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二次修改.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578355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51.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二次修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二次修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二次修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二次修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二次修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二次修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二次修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二次修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二次修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二次修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二次修改.docx

《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二次修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二次修改.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二次修改.docx

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二次修改

 

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懒甲螨总科分类研究

研究生姓名胡展育

导师姓名金道超教授

所在院(系)农学院

学科专业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年级2007级

攻读学位级别博士

论文工作的

起止时间2007年9月--2010年6月

 

贵州大学研究生院制

2008年9月10日填写

 

填表需知

 

一、填写本表前,研究生应根据本表各部分要求写出初稿,由各硕士点研究生指导教师小组组织,在硕士点(教研室、重点实验室、研究所等)内公开作学位论文工作的开题报告。

二、参照指导教师小组意见修改初稿后正式填写本表,所填内容一经确定,一般不随意变动。

三、本表各部分如不够填写,可自行加页。

四、本表一式三份,研究生本人一份,指导教师一份,所在学院一份。

五、请于第三学期结束前完成本表的填写并交所在培养单位存档。

 

一、课题来源

自选课题

二、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研究目标及意义(包括应用前景、科学意义、理论价值)以及主要参考文献

1懒甲螨总科分类国外研究现状

懒甲螨总科Nothroidea隶属于甲螨亚目Oribatida低等甲螨总股OribateiInferiores全背甲螨股Holnota(李隆术,1998)。

Nothroidea形态学比较现代的下等甲螨之一,表皮比较坚固,有许多种有发育较好的假气门和假气门器。

同时这些甲螨在体下部和侧面的甲由分离的骨片组成。

它们有较大的肛孔和生殖孔,占据躯体腹面整个长度。

有圆柱形转节的足大致相等。

总科的代表是已知古生下等甲螨最古老的一种,它们被发现于侏罗纪和白垩纪的沉积物中。

人们认为因其有较厚的表皮保护,喜欢潮湿的生境,该类群有单性生殖的特征。

懒甲螨总科的分类研究经过2个多世纪的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该总科主要分为5个科:

懒甲螨科NothridaeBerlese,1896,扁甲螨科CrotoniidaeThorell,1876,洼甲螨科CamisiidaeOudemans,1900,礼服甲螨科TrhypochthoniidaeWillmann,1931和盲甲螨科MalaconothridaeBerlese,1916。

据统计到目前为止该总科总共发现有407种21亚种(Subias,2006)。

懒甲螨总科最早述的种类Acarusinfusionum是1803年由Schrank发表的,但现在对这个种是否是这个总科还存在疑问,1804年,Hermann发表了Notaspishorrida,1806年Sowerby发表的了Acarusamictus,这三个种经后人厘定都属于洼甲螨科Camisia属。

1826年,Heyden建立了Camisia。

随后这个总科中的科和属级单元相继建立,1876年Thorell建立了总科Crotonioidea,这个总科的属级单元建立的时间(时间先后)如下:

CamisiaHeyden,1826,NothrusKoch,1836,CrotoniidaeThorell,1876,MalaconothrusBerlese,1904,TrhypochthoniusBerlese,1904,HeminothrusBerlese,1913,TrhypochthoniellusWillmann,1928,MucronothrusTrägårdh,1931,TrimalaconothrusBerlese,1916,ArchegozetesGrandjean,1931,AllonothrusHammen,1953,AfronothrusWallwork,1961,HolonothrusWallwork,1963,NovonothrusHammer,1966,AustronothrusHammer,1966,TrichonothrusMahunka,1986,MainothrusChoi,1996,ParallonothrusBadejo.Woas&Beck,2002。

在这些单元之间,还有别的学者发表了一些新属,经后人厘定,都跟上面的某些属是同一个属;还有不少的属之间还分为亚属。

据统计,到2008年,全世界的懒甲螨总科的总类分布如下,懒甲螨科3属82种6亚种,洼甲螨科3属79种5亚种,扁甲螨科2属46种,礼服甲螨科8属59种6亚种,盲甲螨科2属146种4亚种。

我国甲螨研究起步较晚,研究水平和国外差距较大。

我国甲螨研究始于上世纪20年代美国人Jacot(1922,1923,1924)对北京、山东等地10种甲螨的首次记述,但其后的60多年里,这一领域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仅有个别学者做过零星报道(Ling,1962,1975)。

直到上世纪80年代,我国在1982年举行第1次土壤动物学术讨论会后,一些学者才开始着手系统的甲螨分类研究。

代表人物主要有文在根(1990)、王慧芙(1995,1998,2000)、胡圣豪(1988,1991,1993)等。

他们比较系统全面地对我国很多地区的甲螨进行了调查、采集、分类、鉴定,发表了分类学和生态学等方面的近百篇文章,对吉林长白山、上海佘山、安徽黄山、九华山、广东鼎湖山(卢剑铨,1995)、福建武夷山、海南霸王岭(文在根,1993)、四川峨眉山、贵州赤水(金道超,2006)、习水(金道超,2005)、梵净山(李子忠,2006)等地区的甲螨类群的调查研究。

西北地区如新疆、宁夏等地区的甲螨区系也有一些零星报道。

同样我国的懒甲螨总科的区系尚不十分了解,到目前为止在国内已经发现报道的懒甲螨总科的种类共有40种(王慧芙,2002)。

懒甲螨科4种,洼甲螨科17种,礼服甲螨科8种,盲甲螨科11种,目前扁甲螨科还未在国内有报道。

加上未正式发表的新种新纪录种共5种(杨茂发,西南农业大学1991届硕士研究生论文;张燕,贵州大学2002届硕士研究生论文;曹兵,贵州大学2008届硕士研究生论文)。

2研究目标及意义

2.1研究目标

2.1.1区系分类研究目标

本项研究是在总结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对中国懒甲螨总科的资源进行研究,发现新的阶元,了解中国懒甲螨总科种类组成及其分布,摸清中国懒甲螨总科的资源;调查其种类组成,进行其动物地理区系研究。

2.1.2系统发育研究目标

本研究欲依据科间,属间的形态特征,应用支序分类概念、原理分析甲螨总科下科级阶元、属级阶元种级阶元的系统发育关系,揭示中国甲螨总科科级及属级阶元的系统发育关系。

2.2研究意义

甲螨与人类的关系有密切的关系,有的种类可以在高等植物上寄居,有的能造成危害。

水稻上的的甲螨Eupelopssp.为害水稻叶片,水稻在返青分蘖时受害最重,Camisiasegnis可吸取教训茶树的叶汁。

甲螨是牛羊绦虫的中间寄主,捕食性甲螨可捕食多种寄主植物的线虫、膜翅目和双翅目昆虫的幼虫,有生物防治上有一定研究前景。

同时甲螨在土壤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类群,其分布因土壤、地质的不同而不同。

其种类构成、种群数量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甲螨在作为指示生物方面有很大的潜力。

我国地跨古北和东洋两界,生境多样,甲螨物种丰富。

我国该总科报道4科40种,尚有新的分类单元未发现,因此摸清我国懒甲螨总科的种类组成,并进行类群系统发育研究,对了解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懒甲螨总科的区系形成、起源与演化无疑有重要意义。

甲螨跟人类的生活密切,丰富懒甲螨总科区系能为蜱螨学、土壤动物学、环境学等学科提供大量的素材,其区系的不断补充丰富,对蜱螨学自身和相关交叉学科的发展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3.主要参考文献

[1]李隆术,李云瑞.蜱螨学[M].重庆:

重庆出版社,1988:

222-228.

[2]尹文英,胡圣豪,王祖孝,等.中国亚热带土壤动物[M].北京:

科学出版社,1992:

30-39.

[3]王慧芙,R.A.诺尔顿.中国尾甲螨总科的新纪录和异懒甲螨属一新种(蜱螨亚纲:

甲螨亚目)[J].动物分类学报,1988,13(3):

261-270

[4]文在根,赵霞.云南土壤甲螨亚目调查研究初报.蛛形学报,1994,3

(1):

71-80

[5]金道超,李子忠.赤水桫椤景观昆虫[M].贵阳:

贵州科技出版社,2006:

364-369

[6]金道超,李子忠.习水景观昆虫[M].贵阳:

贵州科技出版社,2005:

552-558

[7]李子忠,金道超.梵净山景观昆虫[M].贵阳:

贵州科技出版社,2006:

691-701

[8]HuSH,WangXZ.1988.AnewspeciesofNesiacarus(Cryptostigmata:

Lohmanniidae)[J].Contr.ShanghaiInst.Entomol.,8:

217-219

[9]HuSH,WangXZ,AokiJ.1991.TwonewspeciesofthegenusSynichotritia(Acari:

Oribatida)fromChina[J].Proc.Jpn.Soc.Syst.Zool.,44:

45-48

[10]HuSH,AokiJ.1993.OribatidmitesfromtropicalforestsofYunnanProvinceinChina[M],SciencePress,Beijing,30-39

[11]JocotAP.1922.OribatoideasinensisⅠ[J].J.N.ChinaBranch.RoyAsiat.Soc.,53:

118-130

[12]JocotAP.1923.OribatoideasinensisⅡ[J].J.N.ChinaBranch.RoyAsiat.Soc.54:

168-181

[13]JocotAP.1924.OribatoideasinensisⅢ[J].J.N.ChinaBranch.RoyAsiat.Soc.55:

78-83

[14]LingYG.1962.StudiesonthedevelopmentofManieziaexpansaanditsintermediatehostsinFujian,China[J].J.FujianNormalUniv.,3:

45-68

[15]LingYG.1975.StudiesontheepidemiologyofMonioziasis(Monieziaexpansa)andthebiologyofitsnaturalvectors[J].ActaZool.Sinica,21

(2):

141-152

[16]MalgorzataKuty.2006.AnewspeciesofthegenusHolonothrusfromEcuador(Acari:

Oribatida:

Crotoniidae)[J].Wroclaw,17

(2):

307-310

[17]Norton,RoyA.WalerieM.Behan-Pelletierandhui-fuWang,1996.TheaquaticoribatidmitegenusMucronothrusinCanadaandthewesternU.S.A.[J].Can.J.Zool.,74:

926-949

[18]YamamotoYoshinori,J.Aoki,Xiao-zuWangandSheng-haoHu,1993.OribatidMitesfromSubtripicalForestsofWu-yan-ling,EastChina

(1)TwoNewSpeciesoftheFamilyMalaconothridae(Acari:

Oribatei)[J].Edaphologia,49:

25-31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案及准备采取的技术路线、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研究内容

1.1懒甲螨总科分类研究

对懒甲螨总科的5个科的种类进行分类鉴定,对昆虫所馆藏标本,在读研究生所采集的标本,本人采集的标本以及跟国内外交换的标本进行种类鉴定,确定已知种,新的分类单元,及可能存在的同物异名关系,按照国际命名法规详细描述新分类单元。

1.2懒甲螨总科区系成分分析

根据已确定的中国懒甲螨总科种类的地理分布,参照世界和中国动物地理区划,对懒甲螨总科的地理区系成分进行分析,以明确懒甲螨总科地理分布概貌。

1.3懒甲螨总科系统发育分析

应用支序分类学原理与方法,挑选与系统发育关系密切的形态特征,选择洛甲螨科等相近类群为外群,采用系统发育分析方法,应用PAUP或Hennig86等分析软件,对中国懒甲螨总科的科、属间系统发育进行分析研究,以完善目前的懒甲螨总科高级分类体系。

2研究方案及准备采取的技术路线

2.1资料收集

在原有资料储备基础上,利用国内外各大图书馆、网络以及国内外同行专家进行文献资料收集整理。

2.2标本收集

本研究所用标本均为成虫态,具体来源如下:

2.2.1贵州大学昆虫研究所馆藏标本;

2.2.2在读期间老师和同学帮助采集、汇寄的标本;

2.2.3本人采集的标本。

本人近几年到国内云南、贵州、重庆、安徽、海南、等地所采集和准备到福建、广东、浙江、山东等地进行采集的标本;

2.3标本分离,制片,保存

研究标本主要从表层土壤和一些水生水草进行采集,用Berlese-Tullgre装置分离24小时,在体视显微镜下进行挑选、清洗、透明、褪色、制片和保存。

2.4标本的鉴定和描述

标本的鉴定是以形态特征作为鉴定的基础,主要在双目解剖镜下鉴定完成,绘图在显微绘图仪下进行。

2.5甲螨总科各科、属间系统发育关系分析

PAUP系统发育分析软件,并尽可能多的选择可用形态特征及性状进行系统发育分析,探索甲螨总科科级阶元、属级阶元和中国分布的种间的系统发育关系。

3准备采取的技术路线

由上述研究内容并据动物区系分类研究的特点,本项目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可概括如下:

4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4.1懒甲螨总科的类群骨化程度比较高,颜色较深,外部形态的分类依据比较难观察。

这是本研究拟解决的标本处理与制作的技术难点。

4.2本研究涉及懒甲螨总科的5个科,且其分类系统在不同学者间差异较大,而只有标本全面才能更好的构建系统树为建立甲螨总科及各科科下系统分类体系提供依据。

因此,全面采集本类群标本并正确选择代表性种用于系统学研究亦是关键。

四、已进行的科研工作基础和已具备的科学研究条件(包括已经取得的科研成果、已经完成的科学实验及调查研究、具备的主要仪器设备及资料与数据等),以及可行性分析

1.已有工作基础

1.1标本:

现有贵州、重庆、云南、海南、青海、河南、安徽、广东、江西等9省(自治区、直辖市)懒甲螨总科近5000号标本。

1.2资料:

具有甲螨分类专著近3本,甲螨分类文章100余篇。

1.3实验仪器:

贵州大学昆虫研究所具备本研究所需的所有仪器设备,为本研究提供了试验条件保障。

1.4导师金道超教授一直从事分类研究,具有丰富的分类经验。

金道超教授曾指导张燕,她主要对贵州的赤水、习水的甲螨种类及区系作了初步的研究,她的工作为本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丰富的经验和宝贵资料标本。

2.已经完成的科学实验

2.1对懒甲螨总科的种类已经初步鉴定到属。

2.2正在撰写中国懒甲螨总科的区系分析和分类研究。

3.可行性分析

懒甲螨总科标本现已经具有9省(自治区、直辖市),本研究拟选择东北、华北,蒙新地区补充采集。

标本能够基本反映中国甲螨总科的区系组成。

昆虫研究所甲螨分类资料能鉴定各类群的种。

导师金道超教授长期从事分类研究,能为本研究提供科学的指导。

总之,本研究能够准确科学的按时完成中国湿螨总科区系分类研究。

 

课题研究起止年限、任务安排、分阶段要求和预期结果

1.研究期及分阶段任务

根据本人培养方案和学习情况,论文研究期为2007年9月至2010年6月。

按前述研究内容,研究进度及安排计划如下:

1.12007年11月-2008年9月

查阅和收集文献资料;选择国内有代表性的生境采集标本,并向国内外同行索取或借用标本;对现有标本进行整理和初步分类鉴定;完成文献综述。

1.22008年10月-2009年6月

继续标本和资料收集;进行标本鉴定和分类学研究;着手形态特征性状极性分析和区系分布资料真理。

撰写1-2篇论文并发表。

1.32009年7月-2010年1月

完成所有标本的分类学研究;懒甲螨总科科间、各科科内单元间的形态系统发育分析;完成中国懒甲螨区系的区系特征分析。

整理1-2篇文章并发表。

1.32010年2月-2010年6月

全面整理研究结果、撰写学位论文,如期进行学位论文答辩。

2预期研究成果

2.1系统了解中国懒甲螨总科区系概貌和种类组成,记述懒螨总科新分类单元;明确区系特征和分布规律。

2.2构建中国懒甲螨总科科级和科下属间系统发育关系,组建中国懒甲螨总科系统分类的可能新系统。

2.3发表论文2-3篇(其中1篇为SCI源期刊,另外1篇为权威或者2篇为核心期刊)。

 

六、课程学习完成情况

注:

课程学习没有完成的研究生一般不允许进行开题报告

 

培养单位(院)成绩管理员签字:

年月日

七、开题专家组审查意见

 

专家组签字(签章):

年月日

八、培养单位(院)审查意见

 

 

院长(签章):

院盖章

年月日

九、研究生院审查意见

 

负责人(签章):

年月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