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杆拱桥计算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518282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7.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系杆拱桥计算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系杆拱桥计算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系杆拱桥计算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系杆拱桥计算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系杆拱桥计算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系杆拱桥计算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系杆拱桥计算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系杆拱桥计算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系杆拱桥计算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系杆拱桥计算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系杆拱桥计算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系杆拱桥计算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系杆拱桥计算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系杆拱桥计算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系杆拱桥计算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系杆拱桥计算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系杆拱桥计算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系杆拱桥计算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系杆拱桥计算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系杆拱桥计算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系杆拱桥计算书.docx

《系杆拱桥计算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系杆拱桥计算书.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系杆拱桥计算书.docx

系杆拱桥计算书

 

 

一、说明

主要技术规范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以下简称《通用规范》)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以下简称《桥涵规范》)

《斜拉索热挤聚乙稀高强钢丝拉索技术条件》GB/T18365-2001

《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JTG/TD60-01-2004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

结构简述

1)主桥上部构造

本桥结构形式为Lp=72m下承式钢筋混凝土简支系杆拱桥。

拱肋的理论计算跨径为72m,计算矢高14.4m,矢跨比1/5,理论拱轴线方程为:

Y=1296*(X-36)2+(坐标原点为理论起拱点)。

主要结构构造为:

(1)拱肋

拱肋截面为矩形,高,宽,结构材料为钢筋混凝土。

(2)吊杆

每榀拱肋设13根厂制吊杆,吊杆间距为5.0m。

吊杆采用PES7-55高强镀锌平行钢丝成品索,外包双层高密度聚乙烯(PE)护套,配套锚具为PESM7-55,吊杆标准强度fpk=1670MPa,破断力Nb=3535kN,吊杆张拉采用单端张拉,张拉端设于吊杆底部,固定端设于拱肋端。

吊杆力分两次张拉,第一张拉力为150KN,第二次张拉力为380KN。

(3)加劲纵梁及横梁

加劲纵梁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其截面为矩形实体截面,高140cm,宽120cm。

预应力钢束采用的φ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标准强度fpk=1860Mpa,每根系梁布置10束10φ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

全桥共设15道预应力混凝土横梁,其中有2道端横梁、13道中横梁(吊杆处横梁)。

端横梁采用单箱单室截面,中横梁采用T形截面,牛腿处搁置桥面板。

端横梁宽220cm,中横梁翼缘宽120cm,底宽60cm。

中横梁共布置4根4φ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端横梁布6根6φ。

⑷桥面板:

桥面板采用预制桥面板,板厚25cm。

材料参数

(1)混凝土

系杆、端横梁、中横梁采用C50混凝土;拱肋、风撑采用C40混凝土;盖梁、主墩立柱以及引桥的墩、台盖梁、墩柱、耳、背墙采用C30混凝土;主墩承台、桩柱采用C25混凝土;主桥行车道板、引桥空心板分别采用C40和C50预制混凝;桥面铺装采用C40混凝土。

(2)预应力钢绞线

系杆采用采用符合(GB/T5224-2003)标准的φ高强度低松驰度钢绞线,标准强度fpk=1860MPa。

(3)吊杆

吊杆采用内芯为φ7mm镀锌高强钢丝束的成品拉索,型号为PES7-55。

表1-1材料计算参数表

材料

项目

参数

备注注

C50

系杆及横梁

C40

拱肋及风撑

混凝土

抗压设计强度fcd

MPa

抗拉设计强度ftd

MPa

抗压标准强度fck

MPa

抗拉标准强度ftk

MPa

抗压弹性模量Ec

34500MPa

32500MPa

抗弯弹性模量Ec’

29325MPa

27625MPa

混凝土参数

计算材料容重ρ

26kN/m3

25KN/m3

线膨胀系数α

×10-5

×10-5

低松弛钢绞线

Ø

标准强度fpk

1860MPa

控制张拉应力σcon

1395MPa

弹性模量Ep

195000MPa

锚具及波纹管

钢束管道摩阻系数μ

钢束管道偏差系数k

单端锚具变形及回缩值Δl

0.006m

设计荷载

(1)恒载

主梁自重

预应力混凝土容重26KN/m3,混凝土按照25KN/m3,程序依据混凝土主梁截面面积自动进行加载。

②二期恒载

桥面铺装:

10cm现浇混凝土层和10cm沥青混凝土铺装层按照线性荷载分布到各纵梁上,容重按照24KN/m3考虑。

单侧护栏按照m加载于主梁上。

端横梁上空心板荷载

共四片13米跨径空心板,边板边支点反力,中板边支点反力。

(2)汽车荷载

汽车荷载等级为公路-II级,按照单向1车道加载;冲击系数按《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相关规定计算,程序中按照结构基频方法输入,本桥基频为。

(3)人群荷载

按m计算人群荷载。

(4)附加力

温度作用:

混凝土体系升温20oC、降温20oC

(5)风载:

与活载组合的风力按桥面高度处风速25m/s计算。

工程场地桥位地表粗糙度系数

,阵风系数

荷载组合

成桥状态分析,共考虑以下几种荷载组合:

组合一:

恒载+人群荷载+活载

组合二:

恒载+人群荷载+活载+温度荷载(升温20oC)+静风荷载(横向风,25m/s)

组合三:

恒载+人群荷载+活载+温度荷载(降温20oC)+静风荷载(横向风,25m/s)

组合四:

恒载+人群荷载+活载+温度荷载(升温20oC)+静风荷载(纵向风,25m/s)

组合五:

恒载+人群荷载+活载+温度荷载(降温20oC)+静风荷载(纵向风,25m/s)

计算施工阶段划分

表1-2施工阶段划分表

步骤名称

结构组

边界组

荷载组

激活

钝化

激活

钝化

激活

现浇系梁

系梁组

支架

端横梁

-

系梁临时

支架弹性连接

-

自重

安装第一批横梁

横梁组

-

-

-

横梁所有预应力

张拉系杆第一批预应力

-

-

-

-

系梁

第一批预应力

支架现浇拱肋

拱肋组

风撑组

-

-

-

-

张拉第二批系梁钢束

-

-

-

-

系梁

第二批预应力

挂索

索组

-

-

-

-

吊索第一次张拉

-

-

-

-

一张索力

(150KN)

拆除支架

-

支架

结构支座

系梁临时

支架弹性连接

-

架设行车道板

车道梁组

-

桥面板连接

-

-

张拉横梁第二批预应力

吊索第二次张拉

-

-

-

-

二张索力

(380KN)

二期恒载

车道

-

-

-

栏杆荷载

桥面铺装

空心板荷载

人群荷载

有限元模型说明

计算依据桥梁施工流程划分结构计算阶段,按设计的施工方法模拟计算步骤,采用MIDAS2006程序按平面杆系进行结构分析。

全桥共离散为952个单元,1056个节点。

结构计算模型如图。

图全桥有限元模型图

二、主要施工过程计算结果

张拉横梁第一批预应力张拉工况

图横梁上缘应力图(KN/m2)

图横梁下缘应力图(KN/m2)

张拉系梁第一批预应力工况

图系梁上缘应力图(KN/m2)

图系梁下缘应力图(KN/m2)

拆除现浇支架工况

图系梁上缘应力图(KN/m2)

图系梁下缘应力图(KN/m2)

图横梁上缘应力图(KN/m2)

图横梁下缘应力图(KN/m2)

图拱肋上缘应力图(KN/m2)

图拱肋下缘应力图(KN/m2)

架设行车道板工况

图系梁上缘应力图(KN/m2)

图系梁下缘应力图(KN/m2)

图横梁上缘应力图(KN/m2)

图横梁下缘应力图(KN/m2)

图拱肋上缘应力图(KN/m2)

图拱肋下缘应力图(KN/m2)

张拉第二批横梁预应力束工况

图横梁上缘应力图(KN/m2)

图横梁下缘应力图(KN/m2)

第二次张拉吊杆工况

图系梁上缘应力图(KN/m2)

图系梁下缘应力图(KN/m2)

图横梁上缘应力图(KN/m2)

图横梁下缘应力图(KN/m2)

图拱肋上缘应力图(KN/m2)

图拱肋下缘应力图(KN/m2)

二期恒载加载工况

图系梁上缘应力图(KN/m2)

图系梁下缘应力图(KN/m2)

图横梁上缘应力图(KN/m2)

图横梁下缘应力图(KN/m2)

图拱肋上缘应力图(KN/m2)

图拱肋下缘应力图(KN/m2)

各关键施工阶段主要构件应力结果汇总如表2-1所示:

表2-1各施工阶段主要构件应力汇总表

工况名称

主要构件构件应力(Mpa)

拉应力验算

系杆

横梁

拱肋

上缘

下缘

上缘

下缘

上缘

下缘

张拉第一批横梁

预应力筋

σmax

<=

满足要求

σmin

张拉系杆

第一批预应力

σmax

0

σmin

拆除支架

σmin

<=

满足要求

σmax

架设行车道板

σmin

<=

满足要求

σmax

张拉横梁第二批预应力

σmax

0

σmin

吊索第二次张拉

σmax

0

0

σmin

二期恒载

σmax

0

σmin

注:

表中正值为拉应力,负值为压应力。

三、成桥状态计算结果

各荷载组合作用下,系杆、主梁、拱肋应力计算结果

组合一计算结果

图主要构件上缘应力包络图(KN/m2)

图主要构件下缘应力包络图(KN/m2)

结论:

组合一荷载作用下,系杆、横梁、拱肋正应力均为压应力,最大压应力为。

组合二计算结果

图主要构件上缘应力包络图(KN/m2)

图主要构件下缘应力包络图(KN/m2)

结论:

组合二荷载作用下,系杆、横梁、拱肋正应力均为压应力,最大压应力为。

组合三计算结果

图主要构件上缘应力包络图(KN/m2)

图主要构件下缘应力包络图(KN/m2)

结论:

组合三荷载作用下,系杆、横梁、拱肋正应力均为压应力,最大压应力为。

组合四计算结果

图主要构件上缘应力包络图(KN/m2)

图主要构件下缘应力包络图(KN/m2)

结论:

组合三荷载作用下,系杆、横梁、拱肋正应力均为压应力,最大压应力为。

组合五计算结果

图主要构件上缘应力包络图(KN/m2)

图主要构件下缘应力包络图(KN/m2)

结论:

组合三荷载作用下,系杆、横梁、拱肋正应力均为压应力,最大压应力为。

系杆、横梁、拱肋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

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检算时,荷载组合及荷载安全系数按规范JTGD60-2004规定进行,最大抗力与对应位置内力对比如下图示:

图系杆承载能力(最大抗力及对应内力)图

图端横梁承载能力(最大抗力及对应内力)图

图中横梁承载能力(最大抗力及对应内力)图

图拱肋承载能力(最大抗力及对应内力)图

由图可知,主梁、及横梁正截面抗弯承载系数均大于1,满规范足要求。

支点反力

表3-2墩顶支座反力表

墩柱

编号

恒荷载

(KN)

组合一

(最大)

(KN)

组合二

(最大)

(KN)

组合三

(最大)

(KN)

组合四

(最大)

(KN)

组合五

(最大)

(KN)

最大值

(KN)

选用支座

型号

1

7203

7459

7565

7565

7459

7459

7565

GPZ(Ⅱ)

2

7196

7466

7572

7572

7466

7466

7572

GPZ(Ⅱ)

3

7200

7463

7559

7559

7463

7463

7559

GPZ(Ⅱ)

4

7206

7469

7566

7566

7469

7469

7566

GPZ(Ⅱ)

结论:

由表3-2可知,各支座应选型合适。

索力计算结果

表3-3各荷载组合下索力表

索号

恒载索力

活载索力

主要组合

破断力

安全系数

max

min

max

min

1

443

26

0

483

430

3535

2

475

39

0

519

470

3535

3

488

44

0

535

486

3535

4

493

46

0

541

492

3535

5

495

47

0

543

493

3535

6

495

47

0

544

493

3535

7

495

47

0

545

493

3535

6

495

47

0

545

493

3535

5

495

47

0

544

493

3535

4

493

46

0

541

491

3535

3

488

44

0

535

486

3535

2

475

39

0

519

470

3535

1

443

26

0

485

428

3535

结论:

由表3-3可知,吊杆承载力满足要求。

四、变形结算结果

图成桥状态变形结果(m)

图组合一变形结果(m)

图组合二变形结果(m)

图组合三变形计算结果(m)

图组合四变形结果(m)

图组合五变形计算结果(m)

各荷载组合作用下,系杆及拱肋竖向变形结果汇总如表4-1所示:

表4-1各荷载组合下最大竖向位移表(单位:

m)

荷载

拱肋

系梁

位置

位移值

位置

位移值

成桥状态

跨中

跨中

组合一

跨中

1/4L

组合二

跨中

1/4L

组合三

跨中

1/4L

组合四

跨中

1/4L

组合五

跨中

1/4L

注:

表中正值表示向上位移值,负值表示向下位移值。

五、全桥稳定性计算结果

图第一阶模态图

结论:

第一阶线弹性稳定系数为,表现为拱肋侧弯。

图第二阶模态图

结论:

第二阶线弹性稳定系数为,表现为拱肋对称横弯。

六、运营状态一根吊杆断裂状态计算结果

选取跨中处一根吊杆在运营状态断裂工况进行计算分析,共考虑以下两种荷载组合:

组合一:

恒载

组合二:

恒载+活载

各荷载组合作用下计算结果

图组合一系梁上缘应力包络图(KN/m2)

图组合一系梁下缘应力包络图(KN/m2)

图组合一拱肋上缘应力包络图(KN/m2)

图组合一拱肋下缘应力包络图(KN/m2)

图组合二系梁上缘应力包络图(KN/m2)

图组合二系梁下缘应力包络图(KN/m2)

图组合二拱肋上缘应力包络图(KN/m2)

图组合二拱肋下缘应力包络图(KN/m2)

结论:

由以上应力云图可以看出,一根吊杆断裂状态下,系梁正截面应力均为压应力,最大压应力为,依据规范条:

σcc≤=,满足短暂状态下构件的验算要求。

拱肋在吊杆断裂状态下,截面均受压,最大压应力为,最小压应力为。

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验算

图系梁承载能力(最大抗力及对应内力)图

结论:

根据图可以看出,系梁正截面抗弯承载系数均大于1,满足规范要求

图未断吊杆侧拱肋承载能力(最大抗力及对应内力)图

图断吊杆侧拱肋承载能力(最大抗力及对应内力)图

结论:

根据图~可以看出,拱肋正截面抗弯承载系数均大于1,满足规范要求

断一根索状态全桥稳定性计算结果

图第一阶模态图

结论:

第一阶线弹性稳定系数为,表现为拱肋侧弯。

图第二阶模态图

结论:

第二阶线弹性稳定系数为,表现为拱肋对称横弯。

七、运营状态两根吊杆断裂状态计算结果

选取跨中处两根相邻吊杆在运营状态断裂工况进行计算分析,共考虑以下两种荷载组合:

组合一:

恒载

组合二:

恒载+活载

各荷载组合作用下计算结果

图组合一系梁上缘应力包络图(KN/m2)

图组合一系梁下缘应力包络图(KN/m2)

图组合一拱肋上缘应力包络图(KN/m2)

图组合一拱肋下缘应力包络图(KN/m2)

图组合二系梁上缘应力包络图(KN/m2)

图组合二系梁下缘应力包络图(KN/m2)

图组合二拱肋上缘应力包络图(KN/m2)

图组合二拱肋下缘应力包络图(KN/m2)

由图~可以看出,两根吊杆断裂状态下,系梁正截面最大压应力为,最大拉应力为;依据《公路钢筋砼及预应力砼桥梁设计规范》条:

σcc≤=;系杆纵向主筋配筋率+/*=%,则σct=≤=,均满足预应力砼受弯构件在短暂状态下构件正应力验算要求。

拱肋在吊杆断裂状态下,拱肋正截面最大压应力为,按《规范》条,σcc=≤=,满足要求。

受拉区钢筋应力为,混凝土压应力为;依据《公路钢筋砼及预应力砼桥梁设计规范》条:

受拉区钢筋应力σsi=≤=251MPa,满足规范要求;受压区压应力σcc=≤=

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验算

图系梁承载能力(最大抗力及对应内力)图

结论:

由图可以看出,系梁正截面抗弯承载系数均大于1,满足规范要求

图未断索侧拱肋承载能力(最大抗力及对应内力)图

图断索侧拱肋承载能力(最大抗力及对应内力)图

结论:

根据图~可以看出,拱肋正截面抗弯承载系数均大于1,满足规范要求

断2根索全桥稳定性计算结果

图第一阶模态图

结论:

由图可以看出,第一阶线弹性稳定系数为,表现为拱肋侧弯。

图第二阶模态图

结论:

由图可以看出,第二阶线弹性稳定系数为,表现为拱肋对称横弯。

 

八、上构计算结论汇总

施工过程主要构件应力计算结果

表8-1各施工阶段主要构件应力汇总表

工况名称

主要构件构件应力(Mpa)

拉应力验算

系杆

横梁

拱肋

上缘

下缘

上缘

下缘

上缘

下缘

张拉第一批横梁

预应力筋

σmax

<=

满足要求

σmin

张拉系杆

第一批预应力

σmax

0

σmin

拆除支架

σmin

<=

满足要求

σmax

架设行车道板

σmin

<=

满足要求

σmax

张拉横梁第二批预应力

σmax

0

σmin

吊索第二次张拉

σmax

0

0

σmin

二期恒载

σmax

0

σmin

注:

表中正值为拉应力,负值为压应力。

由表8-1可知,系杆拱各主要施工阶段中,中横梁最大拉应力为,;依据《公路钢筋砼及预应力砼桥梁设计规范》条:

系杆纵向主筋配筋率+/*=%,则σct=≤=,均满足预应力砼受弯构件在短暂状态下构件正应力验算要求。

故施工过程中,各主要受力构件均满足规范要求。

成桥状态计算结果汇总

表8-2成桥状态各构件应力(MPa)

荷载组合

拱肋应力

Max/Min

(MPa)

系杆

最大应力(MPa)

中横梁

最大应力(MPa)

端横梁

最大应力(MPa)

恒载

(无拉应力)

(无拉应力)

组合一

(无拉应力)

(无拉应力)

组合二

(无拉应力)

(无拉应力)

组合三

(无拉应力)

(无拉应力)

组合四

(无拉应力)

(无拉应力)

组合五

(无拉应力)

(无拉应力)

注:

表中正值为拉应力,负值为压应力。

表8-3承载能力极限状态验算结果表

荷载组合

正截面弯矩

rMn(KN/m)

正截面抗力Mn(KN/m)

系数

拱肋

1657

4170

系杆

575

6533

中横梁

876

1655

端横梁

4170

9585

表8-3吊杆承载力验算

荷载组合

最大吊杆力

吊杆破断力

系数

(KN)

(KN)

组合一

543

3323

组合二

545

3323

组合三

545

3323

组合四

543

3323

组合五

543

3323

注:

表中正值为拉应力,负值为压应力。

断一根吊杆状态计算结果汇总

表8-4成桥状态各构件应力(MPa)

荷载组合

拱肋

系杆

中横梁

端横梁

组合一

(无拉应力)

(无拉应力)

(无拉应力)

(无拉应力)

组合二

(无拉应力)

(无拉应力)

(无拉应力)

(无拉应力)

注:

组合一:

恒载

组合二:

恒载+活载

表中正值为拉应力,负值为压应力。

表8-5承载能力极限状态验算结果表

荷载组合

正截面弯矩

rMn(KN/m)

正截面抗力Mn(KN/m)

系数

拱肋

1911

3996

系杆

2690

6670

中横梁

882

1629

端横梁

4186

9585

表8-5吊杆承载力验算表

荷载组合

最大吊杆力

(KN)

吊杆破断力

(KN)

系数

组合一

527

3323

组合二

586

3323

注:

组合一:

恒载

组合二:

恒载+活载

表中正值为拉应力,负值为压应力。

断两根吊杆状态计算结果汇总

表8-6成桥状态各构件应力表

荷载组合

拱肋

(MPa)

系杆

(MPa)

中横梁

(MPa)

端横梁

(MPa)

组合一

()

()

(无拉应力)

(无拉应力)

组合二

()

()

(无拉应力)

(无拉应力)

注:

组合一:

恒载

组合二:

恒载+活载

表中正值为拉应力,负值为压应力。

两根吊杆断裂状态下,系梁正截面最大压应力为,最大拉应力为;依据《公路钢筋砼及预应力砼桥梁设计规范》条:

σcc≤=;系杆纵向主筋配筋率+/*=%,则σct=≤=,均满足预应力砼受弯构件在短暂状态下构件正应力验算要求。

拱肋为普通钢筋混凝土构件,拱肋在吊杆断裂状态下,拱肋正截面最大压应力为,按《规范》条,σcc=≤=,满足要求。

受拉区钢筋应力为,混凝土压应力为;依据《公路钢筋砼及预应力砼桥梁设计规范》条:

受拉区钢筋应力σsi=≤=251MPa,满足规范要求;受压区压混凝土应力σcc=≤=,满足规范要求。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验算结果表

荷载组合

正截面弯矩

rMn(KN/m)

正截面抗力Mn(KN/m)

系数

拱肋

3740

4170

系杆

575

6533

中横梁

876

1655

端横梁

4170

9585

吊杆承载力验算

荷载组合

最大吊杆力

(KN)

吊杆破断力

(KN)

系数

组合一

561

3323

组合二

633

3323

注:

组合一:

恒载

组合二:

恒载+活载

表中正值为拉应力,负值为压应力。

各状态稳定性结果汇总

荷载组合

一阶稳定系数

失稳形式

正常运营状态

拱肋侧弯

断一根索状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