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和谐社会建设全面推进.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577724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7.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和谐社会建设全面推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浙江省和谐社会建设全面推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浙江省和谐社会建设全面推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浙江省和谐社会建设全面推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浙江省和谐社会建设全面推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浙江省和谐社会建设全面推进.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浙江省和谐社会建设全面推进.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浙江省和谐社会建设全面推进.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浙江省和谐社会建设全面推进.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浙江省和谐社会建设全面推进.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浙江省和谐社会建设全面推进.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和谐社会建设全面推进.docx

《浙江省和谐社会建设全面推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和谐社会建设全面推进.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江省和谐社会建设全面推进.docx

浙江省和谐社会建设全面推进

社会建设全面推进

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浙江各界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保增长、抓转型、重民生、促稳定”的各项部署,扎实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在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公共安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社会事业得到了全面发展。

一、教育事业统筹发展

1.基础教育发展有了新进步。

2009年全省十五年教育普及率96.5%,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

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为98.6%,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

以市县培训为主体继续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师“领雁工程”,全年共培训农村骨干教师12300名。

启动第二轮“农村远程教育工程”,为农村中小学配送150万册“书香校园”图书,资助31个经济欠发达县和海岛县建成100个高中新课改配套实验室。

全省有4000余名中小学教师参加长期支教,6000多人通过巡教、走教等形式开展短期支教。

投入10亿元化解义务教育债务,已累计化解债务29亿元,占债务总额的82.9%。

从春季开始,全省义务教育学生生均公用经费最低标准提高到小学350元、初中550元,有65个县(市、区)的标准高于省定最低标准;农村中小学爱心营养餐标准从每生每年200元提高到每生每年350元,36万余名中小学生享受了爱心营养餐。

第二轮教育对口支援进展顺利,42个教育强县(市)落实了5784.6万元资金、569.7万元装备扶持欠发达地区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

2.职业教育能力不断提升。

2009年,全省中等职业教育学校507所,招生27.68万人,在校生72.77万人,毕业生23.15万人,其中获得职业技术证书的人数为16.52万人。

通过实施第二轮“职业教育六项行动计划”,新增建设了50个省级示范专业、32个省级实训基地、7个综合性公共实训基地,扶持建设了42个欠发达地区的骨干职业学校专业。

以联合招生、合作办学等形式面向中西部地区招收了3635名中职学生。

2009年中等职业学校生均校舍建筑面积15.6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1平方米;生均仪器设备值3318元,比上年增加330元;专任教师3.06万人,生师比20.5∶1,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91.5%,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

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的比例分别达26.6%、57.2%,分别比上年提高3和3.6个百分点。

3.高等教育水平不断提高。

2009年全省共有普通高等学校78所(含筹建高职院校1所),普通高考录取率为82.5%,比上年提高7.5个百分点;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43%,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

高等教育全日制本科招生数和在校生数持续增加,2009年共招本专科生26.14万人,其中本科招生13.28万人,增长2.2%;在校生数86.65万人,增长4.4%,其中本科在校生49.6万人,增长6.2%;毕业生21.82万人,增长7.4%。

研究生招生16184人,增长18.2%;在学研究生43381人,增长21.1%。

新增28个专业入选第四批全国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启动第二批“重中之重”学科建设。

推动并实现了浙江省与教育部共建浙江工业大学。

正式启动20所省级示范性高职及2所重点培育单位的立项建设工作。

杭州科技职业学院获准正式建校,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获准筹建。

4.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民工子女教育得到进一步重视。

2009年制定全省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规划,已开工建设305所。

全省学前三年入园率为92%,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

幼儿园10067所,在园幼儿为167.06万人,比上年增加7.72万人。

幼儿园教师共8.73万人,比上年增加0.76万人,幼儿教师学历合格率为98.3%,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全省特殊教育学校64所,特殊教育学校和普通学校招收残疾学生1649人,特殊教育在校生1.23万人。

争取到607.1亩土地指标专项用于50所接纳农民工子女入学学校的新建、迁建和改扩建,有39所学校正在施工,10所学校已完成建设任务。

在小学就读的民工子女83.12万人,比上年增加1.9万人;在初中就读19.91万人,比上年增加2.01万人。

二、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1.文化产业发展有了新成就。

2009年全省共引进国外及港澳台的演出团体和个人达405批次,演出近2000场。

对全省网吧总量布局进行新的规划,扶持内容健康向上、形式丰富多彩的网络游戏、网络音乐和动漫产品,鼓励和推进互联网文化内容产业发展。

目前,全省共设立网络游戏、网络音乐等网络文化企业58家,注册资金5亿余元,居全国第四位。

推动艺术品经营一级市场的发展,2009年我省又有7家画廊入选第三批中国诚信画廊评选,以总数12家列居全国首位。

全省共举办文物艺术品拍卖会34场,总成交额近12亿元。

2009年第四届中国义乌文化产品交易博览会共有来自国内24个省市区及境外12个国家和地区的683家企业参展,实现经贸展览成交额18.49亿元,与2008年基本持平,其中内贸成交额7.59亿元,增长5.1%。

2009年第五届动漫节共吸引38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家中外企业参展,参观人数达78万人次,签约项目35项、总成交额65.3亿元。

2.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有了新提升。

2009年全省新建或改建乡镇综合文化站近200个,向100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赠送电影资源播放设备,扶持1000个行政村文化活动室配置文化活动器材。

大力实施浙江省新农村文化建设十项工程,继续组织大规模的送文化下乡活动,全年累计送戏下乡1.9万场,送书下乡166万册。

在全省组织开展了农民“种文化”活动,通过组织文艺骨干培训、农民文艺汇演、民俗活动展示等方式,发挥示范和引导作用,大力培育农民自办文化。

3.精品创作和人才培养有了新成果。

2009年省属艺术院团推出了中国戏曲秀《国色天香》、京剧《哪吒》、新编昆剧历史剧《红泥关》、新编传统越剧《九斤姑娘》、话剧《溪口往事》等一批新剧目。

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全省有20多项作品在国内外重大艺术评比活动中获大奖。

一批优秀青年文艺人才脱颖而出。

浙江曲艺杂技总团青年魔术师王晨,浙江昆剧团林为林、谷好好(特邀)、李公律,永嘉昆剧团刘文华,杭州越剧院陈雪萍,绍兴小百花艺术中心吴素飞,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吴嘉雯、王鹏等多名演艺人员在国内外艺术评比活动中获佳绩。

4.文化遗产保护有了新突破。

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我省的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蚕桑丝织技艺、篆刻、剪纸等4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传统木拱桥营造技艺入选“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上榜数位居全国前列。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进一步完善。

建立健全省、市、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三级名录体系,省政府公布了第三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46项和第一批、第二批省级名录扩展项目35项。

加强对代表性传承人保护,我省有51名传承人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公布了第三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409名。

5.文化交流活动有了新拓展。

2009年我省共实施对外对港澳台文化交流项目494起,3817人次。

其中,引进项目405起,派出项目89起。

成功举办了“2009墨西哥·中国浙江文化节”,赴台成功举办了第三届“台湾·浙江文化节”,先后组派浙江民乐团赴法国巴黎参加“春节品牌”活动,浙江民间工艺展览赴阿曼参加第十届马斯喀特艺术节国际手工艺展,浙江艺术团赴爱尔兰、法国和德国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巡演、中爱建交30周年庆典演出,浙江歌舞剧院民乐小组赴突尼斯、塞浦路斯和叙利亚国庆访演,浙江婺剧团春节期间赴南美、新西兰参加国际艺术节等演出活动。

6.文化市场管理机制有了新完善。

文化市场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年全省文化行政部门共出动检查人员23.17万余人次,检查文化经营单位19.24万余家次,立案调查3671起,取缔无证经营户3533家。

文物安全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年全省文物执法巡查共出动15198人次,巡查各类文物保护单位共计10283处,全省立案处理文物违法案件32起,罚款161万元。

与上年相比,出动人次增长23%,处理文物违法案件增长91%,罚款增长158%。

三、广播影视业取得新成绩

1.广播电视高扬主流舆论,媒体建设不断加强。

2009年广播电视等主流媒体积极做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深入报道,增强了全社会的信心和勇气。

认真组织防控甲型H1N1流感、乌鲁木齐“7.5”事件等重大突发事件的宣传报道,加强正面引导,有效稳定了社会心理。

圆满完成全国、全省“两会”、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等一系列重大宣传报道任务,高扬了主流舆论。

广电媒体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全省5件作品获第19届中国新闻奖,6件作品获中国广播影视大奖,1人获第十届长江韬奋奖,1人、2件作品分获“新中国60年有影响的广播电视大事、人物、节目、栏目”奖。

浙江卫视上送节目被中央台《新闻联播》录用291条,其中头条新闻达25条,超过上年14条的总数,努力打造“中国蓝”品牌,在全国省级卫视收视率排名中从第八位跃升至第二位。

2.广播影视动画产业取得新成效。

2009年,全省广播影视业经营收入(含电影票房收入预计4亿元)初步统计为110.6亿元,比上年增长10.37%,提前一年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中全省广播影视经营收入百亿元目标。

新批影视公司99家,目前全省共有影视节目制作机构525家,其中民营企业占90%以上,总注册资金24亿元,居全国第二。

目前已制作电影18部,电视剧31部1100集,动画片29部19502分钟。

影视产品“走出去”有较大突破,中南卡通在法国戛纳影视节上实现动画片国家版权贸易合同销售额182.15万美元,比上一年度翻两番。

3.农村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

2009年省财政安排6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广电对农节目工程建设,目前全省市、县两级广播电视台均办有广播和电视对农栏目,总数超过350档,开办率走在全国前列。

新一轮广播电视“村村通”后续工程进展顺利,2009年省财政下拨“村村通”后续工程建设补助资金1200万元,全省1215个乡镇和32976个行政村的有线电视联网率分别达到99.6%和98%以上,城市和农村居民有线电视的入户率分别达到99%和62%以上。

“广电低保”工程建设成效显著,省财政补助资金4300万元,让13.9万“低保户”家庭免费看上有线电视,累计受惠35.8万“低保户”家庭。

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稳步推进,全省已组建农村数字电影院线11条,数字电影放映队800支,配备数字放映设备800套,共完成了25万场农村电影放映任务。

4.广播电视数字化建设不断推进。

全省11个市的市区和大部分县城开通了数字电视,新增数字电视用户100万户,全省用户数已突破300万户,其中农村数字电视用户98万多户。

杭州、宁波等地完成了市区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

至2009年6月5日,华数与全省11个市级广电网络机构全部签订合作协议,结束了全省数字电视网络“三国四方”的局面,真正实现“小网”变“大网”,让千家万户享受到华数丰富多彩的节目和信息服务。

5.广播影视新媒体新业务取得新进展。

积极支持全省移动、车载、楼宇电视等广电新媒体的运营发展,杭州公交移动电视接收终端已覆盖3400多辆公交车、100艘西湖游船(水上巴士),覆盖率超过70%,终端规模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一。

浙江广源传媒已在全国300列空调车上安装近4万个液晶电视屏,占全国列车电视份额的80%。

四、新闻出版健康发展

1.营造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良好社会文化氛围。

组织实施了《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重点出版物选题计划》,共列重点选题28种,并有2种出版物入选新闻出版总署制定的“全国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重点音像和电子出版物选题计划”,并给予政府补助113万元。

全省共出版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出版物56种、122册(片)。

2.努力提升浙版品牌影响力和实力。

进一步抓好重点选题计划、重点出版工程的组织实施,着力打造浙版精品,提升浙江出版业的实力和影响力。

目前,我省列入国家“十一五”重点出版物规划的项目达48种,其中图书39种,音像制品9种;已完成25个,其中图书17个,音像制品8个。

我省共有16种作品荣获第二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2种图书入选“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幼儿智力世界》《小爱迪生》《幼儿故事大王》《小学生世界》《少年儿童故事报》等5种报刊被评为“向全国少年儿童推荐优秀少儿报刊”。

3.推动出版市场健康繁荣发展。

2009年,全省共出版图书8287种,总印数3.0亿册,公开发行的报纸有70种,年发行量达31.0亿份,出版期刊219种,年发行量0.71亿册。

进一步促进多种所有制性质、多种流通渠道、多种经营形式共同发展,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健康繁荣的出版物大市场。

积极支持国有发行主渠道做大做强,新华书店连锁经营和电子商务进一步发展。

目前,省新华书店发行集团拥有连锁92家,连锁卖场331个,国有发行主渠道控制力进一步提升。

鼓励、引导和支持民营发行业向特色化、规模化、连锁化、专业化发展,出现了一些具有鲜明经营特色、良好社会文化形象、较强品牌影响力的书店,如浙江人文图书贸易公司已建成2.56万平方米的发行基地;拥有1.2万余名会员的晓风书屋和专营美术类图书的金华元畅艺苑形成了有特色的民营书店发展模式。

积极推动数字出版、网络出版发展。

审核批准浙江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神将online》、《魔力学堂》等10款网络游戏作品;积极支持和促进网络出版单位的发展,浙江音像出版社、杭州日报报业集团、舟山日报社、嘉兴日报社、金华日报社、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等6家单位获得网络出版权,数字报刊业稳步发展,报业集团基本建立了集团数字报刊业综合出版运营平台,一些报业集团和报刊社在平面媒体基础上,逐步实现了纸质平面媒体、网站、手机、视频等多媒体发展态势。

4.健全新闻出版公共服务体系。

继续大力实施“百种服务‘三农’重点出版物出版工程”,2009年度“百种服务‘三农’重点出版物工程”现已列入服务“三农”重点出版物选题104种,其中图书选题98种、音像电子出版物选题6种。

坚持开展送书下乡活动,先后组织向山东老区(全国书市举办地)捐赠出版物10余万码洋、向四川青川捐送出版物24万码洋、向舟山海军某基地驻海岛部队赠送出版物价值4万元;结合实施“百种服务‘三农’重点出版物工程”,以政府采购、免费发送的方式,向全省农村捐赠了21.11万册(片)、价值321.5万元码洋的优秀服务“三农”出版物。

五、体育事业稳步发展

1.群众体育工作扎实推进。

以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为主线,围绕首个全民健身日,划分浙东、浙中、浙北(嘉兴)、浙北(湖州)、浙西、浙南六个片区,分别开展富有地方特色的融体育、休闲为一体的全民健身活动。

全年省本级体彩公益金用于全民健身达1亿元,分别投入农村体育、青少年体育、社区体育、幼儿体育等,其中对农村体育的投入达5000万元。

2.围绕备战第十一届全运会,竞技体育工作取得新成绩。

第十一届全运会于2009年10月16日在山东开幕,我省共有516名运动员参加29个大项、36个分项、220个小项的决赛,以16枚金牌、27枚银牌、25枚铜牌、总分1515分的好成绩,分居金牌榜第11名、奖牌榜第7名、总分榜第8名,实现了奖牌、总分双进前十的目标。

全年我省运动健儿共取得世界冠军11个、亚洲冠军23个、全国冠军59个。

3.体育产业不断发展。

积极推动全省运动休闲产业的发展,富阳市于2009年9月被国家体育总局正式授予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和国家首个运动休闲产业示范区的称号。

拓展国际国内品牌赛事,承办曼联亚洲之旅(杭州站)比赛、2009年世界女排大奖赛(北仑站)、2009年世界速度轮滑锦标赛(海宁)、2009年室内五人制足球世界锦标赛、2009年第六届亚洲大学木球锦标赛、杭州国际马拉松、全国田径大奖赛等国际性赛事23个、全国赛事49个。

4.体育彩票销售稳中有升。

面对2009年严峻的经济形势,我省积极开发彩票游戏新玩法,全年我省体彩总销量达到45.28亿元,比上年增加5.03亿元,增长12.5%,列全国第四位。

六、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1.不断健全城乡基层疾病防控网络,加强基层卫生应急能力。

积极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突出抓好艾滋病、结核病、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15种传染病通过接种疫苗得到有效预防。

深入开展“母婴健康工程”和“妇女健康促进工程”,实施免费婚检、免费孕前优生检测和困难人群定点限价接生做法,努力探索流动人口妇幼保健服务管理模式。

全年孕产妇死亡率为9.54/10万;婴儿死亡率为6.73‰,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9.49‰。

根据浙江省“卫生强省”建设工作要求,加强基层卫生应急工作,省卫生厅在全省范围内确认了8个卫生应急示范县(市、区)。

有效应对和处置了各类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009年,全省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83起,其中较大2起,一般81起,总发病2083人,死亡2人。

严密防控甲型H1N1流感疫情,截至12月31日我省已累计发现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12513例,每例病例均得能有效处置,经过治疗11742例病例治愈。

接收检验检疫部门移送发热流感样症状入境人员105人,累计重症病例854例,已治愈646例,死亡32例。

2.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大力开展城乡爱国卫生运动,深入推进卫生城市(城镇)创建,到年底,全省共创建国家卫生城市14个、国家卫生县城11个,省级卫生城市19个、省级卫生县城23个、省卫生区(县级建制区)8个、省卫生街道21个、省卫生镇177个,省卫生村1601个。

3.社区卫生服务网络逐步健全,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全省已设置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314个和站7158个,分别完成规划目标数的92.2%和79.8%。

积极开展省级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2009年共验收通过136家。

全省完成第二轮农民健康体检工作,全省已体检参合农民1854万人,体检率达61%。

农村公共卫生项目服务进一步完善,农民的健康管理水平和项目经费绩效水平得到逐步提高,农村公共卫生项目完成达标率为93%。

4.不断加强卫生人员业务技能,科研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

稳步推进基层卫生人员培训工作,全省已累计开展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3015人、全科医师岗位培训20944人,社区护士岗位培训9051人,医学检验、超声、放射、心电图等岗位技能培训8420人。

顺利完成第二轮乡村医生注册培训工作,全省11个市共15749名乡村医生参加了注册培训,合格率99.46%。

2009年全省医药卫生科技计划共有21个项目列入省部共建计划,229项列入A类科学研究基金计划、171项列入B类科研基金计划、25人获得青年人才基金资助、16个项目列入成果推广计划。

卫生系统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65个项目荣获省科学技术奖,占获奖项目的23.3%。

5.卫生监督执法网络不断健全。

所有县级卫生监督机构均设置了乡镇派出机构,共批准设置373家,建设完成率达100%,规范运行355个。

认真开展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行动、十小行业小餐饮卫生整治与规范工作,加强与相关部门衔接,做好职能交接过渡时期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七、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深入推进

1.就业总量继续增长,形势总体稳定。

2009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81.86万人,帮助37.78万名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其中就业困难人员15.18万名,分别完成全年目标的136.4%、151.1%和253.0%;城镇零就业家庭基本实现“基数归零、动态归零”的目标,全省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26%;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3.3%。

2.维权维稳工作扎实有效。

积极稳妥地推进劳动合同制度,全省合同签订率达到95.4%。

争议调解仲裁工作进一步加强,全省劳动人事争议案件结案率达93.7%,仲裁机构实体化在设区市实现全覆盖,县(市、区)达到80%,加大防范处置企业拖欠工资力度,全年共查处各类企业拖欠工资案件2.8万件,追回被拖欠工资5.04亿元,全省没有发生因欠薪引发重大群体性事件。

99个市、县建立工资支付保证金,所有的市、县建立欠薪应急周转金,共筹集工资支付保证金29.74亿元、欠薪应急周转金4.76亿元。

3.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2009年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创新年,我省先后制定了《浙江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实施方案》、《关于建立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推进大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的通知》、《关于开展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的指导意见》、《关于开展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统筹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做好工伤保险工作的通知》、《浙江省征地补偿和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办法》等文件,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年末全省企业养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432万、1174万、1331万、784万、750万。

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903.92亿元,支付能力达到32个月。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488万人,386.1万名被征地农民参加社会保障。

各项社会保障待遇进一步提高,全省企业退休人员月平均养老金待遇达到1445元,继续位居全国省区第一。

4.继续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省财政和各级财政增加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投入。

2009年,省财政对全省(不含宁波地区)经济欠发达、中等、发达地区的参合农民在原有40、20、12元补助的基础上,再分别按二类六档增加补助20元、18元、16元、12元、8元、4元。

2009年全省参合人数3035万人,参合率92%,人均筹资达到179元,所有的县(市、区)人均筹资全部达到140元以上。

全省共有170万人次得到了住院结报,5000万人次得到了门诊等结报,报销支出住院费用43亿元,报销支出门诊等费用12亿元。

全省住院补偿率达到36.5%,较上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门诊补偿率达24%。

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推广新农合结报与医疗救助资金发放同步进行的做法,有17个县(市、区)实行了新农合与医疗救助“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进一步方便困难群众。

加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化建设,全省所有的县(市、区)全部实施了新农合住院信息化管理,有80个县(市、区)实行了乡镇医疗机构新农合门诊信息化管理,有45个县(市、区)实行了村医疗机构新农合信息化管理。

5.不断健全社会救助工作机制。

切实做好低保动态调标工作,及时发放困难群众生活补贴。

全省所有县(市、区)完成调标工作,完成率达100%。

现有在册低保对象69.82万人,比上年增加1.08万人,已支出资金11.83亿元,比上年增加2.33亿元。

全面实施医疗分类救助模式,开展即时救助。

全省共筹集医疗救助资金5.1亿元,支出超过5亿元,除资助133.5万名五保、低保对象等困难群众参加医疗保险外,救助困难群众39.83万人次。

完成困难群众白内障复明手术1353例。

全省五保、“三无”对象集中供养率分别为95.53%和99.12%。

下拨中央冬春救助救灾资金2500万元,各地配套2000余万元,救助困难群众90多万人。

6.积极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推进县(市)、乡镇、村三级一体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全省年新增各类养老机构床位数1.5万多张,新建市、县(市、区)养老服务指导中心32个、乡镇(街道)养老服务中心308个、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510个、农村“星光老年之家”4100多个。

福利彩票发行工作创历史同期最好成绩,年内共发行各类福利彩票49.32亿元,比上年增长21.2%,筹集公益金15.9亿元。

八、社会公共安全持续稳定

1.扎实开展“严打”整治行动,社会治安进一步好转。

认真组织开展命案侦破、“打拐”、打击组织强迫妇女卖淫犯罪、打击跨境赌博犯罪等一系列专项行动,有效整治各类突出治安问题,全年共破获各类刑事案件21.3万起,命案破案率保持在95%以上。

全省“两抢”案件和刑事案件立案数比上年下降8.86%和1.41%。

切实加大经济犯罪打击力度,全省共破获各类经济犯罪案件3341起,挽回经济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