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模散文.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504870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9.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一模散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三一模散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三一模散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高三一模散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高三一模散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高三一模散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高三一模散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高三一模散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高三一模散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高三一模散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高三一模散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高三一模散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高三一模散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高三一模散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高三一模散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高三一模散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高三一模散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高三一模散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高三一模散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高三一模散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一模散文.docx

《高三一模散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一模散文.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三一模散文.docx

高三一模散文

海淀一模

三、本大题共6小题,共21分。

阅读下面文学作品,完成19~24题。

纸上思量

①把一张六尺宣纸徐徐展开,铺在宽大的案上。

两边用厚重的镇纸压住,纸面一下子就平整起来。

我的心情也随之渐渐平静,眼前宛若出现一片素淡的旷野、一片晴朗的天幕、一片水波不兴的宽阔河面。

②真的要下笔,我反而谨慎了。

对如此精良的雪一般的宣纸我一直心存郑重。

有好几次,柔软的羊毫在砚边濡染了润泽的墨汁,我提了起来,踌躇再三,还是把笔搁下了,那个时刻似乎还未到来。

③通常我不是这样。

平时用廉价的宣纸练字,废纸千万,每一张都在线条的纵横交错中默契淋漓,写到密不容针方才放弃。

无数的廉价宣纸训练出了一个人的胆量,还有手上准确精到的技巧。

那些附庸风雅的人,他们对于宣纸轻慢、漠视的眼神,我是一直【耿耿于怀】的。

上乘(chéng)的宣纸,遭逢了没有技巧储备、没有性情濡养的拙(zhuó)劣书手。

他们不管不顾,一笔下去,肯定不行,揉搓丢弃;再来一张,还是不行。

结局是可望而知的。

这种人永远都无法成为严格意义上的书法家,他们不惜纸,更不善用纸,只是以蹂躏糟蹋纸为快意。

④少年学书,成年以后把笔挥毫成为我的专业,更成为精神上的倚重。

我经常把自己关在书房内,把玩古帖,独自书写。

书法给予我的快乐就是这种独立性,可以避免受人牵绊(pàn),也不必迁就他人,享受孤独之趣,因此才得笔无凝滞、圆融无痕。

琴师抚琴与书法家动笔极为相似。

白居易在《夜琴》中说:

“自弄还自罢,亦不要人听。

”正是在自弄自罢中,深入自己的精神世界,忘怀俗事,不知今夕何夕,今世何世。

抚琴和挥毫都有一种萧疏感,他们甚至【相辅相成】。

秋风黄叶,林壑清肃,这边琴师弹的是《渔樵问答》《平沙落雁》,清逸的琴声汨汨而出,冲和疏淡。

那边的书家静听中凝神绝虑,墨香氤氲,填词抒怀,笔底清旷飘逸。

秋色点染,琴音笔调都附着了萧疏淡远的韵味。

琴声随风而逝,而形于纸上的晕化之痕,却可以留存下来,成为一次雅集的印迹。

⑤少年时我曾想改学绘画,色泽斑斓的画面,那么富贵、冶艳,整个世界就像浸在缤纷的春光里。

人进中年,浮艳心思已渐消遁,对于色调的喜爱也重新规划分野。

一个人不可能长期面对喧闹的视觉对象,就像我们不敢长久仰望炽热的骄阳。

而皎洁的月光,它的澹泊之色,让人可以长久注目,感受到它的亲和与抚慰。

相比于泥金、泥银、大红镶嵌龙凤纹路的宣纸,我更喜欢素洁如雪的玉版宣,它驱逐了富贵、妖娆的气息,显得孤寂、清寒。

⑥一个喜好在白宣纸上驰骋的人,他的目光是平静安详的。

素净洁白的纸,冰冷细腻的砚,竹木与毛羽制成的笔,汲日月精华的松枝烧制成的墨,都是纯朴之物。

书法家以此为己所用,天长日久,也如这些自然之物,质朴浑成。

⑦西晋时期人们争相传抄左思的《三都赋》,以致纸价上涨,留下了“洛阳纸贵”的佳话。

那是一个欢欣鼓舞令人感动的场面,人人以笔墨相见,在宣纸上寄寓情怀。

那是一个生活节奏徐缓的时代,是一个在纸面上刻画性灵的时代。

宣纸的使用率达到极致的时候,城市安静下来,人人行止优雅,他们在一点一划的讲究中,心性被磨洗得从容安闲。

而在物品包装越来越华丽、文化作秀现象【层出不穷】的现在,古雅素净的宣纸日渐陌生,朴实无华的笔墨淡出人们的生活,我们又该以怎样的方式来逼近心灵的深处。

⑧爱纸惜纸,算起来也是我四十岁以后的事。

“惜墨如金”,也就是惜纸如金,每一次下笔都像是举办一个庄重的仪式。

书写之前,研墨以使心静,焚香以使室清,沐浴更衣以使神清气爽。

此时,下笔的氛围形成,自然笔随心动。

那些“书法表演”,是今人恶作。

应景而表演,笔在手中,动作很大,口中有声,这是很不敬畏的。

书法本是寂寞之道,运用在人声鼎沸的娱乐场景里,博人一粲,“表演者”毫无矜持,随便而轻率,内心不复清静。

现如今,还有多少人在效古人之行,恪守笔墨之道呢?

⑨提按快慢,纵敛卷舒,纸上的动作都是一些怀旧的影子,我的内心还停留在对古雅的喜好上。

我喜欢收藏各式各样淡雅的信笺(jiān)。

白色的笺上,浅浅地浮动着异兽、云水、钟鼎、瓦当的纹路,逗引我书写。

在各类书写中,写信札最没有负担,笔提起来,文思涌出,于是疾疾向前。

文词错了,就圈起来,或者涂抹一下,只求一个随意。

若把信写得笔笔不爽,在我看来已失天趣。

今天,人们爱发电子邮件,用笔墨写信的人越来越少,许多精美的宣纸信笺,搁在柜台上【无声无臭】,渐渐蒙上了尘泥。

⑩又是一个夜晚来临,春日将过,初夏将至,空气中弥漫着滋润清新的气息。

我照例在案上铺开一张白宣,书房似乎一下子亮堂许多,四周岑寂了下去。

我等待着即将到来的心动时刻。

(取材于朱以撒同名散文)

19.文中加点字的字形和注音都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濡染上乘(chéng)B.凝滞拙(zhuó)劣

C.斑斓牵绊(pàn)D.安详信笺(jiān)

20.下列词语中的“爽”与第⑨段“笔笔不爽”之“爽”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A.爽约B.直爽C.神清气爽D.屡试不爽

21.文中【】内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耿耿于怀B.相辅相成C.层出不穷D.无声无臭

22.下列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篇所写作者的想象,既折射出他的心境,又暗示了他追求的精神境界。

B.作者认为笔墨纸砚自然纯朴,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书法家的心性、气质。

C.作者的内心停留在对古雅之物的怀旧上,所以对今人不恪守笔墨之道心怀不满。

D.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营造了宁静的氛围,表现出作者对书法创作的庄重的态度。

23.在文中第④段,作者为什么要着意描写琴师抚琴?

请简要作答。

(4分)

 

24.作者的“纸上思量”包含着他对书法艺术的人士思考和情感态度,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

分析。

(6分)

 

朝阳一模

四、本大题共7小题,共26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22题。

燕台何处

自从迁居北京朝阳门外的金台路,脑际常常浮起一个疑问:

这金台路的名字因何而起?

难道这一带果真是两千多年前燕台的遗址吗?

一位同住在此处的同志写文章,每每在稿末注上“×年×月于京郊黄金台”字样。

我曾问他是否考证过,他笑而不答。

恐怕他亦未必掌握确凿证据,“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大约也是寄托一点向往之意吧。

想那燕台两千余年前初起时,至多不过是一座黄土垒成的土丘,上面有点砖木结构的简单亭台而已。

燕昭王置千金于台上,接待当时的一位高级知识分子郭隗,这件事连同郭隗以讽喻形式讲的那个用重金收买骏马尸骨的传说,甲了两千余年,燕台也被后世诗人美称为“黄金台”了。

黄金台的政治价值远远超过了它的实际使用价值。

在漫长的旧时代,它曾使多少读书人艳羡过,咏叹过,做过无数回美梦;也曾使多少不得志的文人墨客感慨过,哀伤过,发泄过满腹牢骚。

唐初陈子昂登幽州古台,是否就是这座燕台呢?

诗人没有留下说明,不得而知。

但那“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千古名句,确是表达了多少苍凉沉郁的情怀。

以“燕台”或“黄金台”入诗,从唐宋直到明清,俯拾皆是,不可胜计,大都乙了怀千里马之才而不遇、渴望有燕昭王式的明君而不得的心境。

元代贡师泰曾愤愤地写道:

“黄金买贵满长安,惆怅英雄布衣老。

”明代袁中郎在诗中质问:

“十载筑台亲礼士,如何止得一人贤?

”张明弼更是愁苦地低吟:

“于今最贱纵横士,莫倚荒台发浩歌。

”数来数去,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的茫茫青史上,筑黄金台以延国士、置重金以收骏骨的事例,似乎的确“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封建时代的知识分子,怀念燕台的故事,期望在盛明之世常能出现招揽人才的黄金台,自然成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愿望。

“人以国士待我,我必以国士报之”,有没有千金,是在其次的。

然而从古至今,谁也不曾确切地指明燕台的准确位置。

《史记》《资治通鉴》上都只说燕昭王“置宫”,未言“筑台”,后汉孔融才开始提出“筑台以延郭隗”。

南朝任昉的《述异记》说燕台在易县东南,《水经注》却有“固安县有黄金台遗址”一说。

元代以后,许多志书都认定燕台在北京郊区。

元末熊自得所著《析津志》,是目前发现的最早记述北京地区历史的专门志书。

熊自得曾经当过大都路儒学提举和崇文监丞,在北京作过实地丙,他的记载自然可靠得多。

《析津志》中说燕台“在南城奉先坊元福寺内”,但接着又说此台乃后人设置,“以惑于刚者,不过慕名而已。

”明代刘侗、于奕正编著的《帝京景物略》跟他的看法相同,虽然列黄金台的地点比较详细,说“今易州、易水边二黄金台,都城朝阳门外东南又一黄金台,三黄金台,岿然皆土阜”,但也以为“黄金台,后人拟名也;其地,后人拟地也”。

本来,史书上只简略地记载燕昭王筑台置金,后人无从详加考证,慕名附会,以讹传讹,也是在情理之中。

诗人文士们托物起兴,抒发点感慨,都当不得真的。

到明代以后,北京城规模日渐①□□(huīhónɡ),“京师八景”中才有了“金台夕照”这一景,乾隆皇帝还题了碑。

据说解放初期,朝阳门外某工厂施工时,曾经挖到这块碑石,似乎可以坐实了黄金台的下落。

然而,各地的“八景”“十景”之中,大抵总有“××夕照”“××落日”之类的名目充数。

京东自来是迤逦平原,一马平川,并无崇山峻岭,登上一座土丘看落日,未必就比其它地方更美,恐怕还不及另一景“蓟门烟树”来得有诗意。

想当日土阜之上,无非也是供人吊古感今、借酒浇愁罢了。

有些名胜古迹,是无须去认真寻根究底加以考证的。

我们何必去寻查燕台究竟在何处呢?

让它伴随着美好的传说,长留在人们的想象和向往中,岂不更好?

在北京朝阳门外也好,在南城某一座废寺也好,在固安县也好,在易水东南十八里也好,都无伤大雅。

反正历史上曾经有那么一位比较开明的君主,为了招聘能够安邦治国的良才,特为修筑那么一座土台,上置重金,以接待天下士,这就很足以发人②□□(xiásī)了。

每天漫步金台路,想起黄金台,总不免要神思荡漾。

我们的历史悠远而且丰富,有置千金以延国士的黄金台,也有一言丧身、株连九族的文字狱。

“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

”这两种历史现象对我们今天都有借鉴和警戒的好处。

想到此,我真想向北京市园林部门提一条建议:

不妨在金台路附近的朝阳公园或团结湖公园的假山上,将那块乾隆所题“金台夕照”碑石重竖起来,旁边加个说明牌,介绍一下原委。

如果再选几首吟咏燕台的诗词题写在周围,就更能增添③□□(yùnzhì)了。

自然,这类区区小事,可能有人讥为复古而嗤之以鼻。

我却以为,为了继承和恢复历史古城的传统,为首都再增加些文化气息,同时也为了纪念古代燕京文明的开拓者,也许还是值得的,对今人和后人,都会有启迪作用的。

在燕台碑石下领略着夕阳余晖,人们从古代读书人空怀报国之心的感慨,想到今天知识分子们有可以大展宏图、纵横驰骋的广阔天地,想到他们那比黄金贵重不知多少倍的爱国丹心,将会感受到与旧时代诗人文士们完全迥异的欣喜之情,也许会想起朱自清先生晚年书以自勉的两句诗:

“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

可能还有些有识之士,会联想到正确对待知识分子、认真贯彻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想想中国知识分子的贡献、成就、功绩,关怀他们的现状,也想想这方面还有哪些不足和障碍。

不过那是需要大手笔去写大文章的大题目,不在这篇小文涉及的范围之内,就此打住吧。

(取材于袁鹰的同名散文)

16.根据文中所给的注音,在①—③方框内书写正确的汉字(3分)

17.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文中横线甲、乙、丙处,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A.留传反应考察B.留传反映考查

C.流传反应考查D.流传反映考察

18.文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俯拾皆是B.以讹传讹

C.无伤大雅D.嗤之以鼻

1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史书的记载看,燕昭王筑黄金台可能只是个传说,即便确有其事,以现有的资料也很难考证黄金台遗址的确切位置了。

B.比起空怀报国之心的封建时代文人,当今知识分子的爱国之心远比黄金贵重不知多少倍,因而有了大展宏图的广阔天地。

C.文末引用的朱自清自勉的诗句,化用了前人“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句,反其意而用之,表达了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D.作者在文中引用了大量关于燕台的诗词和相关的历史古籍记载,意蕴丰富,考据详实,同时增添了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20.文中说:

“有些名胜古迹,是无须去认真寻根究底加以考证的。

”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

请简要说明理由。

(4分)

 

21.作者建议在公园中重竖“金台夕照”碑石,旁边用说明牌介绍原委。

请根据文意,拟写一则说明牌上的文字。

(6分)

 

22.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文章题目“燕台何处”的含义。

(6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共19分。

蒲松龄之道

张炜

①我看过蒲松龄的画像,彩色的,坐在大圈椅子上,穿了官服,一绺胡须。

他希望留下一个官的形象,尽管一辈子求官不得。

据说他的代表作《聊斋志异》就是刺向官府的,寓意极多。

求官不得,又发现官坏,就刺官。

②他离我们很近,所以关于他的行迹考证起来并不难。

山东一带是他生活的地方,所以去的地方也比较多。

他还曾到南方短期生活过。

崂山上,太清宫面南大殿,左边的厢房就被指定为蒲先生当年写书的地方。

这个厢房阴气甚重,方砖铺地,小桌卷边,很有些特色。

③我已经去了崂山许多次,每一次都小心地探头看那个小厢房。

里面有浓烈的香味和烧纸味。

这气味传达的是一种说不清的感觉,但非常熟悉。

我并不觉得有多么浓烈的宗教气息;相反,一种世俗的、底层的感觉,一种迷信状态,总是在烟火里环绕着。

真正的宗教并不完全依靠迷信支撑,相反,它总是由求知的主体来确立。

宗教离开了科学与思辨,也就开始变质。

④蒲松龄的书总由极多的矛盾交织,并不像一些研究者说的那么简单和纯粹。

他们说他是借说鬼道妖来刺贪刺腐。

其实他的兴趣分散得多,思想也芜杂得多。

比如对待官场,他的态度就有羡与嫉,有恨与鄙,更有些不可割舍的情结在。

他是一个迷信的人,而迷信,与我们现在讲的“宿命感”又有不同。

迷信是一种更简单的、更浅直的思维。

总之他是一个非常民间化、底层化、世俗化的文人。

他是个文章高手,但又仅仅是个乡下秀才。

他的境界还停留在乡间秀才的水平上,这又与他极高的文字技巧与修养不太相符。

⑤其实这现象古今皆同。

当今文场也是这样。

不少人在走“大俗大雅”的文路。

这样做不是深得文章之道的结果,而是囿于各种条件走不出自身屏障的缘故。

这样的道路也只能“大俗”,并由此获得自身的生命力。

但这样做到了极致,往往也只是第二流境界。

因为这样做其实只是“民族唱法”与“通俗唱法”的混合物。

而第一境界常常由“美声唱法”或“民族唱法”才能到达。

因为手法本身也需要一种纯粹性。

⑥蒲松龄之道,是松弛就便之道。

⑦我从浓浓的烟火气中,真实地感到了这位说狐的高手。

小桌冷清,冬天会格外艰苦。

想一想这里的寒夜,烛光跳跃,老先生勉强握住一支毛笔,写出自娱的文字。

一个失意的秀才如果没有自娱,简直就是要了他的命。

⑧从崂山的写作厢房再回头看淄博故居。

那里的陈设也像一个庙,那里面供的是蒲先生。

⑨有这样的屋与人,才有那样的文字。

这样的文字有别一种色彩。

乡间隐秘都从他的笔底透露,各等传闻也都由他转述。

他是一个民间故事的搜集者,也是一位整理者。

他在记录和整理的时候并不那么忠实。

因为他总顺着自己的心愿改写一二或大部。

好在那些传说的精神仍然完好地保留了,这又构成了他的文章之魂。

他的全部文字,其实正是以这样的民间魂魄来传世,来不灭。

⑩中国民间喜欢迷信。

如果想在民间畅通,一个文人就要装神弄鬼。

蒲松龄的可贵处是他并不装,而是真信鬼神,这又有了一份纯洁和简单。

他的故事的魅力,自此也就滋生出来。

这样,他既有了不平凡的一面,同时又有了民众喜欢的一面,二者得到了相当好的统一。

⑪《崂山道士》一篇流传甚广,也是他的作品中较易诠释的一篇。

故事生动,新鲜,而且发生在一个道教圣地,人们可以具体地指点言说,使之进一步地生动。

还有一篇《香玉》,就是写太清宫的白牡丹和耐冬变化成的仙女。

⑫我在崂山上看到了仙风道骨的人,他们就是道士。

蓝衣、黑冠、白袜,裹腿。

走路时双手轻甩,灵动生风,有些爽气。

看着看着想起了蒲松龄笔下那个又荒唐又不走运的年轻道士,心中一笑。

当年蒲翁真的在此定下了这个奇妙的传说吗?

不敢轻信。

不过他来过崂山,并多有流连,这大概是可以肯定的。

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中“烟火”与“烟火气”前后照应,使蒲松龄世俗化的文人形象得到了强化。

B.作者描绘寒夜烛光的创作场景,意在突出蒲松龄的成就得益于艰苦环境的磨炼。

C.结尾段中道士形象的对比,说明蒲松龄在创作小说时并不是一个忠实的记录者。

D.作者行文表达灵活多变,寓说理于形象描绘之中,读来具体可感,不枯燥乏味。

10.作者认为蒲松龄属于哪种境界,为什么?

请根据④⑤两段内容简要回答。

(5分)

11.如何理解“这样的文字有别一种色彩”?

(5分)

12.第⑤段提到,第一境界常常经由纯粹性的手法才能到达。

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结合具体的文艺作品说明理由。

(6分)

四、本大题共7小题,共26分。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22—27题。

另一种纪念碑

①现在,大凡到湘西凤凰县一游的人,都是为了沈从文先生而来的。

沈先生是凤凰人,沈先生的故居和墓地都在凤凰县城。

“一个士兵要不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

”沈先生没有战死在沙场。

其实,沈先生也没有回到故乡。

他遥远地死在一个叫做北京的喧嚣的大都市里。

当年,一个二十岁的士兵为旧生活所窒息,被新生活所感召,突然决定放下枪,拿起笔,要以文学闯天下,他所到的第一个城市就是北京。

这个一文不名的青年,在自己的文学梦中几乎冻饿而死,但这个顽强的青年终于在绝境中立定了脚跟,并且终于在文学的山冈上留下一片美丽的森林。

这个闯荡了世界的青年终于又死在北京。

回到故乡的不过是先生的骨灰。

②一段迂回的山路,一片逼仄的台地,一块自然坠落的石头,石头略微凿磨的平面上是沈先生的笔迹:

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

这些话和这石头面对着已经有些污浊了的沱江,一座旧石桥,和一些已经破旧不堪的吊脚楼。

在这些话和这石头背后的山坡上环绕着零乱却又茂密的草木。

沈先生的大部分骨灰撒进沱江了,只有几块骨由沈先生的孙子亲手埋在这石头下面的。

③沈先生在凤凰城里长到十五岁,而后从军,又在沅江、辰水之间浪迹五年。

此后,湘西的山水就再也关不住一个年轻人的心了。

可这二十年的人生成了沈先生文学创作的源泉,他那些所有最深沉最美好的文章,都是从湘西的江河里涌流出来的。

这个没有上过大学,没有留过洋,没有任何文凭学位的湘西赤子,竟然做成了一件伟业:

他用湘西的河水滋润了在一派酷烈的“西风”中枯萎断绝的中国诗魂。

有了他的《从文自传》,有了他的《湘行散记》,有了他的《边城》和《长河》,中国人枯叶一般飘零的诗情,终于又有了一片水意深沉的沃土。

再过许多个世纪,当人们回过头来打量中国传统文化分崩离析的过程,当人们辨别中国人的生命样式和别人有什么不同的时候,沈先生留下的这一片美丽的森林,是会叫人惊奇和赞叹的。

④大概是因为沈先生盎然不绝的诗意吧,他竟然在许多时候,在许多人那里被误解成是一位,而且仅仅是一位传统的“田园诗人”。

许多人把“美化落后”“诗化麻木”的批评放在他的名字上。

我一直不解的是,怎么会有这么深的误解和误读。

别人不懂也就罢了。

难道我们这些中国人也真的再也听不懂中国诗人的歌哭和咏叹了吗?

难道历史的风尘真的把我们埋葬得这么深这么重了吗?

以致我们竟然听不懂一个肝肠寸断的柔情诗人的悲鸣?

以致我们竟然看不见,在夕阳落照下的那样一种悲天悯地的大悲哀?

⑤“于是,我就在道尹衙门口平地上看到了一大堆肮脏血污的人头。

还有在衙门口鹿角上,辕门上,也无处不是人头。

”“我那时已经可以自由出门,一有机会就常常到城头上去看对河杀人。

每当人已杀过不及看那一砍时,便与其他小孩比赛眼力,一二三四屈指计数那一片死尸的数目。

”“但革命在我印象中不能忘记的,却只是关于杀戮那几千农民的几幅颜色鲜明的图画。

”(沈从文《辛亥革命的一课》)

⑥这个世界上可有一个摆满了人头和尸体的“世外桃源”吗?

而这些刻骨铭心的记忆,这“几幅颜色鲜明的图画”,是所有那些潮湿的吊脚楼,雾气迷蒙的河水和夜幕上闪烁的星星们的背景,所有那些妓女、船工、士兵和农民们的故事,都是在这样一种深重到叫人透不过气来的底色上描绘出来的。

走出湘西对于沈从文不仅仅是一次旅行,而是一种对新生活和新精神的追求,是一场再生。

这个秉承了新文化运动洗礼的湘西人,以全新的眼光看待自己和自己的家乡时,就诞生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这一片最深沉也最美丽的森林。

中国诗歌所最为崇尚的“神韵”和“意境”之美,在这片森林中流变成为一种不可分离的整体呈现。

这是中国诗的传统向现代散文文体一次最为成功的转变。

而①(充斥、弥漫)在这些美丽的文字背后的,是一种无处不在、无处不有的对于生命沉沦的大悲痛,和对于无理性的冷酷历史的厌恶。

在这肝肠寸断的痛惜的背后,是一种人的觉醒,是一种现代人格的建立。

⑦对此,沈先生自己说过一句肺腑之言:

“写它时,心中充满了不易表达的深刻悲痛!

”所谓“大音稀声”,所谓“有大美而不言”。

不像当时的一些作家们那般浅薄直露地“噫!

噫!

啊!

啊!

”,未必就不懂得痛苦,未必就没有深刻。

事实上,这正是沈从文先生不为潮流所动,独到而深沉的追求。

——一个能和时代风格相②(抗争、抗衡)而独立于世的作家必定是大家。

在当时那一派峻急、坚硬、浮躁的白话“国语”的主流中,沈从文的从容沉静和优美大度尤其显得殊途一致。

在沈从文诗意神话的长廊中,《边城》无疑是最精美的篇章。

那是关于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和一只狗的童话。

随着一幅幅或浓或淡的画面从眼前消失,在你整个的身心都得到深沉的舒展之后——慈祥的祖父去世了,健壮如小牛的天保淹死了,美丽的白塔坍塌了,姑娘的情人出走了,“也许永远不回来了”,善良天真的翠翠,在挣扎不脱的命运中再一次面临了母亲的悲剧,翠翠那一双“清明如水晶”的眸子,不得不“直面惨淡的人生”。

溪水依然在流,青山依然苍翠如烟,可是一个诗意的神话终于还是破灭了。

这个诗意神话的破灭虽无西方式的剧烈的戏剧性,但却有最地道的中国式的地久天长的悲凉。

如果说沈先生的文字流露出了某种“世外”的意味,那也是因为湘西这块土地一直是苗族和土家族世代杂居之地。

这是一块不曾被正统的儒家文化彻底同化的土地。

这块土地曾无数次对中原文化以死相拼,才保持了自己的“率真淳朴”“人神同在”和“悠然自得”。

也正是这一脉边缘的“异质文化”,成就了沈从文的独特。

也正因为这个产生于中国本土的独特性,又和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沈从文先生才有可能“自然而然”地完成对于中国诗歌的承接和转化。

⑧随着新文化运动狂飙突进的喧嚣声的远去,随着众声喧哗的“后殖民”时代的来临,沈从文沉静深远的无言之美正越来越显出超拔的价值和魅力,正越来越显示出一种难以被淹没被同化的对人类的贡献。

在世界性的文化大潮的交汇和吞没中,在难以言说的沉沦和阵痛中,这是一次边缘对于中心的拯救,这是一次弱势对于强势的胜利。

总会有那么一天,总会有越来越多的精神的成熟者,听懂了一个肝肠寸断的柔情诗人的咏叹。

总会有那么一天,总会有越来越多的纯美的寻觅者,读懂了一个悲悯的智者地久天长的书写。

⑨站在沈先生这块天然未凿的石碑面前,沈先生微含笑意的脸从斑斓的石纹中显现出来,有谁能读懂困顿在那些苍老的皱纹里的创痛和沧桑?

做为文学家的沈从文最终还是没有能走到底,来到新中国的沈先生,与大部分从“旧社会”过来的知名作家一样,在一片“旧社会的渣子”“新时代的落伍者”“腐朽的资产阶级”的谴责中,无奈地放下了手中的笔。

他的后半生虽然有《中国古代服饰研究》那样的煌煌巨著问世,但那已不是文学。

留在这里的这块石头,不过是一个跋涉者骤然止步的记录。

⑩其实,沈从文先生又何需一块石,何需一座山,何需一条河来为自己的不朽做纪念呢?

只要打开他的书,你就能走进他那一片无比深沉又无比美丽的森林。

让我们向这片森林深深地鞠躬吧!

22.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文中横线①②处,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A.充斥抗争B.弥漫抗衡

C.弥漫抗争D.充斥抗衡

23.文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