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案全册.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522922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30.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案全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案全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案全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案全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案全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案全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案全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案全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案全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案全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案全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案全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案全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案全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案全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案全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案全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案全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案全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案全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案全册.docx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案全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案全册.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案全册.docx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案全册

上学期八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根据2012年学校工作计划和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已经正式颁布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为基础,以《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信息技术部分)》和专家正在研究编制的《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为参考,在充分体现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的基础上全面落实教育部相关文件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的课程目标,使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从而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信息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机会,指导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自主学习信息技术、关心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师生平等探讨交流。

促进学生发展主动学习的能力、运用信息技术有创意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和行为习惯。

二、学情分析

本人本学期担任的是八年级的《信息技术》课,共18个班,有1200多名学生。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已经悄然转变。

对学生而言,在网络上浏览、搜索信息已成为了学生日常生活中常做的事。

而在初中阶段,学生有必要继续深入学习利用信息技术整理、加工文字、图片等信息,并以网站的形式来表达信息内容。

在八年级第一学期,学生已经初步学习了网页制作软件的使用,并尝试了网页的制作。

以此为基础,在第一单元中,学生将深入学习网页制作软件的使用方法,并经历网站规划、网站制作至网站测试与发布的全过程。

初二年级的学生都基本掌握了利用信息技术处理文字素材的技能,但对于如何使用信息工具处理、加工、分享视频素材,则比较陌生。

为此,在第二单元中学习视频的采集和编辑(本教材以会声会影视频编辑软件为例),经历视频采集、短片设计、添加文字、声音、转场效果、导出视频等整个视频编辑的全过程。

在第三单元中深入学习电子表格处理软件(本教材以Excel电子表格处理软件为例)的使用。

三、教学内容分析

本学期教材采用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的《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以“班级大家庭”为活动主题,要求学生设计一个网站,介绍自己班级的风采。

网站设计、制作的过程相对初中生而言,是一个专业且复杂的过程,而且要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难度较大。

因此,本单元活动的完成,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共同完成网站的设计、制作、测试与发布。

第二单元以“学校秋季运动会”为活动主题,要求学生制作一个视频短片,展现学校运动会的精彩片段。

考虑到视频拍摄需要大量的时间,因此可利用教材的配套光盘中提供的一些现成的运动会视频素材,学生也可以使用自己拍摄的影片。

第三单元以“健康观察员”为活动主题,要求学生研究本班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并以图表形式展示研究成果。

学生将经历从数据收集、表格设计与制作、数据加工,到图表规划、生成图表,并进而得出研究结果的全过程。

考虑到这个研究过程的复杂程度及完成时间,本单元活动的设计十分巧妙,要求学生分工合作。

从表格结构的设计到表格中数据的处理和加工,再到统计图表的规划、生成等,学生均是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常见的浏览器,了解简单网站的基本结构。

2、知道常见的视频文件格式,了解组成完整视频短片的基本元素。

3、知道数据表格内容的确定方法以及表格的设计方法。

(二)、能力目标

1、熟练掌握网页制作软件Dreamweaver,熟悉网站的新建、素材文件的导入、超链接的编辑、书签的编辑、网站的测试与发布等操作。

2、熟练掌握视频编辑软件会声会影,熟悉视频素材采集、加入转场效果、加入字幕文字、添加声音效果、创建视频短片的操作方法。

3、熟练掌握数据表格的加工处理技术,如公式的计算和复制、函数的使用、数据的有效性设置、条件格式的设置、数据的高级排序、图表的生成和调整修饰。

(三)、情感目标

1、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

2、增强集体荣誉感,提高分工合作能力。

3、养成在生活中主动发现、获取和处理信息的意识。

知道身体健康体质指标及其计算方法,意识到拥有健康身体的重要性。

五、进度安排

八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进度表

周次

教学内容

课时

备注

第1周

预备练习

1课时

第2周

第一单元-活动1规划网站的内容和整体结构

1课时

第3周

第一单元-活动1设计各网页的版面

1课时

第4周

第一单元-活动2创建站点并导入素材

1课时

第5周

第一单元-活动2制作组织网页超链接组织网站

1课时

第6周

第一单元-活动3测试、发布网站

1课时

第7周

第一单元测试

1课时

第8周

第二单元-活动1把视频素材采集到计算机中

1课时

第9周

第二单元-活动1浏览视频素材并构思视频作品

1课时

第10周

第二单元-活动2建立短片编辑并插入视频素材

1课时

第11周

第二单元-活动2加入转场效果和字幕文字

1课时

第12周

第二单元-活动3为视频短片添加声音效果

1课时

第13周

第二单元-活动3创建视频短片文件

1课时

第14周

第二单元测试

1课时

第15周

第三单元-活动1创建电子表格

1课时

第16周

第三单元-活动2加工处理数据

1课时

第17周

第三单元-活动3创建统计图表

1课时

第18周

第三单元测试

1课时

第19周

期末测试

1课时

2012年2月8日

第一单元班级大家庭——网站的制作与发布

活动1-规划网站

【教学目标】

Ø能够使用浏览器浏览网站,并学习优秀网站的版面设计。

Ø能够围绕主题,拟定网站名。

Ø能够设计出符合主题的网站风格。

Ø能够根据既定的网站风格设计不同版面。

【教学重点】

Ø能确定网站的主题并起名。

Ø围绕主题设计出一种网站风格,并贯彻至所有网页的版面设计中。

【教学难点】

Ø围绕主题制定网站风格。

【教学课时】

Ø2课时。

【教学准备】

Ø计算机上已安装Dreamweaver,并已安装一款常见浏览器;网络运行良好。

【教学过程】

第1课时-规划网站的内容和整体结构

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新课引入

1.请学生上网搜索、浏览一些大型网站。

2.组织学生自由发言,讨论这些网站的功能。

3.让学生在这些网站上找找

有没有代表其功能的广告语或者宣传口号。

4.归纳总结:

不同的网站都有其不同的主题,一个网站的知名度与其主题鲜明有着非常重要的关联。

5.提出本单元任务,并让学生了解规划网站前需先确定一个主题及名称。

1.利用网络搜索、浏览大型知名网站,如XX、土豆网。

2.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这些网站的广告语,

并说说能否用一句话或一个词来概括网站的功能。

3.明确每个网站都有其主题,所有的网站内容都是为了更好地诠释这个主题

3.明确单元任务。

加深学生对不同大型知名网站的印象,让学生了解不同网站所表达的主题。

确定小报主题

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展现自己班级特色的词语有哪些,如活泼、有爱心。

2.让学生分组确定网站的主题和名称。

3.指导学生填写相关的学习单。

1.分组讨论能展现班级特色的词语。

2.分组讨论主题和网站的名称。

引导学生确定各自的网站主题和名称,让各组从不同的角度展示班级的风采。

确定板块和内容

1.组织学生讨论,应该如何围绕主题确定网站板块的主要内容。

2.巡视,指导学生确定各自网站的版面内容,要求版面精简、内容独到、主题突出。

3.组织学生进一步细化每个板块有哪些页面,确定页面之间的层级关系和导向关系。

根据各自选择的主题,讨论从哪些方面去添加内容,能更好地诠释网站主题,并填写相关学习单。

帮助学生进一步细化板块内容。

教学反思

 

第2课时-设计各网页的版面

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引入新课

提出本课任务:

确定网站整体风格,并设计各个网页的版面,绘制草图。

回忆上节课的内容,明确本课的任务。

直入主题,紧接着上次的内容开展教学。

确定整体风格

1.指导学生搜索、浏览不同风格的网站,对网站风格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2.指导学生确立自己的网站整体风格,注意要有自己的特色,而不是模仿,更不是克隆。

1.通过网络了解不同风格的网站。

2.交流、确定出自己小组的网站的风格。

1.提高学生上网搜索和比较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

完成网页的版面设计

指导学生以图示的方式在白纸上绘制出每个网页的布局,并标注出主题文字、内容文字区域、图片的位置,标注出背景色等一些装饰性或有特效的内容。

绘制各网页的草图。

引导学生学会使用草图加标注的方式表达设计思想。

教学反思

活动2-制作网站

【教学目标】

Ø能熟练使用某一款搜索引擎来收集资料,并能够使用存储介质将素材导入计算机中。

Ø能够使用分类文件夹管理素材,提高制作网站的效率。

Ø能使用Dreamweaver软件新建网站,添加网页,并用超链接将不同网页根据层次、导向关系连接起来。

Ø能够分清超链接与书签的使用范围。

【教学重点】

Ø依据设计草图,完成网站制作。

Ø学会在网页中添加艺术字、文字、图片,学会添加超链接和书签。

【教学难点】

Ø了解超链接和书签的区别及使用范围。

【教学课时】

Ø2课时。

【教学准备】

Ø保证网络通畅,每个小组配备一个存储介质(如U盘)或有一个公共的网络存储空间,为小组分工制作网页做准备。

Ø计算机中已安装Dreamweaver。

【教学过程安排建议】

第1课时-创建站点并导入素材

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引入新课,创建站点,收集、整理素材

1.引入:

本节课我们将根据已有的主题、内容、风格,创建网站站点,并收集素材。

2.指导学生使用数码相机、搜索引擎等工具,获取或收集需要的素材。

3.引导学生使用Excel电子表格软件罗列素材清单(清单样式参考学习单)。

1.收集、获取素材。

2.管理素材。

让学生通过各种手段获取信息,并用电子表格形式管理、归类素材。

新建网站站点

指导学生使用Dreamweaver新建一个网站,了解网站的组成结构。

新建网站,并依据设计草图中的层次、导向关系,建立素材文件夹及不同网页文件。

让学生了解网站的站点好比一个容器,网页、素材都是其中的内容。

导入网站素材

演示如何将素材分类导入不同的素材文件夹中,并提醒学生仔细观察文件的路径。

导入素材,并根据素材列表,对素材做命名规范梳理。

让学生了解素材命名和对应文件夹的重要性,即后续网页制作时更直观地找到素材。

课堂小结

和学生一起梳理收集、管理素材的好方法:

(1)素材用列表罗列、归类。

(2)素材的命名规范。

(3)素材的存储位置合理。

对自己的素材管理方法作进一步调整。

让学生懂得如何更好地管理信息资源,提高制作效率。

教学反思

 

第2课时-制作组织网页超链接组织网站

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引入新课

提出本课的任务:

使用超链接连接网页。

明确本课的任务。

开门见山,明确任务。

制作网页

指导学生分小组,每人负责至少一个网页的制作工作,按照前期设计的草图完成网页的制作。

在小组内将网页制作任务平均分配,每位组员都制作一部分网页。

让学生通过实践掌握FrontPage的网页制作操作技巧。

使用超链接连接各网页

1.介绍超链接与书签的区别与使用范围。

2.巡视指导学生添加超链接与书签。

1.根据设计草图用超链接完成网站层次与导向关系。

2.根据实际情况,对页面较长的网页设置便于浏览的书签。

让学生通过比较,理解超链接与书签的区别。

教学反思

 

活动3测试、发布网站

【教学目标】

Ø理解绝对路径和相对路径的概念。

Ø学会发布网站至校园网或局域网。

Ø懂得如何客观地评价其他小组的网站。

【教学重点】

Ø检查与测试网站。

Ø发布网站,将信息共享给他人。

【教学难点】

Ø理解绝对路径和相对路径的概念。

【教学课时】

Ø1课时。

【教学准备】

Ø机房内的计算机联网(校园网或局域网),以供学生上传网站。

【教学过程】

第1课时-测试、发布网站

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引入本课

引出本课任务:

上节课中大家都已经完成了网站的制作。

为了让班级同学分享这些不同主题、内容、风格的网站,同学们可以利用发布网站的方法来共享信息。

明确本课的任务。

让学生明确任务。

发布前测试网站

1.请学生在发布网站前,组内成员作一次互相检查和测试。

2.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解决测试中发现的问题,如网页在个人计算机中通过测试后,复制至其他组员的计算机中却无法显示(教

师介绍绝对路径和相对路径)。

3.指导学生填写学习单。

1.检查网页中的超链接、书签、文字、图片等。

2.了解绝对路径和相对路径,修改有问题的网页。

让学生理解绝对路径与相对路径的概念。

发布网站

1.指导学生在WindowsXP操作系统中安装IIS组件。

2.指导学生使用Dreamweaver发布网站,并讲解IIS的一些基本设置。

发布网站,对IIS进行一些基本设置,如主目录设置、文档设置等。

让学生学会将信息共享给其他人,使信息更有价值。

访问交流各小组的网站

公布校园网或局域网中的共享地址,展示所有小组的网站作品。

浏览各组的网站,客观地评价其他小组的作品,并交流。

1.让学生切身体会网络的优势和功能,以及共享信息对于交流、讨论的帮助。

2.让学生学会互相沟通,客观评价他人的劳动成果。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我们的校运会——视频的采集和编辑

活动1-采集视频短片素材

【教学目标】

Ø知道不同类型摄像机的视频采集方法不同。

Ø能使用视频编辑软件的捕获视频功能采集视频素材。

Ø了解并经历视频短片设计的过程。

Ø能够围绕主题确定视频短片的内容,并确定作品中的文字、声音、转场效果等。

Ø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

【教学重点】

Ø围绕主题确定视频短片的内容,并确定作品中的文字、声音、转场效果等。

【教学难点】

Ø了解视频素材的采集过程。

【教学课时】

Ø2课时。

【教学准备】

Ø学校运动会的视频素材,教材中的视频短片构思范例。

Ø含有视频素材的DV摄像机或硬盘式摄像机,音频连接线、视频连接线、1394线、USB线、读卡器。

Ø计算机中已安装会声会影软件、视频采集卡或其他具有视频采集功能的设备。

【教学过程】

第1课时-把视频素材采集到计算机中

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新课引入

1.展示“我们的校运动会”视频短片征集活动告示,号召学生响应,制作视频短片。

2.提出本单元的任务:

使用视频编辑软件编辑视频短片——“我们的校运动会”。

1.观看活动征集告示。

2.明确单元任务。

1.号召学生响应告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让学生明确单元任务。

将摄像机连接到计算机

1.组织学生讨论:

哪些器材可以拍摄视频短片?

这些器材中存储拍摄的视频素材的介质分别是什么?

2.指导学生了解将不同的摄像器材中的视频采集到计算机中,分别需要哪些采集设备和连接线。

3.教师分配摄像器材、连接线和采集设备,指导学生正确连接摄像器材和计算机。

1.了解拍摄视频的器材、存储视频的介质。

2.讨论需要哪些采集设备和连接线。

3.实际操作,完成摄像器材和计算机的连接,填写相关学习单。

1.通过展示摄像器材、介质,让学生对视频拍摄器材有直观的认识。

2.引导学生了解视频采集常用的设备和连接线,并让学生动手连接。

用视频编辑软件采集视频素材

1.指导学生认识会声会影软件,介绍利用会声会影视频编辑软件采集视频素材的步骤。

2.巡视并指导学生完成视频素材的采集。

根据各个小组所持有的摄像器材,选择视频采集的方式,完成视频采集,并填写相关的学习单。

帮助学生完成视频素材的采集,让学生掌握不同摄像器材的视频采集方法。

教学反思

 

第2课时-浏览视频素材并构思视频作品

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引入新课

提出本课的任务:

浏览采集的视频素材,根据“我们的校运动会”这一主题设计视频短片构思方案。

回忆上节课的内容,明确本课的任务。

开门见山,留给学生更多操作时间。

浏览并确定所需视频素材

1.指导学生使用会声会影软件浏览视频素材。

2.指导学生使用会声会影视频编辑软件中的“开始标记”和“结束标记”记录所需视频片段,确定所需的视频素材。

3.组织学生讨论:

有哪些方法可以快速地定位某段视频的入点与出点?

4.指导学生根据“我们的校运动会”这一主题,有重点地进行选择,确认所需的视频素材。

1.学会使用会声会影视频编辑软件浏览视频,同时使用“标记”按钮确认所需的视频片段。

2.学会使用“即时预览滑杆”或直接在“时间码”中设定时间。

3.完成视频素材的选择。

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做事态度和积极探究的能力。

构思视频短片制作方案

1.让学生浏览完整的视频短片,组织学生讨论一部完整的视频短片需要在视频素材中添加哪些元素。

2.指导学生浏览教材中星光小组的视频短片编辑方案,组织学生讨论方案主要由哪些要素构成,这些要素具体包含哪些内容。

3.指导学生根据运动会主题,完成视频短片编辑方案。

1.浏览完整的视频短片,了解将视频素材加工为视频短片,还需要添加文字、声音、声效、转场效果、片头、片尾等各种元素。

2.学习视频短片方案范例,了解方案构思主要由视频内容、字幕、转场效果设计等几大部分构成。

3.确定方案的大致内容,并填写相关学习单。

引导学生观看视频短片,学习视频短片编辑方案的范例,了解方案的基本组成、这些组成包含的具体内容,最终完成方案的构思。

教学反思

 

活动2-编辑视频短片

【教学目标】

Ø了解“会声会影”的界面组成及其功能,如三种不同视图的作用。

Ø能熟练使用“会声会影”添加转场效果、添加和修改字幕文字。

Ø能根据短片制作方案,运用“会声会影”软件完成短片的初步制作。

Ø能通过交流、比较,客观评价他人与自己的作品,取长补短,不断完善自己的作品。

Ø能通过交流、比较、反思,总结视频编辑软件的操作技巧。

Ø养成随时保存文档及不断完善、优化作品的习惯。

【教学重点】

Ø依据短片制作方案初步完成视频的制作。

Ø掌握“会声会影”的各种基本操作,如选择合适的视图、安排素材的顺序、加入转场效果、添加修改字幕文字。

【教学难点】

Ø掌握“会声会影”的各种基本操作,如选择合适的视图、安排素材的顺序、加入转场效果、添加修改字幕文字。

【教学课时】

Ø2课时。

【教学准备】

Ø相关的视频短片范例。

【教学过程】

 

第1课时-建立短片编辑并插入视频素材

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引入新课,建立视频短片编辑项目

1.引入:

这节课我们将根据上节课的视频短片制作方案,初步完成短片的制作。

2.指导学生新建项目文件并命名:

(1)向学生介绍新建项目文件的步骤,并要求学生根据短片的内容为项目命名。

(2)请学生查看“会声会影”项目文件的后缀名是什么,是否与其他视频编辑软件的项目文件后缀名相同。

新建视频项目文件,为项目文件命名。

让学生通过新建项目文件并命名,了解建立项目文件是视频编辑的第一步,知道VSP文件是“会声会影”特有的项目文件后缀名。

在故事板视图中按顺序安排视频素材

1.向学生介绍“会声会影”的界面及其基本功能。

2.向学生介绍三种视图:

(1)三种视图分别适用的场合。

(2)三种视图之间如何切换。

(3)提问:

在哪种视图模式下能较为便捷地按要求安排视频素材顺序?

(4)巡视并指导学生按方案中的视频顺序安排视频素材。

3.组织学生思考:

将视频素材插入项目文件中,是否是将素材复制至项目文件?

项目文件的大小会不会很大?

为什么?

1.熟悉“会声会影”的界面,了解它的功能。

2.学习并操作“会声会影”工具栏中的相应按钮,并尝试几种视图模式的相互切换。

3.在故事版视图中,按短片制作方案安排视频顺序。

4.思考、交流教师提出的问题。

1.让学生熟悉“会声会影”的界面。

2.让学生了解不同视图模式适合不同的编辑要求,没有一种视图模式是万能的。

3.让学生理解将视频素材插入项目文件中并不会增加项目文件的大小,因为只是保存了项目文件的相关信息。

4.培养学生及时保存文件的意识。

教学反思

 

第2课时-加入转场效果和字幕文字

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引入新课

提出本课的任务:

添加转场效果,并为相应的场景添加字幕文字。

明确本课的任务。

开门见山,留给学生更多的操作时间。

添加转场效果

1.以星光小组的短片为例,指导学生合理地添加转场效果。

(1)提问:

什么是转场效果?

它的作用是什么?

(2)提问:

“会声会影”提供了哪些转场效果?

在哪里可以找到它们?

(3)提出要求:

为自己的短片选择合适的转场效果。

2.巡视指导学生为自己的短片添加转场效果,并根据学生的制作情况及时补充新知识。

1.了解在短片中添加转场效果的意义。

2.根据短片内容选择合适的转场效果。

1.通过实践让学生掌握添加转场效果的方法。

2.鼓励学生养成不断完善、优化作品的习惯与意识。

3.让学生学会欣赏和借鉴优秀的短片作品。

输入字幕文字

1.以星光小组的短片为例,指导学生添加字幕文字。

(1)指导学生观看星光小组的短片,让学生比较自己的短片,寻找不足之处。

(2)提问:

“会声会影”提供了哪些字幕文字的样式?

在哪里可以找到它们?

(3)让学生根据方案为短片选择合适的字幕文字。

2.巡视指导学生为自己的短片添加、修改字幕文字,并要求学生思考:

(1)如果软件提供的字幕文字的样式都不适合,怎么办?

能不能创建自己的字幕文字?

(2)如果添加的字幕文字都是自己创建的,那么,如何简化字幕文字的添加操作?

1.能通过比较,找到自己短片的不足之处。

2.根据短片内容选择合适的字幕文字,并进行字幕的添加、修改。

3.创建新的字幕文字。

4.总结相应的操作技巧。

1.通过实践让学生添加、修改字幕文字的操作技能,并能总结、交流相应的操作技巧。

2.鼓励学生养成不断完善、优化作品的习惯与意识。

3.让学生学会欣赏和借鉴优秀的短片作品。

课堂小结

和学生一起梳理视频短片制作的初步过程:

(1)安排视频素材的顺序。

(2)添加转场效果。

(3)添加字幕文字。

梳理本课学习的内容。

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教授学生学习的方法。

教学反思

 

活动3-完善并生成视频短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