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二模物理汇编05基础实验word含官方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587374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7.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二模物理汇编05基础实验word含官方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上海二模物理汇编05基础实验word含官方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上海二模物理汇编05基础实验word含官方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上海二模物理汇编05基础实验word含官方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上海二模物理汇编05基础实验word含官方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上海二模物理汇编05基础实验word含官方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上海二模物理汇编05基础实验word含官方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上海二模物理汇编05基础实验word含官方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上海二模物理汇编05基础实验word含官方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上海二模物理汇编05基础实验word含官方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上海二模物理汇编05基础实验word含官方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上海二模物理汇编05基础实验word含官方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二模物理汇编05基础实验word含官方答案.docx

《上海二模物理汇编05基础实验word含官方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二模物理汇编05基础实验word含官方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上海二模物理汇编05基础实验word含官方答案.docx

上海二模物理汇编05基础实验word含官方答案

2020年上海二模汇编:

基础实验

1、(2020闵行二模)如图13所示是“用测力计测滑动摩擦力”的实验,所用测力计的最小分度值是

(1)牛,此时测力计的示数是

(2)牛。

在“研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时,先将杠杆的中点固定在支架上,并调节(3)使杠杆在(4)位置平衡。

2、(2020闵行二模)进行“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分别位于如图14所示位置时,光屏上恰好出现一清晰的像,此时像距为(5)厘米,该像一定比物体(6)(选填“大”或“小”)。

利用这个成像规律可以制成(7)(选填“幻灯机”或“放大镜”)。

3、(2020宝山二模)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用_______来测取物体所受的两个拉力大小,且在测量前要依据拉力方向完成它的______调节;在“用电流表测电流用电压表测电压”实验中,电流表要______(选填“串联”或“并联”)在电路中,且使电流从它的______接线柱流入。

4、(2020宝山二模)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所选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

安装好实验器材后,发现光屏上呈现图13所示的烛焰的像,我们可以判定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跟烛焰的中心______同一高度(选填“在”或“不在”)。

器材规范调整好后,移动光屏至图14所示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有一个清晰的像,比较像与物,可以得出此时凸透镜所成的像是一个_______的像;测取光屏、烛焰分别至凸透镜的距离,可以比较得出此时像距______物距。

5、(2020金山二模)“测定物质的密度”的实验原理是

(1),实验中需用量筒测量物体的

(2);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如图12所示,在探究当甲物体处于(3)状态时(选填“静止”或“向左加速运动”)二力的关系,此时测力计的示数为(4)牛。

6、(2020金山二模)如图13所示,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他先调节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与(5)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以保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当处于如图13所示位置时,透镜的焦距可能为6厘米、12厘米或18厘米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6)(选填“放大”或“缩小”)清晰的像,可判断:

他所选用的凸透镜焦距为(7)厘米。

这实验现象可以说明(8)的成像特点(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

7、(2020青浦二模)在图10中,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

牛,读数为

牛。

在“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中,需要验证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

与它排开液体受到的

大小是否相等。

8、(2020青浦二模)在“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中,为便于在杠杆上直接读出力臂,应使杠杆在

位置平衡。

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所选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

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央,要调整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与烛焰中心大致在同一

将凸透镜置于光具座的C点处,如图11所示,若将蜡烛置于A点,移动光屏,直至光屏上的像最清晰,此时光屏应在

两点间,光屏上的像是

的(选填“放大”或“缩小”)。

9、(2020松江二模)如图10所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

(1)牛,此时读数为

(2)牛。

在“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中,杠杆在图11所示位置静止,此时应该将右端的螺母向(3)调节(选填“左”或“右”),使杠杆在(4)位置平衡。

10、(2020松江二模)如图12所示,凸透镜焦距为10厘米,若保持图中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首先调整光屏的(5),然后将光屏向(6)缓慢移动(选填“左”或“右”),当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时,该像的大小与物体相比是(7)的(选填“缩小”或“放大”)。

若将蜡烛在光具座上移动5厘米(凸透镜位置不变),通过移动光屏,(8)在光屏上重新找到清晰的像(选填“可能”或“不能”)。

11、(2020静安二模)如图10所示为用弹簧测力计测铜块的重力的实验情景,铜块的重力为

牛,在测量前应按

方向进行调零。

测力计是常用实验器材,请写出一个需用测力计进行实验的实验名称。

12、(2020静安二模)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应调节透镜中心和光源、光屏的中心在

图11所示为实验情景,图中实验器材A是

(填写器材名称),若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缩小的像,则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

2倍焦距(选填“大于”或“小于”)。

13、(2020浦东二模)如图10所示的实验仪器称为

(1),此时它的示数为

(2)牛。

在“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中,在搜集证据前,应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3)位置保持平衡;本实验中,弹簧测力计对杠杆施加力的方向必须(4)。

14、(2020浦东二模)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为了便于确定(5),采用玻璃板作为平面镜;实验时需要多次改变点燃蜡烛的位置重复进行实验,是为了(6)(选填字母A“得到普遍规律”或B“求平均值减小误差”)。

如图11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时为了保证光源的像成在光屏中央,要使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跟烛焰的中心大致在(7);若凸透镜焦距为10厘米,将光源置于光具座上45厘米刻度处时,通过移动光屏,(8)(选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

15、(2020长宁二模)如图12所示的测量工具是

(1),图中显示的示数为

(2)牛。

测定物质的密度实验所依据的原理是(3)。

16、(2020长宁二模)如图13所示,平行光源射向凸透镜的光线,恰能在光具座右侧光屏上形成一个亮点,该凸透镜的焦距为(4)厘米。

将光源取下换成一根电子蜡烛,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为使光屏上成清晰的烛焰像,应将光屏向(5)移动,相对物的大小,像是(6)的。

17、(2020崇明二模)图11所示是四种常用实验器材,其中用来测量温度的是__________,测量电压的是__________,测量物体质量的是__________,可用来研究杠杆平衡的条件的是__________(均选填字母)。

18、(2020崇明二模)“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在“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实验中,实验过程中选用__________(选填“同种”或“不同”)物质,多次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为了确定像的位置,竖直放一块__________代替平面镜,为了证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为虚像,需在__________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位置放一个光屏;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主要用到的实验器材(测量工具)是__________。

19、(2020奉贤二模)如图14所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

(1)牛,它的示数为

(2)牛。

在“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中,如图15(a)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可调节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3)移动;调节杠杆平衡后,在图15(b)的A位置挂6个钩码,则应在B位置挂(4)个相同的钩码,才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0、(2020奉贤二模)在“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中,对于某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测量,应该测量(5)数据(选填“一组”或“多组”),为了得出比较完整的实验结论,还需选择(6)物质的物块进行实验(选填“相同”或“不同”)。

“测定某种液体的密度”实验的原理是(7),主要实验器材有量筒、(8)、烧杯、待测液体等。

21、(2020奉贤二模)某小组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在光具座上将蜡烛、光屏分别置于透镜的(14),调整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的中心在(15)高度,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

现有焦距分别为25厘米、10厘米及5厘米的甲、乙、丙三个凸透镜,选择其中一个放在光具座的B刻度线对应处,如图17所示。

将蜡烛放于A刻度线对应处,在CD间移动光屏时,可看找到一个清晰的像,则实验所用的是(16)透镜。

保持蜡烛与光屏的位置不变,为了得到另一种性质的像,可将凸透镜向(17)移动(选填“左”或“右”),此时如果凸透镜的位置移过(18)厘米刻度线,则在光屏上找不到像。

22、(2020嘉定二模)如图13(a)所示,在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的重力前,先要在竖直方向进行

(1),该弹簧测力计的最小分度值为

(2)牛。

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要使所研究物体分别处于静止状态或(3)状态进行实验。

如图13(b)所示的电压表示数为(4)伏。

23、(2020嘉定二模)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为便于确定像的位置,用(5)作为平面镜,并将其(6)放置在水平桌面。

在“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用来研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的仪器名称为(7),如图14所示的实验过程是在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8)的关系。

24、(2020徐汇二模)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采用

(1)作为平面镜;“测定物质的密度”的实验中用量筒测量物体的

(2),用(3)测量物体的质量;如图12所示,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测力计应(4)(选填“水平放置”或“竖直悬挂”)进行调零。

25、(2020徐汇二模)在“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中,需要验证(5)(选填“浸在”或“浸没”)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它排开液体所受的(6)相等;如图13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蜡烛位于光具座上A点处,则(7)应位于凸透镜的右侧,此时若得到放大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8)15厘米(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6、(2020虹口二模)在“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的实验中,用电子天平测量物体的

;在“用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实验中,拉力不得超过弹簧测力计的

(2);在“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实验中,实验原理是

,电压表应与待测电阻

(选填“串联”或“并联”)。

27、(2020虹口二模)在“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中,为得出实验结论,需多次改变杠杆受到作用力的大小、

和作用点,使杠杆始终在

位置保持平衡。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与烛焰中心大致在同一

,以保证像成在光屏中央,然后应移动光屏直至光屏上的像

为止。

28、(2020黄浦二模)电学实验中,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

(1)状态;使用电流表测电流时,应使电流从电流表的

(2)接线柱流入。

在“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中,应使杠杆在(3)位置保持平衡,以便直接从杠杆上读出(4)的数值。

29、(2020黄浦二模)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用(5)作为平面镜进行实验,可便于确定(6)的位置。

在“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分别位于图12所示的A、B、C、D位置时,恰能通过凸透镜得到一次缩小的像、一次等大的像和两次放大的像,则蜡烛在D位置时成的是(7)像(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该凸透镜焦距为(8)厘米。

参考答案

1、0.2;3.4;平衡螺母;水平。

2、30;大;幻灯机。

3、测力计;零刻度;串联;正(+)。

4、不在;倒立放大;大于。

5、ρ=m/V;体积;静止;2。

6、烛焰;放大;12;幻灯机。

7、0~5;2.2;浮力;重力。

8、水平;高度;DE;缩小。

9、0-5;3.6;右;水平。

10、高度;右;放大;可能。

11、3.2;竖直;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12、同一高度;光具座;大于。

13、弹簧测力计;2.4;水平;竖直向上。

14、像的位置;A;同一高度;不能。

15、弹簧测力计;2.6;ρ=m/V。

16、20;右;等大。

17、D;B;A;C。

18、R=U/I;不同;寻找物理规律;玻璃板;未点燃;弹簧测力计。

19、0-5牛;4.2牛;左;3。

20、多组;不同;ρ=m/V;电子天平。

21、两侧;同一;乙;左;25。

22、调零;0.2;匀速直线运动;2.2。

23、玻璃板;竖直(垂直);

U形管压强计;方向。

24、玻璃板;体积;电子天平;水平放置。

25、浸在;重力;光屏;大于。

26、质量;量程;R=U/I;并联。

27、方向;水平;高度;清晰。

28、断开;正;水平;力臂。

29、玻璃板;像;放大;17.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