀时

1.9

3.4

7.0

9.1

完全沉淀时

3.2

4.7

9.0

11.1

(1)上述流程中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措施有、等。

(2)酸浸时发生反应:

2MgO·SiO2+2H2SO4=2MgSO4+SiO2+2H2O、

2MgO·B2O3+2H2SO4+H2O=2H3BO3+2MgSO4。

①上述反应体现出酸性强弱:

H2SO4______H3BO3(填“>”或“<”)。

②酸浸时,富硼渣中所含Al2O3和FeO也同时溶解,写出与Al2O3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③已知硼酸与过量NaOH溶液发生的中和反应为:

H3BO3+OH-

B(OH)4-。

下列关于硼酸的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a.硼酸是一元酸b.向NaHCO3固体中滴加饱和硼酸溶液,有气泡产生

c.硼酸的电离方程式可表示为:

H3BO3+H2O

B(OH)4-+H+

(3)检验褐色浸出液中的杂质离子:

取少量浸出液,(填操作和现象),证明溶液中含有Fe2+。

(4)除去浸出液中的杂质离子:

用MgO调节溶液的pH范围为,使杂质离子转化为(填化学式)沉淀,过滤。

(5)获取晶体:

ⅰ.浓缩滤液,使MgSO4和H3BO3接近饱和;ⅱ.控制温度获得MgSO4晶体。

结合下图溶解度曲线,简述ⅱ的方法:

将浓缩液加入到高压釜中,______(将方法补充完整)。

 

29.(10分)为探究遮光对果树光合作用的影响,某研究所用遮阳网对某果树作适当遮光处理,分别于遮光前(0天)、遮光处理1天和21天后,取若干叶片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测定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气孔导度(表示气孔张开的程度)和RuBP羧化酶(可结合CO2)活性等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净光合速率

叶绿素含量

气孔导度

RUBP羧化酶活性

处理时间

0

1

21

0

1

21

0

1

21

0

1

21

对照组

6.89

6.92

7.04

1.34

1.33

1.42

102.5

100.6

105.2

283.9

282.1

293.5

实验组

6.95

10.23

2.45

1.32

1.48

1.66

101.3

144.8

45.2

282.1

280.6

88.5

(1)实验中对照组的条件为_______________,其它条件与实验组保持相同且适宜。

(2)由表可知,遮光处理1天后,实验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_____对照组(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其原因是叶片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适应短时间的弱光环境。

(3)由题可知,RuBP羧化酶主要分布在叶肉细胞的_____________中,实验结果显示,遮光处理21天后RuBP羧化酶活性显著小于对照组,说明叶片长时间遮光处理会显著抑制RuBP羧化酶的活性,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使得有机物合成减少。

30.(11分)2018年3月,因地震关闭的九寨沟景区部分恢复开放,这颗川西高原的璀璨明珠,逐渐恢复往日的勃勃生机。

回答下列问题:

(1)九寨沟植被丰富,动植物种类繁多,这体现了_________的多样性。

种类繁多的生物构成的生态系统在不同营养级之间伴随着能量流动,能量流动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景区,许多动物能在特定时期释放用于吸引异性的信息素,该信息素属于___________信息,这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3)地震使九寨沟的植被遭受一定程度的破坏,但经过一段时间后,景区的生物群落逐渐得以恢复,这种恢复过程属于群落的___________演替。

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有一定干扰作用,但大多数生态系统不会受到明显的影响,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

31.(8分)冬季是流感的高发季节,人感染流感病毒后常表现为畏寒、发热、咳嗽、头疼、全身乏力、食欲不振,有时还出现腹泻和呕吐等症状。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患者发热的原因是流感病毒入侵后,某些免疫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可影响下丘脑中___________中枢的调控作用,使________________激素的分泌增加,在其间接控制下,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细胞代谢加快,产热增加。

(2)患者出现腹泻和呕吐等症状,会导致机体大量失水,造成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________,进而引起垂体释放________增加,使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作用加强。

(3)严重的腹泄会导致Na+丢失过多,影响神经细胞_________的产生,进而引起神经传导受到影响,肌肉收缩无力。

血钠不足时,还会引起脑细胞水肿,产生恶心、呕吐、乏力、头痛、嗜睡、反应迟钝等神经系统抑制性症状。

血钠不足引起脑细胞水肿的原因是_______。

32.(10分)鸡的羽色是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已知基因A决定羽毛产生色素,a不产生色素,B抑制色素的产生,b不起抑制作用。

现有两个基因型不同的纯合白羽鸡品种,品种甲的基因型为AABB,品种乙的基因型为aabb,将品种甲、乙进行杂交,结果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述杂交实验的结果推测,F2中基因型为_________的鸡一定表现为白羽黑斑,还有基因型为_________的鸡也可能表现为白羽黑斑。

(2)有人推测白羽黑斑性状的出现是由于Bb抑制作用不完全所致。

可通过确定F2白羽黑斑的基因型来验证此推测,方法为:

将白羽品种乙分别与F2中的白羽黑斑杂交,得到多窝后代,统计每窝子代性状及比例。

只要其中有一窝的子代性状及比例为_________,则该推测成立。

否则推测不成立。

(3)F2中白羽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有色羽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

(二)选考题:

共45分。

请考生从给出的2道物理题、2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注意所做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