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开学检测.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531891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54.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开学检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三历史开学检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三历史开学检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三历史开学检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三历史开学检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高三历史开学检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高三历史开学检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高三历史开学检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高三历史开学检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高三历史开学检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高三历史开学检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高三历史开学检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高三历史开学检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高三历史开学检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高三历史开学检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开学检测.docx

《高三历史开学检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开学检测.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三历史开学检测.docx

高三历史开学检测

高三历史综合练习

(1)

1.北宋学者指出:

“管摄天下人心,收宗族,厚风俗,使人不忘本,须是明谱系世族与立宗子法。

宗法不立,则人不知统系来处。

……宗子法废,后世尚谱牒,犹有遗风。

谱牒又废,人家不知来处,无百年之家,骨肉无统,虽至亲,恩亦薄。

”该观点认为①宗法制度经久未衰、历代沿用 ②家谱能够凝聚人心、维系宗族 ③家族观念产生动摇、危害深远 ④宗法解决继承矛盾、稳定秩序

A.①②B.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

2.战国时期,针对当时的社会动荡,某学派提出:

“仁人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然当今之时,天下之害,孰为大?

曰:

若大国之攻小国也,大家之乱小家也;强之劫弱,众之暴寡,诈之谋愚,贵之敖贱,此天下之害也。

”该思想属于

A.儒家B.墨家C.道家D.法家

3.陈旭麓说“自从有了民主政治的理想之后,官僚政治就一直成为人们憎恶的抨击的对象。

这是理所当然的。

但是,在历史地看,官僚政治的出现也有过它的必然性和合理性。

”下列历史现象符合以上观点的是

A.郡县制代替分封制B.九品中正制代替察举制

C.内阁制代替丞相制D.土地私有制代替井田制

4.据《汉书》记载,汉废帝刘贺因“荒淫迷惑,失帝王礼谊,乱汉制度”而被废黜。

但在海昏侯墓(即刘贺之墓)的考古发掘中,却出土了大量包括《论语》《礼记》等内容的竹简木牍,在主椁室还发掘出了一扇绘有孔子像的屏风。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这些考古发现可完全颠覆历史文献中刘贺的形象

B.考古发现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历史文献的局限性

C.历史真相必须建立在文献与考古的相互印证之上

D.出土文物因其距离史迹发生时间最近而最为可信

5.杜甫是唐代历尽沧桑的“苦难诗人”和时代歌手,他的诗作被称为“诗史”。

如果以杜甫的诗歌作为研究唐代历史的资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杜甫的诗作具有现实主义风格,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历史真实 ②杜甫的诗歌是那个时期社会生活的真实记录,可以拿来直接证实历史 ③诗歌体现了杜甫的主观情志,不具有客观性 ④在引用杜诗证史之前,要甄别研究,与其他史料相互印证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④D.②③

6.《旧唐书》记载,唐朝初年,中原地区“苍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进退艰阻”。

这说明当时

A.我国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江南B.北方地区仍没有得到有效开发

C.北方农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D.北方农业落后是由于人烟稀少

7.宋太宗淳化二年诏:

“关市之租,其来旧矣……征算之条,当从宽简。

宜令诸路转运使……参酌裁减

,以利细民。

”又诏:

“除商旅货币外,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

”材料反映出宋代

A.商业政策比较宽松B.设有专职征税官员

C.放弃重农抑商政策D.地方官员与民争利

8.“太平天国的历史作用不在于‘运动’本身‘革命’,而在于引发了‘生死竞争’,迫使不同营垒中的开明之士顺应历史发展方向。

”该观点认为太平天国运动

A.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B.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趋势

C.承担起了民主革命重任D.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统治

9.1861年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提出“以中国之伦理纲常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的主张。

1894年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指出:

“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步趋,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

”下列对两人观点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A.两者都认同向西方学习B.前者没有进步意义,后者进步意义显著

C.两者都与洋务运动有关D.后者突破前者局限,探索近代化的新路

10.下图为1854年的一段公告,当时正值太平军威胁上海,清朝海关瘫痪。

以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谨告在华美国商人:

签名于此的金能亨副领事奉命告知在上海的美国公民,他从美国驻华公使馆获得指令:

鉴于目前的形势,只要清国允许其他国家的船只自由出入港口而无需交纳海关税,那么,美国船只也只需在出发港提交文件,而无需出具清国的海关结关证明。

A.美国此举进一步损害中国关税主权B.清政府授予列强进出口免税特权

C.列强加紧对华进行资本输出D.外商利用租界阻碍中国经济发展

11.近代史上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最初清政府总希望找机会更改条约,有时甚至就没打算真心遵守条约;后来清政府却要求“如约者即为应允”“违约者概行驳斥”,即一是自己守约,二是要求对方也守约。

这种变化客观上反映了

A.清政府对列强条约要求曾全面回绝B.清政府最终由保卫主权转向卖国立场

C.清政府的外交逐步与国际社会接轨D.清政府始终利用国际外交规则维护主权

12.某学者说:

“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

”“他们”从“喜剧”走向“悲剧”的根本原因是

A.定都天京的战略失误B.“人间小天堂”的腐朽享乐

C.绝对平均的社会纲领D.“农民造反者”的社会角色

13.下表展示了19141920年华商火柴厂的发展情况。

年代

进口火柴(万罗)

新厂数

厂均资本额(万元)

1914

2383.58

10

4.92

1915

2097.34

9

3.30

1916

2062.07

4

1.42

1917

1559.43

8

5.47

1918

1334.08

3

0.66

1920

848.43

23

9.67

对表中数据的解读正确的是

A.辛亥革命直接导致了19141915年工业发展

B.火柴进口量的递减影响着华商投资额的递增

C.火柴业发展折射出近代民族工业的某些特征

D.反对“二十一条”推动了1920年的投资高潮

14.新文化运动的“反孔”斗士们对于孔子本人的真实态度而言,可一言以蔽之,即坚决反对膜拜孔子的偶像,而对作为一代哲人的或伟人的孔子本人又是崇敬的。

材料表明“反孔”斗士们

A.片面评价历史人物B.彻底批判儒家思想

C.理性认识孔子本人D.全面认同传统文化

15.“吾人所主张者,并非如反动派所言,将产业重新分配之荒谬绝伦,但欲行一方策,使物产之供给,得按公理而互蒙利益耳。

此即余所主张之民生主义的定义。

”材料中的“余所主张之民生主义”指的是

A.管制经济资源以达成真平等B.致力劳资和谐以求社会安定

C.产业和平收归国有以厚民生D.合理分配生产所得以求互利

16.美国军事史学家塞缪尔·格里菲斯曾指出;“他们(中国共产党人)能够忍耐难以言状的艰难困苦……边行军边打仗;同样解决了可能造成分裂的内部争端;同样生存下来了。

”材料所述的历史事件是

A.工农红军的战略转移B.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

C.东北抗日联军艰苦抗战D.八路军开辟敌后战场

17.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的“一五”计划开始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制造业,60年代开始试制国产化肥厂的成套设备,“文革”时期也从欧洲、日本进口了一批包括化肥生产在内的成套设备。

据统计,至1978年我国农业机械耕作面积、化肥使用量明显提高。

这一现象反映出新中国前30年

A.农业技术过分依赖于国外B.国民经济比例失调较严重

C.农村承包责任制成效显著D.关注农业建设并取得成绩

18.《全球“冷战”》一节中说:

“会议在亚非国家之间引发了前所未有的亲近感的同时,也在华盛顿和莫斯科引起了严重的关切。

……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断定,第三世界国家新近获得的采取一致行动的能力,意味着‘自由世界与共产主义世界之间的战场正在转移’。

”该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B.万隆会议C.第26届联合国大会D.第一届不结盟政府首脑会议

19.雅典召开公民大会时会提前四天公布会议议程,对于非常重要的问题,公民大会可能会进行两次投票,任何人都可以对他认为不合法的建议提出控诉。

这反映出雅典民主

A.权力机构相互制约B.公民内部轮番而治

C.决策程序力求完善D.公民权利日渐扩大

20.公元前367年,罗马设立内事最高裁判官,保证市民法适用。

公元前242年,又设置了最高外事裁判官,处理一方为非罗马人的民事案件,有针对性地调整新出现的社会问题。

最高外事裁判官的设立推动了

A.罗马法律体系最终完成B.罗马贵族与平民矛盾的缓和

C.罗马万民法的逐渐形成D.罗马帝国自由民差异的消除

21.右图是欧洲“画圣”拉斐尔于15071508年所画的宗教题材画——《花园中的圣母》。

关于这幅画理解正确的是

A.体现了西方人文精神的最初觉醒B.冲击了中世纪天主教神学世界观

C.彻底动摇了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D.否定了罗马天主教会的宗教权威

22.1841年,维多利亚女王接受了这样的现实:

“必须接受反对党政府组阁,必须在政党政治中保持中立,不以个人好恶决定首相和内阁成员的人选,而必须尊重议会选举的结果。

”这主要表明英国

A.议会主权的原则开始确立B.工业资产阶级加紧控制议会

C.责任内阁制的原则得以完善D.内阁脱离了与国王的政治联系

23.1850年普鲁士宪法规定:

“国王有宣战、媾和及与外国订立其他条约之权”,“立法权由国王与两院共同行使之”,“凡年满二十五岁的普鲁士人有选举权”。

这表明当时的普鲁士

A.用代议制粉饰封建君主专制B.已具备近代民主政治某些特征

C.确立了议会制君主立宪制D.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24.1624年英国议会通过《垄断法》,宣告以往国王所授予的专利权一律无效,规定以后凡新产品的第一发明人将向其授予专利证书,享有不超过14年的独占保护。

以下对《垄断法》的制定,理解正确的是

A.反映议会成为英国权力中心B.为工业革命的发生奠定基础

C.推动了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D.专利垄断不利于科技的进步

25.据统计

,1500年—1650年的150年间,仅西班牙就在美洲搜刮了1.6万吨白银和180吨黄金。

由于黄金、白银大量流入欧洲,造成物价高涨,货币购买力降低。

自16世纪30年代至16世纪末,西班牙的物价上涨4倍多,英法等国上涨2倍至2倍半。

这种现象

A.促进了西欧机器制造业的发展B.表明西欧商业经营方式发生变化

C.增强了工商业资产阶级的实力D.导致西欧资本主义萌芽受到摧残

26.瑞士学者雅各布•布克哈特曾说,“一个奇怪的事实是:

这个新文化的某些最热心的提倡者是最虔诚地敬上帝的人乃至是禁欲主义者……所有这些倾向的结果就是:

佛罗伦萨的柏拉图学院有意识地以调和古代精神和基督教精神作为它的目标,这是那个时代的人文主义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绿洲。

”这一时期的“人文主义”

A.主张信仰得救,倡导王权至上B.追求民主法治,反对禁欲苦行

C.体现新旧交融,彰显人性价值D.抨击君主专制,提倡信仰自由

27.2016年6月16日凌晨,LIGO合作组宣布探测到了一个引力波信号,引起了物理学界的沸腾。

按照专家的解释,引力波就是“弯曲时空的弯曲曲率的周期性变化向外的辐射,并不是从物体的质量中辐射出来的波”。

根据这个定义,下列科学理论中与之有关的是

A.经典力学B.相对论C.量子论D.进化论

28.1936年,美国国会通过《土壤保持和作物调配法》,该法规定给土地休耕的农场主休耕补贴,换得他们放弃种植,削减粮食生产。

该立法主要是为了

A.加强土壤保持以维护生态平衡B.减少农业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

C.通过补贴促进国内货币的流通D.取得农场主对政府政策的支持

29.有学者认为,从19451950年美国的对欧政策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分别是“光荣孤立”式的远距离操控、以政治经济援助为重点的有限卷入欧洲事务和以军事援助为重点的全面卷入欧洲事务。

美国政策调整的主要原因是

A.遏制苏联的需要B.欧洲经济的复兴C.美国实力的下降D.美欧联合的实现

30.1982年英国保守党政府取消了与收入关联的疾病与失业救济,对失业者的救济改为应纳税津贴;同年通过的《社会保障与住房补贴法》要求雇主为其雇员承担疾病津贴,作为补偿,雇主可以减少国民保险的缴纳数额。

该政策的制定

A.挫伤了人们工作的积极性B.推卸了政府的社会责任

C.调整了福利国家运行方式D.增加了雇主的税收负担

31.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中认为:

“如果说法国大革命追寻的理想,传之后世的生命

比布尔什维克长;那么,1917年革命事件产生的实际后果,却比1789年更为深远。

”文中的“1917年革命事件”产生的深远影响是

A.推翻沙皇专制统治B.启蒙思想得以实践

C.开辟人民做主新时代D.开创国家工业化新模式

32.“他想要同斯大林主义分手,但不是同这种制度分手。

他虽同这种制度的创造者决裂,可是他崇拜由这位创始者所创造的世界。

”这里的“他”

A.加强工业方面的部门管理体制B.扩大了集体农庄的自主权

C.开始推行优先发展重工业政策D.用市场阅节方式管理经济

33.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苏长和曾说,“结盟是‘找敌人’的‘冷战’旧国际关系思维,结伴是‘交朋友’的新型国际关系思维。

”中国是“结伴不结盟”的主要倡导者。

“冷战”结束后,“结伴不结盟”正在成为新型国际关系的一个新潮流。

这种变化

A.最终导致了两极格局的瓦解B.表明已经形成了新国际秩序

C.是国家依据自身利益的调整D.表明世界各国外交理念趋同

34.1961年4月16日,菲德尔·卡斯特罗宣布古巴革命为社会主义革命。

次日凌晨,由美国中央情报局训练和武装的1500名雇佣军从危地马拉出发,在美国飞机和军舰的掩护下,登陆古巴南部猪湾,企图推翻古巴政府,但最终被击溃,史称“猪湾事件”。

该事件爆发的背景是

A.古巴导弹危机激化美苏矛盾B.北约集团成立加大武力干涉

C.美国实力下降实行战略收缩D.冷战局势加剧促使对抗升级

35.当前正在兴起的一种“反全球化”浪潮,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此起彼伏的贸易保护主义,到英国脱欧,再到推翻区域自贸协定,乃至退出世贸组织,从纯粹的民间非主流呼声变成“大嘴”特朗普等政客堂而皇之的说法。

这些现象表明

A.全球的经济竞争更加激烈B.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C.南北方国家之间矛盾重重D.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弱化

36.疑古是中国文人的品质之一,中国历史上,宋代和20世纪初都曾兴起过“疑古”思潮。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2分)

材料一宋儒通过对经典的研究,发现经典并非“圣道之全”,经典中还有不少阙文。

不仅秦始皇焚书造成五经残缺,儒家经典在流传过程中也产生很多错误,影响了人们对圣人之道的理解。

此外,不少宋儒还认为经典有牴牾之处,经典所记与历史事实有出入,经典中的一些内容立意并不高远,值得怀疑。

有些人还指出六经之中的一些观念,也与社会现实有矛盾。

宋儒还通过总结汉唐以来经学的种种误区,指出治经应以切于实用为目的,应以讲明圣道、求得义理为旨归。

因此,面对异质文化的严峻挑战,首先要起来维护儒家主体文化的神圣性,特别是发掘儒家文化的内在价值,这是一场保卫“圣人之道”的文化战争。

——人民网《宋代疑古思潮简论》

材料二随着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中国史学界“疑古”思潮再兴,对以司马迁《史记》为代表所记载的夏商周三代以及五帝时代的历史提出诸多怀疑。

1919年,胡适提出:

“对于东周以前的中国古史,只可存一个怀疑的态度”。

20世纪20年代,以顾颉刚为代表的“古史辨”学派,通过疑古书、疑古事、疑古人的方式,提出以往的古史都是“层累地造成的”,从而彻底否定了司马迁古史体系的真实性。

顾颉刚否认夏禹的存在,他通过对古史传说及《说文》的考证,认为“禹不是人而是一种动物——虫”。

——刘毓庆《中国历史上的三次疑古思潮及其意义》

材料三中国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与欧洲十八世纪的启蒙思潮分属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

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社会批判的产品,后者却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有些学人将这两种形态的文化等量齐观,显然不太恰当。

如果要在欧洲文化史上选择一个段落同中国明清之际的进步文化作比拟,无论从产生的背景还是从所包含的内容而言,都以欧洲封建社会存在的最后几个世纪(14~17世纪),即严复说的西方“古学”转向“新学”的阶段发生的文艺复兴运动较为相当。

——冯天瑜《从明清之际的早期启蒙文化到近代新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宋代“疑古”思潮的背景和特点。

(3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指出两次“疑古”思潮的不同点,并简要评价20世纪的“疑古”思潮。

(5分)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同中国明清之际的进步文化作比拟……文艺复兴运动较为相当”的理由。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未成为“近代社会的宣言书”,试从影响角度加以说明。

(4分)

37.学者们通过各自的研究,对明清时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往往作出不同评价。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吴地市镇上)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远行村坊织成紬丝,俱到此上市,四方商贾蜂攒蚁集,挨挤不开,路途无停足之隙。

苏州长阊门外南濠黄家巷,(明代)尚系近城旷地,烟户甚稀。

(到了清代前期)生齿甚繁,人物殷富,闾阎且千,鳞次栉比。

上自帝京,远连交广,以及海外诸洋,梯航毕至。

千里之商贾,骈肩辐辏。

吴越州郡,察其市肆,贸迁多系晋省之人。

——[清]徐锡龄《熙朝新语》

材料二(明清时期)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

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

因此,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

——史仲文、胡晓琳《中国全史·商贾史》

材料三安古斯·麦迪森运用实际购买力计算法计算中国汉代以来的GDP,提出自1700年至1820年,中国的经济增长数倍于欧洲,中国的GDP在世界GDP的比重从231%增长到324%;而欧洲的GDP在世界GDP中的比重仅从233%增长到266%;贡德·弗兰克认为,直到1800年,中国仍是世界经济的中心。

尽管这些认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验证,但它毕竟提出了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

在西方资本主义进入中国之前,中国的传统经济究竟是不断发展,还是处于停滞的状态?

——李根蟠《关于明清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悖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

(2分)

(2)概括指出材料二所描述的社会现象。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上述现象出现的因素。

(4分)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三中“悖论”,选择其中一种观点展开评论。

(9分)(要求:

观点鲜明,论证严密,逻辑严密,表述成文,280字左右)

38.新中国成立以来,中美关系是制约中国及亚太地区发展的主导性因素之一,其影响极其深远。

阅读下列材料:

(13分)

材料一东西方冷战时期,美国为了在政治上控制亚太地区的盟友,实行让步性的经济政策。

日本、南朝鲜、香港、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因此出现高增长势头,……由于美国对中国的封锁和禁运政策,使中国这个亚太地区的大国被排除在亚太经济大循环之外,这对“亚太经济合作圈”的形成和亚太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其次,美国对其亚洲盟友的援助不是出于发展亚太地区经济的目的,而是深深打上了遏制中国的烙印。

——冀伯祥《试论中美关系转折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材料二在邓小平的倡导下,中国共产党内逐渐形成一种共识:

中国实现现代化,必须搞改革开放,必须大胆地向西方学习,引进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

而对外开放和引进的重点是美国,这样,推动中美关系正常化,不仅仅是冷战格局中维护中国国家安全的迫切需要,更是成为保证改革开放路线的关键因素。

——胡晓丽《中苏关系中的美国因素(1949—1989)》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冷战时期美国对亚太盟友经济援助的目的和影响。

(5分)

(2)据材料二,分析影响中国改善与美国关系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

(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格局变化中有利于中美关系改善的重要变动。

(3分)

(3)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中美两国外交中什么变了?

什么没有变?

(3分)

39.二战后,欧洲逐渐走向联合,对当今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14分)

材料一 二战后,随着欧洲各国民主政治的发展,西欧各国都清一色地成为民主国家,这使得各国政治生活上更加紧密,价值观上更加接近。

而且,民主共和制度是联合的先决条件。

因为只有在民主体制下,才能形成协商、妥协和宽容的作风。

———郭华榕、徐天新主编《欧洲的分与合》

材料二 欧洲一体化进程大事记(部分)

1951年,(西)德、法、意、比、荷、卢在巴黎签订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

1957年,上述6国在罗马签订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

1987年,欧共体成员国签订在1992年底前成立单一市场的条约。

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

2002年1月,欧元纸币和硬币正式在欧盟12国流通。

2003年5月1日,欧盟成员国扩大到25个。

材料三 2009年12月1日,《里斯本条约》正式生效。

欧盟是一个拥有5亿人口的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里斯本条约》生效将为其实现“大欧洲”战略目标提供法律保障。

根据条约进行的改革,将提高欧盟决策和机构运行的效率,保证推行政策的延续性,增强内部的协调能力,推动一体化深化发展。

今后,欧盟在国际舞台上的声音将呈增大趋势。

———张征东《〈里斯本条约〉生效 大欧洲“航船”启程》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方面概括二战后西欧走向联合的客观条件。

(4分)

 

(2)据材料二,归纳欧洲一体化进程表现出的特点。

(6分)

(3)据材料三,说明《里斯本条约》正式生效对欧洲和世界形势产生的影响。

(4分)

高三历史综合练习

(1)参考答案

1、BBABC6、CAABA11、CDCCD16、ADBCC

21、BCBBC26、CBBAC31、CBCDA

36【参考答案】

(1)背景:

儒学经典的缺失;儒学自身的缺陷;社会矛盾尖锐;佛道思想的冲击;儒者捍卫圣道的责任意识。

(3分,答出3点即可)

特点:

打破了汉唐儒学传统,重建以“理”为核心的理论体系。

(2分)

(2)不同:

宋代的疑古主要是在经学的范围之内疑古,20世纪疑古是建立在史学方法上的疑古;宋代疑古以维护传统为目的,近代疑古则彻底否定传统。

(2分)评价:

积极:

利于打破旧思想旧传统的束缚,促进思想启蒙;辩伪存真的科学态度对后世史学的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局限:

存在绝对化倾向,既有悖于科学精神也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

(3分)

(3)理由:

背景上都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内容上都批判禁欲主义反对封建束缚。

(2分)说明:

没有从根本上突破传统儒家思想,没有提出近代社会的政治构想,没有引发变革推动社会转型。

(2分,任答两点即可)

37【参考答案】

(1)表现:

区域间长途贩运业的较快发展;大量手工业产品进入市场;市镇经济发

展,商帮出现。

(任答两点,2分)

(2)现象:

财富主要用于购田置地;供应子女读书。

(2分)因素:

重农抑商政策;传统观念的影响。

(2分)

(3)观点一:

明清时期中国传统经济是不断发展的。

(1分)

论据:

农业:

封建小农经济继续发展;农产品商品化;经济作物普遍种植。

手工业:

私营手工业取代官营手工业占主导;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发展;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瓷器对外销量更大;手工业产品种类更加丰富。

商业:

城镇商业繁荣;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货币(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