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施不完善的负面影响.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569251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89.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设施不完善的负面影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基础设施不完善的负面影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基础设施不完善的负面影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基础设施不完善的负面影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基础设施不完善的负面影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基础设施不完善的负面影响.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基础设施不完善的负面影响.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基础设施不完善的负面影响.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基础设施不完善的负面影响.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基础设施不完善的负面影响.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基础设施不完善的负面影响.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基础设施不完善的负面影响.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基础设施不完善的负面影响.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基础设施不完善的负面影响.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基础设施不完善的负面影响.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基础设施不完善的负面影响.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基础设施不完善的负面影响.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基础设施不完善的负面影响.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基础设施不完善的负面影响.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基础设施不完善的负面影响.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础设施不完善的负面影响.docx

《基础设施不完善的负面影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设施不完善的负面影响.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基础设施不完善的负面影响.docx

基础设施不完善的负面影响

基础设施不完善的负面影响

  下文是关于基础设施不完善的负面影响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帮助:

  基础设施不完善的负面影响

(一)

试论基础设施规划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试论基础设施规划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摘要:

在当前我国城市基础设施的开发建设中,存在以下四大主要矛盾:

城市总体规划与基础设施专项规划错位;重复建设与供给不足并存;用地浪费与土地空间不足并存;过度超前与滞后建设并存。

要解决这些矛盾,应从我国基础设施规划体系的调整入手,构建新的城市规划编制建设体系“区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基础设施专项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建设实施”,并对这一体系的每个层面都要不断调整编制方法、完善编制内容来适应供给环境的变化。

  关键词:

基础设施城市发展矛盾与规划

  Abstract:

inthecurrenturbaninfrastructuredevelopmentandconstruction,existinthefollowingfourmajorcontradictions:

thecityandtheoverallplanningofinfrastructurespecialplanningintervention;Repeatconstructionandsupplyshort;Landwasteandlandspaceshort;Excessivepilotandthelagconstructioncoexist.Tosolvetheseproblems,weshouldChina’sinfrastructureplanningsystemoftheadjustment,theconstructionofnewcityplanningconstructionsystem“regionalplanning-urbanoverallplan-infrastructurespecialplanning-regulatorydetailedplanning-constructionandimplementation,andtoeveryaspectofthissystemareconstantlyadjustestablishmentmethod,improvethesupplyofcontenttoadapttothechangeofenvironment.

  Keywords:

infrastructureurbandevelopmentcontradictionsandplanning

  一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城市的总体规划与基础设施专项规划矛盾

  在我国当前的城市规划体系中,从编制的内容和深度上来看,城市总体规划中虽然包含有基础设施规划专项,但往往偏重于总体规模预测,并未达到专项规划的深度,因此很难指导实际的规划管理。

在一些城市中,可能出现基础设施专项规划编制进度相对滞后于总体规划的情况,导致目前更多的是将基础设施专项规划“放入”城市总体规划,而无法做到在总体规划中“协调”各专项规划;总体规划目标的宏观性也使其无法做到对基础设施专项规划进行有力的协调与整合,导致各类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各自为政。

另外,在控制性详细规划没有覆盖的区域,往往是由基础设施专项规划直接指导建设,难免出现各类基础设施用地需求之间的冲突。

  此外,由于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基础设施规划的编制人员专业背景有限,或者城市规划编制部门与基础设施部门之间信息不对称,造成规划对行业发展需基础设施不完善的负面影响

(二)

关于金融危机背景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现实性分析【基础设施不完善的负面影响】

  论文关键词:

基础设施建设金融危机性分外部需求经济增长经济发展需求紧缩刺

  激内需论文摘要:

次贷危机的全球蔓延降低了我国经济增长的外部需求,对我国经济发展

  产生诸多不利的影响。

在当前这种出口需求紧缩的情况下,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将有利

  于刺激内需,对于现阶段拉动国内经济的增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07年4月美国全

  面爆发次级按揭贷款危机(简称次贷危机),这场危机后来演化成为全球信贷紧缩,并以惊

  人的速度蔓延,对全球金融市场造成巨大的冲击。

次贷危机的全球蔓延降低了我国经

  济增长的外部需求,对出口企业产生巨大影响。

同时,次贷危机还导致全球股市震荡,中国

  股市也出现了巨幅震荡和急剧下滑,这些都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诸多不利的影响。

2008

  年l1月,国务院提出2010年底之前投资4万亿元刺激经济的10项措施。

在当前这种出口

  需求紧缩的‘隋况下,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将有利于刺激内需,对于现阶段拉动国内经

  济的增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必要性分析1.有

  利于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扩大国内需求保障国民经济平稳发展,扭转经济增速下

  滑趋势面对国际国内的严峻形势,保持经济平稳发展,防止出现大的起落,是当前首要的任

  务。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对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未实行扩张型的财政政策,会为经济的平稳增

  长提供一个有效的前提和基础。

通过政府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能够进一步拉动更大

  的投资需求。

根据世界银行最近一份权威报告显示,扩大基础设施建设拉动的投资需求系数

  将达到3.1~3.8,即政府对于基础设施每投入1美元,就能拉动社会投资需求3.1~3.8

  美元。

这样,不仅可以直接增加社会总需求中的投资比重,为经济持续增长奠定基础,进而

  增强经济增长的后劲,而且在投资过程中还能将一部分投资转化为居民的收入,提高居民消

  费需求的总体水平。

通过这种轮番作用,能够进一步促进经济全面增长,为战胜金融危机提

  供保证。

2.有利于加快和谐社会建设的步伐,克服影响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增强经

  济发展的后劲基础设施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必备条件,在助推地区经济起飞发挥着不

  可替代的作用。

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和某些地区开发获得成功,一条共同的经验就是通过

  率先启动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为经济高速增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经过近年未的大规模建

  设,我国基础设施在整体上有了很大的发展。

然而,由于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城乡之间的

  差异,某些地区和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还很薄弱,制约经济发展的一些瓶颈因素仍未消除。

  要在新的起点上推进这些地区实现新的跨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就显得更加紧迫。

3.有

  利于促进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缓慢,城市化水平还较低,目前仅

  有31%,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城市化率70%~90%的水平,也落后于世界平均45%的水

  平。

这种状况导致城市发展缺乏后劲,无法充分发挥城市经济的“聚集效应”,造成城市资源

  的浪费和整体利用水平的低下,束缚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对周边地区发展的带动辐射作用。

  加强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有效增进城市与周边乡镇的连接,进而充分发挥市区经济的

  带动效应,有效促进城乡经济的统筹发展。

[!

--]4.有利于优化产

  业结构和优化升级,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可以改变我国基础设施落后的面貌,也

  可以促进相关产业结构升级。

在各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及其配套建设中,如高速铁路、通信

  网络等建设,就需要引进更多的高科技产品,配套研发更多的自主核心技术,让更多的技术

  更新换代,这将促进高科技成果加快向生产领域转化的步伐,从而也进一步促进相关产业结

  构的升级和优化。

[1][2][3]下一页  二、我国基础

  设施建设的行业领域分析当前,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包括许多方面,为此,不

  能搞“一刀切”,要针对实际需要有重点、有组织、有步骤地重点发展一些关键行业。

1.交

  通运输行业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一切经济和社会活动的载体。

它把社

  会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各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是社会经济活动得以正常进行和发展的

  前提条件交通运输业一方面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经济社会以及国防建设对运输的需求,另一

  方面又能够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因为优良的交通运输对充分开发利用各地区间、各国间的

  经济发展的可能性起着重要的作用。

国内外发展的经验表明,铁路干线对经济的带动

  力和影响力极强。

如日本的北海道干线,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大干线法国的巴黎一里昂线,我

  国的哈大线、京广线、京沪线、陇海线,都已成为重要的经济发展轴线,对于经济的发展起

  到了重要的作用。

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将会有力地带动区域经济的大发展,这是被客观历

  史证实的经济规律。

进入“十一五”后,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对交通设施的需求也呈现出快

  速增长的趋势,因此,在现阶段必须加大交通领域基础设施的建设。

2.通信行业在

  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大量的新知识、新信息的传递和利用。

大力发展通信行业,

  加快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促进通信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对拉动内需、保持经济稳定增

  长发挥良好的促进作用。

尤其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势不可挡的今天,各类科技信息、经

  济信息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社会各界对信息交换的需求俞加旺盛,发展通信行业有利于促

  进高新信息技术产业化的进程。

3.电力行业目前,我国的电力市场开发程度较低,

  制约了经济的持续快速、稳定发展。

尤其是电力行业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电源

  结构不合理,水、火、电比例失调,电网建设滞后于电源建设,电网结构不合理。

2008年

  初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造成国家电网线路停运330多条、输电杆塔倒塌196处,导致我国南

  方大面积断电,同时致使国内南北铁路电气化大动脉的中断。

加大电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

  电力行业结构调整,既可弥补电力行业薄弱环节,拉动电力基础设施建设相关产业发展,

  又可增加电力供应,促进城乡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4.农村基础设施领域与城市相

  比,农村各项基础设施尤显薄弱。

按照国家新农村建设总体部署,紧紧围绕改善农民生产生

  活条件和发展农村社会事业,要逐步把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转向农村,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

  农村延伸。

特别是要加强支撑现代农业的基础建设,抓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农村饮水【基础设施不完善的负面影响】

  安全工程,建设和改造通乡、通村公路,加快发展农村清洁能源,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国作为农业人口大国,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

--]上一页[1][2][3]下一页

  三、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筹措对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首先要解决好资金筹措问题。

当务

  之急是进一步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多元化基础设施建设投融

  资体系,以“三个有利于”为根本出发点来进行基础设施的投资与建设。

针对我国的国情和

  借鉴国内外的经验,分析发现在现阶段宜采取如下途径来进行资金筹措。

1.由当地政府

  发行基础设施建设债券美国有许多州早已采取政府发行基础设施建设债券的资金筹措

  办法,而且施行多年实践检验具有较强的适用性。

通过发行债券,可以筹集到进行基础设施

  建设所必需的投资额。

同时,由于其具有追索偿还权,还会激励当地政府加强对城市基础设【基础设施不完善的负面影响】

  施建设的管理,努力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

2.实行B0T融资方式通过BOT融资

  方式的运用,可以充分利用国外大企业的雄厚资金和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促进基础设施项

  目投资的完成,而且由于在合同或协议中规定了在一定期限内由外方来经营并由其自身来承

  担经营中的风险和损失,这样就可以迅速地促进城市基础设施的大发展。

3.鼓励私人

  进行投资研究表明,未来私人投资将是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建设的重要资金来源,

  这将有利于提高社会资金的利用效率。

在国外,私人对于基础设施的投资比例一般占全部城

  市基础设施投资总额的12%~18%。

在阿根廷,私人对于基础设施投资的比重则高达70%;

  在香港特别行政区,一直有私人参与除供水之外所有基础设施部门投资的传统;在菲律宾,

  私人投资也高达40%。

因此,可以借鉴国外的作法,放开大部分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

  筹措限制,鼓励私人参与投资。

4.发行股票进行融资目前,我国交通板块中的基

  础设施建设、管理、经营类上市公司,都是通过在证券市场上进行直接融资的。

这样做,不

  仅可以降低经营风险,而且没有近期还本付息的压力,从而可以使公司有更多的精力去投资、

  去运营,以提高募集资金的利用效益,从而促进我国基础设施事业的进步和发展。

在现

  阶段,国家实施扩张型的财政政策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全球金融危机

  的影响,为国民经济的平稳增长提供有效的保障。

同时,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也可以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之,在当前情况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克服面临的困难和保持经济长期稳定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基础设施不完善的负面影响(三)

浅析城市竞争力与基础设施关系

  浅析城市竞争力与基础设施关系

  刘刚

  (作者单位:

济南市城市规划咨询服务中心)

  【摘要】本文通过城市竞争力、基础设施概念及相互关系的论述,阐明了我国城市要在国内国际竞争中取得一定优势,前提条件是先行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好,完善的基础设施使城市具备更大的竞争力。

  【关键词】基础设施、城市竞争力

  1、基础设施概念

  基础设施是保证社会生产、生活能够正常运转的最一般、最基本的物质条件,基础设施供给包括基础设施规划决策、生产建设、运营管理等一系列过程。

城市基础设施是社会化生产和专业化协作的产物。

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水、气、热等各种服务形成了新的城市专业化部门。

这些部门对城市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使城市得以维持和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城市基础设施的合理配置与科学布局,能经济有效地促进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对城镇体系建立和城市形态的扩展具有促进和引导作用。

基础设施的质量、数量、容量与改造利用的潜力是土地开发的重要基础条件,也是旧区改造、再开发的可能性与经济性的决定性因素。

  2、城市竞争力概念框架

  经济全球化使城市的竞争力成为各国市政府中最重要的议题。

一方面,城市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焦点,世界经济的起落系城市于一身。

另一方面,为了促进自身经济增长而产生的竞争,已不再是简单的穷国和富国的竞争,而转变为城市与城市之间、区域与区域之间的竞争。

在发达国家中,也出现了因为缺乏竞争力而衰退变得贫困的城市和区域;在发展中国家也有新兴的城市和地区音富有竞争力而变得繁荣。

为使世界各地的城市充分认识到“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性,2000年5月在华盛顿市举办了“城市竞争力全球会议”(TheWordCompetitiveCitiesCongress)。

  来自世界各地的市长、主要跨国公司负责人及学术界代表就城市竞争力问题进行了讨论。

  城市竞争力是一个具有明确直观含义却又不易精确把握的概念,但它主要是指一个城市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城市相比较所具有的吸引、争夺、拥有、控制和转化资源,争夺、占领和控制市场,以创造价值,为其居民提供福利的能力。

城市价值是由城市企业或经济人创造的。

每一个城市的产业群都由若干产业组成,每个产业又分若干个产业部门和环节,每一部门和环节又有不少企业,城市价值体系是所有企业价值体的集合。

所有影响城市价值体系的各种因素或力量的综合即是城市竞争力。

城市价值体系的状况及变动表现着城市竞争力的状况及变动。

城市竞争力是一个复杂的混沌系统,其众多的要素和环境子系统以不同的方式存在,共同集合构成城市综合竞争力,创造城市价值。

概括地表示:

  城市竞争力=F(硬竞争力、软竞争力)=城市产业竞争力之和

  硬分力=人才竞争力+资本竞争力+科技竞争力+结构竞争力+基础设施竞争力+区位竞争力+环境竞争力+聚集力

  软分力=秩序竞争力+文化竞争力+制度竞争力+管理竞争力+开放竞争力人才竞争力包括城市劳动者队伍的数量、质量和未来潜力。

资本力包括资本的存量、可得的便利性和金融控制力。

科技力既包括科学技术、知识资源的存量,也包括科技的创新和转化能力。

城市结构有广泛的含义,结构力这里主要包括产业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城市产业专业化程度及城市的空间结构等。

环境力指城市环境状况,如气候条件、环境质量、风景名胜等。

区位力这里是指城市综合区位力,包括自然地理位置、经济区位、科技、政治区位等。

聚集力指城市的人口、生产要素的聚集和企业、产业的群集状况和能力。

秩序力指城市政治、经济及社会秩序,包括政治稳定性、经济安全性和社会治安状况等。

制度力是城市、城市企业以及城市所在的国家在城市层面表现的政治法律制度、经济体制以及社会文化方面的制度等。

文化力是城市所特有的市民社会意识、道德观念、城市文化氛围和风俗习惯。

管理力包括城市、城市企业发展战略和管理水平及管理效率。

开放力包括城市内部各要素、城市与区域内外(包括国内外)联系的程度。

  3、城市竞争力与基础设施关系

  城市竞争力与基础设施关系

  如果我们把管理一座城市看作经营一个企业的话,那麽基础设施就是这个企业的投入。

因为城市的经营目标也是如何用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土地增值就是产出)。

因此基础设施的投入决定了土地的价格。

有一点要注意,就是基础设施的建设既不是越省越好,也不是越搞越好,它存在一个最佳设施水平。

  城市基础设施是以物质形态为特征的城市基础结构系统,是指城市可利用的各种设施及质量,包括交通系统,通讯系统,能源动力系统,住房储备,文、卫、科教机构和设施等。

基础设施是城市经济、社会活动的基本载体,是真正属于城市的不可移动要素。

设施力是一定的基础设施所形成影响城市产业价值形成的力量。

城市基础设施的规模、类型、水平直接影响着城市产业的发展和价值体系的形成。

城市基础设施质量(基础设施个体质量、空间匹配)的状况影响城市的产品成本和竞争力。

城市基础设施产业的竞争力将成为城市总体产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基础设施对提高城市竞争力作用中,技术性基础设施越来越至关重要。

技术性基础设施状况决定一个城市产业的水平,拥有发达的高技术的基础设施,可以吸引和培育高技术高附加的产业(包括金融业),创造和持续创造更多的价值,提高城市竞争力。

  基础设施通过影响城市产业收益回报率,塑造城市吸引人才、技术、资金、资源等要素的能力,将影响城市的产业规模和产业素质。

  通过城市建设、通过改善城市公共服务来增强城市的竞争力,政府的主

  下文是关于基础设施不完善的负面影响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帮助:

  导作用和充分发育的市场两者是必须的。

而城市规划代表政府制定出全市经济、社会、物质环境发展的大框架,在这个大框架中城市规划通过协调政府和市场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通过以政策来吸引资金进入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领域(如基础设施、教育事业等)。

  如何衡量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基础设施竞争力

  城市综合竞争力

  选取从不同的角度表现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四个关键性指标,来衡量一个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一、市场占有率。

它是企业竞争力大小的最直接表现。

对于城市而言,市场占有率反映一个城市域外产品需求的大小,反映其产品在全部城市产品市场中的份额,反映了一个城市创造价值的相对规模。

  二、GDP的增长率。

城市竞争是贸易竞争,更是增长的竞争。

城市吸引、占领、争夺、控制资源和市场创造价值的能力、潜力及持续性决定于GDP的长期增长。

GDP增长率反映了城市价值扩展的速度及潜力。

  三、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是城市技术水平和各种经济效益,即城市生产力水平的综合反映,它从质量上反映城市竞争力,它是城市创造价值的投入产出效率的一个集中表现。

  四、居民人均收入。

即居民收入的综合性上反映了城市在域内和域外创造价值的状况。

它能把城市的域外收益表现出来,能反映城市的对外吸引和控制能力。

它也是一个反映水平的指标。

  城市基础设施竞争力

  一、基本基础设施。

市内基本基础设施综合指数,由城市能源、交通、道路、住房等八项具体指标综合构成,反映城市市内基本基础设施的水平;对外基础设施综合指标。

由城市货运量和客运量指标综合构成,反映城市公路、铁路、水运等基础设施状况,这是一个主客观综合指标。

  二、技术基础设施。

每百人拥有电话机数,反映城市基本技术基础设施的现状和城市的现代化水平;城市现代交通、通讯、信息设施的综合指数,由先进交通设施指标港口个数、机场等级、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地铁个数、光缆线路数加权综合构成,这是一个主客观结合指标。

  三、社会基础设施。

文化基础设施综合指数,由公共藏书量、文化馆、影剧院指标加权综合构成。

反映城市的文化设施状况。

这是一个主客观结合指标;卫生基础设施综合指数,由医院个数、万人医院床位数综合构成,这是一个主客观结合指标;设施力指标从基本设施、社会基础设施、技术性基础设施三方面反映城市基础设施的基本状况和技术状况。

  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社会评价

  应积极的对城市基础设施项目进行评价,合理处理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社会问题,

  识别并减少社会风险,增强城市的竞争力。

  当今的项目社会评价可概括为四种方法:

第一,包括在国民经济评价中的社会经济效益分析;第二,经济评价加经济效益分配分析;第三,国家宏观经济分析;第四,社会评价或社会分析。

从理论上讲,前三种方法属于经济学范围,被称为狭义的社会评价。

目前我国在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国民经济评价中作的社会评价基本属于第一种。

  当前我们所要进行的基础设施的社会评价的概念可以描述为:

以社会学和人类学位理论基础,具体分析项目实施可能产生的社会问题,深入分析与项目相关的社会过程,识别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社会风险,坚强项目实施后的不利后果和负面影响,促进与城市社会文化环境相互适应。

以促进城市健康发展,增强城市竞争力。

  4、政策含义

  在当前和今年一段时期内,面对激烈的区域竞争和国际竞争,中国城市政府仍然要把改善城市基础设施作为提高城市竞争力的战略重点。

不断增强城市对人才、资金、资源等要素的吸引和承载能力。

  在基础设施体制方面,要引进和实行先进的管理和制度尤其是融资制度。

要放松政府管制和限制,鼓励民间资本大量进入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要积极推行特许经营、BOT等国际上行之有效的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的制度和办法;要积极利用国内外的资本市场融通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资金。

  大力推进技术性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交通、通讯、信息等基础设施环境。

在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方面一定要考虑技术的先进性,考虑与国际接轨,加快推进城市信息化进程,为城市科技创新和高技术、高管理产业的发展创造硬环境。

  围绕城市个性,提供城市基础设施。

受历史和现实条件的制约,不同的城市其发展目标不同,对城市基础设施的载体要求不同,不同的产业集群所需的公共基础设施也不同。

城市政府应根据其目标,精心设计和规划城市基础设施目标重点实施步骤和具体方案。

  建设适宜的生活性和社会性基础设施。

进一步加大科技基础设施投入和建设,为吸引科技资源,提高科技实力,培育城市的科技转化能力创造基础设施硬环境。

加大对教育的基础设施投入和建设,建立适应地方经济的教育基础设施体系。

注意基础设施不完善的负面影响(四)

地方政府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  摘要:

近几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交通运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