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管理知识》模拟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593740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4.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模拟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模拟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模拟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模拟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模拟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模拟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模拟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模拟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模拟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模拟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模拟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模拟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模拟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模拟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模拟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模拟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模拟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模拟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模拟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模拟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模拟试题.docx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模拟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生产管理知识》模拟试题.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模拟试题.docx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模拟试题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70分)

1.“动态相关性原则”告诉我们()。

A.只有掌握事故发生的规律性,才能保证安全生产系统处于安全状态。

B.如果管理系统的各要素都处于静止状态,就不会发生事故。

C.推动管理活动的基本力量是人,因此,管理必须激发人的工作能力。

D.激发人的内在潜力,使其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事故隐患泛指生产系统中()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

A.经过评估B.存在  

C.可导致事故发生D.不容忽视

3.“3E原则”认为可以采取()三种对策防止事故的发生。

A.工程技术对策、教育对策、管理对策。

B.安全管理对策、监督与监察对策、法规对策。

C.工程技术对策、教育对策、监督对策。

D.预防对策、教育对策、法制对策。

4.下述论点中,不正确的是()。

A.“强制原理”认为,安全生产管理有必要采取强制手段约束个人的活动和行为。

B.“监督原则”认为,为了使安全生产法得到落实,应设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C.“因果关系原则”认为,只要事故的因素存在,事故发生是必然的。

D.“反馈原则”认为,反馈是控制过程中对控制机构的反作用。

5.事故频发倾向理论认为工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设备故障

B.少数有精神或心理缺陷的工人

C.违章或违规操作

D.安全生产管理松散

6.根据能量转移理论的概念,事故的本质是什么?

()

A.能量的不正常作用B.造成人员死伤

C.造成经济损失D.不正常的意外事件

7.某企业在负责人的领导下,建立了有序的多级安全管理体系,该体系中各级(层次)部门各司其责,某层次解决不了的问题,由上一层次来协调,下一层次服从上一层次的有效控制。

试问这种安全管理方式符合下列哪种管理的基本原则(  )。

A.动力原则B.封闭原则

C.激励原则D.整分合原则

8.现代企业安全生产科学管理的理念应该是:

()

A.进行就事论事、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亡羊补牢式的事后型安全对策

B.追求本质安全,进行超前管理和预防型安全策略

C.严格事故责任追究,加大惩罚力度

D.加强制度化建设,经常性安全检查

9.“三同时”是指生产性基本建设项目中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

A.同时立项、同时审查、同时验收

B.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C.同时立项、同时设计、同时验收

D.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

10.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是专门负责()的内设机构,其工作人员是()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A.安全生产技术专职或兼职

B.安全生产管理   兼职

C.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专职

D.安全生产监督与管理专职

11.根据系统科学原理,建立安全生产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是:

()

A.人和机械          

B.人、机、能量、信息

C.职工、设备、工具、车间     

D.物质、能量、信息

12.不属于安全生产检查的方法的选项的是()。

A.仪器检查法B.常规检查法

C.安全检查表法D.设备和人员抽查法

13.以下不属于特种设备的是()。

A.高压配电柜B.氧气瓶

C.电梯D.起重机

14.正确选用劳动保护用品是保证劳动者安全与健康的前提,下列不属于选用劳动保护用品的基本原则是()。

A.根据标准选用

B.穿戴舒适方便、不影响工作

C.根据岗位实际情况和防护用品防护性能

D.防寒保暖

15.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对评上7级伤残等级的职工,发放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的标准为()工资的()个月。

A.当地职工平均工资16B.本人工资12

C.当地职工平均工资14D.本人工资16

16.不属于为防止事故发生而采用的安全技术的是()。

A.整改事故隐患B.限制能量和危险物质

C.疏散和救援D.监控危险源

17.征收工伤保险费实行差别费率和浮动费率是实现工伤保险与事故预防相结合的主要机制。

其中浮动费率反映()的变化。

A.企业劳动条件

B.同行业不同企业的劳动条件

C.行业客观风险水平

D.安全卫生状况和事故率水平

18.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生产方针,提高建设项目初期设计本质安全程度的安全评价方法是( )。

A.安全验收评价B.安全现状综合评价

C.安全预评价D.专项安全评价

19.通过对建设项目的设施、装置等实际运行状况及管理状况的安全评价,查找建设项目投产后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的安全评价方法是()。

A.竣工安全审查B.专项安全评价

C.安全验收价D.安全现状评价

20.不属于安全评价的基本程序的是()。

A.督促整改措施的实施B.危险识别与分析

C.编制评价报告D.定性、定量评价

21.起重设备在安装、检修、试验过程中发生了的人的挤压、吊具坠落的物体打击和触电事故,引起事故的危险因素为()。

A.物体打击B.高处坠落

C.坍塌D.起重伤害

22.根据《安全生产法》第九十六条的规定,把重大危险源解释为().

A.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B.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C.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经营、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D.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小于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23.主要用于预测事故发展趋势,调查事故扩大过程,找出事故隐患,研究事故预防的最佳对策的安全分析方法是()。

A.安全检查表法B.系统危险性分析法

C.事件树分析法D.作业安全分析法

24.故障树是一种描述因故关系有向树,寻找发生事故的基本事件或基本事件集合(即割集),通过这种逻辑关系的分析,就能辨识有关危险、有害因素,因而()。

A.最小割集是引起顶上事件发生的最起码基本事件

B.顶上事件发生需要所有的基本事件都发生而后发生

C.故障树分析要求评价人员用“What······if”提出问题

D.故障树分析要求评价人员对基本事件给出“0或1”

25.通过评价人员对几种工艺现状及运行的固有属性进行比较计算,确定工艺危险特性重要性大小及是否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方法是()。

A.因果分析法B.故障树分析法

C.故障假设分析方法D.危险指数法

26.火灾是安全生产中重大灾害,它的发生不仅烧毁建筑物,而且诱发其他灾变,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下图为安全人员编制的失火死亡事故事件树,括号内为事件发生的概率,则失火死亡发生的概率是()。

A.0.1B.0.02C.0.2D.0.3

27.在国家标准GB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中,“单元”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米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A.小于700B.小于500

C.小于800D.小于400

28.事故的发生具有其内部规律和外在原因,加强企业安全监督是避免事故发生的一个重要环节。

企业一旦发生事故,坚持()原则进行处理。

A.预防为主B.“四不放过”

C.三同时原则D.责任追查到底

29.GB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不适用于核设施、军事设施、()、危险物品的运输。

A.制药设施B.石油加工设施

C.采掘设施D.烟花爆竹生产设施

30.从事故发生的中间过程出发,以关键词为引导,找出生产过程中工艺状态的偏差,然后分析找出偏差的原因、后果及应对措施的评价方法是()。

A.危险和可操作分析(HZOP)

B.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

C.离差分析法

D.事故引发和发展分析

答案:

31.生产经营单位实施安全生产全面管理职能的组织机构是:

()

A.安全生产委员会B.安全检测部门

C.HSE运行办公室D.安全生产科

答案:

32.重大危险源辨识的依据是物质的()及其()。

A.形态数量B.生产方式储存类型

C.协调性干扰性D.危险特性数量

33.划分安全评价单元是为评价目标和评价方法服务,由于评价目标不同、评价方法均有自身特点。

下列属于常用评价单元划分原则和方法的是()。

A.以事故类别为主

B.以危险、有害因素的类别为主

C.以安全生产各个部门为主

D.以重大危险源为主

34.在进行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时,要全面、有序地进行识别,防止出现漏项,识别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的过程。

A.安全预评价B.安全评价

C.系统安全分析D.安全验收

35.根据《安全生产法》第六十八条的规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类别可以分为()。

A.县级、地区级、省级和国家级。

B.乡级、县级、地区级、省级和国家级。

C.村级、乡级、县级、地区级、省级和国家级。

D.村级、乡级、县级、地区级和省级。

36.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文件体系中,对应急行动进行记录的文件为()。

A.一级文件。

B.二级文件。

C.三级文件。

D.四级文件

37.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核心要素共有()。

A.2个B.3个C.6个D.8个

38.以下有关事故应急救援的相关法律法规,说法正确的是:

()。

A.《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中指出,乡人民政府必须制定本地区的特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B.《安全生产法》要求,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具有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职责。

C.《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规定了,危险化学品单位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当报县级人民政府负责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备案。

D.《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规定,从事使用有毒物品作业的用人单位应当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39.根据风险管理理论,实施风险管理基本程序是:

()。

A.风险评价、风险控制      

B.风险分析、提出方案、实施方案

C.风险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 

D.风险调查、原因分析、整改、评审

40.通常在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中可同时进行事故调查。

A.应急策划B.应急准备

C.应急响应D.现场恢复

41.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要素中,对救援设备、交通工具、个体防护有明确要求的要素是()。

A.机构与职责B.应急资源

C.教育、训练与演练D.互助协议

42.根据GB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生产作业区乙炔、氢、甲烷三种物质的临界量圴为1吨,而实际使用量分别为0.5、0.3和0.6吨,在如下哪种情况下应辨识为重大危险源?

A.同时使用了乙炔和氢

B.同时使用了氢和甲烷

C.同时使用了乙炔和甲烷

D.都未达到临界量,无重大危险源

43.根据GB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的规定,汽油属于().

A.爆炸性物质B.易燃性物质

C.活性化学物质D.有毒物质

44.()不是企业第一领导者的职责。

  A.审定安全生产规划和计划,确定安全生产目标值。

按照国家规定保证所需的经费,有计划地解决重大隐患和职业危害,不断改善劳动条件。

  B.主持召开企业定期的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研究本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相应作出决策,组织实施。

  C.按国家规定,确定本单位安全工作机构和安技干部编制。

  D.组织实施安全生产检查,落实整改措施,及时解决生产中不安全的问题。

45.根据我国有关职业病防治主管部门的文件规定,我国法定的职业病分为()。

A.十类一百一十五种B.十类九十九种

C.十类一百零五种D.九类九十九种

46.下列因素中哪种因素与导致矽肺发病的关系最重要()。

A.粉尘浓度B.接尘工龄

C.粉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D.个体素质条件

47.电光性眼炎可能由下列()因素引起。

A.电磁波B.微波

C.红外线D.紫外线

48.下列方法中哪项不属于评价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常用方法是()。

A.作业环境监测B.生物监测

C.健康监护D.劳动能力鉴定

49.预防苯中毒的根本性措施是()。

A.改革生产工艺,以无毒或低毒物质代替苯

B.作业环境定期监测

C.通风排毒

D.实施就业前和定期体检

50.对于炼钢炉前操作工的防热辐射作用最有效的防护措施是()。

A.吹冷风B.远距离操作

C.缩短工作时间D.加强营养

51.为给就业者安排合适工作应开展下列何种检查()。

A.职业病检查B.劳动能力鉴定

C.定期健康检查D.就业前健康检查

52.为防止有害物质在室内作业场所扩散,应优先采取的处理措施是()。

A.全面通风B.局部排凤

C.屋顶自然通风D.个体防护

53.关于井下防尘的措施,说法有误的是()。

A.保证作业面足够的通风量

B.湿式凿岩

C.放炮后喷雾降尘5min

D.入风巷道、回风巷道设水幕

54.《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容许浓度》(GBZ2-2002)中列出了()种粉尘的容许浓度。

A.47B.37C.56D.52

55.生产经营单位在实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时,应如何确定管理评审的时间()。

A.最高管理者选择自己的空余时间

B.最高管理者依据自己预定的时间间隔

C.选择每次内部审核结束之后

D.选择每次接受外部审核之后

56.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是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活动的一种方式,包括影响职业安全健康绩效的()与职责以及绩效()的方法。

A.重点活动、测量B.主要因素、考察

C.各种活动、考评D.重大事故、测评

57.生产经营单位在实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时,其事故、事件、不符合的信息主要来源于下列哪个要素的活动()。

A.危害辨识、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的策划

B.绩效测量与监测

C.记录和记录管理

D.运行控制

58.按照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实施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在确定风险的可承受性时应考虑()。

A.所辨识出的危险危害因素的数量

B.员工的职业安全健康素质

C.相关法律义务与职业安全健康方针要求

D.是否能够通过认证

59.在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文件中,不属于其常用文件格式的文件是()。

A.程序文件B.行政红头文件

C.手册D.作业指导书

60.生产经营单位在建立与实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时,属于初始评审工作的基本内容是( )。

A文件编写

B审核与管理评审

C策划目标与管理方案

D对作业活动进行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

61.按照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实施要求,下列不正确的职业安全健康记录的管理方法是()。

A.定期进行评审B.规定保存期限

C.字迹清楚D.便于查询

62.生产经营单位在实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时,所任命管理者代表的职责是()。

A.主持管理评审B.实施内部审核

C.建立、实施与保持OSHMSD.编写体系文件

63.按照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实施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在确定员工职业安全健康培训需求时可不必考虑()。

A.员工的能力和文化程度B.员工的职责

C.员工所承受的风险D.员工的年龄

64.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中的持续改进是指()。

A.不断满足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B.不断提高员工安全素质

C.不断纠正各类不符合

D.不断降低各类事故的风险

65.安全生产监督监察的基本特征为:

权威性、强制性和()。

A.普遍约束性B.持续改进性

C.普遍适宜性D.法定效应性

66.特种设备的安全监督管理、特种设备事故的调查处理由()负责。

A.质量监督检验检疫部门B.煤矿安全监察部门

C.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D.国家特种作业管理部门

答案:

67.以下描述属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主要职能范围的是:

()。

A.依法组织、协调重大、特大和特别重大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

B.指导并监督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培训考核

C.起草国家安全生产专项法律

D.监督检查各省、市、县人民政府的安全生产工作

68.国务院国发[2004]2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明确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将通过新闻发布会、政府公告、简报等形式,(   )公布一次,对各省(区、市)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完成情况。

A.每年 B.每月 C.每季度D.每周

69.煤矿安全监察的工作方式包括()、重点监察、一般监察和特殊监察。

A.视时监察B.实事监察

C.实时监察D.内审监察

70.关于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监督检查的目的是加大有效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力度

B.行政许可制度是指对特种设备实施市场准入制度和设备准用制度

C.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的内容有行政许可制度、监督检查制度和事故应对措施

D.建立应急处理机制是安全监察工作的重要内容

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多选、少选或错选不得分)

71.、下列论述中,()不符合本质安全化原则的论点。

A.从技术、教育、身体和态度以及管理等四个方面入手,可以从根本上消除安全隐患。

B.从根本上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达到预防事故发生的目的。

C.安全是相对的,所以不可能实现真正的本质安全化。

D.设备是可以实现本质安全化的,但对人是无法实现本质安全化的。

E.在进行工程项目时,必须从本质上实现安全化。

72.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原则有()。

A.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的原则

B.轻重缓急统筹安排的原则

C.预防为主的原则

D.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原则

E.自力更生与勤俭节约的原则

73.FTA故障树分析方法中,哪些问题属于定量分析?

A.最小割集分析 

B.最小径集分析 

C.计算基本事件概率重要度

D.通过概率函数求系统概率 

E.分析结构重要度

74.《安全生产法》规定:

危险性较大的生产经营单位,必须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这类单位包括()。

A.建筑施工B.矿山开采

C.核电力生产D.交通运输

E.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

75.危险源的构成要素有:

()

A.潜在危险性B.存在条件

C.不符合状态D.触发条件

E.人的安全化条件

76.一个完善的事故应急预案包括6个一级关键要素,其中包括()。

A.事故调查与处理

B.应急策划

C.现场恢复

D.预案管理与评审改进

E.方针与原则

77.通常职业病危害因素按其来源可以分为三类,下述()属于职业病危害因素。

A.与作业环境有关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B.与生产过程有关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C.与生产管理有关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D.与劳动过程有关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E.与气象条件有关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78.安全验收评价程序一般包括()。

A.前期准备,资料收集

B.申请安全监督部门批准

C.编制验收评价计划和现场检查

D.危险源辨识定性和定量分析

E.编制评价报告和评审

79.安全评价目的是查找、分析和预测工程、系统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危险、危害程度( )。

A.调查事故产生原因

B.给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

C.指导危险源监控和事故预防

D.提出对当事人的处罚意见

E.达到最低事故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

80.根据现行法规、标准,主要依据()来确定重大危险源。

A.物质毒性B.物质放射性

C.物质燃烧特性D.物质临界量标准

E.物质爆炸特性

81.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进行危险、危害因素的分类有()。

A.物理、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

B.生物、心理、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素

C.环境性危险、危害因素

D.人的失误危险、有害因素

E.其他危险、有害因素

82.安全检查表是发现潜在危险、检查某一生产系统或设备的安全状况、预测和预防事故的重要手段,按其用途有()。

A.专业性安全检查表

B.个人安全检查表

C.厂级安全检查表

D.设计审查检查表

E.车间用安全检查表

83.我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基本原则是( )。

A.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

B.坚持行业自律原则

C.坚持监督与服务相结合的原则

D.坚持教育与惩罚相结合的原则

E.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

84.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主要有()。

A.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

B.迅速控制事态,并对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检测、监测,测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危害性质及危害程度。

C.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现场恢复。

D.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险程度。

E.评价危险源状况

85.根据国家标准GB/T13816-1992《生产过程危险和危害因素分类与代码》,如下哪些类型属于危险危害因素范畴?

A物理性;  B化学性;   C易燃性

D生物性;  E生理、心理性

一、单选题答案(每小题1分,共70分)

1-5:

BCABB6-10:

ADDBD11-15:

BDADB16-20:

CDCBA

21-25:

DACAD26-30:

BBBCA31-35:

ADBCA36-40:

DCBCD

41-45:

BCBDA46-50:

CDDAC51-55:

DBCAB56-60:

ABCBD

61-65:

ACDDA66-70:

AACAA

二、多选题答案(每小题2分,共30分。

多选、少选或错选不得分)

71:

ACD72:

ABDE73:

CD74:

ABE75:

ABD

76:

BCDE77:

ABD78:

ACE79:

BCE80:

ACDE

81:

ABE82:

ACDE83:

ACDE84:

ABCD85:

ABD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