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理学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531647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61 大小:1.7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地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经济地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经济地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经济地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经济地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经济地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1页
经济地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1页
经济地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1页
经济地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1页
经济地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1页
经济地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1页
经济地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1页
经济地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1页
经济地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1页
经济地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1页
经济地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1页
经济地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1页
经济地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1页
经济地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1页
经济地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1页
亲,该文档总共6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经济地理学复习资料.docx

《经济地理学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地理学复习资料.docx(6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经济地理学复习资料.docx

经济地理学复习资料

经济地理学复习内容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特性

一、研究对象

(一)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人地关系——研究地理环境在空间上的变化发展规律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地理环境:

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4个圈层表面。

人类活动:

生产活动、政治活动、文化活动、军事活动、商业与消费活动——与地理环境有不同程度的密切关系,同时受地理环境的影响。

自然地理学——研究地理环境各要素及自然地域综合体的形成、发展和分布规律的科学。

人文地理学——研究人类各种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经济地理学是以人类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它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分支。

(二)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表述一:

1)研究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相结合的规律;2)研究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相结合的两种基本形态:

A、经济活动及经济活动体系与地理环境区位相结合;B、经济活动体系与一定区域(整体)地理环境相结合;3)既研究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相结合的状态(形式、静态、特征),也研究其形成、变化、发展过程(方式、动态、特征)的规律。

关于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不同观点:

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二、特性

(一)地域性(区域性)

地域指的是地表空间。

经济地理学的地域性,核心问题是地域分异规律。

无论是研究区域经济体系的地理空间组织,还是经济活动的地理空间组织,都必须要回答地域分异问题。

(二)系统性

1、系统的本质

系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事物和过程组成的具有整体功能和综合行为的统一体。

组分(元素)、结构、状态、过程称为系统构成的四要素。

元素——构成系统的最小部分或基本单元。

结构——元素之间相对稳定的、有一定规则的联系方式的总和。

过程——系统的产生、发展、演化、消亡都是作为过程而展开的,一切结构都是某种潜在或显在过程的表现。

状态——系统持续运行中表现出来的状况或态势,成为系统的状态。

用一组称为状态量的参量来表征(特征量)。

环境——一个系统之外的一切事物或系统的总和,称为该系统的环境。

系统性能、功能——系统在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中表现出来的特性和能力,称为系统的性能。

系统的功能是指系统能引起环境中某些事物有益变化的作用,是系统的特殊性能。

如流动是水的性能,利用它运输木材、发电是河水的功能。

系统的元素、结构和环境三者共同决定系统的功能。

第二章经济活动

第一节经济活动特征

一、经济活动基本概念

微观经济活动:

指以个体价格、市场为约束,以特定资源具体利用为特征的经济活动。

宏观经济活动则是国民收入、总资源利用和总价格指数决定构成的过程。

二、经济活动过程

(再生资源:

循环经济过程)

三、经济活动特征

1、经济活动利益最大化

经济活动的利益最大化特征是指经济活动总是以追求最大利益作为活动的目标,相应的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也应为实现这一目标来展开。

利益——经济、社会、生态利益。

区位理论的发展过程:

古典区位理论(接近原料、燃料地,成本最小化为空间布局目标)——市场区位理论(运输手段改进,运费不再成为影响企业利润的主要因素,市场成了主导因素)——现代行为区位理论(信息技术发展,影响因素难分主次,考虑综合效益的最大化)。

2、经济活动的生产、流通、交换和消费间的统一协调

3、经济活动部门分工

经济活动部门分工特征是指不同经济活动类型之间及同类经济活动的不同部门之间,存在着数量、质量和空间分布上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不同经济部门之间的分工与协作(如一、二、三产业之间数量、质量和空间格局关系);同类经济活动的不同部门之间(第一产业的农、林、牧、副、渔;第二产业的轻、重工业);经济活动部门内部的分工与协作(耕作业中粮、棉、油)。

4、经济活动地域分工

经济活动地域分工是指在资源和要素不能完全、自由流动的条件下,为了充分发挥不同地域资源、要素、区位等方面的优势,在充分利用比较利益原则的基础上,选择和发展具有优势的经济活动的特征。

比较优势理论发展的3个阶段:

第一阶段——亚当斯密“绝对成本理论”和李嘉图的“相对成本理论——各国的生产函数或要素不同,生产规模报酬不变、完全竞争”,可称之为比较成本理论阶段;第二阶段——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简称H-O理论——各国的生产函数相同),生产规模报酬不变、完全竞争;第三阶段——各种新贸易理论。

5、经济活动的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

经济活动的规模经济特性是指经济活动主体为追求规模经济效益,经济活动具有规模扩大的趋势。

存在两种情形,一种是由于经济活动规模的扩大,导致平均成本降低,而产生规模经济效益,即通常所说的规模经济现象;另一种情形是,随着经济活动规模的扩大,出现平均成本不降反升的现象,即通常所说的规模不经济现象。

形成规模经济的原因:

1)经济活动的“不可任意分割性”,即任何生产设备和活动只有在加工对象达到相当数量时才有可能合理、经济地运行;2)经济活动的附加利益效应,即任何设备和生产活动在合理批量情况下产生协同作用的优势。

6、经济活动积聚与分散

经济活动的积聚特征是指为了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活动效率、保护环境和共用基础设施而表现出的经济活动的集聚趋向特征。

经济活动扩散。

7、经济活动的空间形态

由于经济活动自身生产和经营的特点及其对不同区位条件的需求,导致不同的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组织中呈现不同的空间形态,具体表现为点、线、面等空间形态。

8、经济活动的区位指向性

经济活动的地理空间组织呈现出不同的区位指向性特征,如原料地指向、市场指向等。

第二节经济活动分类

一、按经济活动部门分工特征分类

三次产业:

第一产业——农业(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等);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等)和建筑业;第三产业——除第一、二产业外的其他行业:

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

可分四个层次:

1)流通层次,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2)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业、保险业、地质普查业、房地产、公用事业、居民服务业、旅游业、咨询信息服务业和各类技术服务业;3)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教育、文化、广播电视事业、科学研究事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等;4)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机关、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以及军队和警察等。

二、按经济活动功能特征分类

1、主导产业经济活动

指在区域经济中的一类或几类经济活动处于主导的支配地位,对区域经济增长起组织和带动作用的经济活动。

两大基本功能:

第一,具有明显的相对优势,产出规模大,产品调出规模也大,在全国或高层次区域同类产业中是主要的生产供应基地,产品面向全国或高层次区域;第二,区域经济系统中的主体和核心,产值比重大,关联效应强,带动作用明显。

2、关联产业经济活动

是直接配合和围绕主导产业经济活动发展起来的经济活动,它在投入、产出或工艺、技术上与主导产业经济活动的联系是最直接和最紧密的。

又分为前向、后向、侧向关联产业经济活动。

3、基础产业经济活动

指为区域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经济活动。

生产性、生活性、社会性基础产业经济活动。

4、支柱产业经济活动

指在区域经济增长中对总量扩张影响大或所占比重高的经济活动。

虽在本区域经济总量扩张中所占比重较大,但在全国同类经济活动中所占比重较小,或者与其他区域的同类经济活动相比不具备发展优势,产品输出率低,不能发挥区际分工作用,不具备主导产业应有的功能。

5、潜导产业经济活动

在现实并不重要,作用还不是很大,但是发展潜力比较大,或者是代表将来的产业发展方向,前景比较好,可以在短时期内上升为主导产业的经济活动。

三、按经济活动区位指向特征分类

1、资源指向型经济活动

指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占用或消耗大量自然资源的经济活动。

布局一般接近资源地,但随着技术进步和交通条件的改善,这种情况也在变化。

2、劳动指向型经济活动

指生产技术装备程度较低,需大量使用劳动力进行生产活动的经济活动。

3、资金指向型经济活动

指生产技术装备程度较高、每个劳动力或单位产品所需或占用投资较多的生产部门。

4、技术指向型经济活动

又称知识密集型经济活动,指需要运用复杂先进的、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才能进行生产的生产部门。

5、市场指向型经济活动

指产品不宜保存、难以运输或产品运输费用占整个生产成本份额较大的经济活动。

如食品工业、鲜活产品加工工业。

6、不定指向型经济活动

有一些经济活动对资源、劳动力、技术、资金和市场等的条件都有一定要求,而无须特别突出对某条件的要求或对某条件的要求会随时间发生变化,这类经济活动从区位指向的角度称为不定指向型经济活动。

四、按经济活动空间形态特征分类

1、点状分布经济活动

经济活动分布通常表现为空间点或点群。

2、线状分布经济活动

经济活动分布通常表现为空间线或网络。

3、面状分布的经济活动

指农业经济活动。

第三节经济活动联系

一、经济活动联系的主要方面

1、产品和劳务联系

2、生产技术联系

生产技术作为经济活动联系的重要依托,其发展变化不仅直接影响到经济活动之间的产品或劳务的供求关系,而且还会使某一经济活动在生产活动过程中与其他产品和劳务的依赖程度发生变化。

3、劳动就业联系

各类经济活动的发展在就业上存在“关联效应”。

4、投资联系

5、消费市场联系

经济活动之间由于共同的消费市场而发生的吸引和排斥关系。

6、用地联系

指由于不同经济活动对用地条件的特殊要求,导致这些经济活动在用地选择方面存在吸引或排斥的现象。

7、公共物品联系

公共物品指以保证居民的健康和人生安全为前提,为社会进步和发展所提供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二、经济联系的若干特征

1、单向联系

指在一系列的经济活动部门间,先行经济活动部门为后续经济活动部门提供产品,在供其生产、直接消耗的同时,后续经济活动部门的产品不再返回先行经济活动部门的经济活动过程。

2、双向联系

指在一系列的经济活动部门间,先行经济活动部门为后续经济活动部门提供产品,在供其生产、直接消耗的同时,后续经济活动部门的产品也为先行产业部门的经济活动过程提供产品。

如钢铁工业与制造业。

3、多向联系

是指在一系列的经济活动部门之间,先行经济活动部门为后续经济活动部门提供产品作为后续经济活动部门的生产性直接消耗,同时后续部门的经济活动通过一系列的产业链又返回相关部门的经济活动过程。

如煤炭—钢铁—矿山机械—煤炭。

4、前向联系

经济活动与其产品销售经济活动之间的联系表现为前向联系。

5、后向联系

与前向联系相对应,在产业链中,这类经济活动与其原料供应经济活动之间的联系表现为后向联系,如钢铁工业与矿山开采业之间的联系。

6、横向联系

横向联系则是经济活动与原产品有关的功能或技术方向之间活动的联系,如汽车工业与其零部件生产工业之间的联系。

三、经济活动空间联系的实现形式

(一)经济活动空间相互作用的基本实现形式

1、人流

指经济活动区域之间劳动力要素的流动,它是经济活动间实现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主要方式。

人流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生产用地与人口居住地的分离。

2、物流

指经济活动之间存在物质要素的流动,它是经济活动间实现经济联系的直接外在表现形式。

物流形成的直接原因是生产地、原料地和市场之间的分离。

3、信息流

信息流的直接媒介是通信网络。

(二)经济活动空间联系的发生条件

1、可转移性

可转移性是经济活动存在生产、技术、劳动力和资金等经济活动要素方面的转移与传输的可能性。

受4个因素影响:

空间距离和运输时间;被传输客体的可运输性;经济活动区域之间是否存在政治、行政、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障碍;经济活动区域间的交通联系。

2、互补性

指相关经济活动之间必须存在对原料、劳动力、技术、资金等方面的供求关系,以及基础设施共享、共同处理三废和市场的互补等关系。

3、介入机会

指两经济活动之间发生相互作用的可能性受到了来自其他区域的干扰。

思考题:

经济活动的联系主要有哪些方面?

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时/区位选择、组团布局时考虑最广泛、最基本的联系有哪些?

决策时如何把握?

第三章经济活动区位条件

第一节区位条件的构成与影响

一、自然环境因素

(一)自然环境因素对经济活动的影响

1、为经济活动提供必要的自然前提

(1)为经济活动提供必不可少的空间和场所

(2)为经济活动提供作为劳动对象或劳动必要条件的各种资源和原料

2、是影响经济活动地理分布的重要因素

如工业布局上受原料分布;交通运输布局上,水路运输集中在水面广阔的地区,铁路、公路受地形地貌影响较大;农业布局受自然条件约束更大。

3、为实行劳动地域分工提供自然基础

劳动地域分工,指为充分合理、有效地利用各地的地区优势,满足国家或地区的需要,而使经济发展在地域上实现合理的分工,以利于用最小的社会支出获取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4、是制约地区产业结构的重要因素

自然条件复杂多样,是发展多元化地区产业结构的自然前提。

(二)不同自然环境因素对经济活动的影响

1、气候因素对经济活动的影响

一方面影响经济活动本身;另一方面通过影响从事经济活动的人的生活来影响经济活动。

对农业、交通运输、工业经济活动的影响。

2、地形地貌因素

不仅直接影响经济活动,还通过对气候、水文、土壤、生物等其他自然因素的相互作用,间接影响生产布局。

对农业、交通影响明显,对工业经济活动也有较大影响。

3、矿产资源因素

矿产资源影响工业布局,矿产资源的质量影响开采利用的价值和方法;根据矿产资源的赋存条件确定开采利用方式。

4、地质因素

地质影响城市建设;地震的危害性;不良地质现象对建筑物的影响。

5、水文因素

二、生产技术因素

技术,是指生产过程中所运用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生产工具等设备、工艺流程、作业方法和技能。

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生产工具、工艺流程和作业方法等,亦称硬件方面;二是劳动者的生产技能和管理水平,也称作软件方面。

(一)知识、智力和科学技术因素愈益成为影响产业布局的重要因素

劳动、资源密集型产业向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化

(二)影响对自然优势的认识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向

劳动、资源密集型产业向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化;原先以重、大、粗为主的产品向轻、小、细、精的产品转化,这种变化,势必影响到对各种自然资源使用价值的评估和开发利用方向的改变。

(三)影响地区产业结构的演变

(四)企业的小型化、分散化趋势,影响到工业布局中对集聚因素作用的再估计

(五)引起产业布局出现向若干地区转移的趋势

“夕阳工业”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发达国家的主要工业中心由“燃煤型”向“钢铁型”、“煤铁复合型”和“沿海型”布局转向“临空型”布局;新的“沿海型”产业布局。

“煤铁复合型”——美国的大湖-宾州工业区、德国鲁尔工业区、英国杜汉-克里佛兰工业区。

“沿海型”布局——日本横滨-大坂工业区

三、社会经济因素

(一)人口——劳动力资源

1、人口的数量和增长速度

当人口数量和增长速度与社会物质资料生产相适应时,就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否则就会延缓社会经济发展。

2、人口构成

人口的自然构成——性别构成:

影响经济活动区位条件;年龄构成:

青少年人口比重大,会增加对文教设施的压力;老年人口比重大,对医疗、福利事业的要求也随之增大。

人口的社会构成——城乡构成:

城乡人口生产和消费习惯上的差异,导致不同的城乡人口构成必然形成不同的区域经济活动布局模式;文化构成:

是评价劳动力资源的重要指标;民族构成:

首先,不同民族往往有特殊的劳动素养和生产技能;其次,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生活习惯,有些民族需要特殊的消费品,产业布局一定要照顾到民族的特殊习惯和特殊消费需要。

3、人口的分布和迁移

(二)经济活动布局的历史基础

经济活动布局的历史基础是指原有经济基础、经济实力和原有的经济活动格局等。

主要包括各个产业部门、生产单位间相互联系和协作配套状况,供水、供电、交通与通信联络等基础设施水平,居民生活基础设施(包括商业网点设置、教育、文娱、体育和医疗机构等),以及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熟练职工的补给等因素。

经济活动布局的历史基础,既有有利因素,也有不利因素。

(三)市场、政策及行为条件

消费市场的变化直接引起产业布局的变化。

政策鼓励或限制产业发展,从而对产业布局产生影响。

第二节区位条件基本特征与规律

一、区位条件的基本特征

1、区位条件的唯一对应性

2、区位条件的系统性

区位条件是由自然、社会经济、生产技术和文化等因素所构成的,具有复杂和综合的特点;同时这些组成部分又是相互作用、相互关联的。

系统不同的结构具有不同的功能。

3、区位条件的动态性

区位条件的动态性既表现为各组成随时间而变化,如农业区位条件的水分和光热条件,同一地点在不同的季节呈现不同的气候区位条件;也表现为某区位因子的变化导致区位条件随时间而变化,如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改善,导致该地区区位条件的改善。

4、区位条件的开放性与层次性

区位条件是对一定场所(区位)综合反映,它不仅与场所自身的自然、社会经济属性相关,同时也受周围环境及其上层更大区域条件的影响,因此对区位条件的分析应放在开放系统中进行。

二、区位条件的地域分异规律

指区位条件及其组成要素在空间分布上的变化规律,即区位条件及其组成要素在空间上的某个方向保持特征的相对一致性,而在另一方向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和有规律的变化。

如自然地理要素的纬度地带性、垂直地带性、干湿地带性和高原地带性。

经济因素也具有地域分异规律,如我国经济发展的沿海和内地地域分异、城市经济分布的圈层结构或扇形分布规律,都是社会经济现象的地域分异规律的具体体现。

三、区位因素的作用距离衰减规律

距离衰减规律的实质是地理客体间的相互影响与相互间的距离成反比,距离越大,影响越小。

杜能——土地纯收入随其与城市距离的增加而衰减。

社会经济条件对距离衰减规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运输费用、价格、税收和行政体系等的影响。

第三节经济活动区位条件评价

一、区位条件评价的原则

1、从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的实际要求出发

不同的经济活动对区位条件的要求各不相同,如河流落差大,蕴含的水力资源丰富,对水电建设很有利,但却不利于航行。

同一部门内部的各个经济活动门类和项目,对区位条件的要求也不一样,如耕作业和畜牧业,采掘业和加工业。

同样的区位条件对不同的经济活动项目也有不同的影响和作用,如同样的气候条件对粮、棉、油的生产活动就有明显不同的影响。

2、在全面综合分析基础上深入主导因素

3、运用辨证的观点

有利和不利。

4、定性、定量、定位和定时分析相结合

抓质量、数量、空间和时间特征。

5、运用发展的观点

影响、制约区位条件的各种因素本身是变化和发展的;人们开发、利用诸条件的能力也是变化和发展的。

6、运用开放的观点

7、在技术可能性前提下论证经济、生态合理性

同一区位条件在生产发展、开发利用上往往具有多宜性,可以有多种技术可能性,各种可能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是不相同的,或者说在经济、生态上的合理程度是不同的。

二、区位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

1、分析区位条件的组成及其特征

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的数量、质量、空间、时间等进行评价。

2、分析影响区位条件的主导和次要因素

3、分析区位条件的有利和不利方面

优势和劣势。

4、分析区位条件的多宜性

5、除考虑经济活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外,还要考虑自然界的反馈作用所带来的不利后果。

6、分析区位条件的动态发展变化规律

7、分析区位条件的区位特色

在更大范围内进行比较分析。

三、区位条件的评价过程

1、划定评价单元

原则:

主导因素差异原则;相似性原则;边界完整性原则。

2、评价因素的选择

根据具体的利用方式和评价目的来选取。

3、单因素评价

参照某种经济活动布局方式已知的最优布局条件,分别确定各因素的评价标准,分析各因素的地域分异规律,对评价单元进行打分(1-100分或0-1分),即确定各评价单元的评价指数。

根据不同的参评因素对评价单元的影响方式不同,采用不同的单因素评价方法,如对扩散型因素(中心城镇影响度、农贸中心影响度、道路通达度),随距离增加,其作用分值会按一定规律衰减;面状因素具有非扩散性,则直接采用区域赋值的方法确定其作用分值。

4、权重的确定与综合评价

根据不同的参评因素对不同经济活动影响的重要性程度进行排序,确定各因素的权重。

采用的方法包括:

特尔斐法、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

在单因素评价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各因素的权重,利用一定的综合方法得到各单元区位条件评价的综合作用分值。

由于不同的经济活动对区位条件的不同要求,导致特定目的下区位条件评价结果难以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因此,首先拟定评价的标准体系。

5、评价结果的检验与校正

第四章经济活动空间组织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因地制宜

一、概念

因地制宜,指决策过程中,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而采取相适宜的办法。

因地——指不同区位具体的条件和具体的地理环境特征,包括对在地理空间中确定经济活动位置、强度与关系起作用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特征;

制宜——指根据不同区位的具体条件,使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相结合的做法(方式、方法)。

二、具体内容

包括针对具体的区位条件,安排相适宜的经济活动、选择相适宜的开发利用方式、确定相适宜的开发利用强度;也包括针对具体的经济活动的客观要求,把握区域具体条件的差异,为经济活动选择相适宜的区位,确定相适宜的活动方式和强度,优化经济活动与其他要素、其他活动的关系,促进经济联系。

三、条件供需匹配

经济活动的条件要求与地理环境的条件供给之间相匹配过程包括六个方面:

1、经济活动与用地条件

面积、地形、承载力、远离自然灾害。

2、经济活动与良好的社会经济条件

经济活动需要原料、燃料、劳动力、水资源、交通运输等条件;经济活动与其他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

3、经济活动与自然环境相结合(利用方式与强度)

一方面从自然界获取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另一方面影响周围的自然环境。

4、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变化相适应(动态性)

5、经济活动与技术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存在性与动态性)

经济活动的地理空间组织要考虑技术发展和经济发展对经济活动的存在以及内在要求和内在联系的影响。

6、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结合要受到更大的地理环境的影响(开放性/空间层次性)

经济活动在一个区域的布局既要考虑区内自然、社会经济环境因素的综合作用,也要考虑区外甚至国际自然、社会经济环境因素的影响。

第二节集聚与分散相结合

一、集聚概念

集聚指资源、要素和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中呈集中分布的状态,同时也指资源、要素和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中集聚的趋势和过程,这里用来描述将资源要素、经济活动集中配置到地理空间中的组织方式。

二、集聚类型

根据集聚的经济活动体系,可分为工业集聚、农业集聚、商业集聚、交通运输业集聚和城市集聚等。

三、集聚经济和不经济

工业集聚——联合企业或工业成组布局。

在城市集中布置工厂企业,可以利用原有的公用设施,节约厂外工程投资费用,增加工业集聚吸引力。

一定规模后,在城市用地、用水、原材料和燃料动力供应、交通运输和环境保护等方面,会出现集聚不经济现象,即当集聚规模超过了一定规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