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三年级下册徐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53507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67 大小:72.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三年级下册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科学三年级下册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科学三年级下册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科学三年级下册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科学三年级下册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科学三年级下册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7页
科学三年级下册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7页
科学三年级下册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7页
科学三年级下册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7页
科学三年级下册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7页
科学三年级下册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7页
科学三年级下册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7页
科学三年级下册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7页
科学三年级下册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7页
科学三年级下册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7页
科学三年级下册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7页
科学三年级下册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7页
科学三年级下册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7页
科学三年级下册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7页
科学三年级下册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7页
亲,该文档总共6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科学三年级下册徐Word文件下载.docx

《科学三年级下册徐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三年级下册徐Word文件下载.docx(6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科学三年级下册徐Word文件下载.docx

展示学生画的作品。

4、师:

指名学生说说自己画的作品的意义。

5、师:

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是,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三、观察种子

每个人把自己带来的白纸放到桌面上,将带来的植物的种子放到白纸上,观察植物的种子,边观察边记录。

可以借助放大镜观察。

2、师:

观察植物的种子,你准备观察种子的什么?

3、生:

说说自己的想法?

你们说对了,我们观察植物的种子,要观察种子的形状、大小、颜色等。

5、生:

观察植物的种子。

6、师:

通过观察植物的种子,你发现了什么?

7、生:

汇报自己的发现。

(师:

关注学生的汇报)

8、师:

不同植物的种子,从外观来看,它们的形状不一样、大小不一样、颜色不一样、种皮不一样等。

种子的里面有什么呢?

9、师:

要知道种子的里面有什么,该怎么办?

10、生:

继续观察植物的种子。

观察后汇报。

11、师:

(小结)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种皮等各不相同,但种子的里面是相同的,都有胚根和胚芽。

四、做好准备

本学期,让我们种植凤仙花,观察它的生长变化过程。

①准备凤仙花的种子。

②查阅凤仙花的有关资料,了解凤仙花的栽培方法。

③准备播种所需要的材料和工具。

五、家庭作业:

准备凤仙花和四季豆的种子。

教后修改

植物的一生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它的一生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先预测种子的里面有什么,再掰开种子看一看。

德育渗透

了解它们的生长过程、习性,对我们人类也有很大的好处,可以让我们更和谐的相处,把我们的地球变得更美丽

板书

设计

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外部:

形状、大小、颜色

植物的种子

内部:

胚根、胚芽

反思

在对种子外部观察前,先引导学生思考:

观察种子的哪些方面?

对于观察形状、颜色、大小学生都能谈到,这时,我再引导学生回忆上学期观察大树的方法,学生就能想到通过闻、摸等方法能获得关于种子更多的信息。

通过外部观察,学生认识到种子的形态、颜色、大小各不相同。

对于三下的学生,仅仅观察到种子的颜色、形状、大小、表面的光滑度还不够。

学生通过解剖豌豆、花生、瓜子等种子,发现它们还有一层薄薄的皮,而且种子还能掰成两瓣,一瓣上还有小芽。

学生认识到种子有种皮,还有胚根和胚芽。

值得提醒的是:

在第一个教学班上课时,我忽略了一个问题,所带的黄豆、绿豆未经过浸泡,导致种子不易掰开,即使掰开了,里面什么也看不到。

希望各位科学教师在备课时、准备材料时一定要做有心人。

第二周

《种植我们的植物》

1、学习掌握播种技能;

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适宜的实验,观察种子的萌发过程;

根据研究植物生长变化的需要,确定观察、记录的内容和方法;

根据对种子萌发状况的预测,确定本阶段观察的重点。

2、树立用事实阐述观点的意识,即科学的实证思想;

培养合作意识

1、教播种的方法

2、长时间坚持管理、观察和记录凤仙花生长变化情况。

探究法、观察法

一、学习播种方法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播种的好季节。

今天,我们来种植凤仙花。

怎样种植凤仙花呢?

请大家看P4页中的“播种方法”。

阅读P4页中的“播种方法”。

播种凤仙花的方法是选种、放土、下种、浇水。

二、关注种子变化

1、师:

播种了凤仙花以后做什么?

2、生:

说出自己的想法。

播种了凤仙花以后,我们要关注凤仙花种子的变化。

请大家阅读P5页顺数1~10行内容。

4、生:

阅读P5页顺数1~10行内容。

5、师:

注意观察透明玻璃杯中的种子生长变化情况;

注意观察花盆中的凤仙花生长变化情况。

三、记录生长日记

种植植物是一项长期研究的观察活动,要做好管理、观察和记录等工作。

把你测量和观察的数据填写在P5页中表格中。

期末,每个学生要写一篇“凤仙花生长变化的日记”。

四、实地指导播种

实地指导学生在花盆里种植凤仙花;

在玻璃杯里种植凤仙花。

2、师:

督促学生养成长时间坚持管理、观察和记录的好习惯。

五、作业:

坚持管理、观察和记录。

期末,对长时间坚持管理、观察和记录做得好的学生进行奖励。

指一名学生说说播种的方法。

要随时观察记录凤仙花的生长变化情况。

每周要测量一次凤仙花的植株高度、观察凤仙花叶的形状和数量。

2、种植我们的植物

播种

做观察记录

本课分为两部分,1:

播种,种植凤仙花,在透明的杯子里进行播种活动.2:

做观察记录,引导学生作好长期观察前的准备工作.在上课时,对于播种方法,我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1,选种,挑选饱满,健康的种子.2,准备花盆和土,放适量的土.3.用手指在土中按2倒3个小坑,深度1厘米,分别放进种子,再盖上土.4,浇水,放在温暖的地方.做观察记录的时候,我要求学生每天都记,当日记写.将播种长芽开花结果的过程都写下来,并带过来进行交流.

科学(三年级下册)

《我们先看到了根》

1、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

植物的根总是向下生长的;

植物的根能够吸收水分和矿物质;

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2、用适宜的方法记录、交流所观察到的现象;

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问题;

根据已有的经验和所观察到的现象,作出有依据的预测;

用观察、实验的方法验证推测;

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根吸收水分的实验。

3、激发观察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

树立科学是讲求实证的意识

1、观察植物根的生长变化;

根吸收水分的实验。

2、根吸收水分的实验。

观察法、实验法

多媒体

一、(导入活动)问题导入

一棵大树,我们要把它从土壤中拔出来,容易吗?

思考后回答。

3、师:

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植物的根来。

4、师:

植物的根在植物生长过程中有什么作用呢?

(揭示并

板书课题:

我们先看到了根)

二、(观察活动)观察植物根的生长

我们种下的四季豆已经发生了变化,为了让同学们进

一步观察探究,老师把种子萌发的过程用图片形式展示出来,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看看能不能发现什么?

观察、思考:

(1)根、茎和叶谁先长出来?

每粒种子都一样吗?

(2)根向什么方向生长?

与种子放置的方向有关系吗?

刚才,同学们进行了认真的观察和积极的讨论,你们发现了什么?

4、生;

三、(研究活动)植物的根有什么作用

我们在给花、草、树木浇水时,一般往哪里浇?

为什么大部分都浇到土壤上?

植物的根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有什么作用呢?

下面,我们来研究植物根的作用。

同学们想一想,是什么使植物固定在土壤中,让我们不容易拨出呢?

5、生:

讨论后回答。

(根有固定植物的作用)

6、师:

我们来观察一个有趣的实验,看植物的根还有什么作用?

7、师:

播放视频,结合教材第8页,思考:

根还有什么作用?

学生思考、讨论、汇报、交流。

8、师:

(总结)植物的根有固定植物的作用;

植物的根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矿物质。

9、小结:

植物的根不仅有固定植物的作用,还能吸收土壤中水份和矿物质,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

四、作业:

复习本课内容

一株小草,我们要把它从土壤中连根拔出来,容易吗?

为什么?

根据学生的汇报小结: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

植物的根向下的方向生长,根的生长速度快。

3.我们先看到了根

先长出根,再长出茎

根向下生长,速度快

作用:

 固定  吸收

在上一节课上,学生学会了种植凤仙花和豆类植物。

学生播种以后,过了几天,好多学生看到了种子发芽先长根,这个不难看到。

但有的学生种子没发芽,让学生找原因,多数学生认为可能是天气太冷,他们播种以后,没把玻璃杯或塑料杯放在温暖的地方。

我建议学生重新再种,因为,后面还要观察幼苗的生长。

科学(三年级下册)

第三周

《种子变成了幼苗》

1、植物的绿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

植物的叶在茎上分布有利于接受更多的阳光。

2、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问题;

通过查阅资料的方法收集信息、寻找问题的答案。

3、体会到科学研究是艰辛的过程;

激发学生像科学家那样从事研究科学的愿望。

1、组织学生交流种子发育成幼苗后植物的生长变化,观察凤仙花幼苗的特征,研究植物叶的作用。

2、研究植物叶的作用。

一、出土后幼苗的变化

活动导入:

我们种植的凤仙花已经变成了幼苗,现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重点交流一下前一段时间凤仙花幼苗生长变化情况。

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

活动指导:

全面检查学生的观察记录,及时进行反馈,引领学生在以后的时间里坚持进行观察。

组织学生交流。

(鼓励学生说出新发现、新问题)

指导学生观察实物凤仙花。

二、我们的思考

提出问题:

为什么植物的叶子都是平展的,而且在植株上交叉生长?

植物的叶子和幼小植物的茎为什么大部分是绿色的?

听说绿叶是植物的“食品加工厂”,植物生长需要的食物是不是来自绿色的叶呢?

植物的叶子还有什么作用?

根据自己所知道的知识回答老师的问题。

三、叶为植物提供“食物”

植物生长所需要的食物是从哪里来的?

讨论后说出自己的想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指导学生学习科学书P11页上内容。

板书:

阳光

二氧化碳+水——→氧气+养料

(总结)植物的光合作用不仅为植物制造养料,还为我们人类和动物制造养料和氧气。

复习本课内容。

指导学生测量凤仙花植株的高度、叶的分布情况。

科学家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

多数植物能自己制造“食物”——养料。

4.种子变成了幼苗

阳光

今天在三

(2)班上了《种子变成幼苗》这一课,感觉存在着很多问题:

1、有一部分同学没有种凤仙花,在《种植我们的植物》时可通过校讯通让家长配合,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种上凤仙花;

2、种了凤仙花的同学很多也没有记录,原因有:

没强调记录,不知道怎么记录,记录表难以记录。

可另外设计记录表,强调学生一定要做好记录;

3、关于问题“凤仙花的叶子时怎么排列的?

”最好事先让学生观察,这样学生才有真实的感受,才能表达出来。

《茎越长越高》

1、植物茎在不同生长阶段外部形态不同,不同时期的茎生长速度不同;

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2、运用统计图表整理观察记录的结果;

在教师指导下根据统计图分析植物茎生长的规律;

有依据地对植物茎的作用进行猜测;

设计实验,研究植物茎的作用;

用适宜的方式描述实验的结果。

3、激发学生研究植物的兴趣。

1、凤仙花植物茎的生长变化和植物茎的作用。

2、凤仙花植物茎的生长变化和植物茎的作用。

一、整理有关茎的观察记录

(活动引入)我们已经知道:

植物的根能从土壤里吸收水分和矿物质,我们先来看一看,在凤仙花植物生长的过程中,茎发生了哪些变化。

(活动指导)①带领学生整理幼芽出土以来,有关茎生长变化的观察记录。

重点整理幼芽出土以后一周,凤仙花茎的颜色、硬度和高度。

②利用凤仙花植株的高度变化的数据,画出凤仙花植株高度变化统计图(学生在教P12页上画)。

学生画好后,教师讲述柱状统计图。

柱状统计图是科学研究中处理数据常用的方法。

③指导学生分析柱状统计图,引领学生根据柱状统计图预测未来几周的时间里凤仙花植株高度将如何变化?

二、植物茎的作用

(活动因入)植物的茎总是把根和叶连在一起,那么,植物的茎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到底起什么作用呢?

茎内是什么样的,能承担这样一些功能呢?

将你的想法记录下来。

(活动指导)①引导学生根据前面学习的根和叶的作用,思考茎的作用的问题。

②引领学生想办法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

得出结论(茎有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3、生:

观看植物光合作用的课件。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三、提醒学生注意

提醒学生继续观察凤仙花的生长变化情况,做好观察记录。

引导学生关注凤仙花开花前的征兆。

四、家庭作业:

继续观察凤仙花的生长变化情况,做好观察记录。

绿色植物的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

那么,植物的茎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有什么作用呢?

引领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

提出问题(茎有什么作用?

);

对问题的可能答案作出假设(运输水分和养料);

设计实验(运输水分的实验);

实验验证(通过实验验证收集信息)

5.茎越长越高

科学探究: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在认识“茎的作用“这一环节中,我先提出问题:

“茎有什么作用?

”——学生猜测——设计实验(主要是芹菜浸泡在红水中的实验。

设计后,我让学生预测可能出现的现象)——观察记录(值得一提的是三1班的同学对观察十分细致,思维很严谨。

他通过观察,发现芹菜横截面有许多小孔,而且外圈的小孔有红水浸入,可能这些小孔是运输水分的;

还有些小孔未染成红色,可能是运输养料的。

)这时我还将“植物的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实验中的植株(整枝植株已完全变成红色)出示给学生,通过这些信息,学生认识到茎有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徐华

第四周

《开花了,结果了》

1、在植物生长过程中,花要经过花开花谢的过程,花凋谢后结果;

花包括花萼、花瓣、雄蕊、雌蕊几部分;

果实是由花的一部分发育而成的;

果实中有种子。

2、根据观察到的现象进行预测;

用适宜的方式整理收集到的信息;

通过分析观察到的现象获得结论;

使用工具按照从外到里的顺序解剖花。

3、激发学生对生命现象探究的兴趣。

1、凤仙花花开花落及结果的过程。

2凤仙花花开花落及结果的过程。

一、提出任务

我们种下的凤仙花开花了,结果了。

凤仙花开花和结果有什么联系吗?

二、整理并交流我们的观察记录

交流活动:

组织学生交流过去几周的观察记录,引领学生重点关注花和果实的生长现象。

学生分小组交流。

整理观察信息的活动:

指导学生画凤仙花从花蕾到结果的生长过程。

在书P14页上“我看到的凤仙花从花蕾到结果的生长变化过程”的画板里画凤仙花从花蕾到结果的生长过程。

引导学生展示交流,激发学生进一步观察的欲望。

三、研究花变果实的过程

为了观察凤仙花,我们采摘几朵凤仙花(按生长顺序采摘)。

指导学生观察花,引领学生发现,果实是由雌蕊发育而来的。

指导学生解剖花。

(解剖花时,要用镊子细心地从外到内撕下花的个部分。

提醒学生注意:

使用镊子时动作要轻,防止将花的某一部分弄坏,解剖下来的花的各部分,要分类摆放,教师直接告诉学生花的每一部分的名称。

学生解剖花。

(花的构造:

花萼、花瓣、雄蕊、雌蕊)

四、观察凤仙花的果实

凤仙花的果实是什么样的呢?

它在生长过程中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组织学生观察成熟的凤仙花果实和未成熟的凤仙花果实。

引导学生比较观察。

学生观察凤仙花果实。

观察完了以后,学生汇报。

教师总结。

五、作业布置:

继续观察凤仙花的生长变化过程,做好观察记录。

根据学生的发现,提出一些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习惯。

引导学生关注完全成熟的凤仙花果实,果实里面有什么?

(种子)

开花了,结果了

花的构造:

花萼、花瓣、雄蕊、雌蕊

果实是由雌蕊发育而来的。

果实里面有种子。

本课的知识点小标题分别是:

花的结构、传粉和受精、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这三个小标题之间有什么联系,要把它们串成一条线才有助于学生的思考和探究。

经过认真分析各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认识到课文重点是花与果的关系。

若在导言中通过设计情境引导学生根据课题"

开花和结果"

提出问题,学生很自然就会提出:

"

开花和结果有什么关系?

为什么开花之后会结出果实?

这些问题恰是本课要学生解决的重点问题,而在上课伊始阶段由学生自己发现、提出,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明确学习目标,自主进行探究。

《我们的大丰收》

1、一粒种子在适宜的环境下能发育成一株植物,并结出许多种子;

绿色开花植物通过种子繁衍后代;

植物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绿色开花植物一生中会经历种子萌发、幼苗期、营养生长期和开花结果期;

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

2、用估算、制作统计图表等数学方法研究科学问题;

通过整理观察记录,发现植物生长的规律;

用适宜的方法陈述自己的观点。

3、体会生命的神奇,激发学生研究生命现象的兴趣;

体会资源共享的快乐,提高合作意识;

树立用证据表达观点的意识。

1、绿色开花植物一生中会经历种子萌发、幼苗期、营养生长期和开花结果期。

2、整理观察获得的信息,发现凤仙花生长的规律。

探究法、引导法

一、谈话引入

经过几个月的种植活动,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多收获。

今天,整理我们观察获得的信息,开个成果展示会吧。

赞成。

二、我们收获了种子

统计一下,你观察的一株凤仙花大约收获了多少粒种子?

(对着自己的观察记录表)汇报。

引领学生用估算的方法进行统计。

三、我们获得了植物生长变化的数据

引领学生把观察凤仙花植株高度的数据制作成折线图,通过分析折线图,了解凤仙花在哪段时间里生长最快。

(见书P17页制作折线图的方法)

指导学生根据观察记录,掌握凤仙花从种子到结出新的种子的生命周期。

指导学生填写书上P17页上的表格。

引领学生掌握凤仙花的主要生长过程:

种子、种子萌芽、幼苗、开花、结果。

引领学生了解植物的六种器官:

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根据单元起始课学生记录的植物生长变化的过程,组织学生自我评价,经历了这样的种植活动,对植物生长变化过程的认识有了哪些提升。

四、作业布置:

家庭作业:

阅读“资料库”里《凤仙花》和《多种多样的茎》两篇文章。

了解凤仙花的有关知识;

了解“直立茎”、“缠绕茎”、“攀缘茎”、“匍匐茎”。

在第三个环节中应该通过统计活动,使学生获得了一株植物结出的种子数,目的让学生通过数据真切感受“收获”,体会植物物种得以延续并壮大的原因。

引领学生通过观察凤仙花的生长变化情况,了解植物生长发育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等条件。

我们的大丰收

植物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

绿色开花植物一生中会经历种子萌发、幼苗期、营养生长期和开花结果期

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

通过统计活动,学生获得了一株植物结出的种子数,意在让学生通过数据真切感受“收获”,体会植物物种得以延续并壮大的原因。

以整理收集植物生长变化的事实为线索,引领学生整理几个月来的观察记录。

体会几个月来对植物生长变化认识上的收获。

经这些种子播种到土壤里,会长出很多凤仙花,每株凤仙花又长出很多种子。

原来凤仙花的种族就是这样延续壮大的。

科学(三年级下册)

第五周

《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

1、了解蚕卵的颜色、形态、大小等。

2、蚕卵里孕育生命,新的小蚕将从蚕卵里孵出。

3、在气温、湿度适合的时候,小蚕才会孵出,小蚕孵出后就要吃食物。

1、观察蚕卵及了解饲养、观察和记录的方法。

2、观察蚕卵及了解饲养、观察和记录的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养上学期饲养过蜗牛,那么蜗牛的一生是怎样生长变化的呢?

它们的寿命有又多长呢?

那么你们还知道哪些动物一生的生长变化和它们的寿命呢?

同学们你们观察过蚕吗?

你知道他一生的生长变化和它们的寿命吗?

二、学习新课

1、观察蚕卵

(1)让我们来饲养蚕,观察蚕

学生分组观察蚕卵的颜色、大小、形状(说明:

蚕卵近似圆形,看上去很像小米粒,宽约1毫米,厚约0.5毫米。

刚产下的蚕卵是淡黄色或黄色的,经1—2天变成淡红、浅褐,再经3—4天变成灰绿或紫黑色,以后不再发生变化。

学生观察的应该是滞留到第二年春天的卵,颜色应该是紫黑色的。

(2)仔细观察,还有什么发现?

(比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