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Z3M双机头配机手册 台湾新代数控系统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58960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1.4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EZ3M双机头配机手册 台湾新代数控系统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EZ3M双机头配机手册 台湾新代数控系统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EZ3M双机头配机手册 台湾新代数控系统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EZ3M双机头配机手册 台湾新代数控系统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EZ3M双机头配机手册 台湾新代数控系统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EZ3M双机头配机手册 台湾新代数控系统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EZ3M双机头配机手册 台湾新代数控系统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EZ3M双机头配机手册 台湾新代数控系统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EZ3M双机头配机手册 台湾新代数控系统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EZ3M双机头配机手册 台湾新代数控系统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EZ3M双机头配机手册 台湾新代数控系统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EZ3M双机头配机手册 台湾新代数控系统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EZ3M双机头配机手册 台湾新代数控系统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EZ3M双机头配机手册 台湾新代数控系统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EZ3M双机头配机手册 台湾新代数控系统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EZ3M双机头配机手册 台湾新代数控系统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EZ3M双机头配机手册 台湾新代数控系统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EZ3M双机头配机手册 台湾新代数控系统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EZ3M双机头配机手册 台湾新代数控系统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EZ3M双机头配机手册 台湾新代数控系统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EZ3M双机头配机手册 台湾新代数控系统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EZ3M双机头配机手册 台湾新代数控系统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EZ3M双机头配机手册 台湾新代数控系统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EZ3M双机头配机手册 台湾新代数控系统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不檢查伺服警報

2:

伺服警報接點為常開接點NormalOpen(A接點)

3:

伺服警報接點為常閉接點NormalClose(B接點)

11

*軸板時脈來源

設定軸板時脈來源:

0時使用軸板自已時脈。

13

*軸板數目

設定軸板個數

EMBEDDED控制器在伺服及I/O控制部份,基址已由LAYOUT固定,無法變更,以上所列參數為使用EMBEDDED控制器時必須固定的參數設定。

外部輸入介面(X1,X2)

在EMBEDDED控制器,有二組外部輸入接頭,可直接接至各種檢測感測器(如近接、微動開關等..)配合TB16IN使用,可簡化配線。

EmbeddedInputXI1~XI3牛角座

Pin

Signal

20

Input8

19

Input0

18

Input9

17

Input1

16

Input10

15

Input2

14

Input11

Input3

12

Input12

Input4

10

Input13

09

Input5

08

Input14

07

Input6

06

Input15

05

Input7

04

GND

03

02

+24V

01

PIN.1

(1)在輸入有二組,每組有16個輸入點,定義接義如上。

(2)此輸入為Source規格。

(俗稱:

正共點+COM)

(3)本公司備有輸入端子檯模組(TB16-IN),線材為成品線,請多加利用。

(4)如不使用TB16-IN,可自行出線使用。

(5)XI1位址為I00~I15,XI2位址為I16~I31,XI3位址為I32~I48。

(6)標準線長:

1.8M3.5M5.5M8M

外部輸出介面(Y1,Y2)

在EMBEDDED控制器,有二組外部輸出牛角接頭,每組有16個點,共有32個輸出點,可直接接至各種驅動的開關(如電磁接觸器、繼電器等..)配合TB16OUT使用,可簡化配線。

Pio-5OutputX01~X03

Output8

Output0

Output9

Output1

Output10

Output2

Output11

Output3

Output12

Output4

Output13

Output5

Output14

Output6

Output15

Output7

PIN.1

(1)在Embedded輸出有二組,每組有16個輸出點,接點定義如上。

(3)本公司備有輸出端子檯模組(TB16-OUT),線材為成品線,請多加利用。

(4)如不使用TB16-OUT,可自行出線使用。

(5)CN1位址為I00~I15,CN2位址為I16~I31,CN3位址為I32~I48。

1.8M3.5M5.5M8M

1.2.3手轮(MPG)

1.2.4(MPG)接头,DB15Pin(F)

为和外挂的MPG&

轴向的选择。

MPG_A+

6

MPG_Z-

IN60

2

MPG_A-

IN56

IN61

MPG_B+

8

IN57

IN62

4

MPG_B-

IN58

MPG_Z+

IN59

VCC(+5V)

1.2.5(D/A)接头,绿色欧规端子

此接头为给Spindle的速度命令使用。

D/A+

D/A-

1.3轴控规格:

伺服轴:

全伺服轴*4

手轮轴:

差动式手轮MPG输入,IN*7,GND,+5V

P1~P4(SERVO)接头,DB15Pin(F)

此接头为给SERVO的接头使用。

A+

Z-

CW+

A-

ALM+(+24V)

CW-

B+

ALM-(GND)

CCW+

B-

SERVO-ON

CCW-

Z+

SERVO-CLR

OUT_COM

P-COMMAND示意图

2.

(1)双机头I/O定义总表:

编号

输入定义

备注

输出定义

I00

X轴原点

O00

系统就绪刹车松开

I01

Y轴原点

O01

红警报灯

I02

O02

黄灯

I03

Z轴原点

O03

绿灯

I04

O04

主轴1上\下

I05

对刀

O05

主轴2上/下

I06

变频器警报

O06

I07

急停

O07

主轴1正转

I08

O08

主轴2正转

I09

主轴1上升到位信号

O09

I10

主轴1下降到位信号

O10

I11

主轴2上升到位信号

O11

I12

主轴2下降到位信号

O12

I13

O13

I14

超行程限位

O14

I15

O15

M_code定義總表

於標準銑床PLC程式中,提供下列M_code功能:

自定义I点:

1:

F1----》启动轴耦合功能

2:

F2-----》

3:

F3-----》超程释放

4:

F4-----》//真空吸附

5:

F5-----》//真空破坏

6:

工作灯:

-----》

A_Bit輔助繼電器:

A19

鬆刀(手動)

A49

保留

A20

换刀

A50

程式暂停

A21

A51

A22

A52

A23

A53

A24

A54

A25

A55

A26

A56

A27

A57

A28

A58

A29

A59

A79

A109

程式執行至M9旗標

A80

A110

A81

A111

主轴转停等待

A82

A112

A83

A113

A84

A114

A85

A115

A86

A116

A87

吸尘泵

A117

A88

A118

A89

A119

編號

內容

A120

A179

松刀

A121

A180

夹刀

A122

A181

双驱动原点较正使用

A123

A182

A124

A183

A125

A184

A126

A236

A127

A237

A128

A239

A129

A199

A130

A279

A131

A161

A132

A162

A133

A163

A134

A164

A135

A165

A136

A166

A137

A167

A138

A168

A.在手轮模式下将控制器屏幕切换至系统诊断画面,进行X/Z伺服马达动作测试。

B.控制器系统诊断画面→系统数据40/42要等于24/26。

C.使用千分表确认控制器画面显示移动1mm,床台确实移动1mm。

6.确认主轴马达正确运转。

A.按主轴正转,主轴马达转向需正确。

B.主轴转速须正确。

7.X/Y/Z行程极限及原点讯号Input接线对应确认正确。

8.X/Y/Z寻原点动作需正常。

9.设定X/Y/Z软件行程极限及判断寻原点栅格功能是否启动。

10.背隙补偿、节距补偿。

11.确定主轴功能正常。

12.测试主轴/切削液/工作灯/吹气等操作面板功能。

13.网络功能测试。

14.实际加工测试。

请注意下列CNC参数必需依据机台实际状况个别调整:

1.参数1221~1260X/Y/Z背隙补偿。

2.参数941~960X/Y/Z启动寻原点栅格功能。

(0→关闭、1→启动)

4接线图

4.1控制系统总图

4.2重电电源

4.3系统电源.

4.4PanasonicAC伺服接线图

4.5输入端子台

4.7输出端子台

4.8手轮接线图

4.9主轴变频器接线图

5伺服调试方法

5.1.Panasonic(MINASA系列)伺服参数设定说明:

參數編號

說明

初始值/范围

設定值

備註

Pr002

控制方式选择

0—10

0→位置模式1→速度模式

2→转矩模式

Pr004

行程限位禁止输入无效

0—1

0→有效

1→无效

Pr040

指令脉冲倍频设置

1—4

1→*12→*2

3或4→*4

Pr041

指令脉冲逻辑取反

0—3

Pr042

指令脉冲输入方式选择

3→脈波列+方向訊號

1→正轉脈波列+反轉脈波列

Pr043

指令脉冲禁止输入无效

Pr044

每转输出脉冲数

2500

1—16384

设定要反馈到控制器的编码器每圈所输出的脉冲个数

Pr045

输出脉冲逻辑取反

0→B相不反

1→B相反

Pr046

1th指令脉冲分倍频分子

10000

1—10000

(此值根据实际情况计算所得)

Pr04A

指令脉冲分倍频分子倍率

0—17

Pr04B

指令脉冲分倍频分母

0—10000

Pr04C

平滑滤波器设置

0—7

Pr04D

计数器清零输入方式

0→用电平清除

1→用边缘(上升沿)清除

Pr10

位置迴路增益

1—2000

*50

1/S(此值先为出厂值)

Pr11

速度迴路增益

1—3500

*60

HZ(此值先为出厂值)

Pr12

積分常數

1—1000

*15

ms(此值先为出厂值)

Pr21

实时自动增益调整

0→不用1→使用(很少起伏)

2→使用(起伏较慢)3→使用(快)

Pr22

自动增益调整时机械刚性选择

0—9

设定用于实时自动增益调整的机械刚性调用

备注:

1、首先设置驱动器的电子齿轮比和需要马达转一圈回授的脉冲数

计算方法如下:

MSMA042A1A

伺服电机编码器类型的回授脉冲数16384

电机型号

编码器种类

编码器脉冲数P/rpm

D

增量型编码器

(相对型编码器)

17位

217(131072)

A

2500P/r

10000(2500P/r×

4)

C\D

绝对型编码器

通常新代控制器所设精度单位1um/Pules(可在系统参数17中设所需精度单位)

通常新代控制器所设的倍频数是4倍(可在系统参数81~100中所设轴卡的倍频)

计算公式:

F=f×

(Pr46×

2Pr4A)/Pr4B=10000或(217)

注:

F—电机转一圈所需的内部指令脉冲数(编码器的分辨率)

f—电机转一圈所需指令脉冲数

马达转一圈回授的脉冲数=负载转一圈移动量脉冲数÷

控制器内部所设的倍频4

******ex:

******

当螺杆的节距是10mm,马达选用A型编码器分辨率,采用直传连轴器

那齿轮比计算如下:

负载转一圈移动量脉冲数=10mm÷

1um/Pules=104Pules

M/N=1/1

F(10000)=f(10000)×

{Pr46×

2Pr4A)÷

Pr4B

把Pr4A=01、Pr46=100002、Pr4B=10000

2、设定上表中的驱动器参数,值为后面的设定值;

Pr4A、Pr46、Pr4B为上面公式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出来的值;

Pr10、Pr11、Pr12先不修改数值,为出厂值;

3、调整机台的刚性,先进行X、Y、Z轴的来回运动,通过自动整定调谐驱动器参数值,按加1数值增大;

通常调节到机台出现震动或有声音后,降回原一级。

注意一点:

调完后,需把X、Y、Z的位置增益Pr10设成一样大;

注意:

齿轮比设错,编码器会无回授,同时控制器发遗失位置命令、严重追随误差警报。

5.2使用面板设定参数的方式:

1、接通驱动器电源;

2、按set键按钮;

3、按住MODE键按钮,到显示为:

“PA_00”;

4、按上↑、或下↓键按钮,来选择需要设定的数号,如选择10号参数,显示为:

“PA_10”;

5、按set键按钮,进入对应参数值,显示为:

“50”;

6、用左←键、上↑键、下↓键,来修改设定数值;

7、修改完后,按set键按钮,确认退出;

当修改完所有要修改的参数后,要执行选择EEPROM模式写入,

8、按MODE键按钮,到显示为:

“EE_SET”;

9、按set键按钮,到显示为:

“EEP-”;

10、按住上↑键按钮约(持续3秒钟),显示转换如下:

“EEP-”→“EEP--”→“------”→“START”[→“FINISH”

                       [→“Reset”      

                        [→“ERROR” 

 “FINISH”与“Reset”写入完成;

“ERROR”写入出错,须重新设定参数,后再写入;

 

 显示“Reset”需要关电源,重开电源后,设定参数值生效;

5.3常规自动增益调节:

1、选择常规自动增益调节模式,初始显示“r0”;

2、按SET键按钮一次,按MODE模式键切换,按钮三次,到显示为“At_no1”;

3、按上↑、下↓键来选择机器的刚性,刚性越高越好,但前提条件是机台不抖动;

4、按SET键按钮,进入监视器/执行模式;

显示为:

“Atu-”;

5、在监视器/执行模式上运作:

按住上↑键按钮约3秒,直到出现显示“start”,电机开始运转,大约15秒内,电机重复5个周期,包括两圈的正转和反转。

“Atu-”→“Atu--”→“------”→“START”[→“FINISH”

                      [→“ERROR” 

6、把获得的增益值写入到EEPROM。

如果在写入之前关掉电源,则所得增益值就会丢失;

5.4试运行模式

5.5动态参数调整步骤:

步骤一.设定系统刚性(Pr22)

Kp:

位置回路比例增益(机床Kp建议值30-90/sec)

Kv:

速度回路比例增益(机床Kv建议值30-120Hz)

Ti:

速度回路积分增益(机床Ti建议值10-30ms)

范例:

以机床大小选择不同刚性(1米加工中心机建议Pr22设定6)

刚性(Pr22)

Kp(Pr10)

Kv(Pr11)

Ti(Pr12)

扭力滤波(Pr14)

39

22

25

103

中低

63

35

65

中高

90

50

45

135

75

30

步骤二.自动调协(autoturning)寻找马达与机床惯性比

自动调协目的:

主要是在计算马达与机床整合后有些动态参数会受到影响ex:

马达负载惯性比…,如果不先将相关参数找出速度回路的表现会与Kv/Ti设置的结果不一致

自动调协操作步骤:

1.参数Pr21设为1。

(打开在线自动调谐功能)

2.手动Jog床台让床台来回往复多次运行。

3.将Pr20内容写入EEPROM。

(按Mode键至“EE_SET“→按S键显示“EEP—”→持续按“↑”键3秒显示“Finish”即可写入EEPROM)

4.参数Pr21设0。

(关闭在线自动调谐功能)

步骤三.微动调节速度回路增益Pr11

.将速度回路增益参数再调高,就位置回路控制而言,速度回路是内回路,内回路响应越高,外回路(位置回路)表现越如预期,比较不会受到外界切削力,磨擦力的影响,所以在切削应用场合,请将速度回路增益尽量调高,以得到更好的切削质量

5.6常用模式功能

“Dp_ch”-电机不转的原因

操作:

监控模式下”r_0”→按”S”键→按”↑””↓”键选择”dp_ch”→按”S”键后显示:

“Dp_Erq”-电机输出转矩

监控模式下”r_0”→按”S”键→按”↑””↓”键选择”dp_Erq”→按”S”键→”E_0.0”当前输出的转矩(相对于额定转矩)

“Dp_cps”-指令脉冲总数

监控模式下”r_0”→按”S”键→按”↑””↓”键选择”dp_cps”→按”S”键→”10”累计收到指令脉冲10个

“Dp_io”-I/O信号状态

监控模式下”r_0”→按”S”键→按”↑””↓”键选择”dp_io”→按”S”键→”in0.R”输入信号,第0号:

有效

5.7常见报警故障及处理方法

“Er_16”-过载

原因:

a.负载过大

b.UVW三相反相或接触不良

处理方法:

a.检查机械

b.检查UVW电源线是否正常

c.更换大功率的马达

“Er_21”-编码器通讯出错

a.编码器与驱动器之间的通讯中断

b.外部高频信号干扰

a.按照接线图,正确连接编码器线路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