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墙安装施工方案新版创新.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514813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110.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幕墙安装施工方案新版创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幕墙安装施工方案新版创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幕墙安装施工方案新版创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幕墙安装施工方案新版创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幕墙安装施工方案新版创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幕墙安装施工方案新版创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幕墙安装施工方案新版创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幕墙安装施工方案新版创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幕墙安装施工方案新版创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幕墙安装施工方案新版创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幕墙安装施工方案新版创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幕墙安装施工方案新版创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幕墙安装施工方案新版创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幕墙安装施工方案新版创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幕墙安装施工方案新版创新.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幕墙安装施工方案新版创新.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幕墙安装施工方案新版创新.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幕墙安装施工方案新版创新.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幕墙安装施工方案新版创新.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幕墙安装施工方案新版创新.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幕墙安装施工方案新版创新.docx

《幕墙安装施工方案新版创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幕墙安装施工方案新版创新.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幕墙安装施工方案新版创新.docx

幕墙安装施工方案新版创新

1.编制依据

天津太平洋制药有限公司增资新建制剂项目施工图纸

《玻璃幕墙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GJ/139-2001

《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2003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

《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113-2009

《中空玻璃》GB/T11944--2002

《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

《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661-2011

《铝合金建筑型材》GB/5237.1-5237.5-2004

《铝合金门窗工程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DBJ15-30-2002

《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33-2001)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5

 

2.编制说明

本方案依据现有施工图纸及设计交底内容、监理业主审批完成的《施工组织设计》编制。

主要针对本工程隐框式玻璃幕墙、石材幕墙、铝合金门窗施工编写,以指导现场玻璃幕墙施工。

3.工程概述

3.1工程概况

项目名称天津太平洋制药有限公司增资新建制剂项目

子项名称:

办公楼

建设单位:

天津太平洋制药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

天津市西青区

本工程总用地面积3110.68m

(含保温)、总建筑面积14037.85m2(含保温)

建筑层数:

地上5层、室内外高差600mm,室外地坪至建筑檐口高度21.9m室外地坪至建筑屋顶高度23.4m。

建筑总长149.06m,建筑总宽20.1m。

本工程建筑结构形式为:

框架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裂度为七度(0.15g)。

本工程耐火等级为二级。

3.2工程特点及难点分析

由于工程施工面积较大,工程量较大,门窗、幕墙施工时,要设计合理的施工顺序,一方面保证施工的安全进行、顺利进行,一方面保证可以流水作业(从上往下施工)进而有序合理的保证工期。

(1)本工程玻璃幕墙龙骨为铝合金型材,面材采光部分采用6low-e+12A+6mm钢化中空玻璃.该系统具有如下的设计特点:

横梁与立柱的连接采用可伸缩结构(设置了伸缩缝,以胶垫或密封胶密封),满足了横梁因温差作用而产生的伸缩效应,消除了幕墙的伸缩噪音,提高了幕墙的抗震变位能力。

(2)挂式开启:

开启窗采用挂式连接,并加设安全限位块,防止翻窗脱落。

这种结构强度高,安全可靠,开启方便。

而且采用了限位装置,使所有开启具有相同的开启角度,保证了开启后的外视效果。

选用优质多点锁系统,板块受力合理,强度高,安全可靠。

(3)所有硬性接触处,均采用弹性连接,提高了幕墙的抗震性能,消除了伸缩噪声,同时由于密封性能的提高,保证了幕墙的隔音效果。

(4)不同金属的接触面除了与不锈钢外都使用尼龙垫片以防止电化腐蚀。

(5)本工程所注门窗的尺寸均为洞口尺寸,立面为外视立面,制作时应扣除洞口周边预留安装缝隙

(6)门窗的立面形式、数量、尺寸、开启方式、型材、玻璃等详见门窗表和门窗大样图

(7)凡推拉窗均应加设防窗扇脱落的限位装置以及防从外面拆卸的安全装置

与铝门窗框扇型材连接用的紧固件应采用不锈钢件,不得采用铝及铝合金抽芯铆钉做门窗构件受力连接紧固件

(8)外窗的安装必须牢固可靠,在砌体上安装时,严禁用射钉固定

3.3工程目标

(1)质量目标:

达到国家及相关行业验收规范合格标准。

(2)工期目标:

2015年5月25日完成全部安装

(3)安全生产目标:

严格按照国家安全制度和规定,达到“三无一杜绝”目标,无重大机械设备事故、重大交通和火灾事故;死亡事故为0,重伤事故频率小于0.4‰,负伤事故频率小于5‰;定期对有毒(害)作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把职业病控制在最低限度;

(4)文明施工和环保目标:

施工现场污水、废弃物处理满足规定要求;施工现场噪声控制符合国家、地方法律法规、标准要求;营造文明安全的施工现场,保证周边办公楼内正常办公。

4.主要施工方法

4.1玻璃幕墙

4.1.1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测量放线→预埋件处理→连接件安装→立柱安装→横梁安装→结构玻璃装配组件制作安装→收口及收边处理→清洁检查→竣工验收

玻璃幕墙现场安装的关键工序有:

连接角码安装、立柱定位放线、立柱安装、横梁安装、玻璃板块安装。

4.1.2施工准备

4.1.2.1技术准备:

(1)熟悉图纸,准备有关图集、质量验收标准和内业资料所用的表格。

(2)熟悉本工程玻璃幕墙的特点,包括骨架设计的特点,玻璃安装的特点及构造方面的特点。

然后根据其特点,研究具体的施工方案。

(3)对照玻璃幕墙的骨架设计,复查主体结构的施工质量。

因为主体结构的施工质量如何,对骨架的位置影响较大。

特别是墙面的垂直度、平整度偏差,将影响整个幕墙的水平位置。

所以,放线前,要检查主体结构的施工质量,特别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尤其要仔细、严格地复查。

4.1.2.2施工机具:

对所用机具进行检测,确保其性能良好。

4.1.2.3人员准备:

首先要对现场管理和安装人员进行全面的技术交底和质量交底及安全规范教育。

4.1.2.4材料准备:

根据图纸及工程情况,编制详细的材料订货供应计划单。

本工程玻璃幕墙主要材料要求如下:

(1)铝合金型材

本工程幕墙采用铝合金龙骨为150系列隐框玻璃幕墙龙骨,热挤压型材,室内外外露部分表面采用氟碳喷涂处理,室内部分采用粉末喷涂处理,不可视部分采用阳极氧化处理(颜色由业主和建筑师共同选定)。

粉末喷涂涂膜厚度保证在40μm~120μm之间;阳极氧化的膜厚级别应不低于AA15级。

铝型材特点:

适合于挤压铝型材,可以得到各种复杂的截面和很高的加工精度;有足够的强度,能满足建筑结构的要求;可以用弯曲装置进行冷弯加工,制造弯弧型材;阻燃性能好;良好的导电性能,幕墙跟建筑物专门的地线连接后可作为避雷设施。

(2)钢型材:

本工程选用国产的优质钢型材,材质为Q235B。

不可视部分钢材表面热浸镀锌处理,锌层厚度≥80μm。

可视部分钢材表面采用抛丸除锈达Sa2.5级标准+无机富锌底漆(40*2μm)+环氧云铁中间封闭漆(30*2μm)+氟碳面漆(30*2μm)。

钢型材特点:

有足够的强度,能满足建筑结构的要求;可以用弯曲装置进行冷弯加工,制造弯弧型材;阻燃性能好;良好的导电性能,幕墙、天窗跟建筑物专门的地线连接后可作为避雷设施。

(3)玻璃:

成品玻璃质量须符合国家及玻璃幕墙的有关技术规范。

本工程玻璃幕墙采用6+12+6全钢化中空玻璃,钢化玻璃均需热浸处理。

玻璃的外观质量及尺寸偏差的要求:

1)、玻璃在外观上不允许存在夹胶层气泡、裂痕、爆边、缺角、夹钳印、叠层、磨伤、脱胶等缺陷;

2)、玻璃长度、宽度和对角线尺寸允许偏差为±2mm;

3)、玻璃弯曲度不得超过0.15%;

4)、玻璃厚度允许偏差为±0.03mm。

(4)胶:

本工程采用优质硅酮耐候密封胶与硅酮结构密封胶。

4.1.3测量放线

4.1.3.1测量依据  

测量放线是根据土建单位提供的中心线及标高点进行。

幕墙设计一般是以建筑物的轴线为依据,玻璃幕墙的布置应与轴线取得一定的关系。

所以必须对已完工的土建结构进行测量。

4.1.3.2测量方法  

建筑物外轮廓测量:

根据土建标高基准线复测每一层预埋件标高中心线,据此线检查预埋件标高偏差,并作好记录;找出幕墙立柱与建筑轴线的关系,根据土建轴线测量立柱轴线,据此检查预埋件左右偏差,并作好记录。

整理以上测量结果,确定幕墙立柱分隔的调整处理方案。

幕墙立柱外平面定位:

根据设计图纸和土建结构误差确定幕墙立柱外平面轴线距建筑物外平面轴线的距离,在墙面顶部合适位置用钢琴线定出幕墙立柱外平面轴线。

幕墙立柱轴线定位:

幕墙前后位置确定后,结合建筑物外轮廓测量结果,用钢琴线定出每条立柱的左右位置。

每一定位轴线间的误差在本定位轴线间消化,误差在每个分格间分摊小于2mm。

幕墙立柱标高定位:

确定每层立柱顶标高与楼层标高的关系,沿楼板外沿弹出墨线定出立柱顶标高线。

4.1.3.3测量工具  

全站仪、水准仪(有时也用水平管)和线坠。

4.1.3.4预埋件偏差处理

(1)预埋件偏差超过45㎜时,应及时把信息反馈有关部门及设计负责人,并书面通知业主、监理及有关各方。

  

(2)预埋件偏差在45~150㎜时,允许加接与预埋件等厚度、同材料的钢板,一端与预埋件焊接,焊接高度≥7㎜,焊缝为连续周边焊,焊接质量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另一端采用2支M12×110的建筑锚栓或其他可靠的方式固定,建筑锚栓施工后需作抽样力学测试,测试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

  (3)预埋件偏差超过300㎜或由于其他原因无法现场处理时,应经设计部门、业主、监理等有关方面共同协商提出可行性处理方案并签审后,施工单位按方案施工。

  (4)预埋件表面沿垂直方向倾斜误差较大时,应采用厚度合适的钢板垫平后焊牢,严禁用钢筋头等不规则金属件作垫焊或搭接焊。

  (5)预埋件表面沿水平方向倾斜误差较大时,影响正常安装时,可采用上述

(2)的方法修正,钢板的尺寸及建筑锚栓的数量、位置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由设计确定。

4.1.4预埋件安装

埋件,是幕墙的根,埋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幕墙的安全性与使用寿命,根生不牢,则整个系统会处于不稳定状态,因此要把预埋件施工作为该工程的一个重点工作来抓。

预埋件节点大样图详见下图2所示。

该工程已错过预埋钢板的时机,根据我司多年的设计、施工经验和本工程的特点制定以下施工方案和处理措施:

   

后置埋件的埋设采用化学螺栓固定,注意事项:

(1)与锚扳相接的砼墙面应平整,锚板安装定位后表面应竖直,以便锚板受压时受力均匀。

墙面如不平整需剔凿涂砂浆。

(2)为保证树脂胶与砼之间的粘接力,要求孔内清洁干净,孔壁上不得有浮灰、积水、碎石。

(3)紧固锚板需在树脂胶完全固化后进行,以防影响胶的性能。

胶的固化时间与胶的配合比、施工时的天气情况有关,一般在30分钟左右。

宜做实验观测。

4.1.5连接件安装

4.1.5.1工艺流程说明:

熟悉图纸及技术交底→熟悉施工现场→寻准预埋铁件对准立柱线→拉水平线控制水平高度及进深位置→点焊→检查→加焊→防腐。

4.1.5.2基本操作说明:

(1)熟悉图纸:

了解前段工序的变化更改及设计变更。

(2)熟悉施工现场:

施工现场的熟悉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已施工工序质量的验收;二是对照图纸要求对下步工作的安排。

(3)寻准预埋铁件:

预埋铁件的作用就是将连接件固定,使幕墙结构与主体砼结构连接起来。

故安装连接件时首先要寻找原预埋件,只有寻准了预埋件才能准确地安装连接件。

(4)对照立柱垂线:

立柱的中心线也是连接件的中心线,故在安装时要注意控制连接件的位置,其偏差小于2mm。

(5)拉水平线控制水平高低及进深尺寸。

虽然预埋铁件时已控制水平高度,但由于施工误差的影响,安装连接件时仍要拉水平线控制其水平及进深的位置以保证连接件的安装准确无误,方法参照前几道工序操作要求。

(6)点焊:

在连接件三维空间定位确定准确后要进行连接件的临时固定即点焊。

点焊时每个焊接面点2~3点,要保证连接件不会脱落。

点焊时要两人同时进行,一人固定位置;另一人点焊,这样协调施工同时两人都要做好各种防护;点焊人员必须是有焊工技术操作证者,以保证点焊的质量。

(7)验收检查。

对初步固定的连接件按层次逐个检查施工质量,主要检查三维空间误差,一定要将误差控制在误差范围内。

三维空间误差工地施工控制范围为垂直误差小于2mm,水平误差小于2mm,进深误差小于3mm。

(8)加焊正式固定:

对验收合格的连接件进行固定,即正式焊接。

焊接操作时要按照焊接的规格及操作规定进行,一般情况下连接件的两边都必须满焊。

(9)验收:

对焊接好的连接件,现场管理人员要对其进行逐个检查验收,对不合格处进行返工改进,直至达到要求为止。

4.1.6立柱制作安装

4.6.1立柱制作

为节约铝材和减少现场加工,在立柱材料订购时,附上准确的立柱加工图,委托铝材生产厂家按图加工。

立柱加工图在立柱测量放线完毕后由现场技术员绘制。

立柱长度允许偏差为±1mm,横梁长度允许偏差为±0.5mm,端头斜度的允许偏差为-15mm。

4.1.6.2立柱安装  

立柱安装前,先把芯套(接长立柱与立柱用,上下层立柱之间留20mm以上的伸缩缝。

)插入立柱内,然后在立柱上钻孔,将连接角码用不锈钢螺栓安装在立柱上,二者之间用防腐垫片隔开。

立柱安装顺序由下至上。

第一条立柱安装:

两个操作工人把立柱搬运到安装工作面上,使立柱上已有的中心线和测量时所定的立柱站线(钢琴线)重合,立柱顶和测量时所定的标高控制线水平,另一焊工把连接角码临时点焊在预埋钢板上,然后调整立柱位置。

第一条立柱准确无误后,把上一层立柱套入下一层立柱芯套,就位准确后点焊。

如此循环,完成一组立柱安装。

一面幕墙立柱安装完毕,经检查位置准确、安装牢固后,再按焊缝要求加焊。

立柱安装标高偏差不应大于3mm,轴线前后偏差不应大于2mm,左右偏差应大于3mm;相邻两根立柱安装标高偏差不应大于3mm,同层立柱的最大标高偏差不应大于5mm;相邻两根立柱的距离偏差不应大于2mm。

4.1.7横梁制作安装

4.1.7.1横梁由厂家根据加工图加工好后送工地现场安装。

4.1.7.2横梁位置测量

用水准仪把楼层标高线引到立柱上。

以楼层标高线为基准,在立柱侧面标出横梁位置。

每一层间横梁分隔的误差在本层内消化,不得积累。

4.1.7.3横梁安装

(1)施工准备:

在横梁安装前要做好的施工准备有:

资料准备。

要认清图纸,注意分清开启扇位置,不能将横梁装错;材料准备。

要准备好各种所需材料,清查各材料的规格数是否符合要求,施工人员要有各横梁应在那儿就位的观点;人员准备;施工段现场的清理,由于有可能出现因排栅等原因横梁不能正常安装的情况,故在施工前要进行清理工作;对横梁进行包装,以防止脏物污染横梁。

(2)就位安装:

横梁就位安装先找好位置,将横梁角码予置于横梁两端,再将横梁垫圈预置于横梁两端,用Ф6×80不锈钢螺栓穿过横梁角码,垫圈及竖梁,逐渐收紧不锈钢螺栓,同时注意,观察横梁角码的就位情况,调整好各配件的位置以保证横梁的安装质量。

同一层横梁的安装应由下向上进行,当安装完一层高度时,应进行检查、调整、校正、固定,使其符合质量要求。

相邻两根横梁的水平标高偏差不应大于1mm。

同层标高偏差:

当一幅宽度小于或等于35m时,不应大于5mm;当一幅宽度大于35m时,不应大于7mm。

(3)检查:

横梁安装完成后要对横梁进行检查,主要查以下几个内容:

各种横梁的就位是否有错,横梁与竖梁接口是否吻合,横梁垫圈是否规范整齐,横梁是否水平,横梁外侧面是否与竖梁外侧面同一平面上等。

4.1.8结构玻璃装配组件制作

结构玻璃装配组件在专业的生产车间制作,加工工艺如下:

4.1.8.1铝框装配

 铝型材下料后,应在专门的工作台上进行装配。

大批量生产铝框时应在工作台上设置模具,按固定的模具装配,保证铝框装配的均一性。

装配后的铝框应进行下列项目检查:

铝框对边尺寸长度差;铝框对角线长度差;铝料之间的装配缝隙;相邻铝料之间的平整度。

4.1.8.2玻璃制作

玻璃由产家按要求加工好后送铝框装配车间。

玻璃幕墙的玻璃加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1)单片钢化玻璃其尺寸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要求(单位:

mm):

(2)中空钢化玻璃其尺寸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要求(单位:

mm):

 

(3)隐框玻璃幕墙安装质量要求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查方法

1

竖缝及

墙面

垂直度

幕墙高度不大于30m

10

激光仪

或经纬仪

幕墙高度大于30m,不大于60m

15

幕墙高度大于60m,不大于90m

20

幕墙高度大于90m,不大于150m

25

幕墙高度大于150m

30

2

幕墙平面度

2.5

2m靠尺,钢板尺

3

竖缝直线度

2.5

2m靠尺,钢板尺

4

横缝直线度

2.5

2m靠尺,钢板尺

5

拼缝宽度(与设计值比)

2

卡尺

 

4.1.8.3净化  

净化是结构玻璃装配生产最关键的工序,只有对基材表面认真按工艺要求进行净化,才能制造出具有规定可靠度的结构玻璃装配组件。

对油性污渍用二甲苯;对非油性污渍,用异丙醇、水各一半的混合溶剂。

净化方法用两块抹布法:

将溶剂倒在一块抹布上,对基材表面顺一个方向依次擦抹,在溶解了污渍的溶剂未挥发前,用一块干净的抹布将溶解了污渍的溶剂擦抹干净(如果这块抹布巳脏要再换一块干净的抹布)。

不能在溶剂挥发后再擦,因为溶剂挥发后,污渍仍残留在基材表面,干抹布是擦不掉的。

抹布要用不脱色,不脱绒的棉布,同时要注意溶剂只能倒到抹布上,不能用抹布到容器内去蘸溶剂,以防止巳沾有污渍的抹布污染了溶剂。

净化后30分钟内立即进行涂胶,因为如果净化后停留的时间太长,基材表面又会受到周围环境中污染物的污染,这时要重新净化后才能涂胶。

4.1.8.4定位

定位是使玻璃固定在铝框的规定位置上。

一般采用定位夹具以保证两者的基准线重合。

在定位平台上,沿平台一组相邻边设高约100mm的挡板,作为玻璃的定位基准,平台面上装置铝框定位夹具,按预定玻璃与铝框的设计位置,将铝框固定在平台上,按设计位置将双面胶条粘贴在铝框上,使玻璃沿挡扳落下,达到两者基准线重合。

玻璃要做到一次定位成功,不能在定位不准时移动玻璃,因为玻璃一旦与双面胶条接触,不干胶粘在玻璃上,在这层不干胶上涂结构胶不能保证其与玻璃粘接牢固。

玻璃定位后形成以玻璃与铝框为侧壁、垫条为底的空腹,其尺寸应与胶缝宽、厚尺寸一样。

4.1.8.5注胶  

将注胶处周围5cm左右范围的铝型材或玻璃表面用不沾胶带纸保护起来,防止这些部位受胶污染;核对结构胶的品种、牌号、生产日期;用打胶机注胶,注胶时要保持适当的速度,使空腔内的空气排出,防止空穴,并将压缩空气挤胶时的空气排出,防止胶缝内残留气泡,保证胶缝饱满;一个组件注胶结束,立即用刮刀将胶缝压实刮平。

注胶要求在无尘环境中进行。

4.1.8.6养护  

注胶后的板材应在静置场静置养护,单组份结构胶静置7天后才能运输。

养护环境要求温度为23±5℃,相对湿度为70%±5%;养护时玻璃板块要搁平;叠放时叠高不宜超过7层,每块用4个等边立方体泡沫塑料块垫于下一层,立方体尺寸偏差≤0.5mm。

4.1.8.7试验  

在玻璃基材上用抽样时的单组份密封胶注堆15.3cm×7.7cm×0.65cm~1.3cm胶体作为切开试验样品;玻璃板块在规定的环境中养护7天后,将切开试验样品中部切开,观察切口胶体,如果是闪光的表面,则密封胶未完全固化,如果是平整或暗淡的表面则巳完全固化;如检查到14天还未完全固化,说明胶的质量有问题。

在基材表面注堆20cm×1.5cm×1.5cm胶体作为剥离试验样品;21天后对剥离试验样品进行剥离试验,在胶样一头用刀在胶体厚度中部切开长5cm切口,用手捏住切头,用>90度的角度向后撕扯,只允许沿胶体撕开,如果发现胶体与基材剥离,则剥离试验不合格。

4.1.8.8组件质量要求做到结构胶充满空腔,粘接牢固,胶缝平整,胶缝外无胶污渍,胶缝固化后铝框翘曲不大于1mm.

4.1.9结构玻璃装配组件安装

(1)施工准备:

由于板块安装在整个幕墙安装中是最后的成品环节,在施工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准备工作包括人员准备、材料准备、施工现场准备。

在安排计划时首先根据实际情况及工程进度计划要求排好人员,一般情况下每组安排4~5人。

材料工器具准备是要检查施工工作面的玻璃板块是否到场,是否有没有到场或损坏的玻璃,施工现场准备是要检查施工工作面的玻璃板块是否到场,是否有没有到场或损坏的玻璃,施工现场准备要在施工段留有足够的场所满足安装需要,同时要对脚手架进行清理并调整脚手架满足安装要求。

(2)检查验收玻璃板块,

检查的内容有:

①规格数量是否正确;②各层间是否有错位玻璃;③玻璃堆放是否安全,可靠;④是否有误差超过标准的玻璃;⑤是否有已经损坏的玻璃;

验收的内容有:

①三维误差是否在控制范围内;②玻璃铝框是否有损伤,该更换的要更换;③结构胶是否有异常现象;④抽样做结构胶粘接测试。

检查验收要做好详细的记录并装订成册签注参加验收检查人员名单。

(3)初安装:

安装时每组4---5人,安装有以下几个步骤:

确定玻璃板块在立面上的水平、垂直位置,并在主框格上划线,将玻璃抬至安装位,对槽、进槽。

(4)调整:

玻璃板块初装完成后就对板块进行调整,调整的标准,即横平、竖直、面平。

横平即横梁水平,胶封水平;竖直即竖梁垂直、胶封垂直;面平即各玻璃在同一平面内或弧面上。

室外调整完后还要检查室内该平的地方是否平,各处尺寸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5)固定:

玻璃板块调整完成后马上要进行固定,主要是用橡胶垫块固定,垫块要上正压紧,杜绝玻璃板块松动现象。

(6)验收:

每次玻璃安装时,从安装过程到安装完后,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验收也是穿插于全过程中,验收的内容有:

①板块自身是否有问题;②胶缝大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③胶缝是否横平竖直;④玻璃板块是否有错面现象;⑤室内铝材间的接口是否符合设计要求;⑥验收记录、上压块固定属于隐蔽工程的范围,要按隐蔽工程的有关规定做好各种资料。

4.1.10耐候硅酮密封胶嵌缝

4.1.10.1充分清洁板材间缝隙,不应有水、油渍、涂料、铁锈、水泥砂浆、灰尘等。

充分清洁粘结面,加以干燥。

4.1.10.2为调整缝的深度,避免三边粘胶,缝内填泡沫塑料棒3、在缝两侧贴保护胶纸保护玻璃不被污染。

4.1.10.3注胶后将胶缝表面抹平,去掉多余的胶。

4.1.10.4注胶完毕,将保护纸撕掉,必要时用溶剂擦拭玻璃。

 4.1.10.5胶在未完全硬化前,不要沾染灰尘和划伤。

4.2石材幕墙

4.2.1施工工艺

(1)、工艺流程

4.2.2、操作工艺

(1)、安装施工准备

1)编制材料、制品、机具的详细进场计划;

2)落实各项需用计划;

3)编制施工进度计划;

4)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2)、后置埋件的安装

1)按照幕墙的设计分格尺寸用经纬仪或其他测量仪器进行分格定位;

2)检查定位无误后,按图纸要求钻孔、埋植化学锚栓;

4)安装埋件时要采取措施,控制好埋件表面的水平或垂直,严禁歪、斜、倾等;

5)检查预埋件是否牢固、位置是否准确。

埋件的位置误差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复查。

当设计无明确要求时,埋件的标高偏差不应大于10㎜,埋件的位置预设计位置偏差不应大于20㎜。

4.2.3、施工测量放线

(1)复查由土建方移交的基准线;

(2)放标准线:

在每一层降室内标高线移至外墙施工面,并进行检查;在石材挂板放线前,应首先对建筑物外形尺寸进行偏差测量,根据测量结果,确定出干挂板的基准面。

(3)以标准线为基准,按照图纸将分格线放在墙上,并做好标记;

(4)分格线放完后,应检查预埋件的位置是否与设计相符,否则应进行调整或预埋件补救处理;

(5)最后,用Φ0.5~1.0㎜的钢丝在单樘幕墙的垂直、水平方向各拉两根,作为安装的控制线,水平钢丝应每层拉一根(宽度过宽,应每间隔20m设1支点,以防钢丝下垂),垂直钢丝应间隔20m拉一根;

(6)注意事项:

放线时,应结合土建的结构偏差,将偏差分解;并应防止误差积累;放线时,应考虑好与其他装饰面的接口;拉好的钢丝应在两端紧固点做好标记,以便钢丝断了,快速重拉;应严格按照图纸放线;

控制重点为:

基准线

4.2.4、石材幕墙安装工艺

(1)石材幕墙骨架的安装

根据控制线确定骨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