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春游去哪儿玩》教案优质版1.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545728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75.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口语交际春游去哪儿玩》教案优质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口语交际春游去哪儿玩》教案优质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口语交际春游去哪儿玩》教案优质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口语交际春游去哪儿玩》教案优质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口语交际春游去哪儿玩》教案优质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口语交际春游去哪儿玩》教案优质版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口语交际春游去哪儿玩》教案优质版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口语交际春游去哪儿玩》教案优质版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口语交际春游去哪儿玩》教案优质版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口语交际春游去哪儿玩》教案优质版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口语交际春游去哪儿玩》教案优质版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口语交际春游去哪儿玩》教案优质版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口语交际春游去哪儿玩》教案优质版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口语交际春游去哪儿玩》教案优质版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口语交际春游去哪儿玩》教案优质版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口语交际春游去哪儿玩》教案优质版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口语交际春游去哪儿玩》教案优质版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口语交际春游去哪儿玩》教案优质版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口语交际春游去哪儿玩》教案优质版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口语交际春游去哪儿玩》教案优质版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口语交际春游去哪儿玩》教案优质版1.docx

《《口语交际春游去哪儿玩》教案优质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口语交际春游去哪儿玩》教案优质版1.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口语交际春游去哪儿玩》教案优质版1.docx

《口语交际春游去哪儿玩》教案优质版1

口语交际:

春游去哪儿玩

本单元口语交际的话题是“春游去哪儿玩”。

玩是孩子们的天性,春游是孩子们很期待的事情。

春游去哪儿玩,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本次口语交际就利用这个话题,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在讨论中学习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理由,并能够耐心听不打断别人讲话,养成尊重他人、文明交际的习惯。

教材先呈现了两幅春游场所的情境图。

图一侧重美景,郊外春光明媚,山清水秀,花红草绿,可以赏花、爬山、散步等;图二侧重活动,大家在植物园里,有的在观察,有的在作记录,有的在拍照。

这两幅情境图提供了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可以激发学生的交际兴趣。

教材第一段文字承接两幅情境图,引出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春游去哪儿玩”。

提出了讨论的具体要求:

每个人可以选一个地方,说说这个地方有什么好玩的,可以开展哪些活动。

教材的最后,对讨论的形式提出了建议。

首先是分组讨论,小组内先达成共识,推荐一个地点。

然后进行全班交流,重点是各个小组都要把推荐的理由说清楚。

最后投票选出最值得去玩的一两个地方。

小贴士提出了本次口语交际的学习重点。

第一条是“说清楚想法和理由”,二年级下册的口语交际已经提出过“清楚地表达想法,简单说明理由”的要求,而本次口语交际的重点在于把想法和理由都“说清楚”,可以引导学生说之前先思考一下怎么组织语言,再把想法和理由说出来。

第二条是“耐心听别人讲完,尽量不打断别人的话”,引导学生在与别人讨论的时候,学会倾听,耐心听别人把话讲完,不随意插话。

“尽量”这个词表达了另一层意思,一般情况下不去打断别人,个别时候也有例外。

教学目标

1.能向同学推荐春游值得去的地方,说清楚好玩之处和可以开展哪些活动。

2.在讨论交流时,能耐心听别人把话讲完,尽量不打断别人。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在讨论交流时,能耐心听别人把话讲完,尽量不打断别人。

教学难点

能向同学推荐春游值得去的地方,说清楚好玩之处和可以开展哪些活动。

教学策略

春游是学生非常喜欢的活动,可以将本次口语交际内容与学生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创造真实的交际任务,举办“‘春游去哪儿玩’推荐会”,并根据投票结果,组织一次班级春游活动。

1.准备资料,为讨论交流做准备

要开展本次口语交际,推荐者必须熟悉所推荐的地方,比如,这个地方在哪儿?

怎么去?

有什么特色?

教师可以提前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或者搜集资料,自制一份推荐卡,卡片内容呈现地点、交通工具、地方特色,为课堂讨论做准备。

2.搭建支架,指导说清楚

教学时,先引导学生用一句话说清楚推荐的地方,比如,“××公园非常好玩,我推荐大家去那儿春游。

”然后指导学生明确交际对象是同学,要从同学们的兴趣爱好出发想出推荐理由。

最后指导学生把推荐的理由说清楚,如,孩子天性爱玩,在说明推荐理由时,可以说说那里有哪些游乐设施、有哪些好玩的项目、适合开展哪些活动,也可以说说自己去玩后有什么感受。

如果有两个以上的理由,指导尝试用“第一、第二”或“可以……还可以……”等词语进行连接,有条理地表达。

3.交流讨论,推荐好去处

先在小组内进行推荐,结合教材小贴士从“说清楚”“耐心听”两个方面作出评价。

(注意:

要给足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推荐;要引导学生耐心听,并思考别人的发言)然后小组讨论,提出本组推荐的地点。

可以用“谁的推荐理由说得最清楚?

这几个推荐地点中哪个最好玩?

”等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形成多向互动交际。

确定本组推荐地点后,组内成员继续讨论如何把推荐理由说得更清楚、更吸引人,并选出一个代表上台汇报。

最后全班通过投票选出春游最想去的地方,在投票前,注意引导学生互动评价,将“说清楚”“耐心听”两个交际要点融于活动中,教师随时点拨,促进学生交际技能的提高和良好交际习惯的养成。

课前准备

1.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或通过搜集资料,思考去哪儿春游,通过什么交通工具去该地,该地有什么特色(景物、美食、游乐设施、动物等),然后自制推荐卡。

2.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谈话导入,引入新课

1.教师对春游的历史渊源进行介绍:

春游,古称踏青,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俗文体活动。

2.师:

在本单元的学习过程中,诗人杜甫和苏轼带我们领略了美丽的春日风景,诗人笔下的春天是美好的,不仅有“春风花草香”“竹外桃花三两枝”的自然美景,还有燕子、鸳鸯、水鸭等充满活力的小动物。

寒冬已过,暖春悄悄地来了,脱掉厚厚的棉衣,你想去哪儿春游?

(板书课题:

春游去哪儿玩)

板块二 明确要求,练中学“法”

1.学生齐读教材第1自然段,明确交际任务。

(1)向同学推荐春游地点。

(2)说说春游地点有什么好玩的,可以开展哪些活动。

2.学生齐读教材小贴士,明确交际要求是“说清楚”“耐心听”。

3.课件出示教材第一幅图片,引导学生根据交际任务,将教材图片呈现的地点作为要推荐的春游地点,说说该地点有什么好玩的,可以开展哪些活动。

同步培养学生的交际习惯。

(1)明确图中描绘的是哪儿的美景。

(郊外)

(2)根据图片,思考该地有哪些景色。

(花朵竞相绽放、树林青葱浓郁、山清水秀)

(3)可以在该地开展什么活动?

(赏花、爬山、散步等)

(4)教师总结示范。

春天已经来了,我们这次春游去郊外吧!

那里的花儿竞相绽放,树木葱葱郁郁,山清水秀,空气清新、芬芳。

在那里,我们可以赏花、爬山、散步,还可以坐下倾听小鸟的歌声、小溪的细语。

4.学生观察教材第二幅图片,试着向同学推荐去图中地点春游。

(指名回答)

××植物园非常美丽,我推荐大家去那儿春游。

在那里,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各种植物,还可以通过阅读木板“小贴士”了解各种植物的信息哦!

5.过渡:

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肯定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给同学推荐自己选出的适宜春游的地方了吧!

现在就请同学们自由交流、分享吧!

板块三 交流讨论,推荐去处

1.课件出示交际要求,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1)四人为一组,组内成员分别选择一个或几个地点进行推荐。

(2)说清楚推荐地点及理由。

(3)作为听众时,要耐心听别人讲完,尽量不打断别人的话。

2.通过“谁的推荐理由说得最清楚?

这几个推荐地点中哪个最好玩?

”等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形成多向互动交际。

再进行组内投票,提出本组推荐的地点。

3.小组合作,讨论如何把推荐理由说得更清楚、更吸引人。

再推荐一位小组代表,在组内练习后上台汇报。

(教师巡视,相机对学生表达推荐理由的具体方法进行指导)

4.课件出示评价角度,引导学生互动评价,并投票决定去哪儿春游。

在此过程中,教师相机对“说清楚”“耐心听”两个交际要点进行点拨,促进学生交际技能的提高和良好交际习惯的养成。

(1)你喜欢哪个小组的推荐?

说说你的想法。

(2)你会去哪个小组推荐的地点春游?

5.全班合作,补充说明去春游前需要做哪些准备?

有哪些注意事项?

(在活动过程中,对交际要点进行巩固)

6.总结:

通过同学们的努力,我们确定了春游地点,也明确了春游前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春游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下周一我们会举行春游活动,请同学们拭目以待吧!

  在合作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强化“说清楚”“耐心听”的交际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做到人人有话,人人会说。

先利用教材插图,引导学生明确应该怎样组织推荐理由。

然后让学生小组交流讨论,组内投票,选出本组推荐的地点。

再合作优化推荐理由,推选小组代表上台汇报。

最后全班互动评价,并投票确定春游地点。

在整个讨论、交流的过程中,教师注重对交际要点的指导、强化。

习作教学设计《那次玩得真高兴》

魔法棒

教学目标:

1、通过游戏活动给学生营造轻松习作的氛围,增强习作兴趣。

2、参与游戏,观察并学习描写人物动作。

3、培养留心观察、悉心聆听的习惯。

教学重点:

参与游戏,观察并学习描写人物动作。

教学难点:

准确细致地描写游戏过程中人物的动作。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摄像机”分组

一、图片激趣揭题

二、熟悉游戏规则

1、出示“玩法”

藏:

三名小藏手,任意一人藏好魔法片。

请:

由一名小助手宣布“倒数”

全班齐数“5、4、3、2、1”

由小助手呼叫:

老师,请出魔法棒!

由老师借助魔法棒,找出魔法片,藏于谁手。

2、选出三名小藏手、一名小助手,游戏准备。

三、第一次游戏,指导观察方法,抓住精精彩环节细节动作

1、藏……

2、找……

学生相机板书细节动作

小结:

认真观察,动作准确细致。

四、第二次游戏

五、习作训练

1、习作要求:

以下选一个精彩点写一段话:

(1)以“我们把老师和魔法棒一同关到门外……”为开头,把藏魔法棒的过程写清楚。

(2)以“魔法片藏好了……”为开头,把找魔法棒的过程写清楚。

人物动作描写准确细致。

每一处加1颗“★”

2、限时习作

六、习作点评

1、评价要求:

(1)、把“藏”或“找”的过程

写清楚,有动作描写。

“优”

(2)、有亮点,每处加1颗“★”

1、师生共评一至两篇习作。

2、尝试互评,交流优点。

七、活动总结:

拥有善观察的眼睛、能倾听的耳朵和会思考的头脑,就等于拥有了一根神奇的魔法棒。

 

板书设计:

魔法棒

藏……

找……

 

后附写话纸

 

像素:

1万像素

快乐活动快乐习作

我一定细致观察,多动脑筋,大胆表达。

我最棒

姓名

我会摘得下面的“优”和“”:

1、把“藏”或“找”的过程写清楚,有动作描写。

“优”

2、有亮点,每处加1颗“★”

小组评:

师评:

第7课我们的美好家园哪里去了

——看图编故事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整体观图,体会图中大意

3.指导学生掌握图中重点,通过合理想象把情节写具体。

教学重点:

让学生根据图片把握中心,通过合理想象把情节写具体。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通过想象怎样把情节写生动具体。

课时安排:

2-3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海石激起层层浪】

师:

同学们在我们正式上课之前,先看几张图片吧(教师展示)

师:

看到这些图片你们想到了什么?

生:

……

师:

正如第一张图中地球母亲所遭遇的,当我们逐渐看不到蓝天;当废水污染了碧河;当我们听到鸟儿一声声绝望的哀鸣;当我们只看到城市的霓虹灯,却看不到璀璨的星空......同学们,面对周围环境不断的恶化,我们不禁要问:

“我们美丽的家园哪里去了?

【海上浪花朵朵开】

师: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七课《我们美丽的家园哪里去了》——看图编故事。

那么你们谁还记得看图的三大法宝吗?

生:

……

师:

说的非常好,先是整体观图,再是分图观看,最后是总结道理。

但对于已经是三年级下学期的你们,有点简单了。

那么今天我们又会学到哪些新知识呢?

1.仔细观图,确定主题

师:

同学们,这里只有一幅图,和多幅图相比,一幅图更需要同学们非凡的想象力来把这个故事编出来。

你们看看这一幅图,里面都有谁呢?

在哪里发生的?

生:

……

师:

同学们观察的非常仔细,也是我们文章开头要点明的时间、地点、人物。

现在我们再来观察一下,图片中发生了什么事呢?

生:

……

师:

同学们回答得太棒了,用简单的语言就把故事内容概括出来了,看来同学们概括能力很强,但若文章只用三言两语概括显然是不行的,还需要你们的想象力,让你们的文章更加的生动具体。

2.展开想象,细写情节。

师:

同学们,老师让你们转换一下角色,若你们变成里面的主人公,面对这样的环境,你们会怎么想呢?

生:

……

师:

同学们说得非常好,现在问题又来了,你们刚才说的话运用了什么细节描写呢?

生:

……

师:

对了,除了运用心理描写外还可以加上其它的描写手法,一些好词的运用也会让你的文章出彩。

师:

同学们看看图片中的小动物仿佛在说着什么,主人公又会什么反应呢?

那位同学试着想象一下?

生:

……

师:

同学们说的太好了,而且还运用了拟人的修辞,使得语言更加形象生动了。

同样的场景,各人的感受不一样,我们可以从多种角度去揣摩。

但注意在叙述时要运用细节描写,接下来让我们欣赏一段文章。

3.抒发感受,升华主题。

师:

课讲到这里,同学们你们有没有一些感触呢?

生:

……

师:

同学们的回答老师很满意,我们不仅要喊口号,更要行动起来,否则地球母亲最后一滴水将会是我们的眼泪。

小结:

这幅图片告诉我们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那么怎样把这个主题表现出来呢?

我们首先要仔细观图,确定题意后再发挥想象,抓住重点把里面的情节写具体,还可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感人,最后升华主题,一篇文章才算完成。

【海贝含珠粒粒明】

师:

为了更好的学习读后感的写作,今天让我们收集一些读后感的好词佳句吧。

好词:

乱砍滥伐残枝败叶鸟兽成群臭气熏天

所剩无几面目全非枝繁叶茂翻天覆地

【海塔引航闪闪亮】

师:

老师讲了那么多,相信同学们已经有所领悟,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一篇例文,并根据例文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分角色朗读,并给文章分段。

2.找出里面运用了哪些细节描写。

3.文章主要讲了什么事情?

(学生阅读例文)

(学生展开讨论)

【海螺吹动嘀嘀响】

师:

写文章之前,我们需要了解文章的整体框架,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探索一下看图写话的结构框架吧。

开头:

整体观察图片,点明图片中展现的人物其所处的时间地点。

中间:

细致观察图片,找出图片的重点所在。

在抓住图片重点的基础之上展开想象,并注重刻画故事的情节。

结尾:

点明主题,总结全文。

【海角天涯丝丝连】

师:

看图写话最基本的是要点明时间、地点、人物,但一个好的开头会让读者眼前一亮,接下来让我们欣赏下面几个精彩开头。

精彩开头:

1.我爱家乡,我爱家乡那些绿盈盈的草。

夏天,我们躺在柔软的草地上,仰望蓝蓝的天空。

噢!

那蓝蓝的天,绿绿的地,红红的花,我们的心都醉了……哼着无调的小曲,那美好的遐想啊,就像那飘忽不定的白云。

可是现在,我那美丽的家乡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2.古往今来,地球妈妈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无数代子孙,原来的她也被人类装饰的楚楚动人。

可是,现在人类为了自身的利益,将她折磨的面目全非。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而地球正面临着严峻的环境危机。

“拯救地球”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最强烈的呼声。

师:

我们了解优美开头,那结尾呢?

接下来再让我们看几个精彩结尾吧。

精彩结尾:

1.人们虽然有了耕地,但是却失去了茂密的大森林。

我们失去了大森林,自然灾害就会降临到我们人类身上。

我们没有了花草,就等于失去了鸟语花香的生活。

昔日清澈见底的小河,如今已是浑浊一片,这就是大自然对我们的报复。

美丽的家园,你到底去哪里了?

快回来吧!

2.我相信,只要我们团结起来,齐心协力保护环境,我们头顶的天空会重新变得湛蓝透亮,山会变得郁郁葱葱,荒漠会变得绿树成荫,河水会恢复昔日的清澈见底,森林会鸟兽成群,田野也会果实累累。

【海滩足迹串串留】

师:

今天同学们态度非常认真,现在开动你的小脑袋,为你的作文想一个题目吧。

生:

……

师:

恩,同学们都很棒,这些作文题目都很好。

老师也为你们推荐了几个作文题目。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动动手把这幅图片表达出来吧,文章要富有想象力,写出自己的真情感受。

【习作评改】

师:

同学们,相信大家都把文章写好了,我们一起来评改一下作文吧。

1.先轻声读自己的作文,纠正自己的错别字,病句,并把自己认为写得较好的段落做上标记。

2.与小组内同学互换习作,找一找对方写得好的段落做上标记,并写几句评语;找到对方需要修改的地方也做上标记,并帮助对方修改。

3.再次修改后小组内朗读欣赏,每组推选出一篇完整习作和一个优美片段,参加全班交流。

4.全班交流。

注意从以下几点引导学生进行赏析:

内容具体、语句通顺。

【海燕乘风翩翩飞】

师:

习作评改结束后,让我们再来欣赏一篇课外美文吧,感受一下《我们的美丽家园哪里去了》,看看这两篇文章带给我们的什么样的不同感受。

(学生阅读美文)

师:

这篇文章是不是写的很有小作者的思想?

课后让我们搜集更多关于环保美文吧。

心动不如行动,希望同学们以后要把保护环境落实到行动中。

【海船满载徐徐归】

师:

同学们,本课的知识点老师已经讲完了,大家对今天的课堂有没有一些领悟,课下请同学们成立一个讨论小组,一起交流一下你如何来保护我们的环境呢?

,并说一说。

板书设计:

第7课我们美丽的家园哪里去了

——看图编故事

1.仔细观图,确定主题

2.展开想象,细写情节。

抒发感受,升华主题。

《语文园地三》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交流,了解课文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

2.指导学生通过生活中的标牌进行识字,培养学生主动观察的习惯,激发主动识字的兴趣。

3.通过对“词句段运用”的学习,学习抓关键动作,按照一定流程介绍一次手工活动。

4.通过对“词句段运用”的学习,学习用“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的句式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

5.通过对“日积月累”的学习,了解“文房四宝、雅人四好、花中君子、中医四诊”,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交流,了解课文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

2.通过对“词句段运用”的学习,学习用“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的句式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出示ppt

从这段文字中,你获取到哪些信息?

生说师小结: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很重要的一种表达方法:

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

同学们,在本单元的课文中,有许多段落,都是围绕着一个意思来写的。

比如,这段文字中提到的《赵州桥》第三自然的和《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第三自然段。

想一想,他们都是围绕哪个意思来写的?

是如何写具体的?

《赵州桥》的第3自然段,围绕“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详细介绍了桥面石栏上精美的图案,把各种姿态的龙写得活灵活现。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中的第3自然段,写了各种各样的店铺,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写出了“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

2.本单元的课文中,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个段落,它是围绕哪个意思来写的?

交流:

《赵州桥》中的第2自然段,围绕“赵州桥设计得非常雄伟”详细介绍了赵州桥的桥面的功能以及发大水时是怎样依靠大小桥洞减轻流水对桥身的冲击的。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中的第2自然段,写了各种行业的人,写出了画上人物的众多。

……

二、识字加油站

1.谈话:

同学们,生活处处皆学问。

我们除了在语文课本中学习字,还有哪些识字途径?

生说师小结:

留心观察,生活处处都是学问。

2.出示标牌:

税务局 档案馆 咖啡馆 阅览室 废品收购站 农贸市场

(1)你见过这些标牌吗?

你能读出这些标牌上的名称吗?

(指名读)

(2)借助生字表读准标牌,师随时正音。

(3)如何又快又好的记住这些字呢?

(4)你从这些标牌上,能知道这个部门是做什么的吗?

税务局:

主管税收工作的直属机构。

防疫站:

为防治疾病,研究保护和增强人类健康而设立的预防医疗机构。

咖啡馆:

喝咖啡的场所。

阅览室:

是图书馆的服务设施。

图书馆为读者在馆内使用文献而提供的专门场所。

废品收购站:

指主要从事废品回收的回收中心

农贸市场:

农贸市场是农副产品生产者与消费者双方直接进行买卖活动的场所。

(5)说说自己了解的标牌。

不清楚的同学之间互相补充。

3.你还见到过哪些标牌?

4.小结:

我们身边的标牌有许多,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多听多说多读,你就会认识很多的汉字。

三、词句段运用

(一)说一说

1.出示蔡伦造纸的流程图,说说流程图中的“剪碎或切断”“浸”“捣”“捞”“晒”指什么?

(是造纸的重要步骤。

2.思考:

怎样根据流程图说出蔡伦造纸的过程。

3.尝试借助流程图说造纸过程。

4.指名读。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5.小结:

我们进行一次手工制作的时候,都会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进行。

我们从每一个步骤中都提炼出关键词,按照先后顺序排列,就可以形成流程图。

然后借助流程图,我们就会准确地说出手工活动的过程。

6.小组交流,用上连续动词,介绍一次手工活动。

如剪纸、捏泥人、拼装玩具等,想一想它的制作过程,按照步骤写出关键词,完成一个制作流程图。

根据流程图,介绍一次手工活动的过程。

7.小组代表发言介绍。

8.评一评:

哪个小组介绍的清楚、明白,动作连贯。

(二)读一读

1.出示书上的两段话,自由朗读,想一想:

两段话在表达上有什么共同点?

2.交流:

第一段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中的片段,围绕着“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这个意思,用“有的……有的……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具体写了五种不同形态的人。

第二段主要围绕“雕刻的图案精美”这个意思,用“有的……有的……还有的……”的句式,写出了雕刻的龙的不同形态,突出了桥的“精美”。

3.小结:

这两段话的共同点都是围绕一个意思,用排比句式来具体描写的。

4.学一学,写一写。

(1)再读这两段话,模仿例句,用相同的方法围绕一个意思来写具体写清楚。

(2)教师命题,学生练习。

①公园里的花有各种姿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天空中的云朵变化多端,形态各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学生自由练习。

四、日积月累

1.出示:

文房四宝 雅人四好 花中君子 中医四诊

2.说一说:

你知道几种?

可以和同学讨论讨论。

3.出示:

笔墨纸砚 琴棋书画 梅兰竹菊 望闻问切

(1)齐读,读准字音。

(2)交流自己熟悉的一种,教师补充。

4.资料补充

文房四宝:

笔墨纸砚

“文房”谓“书房”。

“文房四宝”指的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文书工具,即笔、墨、纸、砚。

“文房四宝”之名,源于南北朝时期。

雅人四好:

琴棋书画

好,读第四声,是“爱好”的意思。

在古代,弹琴(多指弹奏古琴)、弈棋(大多指中国象棋和围棋)、书法、绘画是文人骚客(包括一些名门闺秀)修身所必须掌握的技能,故合称“琴棋书画”,即“雅人四好”,也称“文人四友”。

今常表示个人的文化素养。

花中君子:

梅兰竹菊

花中四君子,中国古诗文中常提到的梅、兰、竹、菊,迎寒而开,美丽绝俗,而且具有傲霜斗雪的特征,是坚韧不拔的人格的象征。

兰,一则花朵色淡香清,二则多生于幽僻之处,故常被看作是谦谦君子的象征。

竹,经冬不凋,且自成美景,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