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英语精品课程立项申请书Word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352143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12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级英语精品课程立项申请书Word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高级英语精品课程立项申请书Word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高级英语精品课程立项申请书Word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高级英语精品课程立项申请书Word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高级英语精品课程立项申请书Word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高级英语精品课程立项申请书Word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40页
高级英语精品课程立项申请书Word下载.doc_第7页
第7页 / 共40页
高级英语精品课程立项申请书Word下载.doc_第8页
第8页 / 共40页
高级英语精品课程立项申请书Word下载.doc_第9页
第9页 / 共40页
高级英语精品课程立项申请书Word下载.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40页
高级英语精品课程立项申请书Word下载.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40页
高级英语精品课程立项申请书Word下载.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40页
高级英语精品课程立项申请书Word下载.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40页
高级英语精品课程立项申请书Word下载.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40页
高级英语精品课程立项申请书Word下载.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40页
高级英语精品课程立项申请书Word下载.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40页
高级英语精品课程立项申请书Word下载.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40页
高级英语精品课程立项申请书Word下载.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40页
高级英语精品课程立项申请书Word下载.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40页
高级英语精品课程立项申请书Word下载.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级英语精品课程立项申请书Word下载.doc

《高级英语精品课程立项申请书Word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级英语精品课程立项申请书Word下载.doc(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级英语精品课程立项申请书Word下载.doc

学位

博士

职务

传真

所在院系

外国语学院

E-mail

luoyimin@

通信地址(邮编)

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1-2教学概况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

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

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年限、学生总人数);

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

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相关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与级别、时间)(不超过十项);

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一)主授课程

名称

类别

周学时

届数

学生总数

高级英语

本科,必修课

4

2004-2006级

300人

英译汉

6

2004级

63人

英美诗歌

本科,选修课

3

2004-2008级

120人

西方文论与批评实践

硕士生,必修课

2

2006-2010级

约240人

莎士比亚研究

硕士生,必选课

约200人

(二)实践性教学

1.积极参与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2006-2011年,共28人;

参与硕士生毕业论文指导,2006-2011年,共20人。

2.承担本科生导师工作,2006-2011年,共指导35人;

担任硕士及博士生导师,2006-2011年,共指导40人。

(三)教学论文

1.“民主论与大学人文课程教学”,《现代大学教育》(教育学类CSSCI期刊),2010年第2期。

2.“TheFallacyofDemocracy:

ADiscussionofSelf-CenteredPolicyTeachingofShakespeare.”ShakespeareReview(Korea).Vol.46,No.1,2010(65-79).ISSN:

1226-2668.(国际一般期刊)

3.“教学相长别论”,《重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综合类CSSCI期刊),2008年第1期。

4.《高级文学翻译教程》,第一副主编,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年。

5.《英语短篇小说教程》,主编,重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年。

6.《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名篇详注》,编著,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7.《双语词典新论》,主编,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年。

8.《英国文学选读》(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合著,郑州:

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6年。

[1]课程负责人指主持本门课程建设的主讲教师。

1-3

学术

研究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课题类别、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

在国内外主要学术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与级别、时间、署名次序)(不超过十项);

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时间、署名次序)(不超过五项)。

(一)学术研究课题

1.《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版本批评史》,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05-2010年,主持;

2.《莎士比亚十四行诗诗学文体学》,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2007-2009年,主持;

3.《文化创伤的时间维度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08-2010年,主研第二;

4.《英国十六、十七世纪巴罗克文学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07-2009年,主研第一;

5.《新中国外国文学研究60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09-2012年,主研。

(二)学术论文

1.“经典的力量:

关于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与华兹华斯《序曲》的个案研究”,《外国文学研究》,AHC&

I期刊;

CSSCI期刊,2011年第1期,独立作者;

2.“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拓扑学宇宙论”,《中华文化论坛》,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四川省一级期刊,2010年第1期,排名第一〔后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心《外国文学研究》2010年第8期全文转载〕;

3.“AChineseMapofTranslationofShakespeare’sSonnets.”ShakespeareYearbook17.NewYork:

EdwinMellenPress,2010;

AHC&

独立作者;

4.“灯火阑珊之处:

乔伊斯《死者》与圣杯传统“,《当代外国文学》,CSSCI期刊;

2009年第4期,排名第一;

5.“词典评论中的评价体系”,《辞书研究》,CSSCI期刊,2009年第2期,排名第一;

6.“打开心灵之锁的金钥匙”,《四川外语学院学报》(今名《外国语文》),CSSCI扩展期刊,2008年第5期,排名第一;

7.“元戏剧理论面面观”,《当代外国文学》,CSSCI期刊,2008年第4期,排名第一;

8.“管萧婚曲声中的流浪者:

柯尔律治《古舟子咏》中的基督教主题”,《国外文学》;

CSSCI期刊,2006年第3期,独立作者。

(三)学术研究表彰/奖励

1.论文“新批评的诗歌翻译方法论”;

获《中国翻译》创刊30周年有奖征文三等奖;

三等奖第二;

2010年。

2.论文“完形理论与消极能力说”;

获重庆市新闻出版局、重庆市期刊协会评选的第六届重庆市期刊好稿一等奖;

2007年。

3.荣获“重庆市第二届学术技术带头人”,英语语言文学类,2008年。

4.荣获“重庆市第三届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2006年。

2.教学队伍情况

2-1

人员构成

学科专业

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

刘承宇

1963,11

英语语言文学

主讲教师

贾志高

1954,10

李长泰

1955,12

晏奎

1961,2

杜世洪

1966,3

刘颀

1963,2

副教授

张俊

1971,6

申劲松

1972,5

唐瑞梁

1979,11

肖丹

1967,5

陈燕

1976,5

胡蕾

1976,1

梁爽

1973,7

邓晓芳

1970,3

罗朗

1974,4

黄学军

1968,10

杨竹

1981,9

刘丹

1979,4

王玮

1977,8

讲师

2-2

教学队伍整体情况

概述教学队伍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师资配置情况(含辅导教师或实验教师与学生的比例);

主要成员的教学经历、年终考核成绩以及中青年教师培养计划与效果。

《高级英语》为英语专业三、四年级最为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和主干课,它要求教师具有很高的专业素质和课堂教学能力,因而担任本课程的教师都是本专业最优秀的教师。

课程组成员在年龄、职称、学历和学缘结构方面配置优良。

所有课程组成员中,45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约占70%,共有14人,45-50岁的有4人,50岁以上有2人;

职称结构为:

教授5人,副教授14人,讲师1人;

其中硕导15位,博导2人;

几乎所有的教师都具有高级职称。

从学历结构来看,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有14人,在读博士1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7名。

研究方向涵盖了英美文学、语言学、外语教学、翻译、跨文化交际、心理学、教育学等,师资队伍知识结构良好,实现了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最佳组合与知识互补。

在学缘结构上,除本院毕业生之外,大部分教师都是在国内外知名高校攻读的硕、博士学位,其中包括YorkUniversity,universityofBristol,北京大学、厦门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和四川大学;

其中有5人曾先后进入中山大学、西南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流动站;

除此之外,课程组的绝大多数教师都有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访学进修的经历;

这些教师在国内外知名高校的学习和工作经历使他们更广泛地接触到当今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科研动态,为本课程的教学实践和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该课程的师资配置中除主讲教师外还有由离退休专家和在职教授组成的教学督导组,为本课程的教学质量提供了保证。

本课程组师资队伍结构合理,专业素质高,教学理念新,教学能力强,为本课程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强大的后续动力。

本课程组的主要成员都有很强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和专业英语教学能力,具有多年的教学经历,除《高级英语》外,大部分老师还担任过《英汉翻译》、《论文写作》、《词汇学》、《英美诗歌》、《英语教育导论》、《中学英语教学设计》等课程,多门课程的交叉教学经验极大提升了教师的综合素质,为他们教授《高级英语》这门综合性课程奠定了稳定的基石。

本课程组教师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具有丰富的执教经验;

同时具有很强的课改和教改意识,所授课程都能反映当今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课程组教师年终考核优良。

学院在本课程中青年教师的培养方面采取了不少措施,主要包括:

1.鼓励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

2.为青年教师选派副高职称以上的教师指导他们的教学和科研;

3.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和教学研讨会;

4.努力为青年教师出国进修学习创造条件和机会;

5.设立青年教师教研教改基金,鼓励他们发表教改论文,积极参与本课程教材和多媒体课件的编写和制作,不定期举办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班,评选优秀电子课件并予以奖励,提高教师们课堂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6.开展诸如听课、赛课、集体备课等教研活动,提高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及教研能力。

通过以上举措,增强了青年教师教研和科研意识,有效地提高了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业已取得良好效果,课程组中已有70%的中青年教师获得博士学位,全部青年教师均主持或主研国家级、省部级和校级科研项目。

2-3

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

近五年来教学队伍教研活动涉及的领域、提出是教改项目和措施、已经解决的问题和取得的教改成果;

在国内外主要学术刊物上发表的教研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与级别、时间、署名次序)(不超过十项)(不含第一署名人为课程负责人的成果);

获得的教学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时间、署名次序)(不超过五项)。

近五年来“高级英语”课程组教师以多种方式积极参与教学、科研及教改活动,涉及领域广泛,成果显著:

1.主持、主研国家级、省部级及校级教改项目5项;

2.参加教材、教辅、辞书编写30余部,3.撰写并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4.有16人主持校级科研项目、2人主持省部级项目、6人主持国家;

2人主持国外高校课题;

另有3人主研校级项目、4人主研省部级项目、15人主研国家及项目;

5.参加国际、国内教学研讨会40余人次;

6.有3名教师独立出版3部学术专著、编著并出版学术著作5部;

译著7部。

刘承宇教授主持的“西南大学外语专业本科毕业毕业论文质量监控体系构建研究”为外语专业各种类型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监控体系和管理措施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蓝本”和基础;

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重庆市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多元化改革模式研究”打破了传统单一的毕业论文模式,提出涵盖研究报告、工程设计、艺术作品及创作说明等在内的多元化改革模式,切实提高不同层次的高校不同学科专业的学生的教学质量,确保人才培养的规格。

国内外主要学术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科研论文有:

1.刘承宇,“外语专业学生第二外语学习中的跨语言影响”,《外语教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2008年第1期,第一作者;

2.唐瑞粱,“列文森一般性会话含义理论中的缺陷”,《外语教学》(CSSCI核心期刊),2008年第二期,独立作者;

3.杜世洪,《作为他人心理的语境:

社会性、认知及交流的语用学》述评,《外语教学与研究》(学科级,CSSCI核心期刊),2006年第5期,独立作者;

4.贾志高,“在新课标下有关英语测试的几个问题”,《课程、教材、教法》(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8第6期,独立作者;

5.刘承宇,《第三语言习得中跨语言影响的心理语言学研究》述评,《当代语言学》(中文核心期刊)2006年第4期,第一作者。

6.陈燕,“时间隐喻研究述评”,《心理科学进展》((CSSCI核心期刊)),2006年第4期,第一作者;

7.胡蕾:

“监禁与疯癫——解读伯尼斯·

鲁本思作品中的替罪羊形象”,《外国文学研究》(AHCI核心期刊,CSSCI核心期刊),2006年第3期,独立完成;

8.刘丹,“外国诗歌的“翻译体”与中国新诗的形式建构”,《社会科学战线》(中文核心期刊),2010年3月,第一作者;

9.罗朗,“个性消失与平淡之美—约翰·

阿什贝利诗歌《使用说明书》的旅游视角分析”,《当代外国文学》(CSSCI核心期刊),2007年第1期,独立作者;

10、申劲松,“从马拉默德短篇小说《湖畔淑女》看‘大屠杀’与犹太身份的构建”。

《国外文学》(中文核心期刊),2010年第2期,独立作者。

由刘颀、肖丹等教师于2008年参加完成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英语)系列教材》项目,获西南大学首届教学成果二等奖。

肖丹老师2008年6月指导本科毕业论文获西南大学2008届本科优秀毕业论文一等奖;

唐瑞梁老师指导本科毕业论文获西南大学2010届优秀本科论文一等奖。

3.课程描述

3-1课程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高级英语》课程是为我院英语专业学生在高年级阶段(三、四年级)所开设的一门主干必修课程,涉及到的专业有英语教育专业和英语专业。

同是它也是英语专业基础阶段(一、二年级)学生《综合英语》的后续课程,更是学好其他各门课程的重要桥梁。

1.历史悠久,名师执教

 

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院开设的"

高级英语"

课程,其发展历史源远流长。

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于2006年4月由原西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与原西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合并而成。

其前身是建立于1937年的原四川省立教育学院外文系和建立于1940年的国立女子师范学院英文系。

学贯中西的大师吴宓先生,著名诗人方敬以及邹绛、熊正、赵维藩、李德才、张正东、孙法理、江家骏、齐光先、陈治安、刘家荣等知名学者曾在此执教,形成了优良的学术传统。

”高级英语”课程的大规模教学改革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在此之前该课程被称为"

精读"

,后改为“高级阅读”,2008年正式改名为“高级英语”。

2.观念更新、目标明确

进入21世纪,根据新颁布的《高等学校高年级英语教学大纲》和《高校英语专业八级考试大纲》,我们确定了"

的课程目标,在教学实践中要重点训练学生综合英语技能尤其是阅读理解、语法修辞与写作能力。

通过阅读和分析内容广泛的材料,包括政治、经济、社会、语言、文学、教育、哲学等方面的名家作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培养学生对名篇的分析和欣赏能力、逻辑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巩固和提高学生英语语言技能。

从总体上加深学生对英语的认识和掌握,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与时俱进、课程改革

《高级英语》虽然是一门传统课程,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学理念的改变,教学方法和教育技术的进步,该课程也在不断发展变化,由原先单一的以老师为中心、课本讲解式的传授方式变化为师生互动(interactive)的交际式、课件和课堂讨论式的教学,同时大力提倡学生自主学习。

今天《高级英语》的教学面貌已大大区别于改革前的《高级英语》课程。

(1)从课程设置而言,2008年以前,本课程涵盖本科三年级上、下两学期,本科四年级上期,周课时4,总学时216,学分12。

从2007年起,教育部6所直属师范大学启动免费师范生教育,免费师范生教育的独特性以及政策优势决定了其培养体系应更加侧重于学生的从教体验。

从2008年开始,外国语学院根据免费师范生的培养特性,将大学三年级下期全部作为学生教学实践时间。

本课程也响应做出调整,课程学习改为两个阶段,即本科三年级上学期和四年级上学期,总学时调整为144,总学分8。

但在实习期间我们布置了相应的学习任务并予以考察,确保学生的学习不断层、不脱节。

(2)教材更新。

从上世纪六十年代文科教学改革以来,本门课程先后使用过以下教材:

徐燕谋主编,《英语》(第七、八册),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

俞大絪主编,《英语》(第五、六册),北京:

商务印书馆,1982年。

张汉熙主编,《高级英语》(第一、二册),北京:

商务印书馆,1985年。

李观仪主编,《新编英语教程》(第六-八册),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年.

黄源深、朱钟毅主编,《英语》(English)(第5、6、7册),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年。

梅仁毅主编,《现代大学英语》(第5、6册),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年。

教材的不断更新反映了课程组教师与时俱进和自我挑战的精神,也为培养适合社会要求的合格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3)教学方法和教育技术的改革。

《高级英语》是一门综合性课程,要求学生领会英语国家人文精神、历史文化、文学等方面精髓并欣赏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语言艺术。

已向互动式教学和课堂讨论式教学发展。

在部分保留教师讲解的同时,就课文的内容和背景知识设计了大量的问题和各种教学活动让学生参与,如就要学习的课文内容和背景知识让学生查找各种资料(包括书面资料和音像资料)。

我们还制作了《高级英语课件》,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教学,除了原有的课文和练习以外,增加了许多图片,电影等音像资料,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活跃了课堂气氛。

 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课程设置的改革与教材的更替反映了本课程教师与时俱进的精神和不断探索的勇气,只有跟上时代的要求,踏实进取,才能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确保人才培养的规格,为社会输送高素质、多元化、专业化的合格人。

3-2教学内容(含课程内容体系结构;

教学内容组织方式与目的;

实践性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

1.课程内容体系结构

高级英语综合性强,功能上与一、二年级的综合英语相近,均为培养训练学生的综合英语技能,包括听、说、读、写、泽,但侧重点不同。

低年级侧重基本言知识的掌握,以听、说、读为主,而高年级则以培养写作和翻译等级的技能为主,在学会鉴赏的同时还具备高质量的产出的能力。

新修订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人纲对高级英语课程作出如下描述:

“高级英语是一门训练学生综合英语技能尤其是阅读理解、语法修辞与写作能力的课程。

课程通过阅读和分析内容广泛的材料,包括涉及政治、经济、社会、语言、文学、教育、哲学等方面的名家作品,扩大学生知识面,加深学生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培养学生对名篇的分析和欣赏能力、逻辑思维与独立思考的能力,巩固和提高学生英语语言技能。

”概括来讲,高级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要对英语语言做高层次的研究和学习,使学生对英语话语篇章的理解力和文学鉴赏力有质的提高,进而也使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出现质的飞跃,学生的文化意识得以建构,综合素质实现全方位提升。

本课程内容体系结构包括:

1)以四位一体为教学导向

即以实现“(语言)技能、认知、情感和素养”四大目标为导向,不应仅满足于学生对语言词句的掌握,对篇章修辞的学习,对听说读写译的提高,还应兼顾对学生心智的启迪、眼界的开拓、情趣的培养、品味的提升、文化素养的建构等。

教学目标的实现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包括课前研究、课中学习与课后拓展。

2)以1234为切实目标

高级英语的教学实践要做到1个转变、2个结合、3种意识的培养、4种能力的提高。

1个转变即从侧重语言基本技能到侧重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转变;

2个结合是语言与文化结合、教学与研究结合;

语言和文化相结合。

3种意识的培养是指语篇意识、文体意识和文化意识。

4种能力是指语篇分析能力、文学鉴赏能力、文化吸收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3)着眼于文化教学体系的建构

任何语言都是特定文化形态的载体,建构文化教学体系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文化洞察力,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本课程引入大量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在学习语言知识与文化知识的同时,加强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4)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探究学习能力

语言学习是一个持久学习的过程,终身学习能力已成为21世纪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为此,学生的自主学习策略训练成为本教程必不可少的项目之一。

2.教学内容组织方式与目的

1)创建SCCM教学模式

《高级英语程自始自终贯彻“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通过不断的教学探究,提出SCCM教学模式,即Student-centered(以学生为中心)、Comprehensiveskill-based(提高综合能力为基础)、CulturalCompetence-aimed(以提升文化素养为目标)、Multimedia-teachingauxiliarized(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师生合作、生生合作为原则,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