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4第三版课后答案及翻译.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565139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59.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4第三版课后答案及翻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4第三版课后答案及翻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4第三版课后答案及翻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4第三版课后答案及翻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4第三版课后答案及翻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4第三版课后答案及翻译.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4第三版课后答案及翻译.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4第三版课后答案及翻译.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4第三版课后答案及翻译.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4第三版课后答案及翻译.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4第三版课后答案及翻译.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4第三版课后答案及翻译.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4第三版课后答案及翻译.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4第三版课后答案及翻译.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4第三版课后答案及翻译.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4第三版课后答案及翻译.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4第三版课后答案及翻译.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4第三版课后答案及翻译.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4第三版课后答案及翻译.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4第三版课后答案及翻译.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4第三版课后答案及翻译.docx

《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4第三版课后答案及翻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4第三版课后答案及翻译.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4第三版课后答案及翻译.docx

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4第三版课后答案及翻译

Unit1无名英雄:

职业父亲意味着什么?

在我们的孪生女儿出生后的第一次“约会”时,我和丈夫一起去看了一部名为《玩具总动员》的电影。

我们很喜欢这部片子,但随后我丈夫问道:

“父亲在哪儿呢?

”起初我还认为因为一个小小的失误而批评一部很吸引人的家庭影片似乎是太偏狭了。

可后来越想越觉得这一疏忽太严重了。

父亲不仅没有出现,他甚至没有被提到——尽管家中有婴儿,说明他不可能离开太长时间。

影片给人的感觉是,父亲出现与否似乎是个极次要的细节,甚至不需要做任何解释。

新闻媒体倾向于把父亲的边缘化,这只是一个例子,它反映了在美国发生的巨大的社会变化。

大卫?

布兰肯霍恩在《无父之国》一书中将这种倾向称之为“无需父亲”观念。

  

职业母亲(我想这应是与无职业母亲相对而言的)奋斗的故事从媒体上无尽无休地轰击着我们。

与此同时,媒体上绝大多数有关父亲的故事又集中表现暴力的丈夫或没出息的父亲。

看起来似乎父亲惟一值得人们提及的时候是因为他们做家务太少而受到指责的时候(我怀疑这一说法的可靠性,因为“家务”的定义中很少包括打扫屋顶的雨水沟、给汽车换机油或其它一些典型地由男人们做的事),或者是在他们去世的时候。

当布兰肯霍恩先生就“顾家的好男人”一词的词义对父亲们进行调查时,许多父亲都回答这一词语只有在葬礼上听到。

这种“无需父亲”综合症的一个例外是家庭全职父亲所受到的媒体的赞扬。

我并非暗指这些家庭全职父亲作出的承诺不值得人们的支持,我只是想指出在实际生效的双重标准:

家庭全职父亲受到人们的赞扬,而家庭全职母亲和养家活口的父亲,所得到文化上的认同却很少,甚至完全得不到。

我们用来讨论父亲角色(即没出息的父亲)的话语本身就显示出人们对大多数男人默默无闻而自豪地履行对家庭承担的责任缺乏赏识。

我们几乎从来没听到“职业父亲”这一说法,在人们呼吁应该考虑给予工作者在工作地点上更大的灵活性时,很少有人认为这种呼吁不但适用于女子,同样也适应于男子。

我们这个社会表现出似乎家庭职责对父亲来说并不象对母亲那么重要——似乎事业上的满足就是男人生活的全部。

 

更让人感到侮辱的是最近媒体的这种倾向,即把家庭主妇看成是一种“地位的象征”——就像一辆名贵的汽车,只有据说少数男人才享受得起这种奢侈与豪华。

这暗示家里有家庭主妇的男人比那些妻子在外工作的男人日子过得更舒适,因为他们拥有全职管家这种“奢侈品”。

然而,实际上作为家庭惟一挣钱者的男人要承受很多压力。

当他们的那份工作是家庭收入的惟一来源的时候,失业,或者甚至只不过是受到失业的威胁,对他们来说显然构成更大的困难。

同样,家庭惟一的工资收入者在想辞去不太满意的工作时,其灵活程度也要小一些,因为这种工作变换会使他们失去收入。

此外,为了给家庭挣更多的钱,许多丈夫超时工作或兼做第二职业。

对于这些男人来说,正是这份工作所支撑的家庭,使得他们值得付出努力。

很多男人相信母亲呆在家里对小孩十分重要,这种信念使得他们乐意地担起家里惟一挣钱人的担子。

 

  

目前,研究者们普遍认为家庭中没有父亲会对小孩——因此对整个社会——带来严重的问题。

然而,我们这个社会并没有把“普通”父亲作为正面角色为未来的父亲树立榜样,相反地,却常常持放弃态度,认为传统的父道从最好的方面说是已经过时,从最坏的方面讲就是危险的反动。

这使得许多男人对他们作为父亲的角色的价值提出疑问。

  

作为一个社会,我们需要认识到对于孩子来说,父亲是与母亲同等重要的,不仅仅在经济支持上,而且在感情依靠、教育和纪律训导方面都是如此。

我们仅仅意识到没有父亲是一个问题是不够的,也不能只是站在坟墓旁边哀悼“顾家好男人”的去世,随后又找一个人来替代他(请问一问已失去父亲的人,这是否可能)。

我们必须承认我们是如何贬低了父道的价值,我们必须努力向男人们显示,他们在孩子们的生活中是多么不可缺少,多么重要。

那些每天都在努力去爱和支撑他们的家庭,力求做一个顾家好男人的父亲,那些无名英雄,需要我们的承认,他们所付出的一切需要我们的感谢,因为他们值得我们的认同和感激

Readandthink4

1.media2.images3.abusive4.fulfilling5.recognition

6.status7.stresses8.aware9.deserve

ReadandComplete5

1.obligation2.applauded3.fulfilled4.mirror5.flexibility

6.devalue7.striving8.entailed9.supposedly10.Consequently

ReadandComplete6

1.referredtoas2.atbest3.bythesametoken4.atlarge5.heldup...as

ReadandComplete7

1.stress2.afamily3.aburden/responsibility4.responsibility/acommitment

5.support/recognition/attention/appreciation6.luxury

7.attention/recognition/appreciation8.acommitment

9.recognition/support10.appreciation/recognition

ReadandTranslate8

(1)Withhispromotion,hehastakenongreaterresponsibilities.

(2)HefelthedidnothavetomakesuchacommitmenttoJohnanymore.

(3)Marylikestogoshoppinginhersparetime,asopposedtoLucy,whopreferstostayathomereading.

(4)Atbesthe'sambitious,andatworstapower-seekerwithoutconscienceorqualifications.

(5)Wehavestriventothefulltoconvincehim,butwehavemadenoheadway.

PB男子汉宣言

作为男人,我们知道我们能够得到比较好的待遇。

从女人身上,我们看到了现代性:

广大的女性在探索新的角色,征服世界。

我们暗中默默地羡慕她们不断取得成就的速度。

我们对自己说:

我们男人呢?

我们难道不应该是这样的吗:

聪明有头脑,信心十足,成功在握?

那么,是什么妨碍了我们呢?

责备女人挑起两性战争是毫无意义的。

毕竟,这个世界还是男人的天下。

只要知道我们之所求,我们便可以通过规定得到它。

否,问题在于我们缺乏想象力。

如果问女人,作为女人她们想要什么,她们会告诉你:

平等。

而男人呢?

我们没有一点线索。

原因很简单,我们没有能够理解本世纪最伟大、最持久的社会运动的机遇,那就是两性劳动力分工的不复存在。

我们正在犯一个错误。

过去并未让我们真正的需要得到满足,却强迫我们狭隘地认为自己是一个劳动者,而当我们被解雇、退休或生病的时候,这种身份也随之消失。

过去还让我们从家里走出来,使我们成为孩子的陌生人。

这意味着我们将我们身体的、情感的和实际的需求寄托在女人身上。

她们喂养、抚育我们,顾及我们感情的需要,为我们斡旋出一个社会圈子。

她们为我们做私人的工作,就像我们为她们做公众的工作一样。

尽管在家以外我们展现出了所有成年人的行为举止,而在家里我们却仍然十分孩子气。

它使我们,尤其是那些年老的、行将就木的人,过着一种悲惨的、有局限的生活,通常使我们处于一种乖戾的关系中。

我们可以改变所有这一切,这不只是如意的想法。

在妇女解放的背后,吹着一阵顺风:

在几十年的时间里,妇女控制了她们的生育能力,而经济却需要劳动力的大量增加。

甚至连保守的男人都不能阻止她们。

我们必须买出的第一步就是打破沉默。

因此,有了这样一份宣言。

憧憬未来

当两性劳动力分工使男人的概念得到加强是,我们将自己定义为三种角色:

养家糊口的工人,女人的对立面,和做母亲不做之事情的父亲。

每一种概念都限制了男人活动的范围,是男人感到窒息。

因此,我们必须重新改写这些定义。

工作并非男人承诺的领地

当人们问及我是作什么的时候,我会说我是一个新闻工作者,而不会说我是一个男人,一个父亲,一个丈夫,一个儿子,一个兄弟,一个公民,甚至不会将所有这些结合在一起说,而知识说我是一个新闻记者。

像许多男人一样,我就是我的工作。

当工作顺利时,我也称心如意。

其他一切都可能荡然无存。

但是事业上的成功却是一个男人的支柱。

它为男人提供地位、权利以及成为挣钱养家的父亲的一种手段。

妇女运动知识进一步强调了工作的重要地位,而且暗示人们,专心于家务和抚养小孩是一件苦差事。

然而,指望工作从根本上维持我们的自我感觉是一个错误。

许多自我的定义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但工作不在此列,因为它太不可靠了。

我们知道总有一天我们回被解雇,会生病或会退休。

对于那些年纪轻轻又找不到工作或者在年轻是就被解雇的人来说,工作上的失败会导致沮丧、犯罪、暴力,在有些情况下,甚至会导致自杀。

如果男人找不到能夸耀自己的更好的方法肯定会发疯吗?

我们必须意识到工作是靠不住的。

男人不是女人的对立面

当女人被看成是弱者时,我们必须是强者。

我们做女人们不做的事情,但是现在女人几乎没有什么事情不做。

她们从事体育运动,挣钱,参加足球比赛,驾驶英国皇家空军的战斗机,甚至主动开始床第之欢。

然而,我们却坚持把自己看成是女人的对立面。

这样的话,我们最终会把自己定义成只做很少几件女人不愿做的事,即强奸、谋杀和虐待。

父亲同样能够满足孩子的需要

我们仍然受传统的父亲形象的制约,即提供工资收入、规定纪律,在某些情况下,为小孩充当玩伴。

在身体上和感情上与孩子亲近一直是女人的特权,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还会继续如此。

如今许多男人都渴望与他们的孩子更接近一些,他们是主动积极的父亲。

我们乐意这样做,并且也有能力这样做。

但是有些女人却拒绝平等相待我们。

平等始于家庭

在很多家庭里,男人是被动的,我们允许女人安排我们的个人生活,让她们充当佳丽的看门人,让她们决定那些友谊可以保持,决定夫妇与亲人应该保持多亲密的关系。

我们当中有许多人发觉很难主动采取行动,或者在家里对女人说“不”,因为我们从来没有学会如何拒绝我们的母亲。

男人必须开始为自己而做

成功的男人必须担任领导的角色。

通常他们都保持沉默,因为重新劳碌他们的角色,他们也得不到什么好处。

他们的工作相对地比较可靠,地位和权力都高于女人,他们还能控制工作时间,可以离家去上班,可以花钱请人照看孩子。

他们还可以拥有这一切。

因此,他们抱残守缺,封闭起自己的头脑,拒绝以更合适我们大家的方式改造这个世界。

所以,男权运动通常是由这些人所控制,他们义愤填膺,口齿不清,缺乏用善于思维的构架去理解他们进退两难的尴尬局面。

聪颖的、受过教育的男人能够成为引路人,我们迫切需要这样的人去开始思考。

14.1.equality2.sustained3.clue4.expansiveness5.wassacked

6.defined7.sphere8.sour9.depressing10.division

15.1.intheway2.fallingapart3.haveruledout4.atthisrate5.tookup

 

Unit2颐养天年人人都知道孤儿院和养老院绝不能替代家庭。

人们的感觉是只有家庭才能给老人与幼童提供使他们会产生满足感的一切。

对子女来说,享有父母的呵护毋庸多说,因为这是一种本能的父辈的情感。

不过晚辈对于长辈的孝敬:

正如中国的一句俗话“水往低处流”所说,则需要由文化去培养。

一个自然人必会爱其子女,但只有受过文化教育的人才会珍爱和孝敬父母。

这个爱老、敬老的原则最终成为了大众所信守的准则,并且根据某些著书立说者所言,在父母年老时能有幸在其身边服侍,实际上已成为一种强烈的愿望。

父母生病了却没有机会在病榻前亲侍药汤,亡故时未能亲临送终,已被有文化的中国人视为终身最大的遗憾。

官员到了五六十岁尚不能迎养父母,于官署中晨昏定省,会被视为道德缺失而倍感羞愧,不得不常向亲友和同僚解释他不能迎养孝敬的理由。

从前有个人,因赶回家时父母已亡故,悲痛之下说了这样两句话: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

在美国,身体健康且精神矍铄的老年人常对人说他尚“年轻”,或者是旁人说他们“年轻”,而实际上则是说他们身体康健。

这似乎是一种语言上的不幸。

老来健康或者说“长寿康健”是人生莫大的幸运,而改称之为“健康且年轻”,则会贬损其魅力,使原本很完美的东西变得不那么完美了。

终究,世上再也没有什么能比一个健康而智慧的老者更完美的了。

他有着“红润的面庞,雪白的头发”,用和蔼的声音,谈论着人生世故。

中国人很明白这一点,所以画出来的老翁总是“红颊白须”,视之为尘世终极快乐的象征。

美国人大概也看到过中国人所画的老寿星,他那高突的前额、红润的面庞、雪白的长须,还有他笑容可掬的神态,这是何等生动的画像。

他手抚飘逸垂胸的长须,悠然自得。

他何等的庄严,令人起敬,他何等的自信,没有人会质疑他的智慧,他何等的仁慈,因为他见闻了太多的人间疾苦。

对于富有生气的老者,我们也会给予赞誉:

说他们是“老当益壮”。

我丝毫不怀疑,美国的老人依旧要坚持说他们又忙碌又活跃这一事实,可以归为个人主义被推崇到了愚蠢的地步。

他们以自主为荣,崇尚自立,耻于依赖子女。

美国人在其宪法中规定了许多人权,但他们却很奇怪地忘掉了老年人应享受子女赡养这一权利,因为这也是因提供养育服务而产生的权利和义务。

有谁能够否认,父母年轻时为子女何等地辛劳,子女小有病痛必彻夜不眠地照顾,在子女还没有学会说话时给他们换洗尿布,耗费二十余载将他们养育成人,教会他们自立生活。

当他们年老时,就有权得到子女的赡养和孝敬。

在普通的家庭生活模式中能否忘掉个人的自立及其自尊,凡是人都是先由父母养育,后来再养育自己的子女,最后则理所当然地得到子女的赡养。

中国人对生活的完整理念是以家庭中的互帮互助为基础的,所以没有个人独立的意识,因此,到了夕阳红的老年时期得到子女赡养时就不会有耻辱感,反而会因有子女赡养而倍感欣幸。

Readandthink4

1.affection2.passion3.cultured4.young5.active

6.compliment7.health8.moral9.ashamed10.obligation

ReadandComplete5

1.trace2.mutual3.arrangement4.eternally5.substitutes

6.ultimate7.attach8.constantly9.resemble10.commit

ReadandComplete6

1.totakeforgranted2.inneedof3.Intheend

4.bedependenton5.grewoutof6.basedupon

ReadandComplete7

1.serveparentsmitasin3.offeranexcuse4.expressregret

5.pictureaman6.enjoyhealth7.questionwisdom8.payacompliment

ReadandTranslate8

(1)TheConstitutionprovidesforcitizen’sfreedomofspeech.

(2)Ourconstantquarrelsgrewoutofthediverseideasonhowtobringupchildren.

(3)Wehavelearnedsomewordslongbeforewecanread.

(4)ManyChineseparentsthinkthattheearlierchildrengotoschool,thebetter.

(5)Thenewtaxlawisnottopunishtherich.Ratheritistobringjusticeandopportunitytothepoor.

PB文化存在差异吗?

1993年,我第一次有机会作为加利福尼亚大学的代表访问俄罗斯,为他们提供有关农业劳工管理方面的技术帮助。

在我到达之前,人们告诉我说:

“俄罗斯是一个非常有礼貌的民族”。

我到那里后,有一次一位翻译向我解释说:

男士要为女士们倒柠檬汁,要对她们彬彬有礼。

三个星期的行程快结束时,我那位年轻的俄罗斯主人及朋友德米特里?

伊万诺维奇和他那可爱的妻子叶列娜邀请我到外面就餐。

美餐完毕后,叶列娜问我是否想吃香蕉,我有礼貌地谢绝了,并解释说:

我对晚餐非常满意。

但此刻我一直在想,“我该做点什么呢?

虽然我和她的座位离放香蕉的地方一样近,我要不要为她送上一个香蕉呢?

怎样做才显得有礼貌呢?

“你想吃香蕉吗?

”我问叶列娜。

“好吧”,她笑了笑,但并没试图从水果篮中去拿香蕉。

“现在该怎么办呢?

”我想。

“你喜欢哪一个?

”我犹犹豫豫地说。

她指着其中一个香蕉说:

“就那个吧。

”由于一直想着俄罗斯人的礼节,我就摘下她所指的那个香蕉,剥去一半的皮,然后递给了她。

叶列娜和德米特里脸上的笑容表明,我做得正确。

这次经历之后,我常常告诉所有的人,在俄罗斯,为女士剥香蕉是一种表示彬彬有礼的作法。

然而,当我第三次到俄罗斯时,有一天一个俄罗斯人客气地纠正了我的错误想法。

“啊,不,格里戈里-达维多维奇,”一个俄罗斯人很得体地更正说:

“在俄罗斯,一个男人为

女士剥香蕉意味着他对她想入非非。

”我简直无地自容,因为我一直在得意地向人们讲述我经历的这件我理解文化差异的趣闻。

有些教训只有通过这种尴尬的方式才能吸取。

那些有关文化差异的好心文章和讲座可能是害多利少,也许还并不像我说的这件事那样只是一件趣事而已。

它们所讲述的就如同我所讲述的香蕉故事一样,往往有太多的普遍推论甚至是歪曲的看法。

关于西班牙文化,我们经常听见这样一些泛泛而论的说法:

西班牙人见面时距离靠得更近,较少对视,在一般谈话中身体接触较多,他们不大愿意参加集会。

进行主观概括往往是危险的,尤其当这些概括还附加一些建议时更是如此,比如说:

同西班牙人谈话时,要与他们靠近些,身体接触多一些,别指望他们参与,等等。

任何特定民族或特定文化内部的人们之间的差异常常要比群体间的差异大得多。

教育、社会地位、宗教信仰、性格、信念、阅历、家庭的爱以及其它多种因素都会影响人的行为和文化。

对上班时和下班后哪些行为算是有礼貌的和恰当的这一问题,看法肯定是有分歧的。

例如在一些文化里,“是的”意味着“我听见你说的话了”而不是“我同意”。

谈正事前的寒喧和问候的时间长短,对别人在旁边说自己不懂的外语的容忍程度,敬重妇女礼来衡量一个人是否礼貌(例如女性走到你的桌前你要站起身来,在公共汽车上要为老人让座等等),以及衣着的规矩等,都是可能是文化差异和传统的佐证。

在墨西哥,习惯上是刚到的人向其它早来的人打招呼。

例如,当一个人来到一群就餐的人中间,他会说“请吃好”;在智利,女性通常会吻其他女性和男性的面颊来打招呼;在俄罗斯女性常常与其他女性朋友臂挎臂地行走。

注意风俗习惯和文化差异能让来自另一种文化的人有机会更快的融入该文化或被认同,而忽略这些差异则可能让一个漫不经心的人陷入麻烦。

由于存在文化和意识形态上的差异,所以了解一种文化中的习惯和生活方式是有好处的。

加拿大的ODCnet网站记者阿伦-庞写道:

“在研究跨文化差异中,我们不是研究个体,而是进行不同民族间的比较,因此我们是在比较两个正态分布曲线,所以概括是难免的。

”另一名记者解释说,人们需要对事物进行分类描述。

这些说法都完全正确,但是当我们按照这些概括性结论行事,而这些结论又是来自错误的观察时,危险就降临了。

如果我们根据眼睛对视、人体间距离、身体接触和参与的兴趣等一类事物所作的一般推论来决定我们的行为,就可能产生严重的负面后果。

14.1.embarrassed2.tutor3.potential4.hence5.yield

6.affection7.appropriate8.presentation9.romantic10.recommendation

15.1.intermsof2.participatingin3.getdownto4.base...on5.actson

 

Unit3网络版权执法——赚钱之道丹佛——布莱恩.希尔,一位北卡罗来纳州20岁的博主,去年12月在他自己的博客上发布了一张机场保安人员搜身的照片,没想到由此引来了一场法律战。

一个月后,希尔先生收到一封电子邮件,发件人是《拉斯维加斯太阳报》的一位记者,他正在调查一家专为报社代理版权诉讼的内华达公司。

电子邮件通知希尔先生,他也是Righthaven公司起诉的对象之一。

尽管那张机场照片在希尔先生从网上撤下之前就早已在网上疯传,但这张照片却是《丹佛邮报》11月18日首次刊发的。

希尔先生撤下了照片,但为时已晚。

法院的传票送到了他的家里。

该诉讼要求法律赔偿。

尽管没有提出赔偿的具体数字,但希尔先生被控“故意”侵权,根据联邦版权法,在这种情况下诉讼方可获得高达15000美元的赔偿。

“我很震惊!

”希尔先生说。

“我想,也许这是一个玩笑或者只是用来吓唬我的。

我真不知道那张照片是受版权保护的。

在过去一年,各大报纸一直在想方设法保护它们投放在网上的信息内容。

Righthaven公司在科罗拉多和内华达州针对未经《丹佛邮报》或《拉斯维加斯评论期刊》的授权直接在网上转贴的资料所提起的类似的联邦诉讼就超过了200起。

旗下拥有《丹佛邮报》的新闻媒体集团的副总裁莎拉?

格兰斯在一封电子邮件中说,搜身的照片已在300多个网站上转载使用,而这些网站均未注明照片版权属于《邮报》或其摄影师。

《评论期刊》的投资人兼斯蒂芬斯媒体的法律总顾问马克-西纽贝尔赞同格兰斯的观点,说剪贴文章就是“窃取我们所编辑材料的潜在读者和网络流量。

然而,一些批评家却争辩说,Righthaven公司的做法过于严厉,他们希望在人们还没有搞清楚是否违反了联邦版权法之前就速战速决。

通常情况下,他们不会对当事人进行警示就提起诉讼。

Righthaven公司很少预先发出通知,要求网站撤下不属于自己的信息资料,而是直接索要赔偿,并要求取消该网站域名。

根据一些对此类案件兴趣日益浓厚的互联网法律专家的观察,这种行径十分简单:

Righthaven公司搜寻在网络上转贴的报刊材料,通常是一篇文章、摘录或是一幅照片,再去获取版权,然后由公司就提起诉讼。

圣克拉拉大学法学院高科技法律研究所主任埃里克-戈德曼说,在网上重新粘贴已发布的材料,如果未减少其原有市场价值,就适用“公平使用”的原则。

关注该诉讼的其他评论家也认为,出于讨论的目的而重新粘贴的资料不构成侵权。

“许多被告对版权法知之甚少”,戈德曼先生说。

“他们不是要与报纸竞争,而仅仅是不知道有关规定。

”戈德曼先生曾向被Righthaven公司起诉的公司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