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生物浙科版必修二学案第三章 第一节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576110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94.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中生物浙科版必修二学案第三章 第一节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学年高中生物浙科版必修二学案第三章 第一节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学年高中生物浙科版必修二学案第三章 第一节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学年高中生物浙科版必修二学案第三章 第一节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学年高中生物浙科版必修二学案第三章 第一节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学年高中生物浙科版必修二学案第三章 第一节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学年高中生物浙科版必修二学案第三章 第一节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学年高中生物浙科版必修二学案第三章 第一节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学年高中生物浙科版必修二学案第三章 第一节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学年高中生物浙科版必修二学案第三章 第一节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学年高中生物浙科版必修二学案第三章 第一节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学年高中生物浙科版必修二学案第三章 第一节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学年高中生物浙科版必修二学案第三章 第一节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学年高中生物浙科版必修二学案第三章 第一节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学年高中生物浙科版必修二学案第三章 第一节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学年高中生物浙科版必修二学案第三章 第一节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学年高中生物浙科版必修二学案第三章 第一节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学年高中生物浙科版必修二学案第三章 第一节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学年高中生物浙科版必修二学案第三章 第一节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学年高中生物浙科版必修二学案第三章 第一节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中生物浙科版必修二学案第三章 第一节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Word版含答案.docx

《学年高中生物浙科版必修二学案第三章 第一节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生物浙科版必修二学案第三章 第一节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Word版含答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高中生物浙科版必修二学案第三章 第一节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Word版含答案.docx

学年高中生物浙科版必修二学案第三章第一节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Word版含答案

第一节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1.染色体由DNA、蛋白质(组蛋白和非组蛋白)和少量RNA组成,其中DNA和组蛋白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

2.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有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前者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后者只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3.花叶病毒的感染和重建实验证明R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4.证明DNA或R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的共同设计思路是:

分离出可能是遗传物质的DNA(或RNA和蛋白质),分别直接地、独立地观察它们在遗传中的作用。

5.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是核酸,即DNA或RNA。

凡是细胞生物,遗传物质一定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6.没有任何实验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1.T2噬菌体的结构与代谢

(1)结构:

(2)代谢与增殖[判断]:

①T2噬菌体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

(√)

②T2噬菌体在自身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利用大肠杆菌体内的物质合成自身的成分。

(√)

③当噬菌体增殖到一定数量后,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大量的子代噬菌体。

(√)

2.实验过程

3.实验结果及结论

过程

结果

分析

结论

被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

细菌体内无放射性,T2噬菌体增殖

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细胞外,不起作用

DNA是遗传物质

被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

细菌体内有放射性,T2噬菌体增殖

DNA进入细菌细胞内,指导T2噬菌体的增殖

1.科学家为什么把T2噬菌体作为研究DNA是遗传物质的材料?

科学家是如何进行研究的?

提示:

由于T2噬菌体只由DNA和蛋白质两种化学物质组成,DNA是由C、H、O、N、P五种元素组成,而蛋白质除含有C、H、O、N,有的还含有P和S等元素。

科学家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进行研究。

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准备中,为什么不能直接用含35S和32P的普通培养基来培养T2噬菌体?

提示:

因为噬菌体营寄生生活,只有在细菌体内才能进行增殖,故应先培养细菌,再用细菌培养噬菌体,而不能直接用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3.能否用14C、3H、18O、15N元素来标记噬菌体?

能否同时用32P和35S标记噬菌体。

提示:

都不能,因为DNA和蛋白质中都含有C、H、O、N元素,所以此实验不能用放射性的14C、3H、18O、15N元素标记。

若用32P和35S同时标记噬菌体,则无法分清实验中哪种放射性物质进入了大肠杆菌细胞内。

4.子代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外壳是在哪里合成的?

提示:

子代噬菌体的DNA是在所寄生的细菌的细胞内以亲代DNA为模板进行大量复制的,子代蛋白质是以细菌内的氨基酸为原料,利用细菌细胞内的核糖体、能量等进行大量合成的。

1.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过程

(1)吸附:

用尾部的末端(六根尾丝)吸附在大肠杆菌表面。

(2)注入:

释放出溶菌酶,破坏大肠杆菌的局部细胞膜,噬菌体DNA通过尾管进入大肠杆菌,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

(3)复制、合成:

在噬菌体DNA的指导下,以大肠杆菌体内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合成噬菌体DNA,以大肠杆菌体内的氨基酸为原料合成噬菌体蛋白质外壳。

(4)组装:

一个蛋白质外壳装入一个噬菌体DNA分子,组成一个新的噬菌体。

(5)释放:

大肠杆菌细胞破裂,释放出几十个至几百个子代噬菌体。

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实验过程

实验组别

设计思路

S是蛋白质的特征元素,P是DNA的特征元素,用不同的放射性同位素分别标记DNA和蛋白质,直接地、单独地观察它们的作用

标记大肠杆菌

含35S的培养基+无标记的大肠杆菌→含35S的大肠杆菌

含32P的培养基+无标记的大肠杆菌→含32P的大肠杆菌

标记噬菌体

无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含35S的大肠杆菌→含35S的噬菌体

无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含32P的大肠杆菌→含32P的噬菌体

噬菌体侵染细菌

含35S的噬菌体+无标记的大肠杆菌→混合培养(搅拌后离心)

含32P的噬菌体+无标记的大肠杆菌→混合培养(搅拌后离心)

实验结果

上清液放射性很高,沉淀物放射性很低

上清液放射性很低,沉淀物放射性很高

实验分析

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含32P的噬菌体DNA进入了细菌体内,而含35S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并未进入细菌体内

结论

DNA是真正的遗传物质

[特别提醒]

(1)用32P标记实验时,上清液中也有一定的放射性的原因有二:

一是保温时间过短,有一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使上清液出现放射性;二是保温时间过长,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子代,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也会使上清液放射性含量升高。

(2)用35S标记实验时,沉淀物中出现少量放射性的原因:

可能由于搅拌不充分,有少量含35S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吸附在细菌表面,随细菌离心到沉淀物中,使沉淀物中出现少量的放射性。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1.肺炎双球菌类型[连线]

2.活体细菌转化实验

过程及结果

分析

结论

a.R型活菌

小鼠活

结果说明R型菌无毒性

已加热杀死的S型菌体内含有“转化因子”,促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主要通过d组证实)

b.S型活菌

小鼠死

结果说明S型菌有毒性

c.加热杀死的S型菌

小鼠活

结果说明加热杀死的S型菌已失活

d.R型活菌+加热杀死的S型菌

小鼠死

S型活菌

小鼠死亡,证明有R型无毒菌已转化为S型有毒菌,说明S型菌内含有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的物质

3.离体细菌转化实验

过程及结果

分析

①S型菌的DNA使R型菌发生转化

②S型菌的其他物质不能使R型菌发生转化

③“加DNA水解酶”的实验从反面证明确实是DNA能使R型菌发生转化;从而进一步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结论

S型菌体内只有DNA才是“转化因子”,即DNA是遗传物质

1.为什么S型活菌能使小鼠死亡?

提示:

S型菌表面有多糖荚膜,是有毒性的,能使小鼠患败血症死亡。

2.肺炎双球菌活体转化实验中,R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后,从死亡小鼠中是否只分离出S型活细菌?

提示:

不是,可分离出S型活细菌和R型活细菌,且R型活细菌数量多。

3.肺炎双球菌活体转化实验能否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为什么?

提示:

不能。

活体转化实验没有将细菌中的各种组成成分分开,因此,该实验只能证明S型细菌体内含有“转化因子”,不能证明“转化因子”是哪种物质,更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4.请分析肺炎双球菌活体转化实验和离体转化实验的关系。

提示: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包括活体转化实验和离体转化实验,其中活体转化实验只证明了S型细菌体内肯定含有某种“转化因子”,但“转化因子”是哪种物质并没有证明。

而离体转化的实验则证明了“转化因子”是S型细菌体内的DNA,而不是蛋白质等其他物质。

1.肺炎双球菌活体转化实验与离体转化实验的比较

项目

活体转化实验

离体转化实验

培养细菌

用小鼠(体内)

用培养基(体外)

实验原则

R型细菌与S型细菌的毒性对照

S型细菌体内各成分相互对照

实验结果

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能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S型细菌的DNA能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蛋白质、多糖等不能

实验结论

S型细菌体内肯定有某种“转化因子”

DNA是S型细菌的遗传物质,蛋白质、多糖等不是遗传物质

两实验的

联系

①所用材料相同,都是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

②活体转化实验是基础,仅说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体内有某种“转化因子”,而离体转化实验则进一步证明“转化因子”就是DNA;

③两实验都遵循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

[特别提醒] 肺炎双球菌转化的实质和影响因素

①在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其蛋白质变性失活,但DNA只是暂时性的变性失活,DNA在加热过程中,双螺旋解开,氢键被打开,但缓慢冷却时,其结构可恢复。

②S型菌的DNA进入R型细菌内的原因:

活菌的细胞膜具有一定通透性,不会使DNA离开细胞,而死菌的细胞膜、细胞壁已被破坏,DNA也已变成片段。

因此S型菌的DNA片段可进入R型菌。

③在转化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R型细菌均转化成S型细菌,而是只有少部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原因是转化受DNA的纯度、两种细菌的亲缘关系、菌体的状态等因素影响。

2.肺炎双球菌离体转化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比较

项目

肺炎双球菌离体转化实验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不同点

DNA与蛋白质分开的方式

采用直接分离法,即真正将S型细菌的DNA与其他成分分离,然后用每种单一成分与R型细菌混合培养,做体外转化实验

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分别标记DNA和蛋白质进行实验,以便单独观察它们各自的作用

对照原则

相互对照

自身对照

实验结论

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等不是遗传物质

证明DNA是遗传物质,但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因蛋白质没有进入细菌体内)

相同点

①实验设计思路相同:

均使D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处理,观察它们各自的作用

②都遵循对照原则

③都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特别提醒]

(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结论:

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多糖等不是遗传物质。

(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结论:

证明DNA是遗传物质,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因为蛋白质没有进入细菌体内。

(3)两实验都不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和重建实验

1.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和重建实验

(1)烟草花叶病毒的组成:

(2)病毒对烟草叶细胞的感染实验过程、现象和结论:

结论:

RNA是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3)病毒重建及其对烟草叶细胞的感染实验过程、现象和结论:

结论:

重组病毒所繁殖的病毒类型取决于提供RNA的病毒。

2.生物的遗传物质[判断]

(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可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

(2)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包括细胞生物和大多数的病毒。

(√)

(3)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如烟草花叶病毒、HIV病毒、甲型H1N1流感病毒等。

(√)

1.科学家为何要将烟草花叶病毒的RNA与蛋白质分别去感染烟草?

提示:

该实验的设计思路——使可能是遗传物质的R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处理,直接地观察它们各自的作用。

2.“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吗?

提示:

不能,“DNA是主要遗传物质”指的是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而这两个实验只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而不能证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

3.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是DNA,那么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

提示:

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仍然是DNA。

4.病毒的遗传物质是否都是RNA?

提示:

不一定,如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1.不同生物体的遗传物质

生物类型

细胞生物

非细胞生物

真核生物

原核生物

多数病毒

少数病毒

实例

真菌、原生生物、所有动植物

细菌、蓝细菌、放线菌等

噬菌体、乙肝病毒、天花病毒等

HIV、SARS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等

核酸种类

DNA和RNA

DNA和RNA

DNA

RNA

遗传物质

DNA

DNA

DNA

RNA

结果:

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只有少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结论: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对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理解

就整个生物界而言,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就某种生物而言,其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特别提醒]

(1)病毒只有一种核酸——DNA(或RNA),其遗传物质就是该种核酸(DNA或RNA)。

(2)就某种生物而言,其遗传物质只有一种,即DNA或RNA。

虽然细胞生物的细胞内既有DNA又有RNA,但DNA是遗传物质而RNA不是。

以图示为依托,考查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例1] 利用两种类型的肺炎双球菌进行相关转化实验。

各组肺炎双球菌先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处理,再培养一段时间后注射到不同小鼠体内。

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通过e、f对照,能说明“转化因子”是DNA而不是蛋白质

B.f组可以分离出S和R两种肺炎双球菌

C.由该实验可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b、c、f三组中的菌均可导致小鼠死亡

[思路点拨]

[精讲精析] 从图示实验过程看出,通过e、f对照,能说明“转化因子”是DNA而不是蛋白质,f组加入了S菌的DNA,可以分离出S和R两种肺炎双球菌。

图中实验不能说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

a组经煮沸、d组和e组均为R型菌,都不能导致小鼠死亡,而b、c组是S型菌,f组的R型菌有一部分被转化成了S型菌,均可使小鼠死亡。

[答案] C

目前,还没有一个实验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由于受DNA纯度等因素影响,只有少部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但这些少量的细菌可通过大量繁殖后使小鼠死亡。

1.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在培养有R型菌的1、2、3、4四个试管中,依次分别加入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DNA和DNA酶、蛋白质、多糖,经过培养,检查结果发现试管内仍然有R型菌的是(  )

A.3和4         B.1、3和4

C.2、3和4D.1、2、3和4

解析:

选D 2、3、4三个试管内的R型菌因为没有S型菌的DNA,所以都不会发生转化。

1号试管因为有S型菌的DNA,所以会使R型菌发生转化,但是发生转化的R型菌只是一部分,故试管内仍然有R型菌的存在。

以图示为依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例2] 为研究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详细过程,你认为同位素标记的方案应为(  )

A.用14C或3H培养噬菌体,再去侵染细菌

B.用18O或32P培养噬菌体,再去侵染细菌

C.将一组噬菌体用32P和35S标记

D.一组用32P标记DNA,另一组用35S标记蛋白质外壳

[思路点拨]

[精讲精析] 用32P和35S分别标记DNA和蛋白质外壳,35S仅存在于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中,32P仅存在于噬菌体的DNA中,而14C、18O、3H在蛋白质和DNA中都含有,无法区别是哪一种成分发挥作用。

如果同时用32P、35S标记蛋白质和DNA,会导致沉淀物和上清液中都有放射性,无法判断是哪一种成分发挥作用。

[答案] D

解答此类问题的方法

(1)

(2)确定标记元素:

 

 

2.右图表示用同位素32P、35S分别标记T2噬菌体的DNA和大肠杆菌的蛋白质(氨基酸),然后进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侵染后产生的子代噬菌体(10~1000个)与亲代噬菌体形态完全相同,而子代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中含有的标记元素应是(  )

A.31P、32P和35S    B.31P、32P和32S

C.31P、32P和32S、35SD.32P和32S、35S

解析:

选A 在T2噬菌体的化学组成中,60%是蛋白质,40%是DNA。

并且S仅存在于蛋白质中,99%的P都存在于DNA中。

当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噬菌体的DNA全部注入大肠杆菌细胞内,而其蛋白质外壳则留在细胞外面。

T2噬菌体的DNA进入细菌体内后,利用细菌的组成成分,来合成子代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因此子代噬菌体的DNA都含31P、少数DNA含32P,所有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都含35S。

R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例3] 如下图所示,甲、乙表示两种不同的植物病毒,经重组形成杂种病毒丙,丙侵染植物细胞后,在植物细胞内增殖产生的新一代病毒是(  )

[思路点拨]

[精讲精析] RNA病毒由RNA(单链)和蛋白质外壳组成,遗传物质为RNA。

图中甲病毒的蛋白质外壳与乙病毒的RNA重新组装为丙病毒,则丙病毒的遗传物质是乙病毒的RNA,用此重组病毒去侵染植物,在宿主植物细胞内是乙病毒的RNA发挥遗传作用,分别复制出乙病毒的RNA和翻译出乙病毒的蛋白质外壳,最后组装为子代乙病毒。

[答案] D

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其内部的单链RNA,病毒在宿主细胞内繁殖时是以RNA为模板,一方面通过复制合成子代病毒的RNA,另一方面合成与亲代相同的蛋白质外壳。

3.烟草花叶病毒(TMV)和车前草病毒(HRV)均为能感染烟叶使之出现感染斑的RNA病毒,都可因苯酚的处理而发生RNA与蛋白质的分离。

由于亲缘关系很近,两者能重新组合。

分别用它们的RNA和蛋白质形成杂种“病毒”去感染烟叶(图中⑤与⑥)。

烟叶被不同病毒成分感染图解:

Ⅰ—

Ⅱ—

Ⅲ—

请依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与②,③与④的结果不同,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②与④的结果不同,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⑤被感染后,在繁殖子代病毒过程中合成蛋白质的模板来自____________,合成蛋白质的原料氨基酸来自____________。

(4)图中⑥被感染后,繁殖出的子代病毒将具有来自____的RNA和由________控制合成的蛋白质。

(5)病毒是用以证明核酸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的最合适生物,原因是(  )

A.病毒只含核酸和蛋白质

B.病毒能够侵染细菌

C.病毒只含DNA和RNA

D.病毒是最低等的生物

解析:

由于HRV及TMV等病毒仅由蛋白质和核酸两种物质构成,只要将两种成分分开,单独地观察其作用即可证明其遗传物质是蛋白质还是RNA。

实验中设置了对照,增强了结果与结论的可靠性和可信度。

答案:

(1)R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2)不同的RNA控制不同的性状

(3)TMV的RNA 烟叶细胞

(4)HRV HRV的RNA

(5)A

[课堂回扣练习]

一、概念原理识记题

1.下列有关人类对遗传物质探索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肺炎双球菌活体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B.肺炎双球菌离体转化实验采用了物质提纯、鉴定与细菌体外培养等技术

C.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生物界中主要的遗传物质

D.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烟草的实验证明了蛋白质和RNA是遗传物质

解析:

选B 肺炎双球菌活体转化实验只证明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体内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肺炎双球菌离体转化实验采用了物质提纯、鉴定与细菌体外培养等技术,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只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烟草的实验只证明了RNA是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

二、基本原理应用题

2.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将R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死亡。

则此过程中小鼠体内S型细菌、R型细菌含量的变化情况最可能是下列哪个图像(  )

解析:

选B 在死亡的小鼠体内同时存在着S型和R型两种细菌。

R型细菌的含量应先减后增,这与小鼠的免疫力有关,刚开始小鼠免疫力较强,注入的R型细菌大量被杀死;随后一些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S型细菌有多糖类荚膜的保护,能在小鼠体内增殖,使小鼠免疫力降低,对R型细菌、S型细菌的杀伤力减弱,导致R型细菌、S型细菌增殖加快、含量增加。

3.某研究人员模拟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

①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②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③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H标记的细菌;④用15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经过一段时间后离心,检测到以上4个实验中放射性出现的主要位置依次是(  )

A.沉淀物、沉淀物、沉淀物和上清液、沉淀物和上清液

B.沉淀物、上清液、沉淀物、沉淀物和上清液

C.上清液、上清液、沉淀物和上清液、上清液

D.沉淀物、沉淀物、沉淀物、沉淀物和上清液

解析:

选D 在该实验中沉淀物的主要成分是细菌,上清液的主要成分为噬菌体外壳。

①、③都直接对细菌进行了标记,放射性主要出现在沉淀物中;②用32P只能标记噬菌体的DNA,在该实验中,噬菌体的DNA会进入细菌体内,放射性也主要出现在沉淀物中;④用15N可以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DNA,在该实验中,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不会进入细菌体内,而DNA可以进入细菌体内,故放射性会出现在上清液和沉淀物中。

三、实验探究分析题

4.科学家从烟草花叶病毒(TMV)中分离出a、b两个不同品系,它们感染植物产生的病斑形态不同。

下列4组实验(见下表)中,不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

实验编号

实验过程

实验结果

病斑类型

病斑中分离出的病毒类型

a型TMV→感染植物

a型

a型

b型TMV→感染植物

b型

b型

组合病毒(a型TMV的蛋白质+b型TMV的RNA)→感染植物

b型

a型

组合病毒(b型TMV的蛋白质+a型TMV的RNA)→感染植物

a型

a型

A.实验①        B.实验②

C.实验③D.实验④

解析:

选C 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而不是蛋白质,因此在③中,组合病毒的遗传物质是b型的RNA,因此病斑类型是b型,病斑中分离出的病毒类型也应是b型的。

[回扣知识点]

1.核酸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探索和相应结论。

2.能力迁移:

能够分析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细菌种类及数量变化情况。

3.能力迁移:

据噬菌体侵染细菌过程及标记物的来源,判断放射性物质存在的位置。

4.[解题突破口]

(1)TMV是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的,其中RNA是遗传物质。

(2)不同TMV的RNA不同,控制的性状不同。

(3)重组的TMV的遗传特性由RNA决定。

[课下综合检测]

一、选择题

1.在真核细胞中,遗传物质DNA的主要载体是(  )

A.核糖体       B.叶绿体

C.染色体D.线粒体

解析:

选C DNA的载体除了染色体外,还有线粒体和叶绿体,但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上含量很少,因此,DNA的主要载体应是染色体。

2.科学家通过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而非蛋白质,其实验步骤的先后顺序为(  )

①用分别含有35S和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 ②利用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③用噬菌体分别与含有35S和32P的细菌混合培养④放射性检测⑤离心分离 ⑥分别用32P、35S标记的噬菌体与未标记的细菌混合培养

A.①③⑥⑤④B.①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⑥⑤D.②①③⑤④⑥

解析:

选A 该实验先标记细菌,再用正常的噬菌体去侵染被标记的细菌,然后用被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正常的细菌,离心处理,检测放射性。

3.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能证明的结论是(  )

A.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B.DNA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C.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D.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