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8 编写童话故事.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535868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41.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习作8 编写童话故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习作8 编写童话故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习作8 编写童话故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习作8 编写童话故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习作8 编写童话故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习作8 编写童话故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习作8 编写童话故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习作8 编写童话故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习作8 编写童话故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习作8 编写童话故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习作8 编写童话故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习作8 编写童话故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习作8 编写童话故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习作8 编写童话故事.docx

《习作8 编写童话故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习作8 编写童话故事.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习作8 编写童话故事.docx

习作8编写童话故事

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

习作8编写童话故事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读懂例文《肚子再也不疼了》,体会童话故事生动、有趣的特点,通过了解这个童话故事,指导学生养成讲卫生的良好习惯。

2.指导学生围绕“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性”来开拓思路,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几幅图,大胆想象,自己确定题目,仿照例文,依据本次作文要求来编一个童话故事,编写的故事语句要通顺,条理清楚,符合儿童心理特征。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会用故事的形式表达看到的、想象到的内容,观察要有重点,正确反映图意的核心。

激发学生编写童话的兴趣,锻炼孩子的想象能力。

二、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读懂例文《肚子再也不疼了》,体会童话故事生动、有趣的特点,通过了解这个童话故事,指导学生养成讲卫生的习惯。

  2.指导学生围绕“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性”来开拓思路,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几幅图,大胆想象,自己确定题目,仿照例文,依据本次作文要求来编一个童话故事。

三、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会用童话故事的形式表达看到的、想象到的内容,观察要有重点,编写的故事语句要通顺,条理清楚,符合儿童心理特征。

正确反映图意的核心。

激发学生编写童话的兴趣,锻炼孩子的想象能力。

四、教学评价设计

1.在课前准备阶段,注重认识各种好习惯,通过情景图画激发学生说、写的欲望,引领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仔细观察图片,想象出合理的故事情节。

2.习作前借助对例文的分析,初步懂得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性,一是要写清楚什么事情;二是要体现出某一种生活或者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3.采取激励性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习作兴趣,产生“乐于书面表达”的欲望。

在学生学习习作例文时,鼓励学生的大胆发现,如童话故事的情节、对话、结构等内容,注重评价学生参与习作活动的全过程的态度、方法。

4.重视作文修改的评价,对习作采取自评、互评、师生共同赏析等评价策略共同提升,评价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

5.开展班级作文评比活动,以壁报、黑板报、手抄报等便于操作的形式,展示学生习作,注重推进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进一步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五、教学准备

学生:

1.完成预习单。

2.收集各种生活、学习中的良好习惯。

教师:

1.准备预习单。

2.教学课件。

六、教学课时

两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环节一、作前指导——观察体验,激活愿望

(一)创设情景,初步指导。

1.老师想给大家介绍认识一位小朋友,看,他来了。

出示图片: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根据自己的观察,用几句话说一说。

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

(主要围绕小朋友不讲究卫生来说。

学生合理想象,发表自己的想法。

(学生自由谈论,注意指导语言的运用。

2.良好的习惯知多少。

我相信你的好习惯一定不少,快来展示一下。

出示课前预习单,共同讨论各种好的习惯。

讨论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板书:

重要)

在生活中,我们会遇见不文明、一些坏的习惯。

我们该怎么办呢?

学生回答。

(1)劝告。

(2)良好的习惯示范等。

3.有一位叫耿新华的同学,为了帮助小朋友养成讲卫生的习惯,他动脑筋编了一个童话故事。

(相机板书:

编童话故事)

4.指名说说“童话故事”的特点。

(师归纳:

①把动物、植物、物品当作人;②要大胆想象,编有趣的故事;③生动鲜明的形象)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篇例文,看看这种方法好不好。

(二)例文引路,感知写法

1.初读例文,感知内容。

(1)请大家轻声读例文《肚子再也不疼了》,边读边思考:

①这个童话故事主要说了谁?

②说了一件什么事?

③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读了这个小故事,你满脑子里一定有许多话要说,快举起你的小手,让我们分享你的收获!

(读后引导学生讨论交流以上问题)。

(3)学生再读例文。

思考,遇到不讲究卫生的小朋友,你会怎么做?

①用语言去规劝。

②严厉的批评。

③用类似的童话故事去劝戒。

想想:

哪种效果会更好,小朋友更愿意接受?

(学生集体交流)。

(4)师:

一个小小的童话故事就能帮助小朋友改正不讲卫生的坏习惯,看来,童话故事的作用的确很大!

我听说最近幼儿园的老师很苦恼,原因是有一些小朋友有许多不良的生活习惯。

不如我们就来编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送给他们,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你们觉得老师的提议怎么样?

那我们就必须先学会如何编童话故事。

大家有没有信心。

(适当调动孩子的热情、积极性。

2.讨论写法。

  

(1)引导学生明确本次作文要求:

通过编童话故事来帮助同学们改正一些不良的习惯。

(2)如何进行习作?

再次回到例文,例文是怎么把事情说清楚的。

一段:

总写不良习惯。

(略写)

二段:

写不良习惯的具体表现。

(稍微详细)

三段:

因不良习惯去就医,改正不良习惯。

(详细)

四段:

写改正不良习惯后的情况。

(略写)

自由读例文,巩固写法。

(3)(出示书上四幅图)仔细观察,这四幅图上分别写了哪几种动物?

它们都有哪些不好的习惯?

(小猴子——写字姿势不正确;小猪——吃多了糖果牙齿不好;小白兔——不想吃萝卜,太挑食;小狗——吃饭要妈妈跟着喂,不利于身体健康。

 (4)引导学生自己选择一个“不良的习惯”,想想这会有哪些影响?

医生会给什么建议?

选择好描写的对象(动物、物品……),自己拟定童话故事的题目。

(让学生自由拟题,指名交流。

《小猴子写字》、《小猪的牙不疼了》、《吃蔬菜好处多》……)

(5)师:

这几幅图只是提供给同学们选用的。

同学们还可以结合你平时观察到的想想,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不良习惯呢?

(引导学生四人小组内讨论、交流。

在交流中可以运用:

我想写,我打算。

环节二、下笔成文——文笔互动,习作实践

(三)明确要求、完成习作

 1.明确写作任务。

仔细观察图片,选择一幅你最想写的,通过童话故事劝戒那些有类似不良习惯的小朋友。

2.大胆想象,编写童话

   

(1)谈话拓展。

同学们在选定了童话故事的内容和童话故事中的重要“人物”后,就可以想象一下,在这个“人物”身上原来有什么不良的习惯?

(如爱吃零食、不吃蔬菜、坐姿不正确、不爱剪指甲、随地吐痰、随地乱扔果皮……)围绕这个不良习惯,会发生什么事呢?

带来哪些危害和不良后果?

事情的经过如何?

事情的结果怎样?

   

(2)大胆描述和构想。

根据自己的喜好,选定好内容,根据内容拟好题目,思考可能会发生些什么事?

并认真构思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在构思故事时可以大胆、自由地想象,要尽可能地使故事过程具体些。

(在自己独立思考后,说给同桌听。

学生说,老师相机总结写作提纲:

良好的习惯:

主人公:

      

故事的起因:

         

故事的经过:

         

故事的结果:

          

(3)明确需要注意的地方。

出示温馨提示:

 

(4)学生根据要求进行习作,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

第二课时

环节二、下笔成文——文笔互动,习作实践

(四)明确要求、完成习作

学生自由习作,教师巡视指导,先帮扶学困生尽快打开思路,开始习作。

再去捕捉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及时鼓励点评。

(教师适当巡视在认为写得好的地方,奖励★★。

想像合理,语言活泼、幽默的奖励★★★。

整体优秀、书写美观的奖励★★★★。

对于后进生,只要结构差不多,都可以适当的奖励★,并且适当的鼓励。

环节三、作后展评——展示作品,评改提高

(五)作后修改,交流完善

过渡: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好文章是改出来的”,那么怎样进行修改,才能让我们的故事更好呢?

课件出示修改要求:

 

1.自读自改。

请同学们把自己写的习作先认真地读几遍,根据修改要求自己修改一下。

(修改提示:

小声读自己的作文,读不通顺的地方要注意反复读,及时修改,不会写的字查字典或询问老师。

2.同位互改。

请同位两人互相读一读自己写的习作,看看他的童话写得怎么样?

故事情节、表情、动作写得具体生动吗?

提出你的建议。

(提醒学生认为好的地方可以像老师一样用红笔标出来,认为还需要修改的地方和同桌共同商量,争取把句子写清楚、写具体。

3.集体评议修改。

谁愿意把你写的习作展示给大家?

(投影分别出示三位学生习作:

选的这三个学生的习作是有针对性的,一个是童话写的很精彩的,一个是主题不太明确的,需要一些修改的。

第三个就是学困生的习作,文章需要大的修改的。

指名读,其他同学对照提示仔细听,引导其他学生参与评议修改,他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你又有哪些建议呢?

4.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听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评议是不是又看出自己习作的问题了,现在请同学们再读自己的习作,继续修改。

(六)誊抄习作

1.为了举办编故事大赛活动,我们还要把习作认真誊写。

交流誊写时要注意什么?

(学生回答,师总结:

格式正确,书写工整,标点占格正确。

尤其是树立作品意识,这是你辛辛苦苦完成的作品,是要展示给老师、同学、家长看的,要特别用心地把它完成好)

2.学生认真誊写。

(教师巡视,并及时表扬认真誊写的同学,提醒需要注意的地方。

3.为了使大家更好的了解你讲的故事,还可以把图片画在附近。

4.再次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

(如果不注意,你也会成为“小眯盐”了。

(七)展示评价

1.展示自己的作品。

(自己可以做个简单介绍。

2.评价别人的作品,学习别人的长处,改正自己的不足。

(八)拓展训练

1.讲童话很容易,写好习作也不难,只要我们多观察、勤思考、多学习。

课下大家可以收集自己喜欢的图片。

自己编故事,也可以和好朋友一起分享。

2.你还听过那些童话故事,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我听过,我明白了。

 

3.老师批阅作文后,选择作文,粘贴在教室壁报处。

(既要关注成文质量高的,也要关注参与习作的过程中积极地,习作内容要多元关注,尤其是富有童真童趣的)组织学生利用课间时间阅读。

八、板书设计

 

习作8编写童话故事

(主人公)起因

想像合理经过良好的习惯(重要)

(拟人手法)结果

 

附:

课前预习卡:

班级:

姓名:

一、观察一下我们每天的生活,在去问问家里人,看看自己有哪些良好的卫生习惯,还有哪些不良的卫生习惯,分别把它们填在表中。

良好习惯

不良习惯

 

二、小记者在行动:

三、仔细观察图片,你会怎么劝告这位小朋友?

4、生活中的卫生误区知多少。

用酒消毒碗筷:

一些人常用白酒来擦拭碗筷,以为这样可以达到消毒的目的。

殊不知,医学上用于消毒的酒精度数为75°,而一般白酒的酒精含量多在56°以下,并且白酒毕竟不同于医用酒精。

所以,用白酒擦拭碗筷,根本达不到消毒的目的。

  

用毛巾擦干餐具或水果:

人们往往认为自来水是生水、不卫生,因此在用自来水冲洗过餐具或水果之后,常常再用毛巾擦干。

这样做看似卫生细心,实则反之。

须知,干毛巾上常常会存活着许多病菌。

目前,我国城市自来水大都经过严格的消毒处理,所以说用洗洁剂和自来水彻底冲洗过的食品基本上是洁净的,可以放心食用,无须再用干毛巾擦拭。

  

5、资料库

 ☆我们应该养成的良好习惯有哪些?

  1.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的习惯;2.乐于倾听的习惯;3.认真写字的习惯;4.勤于朗读背诵的习惯;5.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

 ☆不正确的读写姿势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危害?

  不正确的读写姿势,会使眼睛过度疲劳,眼球过长而影像聚集在视网膜的前面,导致看远处的物体模糊不清。

刚开始时,可能是假性近视,可以通过治疗恢复视力。

如果假性近视不及时治疗,就会变成真性近视,那就极难治愈了。

治疗假性近视的方法有:

1.学习或写字1个小时后远眺大自然景色,放松眼睛。

2.坚持每日做眼保健操。

3.阅读和写字注意保持30厘米距离。

 ☆吃糖对牙齿有什么危害?

  吃糖非常容易损害牙齿。

损坏牙齿的最大敌人是乳酸杆菌,它喜欢在齿凹窝中的酸性环境里繁殖、生长。

儿童吃糖过多又不及时漱口,会使口腔里的酸度增加,为乳酸杆菌的繁殖生长创造条件,使牙齿脱钙、溶解,形成龋(qǔ)齿。

 ☆挑食、偏食对身体有什么影响?

  儿童挑食、偏食都是非常不良的习惯,对生长发育很不利。

挑食容易造成维生素缺乏,引起维生素缺乏症,影响身体健康。

挑食会导致某些营养素的摄入不足或过量,造成身体虚弱抵抗力差,容易生病或者过度肥胖,严重影响孩子的生长。

 ☆一边吃饭一边玩对健康有什么影响?

  有些孩子贪玩,甚至一边吃一边跑,其实,这样做害处是很多的。

首先是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孩子边跑边吃饭,由于思想不集中,不但胃肠道的血液供应相对减少,胃液和消化酶的分泌也会减少,加上吃饭时间长,饭菜变凉,所以孩子吃后不易消化吸收,从而引起消化不良和营养不良。

二是容易导致食物吸入气管。

孩子边跑动边吃饭,由于呼吸加快,容易使食物吸入气管内,甚至会发生窒息。

此外,孩子在室外边跑动边吃饭,还容易使饭菜受到尘土、病菌和寄生虫卵的污染。

孩子吃了这种受污染的饭菜后,会引起腹痛、腹泻等胃肠道传染病。

八、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留给学生充分的准备时间。

我首先提前布置课前作业,放手让学生自己去了解生活中的各种不良的习惯等方面内容。

再在上课初进行集中讨论、指导,为下一步的劝戒打下坚实基础。

时刻注意引导孩子去仔细观察图片,给孩子足够的思考和想象空间,激发孩子的写作欲望。

2.初读例文,感知写法。

一篇好的习作,一定要符合习作要求,为此,我首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找出不良的习惯,思考如何去劝戒他们,并且进行说话训练,相机引出例文。

学生通过学习、感悟例文的写法和内容,明确本次习作的要求是:

观察图片,编写童话故事,引导小朋友改正不良的习惯。

3.有目的的评改,进一步提升运用语言的能力。

字迹是否工整,不写错别字。

语句是否通顺连贯。

是否把童话讲清楚,说明白。

童话的段落是否清晰、完整。

整个故事是否完整,有新意,是否有详有略地展开叙述。

是否合理的分段,描写有序、具体。

给孩子出示具体的评改目标,让孩子有目的的评改,并通过多方位的评改方式,进一步提升孩子运用语言的能力,并能学习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

作后还可引导学生在班级举行作文展览。

评选优秀作文,利用评选“故事大王”“进步之星”等形式,让学生体验写作的快乐,享受成功的幸福,培养持久的写作兴趣。

不足之处:

1.学生积累词语太少,在习作中,感觉部分学生有话说不出或表达不够流畅,使得童话不具体、不生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