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和铁的化合物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581128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80.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铁和铁的化合物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铁和铁的化合物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铁和铁的化合物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铁和铁的化合物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铁和铁的化合物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铁和铁的化合物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铁和铁的化合物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铁和铁的化合物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铁和铁的化合物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铁和铁的化合物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铁和铁的化合物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铁和铁的化合物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铁和铁的化合物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铁和铁的化合物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铁和铁的化合物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铁和铁的化合物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铁和铁的化合物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铁和铁的化合物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铁和铁的化合物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铁和铁的化合物教案.docx

《铁和铁的化合物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和铁的化合物教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铁和铁的化合物教案.docx

铁和铁的化合物教案

铁和铁的化合物

重点:

1、Fe、铁的氧化物、铁的氢氧化物、铁盐、亚铁盐的性质及用途,铁盐、亚铁盐的检验

2、Fe3+的强氧化性,Fe2+的还原性。

难点:

1、Fe、铁的氧化物、铁的氢氧化物、铁盐、亚铁盐的性质及用途,铁盐、亚铁盐的检验

2、Fe3+的强氧化性,Fe2+的还原性。

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A.镁粉中混有少量铝粉:

加入过量烧碱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干燥

B.用过量氨水除去Fe3+溶液中的少量Al3+

C.用新制的生石灰,通过加热蒸馏,以除去乙醇中的少量水

D.Al(OH)3中混有少量Mg(OH)2:

加入足量烧碱溶液,充分反应,过滤,向滤液中通入过量CO2后过滤

(一)、铁的结构和性质

1、铁是26号元素,位于第四周期第Ⅷ族,属于过渡元素。

原子结构示意图:

主要化合价:

+2,+3

2、铁在金属的分类中属于黑色金属,重金属,常见金属。

纯净的铁是光亮的银白色金属,密度为7.86g/㎝3,熔沸点高,有较好的导电、传热性,能被磁铁吸引,也能被磁化。

还原铁粉为黑色粉末。

3、铁是较活泼的金属元素,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的前面。

①跟非金属反应:

点燃点燃△

3Fe+2O2==Fe3O42Fe+3Cl2==2FeCl3Fe+S=FeS

Fe+I2=FeI2

②跟水反应:

3Fe+4H2O=Fe3O4+4H2↑

③跟酸作用:

Fe+2H+==Fe2++H2↑(遇冷浓硝酸、浓硫酸钝化;与氧化性酸反应不产生H2,且氧化性酸过量时生成Fe3+)

④与部分盐溶液反应:

Fe+Cu2+==Fe2++CuFe+2Fe3+==3Fe2+

4.铁的合金

一般地说,含碳量在2%~4.3%的铁的合金叫做生铁。

生铁里除含碳外,还含有硅、锰以及少量的硫、磷等,它可铸不可煅。

根据碳的存在形式可分为炼钢生铁、铸造生铁和球墨铸铁等几种。

一般地说,含碳量在0.03%~2%的铁的合金叫做钢。

钢坚硬有韧性、弹性,可以锻打、

压延,也可以铸造。

钢的分类方法很多,如果按化学成分分类,钢可以分为碳素钢和合金钢两大类。

碳素钢就是普通的钢。

合金钢也叫特种钢,是在碳素钢是适当地加入一种或几种,如锰、铬、镍、钨、铜等合金元素而制成的。

合金元素使合金钢具有各种不同的特殊性能。

5、炼铁

(1)反应原理:

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在高温下,用还原剂(主要是CO)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

(2)原料:

铁矿石、焦炭、石灰石和空气

(3)设备:

高炉

(4)生产过程

①还原剂的生成C+O2

CO2CO2+C

2CO

②铁矿石还原成铁Fe2O3+3CO

2Fe+3CO2↑

③除脉石、炉渣的形成CaCO3

CaO+CO2↑SiO2+CaO

CaSiO3

 

(二)、铁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

1.铁的氧化物的比较

铁的氧化物

FeO

Fe2O3

Fe3O4

俗称

铁红

磁性氧化铁

色、态

黑色粉末

黑色晶体

红棕色粉末

铁的价态

+2

+3

+2、+3

水溶性

难溶于水

稳定性

不稳定性

6FeO+O2=2Fe3O4

稳定

稳定

与酸的反应

FeO+2H+=Fe2++H2O

Fe2O3+6H+==2Fe3++3H2O

Fe3O4+8H+==2Fe3++Fe2++4H2O

与CO的反应

FexOy+yCO=xFe+yCO2

制取

高温熔融,过量的铁与氧气反应2Fe+O2==2FeO

Fe(OH)3的分解

2Fe(OH)3==Fe2O3+3H2O

铁在氧气中燃烧

3Fe+2O2==Fe3O4

(三)、铁的氢氧化物的比较

Fe(OH)2

Fe(OH)3

物理性质

白色,难溶于水的固体

红褐色,难溶于水的固体

 

化学性质

(1)与非氧化性强酸反应

Fe(OH)2+2H+=Fe2++2H2O

(2)与氧化性酸反应

3Fe(OH)2+10HNO3=3Fe(NO3)3+NO↑+8H2O

(3)空气中放置被氧化

4Fe(OH)2+2H2O+O2=4Fe(OH)3

(1)与酸反应

Fe(OH)3+3H+=Fe3++3H2O

(2)受热分解

2Fe(OH)3=Fe2O3+3H2O

制备

①煮沸蒸馏水,赶走溶解的氧气

②煮沸NaOH溶液,赶走溶解的氧气

③配制FeSO4溶液,加少量的还原铁粉

④用长滴管将NaOH溶液送入FeSO4溶液液面以下Fe2++2OH-=Fe(OH)2↓

将NaOH溶液滴入Fe2(SO4)3溶液中

Fe3++3OH-=Fe(OH)3↓

1、Fe3O4是复杂的化合物,经研究证明,在Fe3O4晶体中有1/3的Fe是+2价,有2/3的Fe是+3价,可看成FeO·Fe2O3,实际应写成Fe(FeO2)2,即铁酸亚铁盐,不是一般的氧化物。

2、Fe(OH)2和Fe(OH)3从溶液中析出的现象不同,前者是白色絮状沉淀,后者是红褐色沉淀。

而Fe(OH)2极不稳定,易被氧化成Fe(OH)3,反应现象是:

白色→灰绿色→红褐色。

若要观察到白色的Fe(OH)2沉淀,需要创造以下条件:

(1)排除亚铁盐溶液里的Fe3+离子,以免Fe3+离子直接与OH-结合生成Fe(OH)3。

(2)尽量排除溶液中溶解的氧气(绝对排除是办不到的),以减慢生成的Fe(OH)2被氧化成Fe(OH)3的速度。

反应要用新制备的亚铁盐溶液,并放入少量的铁以防止Fe3+离子产生。

亚铁盐溶液与碱溶液在混合前分别加热以排除溶有的空气,然后,把碱溶液沿着试管壁加入盛亚铁盐溶液的试管中,或把滴管尖嘴直接插入液面下再加入碱溶液,可观察到白色絮状沉淀。

(四)、Fe、Fe2+和Fe3+之间相互转化及检验

从Fe、Fe2+和Fe3+的结构可知:

Fe只有还原性,Fe3+通常只有氧化性,Fe2+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上述微粒通过跟一定的氧化剂或还原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才能实现不同价态的铁相互转化,如下图(常称为铁三角):

Fe

Cl2

COFe3+COO2

ZnCu2+H2HNO3

I-、I2、SAlKMnO4

Cl2、O2、HNO3、KMnO4、H2O2

Fe2+Fe、Cu、I-、S2-、H2SFe3+

(溶液为绿色)(溶液为棕黄色)

1.学习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要注意:

(1)抓价态:

从铁元素三种价态的相互转化(铁三角关系)去认识铁及其化合物间的氧化—还原反应规律.

(2)想属类:

如铁是一种比较活泼的过渡金属,氧化亚铁、氧化铁为碱性氧化物,氢氧化亚铁、氢氧化铁为不溶性弱碱,氯化铁为强酸弱碱盐,由此去分析理解它们各自所具有的性质.

2.铁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当遇弱氧化剂(如S、H+、Cu2+、I2等)时,铁只能失去最外层的两个电子,而生成+2价铁的化合物,当遇到强氧化剂(如Cl2、Br2、HNO3等)时,铁原子可以再失去次外层上的一个电子而生成+3价铁的化合物.

3.具体反应有:

(1)Fe2+→Fe3+

①2Fe2++Cl2=2Fe3++2Cl-(在亚铁盐溶液中通入氯气,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棕黄色)。

②4Fe2++O2+4H+=4Fe3++2H2O(亚铁盐溶液在空气中容易变质,如绿矾露置于空气中则是:

12FeSO4+3O2=4Fe2(SO4)3+2Fe2O3)

③3Fe2++NO3-+4H+=3Fe3++2H2O+NO↑

④5Fe2++MnO4-+8H+=5Fe3++4H2O+Mn2+

如在FeCl2溶液中滴加酸性KMnO4溶液,溶液由浅绿色变棕黄色,在酸性KMnO4溶液滴加FeCl2溶液,溶液由紫红变棕黄。

⑤2Fe2++H2O2+2H+=2Fe3++2H2O

(2)Fe3+→Fe2+

①2Fe3++S2+=2Fe2++S,如在FeCl3

②2Fe3++SO32-+2H2O=2Fe2++SO42-+2H+

③2Fe3++Fe=3Fe2+,在FeSO3溶液中往往要加铁的原因是可以防止Fe2+被氧化为Fe3+。

④2Fe3++Cu=2Fe2++Cu2+,电路板的制作是利用FeCl3溶液与裸露的铜反应。

⑤2Fe3++2I-=2Fe2++I2

(五).Fe2+和Fe3+的检验

(1)Fe2+的检验:

方法一:

滴加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加新制氯水,溶液立即变红色。

方法二:

滴加NaOH溶液,生成白色絮状沉淀,该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

(2)Fe3+的检验:

方法一:

滴加KSCN溶液或NH4SCN溶液,溶液立即变为血红色。

方法二:

滴加NaOH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例题1】下列关于铁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铁能被磁铁吸引,但纯铁易腐蚀 ②在人体的血红蛋白中含有铁元素 ③铁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4周期第ⅧB族 ④铁能在氧气中剧烈燃烧,但不能在水蒸气中燃烧 ⑤铁与强氧化剂硝酸反应的产物仅是Fe(NO3)3 ⑥不能通过化合反应制得FeCl2和Fe(OH)3

A.①③B.②④C.②⑤D.④⑥

【答案】B

【解析】当铁中含有杂质时,在潮湿的空气中会发生电化学腐蚀,而纯铁的抗腐蚀能力较强;铁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Ⅷ族,而不是ⅧB族;铁在氧气中能发光、发热、剧烈燃烧,而与水蒸气反应则不会发光,看不到燃烧现象;铁与强氧化剂反应,能被氧化为Fe3+,但若铁过量,则Fe3+被Fe还原为Fe2+,所以,Fe与HNO3反应可能因铁过量而生成Fe(NO3)2;FeCl2、Fe(OH)3都可通过化合反应制得Fe+2FeCl3===3FeCl2,4Fe(OH)2+O2+2H2O===4Fe(OH)3。

【例题2】某研究学习小组对过量碳粉与氧化铁反应的气体产物成分进行研究。

(1)提出假设

①该反应的气体产物是CO2。

②该反应的气体产物是CO。

③该反应的气体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设计方案

如图所示,将一定量的氧化铁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与过量碳粉完全反应,测定参加反应的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

(3)查阅资料:

氮气不与碳、氧化铁发生反应。

实验室可以用氯化铵饱和溶液和亚硝酸钠(NaNO2)饱和溶液混合加热反应制得氮气。

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步骤

①按上图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称取3.20g氧化铁、2.00g碳粉混均匀,放入48.48g的硬质玻璃管中;

②加热前,先通一段时间纯净干燥的氮气;

③停止通入N2后,夹紧弹簧夹,加热一段时间,澄清石灰水(足量)变浑浊;

④待反应结束,再缓缓通入一段时间的氮气。

冷却至室温,称得硬质玻璃管和固体总质量为52.24g;

⑤过滤出石灰水中的沉淀,洗涤、烘干后称得质量为2.00g。

步骤②④中都分别通入N2,其作用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5)数据处理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试写出该实验中氧化铁与碳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O2,CO的混合物(3)NH+NON2↑+2H2O

(4)步骤②中是为了排尽空气,步骤④是为了赶出所有的CO2,确保完全吸收

(5)2C+Fe2O32Fe+CO↑+CO2↑

【解析】

(2)碳氧化合物就是CO2和CO,所以第三种情况为二者的混合物。

(5)反应前硬质玻璃管和固体总质量为3.20g+2.00g+48.48g=53.68g,反应后总质量为52.24g,其差为1.44g。

根据生成的2g沉淀可知反应生成的CO2中碳元素的质量为0.24g,还有CO生成,所以氧化铁与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Fe2O32Fe+CO↑+CO2↑。

【例题3】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

A.将铁粉加入稀硫酸中:

2Fe+6H+===2Fe3++3H2↑

B.将磁性氧化铁溶于盐酸:

Fe3O4+8H+===3Fe3++4H2O

C.将氯化亚铁溶液和稀硝酸混合:

Fe2++4H++NO===Fe3++2H2O+NO↑

D.将铜屑加入含Fe3+的溶液中:

2Fe3++Cu===2Fe2++Cu2+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意在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

将铁粉加入稀硫酸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Fe+2H+===Fe2++H2↑,A项错误;磁性氧化铁可以看做FeO·Fe2O3,溶于盐酸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Fe3O4+8H+===Fe2++2Fe3++4H2O,B项错误;氯化亚铁和稀硝酸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3Fe2++4H++NO===3Fe3++NO↑+2H2O,C项错误;将铜屑加入含Fe3+的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2Fe3++Cu===2Fe2++Cu2+,D项正确。

【例题4】将11.9gMg-Al-Fe组成的合金溶于足量的NaOH溶液中、合金质量减少2.7g。

另取等质量的合金溶于过量稀硝酸中,生成6.72L(标准状况)NO,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适量NaOH溶液恰好使Mg2+、Al3+、Fe3+完全转化为沉淀,则沉淀质量为(  )

A.22.1gB.27.2g

C.30gD.无法确定

【答案】B

【解析】此题可以用守恒法解答。

Mg、Al、Fe与过量硝酸反应后生成Mg2+、Al3+、Fe3+,1mol的Mg2+、Al3+、Fe3+分别结合2mol、3mol、3mol的OH-,所以结合OH-的物质的量=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n(NO)×3.6.72LNO为0.3mol,所以金属离子结合OH-的物质的量为0.3mol×3=0.9mol,OH-质量为15.3g,沉淀质量为11.9g+15.3g=27.2g。

【例题5】将6g纯铁粉加入200mLFe2(SO4)3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得到200mL0.5mol/L的FeSO4溶液和5.2g固体,求:

(1)反应后生成铜多少克?

(2)加入铁粉前Fe2(SO4)3物质的量浓度。

【答案】

(1)生成铜2.56g

(2)原Fe2(SO4)3和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

【解析】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①Fe+Fe2(SO4)3=3FeSO4②Fe+CuSO4=Cu+FeSO4

两个反应共生成FeSO4为:

0.2L×0.5mol/L=0.1mol

观察两个反应不难发现,若生成同样的FeSO4,②式消耗的铁更多。

假设0.1molFeSO4全部为②式产生,则此时消耗的铁将达最大量为a。

Fe~FeSO4

1mol1mol

a0.1mol

a=0.1mol,即铁为5.6g,则5.2g固体中含Cu也含剩余的Fe,设原溶液的Fe2(SO4)3和CuSO4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和y。

Fe+Fe2(SO4)3=3FeSO4Fe+CuSO4=Cu+FeSO4

Xx3xyyyy

由题意得3x+y=0.1mol

6g-56g/mol×(x+y)+64g/mol×y=5.2g解得:

x=0.02moly=0.04mol

则生成铜:

0.04mol×64g/mol=2.56g原Fe2(SO4)3和物质的量浓度为0.02mol/0.2L=0.1mol/L

【基础】

1、将Cu片放入0.1mol·L-1FeCl3中,反应一段时间后取出Cu片,溶液中最多含有金属离子的种类是()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解析——答案【C】

将Cu片放入0.1mol·L-1FeCl3中,发生反应2Fe3++Cu=2Fe2++Cu2+,反应一段时间后取出Cu片后,溶液中最多含有金属离子是Fe3+、Fe2+、Cu2+三种。

2、下列物质不能通过单质直接化合制备的是()

A、Na2SB、FeCl2C、Na2O2D、CuCl2

解析——答案【B】

试题分析:

A、硫与钠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硫化钠,正确;B、氯气与铁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铁,不能直接生成氯化亚铁,错误;C、钠与氧气加热反应生成过氧化钠,正确;D、Cu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铜,正确,答案选B。

3、在钠、镁、铜、铁中,能与冷水反应的是 ,能与沸水反应的是,能与水蒸气反应的是,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解析——答案

由钠、镁、铜、铁的性质可知。

【巩固】

1、把一定量铜粉放入氯化铁溶液中,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Fe2+和Fe3+浓度恰好相等。

则Cu2+和未反应的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

1B、1:

2C、2:

3D、3:

2

解析——答案【B】

溶液中有Fe3+说明铜粉反应完全,根据反应过离子方程式:

2Fe3+ +Cu=2Fe2+ +Cu2+知Fe2+ 的物质的量是Cu2+的2倍,溶液中Fe2+和Fe3+浓度恰好相等则Fe3+的物质的量是Cu2+的2倍,选B。

2、在AgNO3、Cu(NO3)2和Zn(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在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体产生。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滤液中一定有Fe(NO3)3

B、滤渣只含Ag和Cu,一定无Zn

C、滤渣中一定有Ag、Cu和Fe,一定无Zn

D、滤渣中一定有Ag、Cu、Fe和Zn

解析——答案【C】

依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知,铁能置换出银、铜但不能置换出锌,故滤渣中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一定是铁,铁过量,则AgNO3、Cu(NO3)2与铁反应完全,溶液中不能存在Fe(NO3)3。

3、电子工业常用30%的FeCl3溶液腐蚀敷在绝缘板上的铜箔,制造印刷电路板。

为了从使用过的腐蚀废液中回收铜,并重新获得纯净的FeCl3溶液,准备采用下列步骤

(1)请写出上述实验中加入或生成的有关物质的化学式:

① ②  ③ ④   ⑥ 

(2)写出FeCl3溶液与金属铜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检验腐蚀废液中含有Fe3+的实验操作是      

(4)废液加入过量①后,可能发生的离子方程式      

解析2.1——答案

废液中主要含有FeCl3和CuCl2,加入过量铁单质可以还原所有FeCl3为FeCl2,CuCl2为铜单质,过滤后得到FeCl2溶液与铜单质和过量的铁单质,滤渣和过量的盐酸反应,铁单质全部转化为FeCl2,FeCl2溶液中通入氯气,可以把FeCl2氧化为FeCl3.

解析2.2——答案

Cu+2FeCl3=2FeCl2+CuCl2

解析2.3——答案

取少量废腐蚀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若溶液变红,则证明含有Fe3+。

解析2.4——答案

Fe+2Fe3+=3Fe2+      Fe+Cu2+=Fe2++Cu

4、已知X为FeO和CuO的混合物,取两份等质量的X样品进行下列实验:

                        

(1)写出①、②和③步所有反应的方程式:

     

(2)设从③步所得固体D的质量为32g,溶液E中只含有一种金属离子,气体F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5.6L,试计算取用的每份X的质量      ,X中FeO与CuO的质量比      

解析6.1——答案

A是CuCl2、FeCl2、HCl三种物质的混合液,B能与A反应,则应是铁和铜的混合物,C为CO2。

F应为H2,则D是铜,E为FeCl2和HCl的混合液。

解析6.2——答案

m(CuO)=          

                ×80g·mol-1=20g

n(H2)==0.25mol,n(FeO)=0.25mol+0.25mol=0.5mol

n(FeO)=0.5mol×72g·mol-1=36g

【拔高】

1、用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板上的铜,所得溶液中加入铁粉。

对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的溶液分析合理的是(  )

A、若无固体剩余,则溶液中一定有Fe3+

B、若有固体存在,则溶液中一定有Fe2+

C、若溶液中由Cu2+,则一定没有固体析出

D、若溶液中有Fe2+,则一定有Cu析出

解析——答案【B】

本题考查铁铜的相关性质。

用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板上的铜,所得溶液中含有Fe3+、Fe2+、Cu2+三种阳离子,加入铁粉后,若有固体剩余,则固体一定有铜,可能有铁,溶液中一定有Fe2+;若没有固体剩余,则溶液中一定有Fe2+,可能由Cu2+和Fe3+

2、有一种铁的“氧化物”样品,用5mol/L盐酸200mL恰好完全溶解,所得溶液还能吸收标况下2.24L氯气,恰好使其中Fe2+全部转化成Fe3+,该样品可能的化学式是()

A、Fe2O3 B、Fe3O4C、Fe4O5D、Fe5O7

解析——答案【C】

n(HCl)=0.2L×5.0mol/L=1mol,由氧化物和盐酸反应生成水可知,氧化物中含有0.5mol,所得溶液还能吸收0.1molCl2,恰好使其中的Fe2+全部转变为Fe3+,反应后所得溶液为FeCl3,因n(Cl-)=0.2mol+1mol×2=1.2mol,所以氧化物中n(Fe):

n(O)=0.4:

0.5=4:

5,所以化学式为Fe4O5。

3、下图中所涉及的A、B、C、D、E、F和G等都是中学化学教材中常见的物质。

反应①②是置换反应,反应①②③均在高温下进行。

A在常温下为液态,C有磁性,E与强碱溶液反应可产生H2,F是既能溶于NaOH又能溶于HCl的氧化物。

(1)A的化学式                C的化学式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E与浓强碱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C、E的混合物在工业上用于钢轨焊接(高温下置换出熔化状态的铁可用于焊接),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解析】

(1)H2O(2分) Fe3O4(2分)

(2)3Fe+4H2O(g)

Fe3O4+4H2(2分)

(3)2Al+2OH-+2H2O=2AlO2-+3H2↑(2分) (4)3Fe3O4+8Al

4Al2O3+9Fe(2分)

试题分析:

C有磁性,说明C是四氧化三铁。

A在常温下为液态,且反应①是置换反应,反应后生成四氧化三铁,所以A是水,则B是铁,D是氢气。

F是既能溶于NaOH又能溶于HCl的氧化物,则F是氧化铝。

又因为E与强碱溶液反应可产生H2,且E和四氧化三铁反应生成氧化铝和铁,所以E是铝。

点评:

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也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该类试题学生需要明确的是化学推断题是一类综合性较强的试题,如元素及化合物性质和社会生活,环境保护,化学计算等知识,还可引入学科间综合。

它不仅可考察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程度,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思维方法。

解框图题的方法:

最关键的是寻找“突破口”,“突破口”就是抓“特”字,例如特殊颜色、特殊状态、特殊气味、特殊反应、特殊现象、特殊制法、特殊用途等。

 

4、下列中学化学中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图中,反应条件及部分反应物和产物未全部注明,已知A、D为金属单质,其他为化合物。

   

      

   

试推断:

 

(1)写出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I____________. 

(2)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