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红岭中学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512857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08.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深圳市红岭中学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广东省深圳市红岭中学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广东省深圳市红岭中学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广东省深圳市红岭中学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广东省深圳市红岭中学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广东省深圳市红岭中学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答案+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广东省深圳市红岭中学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答案+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广东省深圳市红岭中学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答案+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广东省深圳市红岭中学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答案+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广东省深圳市红岭中学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答案+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广东省深圳市红岭中学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答案+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广东省深圳市红岭中学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答案+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广东省深圳市红岭中学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答案+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广东省深圳市红岭中学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答案+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广东省深圳市红岭中学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答案+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深圳市红岭中学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答案+解析.docx

《广东省深圳市红岭中学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深圳市红岭中学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答案+解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东省深圳市红岭中学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答案+解析.docx

广东省深圳市红岭中学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答案+解析

广东省深圳市红岭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理综

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细胞的线粒体内膜蛋白质与脂质的比值小于外膜

B.由纤维素组成的细胞骨架与细胞形态的维持有关

C.质壁分离复原后的细胞,其细胞液浓度等于外界溶液浓度

D.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是以细胞代谢为基础的

【答案】D

【解析】

【分析】

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其中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是因为在线粒体的内膜上含有大量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功能越复杂的膜结构,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就越多。

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液泡逐渐变大,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既发生了质壁分离复原,但由于细胞壁的伸缩性较小,所以即便是外界溶液浓度一直小于细胞液浓度,细胞也不会一直吸水使体积增大,故质壁分离复原后的细胞,其细胞液浓度不一定等于外界溶液浓度。

【详解】线粒体内膜功能比其外膜功能复杂,因而其内膜中蛋白质与脂质的比值高于外膜,A错误;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B错误;处于质壁分离复原平衡状态的细胞,水分子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但是细胞液的浓度不一定与外界溶液浓度相同,也可能大于外界溶液,因为细胞壁的保护作用,不能继续吸收水分而已,C错误;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细胞代谢是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基础,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的结构和功能适应观,对于质壁分离复原后细胞液浓度和外界溶液浓度的比较是易错点。

2.在狐群中,有一伴性的复等位基因系列,包括BA:

灰红色,B:

野生型呈蓝色,b:

巧克力色,它们之间的显性是完全的,次序是BA>B>b。

基因型BAb的狐的皮毛呈灰红色,可使有时在它们的皮毛上也会出现巧克力色的斑点,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某些细胞中染色体区段缺失可能是导致灰红色皮毛中出现巧克力斑点的原因

B.某些细胞中基因隐性突变可能是导致灰红色皮毛中出现巧克力斑点的原因

C.选择巧克力色的雌狐和蓝色的雄狐交配,可验证控制皮毛颜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D.狐群中,控制体色的基因型有12种,表现型有3种,雌狐中的纯合子有3种基因型

【答案】D

【解析】

【分析】

基因型BAb的狐的皮毛呈灰红色。

可使有时在它们的某些羽毛上出现了巧克力斑点,可能是在形成巧克力斑点性状相关的细胞中,带有显性基因BA的染色体区段缺失,使隐性基因表达所致,也可能是BA基因发生了突变,BA突变成了b,使部分形成羽毛的细胞变成bb基因型,而表现为巧克力斑点性状。

【详解】在形成巧克力斑点性状相关的细胞中,带有显性基因BA的染色体区段缺失,使隐性基因表达的性状显示出来,A正确;与形成该性状相关的细胞中,BA基因发生了突变,BA突变成了b,使部分形成毛色的细胞变成bb基因型,而表现为巧克力斑点性状,B正确;已知该性状是由伴性的复等位基因控制的,选择巧克力色的雌狐和蓝色的雄狐进行交配实验,可验证控制皮毛颜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C正确;因为该性状是伴性遗传的复等位基因,雌性中有三种纯合子(XBAXBA、XBXB、XbXb)和三种杂合子(XBAXB、XBAXb、XBXb),雄性中有三种纯合子(XBAY、XBY、XbY),故狐群中的体色基因型有九种,D错误。

故选D。

3.2017年,三个美国科学家揭秘生命的“生物钟”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奖。

人体除了人脑主生物钟外,还存在肝脏、胰腺等局部生物钟,如肝脏生物钟能影响肝糖原的分解。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与生物节律控制有关的中枢存在于脑干中,该结构还具有分泌功能

B.糖尿病的发生可能与维持血糖平衡的肝脏生物钟失调有关

C.活跃在人脑中的主生物钟基因不存在于肝脏、胰腺等组织细胞中

D.若小鼠肝脏生物钟基因被敲除,小鼠一定会出现高血糖

【答案】B

【解析】

【分析】

人体的各项调节中,大脑皮层是最高级中枢;小脑是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下丘脑调节体温、水分和血糖平衡,还与生物节律的控制有关,脑干是维持呼吸的中枢。

【详解】A.生物节律控制有关的中枢在下丘脑,A错误;

B.糖尿病的发生是由于血糖调节能力减弱,肝脏生物钟能影响肝糖原的分解,因此糖尿病的发生可能与维持血糖平衡的肝脏生物钟失调有关,B正确;

C.基因是选择性表达的,活跃在人脑中的生物钟基因在肝脏、胰腺等组织细胞中也存在,C错误;

D.肝脏生物钟能影响肝糖原的分解,肝糖原分解产生葡萄糖并分泌到血液中,若小鼠肝脏生物钟基因被敲除,则肝糖原无法分解,因此小鼠会出现低血糖,D错误。

【点睛】本题侧重考查学生识记能力,中枢神经系统中有众多的神经中枢,分别管理着机体不同的器官,学习时要注意准确记忆,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对各选项综合分析。

4.下列关于种群数量的变化、群落的结构和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A.稳定型种群的数量不可能低于K值

B.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的过程中,在达到K值之前就是呈“J”型增长

C.近岸区和湖心区生物分布的差异,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

D.演替过程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一直逐渐增加

【答案】C

【解析】

稳定型种群的数量维持在一个平衡的水平,有可能低于K值,A错误;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的过程中,在达到K/2值之前类似于“J”型增长,B错误;近岸区和湖心区生物分布的差异,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C正确;演替过程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逐渐增加,然后维持稳定,D错误。

5.金链花由于受到能分泌细胞分裂素类似物的病原体的侵袭,侧芽生长失控,形成大量分支,称为“扫帚病”。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现象说明细胞分裂素能解除植物的顶端优势

B.该病原体分泌的是一种能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植物激素

C.侧芽生长失控是因为该部位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比值增大

D.正常生长的金链花侧芽生长受抑制是因为生长素含量不足

【答案】A

【解析】

由题意知,病原体侵入金链花,产生细胞分裂素类似物,促进侧芽发育,说明明细胞分裂素能解除植物的顶端优势,A正确;植物激素有植物自身产生,病原体分泌的细胞分裂素类似物不是植物激素,B错误;侧芽生长失控是由于病原体产生细胞分裂素类似物形成的,因此该部位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比值减小,C错误;正常金链花侧芽生长受抑制是因为生长素含量过高,D错误。

6.调查法是生态学常用的研究方法,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部分被标记个体的标记物脱落,将会导致调查结果较实际值偏小

B.调查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时,将样液滴入血球计数板后盖上盖玻片,显微镜下用高倍镜观察

C.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用取样器取样法,样品中肉眼难以分辨类群的小动物可以不做统计

D.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处在样方边线上的个体,只计数相邻两边及其夹角上的个体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高中教材中的相关实验,重点考查不同实验中的操作方法或计数方法,要求考生能掌握正确的方法,以减小相应的实验误差。

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部分被标记个体的标记物脱落,将会导致调查结果较实际值偏大,A错误;调查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时,先盖上盖玻片,后将样液滴入血球计数板,显微镜下用高倍镜观察,B错误;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用取样器取样法,样品中肉眼难以分辨类群的小动物可应借助于放大镜或低倍显微镜进行统计,C错误;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处在样方边线上的个体,只计数相邻两边及其夹角上的个体,D正确。

7.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烟草浸出液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用不同的材料分组进行实验,历时5天,每天定期给每个培养皿中的种子(培养皿铺上了等量的棉花,种子置于棉花上)施以等量的对应浓度的溶液,整个实验在暗室中进行,记录每个培养皿中发芽种子数和平均芽长,设计表格(不同浓度烟草浸出液处理5天后,3种作物种子芽长和萌发率记录表)如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得出的结论至少有两个,请在给出结论一的基础上,写出结论二并写出结论一的根本原因。

结论一:

同一浓度的烟草浸出液对不同种子的萌发率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效果不同。

结论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一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黑农五号”大豆是榨油的好材料,种子中含有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萌发时相关酶的活性较高,物质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大分子有机物可水解形成小分子有机物,种子在萌发初期有机物质量先上升后下降,先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5天的种子质量相对萌发前要高得多,主要是由______(填“C”“H”“O”或“N”)引起的。

(3)统计完毕后,对萌发的种子叶片进行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在操作和加入试剂都没有错误的情况下,在滤纸条上只出现______条色素带。

【答案】

(1).不同浓度的烟草浸出液对同一种种子的萌发率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效果不同

(2).不同种植物种子的基因(或遗传物质)不同(3).在物质转化和有机物水解过程中,水(等无机物)参与反应形成了有机物,并且增加的有机物的量大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的量(4).0(5).两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实验目的分析实验的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是解题的突破口,对实验变量的控制及对单一变量和对照原则的理解应用及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和获取结论的能力是解题的关键。

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

科学性原则(包括实验原理的科学性、实验材料选择的科学性、实验方法的科学性、实验结果处理的科学性)、平行复重原则、对照性原则、单因子变量原则和等量性原则。

要注意在解题的过程中的分清楚实验的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等。

(1)据表中的数据显示,烟草浸出液的浓度越大,三种豆的芽长和萌发率都越低,模仿结论一写出结论二:

不同浓度的烟草浸出液对同一种种子萌发率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效果不同。

结论一的根本原因是不同种植物种子的遗传物质不同。

(2)种子在萌发时,物质之间相互转化(如脂肪转化成葡萄糖),同时大分子有机物水解形成小分子有机物,这两个过程中均有水参与反应形成有机物;另外种子萌发过程呼吸作用会消耗有机物,且增加的有机物的量多于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量,因此种子在萌发初期有机物质量先上升。

第5天的种子质量相对萌发前要高得多,主要是种子萌发过程中吸收的水中的O(氧)导致的。

(3)叶绿素的形成需要光,本实验在暗室中进行,所以叶绿素没有形成,只有类胡萝卜素和叶黄素,所以只有两条色素带。

8.小鼠的繁殖能力强,相对性状明显,是常用的遗传实验材料,用小鼠进行遗传学实验,小鼠的弯曲尾(B)对正常尾(b)显性。

遗传学家针对小鼠的尾形进行了相应的遗传实验。

实验一:

父本

母本

子一代

弯曲尾

正常尾

弯曲尾(♀):

正常尾(♂)=1:

1

实验二:

遗传学家将一个DNA片段导入到子一代弯曲尾雌鼠的体细胞中,通过DNA重组和克隆技术获得一只转基因正常尾小鼠。

说明:

①插入的DNA片段本身不控制具体的性状;

②小鼠体内存在该DNA片段,B基因不表达,即该DNA片段和B基因同时存在是表现为正常尾,b基因的表达不受该片段影响;

③若小鼠的受精卵无控制尾形的基因(B、b),将导致胚胎致死。

请回答:

(1)由实验一可知,控制小鼠尾形的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子一代雄鼠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

(2)该转基因小鼠的育种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

(3)遗传学家认为该DNA片段插入到小鼠染色体上的位置有4种可能(见图)。

为确定具体的插入位置,进行了相应的杂交实验。

(不考虑交叉互换)

实验方案:

让该转基因正常尾小鼠与非转基因正常尾雄性小鼠杂交,统计子代的表现型种类及比例。

结果与结论:

①若子代正常尾雌鼠:

弯曲尾雌鼠:

正常尾雄鼠:

弯曲尾雄鼠=1:

1:

1:

1,则该DNA片段的插入位置属于第1种可能性;

②若子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DNA片段的插入位置属于第2种可能性;

③若子代全为正常尾,且雌雄比例为1:

1,则该DNA片段的插入位置属于第3种可能性;

④若子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DNA片段的插入位置属于第4种可能性。

(4)如上(3)题的第二种情况插入DNA方式中,插入的该DNA片段与控制尾形的基因在遗传过程中满足遗传基本规律中基因的_________________(填文字)定律,遗传的基本规律是指____________(填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A.遗传性状传递的规律B.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规律

C.有性生殖细胞形成时基因的传递规律D.生物性状表现的一般规律

【答案】

(1).X

(2).XbY(3).基因重组(4).正常尾雌鼠:

弯曲尾雌鼠:

正常尾雄鼠:

弯曲尾雄鼠=3:

1:

3:

1(或弯曲尾:

正常尾=1:

3)(5).全为正常尾,且雌雄比例为2:

1(或正常尾雌鼠:

正常尾雄鼠=2:

1)(6).自由组合(7).C

【解析】

【分析】

据实验一,子一代雌雄个体性状不同,可判断为伴性遗传,控制尾形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而该DNA片段插入到小鼠染色体上的4种可能位置中,1、3两种情况使得该片段和B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第2种情况使得该片段与B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第四种情况则破坏了B基因。

【详解】

(1)根据实验一,子代雌鼠全为弯曲尾,雄鼠全为正常尾,说明小鼠尾形表现与性别有关,且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同时可推知亲本的基因型是XbXb、XBY,而子一代雄鼠的基因型是XbY;

(2)基因工程的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

(3)②子一代弯曲尾雌鼠的基因型是XBXb,由于DNA片段导入后,B不表达,但b基因的表达不受影响,所以表现型是正常尾.①如果该DNA片段的插入位置属于第2种可能性,即插入到另外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根据题干信息,让该转基因正常尾小鼠与非转基因正常尾雄性小鼠(XbY)杂交,后代中有1/2个体含有该DNA片段,1/2的个体不含有该DNA片段,含有DNA片段的个体,B不表达,雌雄性弯曲尾中有1/2的个体表现为正常尾,后代表现型为正常尾雌鼠:

弯曲尾雌鼠:

正常尾雄鼠:

弯曲尾雄鼠=3:

1:

3:

1(或弯曲尾:

正常尾=1:

3);

④如果该DNA片段的插入位置属于第4种可能性,即插入到B基因中,则B基因破坏,如果还存在b基因则表现型为正常尾,如果没有b则死亡,后代表现型为全为正常尾,且雌雄比例为2:

1;

(4)在第二种插入DNA方式中,插入的该DNA片段与控制尾形的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所以在遗传过程中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遗传的规律是指有性生殖细胞形成时基因的传递规律,故选C项。

【点睛】本题以小鼠的尾形考查伴性遗传和遗传定律,意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的遗传规律知识来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及运用假说演绎法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9.Ca2+通道在神经调节和肌肉收缩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当兴奋传导至突触小体时,突触间隙中的Ca2+通过Ca2+通道内流,会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

(1)突触前膜以___________方式释放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在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后,突触后膜对离子的通透性___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发生改变。

(2)已知细胞外钙离子对钠离子存在“膜屏障作用”(即钙离子在膜上形成屏障,使钠离子内流减少)。

临床上血钙含量偏髙,会引起肌无力,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神经骨骼肌接头属于反射弧中___________的组成部分;研究发现,刺激大脑皮层的相关区域,也会引起腿部肌肉的收缩,此时接受刺激的是反射弧中的___________。

(4)“肉毒毒素美容”已成为时下流行的面部除皱方式。

肉毒毒素是肉毒杆菌分泌的—种神经毒素,能特异地与突触前膜上Ca2+通道结合。

分析其美容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胞吐

(2).会(3).血钙过高使钠离子内流减少,降低了神经细胞兴奋性(4).效应器(5).神经中枢(6).肉毒毒素阻止Ca2+内流,影响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导致面部表情肌松弛

【解析】

(1)神经递质以胞吐的方式经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上的离子通透性改变,进而导致突触后膜上点位改变。

(2)人体血钙过高时,引起肌无力的原因:

结合题意,细胞外钙离子对钠离子存在“膜屏障作用”,血钙过高使钠离子内流减少,降低了神经细胞兴奋性,最终导致肌细胞无法兴奋、收缩而表现出肌无力。

(3)神经骨骼肌接头属于反射弧中效应器;刺激大脑皮层的相关区域,也会引起腿部肌肉的收缩,此时接受刺激的是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

(4)肉毒毒素是肉毒杆菌分泌的一种神经毒素,能特异地与突触前膜上Ca2+通道结合,结合题意“毒素能特异地与突触前膜上Ca2+通道结合”,“肉毒毒素美容”的原理实质是肉毒毒素阻止Ca2+内流,影响突触前膜释放乙酰胆碱,导致面部肌肉无法兴奋,不收缩而表现出松弛。

【点睛】本题关键要属于抓住题干中有用信息进行分析,如“当兴奋传导至突触小体时,突触间隙中的Ca2+通过Ca2+通道内流,会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膜屏障作用”(即钙离子在膜上形成屏障,使钠离子内流减少)、肉毒毒素是肉毒杆菌分泌的—种神经毒素,能特异地与突触前膜上Ca2+通道结合”等。

10.某城市河流由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入,水质逐渐恶化。

经过治理后,河水又恢复了清澈。

图1表示该河流的能量金字塔(甲、乙、丙为3种鱼,丁是以这三种鱼为食的一种水鸟,甲不摄食藻类,箭头指示能量流动方向),图2表示部分能量流动关系(图中数字表示同化的能量)。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所示食物网中,遗漏了一条能量流动途径,该条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

(2)图1所示食物网中,次级消费者是__________,丁与丙之间的种间关系是______。

(3)根据图1分析,除了图2中已经标出的能量去向之外,乙的能量去向还有____________。

(4)结合图2分析,图1所示食物网中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能量的传递效率____________(在“大于”、“小于”或“等于”中选择)7.6%。

(5)从生态学角度解释,污染物排放导致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

【答案】

(1).水草→甲→丁

(2).丙和丁(3).捕食和竞争(4).传递给丙、自身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5).大于(6).河流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自我修复)能力有限

【解析】

【分析】

综合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营养结构和稳定性等知识,借以考查系统掌握知识并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释实际问题的能力。

【详解】

(1)根据题意可知,丁还以甲为食,所以遗漏的能量流动途径是水草→甲→丁。

(2)次级消费者以第二营养级为食,根据图1可知,它们是丙和丁。

丁以丙为食,又同以乙为食,所以丁与丙之间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和竞争。

(3)根据图1分析,丙还以乙为食,还通过呼吸作用散失能量,所以除了图2中已经标出的能量去向之外,乙的能量去向还有传递给丙、自身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

(4)1900/25000=7.6%。

由图2分析可知第一营养级的能量还有一部分流向了甲,所以图1所示食物网中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能量的传递效率大于7.6%。

(5)从生态学角度解释,污染物排放导致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是污染程度超过了河流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自我修复)能力。

【点睛】

(1)食物链是能量流动的渠道,分析遗漏的能量流动就从分析遗漏的捕食关系着手。

(4)能量传递效率是营养级与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所以应注意包含的种群要全面。

11.单克隆抗体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应用成为解决生物学和医学问题的重要手段,但是,自单克隆抗体技术问世以来,在临床治疗方面进展缓慢,主要原因是单克隆抗体大多是鼠源性的,而鼠源单抗应用于人体治疗时存在诸多问题。

目前基因工程抗体在疾病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方面已获得广泛应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为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的几个关键性步骤,请用箭头和字母按顺序写出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步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杂交瘤细胞兼具两个亲本细胞的遗传特性,其中______________为它提供了能无限增殖的遗传基础,而_________为其提供了产生__________的遗传基础。

(3)为选育出能产生特定抗体的细胞,要将培养液稀释到每毫升7~10个细胞,每孔滴入0.1mL细胞稀释液,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4)鼠源单抗应用于人体治疗时存在的问题之一,就是能被人类免疫系统所识别,鼠源单抗作为______能诱发人的__________免疫进而被清除。

(5)基因工程单克隆抗体的基本原理是将改造后的目的基因导入小鼠的___________中,发育到一定阶段后经_________技术植入受体动物的子宫中,在抗原的刺激下,该转基因鼠可合成分泌人的抗体。

【答案】

(1).

(2).骨髓瘤细胞(3).已免疫的B淋巴细胞(4).特异性抗体(5).使每个孔内不多于一个细胞,达到单克隆培养的目的(或“单一细胞培养以保证抗体的纯度”)(6).抗原(7).特异性(或“体液”)(8).受精卵(9).胚胎移植

【解析】

试题分析:

单克隆抗体制备基本过程是:

给小鼠注射特定抗原,并从小鼠体内取得已免疫的B淋巴细胞,同时取得小鼠体内的具有无限增长能力的骨髓瘤细胞并进行培养;将两种取得的小鼠细胞(已免疫的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在诱导剂促融作用下融合,以得到杂交瘤细胞;经过筛选抗体检验呈阳性的细胞,即为所需的杂交瘤细胞(特点是既能迅速增殖又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细胞);最后经过体外克隆培养阳性细胞(杂交瘤细胞)或者移植到小鼠体内培养,并从培养液中提取所需的单克隆抗体。

(1)结合前面的分析,对图示单克隆抗体制备几个关键性步骤进行排序:

(2)杂交瘤细胞兼具两个亲本细胞的遗传特性,一个是具有骨髓瘤细胞无限增殖的遗传基础,二是具有已免疫B细胞的产生分泌特定抗体的遗传基础。

(3)由于一个原始B淋巴细胞只能增殖分化产生一种抗体的浆细胞,不同B淋巴细胞则可能产生不同种类的抗体;所以为选育出能产生特定抗体的细胞,要将培养液稀释到每毫升7〜10个细胞,每孔滴入0.1mL细胞稀释液,其目的是使每个孔内不多于一个细胞,达到单克隆培养的目的。

(4)鼠源单抗作为抗原,能被人类免疫系统所识别,可能诱发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进而被清除。

(5)基因工程单克隆抗体的基本原理是将改造后的目的基因导入小鼠的受精卵中,发育到一定阶段后经胚胎移植技术植入受体动物的子宫中,在抗原的刺激下,该转基因鼠可合成分泌人的抗体。

【点睛】解决本题的难点在于对单克隆抗体制备的过程的熟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