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教育史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537305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2.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国教育史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外国教育史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外国教育史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外国教育史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外国教育史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外国教育史复习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外国教育史复习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外国教育史复习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外国教育史复习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外国教育史复习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外国教育史复习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外国教育史复习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外国教育史复习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外国教育史复习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外国教育史复习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外国教育史复习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外国教育史复习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外国教育史复习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外国教育史复习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外国教育史复习资料.docx

《外国教育史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国教育史复习资料.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外国教育史复习资料.docx

外国教育史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阿加德米:

柏拉图于公元前387年在雅典创办,是雅典第一个永久性的高等教育机构。

作为一所高等学府,学园即开展了广泛的教学活动,培养各类人才,同时也进行了哲学和自然科学领域的科学研究,极大地促进了古希腊科学和文化的发展。

学园开设课程门类众多,数学占有重要地位。

学园一共从在了900余年,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在各领域做出重要贡献的知名学者。

在外国教育史上,学园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文士学校:

在埃及社会上占据很重要地位,多是私立学校,多有担任各级官员的文士招生授课。

一般学校除了教学生读写算以外,有时也叫数学、天文和医学等。

还教授外邦文字如巴比伦文字,各文士学校培养水平参差不齐,修业年限不一。

3、古儒学校:

在“奥义书”时期,古印度出现古儒学校。

古儒是指对奥义书等有研究而又有专门从事青少年教育工作的人。

他们在家设教许多不能或不愿亲授子女的人送子入学。

采用口授法,重视学生的道德训练,通过师生接触言传身教。

4、五项竞技:

五项竞技最初起源于斯巴达城邦。

斯巴达人利用这种运动来训练士兵,使他们在灵巧、准确、体力、耐力和速度等方面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包括赛跑、跳跃、摔跤、掷铁饼和投标枪。

它是古代奥运会的主要比赛项目,通过严格的军事体育训练和道德灌输,使儿童养成健康的体魄、顽强的意志以及勇敢、坚韧、顺从、爱国等品质。

5、七艺:

中世纪教会教育的主要科目。

包括文法、修辞、辩证法、几何、算术、天文和音乐七种科目。

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柏拉图按照“以体操锻炼身体,以音乐陶冶心灵”的原则,把学科区分为初级和高级。

初级科目包括游戏和若干项运动,高级科目主要有算术、几何学、音乐理论和天文学。

6、智者派:

智者的任务是教人于智慧。

智者是指公元前五世纪开始出现的一批希腊职业教师。

智者派是适应广泛实施的奴隶主共和政治的需要而出现的一批哲学教师。

7、产婆术(苏格拉底法):

也称产婆术,是西方最早的启发式教学的方法。

就是通过师生问答,揭露对方矛盾,使学生达到普遍性认识的教学方法。

步骤有三:

提出问题、多次反诘、归纳结论。

8、文雅教育: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之所以为人的最本质特征就在于人具有理性,能够进行正确的思维、理解、判断。

人只有充分运用和发展理性,才能获得身心的自由发展。

要实施文雅教育,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闲暇时间;二是要有自由学科。

9、骑士教育:

是培养为世俗封建主服务的、保护封建制度的武夫的教育,世俗奴隶主子弟所受的即是骑士教育。

它是中世纪西欧早期宗教教育与武士教育相结合的一种特殊家庭教育形式,学习内容以“骑士七技”为主,轻视读书、写字、计算等文化知识,以灌输服从与效忠封建统治阶级思想的手段来培养英勇善战、忠君敬主的骑士。

10、快乐之家:

是在文艺复兴时期,由早期人文主义教育者维多里诺于1423开办的宫廷学校。

快乐之家所描述的学校校址环境优美,校风淳朴自然,师生关系融洽,学生的生活与学习过程充满快乐。

快乐之家是维多里诺对弗吉里奥教育的实践和体现,他的这种能促进人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值得后世学校。

11、城市学校:

城市学校是由行会学校和基尔特学校合并而成的。

学校归市政机关管理,市政机关供给一部分经费,任命校长和教师,由城市中贵族市民代表组成领导集团。

经济来源:

校舍和经费由行会资助,教师工资学费承担。

教育内容:

本民族语言(利于文化普及)、计算和具体行业知识(便于实用)、神学、拉丁语(国际外交和大规模商业买卖所需)。

城市学校代表着城市新兴工商阶级的利益和要求,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城市学校的开办,打破了教会对文化教育的垄断权,使教育得以日渐普及和发展。

12、中世纪大学:

中世纪大学最早产生于12世纪,是封建制度进一步发展完善的结果。

最早的中世纪大学出现在意大利、法国和英国等国家。

设立之初,大学由学者和热心学术的市民设立,也就是由学校教师和学生设立,完全与教会无关。

教学方式采用流动教学法。

教育内容不稳定,带有极大的适应性。

13、《巨人传》:

是拉伯雷的讽刺性小说,在书中他抨击了封建统治、教会权威、经院哲学及其腐朽教育,提出来人文主义政治、道德和教育思想。

表达了他的核心思想是尊重人的价值,追求个性解放。

14、班级授课制:

是十七世纪捷克教育理论家夸美纽斯提出的一种授课制,要求制定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以固定的课本为教材,制定统一的教学方法,全班同学同时作同样的功课,课堂应与相关事项一道进行时刻注意保持学生的注意力,使教学顺利进行。

有利于减轻教师负担,利于学生学习调动教学两方面的积极性,教学工作的计划性节省了时间、精力,避免了不必要的干扰。

15、泛爱主义学校运动:

泛爱主义教育的代表人巴西多他深受卢梭教育思想影响,反对压制儿童的封建教育,主张让儿童自由发展。

于是在1774年,他创办了“泛爱学校”;这是一种以户外活动和游戏为主要课程的学校。

继此之后,泛爱学校在德国各地纷纷出现,形成了泛爱主义运动。

这场运动可说是德国资产阶级反封建的启蒙教育运动。

16、公学:

英国中等教育属贵族子弟及资产阶级子弟所受的教育形式之一。

公学实质是一种文法学校。

因最初是由公众团体集资兴办,所定目的在于A提高公共教育水平,B培养一般的公职人员,故称为“公学”。

它事实上是一种私立学校。

并很快发展为只限上层社会子弟才能入学。

17、导生制(兰—贝制):

随着英国初等教育的发展,师资短缺的问题日益严重;到十九世纪初,英国产生了“兰—贝制”的教学制度。

“兰”指兰卡斯特(公益会、1798、伦敦),“贝”指“贝尔”(国教、1791、印度)。

这种教学办法也称为“导生制”。

这种制度有培训小学师资的因素。

是英国师范教育的最初表现。

18、实科中学:

在18世纪的德国,工商业的发展和城市生活的日渐丰富,使实科教育随之兴起,出现少量的实科中学,在19世纪德国中等教育的改革中得以迅速发展,其主要职责在于传授自科科学和历史科学知识,1832年得到了政府认可,实科为平民子弟提供了受教育的机会,也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实用人才,推动了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但大学对实科中学的毕业生却有一定的限制,阻碍了它教育影响高层次的延伸。

19、主日学校:

英国初等教育的一种类型。

最初设立者为罗伯特˙瑞克斯,专为工厂做工的孩子创办了一所免费学校,教授宗教知识和简单的读写算知识。

学校只在星期天授课,故被称为“主日学校”

20、要素教育:

是裴斯泰洛奇提出的有关初等教育、教育心理化的理论,是简化大众教育手段的一个显著成果。

这种教学方法体现了发展思维能力、直观教学、循序渐进和注重练习等教学法思想,对初等学校的教学改革影响深远。

其将教育分为德育、智育和体育。

21、从做中学:

由杜威提出,他强调教育的最根本的基础在于儿童的活动能力。

使儿童认识到它的社会遗产的唯一方法是使他去实践,使他从事那些使文明成其为文明的主要的典型的活动。

22、“毛雷尔法案”:

1861年,美国通过“毛雷尔法案”,规定凡各州有国会议员一人,可由国家拨地三万英亩,其收入作为开办工、农、商学院的基金。

法案的公布,使州立大学迅速增加,推动了美国工、农、商业的发展。

23、4R:

初等学校的教育内容除了宗教教育以外,也教一些初步的读、写、算的知识,因4科的英文名称第一重音均为R,所以称4R教育。

24、《巴尔福法案》:

1902年,英国颁布了《巴尔福教育法》。

这一法令是由英国保守党政府的首相巴尔福提出的。

1在教育领导体制上,废除以往由各学区的学校董事会管理初等学校的办法,责成郡议会和郡独立市设地方教育局来管理学校教育;2巴尔福法令授予地方教育当局以兴办公立文法中学以及中等拘束学校的权利;并要求地方教育机关资助私立和教会立的中等学校。

《巴尔福教育法》是英国过度到现代资本主义阶段后第一个重要的教育法案,它促成了英国政府教育委员会和地方教育委员会的结合,形成了以地方教育当局为主体的教育管理体制,对英国后来的教育领导体制与中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25、“赠地学院”:

南北战争后美国高等教育努力切合工商业发展的需要,广泛兴办了工、农、商学院。

“赠地学院”。

1861年,通过“毛雷尔法案”,规定凡各州有国会议员一人,可由国家拨地三万英亩,其收入作为开办工、农、商学院的基金。

法案的公布,使州立大学迅速增加,推动了美国工、农、商业的发展。

26、白板论:

主张认识来源于经验的一种哲学思想。

白板,西方哲学家用它比喻人类心灵的本来状态像白纸一样没有任何印迹。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其<论灵魂>中认为,灵魂如同蜡块一样,从外物接受印纹。

17世纪英国经验论哲学家洛克继承和发展了这个思想,批判了天赋观念说,认为人出生时心灵犹如白纸或白板,对任何事物均无印象;人的一切观念和知识都是外界事物在白板上留下的痕迹,最终都导源于经验。

27、五段教学法:

奇勒:

分析综合联想系统方法

赖因:

预备提示联想总结应用

28、教育万能论:

爱尔维修认为,人的知识能力并非天赋,那么人的

知识与能力是后天教育的结果,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也是后来教育造成的。

教育万能论在反对封建等级制和遗传决定论上有积极意义。

29、统觉论:

人的认识活动就是通过经验获得材料,再通过心智活动从经验中产生观念,并不断的通过旧的观念来同化新的观念形成观念团的“统觉”过程就是统觉论。

30、《民主主义与教育》:

该书是美国实用主义创始人杜威的著作,它系统、集中地阐述了实用主义教育理论。

他把儿童和青少年的学习分为三个层次,并提出了“教学五步”、“从做中学”等一系列教育思想,对具体的教学过程的设计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杜威认为,用“从做中学”代替“从听中学”,必然会促使学校教学过程发生变化,从而使学校的整个精神得到新生。

31、洪堡:

1、提高师资质量。

2、整顿各种不同名称的古典中学。

3、整顿学校课程。

32、大教学论:

是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的代表作,出版于1632年。

在书中,夸美纽斯论述了人生的目的、教育目的、普及教育改革的意义,也对体育和道德教育做了系统论述,提出了直观性、循序渐进性、巩固性和系统性的教学原则,并且系统论述了班级授课制,指出教育的基本规律就是要适应自然。

它是一本系统的教育学著作,它的问世标志着独立形态的教育学的开端,在世界教育史上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33、《论演说家的教育》:

系统的论述了年青一代的教育问题,论述了雄辩家教育的全过程,其思想涉及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等教育各个阶段。

更加深刻的论述了人的天性与教育的关系,总结了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教育经验,提出了系统的教学法思想。

二、简答:

1、原始社会教育的特征有哪些?

1.教育没有脱离生活这个母体,教育即生活

2.没有专门的教师和学生,没有教育机构,教育在生活中进行。

3.没有等级和阶级限制,所有氏族后代都要接受教育。

4.教育与生活相联系,劳动知识和技能、社会规范成为教育的重要内容。

5.教育在生活中进行,主要通过口耳相传、言传身教。

2、简析斯巴达教育的特色及形成原因

特色:

一,斯巴达人把教育看作最重要的国家职能和社会职能;二,建立公共的国家教育机关以教育统治阶级的青年一代;三,整个统治阶级对于教育问题的注意;四,注意培养勇敢、坚韧性和爱国主义精神,实施体育与军事训练;五,国家注意女子教育。

原因:

斯巴达教育以农业经济为主,四周环山,与外界接触少,文化知识需求少;以军事为主。

斯巴达教育体系最基本的特点是军事体育性质。

表现在教育目的是培养身体骠悍,忍耐苦劳,遵纪守法,勇猛善战的武士;在教育内容方面,忽视智育、美育,主要是军事和体育教育,五项竞技是最基本的体育项目,还有军事游戏和军事训练;教育方法采取锻练主义,十分严酷。

3、试析雅典教育的特点及繁荣的原因

原因:

雅典教育繁荣是其工商业经济发展的要求;奴隶主民主政体对教育的深刻影响;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推动;意识形态的开放孕育了教育的繁荣

特点:

从教育体制上看,雅典国家只负责办理中高级教育机关,而初等教育则由私人设立。

从培养目标来看,雅典教育提出以“身心既美且善”作为育人的理想标准,而以人的“智”“德”“体”“美”的和谐发展为其培养目标。

从教育内容看,雅典虽以军事体育训练为核心,但也极为重视文化知识的传授和政治、哲学的辩论演讲训练。

在军事训练中,不仅仅以强健的体魄和军事技术的提高为目的,而在于锻炼贵族青年的健美的体格和强劲灵活的动作。

雅典对音乐教育的要求比斯巴达要高得多。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4、试对比斯巴达、雅典教育的异同

相同点:

斯巴达和雅典教育都高度重视教育,婴儿出生后都要进行体格检查。

不同点:

1从教育目的来讲,斯巴达教育是为培养保家卫国的勇士,而雅典教育培养从事不同职业的具有智慧公正品质的公民2从教育内容上来讲,斯巴达以单一的军事训练和道德灌输为主,而雅典教育内容呈现出多元化,不仅有军事体育教育,也重视文化艺术知识的教育。

3从教育方法上来讲,斯巴达以说教训斥鼓舞鞭打的简单粗暴的方式为主,雅典则以相对柔和多元的启发诱导方式进行教育4从教育管理上来讲,斯巴达的教育完全由国家掌控,公民7岁后进入国家的教育机构,雅典盛行私人办学,国家只负责16-20岁青年的教育5斯巴达与雅典不同,非常重视女子教育

5、简述亚里斯多德关于儿童年龄分期的教育思想

亚里士多德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论述教育要适应人的自然发展原理的教育家。

根据他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的观察和研究,亚里士多德提出了按年龄划分教育阶段的设想。

他将一个人出生到21岁的教育划分为以下3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幼儿教育阶段(从出生到7岁)。

亚里士多德认为,这一时期以幼儿身体的发育成长为主。

首先要特别重视对幼儿的抚育,因为这对幼儿身体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他要求母亲亲自抚养婴儿,亲自哺乳,并让婴儿多吃一些乳分最多的食物。

他还提出5岁以前,要通过游戏多进行身体活动,5岁以后,除了游戏,多听故事等都是很必要的。

第二阶段是初级教育阶段(从7岁到14岁)。

亚里士多德认为,这一时期是以情感、道德教育为主。

主要学习读、写、算的实用知识与技能,还进行体操训练和音乐教育。

第三阶段是高级教育阶段(从14岁到21岁)。

亚里士多德认为这一时期以智力教育为主。

但是由于亚里士多德这一时期的教育著述都已失传,所以无法确切地给以说明。

不过从他的吕克昂学园的课程可以推断,这一时期主要学习算术、几何、天文、音乐理论;另外,还有文法、修辞、伦理学和哲学等。

他认为这些学科既能体现智力教育为主的特点,又能进行哲理的探索,进而发展理智的灵魂,以实现教育的最高目标。

6、简述罗马在不同时期教育目标的变化

古代罗马的教育主要分为共和时期(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1世纪)的教育和帝国时期(B.C1世纪---A.D5世纪)的教育。

共和早期的罗马教育主要特征是农民---军人教育,教育形式主要是家庭教育。

共和后期的罗马教育存在两种平行的学校系统:

一种是以希腊语、希腊文学的教学为主的希腊式学校;另一种是拉丁语学校,包括初等(读、写、算私立小学)、中等教育(文法学校)、高等教育(修辞学校、雄辩术学校,主要目的是培养雄辩家)三个阶段。

帝国时期罗马教育进行了改革。

在教育目的上,把培养雄辩家改为培养忠于帝国的公民和官吏。

在学校管理上,对初等学校实行国家监督,把部分私立文法学校和修辞学校改为国立,以利于国家对教育的控制。

在对教师的管理上,提高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加强对教师的控制,把教师由原来的私人聘用改为由国家委派。

7、简述昆体良培养雄辩家的教育观点

昆体良把培养雄辩家作为教育的最高目的,在他看来,雄辩家高于哲学家,昆体良认为,作为一个雄辩家,必须道德高尚,知识广博,智慧敏捷,仪态大方,通晓人情世故,巧于言语辞令,发表讲演能吸引人的注意,博取人的同情,感动人的心灵,并使人能听其言而信其行。

他强调雄辩家的教育应从早抓起,自摇篮里开始。

昆体良主张儿童达到一定年龄就应入公立学校学习,学校是培养雄辩家最好的场所。

他认为,培养雄辩家应当经过从初等学校到文法学校,再到修辞学校三个阶段的学校教育,各级学校的课程设置都要围绕着培养雄辩家来实施。

初级学校是基础教育,为培养雄辩家打下基础。

修辞学校是培养雄辩家最后的阶段,逻辑是争辩艺术的理论,对下定义,进行推理,解释疑难都有用处。

伦理学对培养道德品质极为重要,自然哲学则为在辩论中引证材料所必需。

昆体良重视物理学的学习,认为没有物理学就不会有任何真正的雄辩。

总之,作为一个雄辩家,“其学识必须广泛,不囿于一门,且又精通于其本行所需的一切成就”

8、简述拜占庭帝国文化教育在教育史上的地位

所谓拜占庭文化,足指古典的希腊罗马文化在拜占庭帝国内与基督教文化和古代东方诸文化融汇、发展而成的精神财富的总和。

(1)拜占庭的教育保存与传播了古希腊、罗马文化。

(2)拜占庭的文化教育对东欧和西欧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3)对意大利的文艺复兴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因为意大利的人文主义者正是从拜占庭的学者那里学习了希腊语和希腊作家的某些著作的。

(4)拜占庭的文化教育对阿拉伯教育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5)它独具特色,形成文艺复兴之前欧洲文化的高峰,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在人类文明史上,它也起到了承前启后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9、简述阿拉伯帝国文化教育的历史贡献

阿拉伯人把东西方文化融合在一起,其次,在中世纪欧洲文化史上居于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地位,尤其对西欧中世纪大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再次,阿拉伯人促进了欧中文化的复兴和发展,并在东西方交流方面做出巨大贡献。

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和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数学等都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

阿拉伯人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伟大使者。

10、中世纪西欧教育表现出哪些特征?

教育具有明显的封建等级性和阶段性,封建制度的等级性决定了其教育必然具有等级性;教育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教会垄断教育);教育发展极为缓慢,但并非停滞不前。

漫长的1000多年的发展,到12、13世纪时,整个欧洲仅有大学12所;中世纪早期教育内容偏颇;仅以神学为主体。

11、简述中世纪大学产生的历史条件、特点及意义

历史条件:

1在11-12世纪,新兴的城市市民阶层成为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主要力量,他们提出了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要求2此时的西欧封建主义进入发展的顶峰时期,主权日益稳固,社会趋于稳定,农业稳步上升,手工业和商业进一步发展,为中世纪大学的形成提供了经济物质基础3十字军东征后重新在欧洲出现的古希腊罗马文化遗产中为其提供了文化依据

特点:

(1)大学与教会无关

(2)管理体制上有较大的自主权

(3)教学方式采用流动教学法(4)教育内容不稳定,带有极大的适应性

历史意义:

(1)推动了当时欧洲文化教育的发展。

大学的出现也影响到一般教育的普及。

(2)促进了市民阶层对知识教育的重视。

(3)推动了国内外的文化交流。

(学生流动)

(4)蔑视教皇权威,减弱了教会对文教的垄断力。

(5)在一定意义上,为欧洲文艺复兴准备了思想条件和人才条件。

12、西欧封建社会后期城市学校出现的意义何在?

城市学校的出现,是教育上的进步现象,它打破了教会对教育事业的垄断,削弱了宗教思想对人类精神的束缚,从城市当局自设学校后,识字人数日增多。

城市学校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而产生的。

13、列举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

教育目标:

反对以具有出世思想和毫无作为的僧侣为培养目标,使学生成为能积极从事社会政治、文化、工商业各种活动的实际活动家。

培养对象:

人文主义站在资产阶级立场,要求破除旧的受教育范围,将教育对象从世俗和教会贵族子弟扩及到新兴资产阶级的子弟。

教育手段:

人文主义反对教会“身体是灵魂的监狱”的观点,主张尊重人性、人的尊严、人的自由意志;反对体罚和侮辱儿童

教育内容:

反对经院哲学,提倡人文哲学;反对单纯的宗教教育,提倡世俗教育

教学方法:

反对经院主义的死记硬背的、压抑儿童个性的教学方法,而提倡研究儿童的身心规律,提倡新的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以启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教育模式:

人文主义创造了新的学校,提出新的教育理想。

突破教会式的世俗教育,使教育适应新兴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需要,结束了教会对学校的独占。

14、简述夸美纽斯的泛智教育思想

他提出社会各个阶层的人都有权享受教育,不论贫富、贵贱、男女、城乡等,人人都能进学校,人人都能受教育。

(1)从宗教教义上论证了普及教育的必要性

(2)从人的心理论证了普及教育的可能性(3)夸美纽斯的教育普及思想是寄希望于某个执政者或国家。

他一生奔走,不辞劳苦,为普及教育呐喊呼吁,希望得到当权者的慷慨捐助,然而希望在他生活的年代终究是个泡影,但他的教育思想却指导着资产阶级教育的发展。

15、简述洛克的绅士教育思想

所谓绅士,即就是当时英国资产阶级与贵族联合专政所需要的一种典型的统治阶层人物,是资产阶级化的贵族,也是贵族化的资产阶级分子。

洛克高度评价教育在人的形成中的作用,一国之中,最应该注意的就是绅士教育。

他认为,绅士必须具有德行、智慧、礼仪、学问四项特质,通过这四个方面培养绅士。

(1)他首次将教育明确区分为四部分,着眼于实际的锻炼法,将其分别贯穿在三育的实施过程中,如果把教育以广义的意义来理解,其观点是正确的,是唯物主义的。

(2)洛克没能认识到教育与环境、遗传之间的辨证关系,更没能认识到教育受经济、政治制约的本质,致使其教育观带上了教育万能论的色彩。

他形成了一套以资产阶级的事业、生活,尤其是获取个人幸福的要求为主要目的的教育理论体系,具有鲜明的资产阶级功利主义色利。

17、简述德国洪堡教育改革的内容

(1)初等教育。

颁布义务教育法,重视初等学校教师的培训,派遣留学生赴瑞士,向裴斯泰洛齐学习以及发展师范教育。

(2)中等教育。

首先对教师提高要求,要通过考试获得教师的资格和称号.其次整顿各种不同名称的古典中学,再次整顿学校课程。

(3)技术教育。

设立中央工业学校,形成地方工业学校网。

(4)师范教育。

重视对教师的培养,以裴斯泰洛齐为榜样,从组织上保证正规化地培养教师。

(5)高等教育。

建立柏林大学,使其一方面传授知识,同时还担负发展科学研究的任务,此外出现高等工业学校是直接为生产服务的。

18、简介赫尔巴特的教学阶段论

他指出,任何教学活动都必须是井然有序的,都经历以下四个阶段。

明了。

教师通过运用直观教具和讲解的方法,进行明确的提示,使学生感知教材。

联想。

教师通过使用分析法和进行师生问答,使学生建立新观念,并揭示新旧知识的联系。

系统。

教师通过综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形成新的知识结构,从而获得新的概念。

方法。

新旧观念间的联合形成后需要进一步巩固和强化,这就要求学生自己进行活动,通过练习巩固新习得的知识。

19、简述“管理”在赫尔巴特教育中的地位和意义

评价:

他的管理思想是严酷的,消极的;将儿童置于被动的地位,不利于培养儿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其管理思想也是与现代管理

思想不相容的。

21、简述杜威“儿童中心论”思想

杜威批判传统教育,其实质是用新的三中心(活动、社会、儿童)去批判旧的三中心(书本、课堂、教师)。

提出思维五步法:

学生的思维活动等于教学活动,儿童应该从自身活动中去学习,而教学应从学生的经验和活动出发,在学校的学习和游戏,应采用儿童在校外的各种活动形成,即“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

他强调取消班级授课制,以作业室代替课堂课堂应以儿童为中心,以儿童的需要和兴趣为转移。

教师是领导者、助理者,提供咨询、引导儿童去发现及解决问题。

22、述评美国近现代教育后来居上的原因

一、近代的美国政府对教育的高度重视

二、美国政府通过各种教育立法、采取多种行政措施,

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有法可依、有法可循的美国教育事业

(二)各州政府大力鼓励、资助学校教育事业

三、采用多种形式推广普及全民教育。

在近代美国教育发展的历史上,美国人十分重视发展多种形式的教育,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推广普及全民教育,以便使大多数人都获得受教育的机会,形成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