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纹齿轮常用标准件及其连接的表达方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558898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808.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螺纹齿轮常用标准件及其连接的表达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螺纹齿轮常用标准件及其连接的表达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螺纹齿轮常用标准件及其连接的表达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螺纹齿轮常用标准件及其连接的表达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螺纹齿轮常用标准件及其连接的表达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螺纹齿轮常用标准件及其连接的表达方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螺纹齿轮常用标准件及其连接的表达方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螺纹齿轮常用标准件及其连接的表达方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螺纹齿轮常用标准件及其连接的表达方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螺纹齿轮常用标准件及其连接的表达方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螺纹齿轮常用标准件及其连接的表达方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螺纹齿轮常用标准件及其连接的表达方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螺纹齿轮常用标准件及其连接的表达方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螺纹齿轮常用标准件及其连接的表达方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螺纹齿轮常用标准件及其连接的表达方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螺纹齿轮常用标准件及其连接的表达方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螺纹齿轮常用标准件及其连接的表达方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螺纹齿轮常用标准件及其连接的表达方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螺纹齿轮常用标准件及其连接的表达方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螺纹齿轮常用标准件及其连接的表达方法.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螺纹齿轮常用标准件及其连接的表达方法.docx

《螺纹齿轮常用标准件及其连接的表达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螺纹齿轮常用标准件及其连接的表达方法.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螺纹齿轮常用标准件及其连接的表达方法.docx

螺纹齿轮常用标准件及其连接的表达方法

银川能源学院

教师授课教案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课程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

章节名称:

第8章螺纹、齿轮、常用标准件及其连接的表达方法

第1节螺纹和螺纹紧固件

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旧知复习第三角投影法10分钟

第8章螺纹、齿轮、常用标准件及其连接的表达方法

第1节螺纹和螺纹紧固件

一、螺纹的基本知识20分钟

二、螺纹的规定画法30分钟

三、螺纹的图样标注20分钟

课堂练习5分钟

小结5分钟

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螺纹的基本知识、规定画法和标注

重点:

螺纹的要素、规定画法和标注

难点:

螺纹规定画法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设计与方法):

1、复习上章内容。

2、实物模型式引入本章内容。

3、课堂练习与课程小结。

教学手段:

1、主要采用多媒体授课方式

2.模型展示

作业:

P44页第1、2、3、4、5

教学内容

旧知复习:

第三角投影法

重点回顾:

第三角投影法的特点及各视图之间的对应关系

讲授新课:

第8章螺纹、齿轮、常用标准件及其连接的表达方法

第1节螺纹和螺纹

紧固件

一、螺纹的基本知识

1.螺纹的形成

螺纹是在圆柱或圆锥表面上,经过机械加工而形成的具有规定牙型的螺旋线沟槽(又称丝扣)。

在圆柱或圆锥外表面上形成的螺纹称为外螺纹,在内表面上形成的螺纹称为内螺纹。

形成螺纹的加工方法很多,可以在车床上车削外螺纹。

内螺纹也可以在车床上加工。

若加工直径较小的螺孔,先用钻头钻孔(由于钻头顶角为118°,所以钻孔的底部按120°简化画出),再用丝锥加工内螺纹。

2、螺纹要素

内、外螺纹总是成对使用的,只有当内、外螺纹的牙型、公称直径、螺距、线数和旋向五个要素完全一致时,才能正常地旋合。

(1)牙型通过螺纹轴线断面上的螺纹轮廓形状称为螺纹牙型。

常见的螺纹牙型有三角形、梯形、锯齿形和矩形。

其中,矩形螺纹尚未标准化,其余牙型的螺纹均为标准螺纹。

(2)直径螺纹的直径有大径、小径和中径。

大径是指与外螺纹牙顶或内螺纹牙底相切的假想圆柱或圆锥的直径(即螺纹的最大直径),内、外螺纹的大径分别用D和d表示,是螺纹的公

称直径。

小径是指与外螺纹牙底或内螺纹牙顶相切的假想圆柱或圆锥的直径。

内、外螺纹的小径分别用D1和d1表示。

中径是指母线通过牙型上沟槽和凸起宽度相等处的假想圆柱或圆锥的直径。

内、外螺纹的中径分别用D2、d2表示。

(3)线数螺纹有单线和多线之分。

沿一条螺旋线形成的螺纹为单线螺纹;沿两条或两条以上螺旋线形成的螺纹为双线或多线螺纹。

(4)螺距和导程螺纹上相邻两牙在中径线上对应两点间的轴向距离称为螺距(P);沿同一条螺旋线形成的螺纹,相邻两牙在中径线上对应两点间的轴向距离称为导程(Pn)。

对于单线螺纹,导程=螺距;对于线数为n的多线螺纹,导程=n×螺距。

(5)旋向螺纹有右旋和左旋两种,其判别方法为左旋的左边高,右旋的右边高。

工程上常用右旋螺纹。

3.螺纹分类

螺纹按用途可分为四类。

(1)紧固用螺纹简称紧固螺纹,用来连接零件的连接螺纹,如应用最广的普通螺纹。

(2)传动用螺简称传动螺纹,用来传递动力和运动的传动螺纹,如梯形螺纹、锯齿形螺纹和矩形螺纹等。

(3)管用螺纹简称管螺纹,如55°非密封管螺纹、55°密封管螺纹、60°密封管螺纹等。

(4)专门用途螺纹简称专用螺纹,如自攻螺钉用螺纹、气瓶专用螺纹等。

二、螺纹的规定画法

1.外螺纹画法

螺纹的牙顶(大径)和螺纹终止线用粗实线表示;牙底(小径)用细实线表示。

通常,小径按大径的0.85倍画出,即d1≈0.85D。

在平行于螺纹轴线的视图中,表示牙底的细实线应画入倒角或倒圆部分。

在垂直于螺纹轴线的视图中,表示牙底的细实线只画约3/4圈,此时,螺纹的倒角按规定省略不画。

在螺纹的剖视图(或断面图)中,剖面线应画到粗实线。

2.内螺纹画法

在视图中,内螺纹若不可见,所有图线均用虚线绘制。

剖开表示时,

螺纹的牙顶(小径)及螺纹终止线用粗实线表示;牙底(大

径)用细实线表示,剖面线画到粗实线处。

在投影为圆的视图中,表示牙底的细实线圆只画约3/4圈,倒角圆省略不画。

对于不穿通的螺孔(俗称盲孔),应分别画出钻孔深度H和螺纹深度L,钻孔深度比螺纹深度深0.3~0.5D(D为螺孔大径)。

3.螺纹连接画法

内、外螺纹旋合(连接)后,旋合部分按外螺纹画,其余部分仍按各自的画法表示。

必须注意,表示大、小径的粗实线和细实线应分别对齐。

 

螺纹连接画法

三、螺纹的图样标注

根据国家标准规定,螺纹的标注由下列各部分组成:

螺纹牙型代号公称直径×螺距(或导程/线数)旋向-公差带代号-旋合长度代号

常用螺纹的标注示例见表8-1。

课堂练习

小结:

1.螺纹的基本知识—形成、要素和分类

2.螺纹的规定画法—单个内、外螺纹的画法和内、外螺纹旋合在一起的画法

3.螺纹的标注—记住标注的组成部分及注意的问题

 

运用多媒体课件复习

 

运用挂图或多媒体课件讲解各种构成方式

 

动画演示螺纹形成过程

 

 

银川能源学院

教师授课教案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课程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

章节名称:

第8章螺纹、齿轮、常用标准件及其连接的表达方法

第1节螺纹和螺纹紧固件

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旧知复习10分钟

四、螺纹紧固件

1.常用的螺纹紧固件10分钟

2.螺纹紧固件的连接画法

螺栓、螺柱连接的画法50分钟

课堂练习15分钟

小结5分钟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常用的螺纹紧固件,掌握螺栓连接的画法。

重点:

螺栓连接的画法

难点:

螺纹连接的画法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设计与方法):

4、复习螺纹的基本知识、螺纹的规定画法、螺纹的图样标注内容。

5、实物模型式引入本章内容。

6、课堂练习与课程小结。

教学手段:

1、主要采用传统授课模式和多媒体授课方式相结合。

2.实物模型展示。

作业:

P46页第1、2题

教学内容

旧知复习:

螺纹的基本知识、螺纹的规定画法、

螺纹的图样标注。

重点回顾:

螺纹的规定画法、螺纹的图样标注。

讲授新课:

第8章螺纹、齿轮、常用标准件及其连接的表达方法

第1节螺纹和螺纹紧固件

四、螺纹紧固件

1.常用螺纹紧固件的种类和标记

常用的紧固件有螺栓、螺柱、螺母、垫圈和螺钉等。

它们的结构、尺寸都已标准化,使用时可从相应的标准中查出所需的结构尺寸。

常用螺纹紧固件的标记示例见表8-2。

2.螺纹紧固件的连接画法

画螺纹紧固件的连接时先作如下规定:

a.当剖切平面通过螺杆的轴线时,螺栓、螺柱、螺钉以及螺母、垫圈等均按未剖切绘制;

b.在剖视图上,两零件接触表面画一条线,不接触表面画两条线;

c.相接触两零件的剖面线方向相反;

d.在连接图中,常用的螺纹紧固件可按简化画法绘制。

在装配体中,零件与零件或部件与部件间常用螺纹紧固件进行连接,最常用的连接形式有:

螺栓连接、螺柱连接和螺钉连接。

由于装配图主要是表达零、部件之间的装配关系,因此,装配图中的螺纹紧固件不仅可按上述画法的基本规定简化地表示,而且图形中的各部分尺寸也可简便地按比例画法绘制。

(1)螺栓连接

螺栓适用于连接两个不太厚的并能钻成通孔的零件。

连接时将螺栓穿过被连接两零件的光孔(孔径比螺栓大径略大,一般可按1.1d画出),套上垫圈,然后用螺母紧固。

螺栓的公称长度L≥δ1+δ2+h+m+a(查表计算后取最短的标准长度)。

根据螺纹公称直径D按下列比例作图:

b=2dh=0.15dm=0.8da=0.3dk=0.7de=2dd2=2.2d

 

 

螺栓连接的画法

(2)螺柱连接

当被连接零件之一较厚,不允许被钻成通孔时,可采用螺柱连接。

螺柱的两端均制有螺纹。

连接前,先在较厚的零件上制出螺孔,在另一零件上加工出通孔,将螺柱的一端(称旋入端)全部旋入螺孔内,再在另一端(称紧固端)套上制出通孔的零件,加上弹簧垫圈,拧紧螺母,即完成了螺柱连接。

看图8-11b

螺柱旋入端的长度bm随被旋入零件(机体)材料的不同而有四种规格:

钢bm=d;铸铁或铜bm=1.25d~1.5d;铝bm=2d。

旋入端的螺纹终止线应与结合面平齐,表示旋入端已拧紧。

螺柱的公称长度L=δ+s+m+a(查表计算后取接近的标准长度)。

弹簧垫圈用作防松,其开槽的方向为阻止螺母松动的方向,画成与水平线成60°左上斜的两条平行粗实线。

按比例作图时,取s=0.2d,D=1.5d。

课堂练习

小结:

1.了解常用的螺纹紧固件

2.掌握螺栓、螺柱连接的画法

 

运用多媒体课件复习

 

运用挂图或多媒体课件讲解各种构成方式

 

此处用板书讲解效果会更好

 

为了节省时间此处可用挂图或多媒体课件讲解

 

 

银川能源学院

教师授课教案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课程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

章节名称:

第8章螺纹、齿轮、常用标准件及其连接的表达方法

第1节螺纹和螺纹紧固件

第3节键连接和销连接

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旧知复习螺栓、螺柱连接的画法10分钟

螺钉连接的画法20分钟

第3节键连接和销连接40分钟

课堂练习15分钟

小结5分钟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螺钉连接的画法,掌握键、销连接的画法。

重点:

键、销连接的画法

难点:

螺钉连接的画法及键、销连接的画法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设计与方法):

7、复习螺栓、螺柱连接螺栓、螺柱连接的画法

8、依次讲解螺钉连接、键连接画法、销连接画法,注意这些画法之间规定的异同点。

9、课堂练习与课程小结。

教学手段:

1、主要采用传统授课模式和多媒体授课方式相结合。

2.学生练习,教师点评。

作业:

P46页第3题

教学内容

旧知复习:

常用的螺纹紧固件和螺栓、螺柱连接的画法

重点回顾:

螺栓连接的比例画法

讲授新课:

第8章螺纹、齿轮、常用标准件及其连接的表达方法

第1节螺纹和螺纹紧固件

四、螺纹紧固件

2.螺纹紧固件的连接画法

(3)螺钉连接

螺钉连接按用途可分为连接螺钉和紧定螺钉两种,前者用于连接零件,后者用于固定零件。

螺钉连接用于受力不大和经常拆卸的场合。

装配时将螺钉直接穿过被连接零件上的通孔,再拧入另一被连接零件上的螺孔中,靠螺钉头部压紧被连接零件。

螺钉连接的装配图画法仍可采用比例画法。

 

螺钉连接装配图画法

第3节键连接和销连接

一、键连接

键连接是一种可拆连接。

键用于连接轴和轴上的传动件(如齿轮、带

 

轮等),使轴和传动件不产生相对转动,保证两者同步旋转,传递扭矩和旋转运动。

键是标准件,键有普通平键、半圆键和楔键等,常用的是普通平键。

普通平键有三种结构型式:

A型(圆头)、B型(平头)、C型(单圆头)。

在轴和轮毂上分别加工出键槽,装配时先将键嵌入轴的键槽内,再将轮毂上的键槽对准轴上的键,把轮子装在轴上。

传动时,轴和轮子便一起转动。

1.普通平键的标记

标记示例:

宽度b=16mm、高度h=10mm、长度L=100mm

普通A型平键的标记为:

GB/T1096键16×10×100

宽度b=16mm、高度h=10mm、长度L=100mm

普通B型平键的标记为:

GB/T1096键B16×10×100

宽度b=16mm、高度h=10mm、长度L=100mm

普通C型平键的标记为:

GB/T1096键C×10×100

2.键槽的画法及尺寸标注

键槽的画法及尺寸标注

因为键是标准件,所以一般不必画出零件图,但要画出零件上与键相配合的键槽。

键槽的宽度b可根据轴的直径d查表确定,轴上的槽深t1和轮毂上的槽深t2可从键的标准中查得,键的长度L应小于或等于轮毂的长度。

3.键连接画法

普通平键连接的装配图画法,主视图中键被剖切面纵向剖切,键按不剖处理。

为了表示键在轴上的装配情况,采用了局部剖视。

在A-A剖视图中,键被剖切面横向剖切,键要画剖面线(与轮的剖面线方向一致但间隔不等)。

由于平键的两个侧面是其工作表面,键的两个侧面分别与轴的键

槽和轴孔的键槽两个侧面配合、键的底面与轴的键槽底面接触,画一条线,而键的顶面不与轮毂键槽底面接触,画两条线。

键连接装配图画法

二、销连接

销连接也是一种可拆连接。

销也是标准件,通常用于零件间的连接或定位。

常用的销有圆柱销和圆锥销。

看表8-5

课堂练习

小结:

1.了解螺钉连接的画法

2.掌握键与销连接的画法

 

运用多媒体课件复习

 

运用挂图或多媒体课件讲解各种构成方式

 

 

银川能源学院

教师授课教案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课程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

章节名称:

第8章螺纹、齿轮、常用标准件及其连接的表达方法

第2节齿轮以及圆柱齿轮的规定画法

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旧知复习螺钉、键及销连接的画法10分钟

第2节齿轮以及圆柱齿轮的规定画法

一、圆柱齿轮50分钟

二、直齿锥齿轮10分钟

三、蜗轮蜗杆5分钟

课堂练习10分钟

小结5分钟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直齿锥齿轮及蜗轮蜗杆,掌握圆柱齿轮的画法

重点:

重点圆柱齿轮的画法

难点:

各类齿轮的画法规定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设计与方法):

10、提问式和习题方式复习上节内容。

11、依次讲解各类齿轮的画法,注意之间规定的异同点。

12、课堂练习与课程小结。

教学手段:

1、主要采用传统授课模式和多媒体授课方式相结合。

2.学生练习,教师点评。

作业:

P471、2题

教学内容

旧知复习:

螺钉、键及销连接的画法

重点回顾:

螺钉、键连接的画法

讲授新课:

第8章螺纹、齿轮、常用标准件及其连接的表达方法

第2节齿轮以及圆柱齿轮的规定画法

一、圆柱齿轮

圆柱齿轮按轮齿方向的不同分为直齿、斜齿和人字齿三种。

1.直齿圆柱齿轮的几何要素及尺寸关系

(1)齿顶圆通过轮齿顶部的圆,其直径用da表示。

(2)齿根圆通过轮齿根部的圆,其直径用df表示。

(3)分度圆是一个约定的假想圆,在该圆上,齿厚s等于齿槽宽e。

分度圆直径用d表示,它是设计、制造齿轮时计算各部分尺寸的基准圆。

(4)齿距分度圆上相邻两齿廓对应点之间的弧长,用p表示。

(5)齿高轮齿在齿顶圆与齿根圆之间的径向距离,用h表示。

齿顶高:

齿顶圆与分度圆之间的径向距离,用ha表示。

齿根高:

齿根圆与分度圆之间的径向距离,用hf表示。

全齿高:

h=ha+hf。

(6)中心距两啮合齿轮轴线之间的距离,用a表示。

2.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

(1)齿数z齿轮上轮齿的个数。

(2)模数m齿轮的分度圆周长πd=zp,令p/π=m,则d=mz

(3)齿形角α指通过齿廓曲线上与分度圆交点所作的切线与径向所夹的锐角。

根据GB/T1356-2001的规定,我国采用的标准齿形角α为20°。

两标准直齿圆柱齿轮正确啮合传动的条件是模数m和齿形角α相等。

3.直齿圆柱齿轮各部分尺寸的计算公式

4.单个圆柱齿轮的画法

齿

 

机器上的轮齿是多次重复出现的结构,国家标准对齿轮的画法做了如下规定:

(1)齿顶圆和齿顶线用粗实线表示;分度圆和分度线用细点画线表示;齿根圆和齿根线画细实线或省略不画。

(2)在剖视图中,齿根线用粗实线表示,轮齿部分不画剖面线。

(3)对于斜齿或人字齿的圆柱齿轮,可用三条细实线。

5.两圆柱齿轮啮合的画法

两标准齿轮互相啮合时,两轮分度圆处于相切的位置,此时分度圆又称为节圆。

两齿轮的啮合画法,关键是啮合区的画法,其他部分仍按单个齿轮的画法规定绘制。

啮合区的画法规定如下:

(1)在投影为圆的视图中,两齿轮的节圆相切。

啮合区内的齿顶圆均画粗实线,也可以省略不画。

(2)在非圆投影的剖视图中,两轮节线重合,画细点画线,齿根线画粗实线。

齿顶线的画法是将一个轮的轮齿作为可见画成粗实线,另一个轮的轮齿被遮住部分画成虚线,该虚线也可省略不画。

(3)在非圆投影的外形视图中,啮合区的齿顶线和齿根线不必画出,节线画成粗实线。

两圆柱齿轮啮合的画法

6.齿轮与齿条啮合画法

当齿轮的直径无限大时,齿轮就成为齿条。

此时,齿顶圆、分度圆、齿根圆和齿廓曲线(渐开线)都成为直线。

齿轮与齿条相啮合时,齿轮旋转,齿条则作直线运动。

齿条的模数和齿形角应与相啮合的齿轮的模数和齿形角相同。

齿轮和齿条啮合的画法与两圆柱齿轮啮合的画法基本相同。

在主视图中,齿轮的节圆与齿条的节线应相切。

在全剖的左视图中,应将啮合区内的齿顶线之一画成粗实线,另一轮齿被遮部分画成虚线或省略不画。

看图7-24

二、直齿锥齿轮简介

1.直齿锥齿轮各部分尺寸关系

锥齿轮的轮齿是在圆锥面上制出的,所以轮齿一端大,另一端小,齿厚是逐渐变化的,直径和模数也随着齿厚的变化而变化。

为了计算和制造方便,规定锥齿轮大端的模数为标准模数。

锥齿轮上其它尺寸也都是指的大端,如分度圆直径d、齿顶圆直径da、齿根圆直径df等。

与分度圆锥相垂直的一个圆锥称为背锥,齿顶高和齿根高是从背锥上量取的。

2.直齿锥齿轮的规定画法

(1)单个锥齿轮的规定画法

(2)锥齿轮啮合画法啮合区的画法与直齿圆柱齿轮相同。

三、蜗轮蜗杆简介

蜗轮蜗杆用来传递空间交叉两轴间的回转运动,最常见的是两轴垂直交叉。

工作时,蜗杆为主动件,蜗轮为从动件。

蜗杆的齿数(z1)称为头数,相当于螺杆上螺纹的线数。

蜗杆常用单头或双头,在传动时,蜗杆旋转一圈,蜗轮只转过一个齿或两个齿。

因此,用蜗轮蜗杆传动,可得到较大的传动比。

对圆柱齿轮或锥齿轮来说,一般传动比越大,齿轮所占的空间也越大。

相对而言,蜗轮蜗杆结构更为紧凑,所以被广泛用于传动比大的机械传动中。

蜗轮蜗杆传动的主要缺点是效率低。

蜗轮和蜗杆的轮齿是螺旋形的,蜗轮的齿顶面和齿根面常制成圆环面。

啮合的蜗轮和蜗杆,必须有相同的模数和齿形角。

国标规定,在通过蜗杆轴线并垂直于蜗轮轴线的主平面内,蜗杆和蜗轮的模数、齿形角为标准值,其啮合关系相当于齿条与齿轮的啮合。

蜗轮和蜗杆啮合画法与圆柱齿轮基本相同,但在蜗轮投影为圆的视图中,只画出分度圆和最外圆,不画齿顶圆和齿根圆。

课堂练习

小结:

齿轮各部分的参数及直齿圆柱齿轮的画法

 

运用多媒体课件复习

 

运用挂图或多媒体课件讲解各种构成方式

 

银川能源学院

教师授课教案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课程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

章节名称:

第8章螺纹、齿轮、常用标准件及其连接的表达方法

第4节弹簧

第5节滚动轴承

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旧知复习齿轮的画法10分钟

第8章螺纹、齿轮、常用标准件及其连接的表达方法

第4节弹簧45分钟

第5节滚动轴承20分钟

课堂练习10分钟

小结5分钟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弹簧和滚动轴承的画法

重点:

难点:

滚动轴承的画法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设计与方法):

13、提问式和习题方式复习齿轮的画法。

14、该部分内容属于了解性内容,授课过程注意提示学生画图步骤和规定,使学生会读图即可。

15、课堂练习与课程小结。

教学手段:

1、主要采用传统授课模式和多媒体授课方式相结合,同时辅助实物模型。

2.学生练习,教师点评。

作业:

P481、2

教学内容

旧知复习:

齿轮的画法

重点回顾:

直齿圆柱齿轮的画法

讲授新课:

第8章螺纹、齿轮、常用标准件及其连接的表达方法

第4节弹簧

弹簧主要用于减震、夹紧、储存能量和测力等方面。

弹簧的特点是去掉外力后,能立即恢复原状。

一、圆柱螺旋压缩弹簧各部分名称及尺寸计算

(1)线径d弹簧钢丝直径。

(2)弹簧外径D弹簧最大直径。

(3)弹簧内径D1弹簧最小直径。

(4)弹簧中径D2弹簧的平均直径。

(5)节距t除支承圈外,相邻两有效圈上对应点之间的轴向距离。

(6)有效圈数n、支承圈数n2和总圈数n1为了使螺旋压缩弹簧工作时受力均匀,增加弹簧的平稳性,将弹簧的两端并紧、磨平。

并紧、磨平的圈数主要起支承作用,称为支承圈。

两端各有1/4圈为支承圈,即n2=2.5。

保持相等节距的圈数,称为有效圈数。

有效圈数与支承圈数之和称为总圈数,即n1=n+n2。

(7)自由高度H0弹簧在不受外力作用时的高度(或长度)。

(8)展开长度L制造弹簧时坯料的长度。

二、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画法

(1)弹簧在平行于轴线投影面上的视图中,各圈的轮廓不必按螺旋线的真实投影画出,可用直线来代替螺旋线的投影。

(2)螺旋弹簧均可画成右旋,但左旋弹簧不论画成左旋或右旋,一律要加注旋向“左”字。

在有特定的右旋要求时也应注明“右旋”。

(3)有效圈数在四圈以上的螺旋弹簧,中间各圈可以省略,只画出其两端的1~2圈(不包括支承圈),中间只需用通过簧丝断面中心的细点画

线连起来。

省略后,允许适当缩短图形的长度,但应注明弹簧设计要求的自由高度。

(4)在装配图中,螺旋弹簧被剖切后,不论中间各圈是否省略,被弹簧挡住的结构一般不画,其可见部分应从弹簧的外轮廓线或弹簧钢丝剖面的中心线画起。

(分析图7-3215分钟)

(5)在装配图中,当弹簧钢丝的直径在图上等于或小于2mm时,其断面可以涂黑表示。

支承圈不等于2.5圈时可按2.5圈画。

三、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画法举例

对于两端并紧、磨平的压缩弹簧,其作图步骤如下:

看图7-33

(a)以自由高度H0和弹簧中径D2作矩形;

(b)画出支承圈部分与簧丝直径相等的圆和半圆;

(c)根据节距t作簧丝断面;

(d)按右旋方向作簧丝断面的切线,校核,加深,画剖面线。

第5节滚动轴承

在机器中,滚动轴承是用来支承轴的标准组件。

由于它可以大大减小轴与孔相对旋转时的摩擦力,且具有机械效率高、结构紧凑等优点,因此应用极为广泛。

一、滚动轴承的结构及其分类

滚动轴承的种类繁多,但其结构大体相同,一般由外圈、内圈、滚动体和保持架组成。

内圈装在轴上,随轴一起转动;外圈装在机体或轴承座内,一般固定不动;滚动体安装在内、外圈之间的滚道中,其形状有球形、圆柱形和圆锥形等,当内圈转动时,它们在滚道内滚动;保持架用来隔离滚动体。

滚动轴承按其受力方向可分为三类:

(1)向心轴承主要受径向力,如深沟球轴承。

(2)推力轴承只受轴向力,如推力球轴承。

(3)向心推力轴承同时承受径向和轴向力,如圆锥滚子轴承。

二、滚动轴承的画法

滚动轴承是标准组件,不必画出其各组成部分的零件图。

在装配图上,只需根据轴承的几个主要外形尺寸:

外径D、内径d、宽度B,画出外形轮廓,轮廓内用规定画法或特征画法绘制。

各主要尺寸的数

值由标准中查得。

看表8-10

在装配图中,滚动轴承通常按规定画法绘制,如深沟球轴承上一半按规定画法画出,轴承内圈和外圈的剖面线方向和间隔均相同,而另一半按通用画法画出,即用粗实线画出正十字。

必须注意:

为了便于装拆,在装配图中,轴肩尺寸应小于轴承内圈外径,孔肩直径应大于轴承外圈内径。

通用画法特征画法规定画法(均指滚动轴承在所属装配图的剖视图中的画法)。

三、滚动轴承的标记

滚动轴承的标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