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版高考政治第十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三十一课求索真理的历程讲义.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556821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75.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版高考政治第十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三十一课求索真理的历程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浙江版高考政治第十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三十一课求索真理的历程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浙江版高考政治第十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三十一课求索真理的历程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浙江版高考政治第十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三十一课求索真理的历程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浙江版高考政治第十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三十一课求索真理的历程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浙江版高考政治第十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三十一课求索真理的历程讲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浙江版高考政治第十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三十一课求索真理的历程讲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浙江版高考政治第十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三十一课求索真理的历程讲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浙江版高考政治第十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三十一课求索真理的历程讲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浙江版高考政治第十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三十一课求索真理的历程讲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浙江版高考政治第十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三十一课求索真理的历程讲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浙江版高考政治第十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三十一课求索真理的历程讲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浙江版高考政治第十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三十一课求索真理的历程讲义.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浙江版高考政治第十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三十一课求索真理的历程讲义.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浙江版高考政治第十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三十一课求索真理的历程讲义.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浙江版高考政治第十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三十一课求索真理的历程讲义.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浙江版高考政治第十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三十一课求索真理的历程讲义.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浙江版高考政治第十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三十一课求索真理的历程讲义.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浙江版高考政治第十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三十一课求索真理的历程讲义.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浙江版高考政治第十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三十一课求索真理的历程讲义.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版高考政治第十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三十一课求索真理的历程讲义.docx

《浙江版高考政治第十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三十一课求索真理的历程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版高考政治第十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三十一课求索真理的历程讲义.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江版高考政治第十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三十一课求索真理的历程讲义.docx

浙江版高考政治第十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三十一课求索真理的历程讲义

第三十一课求索真理的历程

考情分析

考点展示

考试要求

考题列举

考查热度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实践的含义和特点

a

2017浙江4月选考,9(判断)

2016浙江4月选考,30(选择)

★★★☆☆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c

2018浙江4月选考,27(选择)

2017浙江11月选考,28(选择)

2015浙江10月选考,30(选择)

★★★★☆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真理的含义和客观性

a

2016浙江4月选考,9(判断)

★★☆☆☆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b

★☆☆☆☆

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b

★☆☆☆☆

知识点一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考点1 实践的含义和特点

(1)含义

含义

理解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主体:

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

实践是连接主观与客观世界的桥梁,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

对象:

客观事物

实践是发生在人与自然界、人与社会之间的活动

(2)特点

特点

理解

侧重点

客观物质性

①实践的基本要素包括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对象和实践的手段,它们都是客观的

②实践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是受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制约的

强调实践受客观因素的影响

能动性

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强调实践受主观因素的影响

社会历史性

①社会性:

实践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

②历史性:

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

①社会性,强调实践受横向因素的影响

②历史性,强调实践受纵向因素的影响

提醒

 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意识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实践是连接主观与客观的桥梁,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

对点训练

1.(2017·浙江4月选考)(判断)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

(  )

答案 T。

2.(2016·浙江4月选考)马克思说:

“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之前已经在自己头脑中把它建成了。

”这表明,人的实践活动具有(  )

①能动性 ②客观物质性 ③目的性 ④社会历史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实践的特点,“在自己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强调了①③,应选B。

②④不符合题意。

考点2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表现

理解

反对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①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②认识只有在实践中、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实现

③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都是实践的产物

将认识的来源等同于获得认识的途径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①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②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

③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把认识绝对化,思想僵化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①实践处在主观和客观的交汇点上

②通过实践,人们可以把自己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③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实践所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

把科学理论当作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①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

②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

认识的根本目的是获得真理

拓展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实践决定认识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认识的目的,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方法论:

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认识指导实践

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则会把人们的实践活动引向歧途

方法论:

重视科学理论、真理的指导作用,做到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对点训练

3.(2017·浙江11月选考)在发现土壤呈现流变状态还是固体状态取决于土壤颗粒之间是否存在ODI约束之后,中国科学家利用某种植物纤维合剂给沙子引入ODI约束,在沙漠进行“沙子土壤化”试验。

5年后,所试验的4000亩沙漠变成了良田。

这样做是因为(  )

A.实践为人们提供了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

B.人们只有亲身实践才能获得认识

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科学实验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答案 C

解析 科学家发现ODI约束后,利用某种植物纤维合剂给沙子引入ODI约束,在沙漠进行“沙子土壤化”试验,使得沙漠变良田,这样做是因为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C当选,D错误;认识工具在题中未体现,A排除;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都是获得认识的途径,B表述不当。

4.下列说法与漫画《过沟》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

A.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B.世上无难事只要勤思考

C.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D.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

答案 D

解析 漫画《过沟》有两个人在思考怎么过沟,并写出了过沟方案,而另一个人则正在过沟,体现的哲理是: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与其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D。

A体现了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B强调思考的重要性;C体现的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方法点拨 区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四项内容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强调的是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从无到有”;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强调的是认识在实践中“深化和发展”;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强调的是实践能够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强调的是认识要回到实践中去,服务于实践,突出认识的终极意义。

5.(2018·浙江11月选考)为了满足我国农业遥感监测中作物监测时效性要求高,监测内容多,数据要求高等需求,中国科学家做了大量研究,于2018年6月2日成功发射高分6号卫星。

这颗卫星实现了空间分辨率与时间分辨率的优化组合,具有大范围、重访周期短、定量化探测等优势,提升了我国天地一体化的对地观测能力,可以为农业农村管理提供精准保障,是我国第一颗真正意义上的农业遥感卫星。

结合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中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提升农业遥感监测水平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的。

解题思路

获取信息

设问信息

知识范围: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设问指向:

分析我国提升农业遥感监测水平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的

材料信息

为了满足我国农业遥感监测中作物监测时效性要求高,监测内容多,数据要求高等需求,中国科学家做了大量研究;高分6号卫星提升了我国天地一体化的对地观测能力

调用知识

实践不断产生新问题,提出新要求,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实践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促进了实践的发展

整理答案

(1)实践提出的新问题、新要求,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

我国农业农村管理实践对农业遥感监测提出的新要求,推动科研工作者研发新型农业卫星

(2)实践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促进了认识发展。

新型农业卫星的成功发射,提升了我国天地一体化的对地观测能力,提高了我国农业遥感监测认识水平

易错点一 认识的根本目的是获得真理

提示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认识活动的目的并不在于认识活动本身,而在于更有效地指导实践。

矫正训练

1.(判断)三位美国科学家使用果蝇作为示范生物,发现了控制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揭示生物钟奥秘是三位科学家科学实验的根本目的。

(  )

答案 F。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2.2017年6月15日,我国成功发射首颗X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慧眼”,主要任务是研究黑洞和脉冲星。

该卫星工程将填补我国空间X射线探测卫星的空白,实现我国在空间高能天体物理领域由地面观测向天地联合观测的跨越。

这主要表明(  )

A.获得认识是科学实验的主要目的

B.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科学实验是获得关于黑洞和脉冲星的认识的唯一来源

D.实践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促进认识的发展

答案 D

解析 A错误,实践是认识的目的;B不符合题意;C错误,实践是获得关于黑洞和脉冲星的认识的唯一来源,科学实验是实践的基本形式之一。

易错点二 混淆认识的来源与获得认识的途径

提示 认识的来源≠获得认识的途径。

认识的来源只有一个,即实践。

获得认识的途径有两个,即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

矫正训练

3.(判断)实践是获取认识的唯一途径和来源。

(  )

答案 F。

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但不是唯一途径。

4.漫画《水没多深》提醒我们(  )

A.失败是成功之母

B.客观事物是复杂的

C.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D.一个人只有亲身实践才能获得正确认识

答案 B

解析 从画面上看到,这是用一条一边非常深,而一边非常浅的河来比喻股市复杂多变,一人站在水浅处说“水没多深”,这说明客观事物是十分复杂的,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选B;A与漫画没有关系;此人是在实践后获得的认识,但因为客观事物非常复杂,需要多次反复才能获得正确认识,没有调查固然没有发言权,不全面的调查也没有发言权,C不选;D说法本身错误,因为人们获得正确认识的途径可以是亲身实践,也可以通过学习获得。

知识点二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考点1 真理的含义和客观性

(1)含义:

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2)客观性:

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是,其中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即真理只有一个。

②真理是客观的,要求我们坚持真理,坚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提醒

 真理的客观性主要是指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是客观的,对同一确定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

真理从形式上说是主观的,是主体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它以观念的形式存在。

对点训练

1.(2016·浙江4月选考)(判断)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到底对不对,就看大家的。

(  )

答案 F。

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真理只有一个,要用实践去检验。

2.面对网络民主的发展,有人担心地提出,“真理会在不明真相的网民的热议中走失”。

这句话的错误在于它没有认识到(  )

A.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B.真理都是有条件的

C.真理是对客观对象的反映

D.真理都是具体的

答案 A

考点2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具体性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①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要求我们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

②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要求我们正确对待谬误

条件性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提醒

 真理的具体性是真理相对于特定过程来说的,强调纵向的变化。

真理的条件性是相对于适用的条件和范围来说的,强调横向的变化。

拓展

 通过“两个统一”理解真理的条件性和相对性

(1)真理是客观性与条件性的统一。

任何真理都是有条件的,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真理的条件性强调的是在它所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内,它是正确的。

(2)真理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

一方面,真理是客观的,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从这个意义上说,真理是绝对的。

另一方面,真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当客观情况或实践发生变化,真理就可能变成谬误,从这个意义上说,真理是相对的。

对点训练

3.(判断)党的十九大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变化说明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  )

答案 T。

4.为了全面反映日本侵华罪行,强调“九一八”事变后的十四年抗战历史是前后贯通的整体,教育部组织历史专家进行了认真研究,作出了在教材中将“八年抗战”一律改为“十四年抗战”的部署。

这说明(  )

①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发展真理 ②真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人们在认识过程中推翻真理 ④真理是实践与理论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 A

解析 材料表明认识是在不断发展的,真理也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选①;为了全面反映日本侵华罪行,强调“九一八”事变后的十四年抗战历史是前后贯通的整体,教育部组织历史专家进行了认真研究,作出了将“八年抗战”一律改为“十四年抗战”的部署,体现了真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②正确;③错误,真理不是被推翻,而是不断发展;

④错误,真理是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考点3 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含义

原因

反复性

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从认识的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

无限性

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认识的对象是无限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

上升性

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表明,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真理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

方法论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提醒

 在认识过程中反对两种错误观点:

一是“直线论”,此观点认为人的认识是直线式的前进;二是“循环论”,此观点认为人的认识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

对点训练

5.(判断)从“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说明认识活动具有无限上升性。

(  )

答案 T。

6.以往研究认为,记忆形成后需要2~4周才能形成记忆的泛化提取能力。

我国学者研究发现,记忆的泛化提取可在24小时甚至更短时间内形成,他们将此命名为记忆提取的“快速泛化”,并发现了快速泛化的神经环路机制。

这一发现为了解与记忆异常相关的神经系统疾病的机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这进一步佐证了(  )

①意识内容的变化本质上是人的反映方式的变化

②人类的认识活动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③原有的真理性认识在新的实践中不断被推翻

④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永无止境的过程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答案 B

解析 意识内容的变化反映的是客观对象的变化,①表述错误,排除;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地向前发展,③表述错误。

易错点一 对一个确定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可以有很多个

提示 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往往不同,但真理只有一个,那就是要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

矫正训练

1.(判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以真理不是唯一的。

(  )

答案 F。

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这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体现了认识的主体差异性,但真理只有一个。

2.在《集安高句丽壁画》一书中,作者称图一为“剁肉图”,把古人右手所持工具看作菜刀;后有研究者结合该书图二“烤肉串”和图三“厨师扇风”,认为古人右手拿的都是史称“便面”的中国古扇,因此图一应叫“烤肉图”。

对文物图像命名中存在的不同见解,应坚持的正确观点是(  )

A.真理是客观的,是对客观对象的认识

B.对同一确定对象的认识,真理只有一个

C.真理是有条件的,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

D.真理是具体的,是相对特定的过程而言的

答案 B

解析 分析材料可以看出,“剁肉图”的命名是错误的,“烤肉图”的命名是正确的,这体现了对同一确定对象的认识,真理只有一个,B项符合题意。

A项说法错误,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C、D两项不符合题意。

易错点二 原有的真理性认识常常在新的实践活动中被推翻

提示 真理性认识不会被推翻推翻了就意味着以前的认识并不属于真理性认识,真理性认识会在不断超越自身的基础上向前发展。

矫正训练

3.(判断)真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被推翻的过程。

(  )

答案 F。

真理具有客观性,真理性认识不会被推翻,而是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地向前发展。

4.传统教科书上说,人类的进化过程是一条直线,从最开始的爬行猿类,到最终的现代直立智人。

然而,中国科学家运用新一代基因测序技术分析古代DNA时发现,人类进化过程并非这样井然有序。

它们存在的时间点有交集,而且这种交集还较多。

这表明(  )

①原有的真理性认识常常在新的实践活动中被推翻

②真理具有反复性,认识对象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

③认识随实践发展而发展,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真理

④科技进步能揭示复杂事物的本质,推动认识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 D

解析 相对于传统教科书的观点,中国科学家运用新一代基因测序技术对古代DNA分析的新发现表明认识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科技进步能够推动认识发展,③④正确;认识的发展并不意味着原有的真理被推翻,①错误;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具有反复性特点的是认识而非真理,②错误。

课时训练

一、判断题

1.直接经验是通过实践获得的认识,可以去检验间接经验的正确与否。

(  )

答案 F。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也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故直接经验不能检验间接经验的正确与否。

2.“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说明实践是获得认识的来源。

(  )

答案 T。

3.只有实践才能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

(  )

答案 T。

4.“真理在其漫长的发展中,每一步都是它前一步的继续”,说明真理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超越自身。

(  )

答案 T。

5.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

因此,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从真理性认识出发。

(  )

答案 F。

真理标志着人对事物的正确认识,是主观层面的,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

6.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表明真理具有反复性。

(  )

答案 F。

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表明认识具有反复性而不是真理具有反复性。

二、选择题

7.《中长期油气管网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到2025年,我国要构建“衔接上下游、沟通东西部、贯通南北方”的油气管网体系。

但我国部分地区自然环境恶劣,交通设施落后,因此实现《规划》提出的目标,需要石油战线的建设者们有攻坚克难、挑战自然的决心和勇气。

这主要表明(  )

①实践是有目的的社会性活动 ②实践的能动性是认识世界的关键 ③意识的能动性贯穿于实践的过程之中 ④意识的目的性是改造世界的基础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答案 D

8.当前,物联网、大数据的发展使得人工智能已具备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功能;通过与神经学、生物学的结合,科学家未来还能研制出能理解人类感情和文化的人工智能。

这表明(  )

A.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B.真理具有具体性

C.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D.真理具有条件性

答案 C

9.我国科学家经过5年的不懈努力,首次成功突破了现有技术无法克隆灵长类动物的世界难题,这将推动建立模拟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对研究人类疾病有重要意义。

这表明(  )

①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②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④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有一个过程

A.①④B.①②C.②③D.②④

答案 B

解析 开展克隆灵长类动物的研究,是为了治疗人类的疾病,①②符合题意;材料不体现认识的检验标准问题,也不体现认识的反复性,③④均与题意不符。

10.据中国科学院公布,我国发射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在太空中测量到了电子宇宙射线的一处异常波动,这意味着中国科学家取得了一项开创性发现。

材料表明(  )

①实践是联接主观与客观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②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是人们认识事物的来源

③现代科技的发展推动着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化

④认识运动是从认识到实践再到认识的波浪式前进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 A

解析 通过科学实验获得开创性发现,体现了实践是联接主观与客观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也体现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①③正确。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②错误。

认识运动是从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过程,④错误。

11.全球最大单孔50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在中国贵州正式落成并投入使用。

借助这只巨大的“天眼”,科研人员可以观测暗物质,测定黑洞质量,甚至搜寻可能存在的星外文明。

这说明(  )

A.当今人们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对认识具有指导作用

D.实践活动具有社会性

答案 B

解析 人们可以搜寻可能存在的星外文明,这是全球最大单孔50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投入使用所带来的结果,这说明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人们的认识也随之不断深化、发展,B项符合题意。

12.(2018·浙江4月选考)科学家通过对3000多名退休公务员的跟踪调研,发现这些人退休后短期记忆力衰退的速度快了近40%,从而凸显了刺激性工作活动有利于年长者保持较好的记忆力,降低罹患阿尔茨海默病即老年痴呆的风险。

这再次佐证(  )

①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②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③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④实践锻炼和提高人的认识能力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答案 D

解析 材料再次佐证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锻炼和提高人的认识能力,①④符合题意;②③材料没有体现,排除。

13.传统观念认为,多吃辣椒对健康不利。

但最新跟踪调查结果和科学研究显示,吃辛辣菜肴可以减少癌症、缺血性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造成的早亡风险。

这一最新发现表明(  )

①认识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得以发展 ②真理性认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③传统观念没有经过实践证明都是不可靠的 ④在实践中获得的新认识都是正确的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答案 A

解析 传统观念的正确与否具有客观性,不能认为“没有经过实践证明都是不可靠的”,③说法错误;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但不能认为“在实践中获得的新认识都是正确的”,④说法错误。

14.“真理与谬误只差一步。

人发怒时好把真理说成谬误,人高兴时又把谬误当成真理。

”这句话说明真理和谬误存在一定关系。

关于真理与谬误的关系,从哲学角度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真理和谬误都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④在一定条件下真理和谬误可以相互转化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答案 B

解析 ①错误,任何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而谬误不是;③不符合题意,题意主旨不涉及“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问题。

15.下图漫画体现的哲理有(  )

①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②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

③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④人的认识受立场、观点、方法等条件的限制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 D

解析 同一扇窗户却有不同的看法,这主要是认识的主体不同,产生不同的看法是由于人的认识受立场、观点、方法等条件的限制,③④符合题意。

16.经过6年努力,我国科学家领衔绘制出的脑网络组图谱,突破了100多年来传统脑图谱绘制思想,比传统的大脑图谱“布罗德曼图谱”精细4~5倍,为实现脑科学和脑疾病研究的源头创新提供基础,更好地认识人类大脑。

材料说明(  )

①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需要不断修正真理中的谬误

②认识具有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③认识具有上升性,认识是波浪式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