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余杭中学富阳新登中学临安昌化中学学年高三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512713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156.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中学富阳新登中学临安昌化中学学年高三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中学富阳新登中学临安昌化中学学年高三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中学富阳新登中学临安昌化中学学年高三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中学富阳新登中学临安昌化中学学年高三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中学富阳新登中学临安昌化中学学年高三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中学富阳新登中学临安昌化中学学年高三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中学富阳新登中学临安昌化中学学年高三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中学富阳新登中学临安昌化中学学年高三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中学富阳新登中学临安昌化中学学年高三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中学富阳新登中学临安昌化中学学年高三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中学富阳新登中学临安昌化中学学年高三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中学富阳新登中学临安昌化中学学年高三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中学富阳新登中学临安昌化中学学年高三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中学富阳新登中学临安昌化中学学年高三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中学富阳新登中学临安昌化中学学年高三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中学富阳新登中学临安昌化中学学年高三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中学富阳新登中学临安昌化中学学年高三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中学富阳新登中学临安昌化中学学年高三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中学富阳新登中学临安昌化中学学年高三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中学富阳新登中学临安昌化中学学年高三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中学富阳新登中学临安昌化中学学年高三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中学富阳新登中学临安昌化中学学年高三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杭州市余杭中学富阳新登中学临安昌化中学学年高三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中学富阳新登中学临安昌化中学学年高三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中学富阳新登中学临安昌化中学学年高三期中联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联考

高三年级化学学科试题

考生须知:

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密封区内填写班级、学号、姓名、试场座位号;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N14O16Na23Mg24Al27S32Cl35.5K39Fe56Ag108Cu64Mn55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第1—8小题,每小题2分,第9—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0分)

1.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今夏,我国许多地方出现了旱情,缓解旱情措施之一是用碘化银进行人工增雨

B.石英砂可以用于制取高纯度的硅,硅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常用材料

C.利用太阳能、风能和氢能等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有利于实现“低碳经济”

D.加酶洗衣粉去除蛋白质、油渍效果很好,可以用来洗涤毛织品、棉织品及化纤织品

2.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46g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个数为3NA

②常温下,4gCH4含有NA个C-H共价键

③10mL质量分数为98%的H2SO4,加水至100mL,H2SO4的质量分数为9.8%

④标准状况下,5.6L四氯化碳含有的分子数为0.25NA

⑤25℃时,pH=12的1.0LNaClO溶液中水电离出的OH-的数目为0.01NA

⑥0.lmol·L-1Na2CO3溶液中含有0.1NA个CO32-

⑦1molNa2O2与水完全反应时转移电子数为2NA

A.③⑥⑦   B.①②⑤C.①②④D.④⑤⑥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烯和聚乙烯都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B.淀粉和纤维素都可以作为工业上生产葡萄糖的原料

C.油脂的水解反应,都是皂化反应

D.蔗糖是高分子化合物,其水解产物能发生银镜反应

4.澳大利亚科学家发现了纯碳新材料“碳纳米泡沫”,每个泡沫含有约4000个碳原子,直径约6到9nm,在低于-183℃时,泡沫具有永久磁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碳纳米泡沫”与石墨互为同位素

B.把“碳纳米泡沫”分散到适当的溶剂中,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C.“碳纳米泡沫”是一种新型的碳化合物

D.“碳纳米泡沫”和金刚石的性质相同

5.下列实验或操作正确的是()

A.实验I:

制氨气B.实验II:

蒸发、浓缩、结晶

C.实验III:

配制1∶1的稀硫酸

D.实验IV:

标准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Na2SO3溶液

X

Y

Z

W

6.X、Y、Z、W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图所示,

其中X与W的质子数之和为21,由此可知(  )

A.X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2周期、第VA族

B.Y的氢化物(H2Y)不稳定,100℃以上即可分解

C.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一种强碱D.W的非金属性比Y的非金属性弱

7.实验室中某些气体的制取、收集及尾气处理装置如图所示(省略夹持和净化装置)。

仅用此装置和表中提供的物质完成相关实验,最合理的选项是()

选项

a中物质

b中物质

c中收集气体

d中物质

A

浓氨水

CaO

NH3

H2O

B

浓硫酸

浓盐酸

HCl

NaOH溶液

C

稀硝酸

Cu

NO2

H2O

D

浓盐酸

MnO2

Cl2

NaOH溶液

8.在下列各溶液中,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强碱性溶液中:

K+、Al3+、Cl-、SO42-

B.由水电离产生的H+浓度为1×10-13mol·L-1的溶液中,Na+、K+、Cl-、HCO3-

C.强碱性的溶液中:

CO32-、Na+、AlO2-、NO3-

D.酸性溶液中:

Fe2+、Al3+、NO3-、I-

9.下列图像表达正确的是()

A.浓硫酸的稀释B.过量的盐酸与C.氢气与氧气反应中的D.微粒电子数

等量的锌粉反应能量变化

10.类比(比较)是研究物质性质的常用方法之一,可预测许多物质的性质。

但类比是相对的,不能违背客观实际。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e能置换硫酸铜溶液的铜;则Na也能置换硫酸铜溶液的铜

B.CaC2能水解:

CaC2+2H2O==Ca(OH)2+C2H2↑;

则Al4C3也能水解:

Al4C3+12H2O==4Al(OH)3↓+3CH4↑

C.工业上电解熔融MgCl2的制取金属镁;则也可以用电解熔融AlCl3的制取金属铝

D.CO2与Na2O2反应生成Na2CO3和O2;则SO2与Na2O2反应生成Na2SO3和O2

11.向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7.6molNO和3.8molO2,发生如下反应:

①2NO(g)+O2(g)

2NO2(g)

②2NO2(g)

N2O4(g)

测得NO2和N2O4的浓度变化如图所示,0~10min维持容器温度为T1℃,10min后升高并维持容器的温度为T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前5min反应的平均速率v(N2O4)=0.18mol·L-1·s-1

B.T1℃时反应②的化学平衡常数K=0.6

C.反应①、②均为吸热反应

D.若起始时向该容器中充入3.6molNO2和2.0molN2O4,T1℃达到平衡时,N2O4的转化率为10%

12.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SO2通入酸性KMnO4溶液,褪色:

2MnO

+4H++5SO2===2Mn2++5SO42-+2H2O

B.氯化铝溶液通入过量氨水:

Al3++4OH-=AlO2-+2H2O

C.NH4HSO3溶液与足量的NaOH溶液混合加热:

NH4++HSO3-+2OH-

NH3+SO32-+2H2O

D.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

Ca2++2ClO-+H2O+CO2=CaCO3↓+2HClO

13.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A.图甲表示向CH3COOH溶液中逐步加入CH3COONa固体后,溶液pH的变化

B.图乙表示向醋酸溶液中加水时其导电性变化,则CH3COOH溶液的pH:

a>b

C.图丙表示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焓变

D.图丁表示将等量的NO2加入到体积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不同温度下分别发生反应:

2NO2(g)

N2O4(g)£¬Ïàͬʱ¼äºó²âµÃNO2º¬Á¿µÄÇúÏߣ¬Ôò¸Ã·´Ó¦µÄ¡÷H<0

14.利用右图所示装置(电极均为惰性电极)可吸收SO2,并

用阴极排出的溶液吸收NO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为直流电源的负极

B.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HSO

+2H++e-===S2O

+2H2O

C.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SO2+

2H2O-2e-===SO42-+4H+

D.电解时,H+由阴极室通过阳离子交换膜到阳极室

15.已知25℃,醋酸、次氯酸、碳酸、亚硫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醋酸

次氯酸

碳酸

亚硫酸

电离平衡常数

Ka=1.75×10-5

Ka=2.98×10-8

Ka1=4.30×10-7Ka2=5.61×10-11

Ka1=1.54×10-2Ka2=1.02×10-7

A.25℃,等物质的量浓度的CH3COONa、NaClO、Na2CO3和Na2SO3四种溶液中,碱性最强的是Na2CO3

B.将0.1mol·L-1的醋酸加水不断稀释,所有离子浓度均减小

C.少量的SO2通入Ca(ClO)2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SO2+H2O+Ca2++2ClO-=CaSO3↓+2HClO

D.少量CO2通入NaClO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O2+H2O+2ClO-=CO32-+2HClO

16.某强酸性溶液X中可能含有Fe2+、A13+、NH4+、CO32―、SO32―、SO42―、C1―中的若干种,现取X溶液进行连续实验,实验过程及产物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中肯定存在

Fe2+、NH4+、SO42―B.溶液E和气体F不能发生化学反应

C.X中肯定不存在CO32―、SO32―、C1―D.沉淀I是A1(OH)3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二、填空题

17.(8分)A、B、C、D、E、X为中学常见物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未注明)。

请根据题中信息回答问题。

(1)若A为单质,E为白色难溶物且既能溶于盐酸又能溶于C溶液,则

①D与X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常温下pH=10的C溶液与D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大(填C或D)。

(2)若A为离子化合物,B为不溶于碱的白色难溶物,E与水反应生成的浓溶液G遇C有白烟产生,则

①A的化学式为▲;

②等物质的量浓度的G溶液与C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液中的质子守恒式为:

▲。

(用微粒浓度表示)

18.(11分)用二氧化氯(ClO2)新型净水剂替代传统的净水剂Cl2,对淡水进行消毒是城市饮用水处理的新技术。

(1)已知ClO2在水处理过程中被还原为Cl-。

若以单位质量的氧化剂所得到的电子数来表示消毒效率,则ClO2、Cl2两种消毒剂的消毒效率较大的是哪种▲。

(填化学式)

(2)ClO2的制备方法:

①工业上可用Cl2氧化NaClO2溶液制取ClO2。

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②实验室通常以NH4Cl、盐酸、NaClO2(亚氯酸钠)为原料制备ClO2的流程如下:

推测溶液X为▲。

(3)ClO2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实验室通常用NaOH溶液来吸收ClO2,以减少环境污染。

若实验时需要450mL4mol/L的NaOH溶液,则配制时,需要用托盘天平称取NaOH的质量为▲g,所使用的仪器除托盘天平、胶头滴管、玻璃棒外,还必须有▲。

配制该溶液时,下列操作会使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填字母)

A.称量固体时动作缓慢

B.容量瓶未干燥立即用来配制溶液

C.NaOH固体溶解后立刻转移

D.在容量瓶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E.定容后摇匀,发现液面降低,又补加少量水,重新达到刻度线

19.(14分)2013年雾霾天气多次肆虐我国中东部地区。

其中,汽车尾气和燃煤尾气是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之一。

(1)CO2是大气中含量最高的一种温室气体,控制和治理CO2是解决温室效应的有效途径。

目前,由CO2来合成二甲醚已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其化学反应是:

2CO2(g)+6H2(g)

CH3OCH3(g)+3H2O(g)△H>0。

①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②判断该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体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A.容器中密度不变B.单位时间内消耗2molCO2,同时消耗1mol二甲醚

C.v(CO2):

v(H2)=1:

3D.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2)汽车尾气净化的主要原理为:

2NO(g)+2CO(g)

2CO2(g)+N2(g)

在密闭容器中发生该反应时,c(CO2)随温度(T)、催化剂的表面积(S)和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

据此判断:

①该反应的ΔH▲0(选填“>”、“<”)。

②当固体催化剂的质量一定时,增大其表面积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若催化剂的表面积S1>S2,在右图中画出c(CO2)在T2、S2条件下达到平衡过程中的变化曲线。

(3)已知:

CO(g)+2H2(g)

CH3OH(g)△H=-akJ•mol-1。

①经测定不同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如下:

温度(℃)

250

300

35

0

K

2.041

0.270

0.012

若某时刻、250℃测得该反应的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为c(CO)=0.4mol·L-1、c(H2)=0.4mol·L-1、c(CH3

OH)=0.8mol·L-1,则此时v正▲v逆(填“>”、“<”或“=”)。

②某温度下,在体积固定的2L的密闭容器中将1molCO和2molH2混合,测得不同时刻的反应前后压强关系如下:

时间(min)

5

10

15

20

25

30

压强比(P后/P前)

0.98

0.90

0.80

0.70

0.70

0.70

达到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

(4)液氨作为一种潜在的清洁汽车燃料已越来越被研究人员重视。

它在安全性、价格等方面较化石燃料和氢燃料有着较大的优势。

氨在燃烧实验中相关的反应有:

4NH3(g)+3O2(g)=2N2(g)+6H2O(l)△H1①

4NH

3(g)+5O2(g)=4NO(g)+6H2O(l)△H2②

4NH3(g)+6NO(g)=5N2(g)+6H2O(l)△H3③

请写出上述三个反应中△H1、△H2、△H3三者之间关系的表达式,△H1=▲。

(5)美国Simon

s等科学家发明了使NH3直接用于燃料电池的方法,其装置为用铂作为电极,加入KOH电解质溶液中,其电池反应为4NH3+3O2=2N2+6H2O

写出该燃料电池的正极反应式▲

20.(7分)NH4Al(SO4)2是食品加工中最为快捷的食品添加剂,用于焙烤食品中;NH4HSO4在分析试剂、医药、电子工业中用途广泛.(该题中指的室温是20。

C,Kw=1x10-14)请回答下列问题:

1)相同条件下,相等物质的量浓度的

NH4Al(SO4)2中c(NH4+)▲(填“=”、“>”“<”)NH4HSO4中c(NH4+)。

(2)如图1是0.1mol•L﹣1电解质溶液的pH随温度变化的图象。

①其中符合0.1mol•L﹣1NH4Al(SO4)2的pH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是▲(填写字母);

②室温时,0.1mol•L﹣1NH4Al(SO4)2中

2c(SO42﹣)﹣c(NH4+)﹣3c(Al3+)=▲mol•L﹣1(填数值)

(3)室温时,向100mL0.1mol•L﹣1NH4HSO4溶液中滴加0.1mol•L﹣1NaOH溶液,得到的溶液pH与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曲线如图2所示。

试分析图中a、b、c、d四个点,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在b点,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21.(14)

(1)小明在做“研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时,他取了两只试管,均加入4mL0.01mol/L的KMnO4酸性溶液和2mL0.1mol/LH2C2O4(乙二酸)溶液,振荡,A试管置于热水中,B试管置于凉水中,记录溶液褪色所需的时间。

①需要用▲来酸化KMnO4溶液,褪色所需时间tA▲tB(填“>”、“=”或“<”)。

②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式▲。

(2)实验室有瓶混有泥沙的乙二酸样品,小明利

用这个反应的原理来测定其含量,操作为:

①配制250mL溶液:

准确称量5.0g乙二酸样品,配成250mL溶液。

②滴定:

准确量取25.00mL所配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少量酸酸化,将0.1000mol·L-1KMnO4溶液装入▲(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进行滴定操作。

在实验中发现,刚滴下少量KMnO4溶液时,溶液迅速变成紫红色。

将锥形瓶摇动一时间后,紫红色慢慢消失;再继续滴加时,紫红色就很快褪色了。

请解释原因:

▲。

当▲,证明达到滴定终点。

③计算:

再重复上述操作2次,记录实验数据如下。

序号

滴定前读数(mL)

滴定后读数(mL)

1

0.00

20.10

2

1.00

20.90

3

0.00

22.10

则消耗KMnO4溶液的平均体积为▲mL,已知H2C2O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0,则此样品的纯度为▲。

④误差分析:

下列操作会导致测定结果偏高的是▲。

A.未用标准浓度的酸性KMnO4溶液润洗滴定管

B.滴定前锥形瓶有少量水

C.滴定前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D.不小心将少量酸性KMnO4溶液滴在锥形瓶外

E.观察读数时,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

22.(8分)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实验探究铜的常见

化学性质,过程设计如下。

提出猜想:

问题1:

铁和铜都有变价,一般情况下,正二价铁的稳定性小于正三价的铁,正一价铜的稳定性也小于正二价的铜吗?

问题2:

氧化铜有氧化性,能被H2、CO还原,它也能被氮的某种气态氢化物还原吗?

实验探究

Ⅰ.解决问题1取一定量制得的氢氧化铜固体,于坩埚中灼烧,当温度达到80~100℃得到黑色固体粉末;继续加热至1000℃以上,黑色粉末全部变成红色粉末氧化亚铜;取适量红色氧化亚铜粉末于洁净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或盐酸),得到蓝色溶液,同时观察到试管底部还有红色固体存在。

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回答问题。

(1)写出氧化亚铜与稀硫酸(或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从实验Ⅰ可得出的结论是▲

Ⅱ.解决问题2

设计如下装置(夹持装置未画出):

当氮的某种气态氢化物(X)缓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时,观察到氧化铜由黑色变成了红色,无水硫酸铜变成蓝色,生成物中还有一种无污染的气体Y;将X通入灼热的CuO燃烧管完全反应后,消耗0.01molX,测得B装置增重0.36g,并收集到0.28g单质气体Y。

(1)X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2)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学校班级姓名学号考试号座位号

……………………密…………………………………………封…………………………………线…………………………………

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联考

高三年级化学学科答题卷

一、选择题(第1-8小题,每小题2分,第9-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二、非选择题(共6个大题,共60分

17、(共8分)

(1)①_______________②

(2)①_______________②

18、(共11分)

(1)___________

(2)¢Ù_______________

¢Ú

(3)_________

19、(共14分)

(1)¢Ù____________

(2)¢Ù_________

¢Ú

 

(3)¢Ù______¢Ú

(4)____

(5)__

20、(共7分)

(1)___________(填“>”、“=”或“<”)

(2)①_________②

(3)______

21、(共13分)

(1)①__________(填“>”、“=”或“<”)

(2)¢Ú_______(填“酸式”或“碱式”)

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

22、(共7分)

Ⅰ、

(1)

(2)

Ⅱ、

(1)

(2)

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联考

高三年级化学学科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第1—8小题,每小题2分,第9—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D

B

B

B

A

D

B

C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D

C

D

C

D

C

A

A

17、(本题共8分)

18.(本题共11分)

(1)ClO2(2分)

(2)①2ClO2-+Cl2==ClO2+2Cl-(2分,方程式1分,双线桥1分)

②NaCl和NaOH溶液(2分,答对一个给1分)

(3)80.0(1分),500mL容量瓶、烧杯(2分,两个仪器各1分,容量瓶没有规格、有错别字都不给分),CD(2分)

19.(本题共14分)

(1)①略(1分)②B、D(2分,答对1个给1分,错选或多选不给分)

(2)①<(1分))

②(2分)

(3)①<(2分)②45%(2分)

(4)

(2分)(5)O2+2H2O+4e-=4OH-(2分)

20.(7分)

(1)<(1分)

(2)①A(1分)②10-3(或10-3—10-11)(2分)

(3)a(1分)(Na+)>c(SO42-)>c(NH4+>c(OH-)=c(H+)(2分)

21.(本题共13分)

(1)①硫酸(1分)<(1分)

②5H2C2O4+2MnO4-+6H+=10CO2↑+2Mn2++8H2O(2分)

(2)②酸式(1分)

反应中生成的Mn2+具有催化作用,所以随后褪色会加快(1分)

滴入最后一滴KMnO4溶液,锥形瓶内的颜色恰好变成浅紫红色,且半分钟内不不褪色(2分)

③20.00mL(1分)90.00%(2分)

④ACD(2分,答对2个给1分,多选不给分)

22.(本题共7分)

Ⅰ.

(1)Cu2O+2H+=Cu2++Cu+H2O(2分)

(2)高温时,+1价的铜比+2价的铜稳定;溶液中,+2价的铜比+1价的铜稳定

(2分)

Ⅱ(

1)32克/摩尔(1分)

(2)2CuO+N2H4=2Cu+N2↑+2H2O(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