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实习报告书完美版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356548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5.7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认识实习报告书完美版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认识实习报告书完美版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认识实习报告书完美版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认识实习报告书完美版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认识实习报告书完美版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认识实习报告书完美版文档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认识实习报告书完美版文档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认识实习报告书完美版文档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认识实习报告书完美版文档格式.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认识实习报告书完美版文档格式.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认识实习报告书完美版文档格式.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认识实习报告书完美版文档格式.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认识实习报告书完美版文档格式.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认识实习报告书完美版文档格式.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认识实习报告书完美版文档格式.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认识实习报告书完美版文档格式.doc

《认识实习报告书完美版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识实习报告书完美版文档格式.doc(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认识实习报告书完美版文档格式.doc

从远古凿石取火的“文明摇篮”,到“明清晋商”时期的拓疆创业,绵延几千年,祖先撒落在历史长河中的文明碎片都在这里找到了注解,12个展厅内4000多件珍贵文物无声地展示着山西历史上曾经的灿烂和辉煌。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院内收藏珍贵文物约20万件,荟萃了全省文物的精华,文物珍品之丰富,位居全国省级博物院(馆)前列。

山西博物院的基本陈列以“晋魂”为主题,由《文明摇篮》、《夏商踪迹》、《晋国霸业》、《民族熔炉》、《佛风遗韵》、《戏曲故乡》、《明清晋商》等7个历史文化专题和《土木华章》、《山川精英》、《翰墨丹青》、《方圆世界》、《瓷苑艺葩》等5个艺术专题构成。

它紧紧抓住山西历史文化长河中的“亮点”重点展示,并打破传统陈列模式,以物代史,史物结合,形成了具有鲜明个性,广受赞誉的陈列风格。

除基本陈列外,山西博物院还根据馆藏特色和时代要求,举办临时展览,极大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

下面下山西博物院的主题收藏。

一、青铜文化。

北方民族青铜文化,起源于我国北方长城沿线少数民族地区,它覆盖地域辽阔,文化内涵丰富,纹饰造型独特,是闪烁在我国北方草原上的一颗明珠,北方民族青铜文化大约发展于商代至汉代时期,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融合了中原及欧亚地区的优秀文化。

北方民族青铜器可分为兵器、生产工具、装饰品、生活用具、礼器、车马器等。

  商代的山西中西部吕梁山和沿黄河一线存在着与商王朝若即若离的众多“方国”,甲骨文多见记述。

灵石、石楼、柳林和保德等地发现了大量商代晚期青铜器,其容器类多与南部典型的商代晚期铜器相同,而小件器物剑、削、匕、刀等却风格迥异,带有浓郁的北方草原民族文化特色。

二、侯马盟书。

1965~1966年山西侯马市晋国遗址出土了大量盟誓辞文,称为“侯马盟书”,是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晋国卿大夫举行盟誓的约信文书,亦称“载书”。

其文字是用朱笔书写在玉石片上。

共计5000余件,可以辨识的约650余件。

其总字数约3000余字。

除去重复,单字也有近500个。

有圭形、圆形及不规则形。

一般用朱红色书写,少数为黑色。

其内容可分为宗盟类、委质类、纳室类、诅咒类、卜筮类等。

其发现对于研究古代盟誓制度、晋国历史及古文字意义重大。

三、三晋铸币。

在侯马晋国铸铜遗址中发现了铸造货币的大型作坊,出土了十余万枚耸肩尖足空首布范芯,以及外范和空首布实物。

战国时,韩、赵、魏分别铸行了布币、刀币、圜钱,通行于三晋的广大地区,形成了异彩纷呈的三晋货币体系。

三晋货币铸行区域的广大,不仅反映了三晋商品经济的发达,从某种意义上说,也为先秦货币走向统一铺平了道路。

四、佛教造像。

佛教造像碑艺术是佛教单体石造像的一种,它将印度原有的佛教造像题材和雕刻技艺,与中国传统的文化底蕴和石刻艺术完美结合。

  山西特殊的历史地位和自然环境,成就了高超的石刻艺术。

在佛教造像方面,云冈石窟和天龙山石窟已享誉中外,而更多各种造像隐于乡间古刹。

太原华塔和沁县南涅水,以及各地出土与征集的历代石刻与造像,还原了云冈以来佛教民族化,进而到宋元世俗化的过程。

特别是唐代造像,造型优雅,丰满健美,仪态万方,令人心驰神往。

五、宝宁寺水陆画。

水陆画是在佛寺举行水路道场时悬挂的一种宗教画。

右玉县宝宁寺水陆画共有139幅,细绢质地,尺幅大多高120厘米,宽60厘米。

虽为不知名的民间匠师所为,但画工深厚,非一般画匠所能比。

所选此幅内容十分丰富,上层绘士、农、工、商,以及医生、占卜师等,下层绘戏曲、乐舞及杂技演员,人物众多,形象鲜明。

这些水陆画除了传统的描写佛教鬼魅、天堂地狱、因果报应的作品之外,还有少量反映当时战乱、灾荒、病痛、流离等社会生活内容的题材。

这些社会题材的描绘细腻生动、耐人寻味。

六、南涅水造像。

1957年秋,出土于沁县城北25公里处的南涅水村古寺院遗址中,这批佛教题材的窖藏石刻共有800余件。

据石刻中的铭记,最早年号始自北魏永平二年(509年),最晚终至北宋天圣九年(1031年),延续500余年。

石刻大多为锥形四面体。

每块石刻四周雕有佛龛、佛像、佛传故事和各种花卉图案。

每组1、3、5块不等,分组可迭置成塔形,十分壮观。

此外,还有个体造像,大的3米余,小的仅有30厘米,是研究北魏至唐宋时期佛教传播、断代和佛教造像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

山西博物院所藏其中部分石刻作品造像精美,雕刻技艺纯熟,具有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

七、红色收藏。

山西是革命老区。

在决定中华民族生存与死亡、光明与黑暗前途命运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年代,山西作为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主要根据地之一,为中国人民赢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

山西这块有着悠久历史的土地,成为一块富有革命传统的英雄土地。

在这块土地上也遗留下许多珍贵的遗址、遗物。

我院收藏的革命文物多为抗战时期货币、税票、粮票、宣传品、书报刊、徽章等几大类,由于年代久远,多有散失,搜集起来十分困难,今天所能见到的就更觉珍贵。

下面介绍下山西博物院的精品典藏。

一、青铜。

山西青铜文化历史悠久,工艺精湛,风格独特。

时代序列完整,分布遍及全省。

商代青铜器在南部的垣曲、平陆;

中部的忻州、介休、灵石;

西部吕梁山——黄河一线的石楼、保德等地多有发现。

既有典型的中原风格,更有浓郁的“方国”特色。

西周青铜器目前仅见于晋南,早年在闻喜和洪洞等地曾有发现。

晚近的天马——曲村晋侯墓地发掘,西周晋国铜器群惊世而出,精美华丽且极具学术价值。

东周晋国铜器独具风采,太原、浑源、新绛及长治等地所出,精品众多。

更有侯马晋国铸铜陶范,艺术、科技价值无与伦比。

汉代山西的铜器以太原和雁北所出居多。

右玉胡赙温酒樽、酒樽和朔州俳优俑镇等,汉风之余,散发着浓厚的草原文化气息

二、陶瓷。

新石器时代的先民们发明了陶器。

仰韶时代的山西彩陶以花卉图案最具特色。

除日用陶器外,各地不断出土历代陶艺作品。

北朝胡人武俑豪放豁达,陶牛雄健威猛,散发出生机勃勃的时代精神。

山西是琉璃的故乡,千百年来,相承不衰,代有佳作。

除装饰于富丽堂皇的建筑外,也有色彩斑斓的香炉供器之类琉璃艺术品。

瓷器是土与火的结晶,是中国人的伟大发明。

本院收藏中,以北方瓷器最具特色。

北朝、隋唐青瓷和白瓷,各显风采。

宋元是山西瓷业的黄金时期,窑口遍地,工艺精湛,品种丰富。

既有雅致细腻的佳作,更多质朴野趣的精品。

装饰手法或剔或刻,或写或画,自然朴实,生动活泼。

元代以来,各地窑口衰落,景德镇渐成全国瓷业中心。

五彩斑斓的彩瓷作品,将中国陶瓷艺术推向一个新的高峰

三、玉器。

玉,古老而神秘,晶莹其质,典雅其色。

古人赋予它至高无上的灵性,代表高贵与神圣,象征纯洁与美好,被人格化而又超乎自然。

山西历代玉器以出土居多。

陶寺玉琮是祭祀天地鬼神的灵物,黎城神面纹玉戚则是权力的象征。

商周玉器以晋侯墓地所出为大宗,工艺精湛,纹饰精美,在中国玉器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太原赵卿墓的玉佩饰,体现了东周时期的华丽风格。

明清两代为治玉高峰,雕工细腻,纹饰繁缛。

明代白玉雕达摩坐像,清代白玉嵌宝石描金碗和兽首活环双鱼纹洗,玲珑剔透,温润可人,是明清玉器中的精品。

四、石雕。

山西特殊的历史地位和自然环境,成就了高超的石刻艺术。

从西汉起2000年来,各类石刻作品精彩纷呈。

运程征集的汉代圆雕蹲虎,简练拙朴。

大同出土的宋绍祖墓仿木构建筑石椁,由百余件雕凿精细的构件拼装组合而成,是研究北魏建筑艺术不可多得的珍贵实物。

太原隋虞弘墓石椁,以其精美的浮雕艺术和浓郁的异域风情,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见证。

佛教造像方面,云冈石窟和天龙山石窟早已享誉中外,而更多各种造像隐于乡间古刹。

太原华塔和沁县南涅水,以及各地出土与征集的历代石刻与造像,还原了云冈以来佛教艺术民族化,进而到宋元世俗化的过程。

特别是唐代石雕造像,造型优雅,丰满健美,仪态万方,“万物皆备于我”的气度风范,令人心驰神往。

宗教本虚幻,艺术却真实。

千年的风霜,难以剥泐空灵的笑容;

世道的变迁,岂能磨灭悲悯的情怀?

——真善美是人类永恒的追求。

五、书画。

中国的书画艺术具有深厚的文化传统和独特的民族韵味。

崇尚“师法自然”,追求“气韵生动”,挥洒笔墨于尺幅,抒发人生感悟,展现心中的“至善至美”。

院藏顾安的《风竹图》轴,王渊的《桃竹锦鸡图》轴及髻僧的《抵园大会图》卷均为较罕见的精品。

明代书法作品,从明初宋克到中期祝允明、文徵明、陆简,直至晚期的董其昌、陈继儒、张瑞图,这些书法大师都各自成家,代表一时的书风。

清代书画为我院馆藏书画的主要部分。

清初王铎、傅山借书画抒发胸怀,作品个性强烈,笔法结构都很奇倔。

沈荃、吴雯为名重一时的帖学书法家。

傅莲甦、张在辛、刘墉、王澍、黄慎、郑燮、阮元的代表作,可以说体现了清代各种书体的面貌。

清代晚期,碑学大兴,伊秉绶、张廷济、包世臣、何绍基、吴昌硕等人宗法北碑,真、草、隶、篆诸体各呈新意。

清代绘画,王鑑、王翚、王原祁及四王系统的杨晋、黄鼎、王学浩的作品,画风相近,占据清代画坛的正统地位。

查士标、郑日文等新安派画家的作品,格调清雅,境界冷逸

六、其它。

旧石器时代的打制工具,看似粗拙,实为当时先进工具,为古代人类生存繁衍做出巨大贡献。

宋代是雕版印刷的兴盛时期,大规模的刻书,有开宝四年政府派人在四川成都雕刻的《开宝大藏经》,北宋元丰三年至政和二年福州东禅等觉院雕印的《崇宁万寿大藏经》又称“鼓山大藏”,两部大藏经,一为官刻,一为私刻,由于历年战乱,大多亡佚,只有少数流传至今,我院亦有收藏。

侯马盟书是春秋战国之交的晋国政治斗争重要物证,学术意义非凡。

北魏司马金龙墓出土的漆画屏风,反映南北朝之间文化的相互影响。

北齐徐显秀墓所出镶嵌人物宝石金戒指,更是北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见证。

  山西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她的地下不仅矿藏丰富而且还埋藏着几千年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无数件文物静静地躺在那里几百年、上千年,每一件文物中都蕴含着一段段不平凡的故事或凄楚或豪壮,或旖旎或跌宕。

历史的车轮不断向前转动,沧海变桑田,唯一不变的是这些深埋在历史角落里的一件件文物。

它就像一面面镜子把各个王朝的兴衰更替展现在我们眼前。

另一个使我印象深刻的地方即使山西著名旅游景地——藏山。

藏山,位于山西省阳泉市盂县,是中华民族忠义文化的发祥地,因春秋时期藏孤救赵而闻名遐迩。

近日,陈凯歌新片,《赵氏孤儿》的开拍大典,也回归故里,在藏山举行。

董事长杨连富情系家乡山水,入主藏山,短短几年间,投资2亿元,将藏山打造成为三晋历史文化第一名山,而他的付出与行动,也赋予了忠义文化新的内涵。

藏山因赵氏孤儿得名,所以要想了解藏山这个神秘而美丽的地方,首先要了解赵氏孤儿的感人故事。

赵氏孤儿”的这段故事最早见之于司马迁所著的《史记·

赵世家》。

晋景公年间,奸臣屠岸贾欲除忠烈名门赵氏。

他率兵将赵家团团围住,杀掉了赵朔、赵同、赵括、赵婴齐等全家老小。

惟一漏网的是赵朔的妻子,她是晋成公的姐姐,肚子里怀着孩子,躲藏在宫中。

赵朔有个门客叫公孙杵臼,还有一个好友叫程婴。

赵朔死后,两个人聚到了一起。

公孙杵臼质问程婴:

“你为什么苟且偷生?

”程婴说:

“赵朔之妻正在怀孕,若生下来是个男的,就把他抚养成人,报仇血恨,若是个女的,我就彻底失望了,只好以死报答赵氏知遇之恩。

”不久,赵妻就分娩了,在宫中生下个男孩。

屠岸贾闻之,带人到宫中来搜索,没有找到赵氏母子的藏身之处。

母子俩逃脱这次劫难后,程婴对公孙杵臼说:

“屠岸贾这次没找到孩子,绝对不会罢休。

你看怎么办?

”公孙杵臼一腔血气地问:

“育孤与死,哪件事容易?

”程婴回答:

“死容易,育孤当然难。

”公孙杵臼:

“赵君生前待你最好,你去做最难的事情。

让我去做容易的事情——我先去死吧!

”恰好程婴家中也有一个正在襁褓中的婴儿,程婴含泪采取了调包之计,将自己的孩子抱上,与公孙杵臼一齐逃到了永济境内的首阳山中。

让妻子带着赵氏孤儿朝另一个方向逃去。

屠岸贾闻之,率师来追。

程婴无奈只好从山中出来说:

“程婴不肖,无法保生赵氏孤儿。

孩子反正也是死,屠岸将军如能付我千金,我就告诉你孩子的藏身之处。

屠岸贾答应了。

程婴领路,终于找到隐匿山中的公孙杵臼和婴儿。

杵臼当着众人的面,大骂程婴,他一边骂一边佯装乞求:

“杀我可以,孩子是无辜的,请留下他一条活命吧!

”众人当然不允。

程婴眼睁睁地看着亲生儿子和好友公孙杵臼死在乱刀之下。

程婴身负“忘恩负义,出卖朋友,残害忠良”的“骂名”,偷出赵氏孤儿来到了山高谷深、僻静荒芜的盂山隐居起来。

这一隐居就是十五年,就是这片人迹罕至的深山中,穿梭着一老一少的身影;

就是这片世外桃源的泉林中,回荡着一老一少的对话;

就是这片与世隔绝的沟谷中,积聚了一老一少的复仇力量。

赵氏孤儿,终于长成了顶天立地的汉子。

苍天不负有心人,程婴与赵武,在朝中韩厥的帮助下,里应外合,灭掉了权臣屠岸贾。

赵氏冤情大白于天下,程婴忠义大白于天下,公孙杵臼忠烈大白于天下。

最后的程婴,并未品味胜利的美酒,十数年积聚的丧子之痛,丧君之痛,丧友之痛一并袭上心头,程婴自刎而死,赵武为此服孝三年。

中国历史上如果没有这段传奇的故事,战国时代的名门望族赵氏何能复兴?

何能有后来雄霸天下的赵简子赵襄子?

何能有韩赵魏三家分晋?

何能有后世的“三晋”称谓?

后世为纪念忠烈千秋的程婴,公孙杵臼,在藏山立庙以祀。

庙曰“文子祠”以赵武之谥号赵文子命名。

现存山门、牌楼、戏台、钟鼓楼。

碑坊正殿、寝宫、梳洗楼等三十余处遗迹依山而建,雄伟壮观,气势万千。

近年来,当地爱我论坛又在“文子祠”附近修建了“春秋战国城”,增设了群雄殿、将相府、忠烈馆、古战场等新的仿古建筑,使人们可以进一步了解春秋战国时代风云变幻的三晋历史。

大将军屠岸贾凶暴残忍,专权误国,陷害忠诚正直的大夫赵盾,在他的怂恿下,晋国国君下令:

抄斩赵氏满门。

一夜之间,赵盾和他的儿子赵朔、家属、奴婢等共计三百余口,倒在血泊中,做了冤鬼。

赵朔的夫人庄姬公主,因是国君的胞妹,幸免于难,被送回内宫居住,此时她已怀有身孕。

几个月以后,庄姬公主生下一个男婴,取名赵武,但这一切都逃不过屠岸贾的眼睛,他早已下令,把内宫封锁起来。

庄姬公主以看病为名,把赵家的挚友、乡间医生程婴召进内宫,含泪请求程婴救孩子出宫。

程婴把赵武放进药箱准备带出宫门。

守将韩厥见程婴一腔正义,十分感佩,放走程婴和赵武,自己拔剑自刎。

屠岸贾追查不到赵氏孤儿的下落,气急败坏,宣布要把全国半岁以内的婴儿全部杀光。

为了保全赵氏孤儿和晋国所有无辜的婴儿,程婴与退职年迈的大夫公孙杵臼商议,用假相瞒骗屠岸贾:

程婴献出自己亲生儿子代替赵氏孤儿,公孙老人顶替救孤藏孤的罪名,然后由程婴亲自去向屠岸贾告发。

屠岸贾听信了程婴的举报,残忍地杀死了公孙老人和“赵氏孤儿”。

晋国上下目睹了这场血腥屠杀,敢怒而不敢言,人们在背后无不切齿痛骂程婴的卖友求荣。

程婴面对这一切,只有强忍悲愤,默默承受。

十几年来,程婴苦心教育,把赵武培养成一个文武双全的青年。

为了接近屠岸贾,他让赵武认屠岸贾为义父。

终于有一天,他把真相告诉了赵武。

在守边归来的大将军魏绛的鼎力相助下,赵武拔剑刺向仇人,并告之自己便是他斩不尽、杀不绝的赵氏孤儿。

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中华第一忠义之士程婴舍子救赵氏之孤,在藏山苦度15年之久,在此书就了赵氏孤儿的千古传奇。

随着故事的传承,此地也因藏孤、救孤、育孤而得名,并将原来的盂山之名改为藏山,而藏山,也成为中华民族忠义文化的发祥与传承之地。

近些年来,随着国家旅游旅游事业的不断发展,藏山的旅游、文化资源也逐渐得到开发。

目前,藏山景区游览面积十余平方公里,由育孤园、春秋藏孤胜地、三教文化圣地、仙人峰自然生态区四大板块,168个景点组成。

  可以说,藏山人建设新藏山的精神,让忠义文化得到了进一步的延伸。

程婴的救孤之举,如果理解为家臣对正义、对恩人的忠诚的话,那么董事长杨连富怀着对家乡人民的深厚情感,对藏山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则可以理解为一种饮水思源之举,同样是中华忠义文化的一种传承。

目前,藏山已经成为荣升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山西省十佳文明景区”,是“历史文化游”与“山水自然生态游”的两日游大景区。

随着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忠义内涵得到了深度挖掘,不仅原有景点得到了翻修,而且景点、道路、住宿、接待都得到了改造和建设。

  藏山风景区-鸟瞰藏山藏山景区处处保留着中华忠义文化的痕迹,这与盂县人民的朴质相映成趣。

依崖而建的赵武庙堂,似乎在陈诉着赵氏的冤情以及得血前耻的欣慰;

相对而建的报恩祠,则纪念着为了正义而献身的那些忠义之士;

山腰中的藏孤洞,僻静幽谧,展示了历史的沉重与酸楚;

藏山庙的亭台楼阁倚山傍壁而筑,气势雄伟,相互映衬。

这些与忠义相关的人文景观,除寝宫为元代缩建之外,其余大都是明嘉靖、万历年间和清代多次修葺而成,古典韵味十足。

而在自然景观上,用奇丽壮观也难以尽言,“龙凤松”、“饮马池”、“笏峰”、“南天门”、“日落晚照”、“拜水洞”、“滴水崖”、“黑龙潭”、“飞岩楼”等各有特色,情趣不一,真要走入其中,切身体会,才能体验个中滋味。

借助中西部开发的有力契机,藏山利用北接五台山、西靠西柏坡的区位优势,与两景区联合打造晋冀旅游金三角,近些年来已经初显成效。

藏山坐落在太行山西麓,风光秀丽,造化神奇,素有“北国江南”之称。

独特的“忠义”文化、丰富的人文景观,以及“三湖、三瀑、一河、一洞”等旅游景观,已经成为“吃、住、游、玩、购”为一体的综合旅游胜地。

随着高速客运铁路、高速公路以及路旅游专线的开通,藏山正在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而五台山是四大佛教名山之一、西柏坡也是重要红色旅游圣地,三种景观,可以说各有特色,旅游金三角的组合将会为藏山带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春暖花开之际,藏山更加秀丽多姿,而借势中部开发的机遇,藏山的区位优势也已显现。

目前,北京到西安的高速客运铁路、双阳线高速公路平行贯穿藏山,阳泉至盂县的高速公路全线贯通,而且北临著名佛教名山五台山,西靠红色旅游地西柏坡,这必将吸引更多的游客,走进藏山,感受“三晋历史文化第一山”的魅力。

通过一周的认识实习,我深深的被山西这座古城所吸引,迷恋上了这里的文化传统及优美风景,我会在剩下一年的学习生活中,更加深入的了解这里的各大魅力城市,了解民俗风情,了解悠久历史,丰富自己的内涵,补充知识,争取在专业方面取得建树。

最后,感谢两位老师一周的辛苦指导!

谢谢!

-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