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与和平读书笔记石油战争读书笔记.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539126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7.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战争与和平读书笔记石油战争读书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战争与和平读书笔记石油战争读书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战争与和平读书笔记石油战争读书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战争与和平读书笔记石油战争读书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战争与和平读书笔记石油战争读书笔记.docx

《战争与和平读书笔记石油战争读书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战争与和平读书笔记石油战争读书笔记.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战争与和平读书笔记石油战争读书笔记.docx

战争与和平读书笔记石油战争读书笔记

战争与和平读书笔记-石油战争读书笔记

  石油战争读后感

  这本书和《货币战争》一样,引用了基辛格的话:

  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的国家;

  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  如果你控制了货币,你就控制了整个世界;

  在此书中,恩道尔通过围绕着石油为中心,展现了地缘政治,经济利益以及世界战争的史图,而且也涉及到了银行家,摩根集团,罗斯柴尔德家族,这些在《货币战争》中不断出现的银行家的名字,也赫然在列席在《石油战争》中。

通过此书,我们可以从另外的角度来了解世界历史演变。

  不过书名有些误导性。

英文的书名翻译过来应该是“一个世纪的战争——盎格鲁美利坚石油政治和世界新秩序”。

出版商为了吸引眼球,刻意做了改动。

吸引眼球的目的达到了,但新的书名与内容并不完全协调。

通观全书,虽然石油是一条重要的线索,但并非唯一的线索。

比如该书的前半部分对英帝国战略的描述,并没有过多地涉及石油。

而如果仅用石油战略来理解大国政治,在有些时候就会显得牵强。

毋宁这样说:

“石油是理解大国政治一个重要角度,但大国政治并不完全为了石油。

从根本上说,大国政治是为了满足统治集团的利益。

只是在很多时候,石油利益就是统治集团最大的利益。

  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分野,之前的世界是英国主导的世界。

作为一个地理上的小国,英国无法像它的继任者美国一样对世界进行直接的统治,在很多时候不得不运用所谓“均势”的战略,在其他大国之间刻意制造对立和平衡,从而维持自己的利益。

甚至希特勒的上台和由此引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都可以理解为英国军事战略的一次不成功实践。

之所以没有成功,可以说是希特勒的能力和德国的发展超出了英帝国的预计,终于造成了养虎为患的后果。

从这个角度出发,张伯伦政府绥靖政策的缘由便昭然若揭。

可怜的张伯伦一直以为在利用德国对抗其他欧洲强国,反被德国利用。

二战之后是美国主导的世界,英国作为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只能躲在美国的身后,作为帮凶享受一点主人的施舍。

美国的帝国情结甚至远远超过它的导师英国。

这是一个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故事。

运用经济上的统治力,美国成功在战后建立了美元的霸权;运用政治和军事上的统治力,美国成功掌握了世界石油命脉,建立了石油霸权。

依靠着美元和石油的坚实基础,霸权得以在全世界进一步展开。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霸权逻辑被美帝国生动地演绎了半个多世纪。

苏联、伊拉克、南斯拉夫、阿富汗,只要触犯了帝国的利益,无一例外要被制裁乃至消灭。

当然,这只是霸权的第一层含义。

在必要的时候,即使是温顺如日本,也会被帝国牺牲,原因不外乎一个:

这样做最符合霸者的利益。

传统的霸者崇尚武力;现代的霸者则拥有多种武器,无论是货币、石油还是意识形态,都是它的致命武器。

而不见硝烟的武器,其威力丝毫不亚于最先进的飞机和坦克。

  现代中国将始终面对着来自美国的强大压力。

对美国来说,中国的发展总是对美国的威胁。

即使中国人民以其友好的态度和和平的信念使美帝国相信“和平崛起”确实可以存在,这数十亿渴望改善生活的民众,不可避免地要挤占过惯了好日子的美国人的资源。

在帝国的眼里,世界的石油都应首先由它享用,世界的黄金都应首先由它支配。

现在有一个国家,正在不遗余力地争取更多的石油,获得更多的黄金,这本身就是不可饶恕的“罪行”。

什么样的中国最符合美国利益?

最好是数十亿廉价劳动力向美国提供廉价产品,不断丰富美国民众的生活;当然帝国也会保护这数十亿劳动力财产的生存,在确保他们永远为主人服务的前提下,保证他们中多数人的基本生活需要。

至于微电脑芯片、基因、航天技术这些对于生产鞋帽、纽扣或者玩具没有多少意义的技能,美国“主子”当然不希望中国劳动力在这上面浪费时间。

什么样的中国最不符合美国利益?

那就是胆敢在各方面挑战美国霸权地位的中国,一个人口更多、掌握的资源更丰富、市场更发达、金融更完善、技术更先进、军事更强大的中国。

这样的中国不仅要挤占美国的生存空间,也会直接颠覆其霸权。

  令这个世界上唯一的霸者忧心忡忡的是:

中国已经厌倦了作为廉价劳动力的生活,正向着美国难以控制的方向前进。

这时候,如果换作是乃师老霸王英国,也许马上想到的是在中国周围物色一个合适的国家牵制前者。

  这个国家可能是印度、日本,或者俄罗斯。

美国是真正的霸者,它似乎不屑于如此行为,

  而更倾向于“征服”。

盘点自己的武器库,直接的武力不可能彻底消灭这样的国家。

意识形态侵略效果越来越差。

那么,金融可能是一个突破口,配合着石油战就更理想了。

要想使一个国家陷入混乱和衰退,金融武器是最直接的。

针对墨西哥的外债控制、针对俄罗斯的休克疗法、针对日本的广场协议、针对东南亚国家的汇率攻击,金融武器无一例外地取得了辉煌战果。

至于石油武器的使用手册,参见本书第九章。

概括起来就是:

抬高石油价格,阻断替代能源的利用。

一旦使用得当,其威力也可与金融战媲美。

70年代石油危机时有关国家的状况可资为证:

“在西欧,油价上涨的冲击和禁运也同样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从英国到欧洲大陆,一个一个国家相继感受到了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的影响。

整个欧洲,破产和失业已经达到令人担忧的程度。

„„到1974年6月,石油危机的影响导致德国赫尔斯塔银行的倒闭,德国马克陷入危机。

1974年,随着德国的进口石油花费增至骇人听闻的170亿德国马克,估计有将近50万人由于石油危机而失业,通货膨胀率已经达到了令人担忧的8%。

危机带来的影响使德国基础能源价格突然增长400%,对工业、运输业和农业带来了毁灭性打击。

关键行业如钢铁、造船和化工也陷入了深重的危机。

”石油武器也有缺点,那就是使用者本身也会受到一定伤害,只是伤害相对较小。

7月12日,美国布什总统针对上涨的油价,提出增加国内原油开采量。

这一举措对照着石油武器使用手册来阅读,可以让人充分领略其一片“苦心”。

  如此苦心我们从历史书中是读不出来的。

我们从历史书读到的历史,都是粉饰过的。

通过读《货币战争》《石油战争》《全球化及其不满》《FBI》《CIA》《黑手党》《颠覆》《一个经济杀手的自白》等书,看《华氏911》《超大号的我》《刺杀肯尼迪》《越南战争揭密》等电影,我力图接近真相,并从各个角度来了解历史,越来越发现,真实的历史是如此血腥,残酷和丑陋。

  。

真实是丑陋的。

  很多以民主,自由,和平,解放和进步的名义发动的战争,其实不过是以经济利益为主导,国际政治力量和势力进行角逐,对资源进行抢夺和瓜分而已。

  我觉得作为一名学生,如果只把目光放在一些专业领域,简单地认为经济制度和普世价值,发展工具和方法就能解决贫困,环境与发展的问题,这样一厢情愿的想法过于狭隘,天真与简单。

相反,我觉得应该把眼光放得更广泛,更开阔,更深入些,才能看到一个国家真正要发展的决定因素太多,必须要把经济,政治与金融一起考虑进去,而要考虑这问题,就绕不开世行,发达国家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说到这,作为中国人,我觉得我很幸运,我们国家坚持自主发展的道路,没有像很多美洲,非洲与亚洲国家一样经历动荡,政变,战争与颠覆,我们有这样一个稳定的环境发展,而不是盲目地听从西方国家的话。

始终坚持自己的路,不轻易吃西方人开的所谓的经济改革方针的药,才能顺利发展,并在减贫工作中取得了让世人侧目的成就。

这与我们国家政治,政策与法规发展是离不开的。

坚持走富有中国特色的路才走到了今天。

  当然,中国还是有一堆的问题,但是我相信,如果我们能坚持走自己的路,我们的国家会好起来的。

独立自主,和平稳定的中国才是中国发展的根本,同时,也是贫穷国家摆脱贫困的基础,只是他们没中国这么幸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