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面瓦技术交底.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574695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82.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屋面瓦技术交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屋面瓦技术交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屋面瓦技术交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屋面瓦技术交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屋面瓦技术交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屋面瓦技术交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屋面瓦技术交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屋面瓦技术交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屋面瓦技术交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屋面瓦技术交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屋面瓦技术交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屋面瓦技术交底.docx

《屋面瓦技术交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屋面瓦技术交底.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屋面瓦技术交底.docx

屋面瓦技术交底

屋面瓦技术交底

一、施工准备

本工程屋面坡度较大,约40度左右。

此外为弧形坡屋面斜板和直形坡屋面斜板,结构较复杂,细部节点较多,施工难度较大。

为了保证屋面造型与设计效果一致,屋面瓦施工必须严格按照给定的控制点和弧线其施工屋面瓦等各个细部的标高控制。

二、编制依据

1、本工程设计图纸;

2、弧《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002年版

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4、《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

5、《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GB18242-2000)

6、《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7、《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8、《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三、施工组织计划

本工程采用项目经理负责制管理,由项目部直接管理,项目经理全权负责本项目的机械、材料和劳动力的组织及施工,项目管理架构如下:

 

 

施工人员计划

序号

工种

人数

备注

1

瓦工

10

2

普工

15

3

电工

1

4

机修工

1

5

安全工

1

四、坡屋面建筑构造

1.小青瓦(建设单位选定厂家供货)

2.1:

1:

4水泥砂浆加水泥重的3%麻刀卧瓦,最薄20

3.30厚1:

3水泥砂浆满铺钢丝网,用18号镀锌钢丝网绑扎并与屋面层预埋的φ10钢筋头绑牢

4.50厚岩棉保温板用DEA砂浆粘贴。

5.4厚SBS防水卷材

6.刷基层处理剂一道(材性同上)

7.20厚1:

3水泥砂浆找平层(内掺防水粉),厚度较大处用C20细石混凝土找平。

8.钢筋混凝土坡屋面,表面清扫干净,基层处理。

五、屋面工程控制要点

1、由于屋面坡度较大而且转折较多,在施工过程中对屋脊、檐口、汇(分)水线起止点等部位的标高必须精确控制;对于、坡度阴角线、坡度阳角线、檐口线、转角点、汇(分)水线起止点的定位必须精确;

2、加强屋面工程安全管理工作。

六、屋面瓦

1、瓦屋面的施工工艺:

清理基层→铺砂浆粘贴小青瓦→检查验收→淋水试验。

2、弧形坡屋面斜板和直形坡屋面斜板瓦屋面的施工要求:

1首先排小青瓦,放出小青瓦的沟瓦和盖瓦的控制线和弧形坡屋面的弧形控制线,横竖垂直和顺直,弧形和直形坡屋面檐口瓦:

粘瓦次序从檐口由下到上,自左向右方向进行,檐口瓦要挑出檐口50~70mm,瓦后粘贴均应结构檐口上,与左边、下边两块瓦落槽密合,随时注意瓦面与坡屋面垂直,不符合质量要求的瓦不能粘贴。

为保证瓦的平整顺直,应从屋脊拉一斜线到檐口,即斜线对准屋脊第一张瓦的右下脚,顺次与第二排的第二张瓦,第三排的第三张瓦,直到檐口瓦的右下角,都在一直线上,然后由下到上依次逐张粘贴,可以达到瓦沟顺直,整齐美观。

瓦的搭接应顺主导风向,以防漏水。

檐口瓦应粘贴成一条直线,天沟处的瓦要根据宽度及斜度弹线锯料。

整坡瓦要平整,排列横平竖直,无翘角和张口现象。

上部第一排瓦与下部第一排瓦,安装时为使施工质量更安全可靠,分别用水泥砂浆粘贴。

2脊,斜沟瓦:

先将整瓦(或选择可用的缺边瓦)挂上,沟边要求搭盖宽度不小于150mm,弹出墨线,编好号码,然后按号码次序挂粘贴上,斜脊处的平瓦边按上述方法粘贴上,保证脊瓦搭接平瓦每边不小于40mm。

斜脊、斜沟处地平瓦要保证使用部分的瓦面器具。

⑶脊瓦:

粘贴平脊、斜脊脊瓦时,应拉通长线,铺平粘贴直,扣脊瓦时用水泥砂浆铺座平实,

脊瓦接口和脊瓦与平瓦间的缝隙处,要用抗裂纤维的灰浆嵌严刮平,脊瓦与平瓦的搭接每边不少于40mm;平瓦的接头口要顺主导风向;斜脊的接头口向下,即由下向上铺设,平瓦与斜脊的交界处要用麻刀灰封严。

铺好的平脊和斜脊平直,无起伏现象。

3、瓦屋面质量要求

(1)坡屋面的瓦不的有缺角(边、瓦抓),砂眼、裂纹、和翘曲张口等缺陷。

铺设后的屋面不得渗透水(可在雨天后检查)。

(2)粘贴瓦应平整,搭接紧密,横平竖直,考屋脊一排瓦应挂上整瓦,檐口瓦出檐尺寸一致,檐口平直整齐。

(3)屋檐要平直,脊瓦搭口和脊瓦与平瓦的缝隙、斜沟瓦与排水沟的空隙,均应用麻刀灰浆填实抹平,封固严密。

3、粘贴小青瓦施工方式及步骤

验收基层—放出顺水瓦及山墙、檐口、天水沟—放线确定粘瓦线位置,并确定粘瓦线—斜沟铺设—主瓦铺设—脊瓦铺设—屋面泛水节点处理—水平檐口处理—清理屋面—交付验收。

3.1、粘小青瓦用量及弹线

主瓦通常挑出屋檐60㎜,因此第一条檐口粘瓦控制线离檐口110㎜。

3.2、斜天沟与斜脊基层

3.3、主瓦的铺设

3.4、斜天沟处主瓦的铺设

说明:

每面坡的斜天沟弹线/切割线距斜沟中心线最小为50㎜,斜天沟净宽为100㎜;如坡屋面排水面积大于25㎡,斜天沟净宽可增至200㎜。

被切割下的主瓦用截瓦搭扣固定,填在空缺处。

3.5、斜脊处主瓦切割

说明:

每面坡的主瓦应对齐斜脊线,弹线后切割,并缝宽度应尽量弥合。

被切割下的主瓦,用1:

3水泥砂浆卧瓦(最薄处25)内配A6@500×500钢筋网。

3.6、脊瓦及封头铺设

说明:

水平脊瓦及斜脊瓦下均用水泥砂浆填充。

3.7、檐口的处理

3.7.1通风和排冷凝水孔的布置在两个顺水条间距中心位置。

作法,如用砂浆抹实水平檐口,

应先留设一个长不小于200mm,Ø15-20的塑料管,管的下部应紧贴屋面基层。

3.7.2采用檐口挡蓖或通风条时,可不采用上述9.1的做法。

3.7.3具体施工方法应按设计或规范操作。

3.8、屋面清理

屋面瓦铺设完毕后。

及时彻底清理屋面上的各种材料及垃圾。

重点清理污染瓦面的污物。

所有节点构造处均应覆涂两遍与主瓦同色专用漆。

清理时如发现有损坏的瓦片和其他施工质量问题及时修复。

3.9、交付验收

按《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及施工设计要求进行验收。

4、施工应注意事项:

4.1、施工中严禁长时间污染瓦面,应随铺随清理干净。

4.2、吊装、搬运瓦片时应轻拿轻放,码放时要整齐,一般不超过5层。

4.3、施工中应穿胶底布鞋,避免重力踩踏瓦面。

4.4屋面被严重污染时,严禁用酸性水溶物清洗(刷)屋面,以免对屋面颜色造成褪色、发花、起皮等现象发生。

4.5瓦片吊装到屋面上,应按施工要求分别堆放,不可将瓦片集中过量的堆放在同一部位,以免造成屋顶超载受损。

5、施工安全措施:

5.1、工程施工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的各项安全法律和规程。

5.2、雨、雾、雪天及恶劣天气严禁屋面瓦施工作业。

5.3、必须佩带安全带、安全帽、防滑胶鞋。

5.4、22.50以上屋面坡度应采取安全加强措施,确保人身安全。

5.5、不准向下乱扔各种材料物品。

5.6、施工用电必须按用电规程操作使用。

七、安全施工措施

1.混凝土施工面设置连续封闭的安全护栏,防止人员坠落。

2.建立安全保证体系,设立安全管理机构,工程项目设立安全小组、班组设安全员,形成一个健全的安全保证体系,工地的安全管理机构负责工地日常的安全工作,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要及时发出整改通知,对违章作业者进行批评教育和处罚。

3.优化安全技术组织措施,包括以改善施工劳动条件,防止伤亡事故和职业病为目的的一切技术措施,如积极改进施工工艺和操作方法,改善劳动条件,减轻劳动强度,消除危险因素,机械设备应设有安全装置。

4.机械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各种作业人员应配带相应的安全防护用具及劳保用品,严禁操作人员违章作业,管理人员违章指挥。

5.施工中所有机械、电器设备必须达到国家安全防护标准,自制设备、设施应通过安全检验,一切设备应经过工前性能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并由专人负责,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并按规定定期检查保养。

6.凡进入现场的一切人员,均要戴安全帽,正确使用“三宝”。

7.严格执行各项安全操作规程,施工前要进行安全交底,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加强工人的安全意识教育。

8.加强安全教育和监督,坚持经常性的安全交底制度,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9.多机作业用电必须分闸,严禁一闸多机和一闸多用,施工现场电缆、电线必须按规定架设,严禁拖地和乱拉乱搭。

10.各种机械要有专人负责维修、保养,并经常对机械运行的关键部位进行检查。

八、文明施工措施

1、为避免施工现场的混乱现象,现场文明施工划区域派专人负责,落实岗位责任制,搞好环境卫生工作。

2、施工现场必须按施工平面图进行布置,不能随意改变。

3、现场材料进场道路保持畅通无阻,排水畅通,无积水,场地整洁、材料堆放整齐,无施工垃圾。

 

审核人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

1、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交底单位与接受交底单位各存一份。

2、当做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分项工程名称”,其他技术交底可不填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