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582475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6.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中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中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中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中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中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中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中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中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中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中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中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中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中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中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中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中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中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中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中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docx

《中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docx

中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

中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是以品德心理学和德育原理为基础,以中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为重点,揭示品德形成发展的一般规律,掌握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的一门新设课程。

第一讲品德·道德·德育

一、品德、道德与德育

(一)道德的内涵:

道德是一种社会约定俗成的行为准则;

道德的职能是抑恶扬善。

道德的作用是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的形式发挥出来的。

道德的定义:

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的社会意识形态。

它以善恶为评价标准,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维系的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

(二)品德的内涵

品德是个体有别于他人的一种个性特征;

品德是最具社会评价意义的个性特征;

品德是一种较稳固的个性特征;

品德具有外化的行为表现;

品德的定义:

品德是指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固的个性特征。

(三)品德与道德的关系

品德是一种个体现象。

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

品德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道德是伦理学的研究对象。

品德的发展受个体心理发展规律的制约。

道德的发展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

品德是指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固的个性特征。

二、德育的概念与德育本质

什么是德育

简而言之,德育即培养学生品德的教育

德育概念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狭义的德育专指道德教育。

广义的德育概念:

相对于智育和美育来划分的,包括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质。

(一)德育的定义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

德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德育的本质

道德转化品德

德育

德育是道德教育的简称,其本质是将社会道德转化为个体品德。

如何使学校德育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

1.德育内容注重思辩性。

2.德育过程突出实践性。

3.德育活动讲究品牌性。

(三)德育的特征

从活动的目标指向看----培养品德

从活动的内容看——传输社会道德

从活动的方式看——强调亲身体验、感悟

从解决的特殊问题看——是态度、情感、价值观

(四)衡量德育活动的三个基本标准

标准1教育必须包含善良的意图或道德的目的

标准2教育必须包含有价值的内容或产生有益的影响

标准3教育必须采取合乎道德的方式或在道德上可以接受的方式

第二讲品德形成的一般特点、规律与教育

一、品德的结构

(一)品德的构成要素(心理形式)——知、情、意、行

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和道德行为习惯

(二)品德各要素的表现形式及作用

1、道德认识

概念——是人们对社会规范的理解、掌握。

表现:

道德概念(知识)的理解;道德观念的形成;道德信念的确立,

作用:

其它几要素形成发展的基础;行为的先导;

2、道德情感

概念:

是人们根据一定的社会规范评价、体验对象时所产生的情感。

表现:

直觉性的情感体验;想象性的情感体验;伦理性的情感体验,

作用:

影响人的选择;调节人的行为——中介

3、道德意志

概念:

是人们按照一定的社会规范进行道德抉择和行动时克服困难的能力和毅力。

表现:

完成动机斗争;选择行为方式;执行道德决定

作用:

控制、调节人的行为——调控

4、道德行为(习惯)

概念:

是人们按照一定的社会规范要求作出的外部反映活动。

表现:

顺从行为(他律);认同行为(模仿);信奉行为(自律),

作用:

品德形成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对其它要素起着巩固、提高的作用——标志

(三)品德的构成要素(社会内容)

社会公德;公民道德;职业道德;家庭道德

研究品德构成要素的教育意义

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心理形式与社会内容完整统一发展的过程,教育中要注意各要素发展的整体性和协调性。

存在的主要问题:

知行脱节;情知冲突;意志薄弱;不良习惯;

品德各要素发展的一般顺序

道德认知

道德情感

道德意志

道德行为

道德概念的理解、掌握

直觉性的情感体验

动机斗争

顺从

道德观念的形成

想象性的情感体验

道德抉择

认同

道德信念的确定

伦理性的情感体验

 

自觉

二、品德的基本特征

1.是一种个性特征

2.必须以某种社会规范为基础

3.与行为密切联系

4.具有稳定性

三、品德形成发展的一般规律

(一)品德发展的阶段理论 

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1.关于道德发展水平 

自我中心阶段

2-5岁

外界规则对他们没有约束力

权威阶段

6-8岁

对规则采取盲目服从的态度

可逆阶段

8-11、12岁

意识到规则是约定俗成、可以改变的

公道阶段

11、12岁以后

根据动机和后果两个方面来判断行为的正确与否

总结:

无道德规则的阶段(五六岁以前),五岁左右儿童开始出现对规则较多的注意和尊重。

一般将这两个阶段都归为他律道德阶段,即10岁以前,儿童对道德行为的判断主要是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称为他律道德。

在10岁以后,儿童的判断主要是依据自己认可的内在标准,称为自律道德。

2.道德发展原因 

皮亚杰认为,在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中,个体的认识能力和社会关系具有重大影响。

3.对道德教育的启示 

注意培养同伴之间的合作,注意成人与儿童关系不应是权威和服从的关系;在儿童犯错误时,要使他了解为什么这样做不好,以发展儿童的道德认识。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1.柯尔伯格对道德发展的研究:

两难故事法

2.道德认知发展的阶段模式

柯尔伯格认为道德认知发展是三水平六阶段:

水平一:

前习俗水平,它是根据行为的具体结果及其与自身的利害关系判断好坏是非.认为道德的价值不是取决于人或准则,而是取决于外在的要求。

 

它包括:

第一阶段:

惩罚服从取向阶段:

衡量是非的标准是由惩罚决定的.认为只要受到惩罚,不管其理由是什么.那一定是错的。

第二阶段:

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

判定某一行为的好坏,主要看是否符合自己的要求和利益,具有较强的自我中心性.认为符合自己需要的行为就是正确的。

 

水平二:

习俗水平

它是着眼于社会的希望和要求,从社会成员的角度思考道德问题。

它包括:

第三阶段:

寻求认可取向阶段:

 认为凡是社会大众认可的,就是对的,反之是错的。

第四阶段:

遵守法规取向阶段:

服从权威.遵守公共秩序,接受社会习俗,尊重法律权威,有责任感和义务感。

水平三:

后习俗水平

即以普遍的道德原则作为自己行为的基本准则,能从人类正义、良心、尊严等角度判断行为的对错。

它包括:

第五阶段:

社会契约取向阶段 :

认识到法律或习俗的道德规范是一种社会契约.大家可以相互承担义务和享有权利,利用法律可以维持公正。

第六阶段:

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

根据自已的人生观、价值观去判断是非善恶,超越现实规范的约束。

行为完全自律。

3.道德发展的年龄分布 

大多数9岁以下的儿童以及少数青少年处于前习俗道德水平。

大部分青年和成人都处于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一般要到20岁以后才能出现.而且只有少数人能达到。

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

儿童主要是通过观察学习他人的行为表现而学会新的行为反应的,观察学习是社会学习理论中的核心内容。

班杜拉把道德发展看作是一种学习过程,强调模仿在儿童品德形成中的作用。

认为学习并非被动地接受环境的示范作用,而是经过自己的认知加工,对示范行为有所取舍,逐渐形成自我教育的能力

(二)品德发展的一般趋势

道德认知:

按道德观——政治观——人生观——世界观(自然观、社会历史观)的顺序发展。

道德情感:

四种基础性的情感:

同情心、自尊心、羞耻感、敬畏感

道德行为:

他律——自律

德育过程的特殊矛盾:

教师的要求学生的想法认同、改变、拒绝

主要矛盾:

新的教育要求与原有的品德发展水平

品德形成发展的过程和条件:

1.将外在的道德要求转化为个体的道德观念(内化)

2.将个体的道德观念转化为社会认可的道德行为(外化)

转化的条件:

多样化的交往和活动

(三)促进品德形成发展的内在机制(动力)是什么

社会环境中的道德冲突——利益冲突;情理冲突;

品德各要素之间发展的不平衡

(四)影响个体品德发展的主要因素

个体的生活经历(内隐记忆);所处的环境氛围(道德环境);教育的方式方法(德育手段)

四、研究品德问题的教育学价值:

1.从结构上看,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心理形式与社会内容完整统一发展的过程,要注意各要素发展的协调统一性。

2.从发展过程看,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由他律到自律不断发展的过程,具有明显的顺序性和阶段性,要注意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

3.从品德形成发展的外部条件看,品德的形成发展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注意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续性。

4.从品德形成发展的内因看,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在个体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中实现的,矛盾和冲突是其发展的直接动力。

5.从品德形成发展的特点上看,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行为主体活动和实践的结果,具有很大的差异性,要注意教育措施和方法的多样性和针对性。

五、学生不良品德的有哪些类型

(1)过失型(2)品德不良型(3)攻击型(4)压抑型。

品德培养的主要任务:

转变态度;矫正不良行为;塑造良好的行为习惯

六、学生品德的教育培养

(1)晓之以理,以知引人

(2)动之以情,以情感人(3)导之以行,以行练人。

(4)持之以恒,以志树人(5)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运用教育机制。

七、把握德育的本质和道德学习的特点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关键

德育的本质:

将社会规范转化为个体品德

学习内容

事实性知识——运用一定的逻辑思维方法学到的知识。

评价性知识——以个体已有的价值取向为基础,带有情感性的思维和态度来加以把握的知识。

人事性知识——由个体自身感悟获得的经验和体会。

特点:

1、道德学习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学习。

学习方式

 

2、亲身体验是道德学习的重要方式。

体验的主要方式:

直觉型体验;联想型体验;伦理型体验

学习水平:

顺从行为——认同行为——自觉行为

3、认同是道德学习的关键和难点

道德学习的基本策略:

创设情景,触景生情;激起共鸣,以情染情;唤起经验,以理导情;组织活动,行中促情

第三讲中学生品德发展特点与现状

一、中学生品德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一)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

1.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

 初中生道德观念形成

高中生具有按照道德标准调节自己行的独立性和自觉性

道德信念在道德动机中具有主导性

2.自我意识增强 

3.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 

4.品德结构更为完善 

(二)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 

1.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 

2.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向成熟 

二、中学生道德认知的发展

1.道德概念的掌握

2.道德信念的确立

3.道德评价的发展

三、中学生道德情感的发展

初中生道德情感的形式有如下特点:

(1)冲动性。

(2)理智性。

(3)偏激性。

高中生的道德情感已经接近成年人,他们的伦理性情感体验逐渐占据优势

四、中学生道德意志的发展

在中学生中,言行一致或不完全一致的占多数,言行脱节和道德水准很低的是少数。

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忘我学习和工作等属于勇于奉献,是道德意志发展到高水平的表现。

五、中学生道德行为习惯的发展及其习惯的形成

据资料表明,养成道德行为习惯的学生,60%是在初中,20%是在高中,余下20%在高中毕业时还不行。

六、我国中学生品德特点:

(一)“独立感”“成人感”产生,但爱走极端。

(二)关注自我,但行为偏激。

(三)关注社会,但闭锁文饰。

(四)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背离

七、中学生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1.德育首位有待加强。

2.重智轻德影响德育内容落实。

3.学校德育在认知好策略上的错位。

主要表现在:

(1)学校德育过于功课化、知识化、理想化。

(2)学校道德教育忽视学生在道德建设中的主体地位。

4.学校德育在内容和方法上的落后。

主要表现在:

(1)学校德育内容缺乏时代感和层次行,主流价值导向乏力。

(2)道德教育方法过于单向,针对行和时效性不强。

5.社会生活对中学生的不良影响。

八、教育策略

1.改变德育教育模式。

2.学校管理要坚持德育为首,落实育人为本。

3.利用大众媒体,主动占领青少年的思想阵地。

4.思想道德教育要结合中学生的特点,贴近学生生活。

5.建立德育教育阵地,大力开发社会资源。

(1)做好家庭的教育。

(2)利用社区,开展德育工作。

6.德育的方法和形式要行之有效不断创新。

①榜样教育②社会实践教育③重视自我教育④惩罚教育

7.确立大德育观念。

第四讲德育的基本途径与方法

一、德育的基本途径

1.教学

2.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组织的活动

3.课外、校外活动

二、德育的基本方法

(一)什么是德育方法

德育方法是为达到德育目的,实现德育内容,在德育原则指导下,运用德育手段进行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

(二)德育方法与其他各育方法的区别

(三)中小学德育方法的指导思想

启发式教学是德育课程教学的总指导思想。

中小学德育课程中实施启发式教学的基本要求

1、要注意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统一。

2、要深入钻研教材,发掘教学内容中的启发因素,设计好富有启发性的问题。

3、要注意理论和实际的紧密结合。

4、要融洽师生关系,为实施启发式教学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四)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

1.说理教育法(以语言为媒介的德育方法)讲授法

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

第一,注意内容的组织。

第二,注意学生的发动。

第三,注意语言艺术。

2.谈话法

谈话法的基本类型有两种:

一是提问,提问法的要义在于通过有启发性的问题,

二是对话。

对话法是直接来源于人文主义心理学、教育学思想的一种较为现代的教育方法。

在对话法中,师生双方应当建立一种相互尊重和信任的人际关系。

[案例]:

和每位学生聊天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

“如果教育学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须首先也从一切方面了解人”。

的确,作为班主任要想所有的学生对你多一份亲近、敬爱与信任,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你平等的关注,这就需要我们的老师躬下身来主动去亲近每一位孩子的心灵,用他们心灵深处的能源,照亮他们的精神世界。

总而言之,与每位学生聊天,受益最大的其实是我,因为经常同学生们真诚而平等的交流,不仅使我更深刻地理解了教育认识了自我,与孩子们有了心灵深处的沟通,能洞察到他们的观点、态度和内心活动,摸清他们行为表现的内在原因,随时反思调控自己的教育行为,更好地为所有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而且最让我幸福的是身边多了几十个最纯真无邪的朋友,时时都能给予我鼓励与鞭策,使自己愈来愈真切地感受教育的无穷魅力,并深深地爱上她。

3.讨论法

讨论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用讨论与辩论等方式就某一道德问题各抒己见、澄清思想、寻求结论的教育方法。

4.情感陶冶法

情感陶冶法是指通过设置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得到道德情感与心灵的熏陶、教育的一种教育方法。

4.榜样示范法

榜样示范法这是用榜样人物的优秀品德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方法。

运用榜样示范方法的注意事项

(1).要注意榜样的方向性

(2).要实事求是地宣传榜样

(3).要注意榜样的时代性、层次性

(4).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修养

6、自我教育法

包括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约束、自我锻炼等等。

运用自我教育方法的注意事项:

1.要把自我教育的钥匙交给学生

2.要把自我教育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

3.要尽量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潜能

4.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

5.要把教育与自我教育结合起来

7、品德评价法

品德评价法是根据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对学生的思想言行作出判断,是对品德发展的强化手段。

品德评价要师生共同参与,包括教师评、学生的自评与互评等。

品德评价法通常包括:

奖励和惩罚等方式。

奖赏与表扬:

表扬是教师对学生品行的一种肯定性评价,而奖赏通常是伴随这种评价的外部刺激,包括物质奖赏和精神奖赏。

如果说表扬是学校德育的一种基本手段,那么奖赏就是表扬的辅助手段。

奖励的基本要求

第一,奖励的指向不仅是成功的结果,而且是获得成就的过程,即过程中表现的动机、态度、学习方式、意志力等。

第二,奖励的频率和程度恰当。

第三,注意奖励的灵活运用。

第四,奖赏时要以精神奖励为主,把精神奖赏与物质奖励结合起来。

第五,表扬、奖励要注意时间。

第六,奖励应当尽可能面向全体学生,以形成集体道德舆论,获得学生群体的支持,也收到教育全体学生的功效。

学校的惩罚必须满足的条件

1.它必须是学生违反规则的后果

2.它必须对违反规则的学生有益施加某种痛苦或不快

3.它必须由权威执行。

正确运用惩罚手段应当注意

第一,要有明确的目的。

第二,要注意态度。

第三,要公正合理、恰如其分。

第四,要抓好时机和场合。

第五,要注意批评的次数。

第六,要善于等待,允许学生有个认识过程。

第七,要有针对性、讲究方式方法。

第八,惩罚的灵活性,即不能刻板地使用惩罚手段。

8.角色扮演

9.实际锻炼

10.修养指导

常用的德育手段:

语言、榜样、情景、环境、体验、奖赏与惩罚

第五讲学校德育中基本突出问题及其教育对策

讨论:

“道德”(美德)是可以教的吗

道德可教:

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即知识”。

没有人喜欢或追求恶,作恶的原因是对善的无知。

科学的真知和道德的真知都是智慧或知识,一个真正有知识的人,他的灵魂一定是智慧的。

有善的灵魂不会做出不道德的事。

道德是可教的,基本上是所有教育家的基本假定。

道德不可教:

杜威认为,关于诚实、纯洁与仁慈等这些道德观念是不能自动地变为好的品性或好的行为的。

道德不仅是知识,更是情感、意志与行动的统一。

从这个意义上说,道德是不可教的。

结论:

道德包括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四个方面。

道德认知是可以通过“教”来实现的。

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却是无法简单地通过“教”来实现的,它们更多地依赖于德育主体的内心体验和转化来完成。

所以道德(美德)是可教的也是不可教的。

德育对象有接受道德教育的可能性吗

儿童先天具有道德禀赋,道德学习的过程不是由外而内,而是由内而外的过程。

德育过程从本质上来说是内发和生长或建构的过程。

认知学派说的图式、格式塔学派讲的格式塔、马斯洛讲的超越性需要都具有某种先天性。

移情实验也证明儿童具有先天的社会移情能力。

孟子认为,人先天具有不思而虑的“良知”和不学而能的“善端”。

结论:

道德教育的可能性:

道德教育的可能性基础还在于儿童先天具有“良知”和“善端”。

即人类个体先天具有社会性文化心理结构。

这为道德教育提供了可能性。

儿童是道德生活的主体。

在道德教育中要从儿童的真实生活和切实需要出发,反对强迫和灌输的方法。

专题一:

态度决定一切吗

一、态度及其结构

态度:

态度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对待一定人、事物或观念的一种心理倾向或一种心理准备状态。

二、构成态度准备状态的因素:

1、认知因素

2、感情因素

3、行为倾向因素

三、态度与品德之间的关系

四、态度的形成和转化

1、态度的形成:

品德态度的形成的一般过程:

包括依从、认同和信奉三个阶段

2、态度的改变

3.影响品德态度的形成与改变因素

(1)个体需求的满足程度:

(2)所属群体的制约:

(3)信息和知识的影响:

(4)受个体文化背景的影响:

专题二、怎样成为一个高尚的人---------品德教育与态度培养的理论

一、品德的心理教育

二、转变态度方法

①说服教育:

②大众宣传:

③积极参加活动:

④群体规定:

三、态度转变的主客观条件

四、形成态度与培养习惯应当注意的问题

(一)、形成态度的原则与方法

1、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

2、全面把握态度的结构,灵活采取适当的对策;

3、充分利用群体的力量;

4、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二)、行为的激励与习惯的培养

1、增强理解;

2、提供必要的诱因条件;

3、进行强化激励;

4、提倡自我教育。

五、态度形成与转论理论对德育工作的启示:

1、德育工作必须贴近人的需要。

2、德育工作必须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并严格奖惩。

3、必须建立一个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齐抓共管的德育模式。

4、必须努力提高德育师资的专业性、可靠性,在社会转型期,建立高素质的德育师资队伍尤为重要。

专题三、过错行为和不良道德的转化与矫正

不良行为:

网瘾、早恋、吸烟

资料:

一项针对4所高中、2所初中共318名中学生所作的调查显示,79%的学生承认自己初恋发生在中学阶段。

而另一项调查表明:

中学生中自杀或想自杀的原因,第一是学习压力过大,第二就是早恋。

一、过错行为和品德不良的特征

1.认识特征。

2.情感特征。

3.意志特征。

4.动机特征。

5.行为特征。

二、过错行为和品德不良的原因分析

(一)客观原因

1.是家庭方面的原因

2.是社会方面的原因

3.是学校方面的原因

(二)主观原因

1.学生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信念。

2.学生道德意志薄弱。

3.学生受不良行为习惯的支配。

4.学生性格上的某些缺陷。

5.学生某些需要没有得到满足

中学生过错行为和品德不良的转化过程经历阶段

1.醒悟阶段。

在这个阶段作为教师要注意把帮助其改正错误的真诚愿望、关心爱护以及耐心的说服教育与青少年认识到继续坚持错误的危害性结合起来,也就是说要使青少年把“感恩和认识错误结合起来”;

2.转变阶段。

在这个阶段作为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错误行为可能有反复,在教育上要允许反复、减少反复、在反复中坚持教育;

3.自新阶段。

在这个阶段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充分地信任他们、尊重他们、爱护他们。

三、过错行为和品德不良的矫正

(一)过错行为和品德不良的转化过程

(二)矫正过错行为和不良品德的心理学依据

(三)矫正过错行为的策略和劝导、批评应注意的问题

1.矫正过错行为的策略:

预防为主,标本兼治,扶正祛邪,对症下药

2.劝导时应注意的问题

3、批评时应注意的问题。

(1)批评要及时。

(2)批评要就事论事,(3)批评应尽量个别进行,(4)批评时不要和别人比较,(5)批评时不能抬高自己,盛气凌人(6)批评应开诚布公,不要绕圈子。

(7)批评时要注意创造一种良好的沟通气氛,(8)批评时应允许被批评者辩解和说明情况,(9)批评时,不要太计较对方冒失的话,(10)批评时,关注对方的感受。

所以,必须提高师德

师德的专业精神包括:

服务精神、奉献精神、敬业精神、团队精神或协作精神、以身作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