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注册计量师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一级注册计量师计量法律法规及综合知识分类模拟题3.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592005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4.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级注册计量师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一级注册计量师计量法律法规及综合知识分类模拟题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一级注册计量师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一级注册计量师计量法律法规及综合知识分类模拟题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一级注册计量师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一级注册计量师计量法律法规及综合知识分类模拟题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一级注册计量师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一级注册计量师计量法律法规及综合知识分类模拟题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一级注册计量师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一级注册计量师计量法律法规及综合知识分类模拟题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一级注册计量师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一级注册计量师计量法律法规及综合知识分类模拟题3.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一级注册计量师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一级注册计量师计量法律法规及综合知识分类模拟题3.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一级注册计量师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一级注册计量师计量法律法规及综合知识分类模拟题3.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一级注册计量师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一级注册计量师计量法律法规及综合知识分类模拟题3.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一级注册计量师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一级注册计量师计量法律法规及综合知识分类模拟题3.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一级注册计量师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一级注册计量师计量法律法规及综合知识分类模拟题3.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一级注册计量师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一级注册计量师计量法律法规及综合知识分类模拟题3.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一级注册计量师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一级注册计量师计量法律法规及综合知识分类模拟题3.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一级注册计量师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一级注册计量师计量法律法规及综合知识分类模拟题3.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一级注册计量师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一级注册计量师计量法律法规及综合知识分类模拟题3.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一级注册计量师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一级注册计量师计量法律法规及综合知识分类模拟题3.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级注册计量师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一级注册计量师计量法律法规及综合知识分类模拟题3.docx

《一级注册计量师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一级注册计量师计量法律法规及综合知识分类模拟题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级注册计量师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一级注册计量师计量法律法规及综合知识分类模拟题3.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一级注册计量师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一级注册计量师计量法律法规及综合知识分类模拟题3.docx

一级注册计量师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一级注册计量师计量法律法规及综合知识分类模拟题3

[一级注册计量师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一级注册计量师计量法律法规及综合知识分类模拟题3

一级注册计量师计量法律法规及综合知识分类模拟题3

一、单选题

问题:

1.______是“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

A.测量

B.科学试验

C.计量

D.检测

答案:

C

问题:

2.______是通过实验获得并可合理赋予某量一个或多个量值的过程。

A.计量

B.测试

C.测量

D.校准

答案:

C

问题:

3.用人体秤测量人的体重使用的是______。

A.直接比较测量法

B.直接测量法

C.间接测量法

D.动态测量法

答案:

B

问题:

4.拟测量的量称为______。

A.被测量

B.影响量

C.被测对象

D.测量结果

答案:

A

问题:

5.与其他有用的相关信息一起赋予被测量的一组量值称为______。

A.真值

B.约定真值

C.测量结果

D.被测量

答案:

C

问题:

6.用代数法与未修正测量结果相加,以补偿其系统误差的值称为______。

A.校准值

B.校准因子

C.修正因子

D.修正值

答案:

D

问题:

7.测量准确度可以______。

A.定量描述测量结果的准确程度,如准确度为±1%

B.定性描述测量结果的准确程度,如准确度较高

C.定量说明测量结果与已知参考值之间的一致程度

D.描述测量值之间的分散程度

答案:

B

问题:

8.以______表示的测量不确定度称标准不确定度。

A.标准偏差

B.测量值取值区间的半宽度

C.实验标准偏差

D.数学期望

答案:

A

问题:

9.由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倍数(一般2~3倍)得到的不确定度称为______。

A.总不确定度

B.扩展不确定度

C.标准不确定度

D.B类标准不确定度

答案:

B

问题:

10.扩展不确定度用符号______表示。

A.uc

B.u

C.U

D.uB

答案:

C

问题:

11.定义为“在规定条件下,对同一或类似被测对象重复测量所得示值或测得值间的一致程度”的术语是______。

A.测量准确度

B.测量重复性

C.测量正确性

D.测量精密度

答案:

D

二、多选题

问题:

1.计量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包括______。

A.发展科学技术的重要基础和手段

B.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

C.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重要手段

D.确保国防建设的重要手段ABCD

答案:

ABCD

问题:

2.测量误差按性质分为______。

A.系统误差

B.随机误差

C.测量不确定度

D.最大允许误差ABCD

答案:

AB

问题:

3.以下方法中______获得的是测量复现性。

A.在改变了的测量条件下,计算对同一被测量的测量结果之间的一致性,用实验标准差表示

B.在相同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连续多次测量,计算所得测量结果之间的一致性

C.在相同条件下,对不同被测量进行测量,计算所得测量结果之间的一致性

D.在相同条件下,由不同人员对同一被测量进行测量,计算所得测量结果之间的一致性,用实验标准偏差表示ABCD

答案:

AD

问题:

4.测量不确定度小,表明______。

A.测量结果接近真值

B.测量结果准确度高

C.测量值的分散性小

D.测量结果可能值所在的区间小ABCD

答案:

CD

问题:

5.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中,根据一系列测量数据估算实验标准偏差的评定方法称为______。

A.测量不确定度的统计评定方法

B.测量不确定度的经验估计方法

C.测量不确定度的B类评定方法

D.测量不确定度的A类评定方法ABCD

答案:

AD

问题:

6.以下表示的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中______是不正确的。

A.U(k=2)

B.uc(k=2)

C.U(k=2)

D.Up(p=0.95,ν=9)ABCD

答案:

BC

问题:

7.定义的不确定度是______。

A.由于被测量定义中细节量有限所引起的测量不确定度分量

B.难以判断被测量是否小于无法检出所导致的不确定度分量

C.在任何给定被测量的测量中实际可达到的最小测量不确定度

D.定义的改变会导致新的定义的不确定度ABCD

答案:

ACD

三、思考题

问题:

1.什么是测量?

答案:

按JJF1001—201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中的定义,测量(measurement)就是“通过实验获得并可合理赋予某量一个或多个量值的过程”。

测量不适用于标称特性,它意味着量的比较并包括实体的计数。

测量的先决条件是对测量结果预期用途相适应的量的描述、测量程序以及根据规定测量程序(包括测量条件)进行操作的经校准的测量系统。

问题:

2.测量程序与测量方法的区别是什么?

答案:

测量方法是指“对测量过程中使用的操作所给出的逻辑性安排的一般性描述”。

换句话说就是根据给定测量原理实施测量时,概括说明的一组合乎逻辑的操作次序,测量方法就是测量原理的实际应用。

测量程序是指“根据一种或多种测量原理及给定的测量方法,在测量模型和获得测量结果所需计算的基础上,对测量所做的详细描述”。

换句话说,测量程序是根据给定的方法实施对某特定量的测量时,所规定的具体、详细的操作步骤,通常记录在文件中,并且足够详细。

测量方法是测量原理的实际应用,而测量程序是测量方法的具体化。

测量方法是测量原理的实际应用,是人们已十分习惯并熟练掌握的操作方法,不需要形成什么文件。

测量程序是测量方法的具体化,有具体的规定,详细的操作步骤(如操作方法、操作规程或操作规范等),通常以文件形式表述。

问题:

3.计量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

计量就是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

这个定义明确了计量的目的及其基本任务是实现单位统一和量值准确可靠,其内容是为实现这一目的所进行的各项活动,这一活动具有十分的广泛性,它涉及工农业生产、科学技术、法律法规、行政管理等,通过计量所获得的测量结果是人类活动中最重要的信息源之一。

计量的最终目的就是为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服务。

问题:

4.计量有何特点?

答案:

计量具有四个方面的特点:

准确性、一致性、溯源性、法制性。

(1)准确性:

是指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的接近程度。

因此在给出测量结果的量值的同时,必须给出其测量不确定度(或误差范围)。

所谓量值的准确是指在一定的不确定度、误差极限或允许误差范同内的准确。

(2)一致性:

计量单位统一和单位量值一致是计量一致性的两个方面。

单位统一是量值一致的前提。

量值一致是指量值在一定不确定度内的一致,是在统一计量单位的基础上无论何时、何地,采用何种方法,使用何种测量仪器,以及由何人测量,只要符合有关的要求,其测量结果就应在给定的区间内一致。

也就是说,测量结果应是可重复、可复现(再现)和可比较的。

(3)溯源性:

溯源性是确保单位统一和量值准确可靠的重要途径。

溯源性指任何一个测量结果或计量标准的量值,都能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连续的比较链,与计量基准联系起来。

这种特性使所有的同种量值,都可以按这条比较链通过校准向测量的源头追溯,也就是溯源到同一个计量基准(国家基准或国际基准),或通过检定按比较链进行量值传递。

所谓量值溯源是指自下而上通过不问断的比较链,使测量结果或测量标准的量值与国家基准或国际基准联系起来,通过校准而构成溯源体系;而量值传递则是自上而下通过逐级检定或校准而构成的检定系统,将国家基准所复现的量值通过各级测量标准传递到工作计量仪器的活动。

(4)法制性:

计量的社会性本身就要求有一定的法治性来保障。

不论是计量单位的统一,还是计量基准的建立,制造、修理、进口、销售和使用计量器具的管理,量值的传递,计量检定的实施等,不仅依赖于科学技术手段,还要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依法实施严格的计量法制监督,也就是说,某些计量活动必须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做出相应的规定,并依法实施监督管理。

特别是对国民经济有明显影响、涉及公众利益和可持续发展或需要特殊信任的领域,必须由政府建立起法制保障。

否则,计量的准确性、一致性就不可能实现,计量的作用也难以发挥。

问题:

5.什么是计量学?

计量学研究的内容是什么?

答案:

计量学是测量及其应用的科学。

计量学涵盖有关测量的理论与实践的各个方面,而不论测量的不确定度如何,也不论测量是在科学技术的哪个领域中进行的。

计量学研究的对象涉及有关测量的各个方面,如:

可测的量;计量单位和单位制;计量基准、标准的建立、复现、保存和使用;测量理论及其测量方法;计量检测技术;测量仪器(计量器具)及其特性;量值传递和量值溯源,包括检定、校准、测试、检验和检测;测量人员及其进行测量的能力;测量结果及其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基本物理常数、标准物质及材料特性的准确测定;计量法制和计量管理,以及有关测量的一切理论和实际问题。

计量学作为一门科学,它同国家法律、法规和行政管理紧密结合的程度,在其他学科中是少有的。

计量是科学技术和管理的结合体,它包括计量科技和计量管理两个方面,两者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即计量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技术性,而计量科学技术中又涉及较强的法制性。

因此,计量科学的研究不仅涉及有关计量科学技术,同时涉及有关法制计量和计量管理的内容。

计量学有时简称计量。

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的发展,计量学的内容还会更加丰富。

计量学应用的范围十分广泛,人们从不同角度对计量学进行过不同的划分。

按计量应用的范围,即按社会服务功能划分,通常把计量分为法制计量、科学计量和工业计量(又称工程计量),分别代表以政府为主导的计量社会事业、计量的基础和计量应用三个方面。

我国目前按专业,把计量分为十大类计量,即几何量计量、热学计量、力学计量、电磁学计量、电子学计量(或称无线电计量)、时间频率计量、电离辐射计量、声学计量、光学计量、化学计量。

问题:

6.什么是被测量?

举例说明影响量与被测量的区别。

答案:

被测量(measurand)是“拟测量的量”,也就是我们想要测量的量。

例如被测量是给定的水样品在20℃时的蒸汽压力,给定的水样品是被测对象,20℃时的蒸汽压力是被测的特定量。

(1)要测量的是什么量,这是测量时必须搞清楚的。

测量时要知道被测对象的特定量是什么,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要对被测量进行定义。

例如,安排或接受测量任务时,不能笼统地说测量电压,因为电压仅是一个广义量,受测量的量应该是一个特定量,例如说明要测量“频率为50Hz的某台稳压电源的输出电压”,稳压电源是被测对象,“频率为50Hz的该台稳压电源的输出电压”就是被测的特定量。

被测量的定义包括对测量有影响的有关影响量所进行的说明,其详细程度是相应于所需的测量准确度而定的,以便对与测量有关的所有的实际用途来说,其值是单一的。

例如,一根名义值为1m长的钢棒,若需测至微米级准确度,其说明应包括定义长度时的温度和压力。

例如,被测量应说明为:

钢棒在25.00℃和101325Pa时的长度(加上任何别的认为必要的参数,如棒被支撑的方法等)。

否则,对于不同的温度和压力,就有不同的量值,被测量的量值就不是单个值了。

然而,如果被测长度仅需毫米级准确度,由于温度和压力或其他影响量的影响小到可以忽略的程度时,其定义的说明就无需规定温度或压力或其他影响量的值。

(2)要注意,测量有时会改变研究中的现象、物体或物质,此时实际受到测量的量可能不同于想要测量的被测量。

例如:

要测量干电池两极之间的开路电位差,但当用较小内阻的电压表测量干电池两极之间的电位差时,由于负载效应,测得的电位差可能会降低。

作为被测量的开路电位差,还要根据干电池和电压表的内阻计算得到。

(3)被测量不一定是物理量,还可以是化学量、生物量等。

在医学测量中,被测量可能是一种生理活动。

影响量(influencequantity)是指“在直接测量中不影响实际被测的量、但会影响示值与测量结果之间关系的量”。

例如:

用安培计直接测量交流电流的幅度时受频率的影响,电流是被测量,而频率就是影响量;又如:

在直接测量人体血浆中血红蛋白浓度时,胆红素物质量的浓度会影响测量结果;测量某杆长度时测微计的温度是影响量,因为测微计作为测量仪器受到温度的影响,会使测量结果受到影响。

问题:

7.什么是量的真值?

约定量值与真值的区别是什么?

答案:

量的真值(truequantityvalue)简称真值,是指“与量的定义一致的量值”。

量的真值只有通过完善的测量才能获得,但由于测量时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各种影响量的影响,使通过测量得不到真值,因此真值按其本性是不确定的。

在经典方法描述中,认为真值是唯一的,但实际上往往是未知的。

按现在的定义,由于特定量的定义细节总是不完善的,与给定的特定量定义一致的值不一定只有一个,也就是不存在单一的真值,可能存在与定义一致的一组真值。

当被测量的定义的不确定度与测量不确定度的其他分量相比可忽略时,认为被测量可以用“实际唯一”的量值表示,称为“被测量的真值”,其中“真”字可忽略,就称为“被测量值”。

只有在基本常量的特殊情况下,量可被认为具有一个单一的真值。

约定量值(conventionalquantityvalue)又称量的约定值,简称约定值,是指“对于给定目的,由协议赋予某量的量值”。

例如:

标准自由落体加速度(以前称标准重力加速度)gn=9.80665ms-2;约瑟夫逊常量的约定量值KJ-90=483597.9GHzV-1;给定质量标准的约定量值m=100.00347g。

有时将约定量值称为“约定真值”,现在不提倡这种用法。

有时约定量值是真值的一个估计值,约定量值是有测量不确定度的,但通常被认为具有的测量不确定度适当小,甚至可能为零。

问题:

8.什么是测量结果?

测量结果与测得的量值有什么关系?

答案:

测量结果(measurementresult)是指“与其他有用的相关信息一起赋予被测量的一组量值”。

由测量得到的并赋予被测量的量值仅是被测量的估计值,其可信程度由测量不确定度定量表示。

因此,测量结果通常表示为单个测得的量值和一个测量不确定度。

对某些用途,如果认为测量不确定度可忽略不计,则测量结果可表示为单个测得的量值。

在许多领域中这是表示测量结果的常用方式。

测量结果通常还应包含这组量值的“相关信息”,例如:

用GUM法评定测量不确定度时,在给出扩展不确定度时还要说明包含因子、包含概率和有效自由度等相关的信息。

在用蒙特卡洛法评定测量不确定度时,可以给出输出量的概率密度函数(PDF)的信息。

赋予被测量的值有以下两种情况:

已修正的值和未修正的值。

必要时,对给出的被测量的估计值还应说明是未修正的值还是已修正的值。

测得的量值(measuredquantityvalue)又称量的测得值,简称测得值,是指“代表测量结果的量值”。

对某个被测量进行多次重复测量,每次测量可得到相应的测得值。

用这一组独立的测得值可计算出作为结果的测得值,如平均值或中位值,通常用取平均值或中位值作为结果可以减小测量不确定度。

由于被测量定义的细节不完全,使被测量不存在单一真值,只存在与定义一致的一组真值。

当认为代表被测量的真值范围与测量不确定度相比小得多时,量的测得值可认为是实际唯一真值的估计值,该估计值通常是通过重复测量获得的各独立测得值的平均值或中位值。

当认为代表被测量的真值范围与测量不确定度相比不太小时,被测量的测得值通常是一组真值的平均值或中位值的估计值。

在测量不确定度表示指南(GUM)中,对测得的量值使用的术语有“测量结果”和“被测量的值的估计”或“被测量的估计值”。

问题:

9.什么是测量误差?

举例说明为获得测量误差的估计值而常用的参考量值。

答案:

测量误差(measurementerror)定义为“测得的量值减去参考量值”,实际工作中测量误差又简称误差。

测量误差的概念在以下两种情况下均可以使用:

(1)当存在单个参考量值时,测量误差是可获得的。

例如:

某测得值与测量不确定度可忽略不计的计量标准比较时,可以用计量标准的量值作为参考量值,则测得值与计量标准的量值之差就是该测得值的测量误差,也就是说此时测量误差是已知的;当用给定的约定量值作为参考量值时,测量误差同样是已知的。

由于计量标准的量值或约定量值是有不确定度的,有时称其为测量误差的估计值。

(2)当参考量值是真值时,由于真值未知,测量误差是未知的。

此时,测量误差仅是一个概念性的术语。

问题:

10.试说明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在定义上的区别。

答案:

测量误差包括系统测量误差和随机测量误差两类不同性质的误差。

(1)系统测量误差

系统测量误差(systematicmeasurementerror)简称系统误差,是指“在重复测量中保持不变或按可预见方式变化的测量误差的分量”。

系统误差是测量误差的一个分量。

当系统误差的参考量值是真值时,系统误差是未知的。

而当参考量值是测量不确定度可忽略不计的测量标准的量值或约定量值时,可以获得系统误差的估计值,此时系统误差是已知的。

系统误差的来源可以是已知的或未知的,对已知的来源,如果可能,系统误差可以从测量方法上采取措施予以减小或消除。

例如在用等臂天平称重时,可用交换法或替代法消除天平两臂不等引入的系统误差。

对于已知估计值的系统误差可以采用修正来补偿。

由系统误差的估计值可以求得修正值或修正因子,从而得到已修正的测量结果。

由于参考量值是有不确定度的,因此,由系统误差的估计值得到的修正值也是有不确定度,这种修正只能起补偿作用,不能完全消除系统误差。

(2)随机测量误差

随机测量误差(randommeasurementerror)简称随机误差,是指“在重复测量中按不可预见方式变化的测量误差的分量”。

随机误差也是测量误差的一个分量。

随机误差的参考量值是对同一被测量由无穷多次重复测量得到的平均值,即期望μ。

由于实际上不可能进行无穷多次测量,因此定义的随机误差是得不到的,随机误差是一个概念性术语,不要用定量的随机误差来描述测量结果。

随机误差是由影响量的随机时空变化所引起,它导致重复测量中数据的分散性。

一组重复测量的随机误差形成一种分布,该分布可用期望和方差描述,其期望通常可假设为零。

测量误差包括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从理想的概念上说,随机误差等于测量误差减系统误差。

实际上不可能做这种算术运算。

问题:

11.说明修正的作用和修正有哪些形式。

答案:

修正(correction)是对估计的系统误差的补偿。

修正的形式可有多种,例如:

在测得值上加一个修正值或乘一个修正因子,或从修正值表上查到修正值或从修正曲线上查到已修正的值。

修正值是用代数方法与未修正测量结果相加,以补偿其系统误差的值。

修正值等于负的系统误差估计值。

修正因子是为补偿系统误差而与未修正测量结果相乘的数字因子。

由于系统误差的估计值是有不确定度的,修正不可能消除系统误差,只能一定程度上减小系统误差,因此这种补偿是不完全的。

问题:

12.测量准确度、测量正确度和测量精密度之间有什么区别?

如何正确应用这些术语?

答案:

测量准确度(measurementaccuracy)简称准确度,是指“被测量的测得值与其真值间的一致程度”。

测量准确度是一个概念性术语,它不是一个定量表示的量,不给出有数字的量值。

当测量提供较小的测量误差时就说该测量是较准确的,或测量准确度较高。

术语“测量准确度”不应与“测量正确度”、“测量精密度”相混淆,尽管它与这两个概念有关。

测量准确度有时被错误地理解为赋予被测量的测得值之间的一致程度,这是会与测量精密度发生混淆的。

测量正确度(measurementtrueness)简称正确度,是指“无穷多次重复测量所得量值的平均值与一个参考量值间的一致程度”。

测量准确度是一个概念性术语,它不是一个定量表示的量,不能用数值表示。

测量正确度与系统测量误差有关,与随机测量误差无关。

当系统测量误差小时,可以说测量正确度高。

术语“测量正确度”不能用“测量准确度”表示。

反之亦然。

测量精密度(measurementprecision)简称精密度,是指“在规定条件下,对同一或类似被测对象重复测量所得示值或测得值间的一致程度”。

测量精密度通常用不精密程度以数字形式表示,如在规定测量条件下的标准偏差、方差或变差系数。

规定条件可以是重复性测量条件,期间精密度测量条件或复现性测量条件。

测量精密度用于定义测量重复性,期间测量精密度或测量复现性。

术语“测量精密度”有时用于指“测量准确度”,这是错误的。

问题:

13.什么是测量不确定度?

测量不确定度与测量误差有什么不同?

答案:

测量误差(measurementerror)定义为“测得的量值减去参考量值”,实际工作中测量误差又简称误差。

测量不确定度(measurementuncertainty)简称不确定度,是指“根据所用到的信息,表征赋予被测量量值分散性的非负参数”。

测量不确定度与测量误差的主要区别如下表所示

序号

内容

测量误差

测量不确定度

1

定义的要点

表明测量结果偏离真值,是一个差值

表明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是一个区间

2

分量的分类

按出现于测量结果中的规律,分为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都是无限多次测量时的理想化的概念

按是否用统汁方法求得,分为A类不确定度和B类不确定度,都是标准不确定度

3

可操作性

由于真值未知,只能通过约定真值求得其估计值

按实验、资料、经验估计,实验方差是总体方差的无偏估计

4

表示的符号

非正即负,不要用正负(±)号表示

为正值,当由方差求得时取其正平方根

5

合成的方法

为各误差分量的代数和

当各分量彼此独立时为方和根,必要时加入协方差

6

结果的修正

已知系统误差的估计值时,可以对测量结果进行修正,得到已修正的测量结果

不能用不确定度对测量结果进行修正,在已修正结果的不确定度中应考虑修正不完善引入的分量

7

结果的说明

属于给定的测量结果,只有相同的结果才有相同的误差

合理赋予被测量的任意一个值,均具有相同的分散性

8

实验标准(偏)差

来源于给定的测量结果,不表示被测量估计值的随机误差

来源于合理赋予的被测量之值,表示同一观测列中任一个估计值的标准不确定度

9

自由度

不存在

可作为不确定度评定是否可靠的指标

10

置信概率

不存在

当了解分布时,可按置信概率给出置信区间

问题:

14.什么是标准不确定度、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

答案:

标准不确定度(standarduncertainty)是指“以标准偏差表示的测量不确定度”。

它不是由测量标准引起的不确定度,而是指不确定度由标准偏差的估计值表示,表征测得值的分散性。

标准不确定度用符号μ表示。

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往往由许多来源引起,对每个不确定度来源评定的标准偏差,称为标准不确定度分量,用ui表示。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combinedstandarduncertainty)是指“由在一个测量模型中各输入量的标准测量不确定度获得的输出量的标准测量不确定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