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完整版3万只标准化良种肉羊养殖场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513038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7.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完整版3万只标准化良种肉羊养殖场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精编完整版3万只标准化良种肉羊养殖场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精编完整版3万只标准化良种肉羊养殖场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精编完整版3万只标准化良种肉羊养殖场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精编完整版3万只标准化良种肉羊养殖场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精编完整版3万只标准化良种肉羊养殖场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精编完整版3万只标准化良种肉羊养殖场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精编完整版3万只标准化良种肉羊养殖场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精编完整版3万只标准化良种肉羊养殖场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精编完整版3万只标准化良种肉羊养殖场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精编完整版3万只标准化良种肉羊养殖场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精编完整版3万只标准化良种肉羊养殖场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精编完整版3万只标准化良种肉羊养殖场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精编完整版3万只标准化良种肉羊养殖场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精编完整版3万只标准化良种肉羊养殖场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精编完整版3万只标准化良种肉羊养殖场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精编完整版3万只标准化良种肉羊养殖场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精编完整版3万只标准化良种肉羊养殖场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精编完整版3万只标准化良种肉羊养殖场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精编完整版3万只标准化良种肉羊养殖场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编完整版3万只标准化良种肉羊养殖场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

《精编完整版3万只标准化良种肉羊养殖场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完整版3万只标准化良种肉羊养殖场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精编完整版3万只标准化良种肉羊养殖场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

精编完整版3万只标准化良种肉羊养殖场建设项目可研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30000只标准化良种肉羊养殖场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名称:

30000只标准化良种肉羊养殖场建设项目

项目性质:

新建

建设单位:

负责人:

建设地点:

建设年限:

建设规模:

年饲养良种肉羊30000只,出栏20000只。

编制时间: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名称及性质

1.1.1项目名称:

30000只标准化肉羊养殖场建设项目

1.1.2项目性质:

新建

1.2项目建设单位

1.2.1**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2.2法定代表人:

**

1.3可行性研究工作依据和范围

1.3.1可行性研究工作依据

a)《国务院关于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发〔2007〕4号)。

b)《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促进规模化畜禽养殖有关用地政策的通知》(国土资发[2007]220号)。

c)《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的意见》农牧发[2010]6号。

d)国家产业政策以及省、市、区畜牧业发展规划。

e)财务效益评价按国家《建设项目评价——方法参数》进行规范化计算和财务经济分析。

f)机械设备价格依据各专业生产厂家报价比较后综合估算。

g)土建工程依据当地同类工程造价比较估算。

1.3.2可行性研究工作的范围

a)建设规模及规划布局,环境分析。

b)肉羊场地条件分析。

c)技术的可靠性分析。

d)生产销售的可靠性。

e)工程投资、成本估算和经济效益评价。

1.4建设规模

按年饲养肉羊30000只设计。

配套建设羊舍、饲料加工厂、防疫、办公、生活等设施。

1.5建设地点和条件

1.5.1建设地点

本项目拟在****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区建设标准化肉羊养殖场一处,占地面积约50亩。

1.5.2建设条件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国家**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区内。

该场址地势平坦,水源充足,交通运输便利,建设条件良好。

1.6建设内容与建设期限

1.6.1建设内容

按年饲养肉羊30000只设计。

配套建设羊舍、饲料加工厂、防疫、办公、生活等设施。

1.6.2项目建设期:

1年(2012年)。

1.7投资规模与资金来源

1.7.1投资规模

项目总投资2200万元,其中:

固定资产投资1560万元,流动资金640万元。

1.7.2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2200万元,项目建设单位自筹1000万元,通过招商合作,由客商***投入资金1200万元。

1.8经济效益分析

项目建成后,正常年可实现年收入1600万元,年均利润261.22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28.06%,投资回收期4.3年。

1.9综合评价和论证结论

1.9.1综合评价:

该项目建设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符合国家的有关产业政策,建设规模适宜,资金安排合理。

项目设计方案合理,先进实用。

财务分析经济效果可行,管理体系健全。

在项目建设的设计中兼顾了资源的综合利用,不会造成环境污染问题,有利于标准养殖、健康养殖、生态养殖示范场的建立与推广。

1.9.2论证结论:

该项目从建设规划、投资规模到经营管理均切实可行,立项目标准确,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处理和谐,对调整农村和农业产业结构,推广标准化、良种化、规模化养羊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建议有关部门抓紧批准立项建设。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2.1项目建设背景

2.1.1国家产业政策。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发[2007]1号)文件指出“农村有条件的要发展规模养殖和畜禽养殖小区。

国务院(国发〔2007〕4号)特别强调“加大畜牧业结构调整力度。

继续稳定生猪、家禽生产,突出发展牛羊等节粮型草食家畜。

中共省委、省政府《关于启动六大行动促进农民增收的实施意见》关于草食畜牧业发展行动中规定要“着力发展规模化养殖,实施规模化养殖计划,在加强生猪、家禽生产的同时,把加快发展以牛羊为主的草食畜牧业作为着力点。

5年内草食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进一步发挥畜牧业在农民增收中的支柱作用”。

本项目就是从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特点出发,紧密结合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建立良种羊养殖基地,实现项目的辐射推动作用。

2.1.2行业发展规划。

“十二五”时期,省农业农村工作要紧紧围绕实现省跨越式发展奋斗目标,牢固树立“重中之重”战略思想,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加作为中心任务,把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作为工作重心,把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把深化改革创新作为农业农村发展的根本动力,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积极培育农民新型合作组织,大力改善农村金融服务,进一步深化农村各项改革。

2.1.3区域发展规划。

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结构不断改善,羊肉供不应求,极大地促进了农户养羊的积极性,并成为调整产业结构、综合开发、增加农民收入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发展养殖产业、过腹还田、农牧结合的良好生态系统是**区“十二五”规划提出实施的项目。

**区历届政府把养殖业作为农民增加收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的大事来抓,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积极引导群众农户发展散户养殖。

为周边农户提供养殖技术服务。

带动本区规模化养殖生产水平的提高,逐年发展本区农户发展养殖,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人及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广大农户脱贫致富奔小康。

让广大城乡居民吃上“绿色肉、安全肉、新鲜肉、放心肉”。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的需要。

新世纪我国农业担负着确保畜产品有效供给、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社会和谐发展的历史使命。

在建设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中,大力发展节粮型养殖业,认真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的关系,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实现畜牧业更快更好地发展,在保障畜产品供给安全的前提下,改善和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不仅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的客观要求。

2.2.2促进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需要。

受社会经济条件制约和小农经济束缚,项目区养羊业生产方式尚未完全走出粗放经营的模式,千家万户的分散养殖仍占较大比重,加之缺乏规范经营和市场运作,创新机制不健全,社会资源不能有效利用,畜产品受市场波动的影响大,产品质量及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严重制约着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本项目将围绕良种羊繁育与秸秆养羊的经营思路,开展肉羊改良扩繁及育肥基地建设,充分利用当地大量的农作物秸秆,逐步实现羊产业的跨越式发展,通过标准化、品牌化经营管理,实现传统肉羊生产的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

2.2.3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农业生产力的迅速提高,粮食等农产品的增长明显快于需求的增长,农产品出现了结构性过剩,致使粮食销售不畅,价格持续下跌,农民增产不增收的矛盾突出。

我国加入WTO,逐步取消了关税壁垒,对我国土地密集型大宗农产品,如小麦、玉米、大豆的生产和销售已造成冲击,农村劳动力转移受阻。

但对草产品、畜产品等劳动、技术密集型产品却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养殖业是典型的密集型产业,从长远看,是应对入世的区域优势产业。

因此,是实施农业战略性结构调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奔小康的有效途径。

2.2.4增强服务社会的需要。

近10年来,由于环境污染、疫情严重、相关标准(兽药、饲料和食品)不健全、检测手段和设备落后、监管不严和流通过程中的经济利益驱动等主客观因素,畜产品安全已成为危及人民健康和畜牧业生存的严重问题,也成为日益广泛的社会问题、政治问题。

因此,积极建立畜产品安全生产基地,实施优质安全“放心肉”工程,是保障城乡人民消费安全的需要。

2.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2.3.1区位优势明显。

**区地处河西走廊中部,位居新、甘、青、蒙四省区交汇处,是古丝绸之路重镇,也是国家级商品粮和蔬菜优质基地,其中以肉牛和肉羊为主的草市畜牧业在省内外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有着雄厚的基础。

区、乡、村公路四通八达,国道312线、227线、国家重点兰新铁路横穿全境,交通运输十分便利,用水、用电及通讯设施完备,境内生态环境及水质资源良好,无污染,南依祁连山,北靠龙首山,是动物疫病天然保护屏障。

2.3.2饲草资源丰富。

**区气候温和,土地肥沃,适宜种植多种作物,是典型的**灌溉农业区。

饲草料资源丰富,年种草面积16万亩,按每亩年产1000kg青干草计,年可产优质牧草16万t。

年产农作物秸秆143万t,酒糟等农副产品120万t。

加之国家西部大开发及退耕还草重大战略的实施,为**及周边地区草食畜牧业生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目前,全区在16万亩人工草地的基础上,每年将以1万亩退耕还草的速度增加,同时引进10多个适应当地条件、质量优良、产量高的牧草新品种,使得牧草品种和数量均已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牧草质量在不断提高,这就为肉羊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物质保障。

2.3.3养羊基础良好。

羊产自于天然草场和农区粮草丰富地区,是典型的节粮型畜牧业,符合人们崇尚自然食品的发展趋势。

**区有着独特的资源优势和悠久的发展历史。

近几年来,羊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2010年全区羊的饲养量达到134万只,比1996年增长1.82倍;改良羊占85%以上。

100只以上的大户发展到2860户。

农户科技投入高,饲草青贮、氨化,配合饲料、圈舍饲养、品种改良等技术均被农户所认识,并得到广泛推广,商品意识走进了千家万户。

2.3.4技术支撑雄厚。

近年来,**区通过公开竞争,聘用了一批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并将聘用人员的工资纳入区财政预算,充实了力量,稳定了队伍,建立完善动物防疫经费保障机制,建成了区、镇、村三级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体系,有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220多人。

先后参加完成农业部和省列科研、推广项目20多项,取得了一批科技成果。

并与中国农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等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的技术协作关系。

服务体系配套完善,为本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

第三章项目建设的条件分析

3.1项目区社会经济状况

3.1.1项目区自然条件

项目区**市**区地处河西走廊中段,位于东径100°06′至100°54′,北纬38°32′至39°24′。

地形由南向北倾斜,南依祁连山,北靠合黎山,属走廊中部**,呈扇形冲积平原,耕面积128万亩,其中熟成地面积万亩,三荒地面积万亩。

自然条件优越,水土资源丰富,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为发展农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

属典型的**灌溉农业区,是全国十二大蔬菜生产基地之一,也是全省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区内盛产小麦、玉米、稻谷、豆类等粮食作物及油料、瓜果、蔬菜等经济作物。

境内交通便利,兰新铁路、312国道横穿全境。

**区深居内陆,属典型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7℃,最高气温为37℃,最低气温-28.7℃,年平均降水量125毫米,蒸发量1990毫米,日照时数无霜期153天。

农副产品资源丰富,加工转化前景广阔,形成了具有资源优势和规模效益的粮油、蔬菜、林果、畜牧、种子和乡镇企业等支柱产业,建立了与之对应的十大商品基地,为发展农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市场体系健全,商贸流通活跃,全区各类专业批发市场已发展到34处,形成了连接城乡、沟通内外、纵横交错的粮油、蔬菜、皮毛、牲畜、工业品、旧货、餐饮等市场网络。

3.1.2社会经济状况

**区是**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全区辖1区18个乡镇、5个街道办事处,242个行政村,1985个社,总人口50.6万人,其中:

农业人口33.8万人,总农户9.05万户,农村劳动力19.3万人。

土地总面积96万亩,天然草原200公顷。

文教、卫生、交通、电力、邮电通讯等较发达,市区有高等院校2所,中等专业学校4所;三级甲等及以下各类医院近30所;兰新铁路横穿8个乡镇,连通高速公路,“312”国道、省道“227”线贯穿全境,城乡道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已建成装机2台30万千瓦(待装机4台66万千瓦)的**火电厂,电力资源充足,输电线路与国家电网相连;电话、宽带及移动通讯网络健全。

优越的生态环境和光热水条件使其成为全国商品粮重点产区,发展畜牧业条件得天独厚,潜力大。

3.2项目地点分析

项目选址拟建在**国家**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区内,区内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利,远离人口居住区,空气流畅,自然环境较好。

项目占用荒地面积约50亩。

项目建成后,具有得天独厚的排污处理能力。

生产产生的粪便全部可以用以还田还林施肥,整个项目在选址、布局、建筑及环保方面完全按照标准化规模化肉羊养殖场建设标准进行设计。

3.3项目承担单位

项目承担单位****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集饲料高端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高科技饲料生产企业,公司专业致力于畜禽浓缩饲料、复合预混料、饲料添加剂等端产品的研发。

公司成立于2005年11月,总投资额500万元,公司地处**市南郊经济开发区国道227线3公里处,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

公司现拥有年生产50000余吨各类饲料的全自动化生产设备,可为养殖业界人士提供优质、高效和的饲料供应服务。

公司自成立以来,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技术开发及合作,凭借**大学、中国**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众多专家、教授的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并与澳大利亚JM GLOBALTRADRNGPLYLTD公司进行技术交流与合作,针对国内养殖业现状,结合国内饲料生产企业饲料产品加工生产的实践经验,公司不断优化饲料配方结构,提高产品质量,现已研发“黑马”及“熊猫”系列绿色优质高效的产品30余种,为广大养殖经营户提供优质、高效的饲料供应及售后服务。

公司本着求真、务实、创新、进取的企业精神和诚实、守信、优质、高效的工作作风,始终坚持“产品质量乃企业生命之源泉”的宗旨,设立直销服务网点20个,为广大客户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信誉和客户的一致好评,完全能胜任本项目实施工作。

第四章市场分析及销售方案

4.1市场分析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营养的摄入和膳食结构的调整。

羊肉以其细嫩、多汁、味美、营养丰富、胆固醇含量低等特点,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国内外市场对羊肉需求旺盛。

据国际市场信息咨询,欧美传统羊肉消费国家对羊肉的需求呈上升趋势,东亚及东南亚国家经济的迅速增长,使羊肉的生产和消费将进入持续发展时期。

中东穆斯林国家主要以食用羊肉为主,而且,中东穆斯林地区是世界上进口活羊数量最大的市场,每年的进口消费量约为2000万只。

主要进口来源与澳大利亚、新西兰、叙利亚、土耳其等国家,其中从澳大利亚进口羊只数量最多,约占总数的50%以上。

国内市场潜力巨大,由于人民生活由温饱型向小康型的逐步转变,国人对优质羊肉的需求量日益增加,特别是**区地域条件和饲草料资源条件,为生产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的优质羊肉创造了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食品生产环境。

加之**市加工企业的发展壮大,销售体系的日益完善,经营理念的不断更新,为羊肉的市场销售提供了有力保障。

实施该项目具有良好的销售市场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4.2项目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分析

本项目实施是充分利用项目区的人工种草和优质农作物秸秆制作的青贮饲草为主要饲草来源,饲料企业自产的玉米、次粉等为原料生产的全价精补料为主,同时项目区劳动力充足,所以肉羊生产成本低,效益高,而且肉质鲜嫩,无公害,无污染,项目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具有绝对优势。

4.3生产和营销模式

项目拟采用“引进良种、圈舍饲养、封闭管理、适时出栏”的标准化生产模式。

按照项目设计,项目建成后,可年出栏优质肉羊20000只,头均出栏活重30千克以上。

产品部分销售本地区屠宰加工企业,其余依靠便利的信息网络和区域优势,同周边的大中城市形成长期供货渠道。

4.4市场风险分析

4.4.1政策风险

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已进入一个新阶段,2010年国务院发布了《农业科技发展纲要》,明确提出:

把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业效益、改善生产环境、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提供科技支撑作为重点任务。

要进一步加强对农业科技的投入,积极营造有利于农业科技创新的成果转化的政策环境。

同时,国家“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提出,要改良畜禽品种,加快畜牧业发展。

可见在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上,国家历来是处于战略角度上认识其重要性,将其当成是关系到国家安定团结,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大事来抓。

同时,中央、省、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畜牧业生产发展的优惠政策,在可预见的将来,本项目基本不存在政策风险。

4.4.2人力资源风险

由于本项目涉及到肉牛养殖行业中相关科学的系统利用及配套技术,科技含量较高,技术要求高。

项目实施的核心人员的素质是项目完成的关键因素之一,项目承担单位将紧紧依靠技术依托单位本地畜牧兽医局的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负责项目的技术方案、技术路线的拟定,项目的组织实施,基本无人力资源风险。

4.4.3技术风险

从本项目的技术风险上看,主要是羊疫病的风险,通过本地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技术全力支持,享受动物零费用免疫政策,实行定期集中免疫和常年补针相结合的系统化免疫,严格实施消毒隔离措施,同时项目单位聘请专门的兽医,加强羊病监测预防,可以有效地化解疾病风险。

4.4.4市场风险

本项目的市场风险主要为肉羊产品及副产品市场的周期性波动,从而影响经济效益。

因此,一要通过加强市场预测,降低市场风险;二要加强新技术的组装、集成和应用,降低生产成本;三要积极推进养殖产业化,提高产业链的增值效率,分散风险,提高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把市场风险降低到最低。

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分工越来越细,一家一户散养户因为比较效益差逐渐放弃养殖行业,而被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场(户)所取代。

从市场竞争来看,本项目从商品质量、生产成本等方面具有强劲的竞争优势。

项目产品将突出科技和优质,高效益、高质量的特点,逐步打开并占领市场。

第五章建设方案

5.1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

5.1.1建设内容

新建办公用房200平方米,标准化羊舍25栋10000平方米,运动场15000平方米,肉羊人工授精室60平方米,兽医治疗室40平方米,饲料加工车间500平方米,饲料库房300平方米,储草棚1000平方米,青贮窖6000立方米,药浴池60立方米,围墙1000延长米。

购置93QS-16D型青贮切碎机、拖拉机、饲料粉碎机、混合机等32台。

购置特克赛尔种公羊50只,小尾寒羊基础母羊5000只。

5.1.2建设规模

该项目建成肉羊养殖场1处,肉羊饲养量达到30000只,年出栏羊20000只。

5.2建设规划和布局

选址综合考虑到充分利用有水、电的地段,及交通便捷等因素,选择干燥、阳光充足、地势较高的地方。

布局设计则根据项目性质特点,地形地貌特点进行科学布置,体现科学性、实用性、可操作性,总体排布做到整齐有序,纵横成行,间隔适合,方便消毒车辆通行。

各建筑物根据不同要求,用途选用不同的建筑结构。

建筑设计上充分考虑了三通布置,采光及通风,环保等条件,做到设计科学、美观大方。

此外,还充分考虑了在项目区内周围预留一定的绿化园地,以美化环境。

5.3建设标准和产品标准

5.3.1建设标准

a.羊舍建设标准:

每栋占地400平方米(长40米×宽10米),结构为砖木结构,棚顶设计为前坡彩钢硬棚,后坡阳光板模式,便于冬季舍内采光保暖。

1、前墙高1.1米,后墙高1.8米,舍内走廊宽1.0米,地面至最高点2.5米,跨度10米。

2、舍内地面前低后高,后端高出舍外地面0.3米,坡度以雨水自然排出为宜。

3、前檐宽0.7米,与地面设木、砖支柱。

4、棚舍部分应尽量增加厚度,不低于15厘米,棚表可覆瓦或用煤灰锤顶。

5、前墙与棚间冬季覆膜,后墙离地1.5米(下沿)设窗户,冬季封死;前墙设1.5米宽的门,冬季设保温门斗。

6、每间舍最高点要设一个可开关的换气孔,用于调节舍内空气质量与温度。

b.青贮窖建设标准:

每处容量1000立方米(长40米×宽8.5米×深3米),结构为混凝土砌石的窖池。

c.羊人工授精室建设标准:

项目建设1处高起点、高标准的肉羊人工授精站点,配备必需的采精及输精设备。

d.饲料加工车间及库房等:

根据用途设计面积大小,结构为砖混。

e.机械购置标准:

机械设备均为国家农机具招标企业生产。

5.3.2产品质量标准

育肥羊出栏标准:

无任何传染疾病和其它疾病,羔羊3个月后,育肥60天出栏,胴体重在20千克以上。

5.4工艺技术方案

5.4.1工艺(技术)路线及流程图

种公羊选用优良肉羊品种特克赛尔,母本选用小尾寒羊。

育肥羊是小尾寒羊母本和特克赛尔种公羊进行杂交改良的F1代。

特克赛尔♂×小尾寒羊♀

杂交F1

5.4.2羊的饲养管理技术

种公羊的饲养管理:

公羊日补充饲料量为0.5千克,冬春补饲期(8个月)日补充优质干草及青贮饲草2.5千克。

充足饮水,夏季2次、冬季1次。

每日饲草分2--3次供给,饲喂顺序要求先喂粗料,后喂精料,先喂适口性差的,后喂适口性好的。

配种期保证饲料的多样性,精粗饲料合理搭配,尽可能保证青绿饲料全年较均衡地供给。

配种期要经常观察羊的采食、饮水、运动及粪、尿排泄等情况;保持饲料、饮水的清洁卫生。

如有剩料则及时清除,减少饲料的污染和浪费。

青草或干草要放入草架饲喂。

我国的北方地区,羊的繁殖季节大多集中在9--11月(秋季),非配种期较长。

在冬季,种公羊的饲养要保持较高的营养水平,做到精粗料合理搭配,喂适量青绿多汗饲料(或青贮料),在精料中应补充一定量的食盐、骨料和微量元素。

基础母羊的饲养管理:

冬春补饲期(8个月),每只羊日补充精料0.3千克,青干草1--1.5千克,青贮饲料1--1.5千克。

在母羊妊娠期间,不要让羊吃发霉饲草或饲料,不饮带冰渣的水,不使羊群受惊。

妊娠后期母羊的管理,要细心周到,喂饲、饮水时要防止拥挤和滑倒,以免流产。

产前1个月,应把母羊从大群中分隔开,单放一圈,以便更好地照顾。

产前1周左右,夜间应将母羊放于待产圈中饲养和护理。

一般在剪毛后7--10天进行,1周后重复药浴一次。

药浴选择晴朗天气,并饮足水。

药浴前检查羊身上有无伤口。

羔羊的饲养管理:

育肥羔羊6个月以后出售,每只羊日补充混合精料0.1--0.2千克;日补充青干草0.6千克,以促进瘤胃的发育。

羔羊生后的十几天后,几乎每隔1小时就要吃1次奶,20天以后,吃奶次数逐渐减少。

一般羔羊生后5--7天,选择无风温暖的晴天,在中午把羔羊赶到运动场进行运动。

羔羊生后15--20天开始训练吃草吃料,粗料要选择质好干净脆嫩的青干草,扎成把挂在羊圈的栏杆上,不限量任羔羊采食。

混合精料炒后粉碎,放入食槽内,或与切碎的青干草或胡萝卜等混合搅拌喂给,同时可混入少量食盐,刺激羔羊食欲。

5.4.3疫病防治技术方案

羊群保健应贯彻“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

若发现疫病,严格遵照兽医防疫规定,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封锁、毁尸。

新引进的羊只隔离15日左右,确定无发病症状可引入生产区。

每年春秋两季对结核病和布氏杆菌病进行两次检疫,检疫后立即对羊舍内外及用具进行消毒。

经常检查羊群疫情,发现病羊或可疑羊只,应及时进行确认治疗,对病羊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或淘汰。

并对圈舍及用具彻底清洗消毒。

5.4.4生产计划管理体系技术

羊群周转计划:

本项目主要以出售特克赛尔种公羊与小尾寒羊母羊杂交后的良种F1代育肥羊为主。

达产后,基础母羊的繁殖成活率按200%计算,每年产2胎,年可生产F1代羔羊10000只。

繁育生产出的改良种F1代羔羊饲养6个月后出售。

育肥羊群生产计划:

本项目所有母羊在7--9月份集中进行配种,产冬羔。

项目建成后,每年可产杂交后的良种F1代羔羊10000只。

本项目主要采用舍饲育肥,育肥期6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