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51913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7.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x

《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x

土方开挖施工方案

 

***东城高级中学

1#教学楼、2#教学楼

 

土方工程施工方案

 

编制:

***

审核:

***

审批:

***

****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第一章编制依据

第二章工程概况

第三章地质情况概况

第四章施工准备

第五章土方开挖施工

第六章土方回填施工

第七章安全措施

第八章质量标准及保证措施

第九章应急救援预案

第十章应急工作要求

第十一章环保措施

第一章编制依据

1.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0202-2002)

1.2***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图纸

1.3***东城高级中学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第二章工程概况

2.1总体工程简介

本工程位于***洛城街办,南邻富士街,西邻豪源路。

由********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设计,***********监理有限公司实施监理,由******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建。

1#、2#教学楼均为框架结构,地上5层。

本工程采用独立基础形式。

开挖基底标高为-3.100米(相对+0.00)。

第三章地质情况概况

3.1地层结构:

本场区勘察深度范围内,地基土自上而下分为如下5层:

第一层为素土(Q4ml):

黄褐-褐色,松散,稍湿,主要以粉质粘土为主,含植物根系,铁丝及建筑垃圾等,局部为杂填土。

厂区普遍分布,厚度:

1.10-3.30m,平均2.13m;层底标高:

19.45-22.55m,平均21.38m;层底埋深:

1.10-3.30m,平均2.13m。

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表:

最小值

Xmin

最大值

Xmax

平均值

Xm

数据个数

n

标准差

σ

变异系数

δ

标准值

fk

W(%)

12.0

28.9

20.1

10

5.4

0.27

23.2

γ(kN/m3)

17.6

19.2

18.4

7

0.5

0.03

18.1

e

0.650

0.868

0.732

7

0.080

0.11

0.791

WL(%)

20.1

33.5

26.0

10

4.1

0.16

WP(%)

10.0

20.2

14.7

10

3.3

0.22

IP

10.1

13.3

11.3

10

1.2

0.11

IL

-0.29

0.97

0.48

10

0.40

0.82

0.72

Cq(kPa)

5.6

14.4

10.6

6

3.2

0.30

7.9

φq(度)

15.6

17.7

16.6

6

0.7

0.04

16.0

a1-2(MPa-1)

0.28

0.52

0.39

7

0.08

0.22

0.45

Es(MPa)

3.59

6.05

4.63

7

0.99

0.21

3.9

实测N(击)

2.0

8.0

4.1

7

2.3

0.57

2.4

qc(MPa)

1.760

3.660

2.726

33

0.736

0.27

2.505

fs(kPa)

36

63

50

33

13

0.26

46

第2层粉质粘土

黄褐色,可塑,含褐红色氧化铁条纹及斑团,局部夹20-30cm粉土薄层,无摇振反应,切面稍有光泽,中等干强度,中等韧性。

场区普遍分布,厚度:

1.40~4.00m,平均2.70m;层底标高:

17.85~19.51m,平均18.69m;层底埋深:

4.00~5.50m,平均4.82m。

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表:

最小值

Xmin

最大值

Xmax

平均值

Xm

数据个数

n

标准差

σ

变异系数

δ

标准值

fk

W(%)

20.1

28.5

23.3

50

1.6

0.07

23.7

γ(kN/m3)

18.2

19.4

19.0

31

0.3

0.02

18.9

e

0.666

0.846

0.737

31

0.044

0.06

0.751

WL(%)

27.2

37.8

29.6

50

2.4

0.08

WP(%)

15.3

22.4

17.4

50

1.5

0.09

IP

10.7

15.5

12.1

50

1.1

0.09

IL

0.32

0.65

0.49

50

0.08

0.16

0.51

Cq(kPa)

3.2

40.9

33.2

20

8.4

0.25

29.9

φq(度)

16.4

20.1

17.9

20

1.0

0.06

17.5

a1-2(MPa-1)

0.30

0.37

0.34

31

0.01

0.04

0.34

Es(MPa)

4.80

5.60

5.17

31

0.20

0.04

5.1

实测N(击)

5.0

6.0

5.2

48

0.3

0.06

5.1

qc(MPa)

1.114

1.688

1.361

33

0.253

0.19

1.284

fs(kPa)

49

79

65

33

12

0.18

62

该层为中压缩性土。

第3层粉质粘土

褐黄色-灰黄色,可塑-硬塑,含少量褐红色氧化铁条纹及灰黑色锰质结核,含5%左右0.3-2.0cm的钙质结核,局部夹20-30cm的粉土及粉细砂薄层,无摇振反应,切面稍有光泽,中等干强度,中等韧性。

场区普遍分布,厚度:

2.50~5.30m,平均3.95m;层底标高:

13.45~16.18m,平均14.69m;层底埋深:

7.40~9.90m,平均8.83m。

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表:

最小值

Xmin

最大值

Xmax

平均值

Xm

数据个数

n

标准差

σ

变异系数

δ

标准值

fk

W(%)

18.0

23.6

20.3

66

1.2

0.06

20.6

γ(kN/m3)

19.1

20.1

19.6

22

0.3

0.01

19.5

e

0.560

0.718

0.633

22

0.038

0.06

0.647

WL(%)

26.8

33.6

29.1

66

1.2

0.04

WP(%)

16.0

20.1

17.6

66

0.9

0.05

IP

10.5

13.5

11.5

66

0.6

0.05

IL

0.09

0.46

0.24

66

0.08

0.35

0.26

Cq(kPa)

23.3

38.7

28.7

10

4.5

0.16

26.0

φq(度)

17.4

21.3

19.5

10

1.1

0.05

18.9

a1-2(MPa-1)

0.26

0.31

0.28

22

0.01

0.04

0.29

Es(MPa)

5.49

6.11

5.75

22

0.17

0.03

5.7

实测N(击)

6.5

9.0

7.6

72

0.7

0.10

7.4

qc(MPa)

2.287

4.114

3.052

33

0.734

0.24

2.831

fs(kPa)

104

185

131

33

30

0.23

122

该层为中压缩性土。

第3-1层中粗砂

灰黄色,中密,稍湿,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及云母碎片。

场区普遍分布,厚度:

0.60~1.00m,平均0.81m;层底标高:

14.65~16.32m,平均15.76m;层底埋深:

7.20~8.00m,平均7.63m。

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表:

最小值

Xmin

最大值

Xmax

平均值

Xm

数据个数

n

标准差

σ

变异系数

δ

标准值

fk

实测N(击)

21.0

23.0

21.7

3

qc(MPa)

12.945

19.710

16.328

2

fs(kPa)

92

182

137

2

第4层中粗砂

灰白色-杂色,中密,湿-饱和,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及云母碎片,局部夹20-30cm粉质粘土薄层。

场区普遍分布,厚度:

1.40~5.10m,平均3.15m;层底标高:

10.75~12.74m,平均11.54m;层底埋深:

10.10~12.60m,平均11.99m。

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表:

最小值

Xmin

最大值

Xmax

平均值

Xm

数据个数

n

标准差

σ

变异系数

δ

标准值

fk

实测N(击)

22.0

29.0

27.0

99

1.3

0.05

26.8

qc(MPa)

10.170

19.090

14.180

29

3.777

0.27

12.964

fs(KPa)

118

304

206

29

75

0.36

182

第5层粉质粘土

褐黄色,可塑-硬塑,含褐红色氧化铁,局部夹薄层粉土,无摇振反应,切面稍有光泽,中等干强度,中等韧性。

场区普遍分布,厚度:

2.40~4.60m,平均3.55m;层底标高:

7.30~9.05m,平均8.16m;层底埋深:

13.20~16.30m,平均15.07m。

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表:

最小值

Xmin

最大值

Xmax

平均值

Xm

数据个数

n

标准差

σ

变异系数

δ

标准值

fk

W(%)

19.8

23.9

21.7

38

0.8

0.04

21.9

γ(kN/m3)

18.9

19.6

19.4

17

0.2

0.01

19.3

e

0.648

0.746

0.670

17

0.027

0.04

0.681

WL(%)

28.0

31.6

29.6

38

1.0

0.03

WP(%)

16.6

18.9

17.8

38

0.6

0.03

IP

11.0

13.6

11.9

38

0.6

0.05

IL

0.19

0.46

0.33

38

0.06

0.19

0.35

Cq(kPa)

32.0

39.8

35.9

6

2.7

0.08

33.7

φq(度)

17.5

18.6

18.0

6

0.4

0.02

17.7

a1-2(MPa-1)

0.27

0.31

0.29

17

0.01

0.04

0.29

Es(MPa)

5.52

6.12

5.77

17

0.16

0.03

5.7

实测N(击)

8.5

12.0

9.9

76

0.7

0.07

9.8

该层为中压缩性土。

第6层细砂

灰黄色,中密-密实,饱和,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及石英,局部夹20-40cm粉土薄层。

该层未穿透,最大揭露厚度6.6m,控制深度20.0m。

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表:

最小值

Xmin

最大值

Xmax

平均值

Xm

数据个数

n

标准差

σ

变异系数

δ

标准值

fk

实测N(击)

26.0

36.0

31.4

20

2.8

0.09

30.3

第四章施工准备

4.1清除地上障碍物,现场作好“四通一平”。

4.2清除地下障碍物,明确施工现场地下原有的水、电、气等各种管、沟、线位置,对仍在使用的管线应做改线处理。

对于废弃的管、线、沟应做相应的截止,以免发生安全事故。

4.3明确空中障碍物,查清施工现场及机械进出场道路上方是否有影响施工和交通的高压线、电缆等空中障碍物,如存在应架高或与相应部门联系做处理。

4.4弃土区:

由于现场场地狭小,根据甲方要求所有挖土全部外运。

4.5运输距离及路线:

土方外运弃土区由土方施工单位根据寿光市规定办好外运手续,弃置于规定地点,运输路线较长。

且由于施工场地处于居民区及主干道边,施工前应了解运土地的行走路线,必要时应事先摸清多条交通路线,随时确定最佳行走路线,以保证土方施工的顺利进行和不扰民。

4.6施工机械:

对土方挖、运、回填机械作好施工前及施工中的维修、保养,土方施工单位应落实专业机务员负责。

土方施工中应配备相应的备用车辆。

4.7测量放线:

在施工前通知测量人员作好技术准备,以保证在施工中的测量要求,包括做好现场的定位桩、水准点等,以确保土方工程质量。

4.8安全、技术准备:

施工前施工现场负责人向所有参加施工的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必须使每个操作者(尤其是机械操作人员)对施工中的技术要求必须明确。

4.9管理人员及劳动力准备

4.9.1根据现场施工情况,每天采用双班作业。

4.9.1.1施工人员配备明细表

管理人员

机械修理工

挖土机司机

汽车司机

推土机司机

拍土人员

配合清土人员

测量人员

后勤服务

小计

第一步施工

2

2

2

8

1

6

20

2

2

45

备注

本表中施工人数根据现场变化可做相应调整。

第五章:

土方开挖施工

一、施工工艺

1开挖原则

1.1根据护坡要求及施工现场条件,土方工程分两步开挖,采用大开挖方式,然后放线员放出主楼基坑边线,设计要求预留300mm采用人力清除,最后采用人力进行基础土方清基、修理。

1.2总的开挖方向

综合考虑现场实际情况及利用原有路面,土方开挖总的开挖方向为:

由东向西方向开挖。

2坡道的处理

为便于重车行驶,施工现场可准备碎砖、石质渣土,可将坡道表面铺撒碎砖、石质渣土垫路以防滑。

3基础开挖过程中相关技术措施及注意事项

3.1基坑开挖过程中,在基坑底部应保持中间余土高于两端余土,以保证基坑开挖过程中基坑内不积水。

3.2土方开挖过程中,对定位轴线引出桩、标准水准点等,挖土时注意保护,并应经常检测和校核其位置是否正确;基坑的水平标高和坡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应经常校核。

3.3施工中如果发现文物或古墓等应进行妥善保护并报相关部门处理后在进行施工。

二、质量控制措施

本工程土质情况较好,边坡坡度较大,处于雨季施工因此考虑好边坡排水工作。

局部为杂填土,为防止塌方及坑侧泥土随水流入坑内影响施工,并保证安全,现场配备足够数量的抽水设施。

应作好地面的排水工作,严禁基坑地面附近出现大量积水和基坑里积水。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进行,开挖过程中若发现地质资料同勘测报告出入较大的地下管线构筑物等情况,应及时报告设计方以对设计做处调整。

第六章土方回填

一、作业条件

1.回填前,对基础各构件等办理隐蔽验收。

2.将基坑内的杂物、积水等清理干净。

3..施工前做好水平高程的设置。

在基槽边上钉水平橛,在基础墙表面划分层线。

4.作完技术交底。

二、质量要求

1、主控项目

(1)标高的允许偏差(单位:

mm)

1)基坑、基槽的允许偏差值-50。

2)机械的±50;

3)分层压实系数:

设计要求。

2、一般项目

(1)回填土料:

设计要求:

原土回填

(2)分层厚度及含水量:

设计要求。

(3)表面平整度(单位:

mm)

1)基坑、基槽的允许偏差值20。

三、工艺流程

分层回填夯实——取样试验——至计划高程

四、操作工艺

1、回填土一般选用含水量在10%左右的干净粘性土(以手攥成团、自然落地散开为宜)。

若土过湿,要进行晾晒或掺入干土、白灰等处理;若土含水量偏低,可适当洒水湿润。

按该工程设计要求,建筑物内为素土夯实,建筑物外1500mm范围内3:

7灰土夯实。

2、深浅基坑相连时,要先填深基坑,填至与浅基坑标高一致时,再与浅基坑一起填夯。

分段填夯时,交错处做成阶梯形,上下接槎距离不小于1.0m。

基坑回填应在相对两侧或四周同时进行,基础墙两侧标高不可相差太多;较长的管沟墙,内部要加支撑。

3、回填土要分层铺摊夯实,蛙式打夯机每层铺土厚度为200~250mm;人工夯实时不大于200mm。

每层至少夯击三遍,要求一夯压半夯。

4、回填房心及管沟时,人工先将管子周围填土夯实,直到管顶O.5m以上时,在不损坏管道的情况下,方可用蛙式打夯机夯实。

管道下方若夯填不实,易造成管道受力不匀而折断、渗漏。

5、雨季施工时,防止地面水流入坑内,免得边坡塌方或浸泡基土。

6、注意事项:

(1)施工时,基础墙体达到—定强度后,才能进行回填土的施工,以免对结构基础造成损坏。

(2)严禁用水浇使土下沉的“水夯法”。

(3)土虚铺过厚、夯实不够会造成回填土下沉,而导致地面、散水裂缝、下沉。

 

第七章安全措施

8.1开工前,由施工现场总负责人向所有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书面安全技术交底。

8.2设专职安全员,负责现场安全施工。

8.3所有参加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

8.4车辆进入现场,限速5公里/小时。

8.5在基槽边缘,要搭设安全保护拦,防止人员坠落。

见土方开挖附图

8.6任何人不得向坑底丢弃物品,以免砸伤槽底施工人员。

8.7每日收车后,机械设备应停在安全地区,防止意外塌方,造成事故。

8.8在土方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放坡系数。

8.9运输车辆进入现场时,注意不要碰撞门口搭设的用于拍土的铁架子,避免架倒伤人。

8.10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设有足够的照明设施。

第八章质量标淮及保证措施

9.1标准:

符合《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及设计和相关要求。

9.2基坑土方工程的允许偏差(mm):

9.2.1底面标高:

-50mm。

9.2.2长度、宽度(由设计中心线向两边量):

+200——-50。

9.2.3边坡坡度:

不应偏陡。

9.3保证措施:

9.3.1挖掘机司机要按照放线工所放灰线开挖。

9.3.2、测量工要保证随挖随测,避免超挖、错挖。

9.3.3、夜晚施工要有足够的照明。

第九章应急救援预案

9应急预案

针对土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重大危险因素,为防止重大危险发生后造成更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9.1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9.1.1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的职责

由项目部组建指挥部,设总指挥1人,副总指挥1人,并设现场处理组、医疗救援组、后勤保障组、善后处理组等具体工作小组。

9.1.1.1应急预案总指挥全面指挥各项应急处理工作,发布指令。

9.1.1.2应急预案副总指挥

(1)协助应急总指挥组织和指挥应急操作任务;

(2)向应急总指挥提出采取减缓事故后果行动的应急对策和建议;

(3)保持与事故现场总指挥的直接联络;

(4)协调、组织和获取应急所需的其他资源、设备,以支援现场的应急操作;

(5)组织项目部的相关技术和管理人员对施工场区生产过程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

(6)定期检查施工现场日常工作和应急反应准备状态。

9.1.1.3现场处置组:

现场安全员任组长,各施工队长任组员。

负责组织现场的抢救、保护、人员稳定、组建现场消防队、保证现场救援通道的畅通和配合事故调查等工作。

9.1.1.4医疗救援组:

由项目经理任组长,各施工队副队长任组员。

联系社会医疗单位,及时对事故受伤害人员进行救治。

现场处置组首先就近联系社会医疗单位,及时对事故受伤害人员进行救治。

9.1.1.5后勤保障组:

由现场材料组和现场服务车队组成,负责应急救援车辆、救助物资的供应。

9.1.1.6善后处置组:

由项目经理任组长,项目部施工员任组员。

负责有关赔付等善后处理工作。

做好伤亡人员及家属的稳定工作,确保事故发生后伤亡人员及家属思想能够稳定。

(1)做好受伤人员医疗救护的跟踪工作,协调处理医疗救护单位的相关矛盾;

(2)与保险部门一起做好伤亡人员及财产损失的理赔工作;

(3)慰问有关伤员及家属。

第十章应急工作要求

10.2.1指挥部任何成员接到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要立即向总指挥报告,指挥部要立即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同时向安全生产科报告。

各工作组在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积极主动地做好各项应急救援工作。

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指令,违者从重从严处理。

10.2.2事故发生后,现场项目负责人为现场的最高指挥人员,统一指挥与调度,最高指挥员应保持冷静的头脑,有序地指挥现场救护工作,确保伤员得到及时有效地救护,保护好事故现场,并在事故后报告事故经过。

10.2.3现场参与救护工作地人员,应积极参与紧急救护工作,服从指挥人员的指挥和调度,有救护经验的人员要及时赶到事故现场,参加对伤员的救护,其他人员应保持现场的秩序,配合救护人员工作,并注意保护事故现场,事后配合调查组对事故进行调查。

10.3应急工作程序

10.3.1施工现场一旦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指挥部。

在应急救援人员未到达事故现场之前,现场有关人员要采取一切措施抢救受伤害人员,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隔离保护好事故现场。

10.3.2指挥部接到报告后,根据事故具体情况,要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开展救援工作。

有关指挥和工作组人员要以最快的方式赶到事故现场。

10.3.3项目经理接到事故报告后,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立即向上级和有关部门报告。

10.3.4项目部及有关人员,必须积极配合事故调查处理,做好事故的善后处理工作。

10.4重、特大灾害事故的应急措施

10.4.1坍塌事故应急措施

10.4.1.1一旦发生坍塌事故,首先应由项目负责人组织进行疏散,清点人员,确定有无人员失踪、受伤。

了解事发前该区域施工人员情况,作业人数,如有施工人员失踪或被埋,立即组织有效的挖掘工作。

10.4.1.2挖掘尽量采用人工挖掘,在能确定被埋人员位置时方可使用机械挖掘,需采取措施,防止机械对被埋人员造成再次伤害。

人员挖掘尽量避免使用尖锐性工具。

对于大块沉重物体,应合理组织搬运,尤其是压在被埋人员身上的大块物体,必须组织好足够人力方可搬运,搬运前明确职责,由专人负责将被埋人员移动出。

并及时联系救护车,现场等待救援,急救电话为“120”。

10.4.1.3抢救挖掘人员应分班组,合理按照工作面安排人力,即使换班,保障抢救挖掘人员体力,保证在最短时间内将被埋人员抢救出来。

10.4.1.4如有人员失踪、受伤应立即报警。

并有车辆引导员做好救助车辆引导。

10.4.1.5划定危险区域,安排专人做好监控工作,对现场不安全点及时采取措施处理。

10.4.1.6在专业医疗人员到达前由救助组对受伤人员进行简单救助。

争分夺秒抢救压埋者,使头部先露出,保证呼吸畅通。

出来之后,呼吸停止者立即做人工呼吸,然后进行正规心肺复苏。

伤口止血且使用止血带。

切忌对压伤进行热敷或按摩。

10.4.2高处坠落、机械伤害事故应急措施

10.4.2.1高处坠落、机械伤害事故发生后,立即停止现场作业活动,将伤员放置平坦的地方,现场由急救员或有救护经验的人员立即对伤员实施紧急救护;并及时送往附近医院抢救。

10.4.2.2现场项目负责人作为现场的救护指挥员,指挥现场救护工作,在现场的伤员得到急救的同时,立即使用手机或其他通讯设施拨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