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总复习第10课时物质的分类.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592565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30.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总复习第10课时物质的分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中考化学总复习第10课时物质的分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中考化学总复习第10课时物质的分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中考化学总复习第10课时物质的分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中考化学总复习第10课时物质的分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中考化学总复习第10课时物质的分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中考化学总复习第10课时物质的分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中考化学总复习第10课时物质的分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中考化学总复习第10课时物质的分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中考化学总复习第10课时物质的分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中考化学总复习第10课时物质的分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中考化学总复习第10课时物质的分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中考化学总复习第10课时物质的分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中考化学总复习第10课时物质的分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中考化学总复习第10课时物质的分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中考化学总复习第10课时物质的分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中考化学总复习第10课时物质的分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中考化学总复习第10课时物质的分类.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中考化学总复习第10课时物质的分类.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中考化学总复习第10课时物质的分类.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总复习第10课时物质的分类.docx

《中考化学总复习第10课时物质的分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总复习第10课时物质的分类.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化学总复习第10课时物质的分类.docx

中考化学总复习第10课时物质的分类

物质的分类

体验中考

1.(2018年中考题)铝合金、氧化铝、硫酸铝三种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混合物、氧化物、盐B.单质、混合物、盐

C.盐、氧化物、纯净物D.混合物、盐、化合物

2.(2018年中考题)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A.水银B.液氮C.干冰D.生铁

3.(2018年中考题)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A.氧气B.生铁C.氯酸钾D.金刚石

4.(2018年中考题)分类是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下列物质是按单质、盐、混合物的顺序排列

的是()

A.氧气、碳酸钙、空气B.氢气、硫酸钠、水

C.甲烷、食盐、冰水  D.金刚石、熟石灰、石油

5.(2018年中考题)“分类”可以使人们有序的研究物质,以下分类正确的是()

A.合金:

生铁、锰钢、青铜B.碱:

纯碱、烧碱、消石灰

C.盐:

氯化银、氯化钠、氯化氢D.合成材料:

塑料、合成纤维、铝合金

6.(2018年中考题)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蒸馏水和矿泉水:

硬水B.生铁和塑料:

合成材料

C.金刚行和石墨:

碳单质D.氧化钾和碳酸钾:

盐类

7.(2018年中考题)下列物质:

①空气、②硫酸、③氧气、④硫酸钠、⑤水、⑥氢氧化钠、⑦天然气、⑧生铁、⑨碳酸钙,对其分类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混合物:

①⑥⑦⑧B.酸:

②④C.氧化物:

③⑤D.盐:

④⑨

8.(2018年中考题)分类法是学习化学的有效方法之一。

下列各组物质按照混合物、氧化物、单质的顺序排列的是()

A.空气、水、氧气B.氮气、氯酸钾、钢

C.石油、熟石灰、石墨D.冰水混合物、纯碱、干冰

9.(2018年中考题)下列各组物质是按氧化物、单质、混合物进行分类的是(  )

A.干冰钢空气B.冰金刚石矿泉水

C.酒精生石灰过磷酸钙D.五氧化二碳铁冰水共存物

10.(2018年中考题)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酸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A.Fe、CO2、H3PO4B.H2、H2O、NaOH

C.O2、NaOH、H2SO4D.C、CaO、NaHSO4

11.(2018年中考题)下列各图中,“”和“

”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

混合物的是()

12.(2018年中考题)某物质不含碳元素和氢元素,则该物质不可能是:

①酸;②碱;③盐;④有机物。

()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13.(2018年中考题)下列关于混合物、酸、碱、盐、氧化物分类完全正确的是()

混合物

氧化物

A

冰水混合物

硫酸

氢氧化钠

硫酸钡

干冰

B

焦炉煤气

硝酸

氢氧化钙

碳酸氢钙

四氧化三铁

C

合金

盐酸

碱式碳酸铜

氯化银

一氧化碳

D

空气

醋酸

氢氧化钡

碳酸钙

氯酸钾

挑战自我

1.右图表示的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氧化物、碱之间的包含、不包含关系,若整个大圆圈代表纯净物,则在下列选项中,能正确指出①、②、③、④、⑤所属物质类别的是()

A.①单质、②化合物B.②碱、⑤氧化物

C.④碱、⑤含氧化合物D.④含氧化合物、③氧化物

2.某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

A、一定是单质B、一定是混合物C、一定是纯净物D、一定不是化合物

3.按一定的特点或规律对物质进行分类,给化学学习与研究带来很大的方便。

下列各组物质中,符合“氧化物—酸—碱—盐”顺序排列的是()

A、HClOHClMg(OH)2MgCl2B、CO2H2CO3CaCO3Ca(HCO3)2

C、H2OHNO3NH3·H2ONH4NO3D、SO3NaHSO4NaOHNa2SO4

4.按照一定依据把物质进行分类,是我们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用途的便捷途径。

姜宇同学在家中建立了一个小小化学实验室,他收集了许多物质,其中有:

纯碱,

生石灰,

醋酸,

熟石灰,

酒精,

铜,

石墨,

氧化铁,

蔗糖,

尿素。

对上述物质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A、属于有机物的有

B、属于单质的有

C、属于碱的有

D、属于氧化物的有

5.用

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属于化合物的

ABCD

6.有下列三组物质:

(1)H2、N2、O2、CH4;

(2)Na2O、CaO、CO2、CuO;(3)HCl、NaOH、H2SO4、HNO3。

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每组中均有一种物质与其他三种类别不同。

则每组中不同于其他的物质依次是、、。

7.右图表示纯净物中不同物质类别之间的相互关系。

A与B代表不同类别的化合物,且它们

的溶液都能与铁反应。

(1)写出A、B的溶液分别与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属于“M”中两种物质的化学式。

要求这

两种物质由不同类别的粒子构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化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下表给出了生活中常用溶液的PH及溶质成分:

编号

名称

食醋

白酒

白糖水

石灰水

纯碱溶液

溶质成分

乙酸

乙醇

蔗糖

氢氧化钙

碳酸钠

溶液PH

3

7

7

12

10

 

(1)将上表①~⑤中的溶质成分进行分类(填序号,下同)

属于酸的是;属于碱的是;

属于盐的是;属于有机物的是。

(2)当有人被蚊虫(毒液中含有一种酸性物质)叮咬后,为减轻疼痛,可在伤处涂抹

(3)铝壶长时间煮水,内有一层水垢,〔主要含CaCO3和Mg(OH)2〕可选用

采取少量多次的方法除去。

不宜采取大量一次的原因是。

adminadmin臺

・"jn

`毬€h毬€─{€毬€

配套练习

九年级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碳单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A.用石墨制作干电池的电极

B.用碳素笔书写档案文件

C.用活性炭做饮水机的净水剂

D.用铅笔芯粉末使生锈的锁头容易开启

【分析】A、用石墨制作干电池的电极是利用石墨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B、用碳素笔书写档案文件,说明单质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C、用活性炭做饮水机的净水剂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D、用铅笔芯粉末使生锈的锁头容易开启是利用石墨的滑腻感,属于物理性质。

【解答】解:

A、用石墨制作干电池的电极是利用石墨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用碳素笔书写档案文件,说明单质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故选项正确;

C、用活性炭做饮水机的净水剂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D、用铅笔芯粉末使生锈的锁头容易开启是利用石墨的滑腻感,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

B。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单质碳的性质和用途,要加强记忆,理解应用。

 

2.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与铷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m=37,n=1

B.铷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5.468

C.氧化铷的化学式为RbO

D.铷原子的质量主要由构成其原子核的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决定

【分析】A、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

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

C、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

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37,表示原子序数为37;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的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为37;则m=37;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37=2+8+18+8+n,n=1,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铷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5.468,故选项说法正确。

C、铷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而形成带1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则该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显﹣2价,镁和氯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Rb2O,故选项说法错误。

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铷原子的质量主要由构成其原子核的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决定,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军事上用镁粉制作照明弹

B.煤的干馏与石油的分馏化学原理相同

C.用石蕊试纸测定橙汁的pH

D.在实验室用稀硫酸和块状大理石制取二氧化碳

【分析】A、根据镁粉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煤的干馏与石油的分馏的原理,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石蕊试纸只能测定溶液的酸碱性,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块状大理石和稀硫酸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会覆盖在大理石的表面,阻止反应的进行,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

A、镁粉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军事上可用镁粉制作照明弹,故选项说法正确。

B、煤的干馏是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生成煤焦油、焦炭、焦炉煤气等,属于化学变化;石油的分馏是利用了石油中各沸点的不同,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说法错误。

C、石蕊试纸只能测定溶液的酸碱性,测定橙汁的pH可使用pH试纸,故选项说法错误。

D、块状大理石和稀硫酸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会覆盖在大理石的表面,阻止反应的进行,不能用于制取CO2,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酸碱度的测定方法、硫酸钙微溶于水、煤的干馏与石油的分馏的原理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4.下列对客观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事实

解释

A

Fe、Fe2+、Fe3+化学性质不同

微粒中的质子数不同

B

水通电产生氢气和氧气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C

稀盐酸、稀硫酸均显酸性

溶液中都含有氢元素

D

冰水混合物属于纯净物

冰和水都含有相同原子

A.AB.BC.CD.D

【分析】A、根据微粒的结构来分析;

B、根据水的构成及电解原理进行分析;

C、根据酸具有通性的原因进行分析;

D、根据物质分类的知识进行分析。

【解答】解:

A、Fe、Fe2+、Fe3+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微粒中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故此选项错误;

B、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有新物质氢气、氧气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故选项正确;

C、稀盐酸、稀硫酸均显酸性,是因为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故说法错误;

D、冰水混合物属于纯净物,是因为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故说法错误;

故选:

B。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掌握水电解的微观过程、酸具有通性的原因以及物质类别的知识等即可解答。

 

5.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其相互转化关系如图,通常甲为固态单质,乙、丙为两种气体,且所含元素种类相同,乙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丙能产生温室效应

B.①②④三个转化的反应中有一种相同的反应物

C.③的转化只能通过和氧气反应来实现

D.乙和丙化学性质不同是由于其分子构成不同

【分析】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

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其相互转化关系如图,通常甲为固态单质,乙、丙为两种气体,且所含元素种类相同,乙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固态单质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因此甲是碳,乙是一氧化碳,丙是二氧化碳。

【解答】解:

A、丙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过多能产生温室效应,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B、①②④三个转化的反应中有一种相同的反应物是碳,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C、③的转化只能通过和氧气反应来实现错误,如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

D、乙是一氧化碳,丙是二氧化碳,乙和丙化学性质不同是由于其分子构成不同正确,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故选:

C。

【点评】本考点属于物质的推断题,是通过对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探究,在比较鉴别的基础上,得出了正确的实验结论。

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通过实验现象,从而得出物质的组成。

此考点主要出现在填空题和实验题中。

 

6.甲和乙可以合成清洁燃料丙,微观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丙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B.丙物质属于有机物,可用作溶剂和消毒剂

C.该反应中共有三种氧化物

D.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

2

【分析】观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根据分子构成写出物质的化学式:

甲物质的化学式为CO、乙物质的化学式为H2、丙物质的化学式为C2H6O,丁的化学式为H2O,据此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化学式和方程式的意义分析判断有关的问题等。

【解答】解:

甲物质的化学式为CO、乙物质的化学式为H2、丙物质的化学式为C2H6O,丁的化学式为H2O,因此反应的方程式为:

2CO+4H2

C2H6O+H2O,因此:

A、丙是C2H6O,其中C、H、O的质量比为(12×2):

(1×6):

16=12:

3:

8,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正确;

B、丙是酒精,属于有机物,可以作为可用作溶剂和消毒剂,故正确;

C、由方程式程可知,该反应有CO、H2O两种氧化物,故错误;

D、根据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

2,故正确;

故选:

C。

【点评】本题属于微观示意图的考查,解答本题的关键由分子微观示意图确定分子构成,利用分子构成写出物质的化学式及化学方程式,能够考查知识运用能力。

 

7.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目的

除去CO中的CO2,并回收CO

探究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条件

除去氧化铜粉末中的铜粉

鉴别NH4NO3、CuSO4和NaCl三种白色粉末

实验设计

A.AB.BC.CD.D

【分析】A、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

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B、根据薄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水中的白磷的燃烧情况,进行分析判断。

C、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

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D、用水作为试剂鉴别,根据物质的溶解性、溶于水的温度变化、溶于水后溶液呈现不同的颜色。

【解答】解:

A、O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CO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

B、铜片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薄铜片上的白磷能与氧气接触,温度能达到着火点,水中的白磷不能与氧气接触,红磷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可得出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着火点,故选项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

C、CO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NH4NO3溶于水吸热,使温度降低;CuSO4溶于水形成蓝色溶液,NaCl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但温度几乎无变化,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

C。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8.黄铁矿的主要成分为二硫化亚铁(FeS2),工业上可利用黄铁矿煅烧的产物冶炼铁和生产浓硫酸,其工业流程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②不是置换反应,反应③④为化合反应

B.反应①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改变

C.该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气中的SO2可以用熟石灰溶液吸收

D.向制得的100克98%的浓硫酸中加入100克蒸馏水,配制49%的稀硫酸

【分析】A、反应②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③④为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三氧化硫与氧气反应生成硫酸,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反应①是二硫化亚铁(FeS2)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铁和二氧化硫,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二氧化硫能与碱溶液反应,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

A、反应②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反应物均为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反应③④为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三氧化硫与氧气反应生成硫酸,均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B、反应①是二硫化亚铁(FeS2)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铁和二氧化硫,铁、硫、氧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改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C、二氧化硫能与碱溶液反应,该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气中的SO2可以用熟石灰溶液吸收,故选项说法正确。

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切不可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应将制得的100克98%的浓硫酸加入到水中,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理解利用黄铁矿煅烧的产物冶炼铁和生产浓硫酸的工业流程图,掌握置换反应与化合反应的特征、化合价的原则、碱的化学性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9.下列四个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向一定量的氧化铜粉末中逐渐加入稀硫酸至过量

B.

向等质量的镁粉和铁粉中分别逐滴加入同浓度的稀盐酸至过量

C.

在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

D.

在密闭容器中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分析】A.根据氧化铜与酸的反应原理来分析;

B.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来分析;

C.根据氧化钙的性质来分析;

D.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来分析。

【解答】解:

A.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向一定量的氧化铜粉末中逐渐加入稀硫酸,水的质量由零慢慢增大,当反应完全后,继续加入稀硫酸,溶液中水的质量继续增大,只是增大的幅度变小,故正确;

B.向等质量的镁粉和铁粉中缓慢地逐滴加入稀硫酸,开始产生的氢气一样多,但是最终金属镁生成的多,故正确;

C.石灰水中的溶质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大量的热;由于水的质量减少,温度升高,有氢氧化钙析出,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减少;当冷却至室温后,温度降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增加,但由于水的质量减少,比加入生石灰前的溶质溶质少,但是溶液仍为原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正确;

D.在密闭的容器内,红磷燃烧放热,所以容器内的压强增大,所以反应的结束,温度降低,容器内的压强减小,因为红磷燃烧消耗了氧气,所以容器内的压强小于原来的压强,故错误。

故选:

D。

【点评】本题是一道图象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进而确定正确的图象。

 

10.实验室中同学们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成功探究出了久置氢氧化钠固体的变质情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溶液可以选择稀盐酸或CaC12溶液(查阅资料得知:

CaC12溶液显中性)

B.若Ⅱ、Ⅲ均有明显现象,则说明样品部分变质

C.D物质可能是气体,也可能是沉淀

D.溶液B中的溶质一定只含有NaOH和甲

【分析】根据变质后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碳酸钠,碳酸钠、氢氧化钠均显碱性,探究久置氢氧化钠固体的变质情况,要证明固体中含有碳酸钠、氢氧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均显碱性,检验氢氧化钠的存在应先排除碳酸钠的干扰,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

A、甲溶液不能选择稀盐酸,因为氢氧化钠、碳酸钠均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溶液,溶液B为氯化钠溶液和盐酸的混合溶液,滴加酚酞溶液不变色,无法确定溶液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甲溶液可以选用氯化钙溶液,若Ⅱ、Ⅲ均有明显现象(现象分别是产生白色沉淀、酚酞溶液变红色),分别说明含有碳酸钠、氢氧化钠,则说明样品部分变质,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由A选项的分析,D物质是沉淀,故选项说法错误。

D、溶液B中的溶质中一定含有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的氯化钠,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B。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明确检验氢氧化钠的存在应先排除碳酸钠的干扰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12分)

11.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请用下列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氮气②氢气③氯气④明矾⑤小苏打⑥烧碱

(1)用于自来水杀菌消毒的是 ③ ;

(2)填充探空气球的理想气体是 ② ;

(3)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是 ⑤ 。

【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

(1)用于自来水杀菌消毒的是氯气。

故填:

③;

(2)氢气的密度小,可填充探空气球,故填:

②;

(3)小苏打能与酸反应,可应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故填:

⑤;

答案:

(1)③;

(2)②;(3)⑤。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2.古往今来,金属材料和制品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一直起者非常重要的作用。

(1)考古工作者发现铁质的出土文物往往锈蚀严重,铁生锈的条件是 铁与氧气、水同时接触 。

在实验室常用稀盐酸清除铁锈,化学方程式为 Fe2O3+6HCl═2FeCl3+3H2O 。

(2)近年来,我国高铁建设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制造铁轨的材料是合金钢,主要原因是合金钢具有 硬度大(或机械强度好、或韧性好等) 的优越性能(要求只答一条)。

(3)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了两个有关金属性质的实验:

实验Ⅰ:

硫酸铝溶液和铁粉混合

实验Ⅱ:

硫酸铜溶液与铁粉混合

在上述两个实验结束后,该同学将实验Ⅰ和Ⅱ的物质全部倒入同一个烧杯中,发现烧杯内的红色固体明显增多,原因是 实验Ⅱ中硫酸铜溶液有剩余,而实验Ⅰ中的铁粉又能与实验Ⅱ中剩余的硫酸铜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 (用文字说明)。

一段时间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盐酸,结果没有气泡产生。

那么,滤液中所含金属离子的情况可能是 ②⑤ 〔填写序号)。

①A13+②A13+、Fe2+③A13+、Fe3+④Fe2+、Cu2+⑤A13+、Fe2+、Cu2+

【分析】

(1)根据铁的锈蚀条件以及除锈的原理来分析解答;

(2)根据钢、纯铁的成分性能及主要用途解答;

(3)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以及应用来分析解答。

【解答】解:

(1)铁在与氧气、水共存时会发生锈蚀;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Fe2O3+6HCl═2FeCl3+3H2O;故填:

铁与氧气、水同时接触;Fe2O3+6HCl═2FeCl3+3H2O;

(2)合金钢的主要成分是铁、锰、碳,其韧性好,硬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