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幼儿园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562810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6.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心幼儿园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中心幼儿园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中心幼儿园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中心幼儿园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中心幼儿园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中心幼儿园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中心幼儿园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中心幼儿园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中心幼儿园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中心幼儿园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中心幼儿园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中心幼儿园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中心幼儿园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中心幼儿园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中心幼儿园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中心幼儿园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中心幼儿园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中心幼儿园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中心幼儿园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中心幼儿园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心幼儿园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中心幼儿园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心幼儿园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心幼儿园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中心幼儿园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心幼儿园建设

项目建议书

 

 

第一章总论

一.1项目名称与承办单位

项目名称:

中心幼儿园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

XXXX

一.2项目概况

一.2.1建设地点

项目拟建地址位于XX政府驻地北200米,乔家村南,北临大信中学,东临青钢路。

一.2.2建设内容及规模

本项目总用地面积为6000.03平方米,约9亩,幼儿园总建筑面积为2333平方米。

拟新建主体建筑物为一栋2层楼房2133平方米,办公用房及生活服务用房200平方米,室外游戏活动场地340平方米,道路、绿化带4247.03平方米。

完成配套及内部相关设施,园内水、电、通讯等公用配套设施建设。

一.2.3实施期

项目建设期15个月,2010年6月份开始前期工作,2011年8月份竣工。

一.2.4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为280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250.49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5.51万元,基本预备费14万元。

资金来源由XX人民政府自筹。

一.3可行性研究依据与范围

一.3.1报告编制的依据

1、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2、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3、XX市总体规划

4、中共即墨市委、XX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调整幼儿园布局优化教育资源的实施意见

5、2010年XX市政府工作报告

6、山东省规范化幼儿园标准

7、项目单位提供的其他资料

一.3.2主要研究范围

1、建设规模的确定。

通过XX市拟整合教育资源的调查研究,结合其它建设条件,按照国家有关标准,确定项目建设规模。

2、工程方案。

根据项目占地面积和建设内容,提出建筑设计及功能分区规划方案、结构方案和公用工程方案。

3、根据工程建设方案提出消防、环保、劳动安全、卫生防疫、节能等专业设计方案。

4、根据项目建设内容提出项目建设进度计划、招投标计划。

5、投资估算和筹资方案。

根据项目的建设标准,对项目的土建工程、公用工程等进行详细测算,提出项目总投资。

一.4可行性研究结论

新建中心幼儿园已列入XX市XX镇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依据《纲要》和市幼教工作会议精神,为进一步发展我镇学前教育的发展,提高学前幼儿入园率,改善中心幼儿园的办学条件,为孩子以后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新建中心幼儿园非常必要。

本项目建设地点的外部配套条件良好,建设规模合理、方案可行,建设资金也已基本落实,本项目建设是可行的。

第二章项目提出背景和建设必要性

二.1项目提出的背景

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XX镇发展空间日益加大,城市化进程加快,常驻人口与日俱增,预计到2009年XX镇幼儿达到1000-2000人以上。

目前XX镇幼儿教学相对落后,现有的教学资源已远远不能满足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建设一所达省、市标准的综合、新型幼儿园势在必行。

二.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XX镇原中心幼儿园园舍和内配设施已严重老化,满足不了当前幼儿教育的需要。

XX镇中心幼儿园在1968年新建后,由于多方面因素,园舍和内配设施标准低,而且也已严重老化,满足不了当前群众享受优质幼儿教育的需求。

2、新建XX镇中心幼儿园,提供优质幼儿教育,利于幼儿健康发育。

新建XX中心幼儿园根据农村乡镇中心幼儿园标准建设,院内环境协调美观,添置幼儿玩具材料,室外游戏活动场地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高质量的物质保障。

综上所述,在XX镇新建镇中心幼儿园是满足XX镇学前教育长远发展的客观需要,是人民群众的愿望所向。

第三章项目建设规模的确定

三.1XX镇中心幼儿园现状

目前,从XX镇学前教育发展形式来看,创办一所新的幼儿园已成大势,可以优化教师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XX镇中心幼儿园始建于1968年建造,现在园幼儿85名,教师7名,共分为3个班,幼儿来自乔家、大信村、碾子头、新付庄、官路、郝家庄6个村庄。

虽然已经过多次整修,但还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大部分墙体脱落,房顶漏雨,后排1号教室房顶露天,伙房、办公室、寝室、仓库、大中班活动室均有不同程度的漏雨、裂纹现象,对幼儿的人身安全造成很大威胁。

三.2XX镇学前教育发展需求及规划

三.2.1XX镇学前教育发展需求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XX镇常驻人口也在不断增多,2009年,幼儿人数达到1000-2000人左右,目前XX镇的幼儿教学点分散,很不集中,家庭作坊式幼儿园远远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

三.2.2XX市XX镇学前教育发展规划

根据农村乡镇幼儿园建设标准,省、市《纲要》,XX镇人民政府将建设中心幼儿园提上日程。

届时,XX镇将完成幼儿园布局调整,全镇幼师资源得到进一步整合,幼儿就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三.3项目建设规模的确定

三.3.1园舍建设规模

拟新建项目占地面积6000.03平方米,约需要9亩土地,园舍总建筑面积2333平方米,包括楼房2133平方米,平房200平方米,室外游戏活动场地按4平方米/生,面积为340平方米,园舍绿化2100平方米,道路2147.03平方米。

表3-1幼儿园园舍建筑面积指标表

幼儿园规模

6班

使用面积(平方米)

1400

建筑面积(平方米)

2333

生均建筑面积(平方米/生)

12.96

 

表3-1项目建设规划建筑物一览表

序号

项目名称

每间使用面积

使用面积

(m2)

折算系数

(k)

建筑面积

(m2)

楼房

1

活动室

80

6

288

0.6

480

2

寝室

80

6

288

0.6

480

3

盥洗室

30

6

108

0.6

180

4

教室办公室

80

1

48

0.6

80

5

音体活动室

120

1

72

0.6

120

6

门厅

100

60

0.6

100

7

行政办公用房

60

36

0.6

60

8

会议室兼接待室

60

36

0.6

60

9

图书资料档案室

60

36

0.6

60

10

卫生保健室

63

37.8

0.6

63

11

总务仓库

50

30

0.6

50

12

活动器械储藏室

50

30

0.6

50

13

传达值班室

30

18

0.6

30

14

教工厕所

50

30

0.6

50

15

幼儿餐厅

90

54

0.6

90

16

厨房

100

60

0.6

100

17

楼梯及其他

80

48

0.6

80

小计

1279.8

2133

办公用房及生活服务用房

200

120

0.6

200

合计

1399.8

2333

三.3.2园内绿化规模

绿化用地按绿化用地率35%计算,为2100平方米。

三.3.3道路规模

本项目道路面积按照总占地面积的35.78%测算,为2147.03平方米。

三.4项目建设内容

新建主体楼房,办公用房及生活服务用房配套及其内部相关设施,高标准实施园内绿化、美化,完成园舍内的水、电、通讯等公用配套设施建设。

第四章项目建设的基本条件

四.1项目建设地点

项目拟建地址位于XX镇政府驻地,乔家村南,北临大信中学,原中心小学旧址。

四.2项目拟建区域概况

XX市位于中国山东半岛西南部,地处东经120°07′-121°23′,北纬36°18′-36°37′,东临黄海,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南依崂山,近靠青岛。

目前全市共有18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1个经济开发区、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

城市化水平达到54.2%,城市供水、供气、供热能力继续加强,生产生活环境进一步改善,城市化步伐加快。

2009年以来,全市经济在保增长、扩内需政策措施作用下,呈现一季度见底、二季度企稳、三季度稳步回暖、四季度继续回升的运行态势,呈现明显的“V”型特征。

全年生产总值增长14.1%,总量突破500亿元大关,达到536.1亿元。

总产量和增幅居青岛五市首位。

其中第一场也实现增加值40.1亿元,增长3.3%,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6%,拉动0.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91.6亿元,增长15.4%,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4.4%,拉动6.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204.4亿元,增长14%,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2%,拉动7.3个百分点。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7.8:

55.1:

37.1调整为7.5:

54.4:

38.1。

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

大信镇地处XX市西南部,距胶东商贸重地XX城区仅10公里。

东临黄海,南依崂山,气候温润,人杰地灵。

全镇总面积42平方公里,拥有2.7万人口,劳动力资源充裕。

大信镇系属城郊型重镇,区位优越,交通发达,胶济铁路、济青高速公路穿越境内,南与青岛国际机场毗邻,距青岛海港码头仅有30公里。

可谓空达五洲,水通四海,堪为国内外有识之士投资热土。

在改革开放大潮的涌动下,这里的自然、资源、地理等优势日益显现。

工业勃兴,商贸繁荣。

全镇已形成铸造、轧钢、机械、服装、橡胶、化工、建筑、集装箱等八大行业,产品数以千计。

农副产品丰盈,肉、禽、蛋、奶、蔬菜、瓜果已成为市区供应基地之一。

学校布局合理,现有一处中学、一处成人技术中心学校、14处小学,在职教师278人,在校学生3063人,全部实施9年制义务教育。

拥有一级甲等医院1处,村级卫生室覆盖率100%,甲级卫生室达70%以上,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

40%的村庄开通有线电视。

四.3自然条件

XX市属温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

由于濒临黄海,又兼有海洋性气候特点。

年平均气温12.2℃

最冷月平均气温-1.2℃

最热月平均气温25.1℃

极端最低气温-15.5℃

极端最高气温38.9℃

相对湿度:

最冷月平均64%

最热月平均85%

年平均降雨量776MM

一日最大降雨量269.6MM

一小时暴雨量66.2MM

大气压:

年平均1008.0hpa

冬季平均1016.9hpa

夏季平均997.2hpa

风速:

冬季平均5.7M/S

夏季平均4.9M/S

全年平均5.5M/S

30年一遇最大风速28.3M/S

主导风向:

冬季NNW

夏季SSW

全年SSE

冻结深度50CM

气候特点:

多雾。

全年有雾53天,主要出现在4~7月。

四.4地质概况

本地区位于中朝准地台鲁东隆起区东南部,Ⅲ级构造单元胶莱坳陷中部及胶南隆起东北部,Ⅳ级构造单元朱吴—即墨凹陷南部及胶南凸起东北部,Ⅴ级构造单元—沧口凹陷区。

地层从新到老可以分为新生界第四系地层和中生界白垩系地层。

四.5地震烈度

根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XX市属于基本烈度六度地区。

又据“建设部、国家计委新建工程抗震设防暂行规定”、“地震基本烈度六度地区重要城市抗震设防和加固的暂行规定”、《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0-2001)等文件的规定,该项目为六级设防。

根据第90号《青岛市人民政府令》的要求,项目应进行安全性评估。

四.6外部配套条件

经过多年建设,大信镇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可以满足项目建设要求。

1、给水

给水主要是生活用水、实验用水、消防用水及其他用水等,水源为镇集中供水,可满足项目用水需要。

2、排水

项目排水实行雨污分流制,雨水管径600MM,直接将雨水排入园外河流中;污水管径为300MM,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用作农肥。

3、供电

项目供电由园舍外引入10KV高压电缆经箱式变压器引入教学楼。

4、通讯

为保证内部管理和对外联系需要,项目需建立完善的电话、传真和数据通信服务系统。

该地区具有程控交换、数字传输、移动通讯、ADSL宽带网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电信系统,通讯条件能满足项目建设要求。

5、有线电视

本项目所处位置在即墨市有线电视网覆盖范围内,可以满足本项目的要求。

第五章建设方案

五.1总体规划

五.1.1规划原则

1、园区总体布局首先满足现代农村学前教育的功能使用要求,并保证建筑空间环境与不断发展变化的教育模式相适应。

2、将生态和景观环境作为幼儿园规划设计的基本影响因素,将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相整合,重视对原有地形的保护和利用。

3、各功能区间相对独立,避免功能上的相互干扰;充分考虑生活质量和教学条件的保证度。

4、组织顺畅的内部道路网络,重视机动车辆交通对人行交通、环境的影响。

五.1.2功能分区

初步规划分为办公区、生活区。

中心幼儿园主体楼房设计时6个班考虑,能容纳幼儿200人左右。

除考虑标准的活动室外,按照青规标准,结合幼儿园实际情况,布置了幼儿寝室,音体活动室,幼儿餐厅等。

在园舍的北部,还特别设置了办公用房及生活服务用房,为幼儿创造一个舒适、安全的环境。

五.1.3用地平衡

项目用地平衡详见表5-1。

表5-1项目用地平衡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占地面积

折合亩数

所占比例

(㎡)

(亩)

(%)

1

建筑物占地面积

1413

2.12

23.55%

2

室外游戏场地

340

0.51

5.67%

3

绿化用地面积

2100

3.15

35%

4

道路用地面积

2147.03

3.22

35.78%

 

总占地面积

6000.03

9

100.0%

五.1.4主要规划指标

表5-2规划指标

占地面积(m2)

6000.03

总建筑面积(m2)

2333

绿化面积

2100

建筑层数

2层为主

容积率

0.39

绿化率

35%

五.2单体建筑物

本项目规划建筑物总面积为2333平方米其中主体楼房2133平方米,办公及生活服务用房200平方米。

五.2.1主体楼房

主体楼房建筑面积为2133平方米,首层建筑面积为1213平方米。

分为幼儿活动区及老师办公区,设有两处楼梯。

从环境设计、建筑造型到窗台、踏步等细节充分考虑到婴幼儿的尺寸特点,在装饰处理、建筑小品、家具成舍等方面采取幼儿乐于接受的形象和色彩,教学门厅、卫生间地面采用全磁防滑地砖,教室采用地面砖,卫生间墙面贴白色瓷砖到顶,其他墙面采用白色乳胶漆两度。

外门采用铝合金自由门,内门采用木门,窗均采用塑钢窗,外墙面装饰涂刷聚丙烯防水乳胶漆。

五.2.2办公及生活服务用房

此建筑为平房,内设临时办公室、室内游戏场地及清洗间。

五.3园区绿化

本项目绿化面积约为2100平方米,绿化设计应充分考虑等高线、植被等自然条件,采用化整为零的布局手段,强调建筑与自然融合。

通过种树、铺草,将植物发挥其特有的生态功能,同时还使其起到划分空间,丰富园区色彩的效果。

在环境塑造中,努力营造出一种建筑、绿地以及人的活动有机融合、和谐安详的特色景观,创造出一个建筑与自然共生、协调谦和、不事张扬的幼儿园形象。

园区绿化注意高大的乔木和低矮的灌木的搭配,草坪和花卉的搭配,绿化和硬质铺装的搭配,做到协调而不单调,丰富又不杂乱。

五.4道路规模

本项目道路总面积为2147.03平方米。

园区道路路面荷载按10吨级汽车计算,园区道路均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素土路基,路基密实度不低于95%,200mm厚碎石结合层。

院内采用绿化与硬化相间的手法,在中央地带适当布置草坪、灌木,在边缘地带种植高大阔叶乔木,形成丰富的林下空间。

园区停车场采用嵌草砖地面。

五.5围墙、大门

本项目围墙全部新建。

本项目大门新建,大门入口处将门卫室与停车位结合设计。

第六章公用工程

六.1给排水工程

六.1.1设计依据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95)(2001年版)

2、《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2001年版)

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

4、《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90)(1997年版)

六.1.2给水工程

1、水量

学生总数量为85人,生活综合用水指标按150升/人.日计,合计日总用水量为:

q1=(85*150)/1000=12.75(m3/日)

不可预见水量取15%:

q2=q1*15%=1.91(m3/日)

日总用水量(自来水)为:

q3=q1+q2=14.66(m3/日)

最大小时用水量为

qh=14.66*2.0/24=1.22(m3/时)

2、管网设计

幼儿园内给水主管为环状管网,管径为DN500,埋设于主环行道的综合管沟中,接往各单体建筑的给水管网采用枝状管网,环网用阀门井分隔。

管材选用PVC硬塑料给水管,承插连接。

六.1.3污水工程

本项目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分流制,污水系统又分为污水系统和废水系统,污水为卫生间排水、食堂排水,废水包括洗浴排水、洗涤排水。

1、污水量

污水量按照给水量的90%计,日排水量为13.19m3/日,最大小时排水量为1.1m3/时。

2、污水管网

幼儿园污水管网采用钢筋混凝土排水管,敷设在道路路面下,采用承插连接。

检查井形式和内径根据管径确定,铸铁井盖,间距不超过30米,检查井内采用管顶平接的方式。

污水支管收集各个单体建筑的污水,汇流至污水干管中。

六.1.4雨水工程

雨水管采用钢筋混凝土排水管,敷设在绿地和道路中,检查井间距不超过40米,井内采用管顶平接。

雨水管网按照就近排放的原则,根据地形分别向不同的方向排出。

六.2强电工程

六.2.1设计依据

1、《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2、《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

3、《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00年版)(GB50057-94)

4、《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5、《民用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J133-90)

六.2.2变电系统

本项目建筑物中的消防用电设备性质属二级负荷,其余为三级负荷。

整个幼儿园区建筑物用电装机负荷为121.11KW,测算见表6-1。

表6-1项目电力负荷计算表

序号

建筑物名称

面积

(㎡)

面积负荷

(W/㎡)

计算负荷

(KW)

1

主体楼房

2133

20

42.66

2

办公及生活服务用房

200

30

6

 5

合计

2333

20.86

48.66

园区的用电装置总装机负荷为48.66KW,考虑到用电错开等因素,确定共用系数取0.65,计算负荷为:

P=31.63KW。

规划用电由新建大信中学接入。

六.3弱电工程

本项目弱电工程包括计算机系统、通讯系统、CATA教学网络(有线视频)系统、广播系统和火灾报警系统,各系统可以通过园内综合布线系统做为共用通道一并实施。

第七章消防

七.1消防说明

本项目为幼儿园建筑,人员活动相对较为集中,工程建设标准为二类,火灾危险等级为二级。

考虑到使用功能上的特殊性,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本项目本着“以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原则,采取可靠的防火措施,使火灾发生的可能性和危害降到最低。

七.2设计依据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50016-2001)

2、《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J50084-2001)

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

4、《电气装置安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2-82)

七.3建筑防火措施

1、建筑物内按规范要求的疏散距离设疏散楼梯间,并设置疏散指示和紧急照明。

疏散楼梯间门、变配电所门采用乙级防火门,资料室及园区机要部门的外门均采用甲级防火门。

2、竖向井道在楼板处采用不燃材料分隔、封闭。

各种管线穿越内墙处,其间隙用不燃材料封堵。

3、首层根据规范要求的疏散通道长度设置直接对外的出口,所有安全通道、外门均保证留有足够的净宽。

4、建筑物内部装修尽量采用不燃材料,木结构均涂刷防火涂料。

七.4电气防火措施

1、电气、照明设备的安装、线路敷设及竣工验收必须按照《电气装置安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2-82)的要求施工。

2、消防报警、紧急照明、疏散指示灯均设蓄电池作为发生火灾后的备用电源,消防配电线路采用穿钢管敷设,明露部分刷防火涂料。

3、所有电气线路应定期进行绝缘检查,防止发生短路,引起火灾。

4、电气装置外壳、穿线管均与接地系统可靠连接。

5、消防联动动力线路均采用耐火电缆。

七.5消防灭火系统

建筑物内均设消火栓系统,采用SN65型消火栓,20m长尼龙水带,ф19mm水枪,充实水柱10m。

消火栓布置满足任意两支水枪的充实水柱能同时到达室内任何一点,间距不大于30米,布置在走廊、大厅等易于取用的场所。

每座建筑物外均设消防水泵接合器。

所有建筑物内均按规范的要求配备足够数量的手提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变配电所、厨房配置推车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

变配电所的配电设备内设无管网二氧化碳气体灭火装置,按全淹没式设计。

第八章环境保护与卫生防疫

八.1环境保护

八.1.1环保说明

根据项目使用性质,本项目建成使用后主要的污染源为生活垃圾、生活污水。

园区主要建设内容是主体楼房及其相应配套设施等建筑用房,没有大污染源。

该项目短期不利影响以施工期为主,长期不利影响主要是建设期间土地征用、植被破坏导致的生态环境损失。

八.1.2环境影响评价标准

1、《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JJ27-89)

2、《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27-89)

3、《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

4、《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2697-1996)

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八.1.3环保措施

1、垃圾处理

该项目排放的固废主要生活垃圾,采取集中存放的方式,定期由环卫部门清理,对环境影响不大;园区内固体废弃物,应由定人负责,集中管理,定期外运处置。

2、本项目建成后无废气排放、噪声,周边地区无濒危物种,对环境和生态影响较小。

3、施工期间,有噪声及扬尘产生。

因此,在此期间,严格控制施工时间,合理安排施工顺序,以减少夜间施工的噪音量。

工地采取洒水、遮盖等措施,抑制扬尘的产生;对进出工地的施工车辆进行适当的冲洗。

4、本项目主要排放生活污水,生活污水经园区化粪池处理后排入附近市政管线经处理达标后排放。

5、施工期废气主要来源于土建工程中土石方开挖产生的粉尘、土石方、建筑材料的运输、堆放及施工过程产生的二次扬尘等,直接危害现场工人的身体健康,随风飞扬,致使周围环境空气中的降尘大大增加,空气环境质量在短时期内将有所下降。

在开挖地表土层或在岩石上凿眼放炮产生的粉尘和少量炸药烟气污染,对一个建筑工程来说,其延续时间较短,仅占整个工期的5-10%,通过类似工程现场调查可知,这个时期的污染较重,但影响的范围较小,约距源50米范围内,对界外影响较小。

土石方外运车辆产生的二次扬尘污染,根据交通车辆起尘量估算约为0.0035kg/车辆.米,起尘量较小。

运输扬尘一般在尘源的30米范围内,但这种影响是局部的,暂时的,随着工程的建成完工而消失。

6、施工期工地污水包括:

含大量淤泥的工地污水、工地食堂的含油污水等。

工地污水含有大量的淤泥;工地食堂排放的污水含有大量的残渣及动植物油,将会影响排水系统及水体。

预计施工现场人员约200人,施工期建旱厕,没有冲厕废水,其它生活用水量较小,每人每天用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