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506870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1.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docx

《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docx

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单项选择题]

1、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是()。

A.观察法

B.读书法

C.文献法

D.行动研究法

参考答案:

D

[单项选择题]

2、孔子要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是说在教学中要贯彻()。

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巩固性原则

参考答案:

D

参考解析:

由字面意思可知都是强调复习巩固的,所以说在教学中要贯彻巩固性原则。

[单项选择题]

3、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要求教学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A.因材施教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科学性和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

参考答案:

C

参考解析:

题干中的句子意为:

君子的教化是让人明白道理,只加以引导,而不去强迫别人服从;对待学生严格,但并不抑制其个性的发展;加以启发,而不将结论和盘托出。

这和启发式教学法是一致的。

[单项选择题]

4、“管理者既要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地影响个人,又要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区影响集体”,这一原则是()

A.全员激励原则

B.教管结合原则

C.协调一致原则

D.平行管理原则

参考答案:

D

[单项选择题]

5、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在自然状态下,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连续的观察,搜集研究对象的具体资料。

这种研究方法是()

A.实验法

B.观察法、

C.调查法

D.个案分析法

参考答案:

B

[单项选择题]

6、教师向学生展示实物等直观教具,或做示范性实验,使学生获得关于事物现象的感性认识,这种教学方法是()

A.参观法

B.实验法

C.演示法

D.练习法

参考答案:

C

[单项选择题]

7、“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某老师把学生回答的分12个馒头的计算板书出来:

12÷3=4(人),12÷2=6(人),12÷1=12(人),12÷0.5=24(人),这一做法体现了()。

A.巩固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参考答案:

C

[单项选择题]

8、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

A.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

B.讲授法、谈话法、启发法、演示法、练习法

C.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游戏法

D.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诵读法、练习法

参考答案:

A

[单项选择题]

9、教师根据教材特点创设一个有关的情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生动活泼地掌握知识,发展创造力的教学方法是()。

A.愉快教学法

B.情景教学法

C.尝试教学法

D.成功教学法

参考答案:

B

[单项选择题]

10、作为教学手段,参观属于()。

A.模拟直观

B.实物直观

C.语言直观

D.场景直观

参考答案:

B

[单项选择题]

11、在小学体育、音乐、美术等技能性比较强的课程中,运用得最多的一种教学方法是()。

A.实验法

B.练习法

C.实习法,

D.讨论法

参考答案:

B

[单项选择题]

12、下列关于教学方法的陈述中正确的是()。

A.教学方法就是教法

B.教学方法就是学法

C.教学方法就是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

D.教学方法包含教法、学法和教与学的方法

参考答案:

C

[单项选择题]

13、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是()。

A.探究学习

B.合作学习

C.自主学习

D.主动学习

参考答案:

B

[单项选择题]

14、“学不躐等”体现了()。

A.启发性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参考答案:

B

[单项选择题]

15、参观法与讲授法有机结合在一起,叫做()。

A.参观教学

B.教具教学

C.现场教学

D.感知教学

参考答案:

C

[单项选择题]

16、“长善救失”“教学相长”的教学思想是()中首先提出的。

A.《论语》

B.《孟子》

C.《学记》

D.《劝学篇》

参考答案:

C

[单项选择题]

17、教师根据教学任务要求.指导学生在校内外一定场所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和其他实践活动.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方法是()

A.实习法

B.指导法

C.实验法

D.滨示法

参考答案:

A

[多项选择题]

18、苏格拉底的教学法包括()。

A.定义

B.思索

C.苏格拉底讽刺

D.助产术

E.启发

参考答案:

A,C,D

参考解析:

苏格拉底提倡争辩的教学法,教学过程分为三步:

苏格拉底讽刺、定义、助产术。

[多项选择题]

19、以实际操作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

A.参观法

B.演示法

C.实验法

D.实习法

E.练习法

参考答案:

C,D,E

[多项选择题]

20、讲授技能之所以得到广泛的运用,是由于它具有如下特点()。

A.信息传递的单向性

B.知识传授的系统性

C.老师主体的权威性

D.时间运用的高效性

E.学生主体的权威性

参考答案:

A,B,D

[多项选择题]

21、为推进素质教育,教育部曾发文倡导的新的教学方法主要是()。

A.愉快教学法

B.情景教学法

C.尝试教学法

D.成功教学法

E.程序教学法

参考答案:

A,B,C,D

更多内容请访问《睦霖题库》微信公众号

[判断题]

22、启发式是一种教学方法。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启发式与注入式是两种根本对立的教学指导思想,而不是某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

[判断题]

23、范例导人多用在德育课和技能操作课的教学中。

参考答案:

[判断题]

24、教学中的启发不是让学生自发地看,而是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地观察,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把握事物的特征。

参考答案:

[判断题]

25、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是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服务的。

参考答案:

[判断题]

26、教学研究课题一般来自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遇到的问题。

参考答案:

[判断题]

27、教学方法是联系教师教与学生学的重要纽带。

参考答案:

[判断题]

28、为了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更为形象的感知,教学中可以多采用参观法。

参考答案:

[填空题]

29课堂实录: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张老师:

“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你是如何验证的?

生1:

我是这样比的(边说边演示,用三角板上的直角与正方形的四个角一一比较)。

张老师:

都是这样比的吗?

学生显然没有完全明白老师的意思,异口同声地回答:

是的。

教师注意到只有两个学生(生2、生3)没有随声附和。

就追问了一句:

绝大部分同学认为要比四次,你们认为呢?

生2:

只要比两次就行了。

张老师:

怎么比?

生2:

(边演示边讲解)先把正方形对折,然后再用三角板上的直角与正方形的两个角比较。

生3:

我只要比一次就行了。

教师让生3操作给大家看。

生3:

把正方形先横着对折一次,再竖着对折~次。

原来四个角就全部重在一起了,所以只要比一次就行了。

在随后动手验证“正方形每条边都相等”时,学生很自然地就想到分别沿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对折,把四条边折到一起去,看是不是完全重合。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启发学生思考,采用多种方法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张老师在教学中使用了什么教学方法?

参考答案:

张老师使用的教学方法是问答法,即以问题为载体贯穿教学过程,使学生在设问和释问的过程中萌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和欲望,进而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自主学习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问题教学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判断题]

30、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教学原则就是教学规律。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但是教学原则不同于教学规律,教学规律是客观规律,人们只能发现、掌握教学规律,却不能制定教学规律,而教学原则是人们在认识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制定的基本准则,它反映教学规律。

[单项选择题]

31、一位教师在教一年级学生学习“两数相差多少的应用题”一课时,为了让小朋友们能够亲身感受和体会到老师教给他们的“比”的方法是可靠的,于是利用一年级学生爱唱爱跳和对比赛等具有奖励性质的活动感兴趣的性格特征设计了一个问题情境,下面是这一情境的课堂教学实录。

老师指定7个女生、3个男生到台前唱儿歌激发学生的兴趣老师:

他们唱的好不好?

学生:

好!

老师:

男生和女生哪个组的声音大?

学生:

女生声音大!

老师:

同学们知不知道为什么女生的声音大?

学生:

女生人多(学生凭直觉感受到)。

老师:

是吗?

那么女生比男生多多少呢?

学生:

(部分学生已经很快说出女生比男生多4人,还有大多数同学在用不同的方法计算)老师:

(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计算,随后提问)你是怎么知道是4的?

学生:

比的(学生说出自己比的方法)老师:

大家用比的方法做得对不对呢?

我们来一块比一下(让男生和女生成对依次坐回原位,最后只剩下4个女生)材料中这位老师运用了哪一种教学原则?

()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参考答案:

B

[多项选择题]

32、教学生识字有很多技巧,有一位教师告诉学生如何区别“买卖”两个字时说:

“多了就卖,少了就买。

”学生很快就记住了这两个字。

还有的学生把“干燥”写成“干躁”,把“急躁”写成“急燥”,老师就教学生记住:

“干燥防失火,急躁必跺足。

”从此以后,学生对这两个字再也不混淆了。

这些教法有何可取之处?

()

A.让学生学会掌握事物之间的联系

B.让学生学会开动脑筋

C.让学生学会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

D.让学生学会意义识记

参考答案:

A,B,C,D

[多项选择题]

33、目前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常用的直观感知的方法包括()。

A.演示法

B.参观法

C.讨论法

D.谈话法

参考答案:

A,B

[多项选择题]

34、《学记》体现的教学原则有()。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参考答案:

B,C

[多项选择题]

35、语文课上,老师要求学生用“活泼”一词造句,学生甲站起来说:

“李华同学在体育课上表现很活泼”。

老师点评道:

“很好”。

学生乙站起来说:

“河里的水很活泼”。

老师沉吟了一会,点评说:

“说水活泼不合适,这个句子不贴切”。

学生乙狐疑地坐下了。

你认为这位教师的做法有何不妥之处?

()

A.限制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B.没有敏锐的捕捉教育细节

C.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D.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参考答案:

A,B,C

[单项选择题]

36、出示句型1师:

请同学们将黑板上的这些关键词以句型1造句,大家先在小组里进行练习。

(学生按座位以四人为一组开始练习句型,学生各自根据要求,将黑板上的名字说一遍。

十分钟后……)师:

好,停。

××同学,你来说第一句。

……(随机抽取学生逐一汇报练习结果)这位老师旨在运用哪一种学习方式?

()

A.实践学习

B.合作学习

C.探究学习

D.网络学习

参考答案:

B

[多项选择题]

37、教学生识字有很多技巧,有一位教师告诉学生如何区别“买卖”两个字时说:

“多了就卖,少了就买。

”学生很快就记住了这两个字。

还有的学生把“干燥”写成“干躁”,把“急躁”写成“急燥”,老师就教学生记住:

“干燥防失火,急躁必跺足。

”从此以后,学生对这两个字再也不混淆了。

教师在选取教学方法时有何依据?

()

A.依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

B.依据教学内容特点选择教学方法

C.根据学生实际特点选择教学方法

D.依据教师的自身素质选择教学方法

参考答案:

A,B,C,D

[单项选择题]

38、教学生识字有很多技巧,有一位教师告诉学生如何区别“买卖”两个字时说:

“多了就卖,少了就买。

”学生很快就记住了这两个字。

还有的学生把“干燥”写成“干躁”,把“急躁”写成“急燥”,老师就教学生记住:

“干燥防失火,急躁必跺足。

”从此以后,学生对这两个字再也不混淆了。

你认同该教师的这种做法吗?

()

A.认同

B.不认同

参考答案:

A

[多项选择题]

39、一位教师在教一年级学生学习“两数相差多少的应用题”一课时,为了让小朋友们能够亲身感受和体会到老师教给他们的“比”的方法是可靠的,于是利用一年级学生爱唱爱跳和对比赛等具有奖励性质的活动感兴趣的性格特征设计了一个问题情境,下面是这一情境的课堂教学实录。

老师指定7个女生、3个男生到台前唱儿歌激发学生的兴趣老师:

他们唱的好不好?

学生:

好!

老师:

男生和女生哪个组的声音大?

学生:

女生声音大!

老师:

同学们知不知道为什么女生的声音大?

学生:

女生人多(学生凭直觉感受到)。

老师:

是吗?

那么女生比男生多多少呢?

学生:

(部分学生已经很快说出女生比男生多4人,还有大多数同学在用不同的方法计算)老师:

(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计算,随后提问)你是怎么知道是4的?

学生:

比的(学生说出自己比的方法)老师:

大家用比的方法做得对不对呢?

我们来一块比一下(让男生和女生成对依次坐回原位,最后只剩下4个女生)这种教学方法有何优势?

()

A.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B.引起学生的思维兴奋

C.通过启发让学生一步步获取新知

D.通过归纳使知识系统化、科学化,有利于学生准确地掌握知识

参考答案:

A,B,C,D

[单项选择题]

40、一位教师在教一年级学生学习“两数相差多少的应用题”一课时,为了让小朋友们能够亲身感受和体会到老师教给他们的“比”的方法是可靠的,于是利用一年级学生爱唱爱跳和对比赛等具有奖励性质的活动感兴趣的性格特征设计了一个问题情境,下面是这一情境的课堂教学实录。

老师指定7个女生、3个男生到台前唱儿歌激发学生的兴趣老师:

他们唱的好不好?

学生:

好!

老师:

男生和女生哪个组的声音大?

学生:

女生声音大!

老师:

同学们知不知道为什么女生的声音大?

学生:

女生人多(学生凭直觉感受到)。

老师:

是吗?

那么女生比男生多多少呢?

学生:

(部分学生已经很快说出女生比男生多4人,还有大多数同学在用不同的方法计算)老师:

(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计算,随后提问)你是怎么知道是4的?

学生:

比的(学生说出自己比的方法)老师:

大家用比的方法做得对不对呢?

我们来一块比一下(让男生和女生成对依次坐回原位,最后只剩下4个女生)这位老师采取了哪一种教学方法?

()

A.讲授法

B.读书指导法

C.演示法

D.谈话法

参考答案:

D

[多项选择题]

41、根据材料回答下题:

记得刚毕业那一年,我接手的这个年级重新分班,一个叫小佳的孩子,异常调皮,分给谁都不要。

安排到我们班时,我想:

不就一个孩子吗,不信凭我的热情转化不了他。

于是,我就接了下来。

没想到还不到一个月,这个小孩的“威力”就显示出来了,迟到、旷课、不完成作业、欺负同学……在屡次叫到办公室谈话、说教失去效果后,我再也忍不住了,决定到他家去一趟,准备让他的父母教训他一顿。

可到他家意外地发现他在屋外打扫庭院,见到我,他吃了一惊,但还是喊了一声“老师好”后,跑到屋里。

在同他父母交谈时,我了解到,由于家庭贫困,父母每天早出晚归,疏于教导,因此让孩子养成了一些坏习惯,但这孩子在家里还挺懂事,也能帮家里干活。

于是,我把要来告状的话收了回来。

回到班级后,我告诉学生们:

“昨天老师到了小佳家里,今天,要表扬小佳同学两点:

一是讲礼貌,见到老师能主动问好;二是能帮家里于活。

希望同学们能向小佳同学学习,也希望小佳同学能让大家找到更多的优点。

”随后,我又安排他负责班级的卫生工作,并对他的尽职尽责及时给予表扬。

再往后,他在课堂上认真多了。

有一天居然拿了一道题来请教。

一学年后,他已经是老师的得力助手,成绩也升到了中等。

根据这则材料,你认为下列哪些班级管理方法是合理的?

()

A.定位班级管理基凋,抓准班级情感支点

B.了解学生的个性心理,使班级管理做到有的放矢

C.对于犯错误学生的管理应该讲究方法

D.制定严厉的班级管理制度

参考答案:

A,B,C

[多项选择题]

42、根据材料回答下题:

记得刚毕业那一年,我接手的这个年级重新分班,一个叫小佳的孩子,异常调皮,分给谁都不要。

安排到我们班时,我想:

不就一个孩子吗,不信凭我的热情转化不了他。

于是,我就接了下来。

没想到还不到一个月,这个小孩的“威力”就显示出来了,迟到、旷课、不完成作业、欺负同学……在屡次叫到办公室谈话、说教失去效果后,我再也忍不住了,决定到他家去一趟,准备让他的父母教训他一顿。

可到他家意外地发现他在屋外打扫庭院,见到我,他吃了一惊,但还是喊了一声“老师好”后,跑到屋里。

在同他父母交谈时,我了解到,由于家庭贫困,父母每天早出晚归,疏于教导,因此让孩子养成了一些坏习惯,但这孩子在家里还挺懂事,也能帮家里干活。

于是,我把要来告状的话收了回来。

回到班级后,我告诉学生们:

“昨天老师到了小佳家里,今天,要表扬小佳同学两点:

一是讲礼貌,见到老师能主动问好;二是能帮家里于活。

希望同学们能向小佳同学学习,也希望小佳同学能让大家找到更多的优点。

”随后,我又安排他负责班级的卫生工作,并对他的尽职尽责及时给予表扬。

再往后,他在课堂上认真多了。

有一天居然拿了一道题来请教。

一学年后,他已经是老师的得力助手,成绩也升到了中等。

这位教师运用了哪些教育方法?

()

A.谈话法

B.演示法

C.参观法

D.表扬与奖励法

参考答案:

A,D

[判断题]

43、循序渐进原则就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循序渐进原则不仅要遵循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还要注重学生身心发展和知识内在结构的顺序。

[判断题]

44、道尔顿制教学法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才能。

参考答案:

[判断题]

45、一节课成败的基本标准是看教学方法是否得当。

参考答案:

[判断题]

46、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

参考答案:

[判断题]

47、教学原则贯穿于各项教学活动之中,它的正确和灵活运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参考答案:

[填空题]

48课堂实录: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张老师:

“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你是如何验证的?

生1:

我是这样比的(边说边演示,用三角板上的直角与正方形的四个角一一比较)。

张老师:

都是这样比的吗?

学生显然没有完全明白老师的意思,异口同声地回答:

是的。

教师注意到只有两个学生(生2、生3)没有随声附和。

就追问了一句:

绝大部分同学认为要比四次,你们认为呢?

生2:

只要比两次就行了。

张老师:

怎么比?

生2:

(边演示边讲解)先把正方形对折,然后再用三角板上的直角与正方形的两个角比较。

生3:

我只要比一次就行了。

教师让生3操作给大家看。

生3:

把正方形先横着对折一次,再竖着对折~次。

原来四个角就全部重在一起了,所以只要比一次就行了。

在随后动手验证“正方形每条边都相等”时,学生很自然地就想到分别沿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对折,把四条边折到一起去,看是不是完全重合。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启发学生思考,采用多种方法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这种教学方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参考答案:

问答法的原则有:

①适时原则;②因材施教;③反馈强化。

[判断题]

49、只要运用正面说服的教育方法,一切学生都能教育好,因此,反对纪律处分等强制性的方法。

参考答案:

[判断题]

50、实践性较强的教材内容、难度较大的内容以及初步概念的引入课。

不适宜用尝试教学法。

参考答案:

[判断题]

51、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参考答案:

[判断题]

52、教师通过复习已有的知识,从中引出新知识的导入方法是复习导入。

参考答案:

[判断题]

53、教学中不能为直观而直观。

参考答案:

[判断题]

54、愉快教学法是上海特级教师倪谷音首先倡导的。

参考答案:

[判断题]

55、参观法是把学生带到自然和社会现实的环境中去观察事物和现象的一种教学方法。

参考答案:

[判断题]

56、教学媒体只能扩展或代替教师的部分作用。

参考答案:

[判断题]

57、运用练习法就是让学生多做各种类型的试题。

参考答案:

[判断题]

58、教学方法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

参考答案:

[判断题]

59、直观教具可分为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三类。

参考答案:

[判断题]

60、教学口语的语速要适当高于一般人际交往口语的语速。

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参考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