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580697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42.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4页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4页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4页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4页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4页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4页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4页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4页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4页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4页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4页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4页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4页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4页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4页
亲,该文档总共5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级学科名称:

测绘科学与技术

专业名称: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专业代码:

081603

一、学科(专业)简介

本学科在我省是较早建设和发展的,1981年获遥感地质硕士学位授予权,1995年获遥感地质博士授予权,1997年调整为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博士点。

本学科具有很好的学科基础和师资力量,实验设施配备齐全,在省内以及全国具有显著的学科特色和领先的学术地位。

1)具有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的学术队伍,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25人。

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15人,具有硕士学位38人。

2)该学科已形成8个具有突出学术地位的研究方向:

即大型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与开发;遥感信息及应用技术;网络与移动GIS研究与开发;空间数据库;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及虚拟现实;GIS应用技术;城市地理信息系统与城市网络;国土资源调查与信息技术。

其中大型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与开发的学术水平居于全国领先地位,在国内外具有重大影响。

3)该学科自93年以来已取得一批重大科研成果,包括: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二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地矿部科技成果一等奖一项,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国土资源部科技成果二等奖一项,地矿部科技成果二等奖两项,地矿部科技成果三等奖五项等。

4)该学科研究推出的大型地理信息系统软件MAPGIS,其性能达到国外GIS软件先进水平,连续八年在国产GIS软件全国测评中名列前茅,成为国家推荐的首选平台。

5)该学科的发展已形成了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模式,以该学科的研究成果为依托,在全国已形成了数十个地图制图产业,MAPGIS软件已向全国推广两万多套,技术覆盖全国所有省(市),并已走出国门,向国外辐射。

6)学术环境较好,科研经费充足,承担了一批重大科研项目,九五期间科研经费超过2000万元,其中,国家95重中之重科研项目“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综合应用研究”的中标在国内形成重大影响。

十五期间又获得863项目支持,进行“面向网络海量空间信息的大型GIS”的研究。

 

二、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序号

研究方向名称

(中文、英文)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

指导教师

1

大型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与开发

(LargeGISresearchanddevelopment)

该方向研究内容:

(1)GIS核心技术以及相关技术研究。

包括空间数据库、COM-GIS技术、分布式计算,数字神经系统技术、虚拟实现技术等。

(2)新一代MAPGIS基础平台的研究和开发,创建国产MAPGIS数字城市建设平台。

为建设数字化国土、数字中国打下基础。

吴信才

谢忠

周顺平

曾文

2

网络与移动GIS研究与开发

(Web&mobileGISresearchanddevelopment)

该学科方向主要以实现地理信息系统的大众化应用为目标,在大型地理信息系统和海量空间数据库技术的支持下,有机结合嵌入式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互联网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和无线互联网技术、GPS技术,研究基于空间位置的空间信息服务,开发综合空间位置服务平台。

谢忠

吴信才

黄晓萍

郑贵洲

3

空间数据库

(Spatialdatabase)

空间数据库是与GIS密切相关的新兴学科。

该学科方向主要是对与GIS相关的各种空间数据库进行基础理论研究;进行各种空间数据库开发和技术研究。

周顺平

吴信才

郭际元

4

GIS应用技术

(GISApplicationTechnology)

该方向从GIS应用角度出发,研究GIS在各领域的应用技术,从事GIS应用软件开发。

曾文

刘永

黄晓萍

王琪

5

遥感信息及应用技术(Information&ApplicationTechnologyofRS)

(1)研究高光谱、雷达、LIDAR等航空航天遥感影像成像机理、遥感信息高效获取相关的理论、技术与方法;

(2)研究遥感信息智能快速处理的核心技术与方法及与遥感信息智能快速处理大型软件平台相关的算法及实现技术;(3)结合GIS技术,从事遥感应用模型及系统的研发和相关遥感应用工程的建设。

刘修国

袁国斌

刘永

6

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及虚拟现实

(Three-DimensionsGISandVirtualReality)

(1)研究三维空间数据模型、复杂三维模型构建及其可视化分析等3DGIS相关的理论、技术与方法;

(2)研究基于3DGIS的面向具体应用领域的虚拟现实、仿真技术与方法;(3)结合3DGIS与虚拟现实技术,从事3DGIS基础、应用系统研发与应用工程建设(如数字景观,三维地学模拟等),为数字城市、数字矿山建设等提供基础支撑。

刘修国

樊文友

郭际元

郑贵洲

王琪

7

城市地理信息系统与城市网络

(UGIS&CityNet)

该研究方向是基于3S技术,研究现代城市的空间结构格局演变动力学机制、城市空间信息的图形表达和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空间数据库建设的基础理论和数据更新技术。

城市网络是基于GIS和MIS技术的市政网络管理系统,目前以城市水务网络、燃气网络、供配网络和通信网络资源为主要研究对象。

薛重生

樊文有

龚国清

8

国土资源调查

与信息技术

(land&resourcesresearchandinformationtechniques)

该方向研究目标是基于空间信息技术的国土资源区域调查方法和遥感地理信息应用技术和地学专题制图理论和区域数据库构建的理论方法系统。

张志

袁国斌

龚国清

三、培养目标与学习年限

培养目标:

硕士研究生应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科学创新精神,能够独立在城市规划、环境等领域从事与地理信息系统有关的设计、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的GIS高级专门人才;以适应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

在本门学科方面要求硕士研究生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和必要的实验技能,熟练运用计算机的能力;在所从事的研究方向的范围内了解本学科发展现状和动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的进行专业阅读并能撰写论文摘要;具有从事本学科领域内科学研究、大学教学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包括创新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写作能力;具有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作风。

学习年限:

实行弹性学制,硕士生的基本学制为2--3年。

四、课程设置

课程类型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英文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学期

备注

学位课

(至少修18学分)

S09005

S09004

政治(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自然辩证法概论)

3

70

1

S10002

硕士生英语

4

140

1-2

S11002

实用多元统计分析MaltivariateStatisticalAnalysis

3

60

1

任选一

S11013

矩阵理论(MatrixTheory)

3

60

1

S11016

时间序列分析

(TimeSeriesAnalysis)

3

60

1

S11017

模糊数学(FuzzyMathematics)

3

60

1

S11047

数学规划与优化设计

MathematicalProgrammingandOptimizationDesign

3

60

1

S06003

VisualC++程序设计

3

60

1

S06009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与方法

(TechnologyandMethodsof

Geographicalinformationsystem)

2

40

1

S06024

现代地图学

(AnIntroductiontoMap)

2

40

1

S06008

GIS软件工程

(GISSoftwareEngineering)

2

40

1

S06004

高级计算机图形学

(AdvancedComputerGraphics)

2

40

1

选修课

(至少修10学分)

S00003

体育(PhysicalCulture)

1.5

30

1

S06013

遥感概论

(IntroductiontoRemoteSensing)

2

40

2

S06027

Windows组件技术及编程

(WindowsCOMTechnologyandProgramming)

2

40

2

S06025

空间数据库

(Spatialdatabase)

2

40

2

S01083

遥感图像处理原理及应用

(Principle&ApplicationofImageandGraphicalProcessing)

2

40

2

S06052

应用地理信息系统

1.5

30

1-2

S06029

网络地理信息系统

2

40

1-2

B06002

GIS理论和技术前沿

2

40

2

S02017

国土资源概论

(Introductiontoland&resources)

2

40

2

G08001

高级管理学

(自然科学类专业硕士生选修)

2

40

1

 

任选至少1门

G09001

管理经济学

(自然科学类专业硕士生选修)

2

40

1

G17001

知识产权法

(自然科学类专业硕士生选修)

2

40

1

G19001

高等教育管理

(自然科学类专业硕士生选修)

2

40

1

G20001

青年心理学

(自然科学类专业硕士生选修)

2

40

1

学术报告

至少2次

五、需阅读的主要经典著作和专业学术期刊目录

序号

著作或期刊的名称

作者或出版单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方法

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地图概论

空间数据库

空间信息系统的集成与实现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算法

地理信息系统基础

地理信息系统

GIS环境下的空间分析和地学视觉化

地理信息系统集成原理与方法

数字城市—理论、方法与应用

三维数据可视化

InternationalJournalofGeographical

InformationSystem

GeographicalInformationScience

InternationalArchivesofPhotogrammetryandRemoteSensing

Computer,Vision,GraphicsandImage

Processing

InIEEEComputerGraphicsandApplication

ComputerGraphics

InternationalJournalofComputerand

InformationSciences

Computers,EnvironmentandUrbanSystems

ComputerAidedGeometricDesign

TheComputerJournal

Int.J.ofComputerandInformationSciences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测绘学报

测绘通报

地球科学

遥感信息

遥感学报

软件学报

计算机学报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计算机科学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微型计算机

计算机应用研究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计算机系统应用

计算机工程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吴信才等,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吴信才等,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王琪,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3

ShashiShekhar,SanjayChawla著,谢昆青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李德仁、关泽群著,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

吴立新、史文中著,科学出版社,2004

龚健雅,科学出版社,2001

刘南、刘仁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江斌、黄波、陆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闾国年、张书亮、龚敏霞,科学出版社,2003

承继成等著,科学出版社,2003

唐泽圣等著,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中国图象图形学会

国家测绘局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沈阳计算机技术研究所

国家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

华北计算机技术研究所

国家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

四川省计算机应用研究中心

中国计算机学会

中国科学院软件中心

上海市计算机协会

上海市计算技术研究所

六、科研能力与水平及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科研能力与水平的基本要求:

1、在三年期间,要求至少阅读课外专业书籍或期刊文献30本(篇),其中外文10本(篇),并至少写读书报告1篇(发表专业论文亦可)。

2、在三年期间,至少参加1项科研项目工作。

3、在三年期间,在核心期刊上至少发表论文1篇。

4、在三年期间,至少进行2次学术报告会的发言。

 

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1、论文的理论基础应具有一定的前沿性、学科的交叉性。

2、论文中的理论研究应有一定的创新性,例如,对原有理论能提出自己的想法或有所改进。

论文中系统实现技术应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合理性,其技术方法应有自己提出改进的内容。

3、论文所从事的研究工作或系统研制工作量应在一年半以上;为准备论文所查阅的书籍和期刊论文应在30本(篇)以上,其中外文应在10本(篇)以上。

 

 

一级学科名称: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一级学科代码:

0812

一、学科(专业)简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2005年批准设置。

该一级学科包括三个二级学科硕士点(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和计算机系统结构)。

计算机应用技术硕士学科点1995年批准建立,是湖北省重点学科。

经过几年的建设和发展,我校在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教学与科研方面已形成一支以著名专家康立山教授和吴信才教授为学科带头人的40多位教授、副教授及高级工程师组成的学科队伍。

“九五”以来主持完成国家863项目、国家“九五”、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攻关项目、大型企事业委托项目100余项,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多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数百多篇,地理信息系统、智能计算方向目前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十年来,已培养硕士研究生数百余名,其就业方向为IT公司、国家企事业单位、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硕士学科点于2003年5月批准设置,主要研究方向有:

智能计算与智能信息处理,并行计算与软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数据挖掘与数据仓库、软件工程和空间数据库等,拥有一批教学、科研经验丰富的教授、副教授以及一批充满活力并有很强开拓精神的青年教师;目前承担国家各部委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防科研项目等项目一百多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五百多篇,出版学术专著多部,智能计算方向目前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拥有智能计算、计算机应用、网络安全、软件工程、GIS、图形图像处理等多个专业实验室,实验室面积达820平方米,仪器设备价值600多万元,可进行该专业的全部实验。

毕业生既可到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从事相关的教学、科研工作,也可到企事业单位从事计算机软件的研究、开发等工作。

计算机系统结构硕士学科点于2005年批准设置,主要研究方向有:

智能计算及智能硬件技术、高性能并行与分布式处理技术、嵌入式系统及VLSI设计技术等。

拥有我国计算机学科中极具影响力的专家和教授。

已形成良好的教学和科研梯队。

承担或参加国家各部委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防科研项目等项目多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上百篇,出版学术专著多部,智能硬件及混沌密码通信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拥有应用电子和计算机接口等多个专业实验室。

毕业生既可到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从事相关的教学、科研工作,也可到企事业单位从事计算机系统及相关硬件的研究、开发工作。

 

二、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序号

研究方向名称

(中文、英文)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

指导教师

1

智能计算与数据挖掘

Intelligentcomputinganddatamining

在研究遗传算法、演化算法、基因表达式等智能计算方法与地学信息处理方面的智能信息处理技术;结合数据仓库、人工智能、统计学的前沿研究方向,开展数据挖掘及知识发现方面的应用研究。

康立山、蔡之华

曾三友、于志平

张求明、朱晓莲

赵蔓

2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安全

Computernetworkandinformationsecurity

研究现代计算机网络架构、网格计算、信息安全技术。

着重研究现代网络架构下的空间信息处理应用,研究信息安全技术在空间数据安全共享、传输等方面的理论和应用研究。

吴信才、谢忠

张友纯、罗忠文

孙斌、曾文

3

图形图像与科学计算可视化

GraphicsimageandsciencecomputingVisualization

研究计算机图形学和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方法,运用图形图像的理论和科学计算方法,解决图形图像的信息处理问题;研究科学计算可视化的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戴光明、何兴恒

顾保磊、张冬梅

童恒建

4

软件工程

SoftwareEngineering

研究软件生产工程化的理论一体化过程和方法。

主要内容包括软件过程管理和改进,软件项目管理以及软件工程化开发方法等。

周顺平、吕维先

龚国清、袁国斌

吕建军、刘永

曾文、孙斌

5

并行/分布式处理与网格计算

parallel/distributecomputingand

gridcomputing

并行/分布处理,高速互连网络,并行程序设计,系统的可重构和可扩展技术,并行与分布系统容错性、可用性、可靠性技术,并行处理机与多处理机体系结构的理论与技术,网格计算环境下的知识处理等。

在此领域上的研究有利于提高高性能计算及高性能计算机的理论和实现技术,具有很好的学术和应用前景。

康立山、蔡之华

戴光明、吴湘宁

张冬梅

6

空间数据库与3S技术及应用

Spacedatabaseand3Stechnologyapplication

研究空间数据库的理论基础,及空间数据库实现的基本技术以及实现模式,以及开发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相关技术。

吴信才、周顺平

刘修国、吴国平

龚国清、吕建军

7

网络工程及应用

Networkengineeringandapplication

结合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最新发展,研究网络建设的新理论,新方法,网络工程的解决方案,网络数据库的建立与应用;网络信息安全的处理,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应用。

朱莉、张思发

李振华、吕国斌

陈源、彭键

杨娟

8

虚拟现实与三维可视化

VirtualRealityand3DVisualization

研究现代图形图像处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数据结构和数据操作的方法,研究对现实对象虚拟重现等,运用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分析空间域和频率域。

刘修国、刘永

吴国平、袁国斌

樊文友

9

嵌入式系统、GPS、智能机器人

Embeddedsystem、GPSandIntelligentRobot

研究嵌入式系统及其基础平台软件。

研究该系统在国民经济各方面的应用。

如位置服务、全球定位系统及智能机器人等。

研究计算智能技术如ANN、GA、模糊系统在各类机器人的应用。

谢忠、吕维先

张友纯、罗忠文

樊文友

10

演化硬件与电路设计自动化

EvolvableHardwareandEDA

研究嵌入式系统及嵌入式操作系统,嵌入式处理器、控制器、片上系统、VLSI设计等,并且将该技术与通信、密码、地学等专业相结合,实现适用于不同应用领域的实时、非实时系统。

该技术在民用、军用领域均有广阔的学术和应用前景。

于志平、吕国斌

张思发、童恒建

张求明、朱晓莲

彭键、曾三友

三、培养目标与学习年限

培养目标:

培养硕士研究生应德、智、体全面发展,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及管理的应用型高级人才,以适应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

具体要求如下:

1、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具有较高的精神文明和较高的综合素质,遵纪守法,品行端正,作风正派,服从组织分配,愿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

2、在本门学科方面要求硕士研究生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和必要的实验技能,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各种应用能力;在所从事的研究方向的范围内了解本学科发展现状和动向;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并能撰写论文摘要;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领域内科学研究、大学教学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包括创新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写作能力,具有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不畏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和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

3、坚持体育锻炼,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身心素质。

 

学习年限:

实行弹性学制,硕士生的基本学制为2—3年。

 

四、课程设置

课程类型

课程

代码

课程名称(英文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学期

备注

学位课

(至少修18学分)

S09005

S09004

政治(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自然辩证法概论)

3

70

1

S10002

硕士生英语

4

140

1-2

S15001

计算机应用数学

3

60

1

S15004

程序设计语言原理

3

60

2

S15016

算法设计与分析

3

60

1

S06019

高级计算机体系结构

3

60

2

S15021

计算几何及现代图形学

3

60

1

S15012

高级计算机网络

3

60

2

S06035

数字系统设计

2

40

1

S06039

DSP原理与应用

2

40

2

S15006

形式语言与自动机

2

40

2

S15003

高级操作系统

3

60

1

S15005

高级人工智能

2

40

2

 

选修课

(至少修10学分

 

选修课

(至少修10学分)

S15007

高级计算机图形学

2

40

2

S15010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

2

40

2

S06009

地理信息系统

2

40

2

S06025

空间数据库

2

40

2

S06040

高性能通讯网络

2

40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