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楼板厚度控制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534107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1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凝土楼板厚度控制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混凝土楼板厚度控制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混凝土楼板厚度控制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混凝土楼板厚度控制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混凝土楼板厚度控制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混凝土楼板厚度控制施工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混凝土楼板厚度控制施工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混凝土楼板厚度控制施工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混凝土楼板厚度控制施工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混凝土楼板厚度控制施工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混凝土楼板厚度控制施工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混凝土楼板厚度控制施工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混凝土楼板厚度控制施工方案.docx

《混凝土楼板厚度控制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楼板厚度控制施工方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混凝土楼板厚度控制施工方案.docx

混凝土楼板厚度控制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

1.1万科抚仙湖二期施工蓝图

1.2公司混凝土楼板厚度控制管理办法

2工程概况

2.1工程基本概况

2.1.1项目地址:

玉溪市XXXXXXXXXXXXX环湖东路太阳山旅游渡假区

2.1.2周边环境:

北侧为未开发地块、生活区,西侧为在建鸿园,东侧为山地,南边为冲沟及山地。

2.1.3参建单位及工期要求

项目名称

XXXXXXXXXXXXX

项目地点

玉溪市XXXXXXXXXXXXX右所镇太阳山

业主单位

XXXXXXXXXXXXX

设计单位

XXXXXXXXXXXXX

监理单位

XXXXXXXXXXXXX

勘察单位

XXXXXXXXXXXXX

总包单位

XXXXXXXXXXXXX有限公司

质量监督部门

XXXXXXXXXXXXX质量监督站

合同工期

A1地块808天、A2地块610天

工程主要功能或用途

地下车库、商业、别墅、洋房加小高层住宅

2.2工程基本信息

2.2.1项目概况:

本工程位于玉溪市XXXXXXXXXXXXX环湖东路XXXXXXXXXXXXX建设项目A1地块建筑面积共计88481.72㎡,A2地块占地面积34584.37㎡,总建筑面积98851.37㎡,其中住宅建筑面积73521.38㎡,商业配套用房3017.7㎡,地下车库为22311.8㎡。

2.2.2建筑功能:

别墅,洋房住宅,小高层住宅+商业,地下车库

2.2.4楼型分布:

均为品字型T3户型,含A、B、C三种户型

3楼板厚度平面图

3.1合院楼板厚度厚度固化图

3.2叠院独栋楼板厚度固化图

3.3叠院双拼楼栋楼板厚度固化图

3.3小高层楼板厚度固化图

4楼板厚度控制措施

4.1混凝土浇筑前控制措施

4.1.1混凝土浇筑前由技术负责人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对施工工艺及操作要领进行讲解,使现场管理人员及工人都了解施工要领。

4.1.2柱、墙模板安装前利用水准仪将楼层标高上引H+0.5控制线抄测到钢筋主筋上,水平标高线沿柱角做好标识移交给木工班组。

4.1.3对梁板的安装及起拱按规范要求,木工应根据楼板厚度、模板厚度、木方厚度调整搁置木方的水平钢管位置,然后铺设模板。

4.1.4在梁板模板拼装完成后进行第一次顶板极差测量,偏差控制在5mm内,并对模板面进行水平度检测,偏差控制在2mm内,在钢筋绑扎、模板加固完成后再进行第二次顶板极差测量,测量方法为15平方以下的板需实测5-8个点,15平方以上的需实测8-15个点(且每3平方不少于一个点),偏差均控制在5mm。

4.1.5模板拼缝位置要求平直、不漏浆,缝隙不得大于1mm。

4.1.6待边缘框架柱钢筋绑扎完成后,利用水准仪,将混凝土完成面标高上引500mm水平控制线,水平控制线沿柱角钢筋做好标识。

4.1.7在浇筑混凝土之前,钢筋工及管理人员及时对现场节点部位的钢筋(按规范施工)进行调整,以确保满足楼板厚度设计值。

4.1.8浇筑混凝土前应铺设施工通道,严禁施工人员踩踏钢筋或将操作工具直接放于钢筋上,防止因踩踏造成板面不平、局部厚度不足现象。

4.2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控制措施

4.2.1混凝土进场时项目部应严格按公司要求对每车混凝土进行塌落度检测,并用水印相机拍照,然后由专人收集归档。

4.2.2浇筑楼板混凝土的虚铺厚度应略大于板厚10mm,分段分片进行浇筑,分片面积不宜过大,布料时不得在同一处连续布料,应在2~3米范围内水平移动布料。

4.2.3楼板浇筑时,管理人员及护模人员在浇筑过程中采用激光水平仪随时复查顶板极差是否有变形现象,若有变形及时调整。

4.2.4根据施工员在钢筋上做好的结构500mm控制线,管理人员及班组拉广线控制浇筑厚度及平整度。

4.2.5采用三角板厚控制构件,制作方法如下图:

4.2.6三角板厚控制构件尺寸根据楼板厚度设计值分别制作,不同板厚控制构件应有明显特征进行区别,防止混用(如不同高度手柄、不同油漆颜色、设置标识吊牌)。

具体操作将三角板厚控制构件放在相应等高的模板上,并保证每15平方以下的区域需放置5-8个控制构件,15平方以上的需放置8-15个控制构件(且每3平方不少于一个控制构件)。

初次收面时取出构件,施工管理人员使用三角板厚控制构件对楼板厚度进行网格式(80*80cm)复测,班组随时整改不合格区域。

4.2.7在浇筑混凝土时,用12圆钢制作钢钎,长度600m,前端磨成半圆锥形,根据现场实际楼板厚度焊接同级别钢筋作为梯形尺度,后端做成圆形,作为把手。

砼浇筑完毕初凝前,施工员用其复查楼板的厚度,以此控制板厚。

要求:

测点间距不得大于1.5米。

4.3混凝土浇筑后控制措施

在楼板砼浇筑完成后,混凝土还未初凝前,在下一层楼板上架设红外线水平仪,打出控制线,并在浇筑区域内立尺顶在模板底部量测标高值。

测量方法为:

每块模板测量15平方以下的板需实测5-8个点,15平方以上的需实测8-15个点(且每3平方不少于一个点),取测量数值与理论值差值中绝对值最大值为计算点。

数值区间满足[-5,0]mm方记为合格。

若偏差的绝对值大于5,则采取相应的支撑调改措施。

备注:

此处的后续工作必须在前一批浇筑的混凝土发生初凝前进行。

控制及检测方法如下:

5板厚实测措施

5.1实测数据记录

5.1.1项目部应对楼板厚度进行全数实测,15平方以下的板需实测5-8个点,15平方以上的需实测8-15个点,并按照质检客服部混凝土实测实量分户分层表格进行填写数据,并将不合格点位用红笔标注出来,原始实测数据需在平面图上体现出来

5.1.2计算每层楼板厚度合格率、最大值、最小值,绘制实测实量成绩曲线图并统计分析整理。

5.2实测结果评比展示

5.2.1召开质量例会,公布本阶段实测数据,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方法与措施,并形成会议纪要。

5.2.2在安全通道口出制作实测实量展示区,将每层、每个小班组对应的施工范围实测数据及各楼栋实测数据进行排名,实时在展示区内更新公示。

6奖罚制度

6.1楼板厚度【-4,9】:

合格率95%,差一个百分点栋号长罚款10元,班组长罚款30元,反之1个百分点栋号长奖励10元,班组长奖励30元。

6.2若A2地块、叠院同一栋楼连续4层合格率达到100%,合院连续16户合格率达到100%,奖励栋号长500元,班组长1000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