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公共卫生专项资金传染病慢病防治项目.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551126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大公共卫生专项资金传染病慢病防治项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重大公共卫生专项资金传染病慢病防治项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重大公共卫生专项资金传染病慢病防治项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重大公共卫生专项资金传染病慢病防治项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重大公共卫生专项资金传染病慢病防治项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重大公共卫生专项资金传染病慢病防治项目.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重大公共卫生专项资金传染病慢病防治项目.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大公共卫生专项资金传染病慢病防治项目.docx

《重大公共卫生专项资金传染病慢病防治项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大公共卫生专项资金传染病慢病防治项目.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重大公共卫生专项资金传染病慢病防治项目.docx

重大公共卫生专项资金传染病慢病防治项目

2016年(重大公共卫生专项资金)-(传染病慢病防治项目)绩效评价报告

一、项目资金预算安排及执行情况

本项目资金预算安排80.0万元,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已支出78.37万元。

项目资金专款专用,使用符合预算确定的支出用途。

二、项目绩效情况

(一)项目设立的时间、设立依据、用途:

该项目资金设立于2016年度。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主席令第52号)、《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放射诊疗管理规定》(卫生部令第46号)、《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规范》、《全市疾病控制工作要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考核》等法律、规范以及相关防控指南和监测方案的要求安排实施项目工作。

项目资金用于传染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病”)防控、儿童免疫规划综合管理、病媒生物及相关传染病防控,学生常见病防控、职业病监测、辐射防护监测以及重点公共场所监测八大疾病预防控制领域。

(二)年度绩效目标

传染病防控涵盖霍乱等急性肠道传染病、流行性出血热、布氏杆菌病、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手足口病、病毒性肝炎等急、慢性传染病的防控。

慢病防控项目通过对我市居民死亡情况及肿瘤、伤害、脑卒中、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情况进行监测,掌握和分析全市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及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发病的流行趋势和动态变化情况及病情发展趋势,为我市及时调整慢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持。

消毒与病媒生物防制通过对全市重要病媒生物的种类、分布、密度及病原携带情况的连续调查和分析,确定病媒生物性传染病可能存在的区域,捕捉相关传染病流行的前兆,结合相关传染病的流行状况,预测其发展趋势,进而提出合适的病媒生物预警阈值和防制阈值,并根据监测结果指导全市的病媒生物防制工作。

儿童计划免疫着力于专业技术人员培训,规范和落实扩大免疫规划,维护儿童免疫规划信息系统正常运转,加强疫苗针对疾病监测控制,确保我市免疫规划针对性疾病无大的暴发流行。

学生常见病项目通过对学生预防性健康体检及常见病监测,掌握发展趋势,制定科学合理的干预措施及对策,达到逐步降低学生常见病发病率的目的,更好的推动我市学生常见病防治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保障了全市儿童青少年的身体健康,促进和谐社会的实现。

重点职业病监测与职业健康风险评估通过收集职业病危害接触人群的健康状况改变及相关信息,落实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分析矽肺、石棉肺及石棉所致肺癌和间皮瘤、电焊工尘肺、苯中毒及苯所致白血病、噪声聋、铅中毒、布鲁氏菌病等重点职业病发病特点、规律和趋势,为评价重点职业病预防控制效果提供依据,遏制重点职业病高发势头,有效保护劳动者健康。

医用辐射防护监测通过对开展放射治疗、核医学、介入放射学和X射线影像诊断业务的各级医疗机构基本情况的信息收集,放射诊疗机构辐射防护的监测与评估,为青岛市放射诊疗监管工作提供技术支持,为医疗照射频度与剂量健康风险预警工作提供本底资料,有效保护放射工作人员、患者和公众的健康。

公共场所健康风险因素监测项目的实施,有利于了解目前我市公共场所室内环境中存在的健康危害因素水平、动态变化及趋势,分析其对室内人员健康的影响程度,从而进一步提出预防控制措施。

(三)年度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1.传染病防控项目:

从传染病疫情、症状、病原、媒介、影响因素、疾病负担等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开展传染病监测工作。

18家流感、18家手足口病、3家致泻性弧菌、2家恙虫病哨点医院监测和5市出血热监测工作全面开展传染病监测工作。

2016年全市共报告手足口病10356例,其中重症病例6例,报告发病数和重症病例数均较去年明显减少。

重症病例流调和采样率均达到100%,病原监测结果以其他肠道病毒为主(4份),未检测到EV71型。

普通病例流调2812例,实验室检测阳性率为71%(380/533),以CA16型为主(170份),另外EV71型75份,其他肠道病毒135份。

腹泻病门诊就诊病人检索13987例,重点人群检索3849例,SPA快检均为阴性;共培养987份外环境疫源检索和1455份腹泻病例标本,均未发现霍乱弧菌。

3家致泻性病原菌监测哨点医院共采集样本360份,阳性率为11%(41/360)。

全市18家流感监测哨点医院共监测门(急)诊病例163.40万例,其中,流感样病例11.47万例,流感样病例百分比为7.02%,流感病毒活动水平高于去年同期水平(3.17%);流感样病例上呼吸道标本病毒分离结果显示,今年我市流感活动主要是乙型流感病毒,其次为季节性甲型流感。

全市报告布病126例,比去年同期(142例)下降11.27%,流行特征无明显改变,病例仍集中在农村区市,以农民发病为主。

共监测报告狂犬病2例,较去年下降33.33%。

报告流行性出血热59例,较去年同期下降40.40%,死亡5例,发病主要分布在黄岛、胶州、即墨、平度和莱西。

病毒性肝炎监测工作以戊肝监测为重点,截止2016年10月,分别报告甲肝33例、戊肝67例,较去年分别下降43.10%、下降15.38%,戊肝监测共个案流调78例,采集血样44份上报省CDC。

报告丙肝285例,较去年上升41.09%。

非法定报告传染病监测工作以新发传染病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监测为重点,按乙类传染病进行监测管理。

2016年报告病例32例,较去年同期(54例)明显下降(下降40.74%),个案流调率达100%,实验室检测阳性率为41.30%(19/46)。

2.慢病防控项目:

按照2016年项目方案,共计印制死亡报告单60000份,恶性肿瘤报告单30000份,居民伤害报告单80000份,心脑血管病报告单80000份,参加国家级、省级师资慢病监测培训累计20人次,邀请国家级、省级专家对全市医疗机构开展培训2次,共计培训300人次。

经审核汇总,2016年青岛市慢病监测系统收集死亡数据58933例,恶性肿瘤病例23725例,伤害病例81017例,脑卒中与冠心病病例29717例,经清理分析,分别形成2016年度青岛市居民死因、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和伤害监测报告。

项目的报告卡印制,人员培训,数据收集和报告形成均及时完成,实际完成率、质量达标率达到年度绩效目标。

通过慢病监测项目工作,系统连续收集分析我市慢病发病死亡资料,评价慢病流行水平和变化趋势,确定了慢病预防控制的优先领域,为政府疾病预防预控决策提供依据。

3.病媒生物及相关疾病综合监测项目的实施,极大的促进了我市病媒生物及相关疾病的科学的预防与控制,通过对病媒生物的长期变化和当地传染性疾病相关性的分析,为病媒生物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提供了技术支撑,保障了全市人民的身体健康,促进了和谐社会的实现。

蚊、蝇、鼠、蟑螂、蜱监测完成率均达到100%。

其中成蚊CO2诱蚊灯调查发现:

2016年青岛市城区的居民区、公园、医院三种生境的优势蚊种为淡色库蚊和白纹伊蚊,分别占84.51%和14.34%;而农村的民居与养殖户两种生境中的优势蚊种为凶小库蚊、淡色库蚊、三带喙库蚊、骚扰阿蚊,分别占46.13%、34.83%、11.39%、5.15%,并且在青岛历史上首次监测到黄色柯蚊和常型曼蚊。

布雷图指数法蚊幼虫调查发现,采集到小水体中的蚊幼虫,孵化后90%的是白纹伊蚊。

且农村蚊密度较高,提醒广大农民注意防蚊灭蚊。

蚊虫活动高峰期,我们连续印发了青岛市6-8月份的蚊虫孳生情况的监测报告(文件号为青疾控函字[2016]94号;青疾控函字[2016]号;)以及病媒生物抗药性监测研究结果提出用药指导蚊虫防制药品建议(青疾控函字[2016]72号),科学有效的指导全市人民防蚊灭蚊,科学用药。

蝇类监测优势蝇种为丝光绿蝇、麻蝇、厩腐蝇、大头金蝇、家蝇。

蜚蠊的优势种群为德国小蠊。

鼠类监测优势鼠种为褐家鼠、小家鼠和黑线姬鼠,其中农村鼠侵害较严重。

青岛市农村居民养殖户及农田鼠密度较高,结合爱国卫生运动,我们提出建议有关单位开展农村灭鼠活动。

我们先后在不同媒体进行了蚊蝇等虫害防制健康知识宣传。

2016年我们加强能力建设,邀请刘起勇研究员等专家就寨卡病毒病、黄热病、登革热、疟疾、日本脑炎、基孔肯雅热等蚊传疾病及鼠、蜱等其它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侵害状况、技术防范措施等进行了解读,提升青岛市基层工作人员的病媒生物监测和控制技术水平。

通过学习,改变了学员们长期形成的见虫杀虫,有药喷药的重化学防治观点,提高了他们采取环境治理为主、文化的、生物的、天然的、物理的或微毒的绿色杀虫技术的意识和理念,科学灭蚊,以防控蚊媒病的发生。

4.儿童免疫规划综合管理项目:

在推进预防接种信息化方面,我市取得优异成绩,于2016年成为全省首个数字化门诊建设率达到100%的地市,儿童免疫规划信息系统正常运转率达100%。

数字化门诊建设推动了接种门诊服务流程规范化、接种环境温馨化、服务质量人性化,赢得了广大儿童家长的好评。

对儿童及其家长做好知情告知工作,预防接种儿童家长知情同意书发放率达100%;培训全市所有预防接种门诊工作人员350余人、产科接种数工作人员120余人,培训合格率达95%以上。

5.学生常见病防控项目:

该项目的设置填补了学校卫生长期没有专项资金支持的空白。

通过项目实施,进一步强化了我市学校卫生各项工作的落实,各项工作均达到年度绩效目标要求。

我市学生常见病监测主要依托于“青岛市学校因病缺课症状监测信息系统”,通过学校的晨午检查,登记上报学生因病缺课信息,及时掌握全市学生常见病及重点传染病发病总体情况及动态变化,分析流行趋势和影响范围,从而及时提出防控管理措施和干预方案,做到常见病及重点传染病防控的“关口前移”。

通过中小学生预防性健康体检,及时掌握我市中小学生生长发育和健康水平现况,通过动态变化的研究分析,了解我变化趋势和规律,及时调整对健康危害因素的干预措施,最终达到逐步降低学生常见病发病率,提高中小学生健康水平的目的。

在2016年中全市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率达到99.4%,数据上报率达到100%。

同时,为提高我市学校卫生工作水平,更好的推动我市学生常见病防治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卫生和教育部门联合推进“健康校园”创建工作,通过加强学校健康教育,提高了学生健康知识知晓和健康行为习惯养成,强化了学生主动防病意识,保障了全市儿童青少年的身体健康,极大的促进了促进和谐社会的实现。

6.公共场所健康风险因素监测与评价项目专项资金的建立弥补了环境卫生监测工作经费不足的问题,各项监测及时完成,实际完成率、质量达标率达到年度绩效目标。

通过项目实施有利于了解目前我市公共场所室内环境中存在的健康危害因素水平、动态变化及趋势,分析其对室内人员健康的影响程度,从而进一步提出预防控制措施。

项目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促进公共场所的管理水平,减少公共场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他可能的危害事件。

同时也是为完成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下达的公共场所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任务,从而为制定法律法规、卫生标准和实施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完成了对20家典型公共场所的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并对其中的从业人员进行了室内空气质量健康效应的问卷调查,更收集390人次;年督导2次;技术人员参加了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医学与健康分会2016年会,进行培训、学习与交流。

已经形成年终总结报告,并上报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7.重点职业病监测项目的实施,通过收集职业健康监护信息、职业病危害企业基本信息,为有效把握职业病发病特点、规律,为评价职业病防治效果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利于我市职业病发病率的降低,能极大地促进我省职业病防治项目目标的实现,为我市职业病的防治工作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哨点监测任务完成率达100%;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开展率达100%;重点职业病监测原始数据、资料的规范性、完整性达90%以上;监测资料数据库的审核通过率达90%;监测资料的调查表内容的缺项值、极端值或歧义值不超过10%;对全市监测哨点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培训2次,培训率达100%;全年经审核汇总收集职业健康检查个案卡9270人次,尘肺等职业病报告率达100%;职业健康监护信息报告率达90%以上,严重职业危害因素企业监测率达80%。

8.医用辐射防护监测项目:

2016年对全市(六区四市)医疗机构、工业企业共64家单位开展检测工作,出具报告75份。

对182家用人单位3082人次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了个人剂量监测。

退火探测器7326片,出具报告542份。

对10家用人单位16人次超过个人剂量调查水平的放射工作人员进行调查,通过大剂量核查登记表的调查,对其受照剂量进行确认核实。

对全市10区县涵盖省级、地市级、县区级和乡镇及以下四级医疗机构发放调查表,全面调查我市省、地、县、乡及以下放射诊疗机构总数以及各级机构数量,开展放射诊疗、核医学、介入放射学和X射线影像诊断工作机构数量、放射诊疗设备、防护配套设备、放射工作人员、荧光透视机数量及防护情况。

调查汇总各级放射诊疗机构142家,其中省级3家,地市级10家,县区级47家,乡镇及以下82家;开展放射治疗9家,开展核医学5家,介入放射学14家。

辖区放射工作人员1526人,上一年度放射诊疗总人次3130723人次,其中X射线诊断3020216人次,放射治疗10579人次,核医学诊断9575人次,核医学治疗7201人次,介入治疗83152人次。

通过以上汇总的数据能够较全面的反应我市放射诊疗、介入及放射治疗的现状,也是对医疗卫生机构放射诊疗设备防护安全、患者和公众的辐射防护情况进行监测,为我市放射诊疗监管工作提供技术支持,为医疗照射频度与剂量健康风险预警工作提供本底资料,为制定职业性放射性疾病防治政策和国家放射卫生标准、规范提供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最大限度的保护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权益以及患者和公众的健康权益。

三、制定的制度及采取的措施

本项目从申报立项到执行结束的监管过程严格规范,程序合规。

项目财务管理符合国家颁布的《会计法》等财经政策、法规,在现行财务会计制度的框架下体现专项资金管理的特点。

财务人员将财务的职能定位于全面参与资金使用的决策和控制,参与到资金管理的全过程,对专项资金的事前和事中起到辅助控制作用,根据业务进度合理安排资金支付,保证资金的使用效率;做到事前严格审核、事中监督到位、事后及时结算。

项目管理按照项目内容逐月完成监测任务,完成率达到1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